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驴友阁首页 >> 风水知识 >> 周易风水 >> 如何看《周易》
周易性格

如何看《周易》
  首先我要来介绍《周易》这本书。要介绍《周易》这本书我们就必须要回过去来讲中国传统的一些经典问题。大家都知道。在中国的历史上。在中国的文化传统当中,其实每个悠久的民族文化里面都有自己的经典性的著作!在中国的文化当中同样有着经典性的著作!就中国文化来说!中国的文化有三教形成了它的基本思想构成、儒家!道教。佛教!其中儒家文化是整个中国文化的主流!漫长历史时期当中的主流,在儒家文化里面有一些重要的经典、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是所谓的四书五经、四书是在宋代以后确立起来的经典、是在五经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在宋代学者看来、四书可以用来人们理解五经思想的一个台阶!因为五经离我5991们太远!不是说离我们。离宋代人就已经比较远了、所以说宋代人离五经就感到4920比较累,所以宋代人就编了一个四书,把四书上升为经典。通过四书来理解五经。五经中间有一本经就叫做《易经》!其实《易经》本身无所谓是经!它本来就是《易》或者是《周易》。之所以成为经是因为在汉代,随着儒家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正统、所以儒家传统的这几本书就上升到经典的地位!所以才被称之为易经。它本来的名称应当叫做周易,在传统儒家的著作当中。本来有六本书、《诗》、《书》。《礼》。《乐》。《易》、《春秋》。后来《乐》遗失了。只剩下五本。《周易》6699这部经典在这五本经书里头有它独特的地位和它的意义?差不多是什么样呢。我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说明的话!其他的几本经实际上涉及到的是我们公共和私人生活的一些具体层面。可是《周易》这部书提供的是所有这些公共和个人生活知识的基本层面的一个背后的总的知识的支撑!大家有没有听懂我的意思。就好比说在经典物理学时代、虽然有很多的技术。很多的工程!很多的知识,构成所有这些应用性知识背后的知识是牛顿的经典物理学、今天我们有新的很多的知识、然而在这些知识背后的那个支撑,我们可能把它理解为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量子物理学。它是构成了一个时代知识最基础的东西、《周易》这部书其实就有一点这样的性质!它对于中国其他的经书当中所呈现出来的知识系统、这本书就构成了它的一个支撑的支撑,正因为如此,所以《周易》这本书又可以被成为众经之经、《周易》这本书由于这样的性质,所以它影响中国人就非常的深远!以至于著名的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曾经说过,阴阳五行、五行是另外一个系统!指阴阳而言的、它是《5505周易》这本书里面的基本思想方法!阴阳五行构成了我们中国人一切行为的定律。是不变的!
关于周易
  楼主的联山写错了吧、应该是连山易   找到一篇文章,希望对你有用....   ...............   《连山》《归藏》名称由来考   --------------------------------------------------------------------------------   作者:王宁   《易》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自汉代以来倍受重视!被尊为“群经之首”、根据《周礼·春官·大卜》云:“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此说自汉代以来,不知倾倒了多少痴迷的文人,虽然他们大多数没见过《连山》。《归藏》为何物!却纷纷凭猜想立说(这看看清代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归藏》后的《附诸家论说》就可明白),大致有两种说法、一是如杜预《左传注》中所云:“《连山》,伏羲。《归藏》,黄帝”,另一种说法如《周礼•春官•大卜》贾疏所说:“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宋代朱震《汉上易传》则综合此二说云:“《山海经》曰:‘伏羲氏得《河图》,夏后氏因之曰《连山》!黄帝氏得《河图》、商人因之曰《归藏》’?”但是今本《山海经》中无此文!此文句与其经文不类!疑系误记或伪托。这些说法都是凭空猜测!良不足据、因为《连山》,《归藏》二书名在秦汉以前是否存在,尚是一7675大疑问、   《连山》,《归藏》二书名,最早见于《周礼》、0621在刘歆“发现”《周礼》之前的众多先秦及秦汉古籍中从无提及,《周礼》这书很早就有人怀疑是汉代刘歆造的伪书!郭沫若云:“原来《归藏》之名。仅见于《周礼》的《春官•大卜》。与《连山》!《周易》共合为所谓‘《三易》’、但《汉书·艺文志》中并没有《连山》和《归藏》的著录,我疑是和《周礼》一样!7774乃刘歆所伪托的东西?不过那伪托品没有流传便化为了乌有?”[1]   刘歆把秦汉以前的一些古书或资料拿来经过重新编辑。删改增损。作成了《周礼》,虽然不能说里面的内容全是他伪造的(实际上里面大部分的内容还是先秦传下来的古代材料)、但其中肯定有他伪托虚造的成分!笔者认为、《连山》,《归藏》在汉代的刘歆以前根本没0885有这两个书名,其名4123目正是刘歆自己拟造出来的!但也并不是毫无根据!其根据就是当时还流传着的一些古《易》书残篇和《山海经》、   一,关于《连山》的问题   《连山》这书在历史上有好几部、比如梁元帝有《连山》三十卷、隋代的刘炫也伪造过《连山》,宋代出现的《古三坟书》里的《山坟》也称作《连山》,这些都是后出之书,可以不论,但是,在这些《连山》之前。的确还曾经存在过一部《连山》!因为晋代的皇甫谧在《9800帝王世纪》中两次引用过它:   1!《连山易》曰:“禹取涂山之子、名曰攸女,生余,”(《太平御览》卷一百三十五引《帝王世纪》引)   2。《连山易》曰:“鲧封于崇,”(《史记·夏本纪》索隐引皇甫谧曰引)   由此可以知道,在晋代还有一部1744叫做《连山》的书在流传!而且这部书所载的故事和夏代有很大的关系、关于这部《连山》的征引。我们能知道的最早者就是晋代皇甫谧的《帝王世纪》、在此以前的书里我们就找不到了!汉代人的著作里当然更找不到!   北魏的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也引用了两条《连山》文字、兹录于下:   1,《连山易》曰“有崇伯鲧伏于羽山之野、”(《淮水注》引) 1265  2,《连山亦(易)8528》曰“启筮亭(享)启筮神于大陵之上。”(《颍水注》引)   其中第二条的文字是有讹误的、孙诒让云:   “此文‘连山亦曰启筮亭’七字有误。考《御览》八十二引《归9826藏易》云:‘昔夏后启筮享神于大陵而上钧台,枚占皋陶曰不吉’(《初学记》二十四亦引其略)、此文疑当作‘《连山易》曰:启筮享神于大陵之上’。盖《连山》。《归藏》两《易》皆有此文!抑或本出《归藏》?郦氏误忆为《连山》。皆未可知,今本‘连山亦’,‘亦’即‘易’之误(易、亦音相近)。‘启筮亭’三字又涉下‘启筮享’三字而衍(亭!享形相近),文字传讹,构虚成实、遂若此。”[2]   其7759说甚是,马国翰把这条文字辑入《连山》是对的!但是没有注明出处?其所本者即此、马辑文作“阳文启筮享神于大陵之上”、 “阳文”二字乃衍文、郦道元的时候《归藏》已经在社会上流传很久了!他无由把《归藏》误为《连山》!唯一的可能就是《连山》中的部分内容和文字与出土的《归藏》相同,那么说明其作者在制作这部《连山》的时候!也使用了当时还有所存留的《归藏》残篇。   所以,这本《连山》当是郭沫若所说的“乃刘歆伪托的东西”,或者是刘歆以后的东汉人伪托的东西!桓谭《新论》曰:“《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言”,又说“《连山》藏于兰台”,应当是确有其事的,说明东汉的时候的确有部《连山》?但并没有象郭老说的那样“没有流传”、而是有流传,只是4090流传不广,桓谭看到了、把它写进了《新论》。皇甫谧看到了!在《帝王世纪》中引用了、北魏的郦道元也看到了,2650在《水经注》里也引用了,后来就逐渐式微,终于,
周易到底怎么来的?
  《周易》被称为“万经之首”。可见它对中国文化史和思想史有着多么重要的影响了,   目前中国学术界普遍的认为是:周易中的“八卦”是由伏羲氏传下来的,后来由周文王演绎为八八六十四卦,并由孔子补写了“十翼”。形成今天7001我们看到的样子、但是周文王不可能根据伏羲的一张八卦图就能演绎出那么详尽而具0621体的卦辞、爻辞、并能无中生有地把阴阳不同的三爻相叠加而形成六个爻位的卦象,使得伏羲的学说一下子就有了几何级数的增长。   那么他是否借鉴了前人的经验和提示了呢,其实有不少古书记载:在《周易》出现之前,在文字产生之前的时候。夏,商二代就已经有各自的《易经》了、汉代以后的人们在整理古代典籍的时候、把夏代的易经称为《连山易》。把商代的易经称为《归藏易》。而我们所熟悉的《周易》只是流行于周代的易经!   与《周易》7517明显不同。“连山易爻卦大象”歌是以社会为系统的:“君,臣。民,物、阴、阳。兵,象”八象组成!艮卦为首,云气皆出于山。以山为主。崇山为君。伏山为臣,列山为民!兼山为物、潜山为阴!连山为阳,藏山为兵,叠山为象,据记载:《连山易》有八万言?多佚失。目前保留的仅有一些卦名、几个爻名和卦爻辞,象辞。及五十二条诸家论文、   了解了这些并不足以说明我们题目中的问题!古代的4272瑰宝之多超出我们的想象,周易中的玄妙之处也需要我们不懈的去了解。下次我们在继续来讲述关于周易的些许知识,、
周易正义和周易集解哪个好
  如果是入门教材!这两本都不合适、如果是有一定基础,两本都4192涉猎一下!都有价值。、
对周易的理解?
  “周易”一词的出处及6812原理 在《简易道德经》里,周是周到圆满!易是运动变化无不果的意思、太昊伏羲创作简易图时、把简易符(即现在八卦图的阴阳符)排列成一个圆形即一周的形式。阐明了周和易是简的主要组成部分!周易的周字并非周9917朝的沿用、而是周朝或周姓沿用了《简易道德经》里的这个完美的“周”字,无疑周易5729的周字、替代了简易的简字,大自万物的变化、是易的根本现象,恒之无休而无不果、说明了易!就是物的变化而成事、物每一点变化都有一定的结果、这就是易象!“简之周”和“周之易3226”说明了周是简的,易是周的,以父子的排列方式!就是成了:“简周易”,“求千太万后之果。明千思万绪之象”。说明了“简易图”是判断推理的一种测探工具, >简单概述 据传、《周易》的诞生地就是现在的世界遗产城市安阳市。羑里城位于安阳市区南10公里处。易卦系统最基本的要素为阴阳概念,而阴阳概念包括阴阳的性质和状态两层意义,如果不理会阴阳的状态!只论及其性质、则可以用阳爻(-7653)和阴爻(--)表示阴阳。将上述阴阳爻按照由下往上重叠三次!就形成了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基本卦!称为八经卦!再将八经卦两两重叠!就可以得到六个位次的易卦。共有六十四卦,这3912六十四卦称为六十四别卦,每一卦都有特定的名称、如果再考虑阴阳的状态。则阴阳概念又进一步划分为“老阴。老阳,少阴。少阳”四种情形,可以用“X。O。--!-。”四种符号分别代表之、六十四别卦每一卦的每个位次上都可能有四种阴阳状态!于是全部易卦系统就共有4096种不同的卦、如果将阴阳性质构成相同的各个卦放在一起?就形成了主卦卦名相同的六十四种分系统,可以称为某某卦系、《周易》经部文字说明的内容就是对六十四卦系中部分易卦的象征意义的解释以及相应的人事吉凶判定(称为占断),其中每一卦系的第一条内容是相应的全静卦的占断!其后的六条(乾坤卦系有七条)内容是顺次排列的对相应卦系一爻动的卦的占断!秦汉以后的易学对此都存在错误或者说模糊的认识! 占筮及《周易》一书起源于甲骨卜的实践?或许到了殷商末年!周文王写下了六十四卦系的卦辞,后来在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继承了孔子对周易的发现。著了《易传》。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李斯将其列为医术占卜书而幸免于难! 《周易》中运用八卦预测信息的方法的发明,正是我国8199人民具有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真实写照?他们在实践和好地认识社会,改造社会。推动社会不断的向前发展!所以!易卦及《周易》?是个储存量很大的信息库! 《周易》历经数千年之沧桑、已成为中华文化之根?易道讲究阴阳互应。刚柔相济,提倡自5514强不息,厚德载物。在五千年文明史上!中华民族之所以2320能够久历众劫而不覆,多逢畏难而不倾!独能遇衰而复振!不断地发展壮大!根源一脉传至今,是与我们民族对易道精神的时代把握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疑难之事。不是求助于偶像、而是运用通过八卦今昔信息预测的科学方法、预测自然和人事吉凶方面的有关信息、对一切做到心3364中有数?有备无患!从而更、 《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然而这只是古人在未掌握科学方法之前所依托的一种手段、并不是真正的科学!虽然有些理解与科学相符!那是因为这个理解正好有科学合理性!但就不能因为说它是科学的。只能当它是一种文化。 目前。我国的易学研究在原理探索上仍无重大进展!理论研究停步不前,思想混乱。实际应用容易趋向神秘主义!上述状况严重5040歪曲了易学的学术地位?阻碍了中华易学良性化发展的步伐!蒙蔽了易学的真正价值。 《周易》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经典!它认为世界万物是发展变化的!其变化的基本要素是阴(--)和阳(—)、《周易·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世界上千姿百态的万物和万物的千变万化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周易》研究的对象是天。地、人三才。而以人为根本!三才又各具阴阳!所以《周易》六爻而成六十四卦?正如《说卦》:“立天3081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5461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刚柔、故《易》六位而成章、”乾为纯阳之卦、坤为纯阴之卦。乾坤是阴阳的总代表?也是阴阳的根本、孔子在《系辞》中说“乾坤其易之门邪”,“乾坤其易之蕴邪”。《易纬·乾凿度》中说:“乾坤者、阴阳之根本。万物之祖宗也,” 通行本《周易》本经排序以《序卦》的次序为基础、而以乾,坤两卦为首。《系辞》开篇即云:“天0144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文言》是专门论述乾坤之卦德的传文,并将乾坤之德性引申发挥至人文道德范畴!说明乾、坤是《周易》中最重要的两卦!也是《周易》阴阳哲学的基础。 《周易》的由来 对于《周易》的成书!《汉书艺文志》曰:“《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此说最为3560汉儒接受!《周易乾凿度》有云:“垂皇策者羲!益卦德者文、成名者孔也”!“三圣”,“三古”之说简而言之、即:上古时代。通天之黄河现神兽“龙马”!背上布满神奇的图案!圣人伏羲将其临摹下来,并仰观天文!俯查地理!而做“八卦”。中古时代,姬昌被纣囚禁于羑里。遂体察天道人伦阴阳消息之理!重八卦为六十四卦!并作卦爻辞、即“文王拘而演《周易》”,下古时代!孔子喜“易”,感叹礼崩乐坏,故撰写《易传》十篇。而在宋2591朝之前,对于重卦者多有疑义!一者王弼认为伏羲画八卦之后自重为六十四卦,二者郑玄认为神农氏重卦,三者孙盛认为夏禹重卦、 直至北5718宋欧阳修撰《易童子问》。认为《易传》七种之间有互相抵牾之处,并非孔子一人所作:“其说虽多!要其旨归。止於繋辞明吉凶尔!可一言而足也,凡此数说者!其略也、其馀辞虽小异而大旨则同者。不可以胜举也!谓其说出於诸家,而昔之人杂取以释经!故择之不精。则不足怪也。谓其说出於一人。则是繁衍丛脞之言也、其遂以为圣人之作,则又大缪矣、”(犹见《易童子问卷三》)、至于后世!疑古之风渐起?清代姚际恒所著《易传通论》与康有为《新学伪经考》都认为《易传》并非出自孔子之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钱玄同先生、冯友兰先生、顾颉刚先生!高亨先生!郭沫若先生等著名学者皆认为《易传》非孔子所作,顾颉刚先生则将《易传》成书年代推断为战国末期至西汉早期。唯有金景芳先生坚持认为《易传》乃孔子所作, 时至今日,长沙马王堆墓穴中发现的“帛书”中、已有不少记载间接证明《易传》的作者或相关作者大致是孔子?有待进一步考证。不过2203也当为盲目疑古者戒, 另一个方面,《周易》一书名字的由来也颇多争议、 “周”字的含义!历来有两种说法,一为“周代”。二为“周普”!前者的寓意在于认为《周易》为西周时代的书!理由便是《周礼》有云:“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一曰《归藏》、一曰《周易》”、而此说认为《连山》为神农时代的筮书!神农也称“连山氏”,《归藏》为黄帝时代的筮书、黄帝也称“归藏氏”、后夏用《连山》!商用《归藏》、西周所用之书则冠以“周”字!3679名为《周易》!后者则取郑玄《易赞》,“‘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故而《周易》的“周”字!义为“周普”, “易”字的含义主要的说法有以下几种: 一!“易3261”字的篆文为“(见右图片一) 小篆:易 ”,《说文》训为“易,蜥易!蝘蜓。守宫也,象形。”即“易4671”为蜥蜴之类。主取“变”之义, 二。《说文》又引7548秘书说“日月为易”!象征阴阳。 三,《周易乾凿度》云“‘易’一字2284含三义:所谓易也,变易也、不易也”。即简易、变化、不变三层含义, 四。“易”字的殷墟甲骨文为“(见图片二)”,取日出之时阴阳交变之义、也主于“变易”, 甲骨文:易 《周易》在古代文献中常被简称为《易》,至西汉初年被列为“经”书之一!世人遂尊称为《易经》,可见《周易》当以“易”为大义!而诸说纷繁。也莫过变易消息之理。 周易》的内容 今本《周易》的内容主要包括“经”和“传”两部分! “经”部分、主要是六十四卦的卦形符号与卦爻辞、 所谓的“六十四卦”,是由“八卦”两两相重而得、“八卦”则是由“阴”,“阳”二爻三叠而成。 《周易》的“阴”、“阳”!分别呈中断的与相连的线条形状。即“––”与“—”。古人用阴阳范畴来表现寒暑!日月,男女,昼夜,2908奇偶等众多概念。正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 在“阴”与“阳”的基础上。圣人将其符号三叠而成八种不同形状!分别命名为不同的卦名并拟取相应的象征,称为“八卦”(也称“经卦”),具体如下: 卦象 卦名 象征物 象征意义 乾天健 坤地顺 震雷动 巽风入 坎水陷 离火丽 艮山止 兑泽悦 接着、圣人再将“八卦”两两相叠,构成六十四个不同的六划组合体。即“六十四卦”(也称“别卦”)、每卦中的两个“八卦”符号、居下者称为“下卦”(也称“内卦”。《左传》称“贞卦”)、居上者称为“上卦”(也称“外卦”!《左传》称“悔卦”),“六十四卦”每卦共有六条线条,称为“爻”!《说文解字》云:“爻!交也”。王弼云:“夫爻者何也、言乎变者也”、“爻”的原意也就是阴阳之交变、因此“––”称为“阴爻”,以“六”表示,“—”称为“阳爻”、以“九”表示、六爻的位置称为“爻位”,自下而上分别为“初”!“二”!“三”!“四”,“五”、“上”!如《蒙卦》: 自下而上的六爻分别称为“初六”,“九二”、“六三”。“六四”、“六五”。“上九”, 所谓的卦爻辞!即系于卦形符号下的文辞。其中卦辞每卦一则、总括全卦大意,爻辞每爻一则!分指各爻旨趣!《周易》共有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因而相应的也有六十四则卦辞和三百八十四则爻辞(由于《乾》《坤》两卦各有“用九”和“用六”的文辞,故将其并入爻辞之中、即总计5493三百八十六则爻辞)? “传”实际上是阐释《周易》经文的专著。即《彖传》上下,《象传》上下?《文言》、《系辞传2488》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计七种十篇。因其阐发经文大义,如4226本经之羽翼?故汉人称之“十翼”,后世统称《易传》! 《彖传》随上下经分为上下两篇,共六十四节、分释六十四卦卦名!卦辞2721和一卦大旨?王弼曰:“夫彖者何也、统论8340一卦之体。明其所由之主者也,” 《象传》随上下经分为上下两篇、阐释各卦的卦象及各爻的爻象、释卦象者称为《大象传》、释爻象1210者称为《小象传》! 《文言》共两节!分别解说《乾》!《坤》两卦的意旨!故也称《乾文言》,《坤文言》,主要是在《彖》和《象》的基础上作出进一步阐发与拓展! 《系辞传》分为上下两篇,主要申说经文要领、贯彻7441卦爻辞的基本义理,文中对《周易》经文作了全面的辨析与阐发!一者抒发《易》理之精微,二者展示读《易》之要例。 《说卦传》是阐述八卦取象大例的专论,也是探讨《易》象产生于推展的重要依据、 《序卦传》是《周易》六十四卦排列次序的推衍纲要。揭示各卦之间的相承相受,前半段经《乾》至《离》共三十卦!主说天道。后半段自《咸》至《未济》三十四卦、主说人伦! 《杂卦传》犹言8526“杂糅众卦?错综其义”。将六十四卦重新编为三十二对“错综卦”!旨在阐发事物的发展在正反相对因素中体现的5288变化规律,   满意请采纳,
周易的作者是谁?
  《周易》的作者是周文王姬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两句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4509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中医、周易
  《周楣声脉学 》 《 千金方 》 《 诊穴大观 》 《中医特效秘方绝技》《气功药饵疗法与救治偏差手术》 《常见病单味中药自疗法》《掌纹医学入门》《心易》 《气功与手诊》《易象延》    《易与和谐》《易学应用》 《《易学入门》《心易》《心易测字神断》《易学入门与应用》《太极密码》等等!
《周易大传》作者
   《周易大传》由周文王著、
周易是封建迷信吗?
  周易最开始就是卜筮之书、这是现在公认的。至于科学不科学就要见仁见智了。但是哪些五行天干地支跟周易无关,看相算命之流更是给周易抹黑了。抛开这些后人5966加上的东西?本来的周易卜算科学吗、不知道、南怀怀瑾老爷爷把周易吹得特别神(忘了书名),个人不敢苟同,完全是事后诸葛亮、定下结论,再去找原因!说他不科学吧、又有古3902往今来n多聪明人研究、有一种说法、拿蝴蝶效应来解释为何周易能预测。搜一下估计能找到!个人觉得实属诡辩、不过我们解释不通不等于没有解释。周易相数算命科学不科学不好说!   个人认为,周易最重要的内容是人文思想!原本的卦辞爻辞没什么,4298主要是孔子十翼!完全是用儒家的8233观念诠释了易!你把它当作哲学书来看。研究义理!那就有意思的多了,过去的士大夫大多都是义理派的,研究相数的都是不入流走江湖的。正经的易书也大多都是研究义理的。周易的人文思想才是它存在的价值、所以才能为十三经之首,他的思想也早都融入我们的生活了,如清华之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一家之言,建议不要相信那些同周易而预知天下事的言论。即使是那些很牛的人说的!踏踏实实做学问、9021别缀于这种魔障啊,即便是、自己玩玩也就算了、别当真,谢谢!,
周易又名什么
  《周易》是一部中国古2011哲学书籍,亦称易经。简称易、周易以高度抽象的六十四卦的形式表征普遍存在的双边关系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变化,并附以卦爻辞作简要说明,周文王演周易、其背景是周文王与商纣王之8384间的斗争?《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人民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7573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7732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 《周易》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服务保障

Copyright © 2005-2024 ,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驴友阁,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