当前位置:驴友阁首页 >> 风水知识 >> 周易风水 >> 关于周易
周易二五

关于周易
  楼主的联山写错了吧,应该是连山易   找到一篇文章。希望对你有用....   ...............   《连山》《归藏》名称由来考   --------------------------------------------------------------------------------   作者:王宁   《易》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自汉代以来倍受重视、被尊为“群经之首”、根据《周礼·春官·大卜》云:“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此说自汉代以来。不知倾倒了多少痴迷的文人!虽然他们大多数没见过《连山》,《归藏》为何物!却纷纷凭猜想立说(这看看清代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归藏》后的《附诸家论说》就可明白)。大致有两种说法、一是如杜预《左传注》中所云:“《连山》。伏羲。《归藏》、黄帝”、另一种说9340法如《周礼•春官•大卜》贾疏所说:“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宋代朱震《汉上易传》则综合此二说云:“《山海经》曰:‘伏羲氏得《河图》!夏4982后氏因之曰《连山》!黄帝氏得《河图》,商人因之曰《归藏》’,”但是今本《山海经》中无此文,此文句与其经文不类。疑系误记或伪托、这些说法都是凭空猜测、良不足据,因为《连山》!《归藏》二书名在秦3561汉以前是否存在!尚是一大疑问,    《连山》?《归藏》二书名。最早见于《周礼》。在刘歆“发现”《周礼》之前的众多先秦及秦汉古籍中从无提及,《周礼》这书很早就有人怀疑是汉代1264刘歆造的伪书,郭8503沫若云:“原来《归藏》之名!仅见于《周礼》的《春官•大卜》!与《连山》。《周易》共合为所谓‘《三易》’、但《汉书·艺文志》中并没有《连山》和《归藏》的著录,我疑是和《周礼》一样!乃刘歆所伪托的东西、不过那伪托品没有流传便化为了乌有,”[1]   刘歆把秦汉以前的一些古书或资料拿来经过重新编辑,删改增损!作成了《周礼》。虽然不能说里面的内容全是他伪造的(实际上里面大部分的内容还是先秦传下来的古代材料)。但其中肯定有他伪托虚造的成分。笔者认为,《连山》!《归藏》在汉代的刘歆以前根本没有这两个书名、其名目正是刘歆自己拟造出来的。但也并不是毫无根据、其根据就是当时还流传着的一些古《易》书残篇和《山海经》。   一!关于《连山》的问题   《连山》这书在历史上有好几部。比如梁元帝有《连山》三十卷。隋代的刘炫也伪造过3698《连山》!宋代出现的《古三坟书》里的《山坟》也称作《连山》,这些都是后出之书!可以不论,但是。在这些《连山》之前,的确4924还曾经存在过一部《连山》,因为晋代的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两次引用过它:   1、《连山易》曰:“禹取涂山之子、名曰攸女。生余!”(《太平御览》卷一百三十五引《帝王世纪》引)   2!《连山易》曰:“鲧封于崇。”(《史记·夏本纪》索隐引皇甫谧曰引)   由此可以知道!在晋5231代还有一部叫做《连山》的书在流传?而且这部书所载的故事和夏代有很大的关系!4289关于这部《连山》的征引!我们能知道的最早者就是晋代皇甫谧的《帝王世纪》!7791在此以前的书里我们就找不到了、汉代人的著作里当然更找不到、   北魏的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也引用了两条《连山》文字、兹录于下:   1!《连山易》曰“有崇伯鲧伏于羽山之野、”(《淮水注》引)   2,《连山亦(易)》曰“启筮亭(享)启筮神于大陵之上,”(《颍水注》引1979)   其中第二条的文字是有讹误的,孙诒让云:   “此文‘连山亦曰启筮亭’七字有误!考《御览》八十二引《归藏易》云:‘昔夏后启筮享神于大陵而上钧台、枚占皋陶曰不吉’(《初学记》二十四亦引其略)。此文疑当作‘《连山易》曰:启筮享神于大陵之上’,盖《连山》,《归藏》两《易》皆有此文!抑或本出《归藏》。郦氏误忆为《连山》,皆未可知、今本‘连山亦’,‘亦’即‘易’之误(易。亦音相近),‘启筮亭’三9936字又涉下‘启筮享’三字而衍(亭、享形相近),文字传讹、构虚成实、遂若此。”[2]   其说甚是、马国翰把这条文字辑入《连山》是对的。但是没8643有注明出处,其所本者即此!马辑文作“阳文启筮享神于大陵之上”。 “阳2529文”二字乃衍文!郦道元的时候《归藏》已经在社会上流传很久了,他无由把《归藏》误为《连山》!唯一的可能就是《连山》中的部分内容和文字与出土的《归藏》相同、那么说明其作者在制作这部《连山》的时候!也使用了当时还有所存留的《归藏》残篇、   所以。这本《连山》当是郭沫若所说的“乃刘歆伪托的东西”,或者是刘歆以后的东汉人伪托的东西、桓谭《新论》曰:“《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言”,又说“《连山》藏于兰台”?应当是确有其事的,2126说明东汉的时候的确有部《连山》?但并没有象郭老说的那样“没有流传”、而是有流传,只是流传不广!桓谭看到了!把它写进1446了《新论》、皇甫谧看到了!在《帝王世纪》中引用了,北魏的郦道元也看到了!在《水经注》里也引用了,后来就逐渐式微。终于。
什么是周易?
  《周易》名列五经之首!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我国最古老、最有权威,最着名的一部经典、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的结晶,中华建筑、音乐、医学、纪年等等!无不与周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就连《论语》中也多处引用《周易》的词语,   周易作4286者   关于其作者。《史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故古人多依司马迁之说而认同《易3223经》乃周文王所着!今人则有不同观点!由于成书很早!文字含义随时代演变。《易经》的内容在春秋战国时便已不易读懂!为此古人专门撰写了《易传》以解读《易经》。今天我们所说的“周易”通常指《易经》和《易传》二者的结合,   周易内容   周易》一名《易》,又称《易经》,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本是占筮书,其基本因素为阳爻。阴爻,又构成八卦, 即乾,坤、震,艮!离。坎!兑,巽!八卦再重叠起来、构成六十四卦!如泰!否!每卦均有六爻!经包4818括六十四卦的卦象,卦名,卦辞、爻辞四部分!卦辞是解释全卦的含义!爻辞是解释每一爻的意义、《1180易经》分为上下两篇?上经从乾到离!凡三十卦!下经从咸到未济!凡三十四卦,熹平石经《周易》即如此划分、知汉以来传本未变.    《周易》的起源为河图!洛书、传说远古时代!黄河出现了背上画有图形的龙马,洛水出现了背上有文字的灵龟?圣人依此制定出八卦,到了殷商末年!周文王写下了六十四卦的卦辞!后在春秋时期。圣人孔子着了《易传》,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李斯将其列为医术占卜书而辛免于难,   《周易》历经数千年之沧桑,已成9244为中华文化之根!《周易》的品格和精神深藏于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中、易道讲究阴阳相济!刚柔有应、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五千年文明史上!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久历众劫而不覆,多逢畏难而不倾、独2751能遇衰而复振,不断地2803发展壮大!根源一脉传至今!是与我们民族对易道精神的时代把握息息相关的.   《周易》内容元素   阴阳:《易传·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观念指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万物万象,在其内部同时存两种相反的属性、它们互相依存,互相为用。处个不断的变化之中!其运动是以彼此消长的形式进行的、并始终处于彼消此长、此进彼退的动态平衡状态之中!保持着事物的正常发展1889变化态势、阴阳观念是一种朴素的唯物思想和辩证法思想、《周易》的主旨。就在于指导我们在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上保持阴阳的动态平衡.   爻:在《易经》中,爻是组成卦的基本单位,其中“—”称作阳爻、“--’称4491作阴爻.   三,卦:由阳爻和阴爻按照一定规律分别组合,进而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变化规律的排列符号!就叫做“卦”,卦是为特定目的《占筮》而组成的符号排列,是《易经》的基2607本组成单位.   八卦:八卦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个卦的统称:是由阳爻和阴爻按不同的组合规律.以三个爻为一组分别组成的八种符号排列。《易传·系辞·上》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八个由三个爻组成的卦、也叫经卦或单卦.   六十四卦:由八个单卦以不同的次序两两重合!就产生了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分别1664由六个爻组成。也叫别卦或重卦、其中由八个单卦自身相重所成的六爻之卦,也叫做纯卦。其卦名同单卦.   周易的应用   《周易》是以八卦为主体!以六十四卦为经书,以资讯预测而闻名、以有宝贵的科学价值而流传至今!以其深奥的科学理论而为世人所重视!以其对人类的重大贡献而为世人所钦佩和崇拜.   《周易》64卦在数理方面的规则和2进制完全一样。阴爻-- 就是0。阳爻—就是1 、在十八世纪初被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茨完全解读.   目前。我国的《周易》研究已由理论研究、逐步地转向了应用研究!立足研究、狠抓应用、现在把研究《周易》同现代科学结合起来的人越来越多。应用成果也越来越多、如气象,体育、医学、优生,经营管理等生活的各方面!都有新的突破和可喜的成就!可以断定、《周易》的应用?将对我国科学事业的促进。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周易》是从谁开始的?
  《周易》之所以叫《周易》是因为“文王拘而演周易”——(出自司马迁《报任安书》、也是《史记》的作者)   《周易》是将只有图形符号的《易经》加上了卦爻辞。使得人们可以较容易的看懂、理解、   另外!周文王是将伏羲的先天八卦演算成实用版的“六十四卦”   从时间上说!伏羲是上古人士、周文王生活在中古时代   所以   从谁开始 选C   最后、关于《周易》作者的争论其实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所以这一题出题人只问“从3553谁开始”、而不问作者是哪位。。。   因为这是中国流传至今最久远的一部巨作(也是先秦焚书坑儒仅留下来的)?是经过上古伏羲画八卦,中古文王演算再更新。后来近古时代孔子又收集整理 以至于“韦编三绝”,。
二五有玄机猜生肖?请问有什么玄机呢!
  就是可猜二的生肖,五的生肖、七的生肖!十的生肖、
二五合六有三连。是什么生肖?
  蛇。马!羊、其生肖码7082分别是6、7。8。。
84年闰十月二五出生的人命运
  1 闰十月简介 从1800年到2111年这311年中,只有1870年(庚午年)和1984年即农历甲子 年闰十月!下一个闰十月是2166年,再下一个是2318年! 附: 农历闰 月的计算 农历为什么会有闰月!——农历置闰月是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 年的矛盾、 回归年与农历年有什么矛盾呢。先记住:回归年的总长度为3 65.2422日、朔望月的长度为29.5306日, 十二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 为29.5306×12=354.3672日,比回归年少10.88天即将近11天,每个月少0.91天 ,近1天。 依此!如农历年某年春节为大雪纷飞的冬天、第二年的春节就会在 季节上提前11天。第16个农历年就会出现在赤日炎炎的夏天! 如按十三个朔 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29.5306×13=383.8978日,比回归年又多出18天多、 如果按上述规定制定历法,就会0927出现天时与历法不合!时序错乱颠倒的怪现 象——这就是矛盾, 为了克3742服这一缺点,我8241们的祖先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上、 找出了“闰月”的办法,保证农历年的正月到三月为春季!四月到六月为夏季, 七月到九月为秋季,十月到十二月为冬季。也同时保证了农历岁首在冬末春初。 农历年中月以朔望月长度29.5306日为基础?所以大月为30日、小月为29日、为 保证每月的头一天(初一)必须是朔日,就使6266得大 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过严格的观测和计算来确定!因此、农历中连 续两个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甚至还出现过如1990年三!四月是小月、 九,十!十一,十二连续四个月是大月的罕见特例。 那么多长时间加一个闰月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求出回归年日数与朔望月的日数的最小公倍数:我们希望m个回归年 的天数与n个朔望月的天数相等。也就是应有等式: m×365.2422=n×29.5306 在这个等式中我们不能直接求出m和n,但可以求出它们的比例: 这个比例的近似 值分别为: 在这些分式中、分子表示回归年的数目、分母表示朔望月的数目。 例如第六个分数式 表示19个回归年中必须加7个闰月! 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的结 果比较: 19个回归年=19×365.2422=6939.6018(天) 一个朔望月有29.5306天。235 个朔望月=235×29.5306=6939.6910(天) 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后!矛盾消除得只差 :6939.6910-6939.6018=0.0892(天)——即2小时9分多!这已经是够精确的了。 所 以、农历就采用了19年加7个闰月的办法、即“十九年七闰法”、把回归年与农历年很好 地协调起来。使农历的元旦(春节)总保持在冬末春初、古人把235个朔望月称之为“闰 周”、 农历置闰的方法可以使农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而农历中的月又有鲜明的 月相特征!保持了公历和阴历两全其美的特点、 现在置闰的方法是两个冬至之间、如仅 有12个月则不置闰,若有13个月即置闰!置闰的月从“冬至”开始、当出现第一个没有“ 中气”的月份!这个月就是闰月!其名称是在前个月的前面加一1905个“闰”字? 农历闰哪 个月。决定于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 我国农历将二十四个节气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 个中气。 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迟的!于是有的农历月份?中气落在7433月末 、下个月就没有中气, 一般每过两年多就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这正好和需要加闰月的 年头相符、所以农历就规定把没有中气的那个月作为闰月。 例如2001年农历四月二十九 日是中气小满!再隔一个月的初一才是下一个中气夏至,当中这5769一个月没有中气、就定为 闰月,它跟在四月后面、所以叫四六月! 有关农9310历闰月的详细内容!请参看《中气与闰 月》,《十九年七闰法》(转载的),
二五后面一五跟是什么生肖
  答案是马 生肖属马的人。永远要抢先一步、具有不肯服输的性格、因此凡事要能激励自己积极奋斗、但弱点也不少、如不能持久,较难保守秘密。连恋爱的对象!也容易换,、
二五闻名四海传是什么生肖
  红方棋盘从右向左纵向九条竖线 记为一到九路 黑方从右到左竖线记为1到9 红方的一路 就是黑方的9路 一。走直线的棋子 进退是数格子的 比如红方一路的车向前走一步 就是车一进一 平是记录从几路到几路 红方二路的炮平到五路 就是炮二平五 二、走斜。,
二五左右开,打一个生肖
  是牛!。
二五成群去学艺是什么生肖
   猴子猴子,





服务保障

Copyright © 2005-2024 ,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驴友阁,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