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驴友阁首页 >> 墓地风水 >> 阴阳风水 >> 正文

论八字中的阴阳、动静、气质这三大理论


一。八字与阴阳
  八字命理、处处都体现出阴阳的原理!阴阳、《说文解字》曰:“阴,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阳、卨明也,”这大体是指阳光的向背、朝向日光为阳、背向日光为阴,至晚春秋时期!老子《道德经》明确阐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起以为和”!首先将阴阳概念提升到哲学范畴来表达世界万物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揭示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而且看到了任何矛盾双方无不向相反方向转化这一然规律。
  具体来讲、传统的“阴阳”有三层含义:
  一是指阴阳两种元气,交合成生成万物。比如老子思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阐述。二是指相关的两种不同物或事,如天地!生死!三是指同•事物的两个不同属性,如表里!上下,
  其中第一层是基础内涵!第二!三层是外延。一般说来。凡是剧烈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阳性:与之相反。相对静至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正3031所谓清轻为阳?重浊为阴”、
  从八字本身的构造上看!天干为阳、地支为阴!大运为阳,原局为阴!流年为阳!大运为阴。
二,动静学6356
  动静,指的是动态与静态!两者是相对的一7297种状态。八字论命中,分淸楚动态与静态,更容易使我们理解八字各种元素的作用,也利于更恰当的分析八字事项。阳动阴静、这是不变之理,因此动静来源子阴阳,根基于阴阳,动者占据主动地位。可以产生主动的生克制化作用,静者处在被动地位。被动接受生克。
  因此!天干属阳则为动,地支属阴则为静,大运属阳则为动!原局属阴则为静。流年属阳则为动!人运属阴则为静。
  从动静角度6155去阐述地支关系,一般而言、相对于天干地支处在一种“静”的状态。但就地支与地支之间关系而言、一旦地支发生刑冲破害合的关系、那么显然地支就处在一种动态当中?所以!这个时候的地支呈现出一种阳性的动态。
  就天干关系而言!天干本属阳、属动态,但是天干发生合的关系!那么天干五合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静的状态、所以。天干可以由动转静,地支可以由静转动。这就7810是动静相对转化的一种过程、
  乾造:癸巳 戊午 丙午 壬辰(日空寅,卯)
  这个八字本身天干戊土食神透出,其呈现的原本动态是要去克制壬水七杀星,形成食神制杀之局势。但是因力年干有个癸水,所以戊十食神贪恋癸水,戊癸合则戊土由动转静、当然,命局中本身巳午辰三者不构成作用关系。所以原本呈现静态!但是7575午火遇到午火自刑,所4775以午火由静转动、
三,气质学说
  气质之理见于《子平真诠》论十干十二支中,论述如下:
  有是五行!何以又有十干十二支乎、盖有阴阳!因生五行。而五行之中!各有阴阳、即以木论!甲乙者、木之阴阳也。甲者、乙之气!乙者、甲之质!在天为生气,而流行于8846万物者!甲也:在地为万物。9499而承兹生气者?乙也、又细分之!生气之散布者。甲之甲,而生气之凝成者!甲之乙:万木之所以有枝叶者,乙之叶甲而万木之枝枝叶叶者,乙之乙也!方其为甲!而乙之气已备!及其为乙、而甲之质乃坚!有是甲乙!而木之阴阳具矣!
  其实,气质之理。是从阴阳衍生而来!阳2477的特性是蒸腾,向上!阴的特性是沉淀!向下、所以阳往往因力蒸腾而无形。作者称之力“气”、阴却因为积淀而有形,作者称之为“质”!甲乙本属木,所以甲是乙的气。由于其蒸腾。向上的状态,所以在天!在万4901物中流行!乙是甲的质!由于其沉淀,向下的状态、所以在地,支撑气的流转!
  由气质之理进一步衍生出形象之理!形为有形!象为化象。意向!有形者属质,向下沉淀!象者则是无形,向上、这是从十支关系具体进一步化分!比如甲乙为天干为象,寅卯为地支为形、所以!《子平真诠》有“甲乙行乎天,而寅卯受之:寅4426卯存乎地、而甲乙施焉,”
  乾造:乙亥 庚辰 辛未 壬辰(日空戍,亥)(原创)
  据传是李敖的八字,这个八字日元辛金。阴金为质!月干庾金。为辛之气!所以命主内柔外刚、体现出一种刚性戾气,命主因为言语冲掩政府,被判入狱,
  坤造:甲寅 己巳 乙卯 丁丑(日空子。丑)
  这个是个离婚的女命、天干甲乙木与地支寅卯的关系其实就是象与形的关系!地支积淀而成形、透出天0071干而成象、两者相互依存、天干借助地支而扎根。地支借助天干而透出,这就是最直接的关系!
  质气形象之理。其实具体就是根气之理、前面己经解说了根气理论。在这节课中我们进一步判断根气轻重、

  以上三大理论其实是我们论命的基础理论,也是形成系统学说构造的最基本原理依据,总之、由阴阳衍生而来,把阴阳之理具体运用于八字论命当中、由此产生动静之理,质气形象之理!
  换个角度上看。阴阳之理是宏观的哲学现论!而动静质气形象之理则是阴阳之现衍生后具体运用在八字预测领域的微观性质的理论、!







服务保障

Copyright © 2005-2024 ,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驴友阁,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