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驴友阁首页 >> 风水知识 >> 周公诫子文言文
周公诫子一句一句译文

周公诫子文言文
  (原文)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子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   (译文)周成王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助天子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轻贱的了.可是,我还(常常)洗一次头发,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接待宾客,还惟恐(因怠慢)失去人才.我听说,用恭敬的态度来保有宽以待人的品行,就会得到荣耀;用节俭来保有广大的土地,必定会有安定;用卑谦来保有显赫的官职,这就是高贵;用警备之心来保有人口众多,兵强马壮,就意味着胜利;用愚笨来保有聪明睿智,就是明智;用浅陋来保有渊博,也是一种聪明.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贵为君王,之所以拥有天下,是因为遵从了这些品德.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亡身,桀纣就是这样的下场.(你)能不谦虚谨慎吗 "!
周公诫子的文章内容
  本文是节选自《韩诗外传》!题目是编者加的!本文是周公教育儿子伯禽的一段内容!诫、告诫!警告劝诫之意、 周成王将鲁国土地封给周公姬旦的儿子伯禽,周公姬旦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佐皇上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算轻的了。可是洗一次头。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吃一顿饭!要多9360次停下来!接待宾客!(即使这样)还怕因怠慢而失去人才!我听说、用肃敬保持道德品行宽大宽容的人。就可以荣华富贵?封地辽阔!并凭借行为约束而有节制来保有它的人。他的封地必定安定,官职位高势盛。并用谦卑来保有它的人。地位显要!人口众多,军队强大。并用威严来统7211御它的人,必定会胜利、用愚拙来保有明察事理的聪慧,明智的,就是明智。聪明!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并用浅陋浅显来保有它的人。必定智慧!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即使尊贵如天子。富裕得拥有天下,便是因为奉行尊崇这些品德!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7199身亡的人。桀,纣就是这样,(你)能不慎重吗!” 恭:肃敬,谦逊有礼.荣:荣华显贵.俭:行为约束而有节制,不放纵.尊盛:位高势盛.卑:低下!贵:地位显要。畏:同“威”、威严!聪明:指明察事理.睿智:聪慧,明智.愚:愚拙,不巧伪.哲:明智,聪明.博闻强记:见闻广博。记忆力强!由:奉行,遵从.慎:谨慎,慎重.相(xiàng)【第四声】:1.辅助.如:吉人天相.2.宰相.如:丞相.3.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4.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如:傧相.另读(xiāng) 1.互相.如:相识.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如:好言相劝.3.姓.哺(bǔ):1.喂(不会取食的幼儿).如:哺育.2.咀嚼着的食物.如:吐哺.睿(ruì):看得深远.如:睿智.桀(jié):夏朝末代君主,相传是个暴君. 他的暴政导致了夏的灭亡、纣(zhòu):1.后鞧(qiū).2.商(殷)朝末代君主,相传是个暴君. 他的暴政导致了商朝的灭亡。欤(yú):古汉语助词,表示疑问或感叹的语气词,用法跟乎大致相同.诫:告诫,警7826告劝诫.(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 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号. 相:辅佐. 德行:道德品行. 宽裕:宽大,宽容. 守:保持. 恭:肃敬,谦逊有礼. 荣:荣华显贵. 俭:行为约束而有节制,不放纵. 尊盛:位高势盛. 聪明:指明察事理. 睿智:聪慧,明智. 愚:愚拙,不巧伪. 哲:明智,聪明. 由:奉行,遵从. 慎:谨慎,慎重.,
与《周公诫子》有关的成语
  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   博闻强记   是   比喻为在位者礼贤下士。殷切求才!   此典故现引申为周公吐脯,天下归心!
周公诫子, 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就是当你身居高位的时候!一定要亲贤远佞,知人用人,善于吸纳。提拔人才,不能自高自大而轻视别人!、
周公诫子提出的六种谦德是什么?
  周公诫子提出的六种谦德是:   *   恭敬 。     2.节俭 。   3.谦卑 ,   4.警备 !   5.大智若愚 ,   6.放低姿态。   《周公诫子》:   1.中国著名的古训!选自《韩诗外传》!说的是周公告诫儿子立国的道理,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   2.《周公诫子》以"握发吐哺"形容君王为国礼贤下士。殷切求才;以六种"谦才"强调谦虚谨慎是理天下。成大业的第一要素!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得出要重视7702人才的结论?、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道德经》通行本(王弼本)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4842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4893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3337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7436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第十七章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第二十章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1189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欲)异于人、而贵食母。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4619天地尚不能久?而2433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5404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 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9594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故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一章 夫9186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0633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1025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3035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四十一章 6494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4372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9352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人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四十九章 圣人5309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人军不被甲兵。无所投其角、5132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为而不有、 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夸盗,非道也哉﹗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5302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9651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4197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8087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2149第六十一章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1102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人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不慎终也,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第六十五章 古1256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0937下莫能与之争。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第六十八章 8418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1174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大威至矣。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1260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9780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1686者生之徒。是9611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6749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6312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1089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此为原文、字面上不难理解,一本古文字典可以通读下来、如果有障碍。可以留下联系方式。后将译文奉上。。
《诫子书》详细翻译,及单字解释。
  《诫子书》原文:   夫(fú)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fú)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 本文选自《诸葛亮集》!   《诫子书》译文: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2907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诫子书》单字解释:   ⑴诫:警告、劝人警惕、   ⑵夫(fú):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君子:品德高尚的人,指操守。品德,品行,   ⑶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   ⑷养德:培养品德,   ⑸澹(dàn)泊:也写做“淡泊”?7081清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清心寡欲、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   ⑹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⑺才:才干?   ⑻广才:增6684长才干!   ⑼成:达成。成就,   ⑽慆(tāo)慢:漫不经心!慢:懈怠,懒惰!励精:尽心、专心,奋勉。振奋!   ⑾险躁:冒险急躁,狭隘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治性:“治”通“冶”。陶冶性情,   ⑿与:跟随?驰:疾行。这里是增长的意思,   ⒀日:时间。去:消逝,逝去。 8712  ⒁遂:于是,就。枯落:枯枝和落叶、此指像枯叶一样飘零,形容人韶华逝去、   ⒂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务、对社会有益,有“用世”的意思,    ⒃穷庐:破房子!   ⒄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
有没有易经的原文和译文啊
  原文+译文: 第一卦:《乾卦》 乾:元,亨。利!贞。 【白话】《乾卦》象征天:元始。亨通!和谐。贞正!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白话】《象辞》说:天道运行周而复始!永无止息、谁也不能阻挡、君子应效法天道。自立自强!不停地奋斗下去! 初九!潜龙勿用。 【白话】初九!龙尚潜伏在水中,养精蓄锐!暂时还不能发挥作用? 《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白话】《象辞》说:龙象征阳、“龙尚潜伏在水中,养精蓄锐!暂时还不能发挥作用”。是因为此爻位置最低,阳气不能散发出来的缘故。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白话】九二!龙已出现在地上、利于出现德高势隆的大人物。 《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白话】《象辞》说:“龙已出现在地上”!犹如阳光普照!天下人普遍得到恩惠!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白话】九三。君子整天自强不息!晚上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这样即使遇到危险也会逢凶化吉, 《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白话】《象辞》说:“整天自强不息”!是因为要避免出现反复,不敢有丝毫大意,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白话】九四!龙或腾跃而起、或退居于渊!均不会有危害、 《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白话】《象辞》说:“龙或腾跃而起、或退居于渊。均不会有危害”?因为能审时度势、故进退自如!不会有危害,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白话】九五,龙飞上了高空,利于出现德高势隆的大人物、 《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白话】《象辞》说:“龙飞上了高空”。象征德高势隆的大人物一定会有所作为! 上九,亢龙有悔、 【白话】上九,龙飞到了过高的地方,必将会后悔, 《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白话】《象辞》说“龙飞到了过高的地方,2999必将会后悔”?因为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了尽头。必将走向自己的反面。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白话】用九!出现群龙也不愿意为首的现象、是很吉利的。 《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白话】《象辞》说:“用九”的爻象说明,天虽生万物。但却不居首,不居功, ~~~~~~~~ 第二卦:《坤卦》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白话】《坤卦》象征地:元始,亨通!如果像雌马那样柔顺、则是吉利的!君子从事某项事业。虽然开始时不知所从。但结果会是有利的、如往西南方、则会得到朋友的帮助。如往东南方,则会失去朋友的帮助!如果保持现状!也是吉利的。 《象》曰:地势坤。0070君子以厚德载物? 【白话】《象辞6798》说:坤象征大地,君子应效法大地。胸怀宽广。包容万物, 初六,履霜。坚冰至。 【白话6322】初六、脚踏上了霜。气候变冷!冰雪即将到来,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白话】《象辞》说:“脚踏上了霜!气候变冷!冰雪即将到来”、说4408明阴气开始凝聚。按照这种情2119况发展下去,必然迎来冰雪的季节、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白话】六二!正直。端正、广大。具备这样的品质!即使不学习也不会有什么不利!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白话】《象辞》说:六二爻若是出现变化的话,总是表现出正直。端正的性质。“即使不学习也不会有什么不利”,是因为地德广大!包容万物的缘故。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白话】六三、胸怀怀才华而不显露。如果辅佐君主!能克尽职守。功成不居, 《象》9235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白话】《象辞》说:“胸怀才华而不显露”、6181是要把握时机才发挥!“如果辅佐君主”!必能大显身手!一展抱负! ***!括囊!无咎无誉! 【白话】***,扎紧袋口、不说也不动,这样虽得不到称赞、但也免遭祸患!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白话】《象辞》说:“扎紧袋口。不说也不动!可以免遭祸患”。说明小心谨慎从事、是2600不会有害的、 六五!黄裳,元吉, 【白话】六五,黄色的衣服!最为吉祥!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白话】《象辞》说:“黄色的衣服、最为吉祥”、是因为黄色代表中、行事以中道为准则!当然是吉祥的,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白话】上六,阴气盛极。与阳气相战郊外。天地混杂,乾坤莫辨,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白话】《象辞》说:“阴气盛极。与阳气相战于郊外”!说明阴气已经发展到尽头了, 用六、利永贞! 【白话】“用六”这一爻!利于永远保持中正!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白话】《象辞》说:用六的爻辞说“利于永远保持中正”。即是指阴盛0189到了极点就会向阳转化。 ~~~~~~~~ 第三卦:《屯卦》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白话】《屯卦》象征初生:元始,亨通。和谐!贞正!不要急于发展。首先要立君建国! 《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白话】《象辞》说:《屯卦》的卦象是震(雷)下坎(水)上,为雷上有水之表象、水在上表9800示雨尚未落、故释为云。云雷大作,3454是即将下雨的征兆,故《屯卦》象征初生,这里表示天地初创。国家始建,正人君子应以全部才智投入到创建国家的事业中去! 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 【白话】初九、万事开头难,在初创时期困难特别大。难免徘徊不前,但只要能守正不阿。仍然可建功立业、 《象》曰:虽磐桓。志行正也!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白话】《象辞》说:虽然徘徊不前、但志向和行为纯正。只要能下定决心,深入基层,仍然会大得民心的、 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白话】六二,为难而团团转。乘马旋转不进。不是盗寇。是来求婚的,女子贞静自守、不嫁人、要过十年才许嫁, 《象》曰:六二之难。乘刚也!“十年乃字”!反常也、 【白话】《象辞》说:六二爻之所以出现困难、是由于阳刚一方所造成的、“十年才许嫁”!是很反常的现象、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白话】六三!追逐鹿时!由于缺少管山林之人的引导!致使鹿逃入树林中去!君子此时如仍不愿舍弃。轻率地继续追踪!则必然会发生祸事! 《象》曰:“即鹿鹿无虞”?以从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穷也! 【白话】《象辞》说:“追逐鹿缺少管山林之人引导”,是因为获鹿之心过于急切。君子应及时放弃!否则必有祸事或导致穷困。 ***,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白话】***、四马前进,步调不一。但如坚定不9353移地去求婚。则结果必然是吉祥顺利的, 《象1438》曰:求而往,明也、 【白话】《象辞》说:坚定不移地去追求、是明智之举, 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白话】九五!只顾自己囤积财富而不注意帮助别人!是很危险的,那样做。办小事虽有成功的可能,但办大事则必然会出现凶险。 《象》曰0613:“屯其膏”,施未光也、 【白话】《象辞》说:“只顾自己囤积财富而不注意帮助别人”、这样的人即使想有所作为!其前景也不大光明。 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白话】上六!四马前进,步调不一、进退两难。悲伤哭泣、泣血不止、 《象》曰:“泣血涟如”,何可长也。 【白话】《象辞》说:“悲伤哭泣。泣血不止”,这种状况怎能维持长久呢、 ~~~~~~~~ 第四卦:《蒙卦》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白话】《蒙卦》象征启蒙:亨通!不是我4747有求于幼童,而是幼童有求于我。第一次向我请教、我有问必答。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没有礼貌地乱问,则不予回答、利于守正道、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白话】《象辞》说:《蒙卦》的卦象是坎(水)下艮(山)上。为山下有泉0875水之表象!但要想发1683现甘泉?必0803须设法准确地找出泉水的位置,即意味着先必须进行启蒙教育,7566君子必须行动果断。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品德、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白话】初六。要进行启蒙教育,贵在树立典型。以便防止罪恶发生,如不专心求学,而是急功冒进,将来必然会后悔,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白话】《象辞》说:用树立典型的办法来进行启蒙教育!是为了确立正确的法度!以便遵循,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白话】九二,周围都是上进心很强的蒙童、希望获得知识?这是很吉利的,如果迎娶新媳妇、也是吉祥的!由于渴望接受教育、上进心很强!所以连孩子们已经能够治家了! 《象》曰:“子克家”、刚柔接也, 【白话】《象辞》说:“由于渴望接受教育。上进心很强,所以连孩子们都已经能够治家了”!这是因为刚柔相济。孩子们受到了很好的启蒙教育的结果。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白2761话】六三!不能娶这样的女子。她的心目中只有美貌的郎君!不能守礼仪、也难以保住自己的节操、娶这样的女子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顺也! 【白话】《象辞》说:“不能娶这个女子”、主要是指这个女子的行为是不合乎礼仪的,即这个女子没有受过良好的启蒙教育、 ***。困蒙,吝。 【白话】***,人处于困难的境地,不利于接受启蒙教育、因而孤陋寡闻,结果是不大好的! 《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 【白话】8532《象辞》说:“人处于困难的境地?不利于接受启蒙教育”,是因为疏远有真才实学的老师! 六五!童蒙,吉。 【白话】六五,蒙童虚心地向老师求教!这是很吉祥的。 《象》曰:“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白话】《象辞》说:“蒙童虚心地向老师求教,这是很吉祥的”,这是因为蒙童对老师采取了谦逊的态度!蒙童谦逊!则老师乐教!其教育结果自然是比较有效的?当然也是7535吉祥的。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白话】上九!启蒙教育要及早实行。要7216针对蒙童的缺点!先发治人,不要等到蒙童的问题彻底暴露再去教育。而要防患于未然。事先进行启蒙教育, 《象》曰:“利用御寇”,上下顺也! 【白话】《象辞》说:“启蒙教育要及早实行!要针对蒙童的缺点,先发治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老师和蒙童互相配合,才能达到治病救人、上下一心的目的! ~~~~~~~~ 第五卦:《需卦》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白话】《需卦》象8377征等待:具有诚实守信的品德?光明正大、做事才会亨通顺利、占问的结果是吉祥的、出外远行,渡过宽阔的河流会很顺利、 《象》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白话】《象辞》说:《需卦》的卦象是乾(天)下坎(水)上。为水在天上之表象!水汽聚0787集天上成为云层,密云満天!但还没有下雨。需要等待、君子在这个时候需要吃喝,饮酒作乐,即在等待的时候积蓄力量。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白话】初九。在郊外等待,必须有恒心,6277长久耐心地静候时机!0516不会有什么祸患, 《象》曰:“需于郊”!不犯难行也,“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白话】《象辞》说:“在郊外等待”,表明不能冒险轻率前行,“长久耐心地等候时机、不会有什么祸患”!表明没有偏离正道!没有偏离天地恒常之理,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白话】九二、在沙滩上等待。虽然要受1497到别人的一些非难指责、耐心等待终究会获得吉祥! 《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虽有小言、以终吉也, 【白话】《象辞》说:“在沙滩上等待”!表明宽宏大量4696不急躁!虽然受到一些非难和指责、但终久能获得吉祥、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白话】九三、在泥泞中等待、4429结果抢劫的强徒乘机而至? 《象》曰:“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 【白话】《象辞》说:“在泥泞中等待”。说明灾祸还在外面、尚未殃及本身!自己招引来强盗、说明要处处谨慎小心才能避开危险! ***!需于血、出自穴、 【白话】***,在血泊中等待,不小心陷进深穴!用尽全力才逃脱出来, 《象》曰:“需于血”!顺以听也, 【白话】《象辞》说:“在血泊中等待”!表明此时必2668须沉着冷静、顺应时势。听天由命。以等待转机、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白话】九五、准9034备好酒食招待客人?占问的结果是吉祥的、 《象》曰:“酒食贞吉”,以中正也。 【白话】《象辞》说:“准备好酒食招待客人。占问的结果是吉祥的”。说明此时处于中位,完美无缺!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白话】上六,落入了洞穴之中,忽然有不请自来的三位客人到来!对他们恭恭敬敬。以礼相待!终久会得到吉祥的结果。 《象》曰:“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虽不当位、未大失也! 【白话】《象辞》说:“不请自来的三位客人到来!对他们恭敬而且热情地招待。终久获得吉祥”!表明此时尽管处在不适当的地位,但还没有遭受大的损失, ~~~~~~~~ 第六卦:《讼卦》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白话】《讼卦》象征打官司:这是因为诚实守信的德行被阻塞!心中畏惧有所戒备引起。坚守正道居中不偏会有吉祥、坚持把官司打到底则有凶险。如有德高望重的大人物出现则会有利!但出外远行。要渡过宽阔的大河则不会顺利。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白话】《象辞》说《讼卦》的卦象是坎(水)下乾(天)上!为天在水上之表象,天从东向西转动、江河百川之水从西向东流。天与水是逆4328向相背而行的,象征着人们由于意见不合而打官司!所以君子在做事前要深谋远虑。从开始就要消除可能引起争端的因素,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白话】初六,不久将陷于争端之中。虽4159然会受到一些非难和指责!但终久将获得吉祥。 《象》曰:“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虽“小有言”,其辩明也。 【白话】《象辞》说:“不久陷于争端之中”。说明与人争端决不可长久,决不可互不让步!相持不下,虽然“受到一些非难指责”。但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可以明辨事非。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白话】九二。打官司失利、走为上策,赶快逃回来、跑到只有三百户人家的小国中。在此居住可以避开灾祸! 《象》曰:“不克讼!归逋窜也”,自下讼上、患至掇也! 【白话】《象辞》说9924:“打官司失利?迅速逃回来”!因为自己处于下位、与上面有权有势的人打官司、必然要失败而且有灾祸降临,但逃走避开。灾祸就没有了。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白话】六三、7479安享着原有的家业、吃喝不愁。坚守正道、处处8157小心防备危险!终久会获得吉祥、如果辅佐君王建功立业!成功后不归功于自己, 《象》曰“食旧德”!从上吉也, 【白话】《象辞》说:“安享着祖上遗留下来的家业”、说明3408只要顺从上级,则可以获4246得吉祥的结果! 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 【白话】九四、打官司失利。经过反思改变了主意?决定不打官司了!安分守己!必然会得到吉利的结果、 《象》曰:“复即命。渝”。安贞不失也! 【白话】《象辞》说:“打官司失利后!回过头仔细反思,觉得4909‘和为贵’!还是息事宁人为好!于是改变了主意!撤回诉状!退出争端不打官司了”、说明坚守正道。安分守己就没有什么损失了。 九五!讼,元吉, 【白话】九五。官司得到了公正的判决!开始获得吉祥。 《象》9868曰:“讼,元吉”!以中正也! 【白话】《象辞》说:“官司得到公正的判决,开始获得吉祥”,表明此时居于正9178中地位,得到了大人物的公正的判处、 上九。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 【白话】上九、因打官司获胜!君王偶然赏赐给饰有皮束衣带的华5807贵衣服。但在一天之内却几次被剥下身来。 《象》曰: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 【白话】《象辞》说:因为打官司获胜而得到赏赐,没有什么可以值得尊敬的、 ~~~~~~~~ 第七卦:《师卦》 师:贞!丈人吉。无咎。 【白话】《师卦》象征兵众(师指军队):坚守正道!5391德高望重富有经验的长者统帅军队可以得到吉祥!不会有什么灾祸。 《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白话】《象辞》说:《师卦》的卦象是坎(水)下坤(地)上、是地中有水之表象,地中蕴藏聚集了大量的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象征兵源充足。君子要像地中藏水一样容纳天下百姓、养育众人!这样就会有众多的士兵可用!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 【白话】初六!出师征战必须要有严明的纪律!如果军纪混乱必然有凶险、 《象》曰:“师出以律”,失律凶也。 【白话】《象辞》说:“出师征战必须要有严明的纪律”!要号令整齐,行动一致、赏罚分明。如果军纪不良!指挥不灵,必然要发生凶险!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 【白话】九二!在军中任统帅,持中不偏可得吉祥,不会有什么灾祸、君王多次进行奖励、并被委以重任! 《象》曰:“在师中吉”、承天宠也。“王三锡命”。怀万邦也! 【白话】《象辞》说:“在军中任统帅。持中不偏可得吉祥,不会有什么灾祸”、表明承受‘天命’,因此得到君王的宠幸、8587“君王多次进行奖励”。说明怀有治国平天下使万邦悦服的弘大志向, 六三、师或舆尸,凶! 【白话】六三!不时有士兵从战场上运送战死者的尸体回来,凶险, 《象》曰:“师或舆尸”、大无功也! 【白话】《象辞》说:“士兵不时运送战死者的尸体回来”。说明不能知己知彼!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不自量力发动进攻,结果战败。没有任何功绩可言了, ***。师左次,无咎。 【白话】***、率军暂时撤退、免得遭受损失。 《象》曰:“左次无咎”,示失常也! 【白话】《象辞》说“观察了战场形势后,9066暂时后退以避敌精锐!免遭更大损失”。说明深9147通兵法!懂得用兵有进1183有退的常理,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白话】六五,田野中有野兽出没,率军围猎捕获、不会有损失、委任德高望重的长者为军中主帅,必将战0449无不胜。委任无德小人将运送着尸体大败回、占问的结果必然是凶险的。 《象》曰:“长子帅师”,以中行也、“弟子舆尸”、使不当也! 【白话】《象辞》说:“委任有德长者统帅军队战无不胜”、表明居中恃正,行为有法度!必然获胜。“委任无德小人将运送着战死者的尸体、大败而归”。说明用人不当!必招致大败,将自食恶果,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白话】上六!凯旋而归。天子颁布了诏命!分封功臣。或封为诸侯。或封为上卿。或封为大夫!但小人决不可以重用、 《象8989》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白话】《象辞》说:“天子颁布了诏命、分封功臣”,是为了按功劳大小而公正封赏。“小人决不可以重用”、因为重用小人必然危害并扰乱邦国! ~~~~~~~~ 第八卦:《比卦》 比: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 【白话】《比卦》象征亲密无间!团0126结互助:吉祥!探本求原!再一次卜筮占问!知道要辅佐有德行的长者。长久不变地坚守正道!不会有祸害,连不安分的诸侯现在也来朝贺,还有少数来得迟的诸侯将有凶险,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7194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白话】《象辞》说:《比卦》的卦象为坤,(地)下坎(水)上!象征地上有水!大地上百川争流!流水又浸润着大地!表明地与水亲密无间。互相依存。以前的历代君主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分封土地。建立万国,安抚亲近各地诸侯。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 【白话】初六。具有诚实守信的德行!亲密团结,辅佐君主!不会有灾祸、诚信的德行如同美酒注满了酒缸,这样远方的人纷纷前来归附!结果是2010吉祥的! 《象》曰:《比》之初六、有它吉也、 【白话】《象辞》说:《比卦》的第一爻位(初六),表示一开始便具有诚信的德行,致使远方来人归附!自然8134可获吉祥! 六二,比之自内。贞吉! 【白话】六二,在内部亲密团结。努力辅佐君主!结果是吉祥的! 《象》曰:“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白话】《象辞》说:“内部亲密无间团结一致,辅佐君主”!说明没有偏离了正道、 六三。比之匪人。 【白话】六三!和行为不端正的人交朋友、而且关5024系亲密, 《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 【白话】《象辞》说:“和行为不端正的人交朋友!而且关系亲密”!难道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吗? ***、外比之!贞吉! 【白话】***。在对外交往中互相信任,亲密团结、尽力辅佐贤明的君主、其结果是吉祥的! 《象》曰:外比于贤。以从上也。 【白话】《象辞》说:在外面亲密团结朋友!辅佐贤君。说明要顺从居于尊上地位的君主、才会有好的结果! 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 【白话】九五。光明无私、亲密团结,互相辅助、跟随君王去田野围猎,从三面驱赶!网开一面!看着禽兽从放开的一面逃走。毫不在乎。君王的部下也不戒备。吉祥、 《象》曰:“显比”之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顺,失前禽也!邑人不诫。上使中也、 【白话】《象辞》说:“光明无私。亲密团结,互相辅助”!可获得吉祥!因为此时居于正中位置!抛弃逆天行事的举动而顺其自然、就好像围猎时网开一面!让该被擒的禽兽落网,不该被获的从前面逃掉,君王的部下听其自然。不加戒备!这是君王的贤德感化了部下的缘故! 上六。比之无首,凶! 【白话】上六!和众人亲密团结,互7289助友爱但自己不居于领导地位,将有凶险! 《象》曰:“比之无首”,无所终也, 【白话】《象辞》说:“和众人亲密团结,互助友爱但自己不居于领导地位!将有凶险”。说明自己将来没有可以归附的地方、无立足之地! ~~~~~~~~文字。
《周公诫子》中“博闻”什么意思
  博闻,可以理解成广闻,也就是多听,多看。望采纳,
梦见摘桅子花(周公解梦)
  鲜花:梦见花。是有好运和发财的吉兆!梦见鲜花。幸福将与自己长在。梦见自己花园里的花全部枯萎、会大祸临头。梦见花更加好看!是祥兆!梦见有人毁花。会遇到灾祸、梦见鲜花!是吉祥。幸福和欢乐的征兆,梦见采摘鲜花?生意兴隆或家庭幸福,梦见采摘枯萎的花朵。是不祥之兆。梦见采摘时、花朵完好无损,拿到手里却调谢了!意1550味着愿望实现不了,经济要亏损、梦见戴花环、是高升的兆头,梦见有人给自己送花环。5259预示婚姻幸福。擅长文学、梦见头戴花冠。要当地区领导!梦见手里的花掉落!会患恶疾。偿人梦中闻到花香?身体会康复。梦见鲜花被踩在脚下、灾难和死期会降临、梦见花束!意味着有所获,能交好运。恋人梦见花束!爱情会更深,恋人梦3784见约会时花束掉落!关系恶化。梦见花束的花朵枯萎,愿望不会实现、恋情会中断,   希望能够帮到你,。





服务保障

Copyright © 2005-2024 ,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驴友阁,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