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驴友阁首页 >> 风水知识 >> 汉族民风民俗有那些?
汉族的民风民俗

汉族民风民俗有那些?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8966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习俗——贴窗花     新春佳节时。许多地区的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一一一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0970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2949们一般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春节习俗——贴福字     每逢新春佳节、家3935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2048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6736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2064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商店中均中出售。      春节习俗——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人们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爬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人们为了躲避年兽、腊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关紧大门,不敢睡觉!坐等天亮,为消磨时光。也为壮胆!他们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兽不再出来。才敢出门!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余下全文>>、
汉族民风民俗的资料
  汉族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古老民族,由于其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所以风土人情多姿多彩!丰富异常, 尚农务本 3071  汉族是一个古老的农业民族、自古以来农业人口一直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九十以上,尚农风俗源远流长、从远古起,汉族就视农业为本业。早在战国时期韩非就提出了“以农业为本”的主张。他说:“仓禀之所6803以实者,耕农之本务也?”《韩非子·诡使篇》、在尚农思想的影响下、汉族社会形成了“男耕而食、妇织而衣”《8739商君书·画策篇》。“男耕女织”可说是一0415幅典型的汉族社会风土人情画!只是到了现代!特别是解放后才有了较大的变化、   二十四8669节气是汉族农历特有的重要部分!它的形成和创立与汉族古代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习俗密切相关胆随着一年四季气候的变换。农事和农活的内容也随着变化!二十四6044节气名称本身的含义、都明显地反映7128了这一点!至今汉族农民仍习惯按节气进行农事!安排农活、   与尚农风俗相关的是汉族对土地神的崇拜,《白虎通义》云:“地载万物者、释地所以得神之由也,”土地神崇拜的形式是“社祀”,土地神称为社神或社主!祭土地神的地方称社。《礼记·郊特牲》云:“壮、祭土,而主阴气也……壮!所以神地之道也。”发展到后来、汉族社会层层都有社祭、民间对土地神的信仰十分广泛,解放前土地庙几乎到处可见!尊祖敬老   尊祖敬老是汉族的千古遗风!尊祖即是对祖先的崇拜、商代时即信上帝与祖先合一的一元神、周代则信上帝与祖先分开的二元神!而崇拜祖先神是更为重要的传统,汉族的2830祖先崇拜主要是祭有功绩的远祖和血缘关系密切的近祖?   崇祖习俗直到近、现代、民间尊祖的祭4055祀活动仍十分隆重?有时祭。堂祭!节祭。岁祭。房祭。祠祭等、逢年过节有的还要瞻仰历代祖宗遗容面像,以表不忘祖宗、并与祖宗共享喜庆或求祖宗赐福保佑、汉族供奉祖先的地方叫祖庙0885或宗庙,祖庙。宗祠遍布各地,   与尊祖习俗相关、在封建宗法制的长期影响下,汉族喜聚族而居、定期纂修宗谱,由于聚族而居、汉族自古多三世同堂、及至五世同堂!有的累世同居长4766达几百年,真是“长幼济济。风礼著闻”!这种世代同居共财的宗族,俗称“义居”或“义门”、明代时浙江省浦江县郑氏甚至九世同居!明太祖就曾诏旨特敕建造郑义门给予旌表!如今家庭形式虽趋向小型!但三代同堂的家庭乃较普遍,   从尊祖延伸而来的敬老习俗在汉族中根深蒂固!《诗经·大雅·既醉》云:“孝不匮。永赐尔类,”意即孝子敬老的孝意无穷无尽!势必经常感化影响整个家庭。乃至整个民族。汉5996族民间敬老习俗!相沿至今!是值得发扬光大的优良传统、、
了解汉族的民风民俗
  汉族的民风民俗是:尚农务本,轻商抑末!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生活方式。提倡男耕女织、勤劳致富!轻视商业活动与商人。改革3178开放以后发生了很大变化?   崇拜龙凤。多神崇拜,   有十二生肖、以干支纪年!月!日、时辰!   贵黄喜红忌白、以黄代表至高,中央。以红为吉庆。白代表丧事、   斗拱挑檐的木结构建筑!北方为四合院!南方为干栏式,   吃饭用筷子。喜欢吃炒菜、流行合食!喜饮茶、喝酒。   独特的书写工具(笔墨纸砚)和计算工具(算盘)!   中医诊脉、吃中草药。流行按摩。针灸、气功、   体育活动方面有武术(如太极拳)!围棋!中国象棋!踢毽子。赛龙舟和打马球等,   戏曲中流行画(或戴)脸谱。分生,旦,净,丑等行当、往往男扮女或女扮男、   提倡尊祖敬老!重视夫妻白头偕老、祈求多子多福。  0499 上衣右衽?   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也叫上元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关于宗教信仰:汉族历史上受儒家务实思想较重!没有本民族每个成员都必须信仰的民族宗教、道教是本民族固有的宗教、佛教。祆教,摩尼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先后从国外传入!   还有好多好多!一查就能找到好多。
汉族为什么没有民族服装
  汉族有民4306族服装、叫汉服!从夏朝开始就有了!9071后面每个朝代都有变化,但是1644年明朝灭亡满清入关后。满人强制汉族剃发易服!造成汉服断代200余年!再加上民国成立后新文化运动的全盘西化!所以汉服也没能系统性的恢复。直到近几年才在中国大陆逐渐复兴。重拾汉家霓裳:     古装电视剧中的衣服是从汉服设计变化而来!服从剧情和艺术的需要、但是绝大多数古装剧中的衣服是非常不严格的!也就是和真正的汉服有很大出入,上图中才算是真汉服!电视剧中比较严谨的近期来看也就是《女医明妃传》。穿衣基本和明朝完全一致、   另外、平时人们提到的唐装和旗袍、是根据清朝马褂和旗袍改良而来。和汉服没有关系,属于满族服饰的改良品,、
给千篇关于民风民俗该起个怎样的响亮的名字
  《中国风风俗集》,
维吾尔族还有哪些民风民俗和爱好
  维吾尔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维吾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历史上,维吾尔族曾使用过突厥卢尼文、依照粟特文字母创制的回鹘文和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察合台文等,现行的维吾尔文是在晚期察合台文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共32个字母!从右向左横写,称为老维文、1960年以后,曾进行拉丁化的文字改革,创2414制了一套新维文!1982年起恢复使5517用老维文、 维吾尔族有丰富的文学遗产,流传至今的有《突厥语大辞典》。《福乐智慧》,《乌古斯可汗传》和《真理的入门》等。马赫穆德·喀什噶里的《突厥语大辞典》和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的《福乐智慧》均产生于维吾尔族历史上的喀喇汗王朝时期。在维吾尔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英雄史诗《乌古斯7664可汗传》在维吾尔族民间广为流传,它对研究古代维吾尔族的历史。文学和语言都具有重要价值。新疆是古代中西文化的交汇地,孕育过辉煌的文明。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古迹!其中较著名的古城遗址有:高昌古城(公元前1世纪至13世纪末)!交河古城(公元前2世纪至13世纪末)和楼兰古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4世纪)等。吐鲁番的伯孜克里克千佛洞!库车的克孜尔千佛洞是佛教故地的历史见证!喀什的7060阿巴克和加墓(香妃墓)!艾提尕尔清真寺,吐鲁番的伊敏和加墓等则是著名的伊斯兰教建筑! 维吾尔3659族历史上曾经信仰过萨满教,摩尼教,祆教、景教和佛教等!到了16世纪。伊斯兰教排除了其他宗教。在维吾尔地区占据统治地位!成为全民信仰的宗教!维吾尔族大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的教法学派之一哈乃斐派。也有一部分人信仰神秘主义派别的依禅派。还有少数人信仰瓦哈比派!朝拜麻扎是3841新疆依禅派活动的重要内容?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基本上都是伊斯兰教的宗教节日,主要有“库尔班”节(古尔邦节)!肉孜节(开斋节),过节时、维吾尔族群众无论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相9085互登门拜访祝贺?在乡村,每年3月22日还过“诺肉孜”节、迎接新春的到来。维吾尔族非常注重礼仪。路遇尊长、朋友,都要把右手放在胸前!上身前倾、并道“色俩目”、以示问候。老年人吃饭或到他人家里做客,要双手摸面做祝福的宗教仪式“都瓦”、有时互相见面时也做“都瓦”。 维吾尔族传统服装极富特色:男子穿“袷袢”长袍!右衽斜领!无纽扣。用长方丝巾或布巾扎束腰间,农村妇女多在宽袖连衣3285裙外面套对襟背心,城市妇女现在已多穿西装上衣和裙子、维3709吾尔族男女都喜欢穿皮鞋和皮靴!皮靴外加胶质套鞋,男女老少都戴四楞小花帽!维吾尔族花帽有用黑白两色或彩色丝线绣成的民族风格图案!有些还缀有彩色珠片。妇女常以耳环,手镯。项链为装饰品、有时还染指甲。以两眉相连形式画眉,维吾尔族姑娘以长发为美。婚前梳十几条细发辫。婚后一般改梳两条长辫,辫梢散开!头上别新月形梳子为饰品,也有人将发辫盘系成发结,地毯!花帽!艾德来斯绸,民间印花布和英吉沙小刀等是维吾尔族最盛名的传统工艺制品。 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民族乐器有几十种之多?其中独他尔和热瓦甫是最常用的独奏!合奏乐器、达甫鼓是用手指敲击的一种羊皮鼓,用于舞蹈和音乐合奏的伴奏。维吾尔族舞蹈的群众性很强!以轻巧。优美6271的舞姿和快速旋转?多变的艺术特点而著称!“赛乃姆”(集体舞)是最普遍的民间舞蹈形式,即兴表演!有时独舞,有时二人对舞!三五人或十几人同舞也很常见。大型活动时。还会出现百人共舞的壮观场景、舞蹈者情绪热烈、观众拍手。呐喊助威。在农村!乡镇、每逢节日、婚礼!欢送宾客等喜庆场合。都要唱歌跳舞!“木卡姆”是6658维吾尔族的一种综合艺术形式!包含有器3830乐演奏!歌舞和说唱等内容,在维吾尔族民间生活中,还有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的娱乐形式“麦西热甫”!将......余下全文>>,
南京有什么民风民俗
  立夏尝三新   农历四月初,春去夏来,天气日渐暖和,万物欣欣向荣!三麦油菜已经成熟,樱桃、青梅、枇杷等鲜果陆续上市,各种菜蔬也应时而生!这时,人们自然需要换换口味,南京就有“立夏尝三新”的习俗!“1756三新”指樱桃、青梅,   鲥鱼。樱桃又名含桃,有朱樱,紫樱两种,味甘美,能调中益脾,美人面颜,古时常用以祀宗庙,作贡品,朝廷...   * 送夏   进入夏季,天气不仅转热,各种传染病也增多,有的人消化力锐减,会因此不思饭食,即所谓“疰夏”。南京风俗有“送夏”(父母向出嫁的女儿送凉枕,羽毛扇。夏服)!称体重(据说立夏时称过体重之后,便不会疰夏)?南   京人还喜欢3610吃豌豆糕,《金陵岁时记》称:“立夏叫小儿骑座门槛,食豌豆糕,谓不疰夏。”...   * “蚕月”闭户   农历四月江南人还称之为“蚕月”,因此时正逢蚕儿上簇作茧、南京郊县的养蚕人家,为免除蚕儿疾病,立夏期间家家闭户,禁忌往来,有9095“蚕家忌客门门闭”之俗!...   * 吃“乌饭”   农历四月初八,南京郊县农民一般都要蒸煮江南特有的乌黑发亮?清香可口的青精饭,俗称乌饭,又名“阿弥饭”,它是用南天烛(即青精树)茎叶捣烂后浸泡糯米,再晾干蒸煮而成、古人做时要“九浸九蒸九晒”,米粒紧缩,   碧如坚珠、每天煮食一碗,能强筋骨,益气力,固精驻颜,被誉为“仙家服食”,传说四月初八是浴佛节(释迦...   * 江心洲葡萄节   江心洲。南京城西南部长江中的一个岛!风光旖旎。景色优美、每逢7月至8月、岛内千亩葡萄园硕果累累!游人登洲观大江风貌,享天然氧吧、尽情体验采摘葡萄的野趣!...   * 南京:六朝古都的市民气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喜欢南京的理由:亲切。朴实。安宁、茂密的梧桐大道。隐秘的艺术沙龙。张弛有度的生活节奏、不远不近的人际关系…… 在这所有的理由中。最让人着迷的,是这座城市特有的、垂挂着浓重水分子的温暖   和忧郁。 在这所有的理由中、最让人着迷的。是这座城市特有的、垂挂着浓重水分子的温暖和忧郁,它不仅滋...。
中国56个民族都有什么民风民俗?
  各民族风俗习惯 汉族——大年初一。人们不扫地!不向外泼水、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互相祝贺新年吉祥富贵。万事如意。 满族——年节将近时。家家打扫庭院。贴窗花。对联和福字。腊月三十、家家竖起六米多高的灯笼杆。从初一到十六,天天红灯高挂!年三十包饺子。考究褶子多为好。子时煮饺子!有的里边包上铜钱?吃到者有好运、春节要拜二次。年三十晚上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为迎新春。春节前还要举办跳马跳骆驼等竞赛、正月十五还有闹灯会、 朝鲜族——家家户户贴春联,做各式丰盛饭菜、吃“八宝饭”!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弹伽倻琴。吹洞箫。初一天亮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给长辈拜年,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正月十五夜晚举办传统的庆祝集会、由被推选出来的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伴着长鼓,筒箫、唢呐载歌载舞! 鄂伦春族——除夕!全家围坐!共进晚餐。品山珍。喝美酒,吃年饭,青年人给家族及近亲长者敬礼,叩头请安。午夜。人们捧着桦树皮盒或铁盒绕马厩数圈。祈祝六畜旺盛。初一、着新装互相拜年请安。青年男女聚在一齐跳转圈集体舞!有打猎舞。“红果”舞!“黑熊搏斗”舞等, 赫哲族——除夕。7898大家忙着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初一。姑娘、妇女和孩子们穿上绣有云边的新装,去亲朋家拜年。3497用“鱼宴”款待客人,有酸辣风味生鱼、用味香酥脆的“炒鱼毛”和大马哈鱼籽!民间诗人向人们献诗。讲故事!妇女们玩“6923摸瞎糊”!“掷骨头”。青少年则进行滑雪?滑冰,射草靶!叉草球等竞赛。 蒙古族——五更吃饺子。放鞭炮与汉族同。此外!除夕要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辞岁酒”。然后青年男0537女跨上梭马,骑串蒙古包、先给长辈们叩头祝福、接着喝7029酒跳舞,随后串包男女还利用这一机会廷行赛马竞赛! 纳西族——正月新春人们互相访亲拜友!轮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组织灯会,并与别村竞赛!城市!乡村都办灯会 灯会节目演的是本民族故事:如《阿纽梅说笑》,《老寿星放鹿》,《社戏夜8060明珠》?《狮子滚绣球》、《凰舞》等、 藏族——除夕之夜!举办盛大的“跳神会”!人们戴上假面具9169载歌载舞?以示3976除旧迎新?祛邪降福。 彝族——春节期间集会跳“阿细跳月”!有些村寨年初一取水做饭都由男子承当,让妇女休憩!以而对她们劳累一年的慰劳、 苗族——把春节称作“客家年”,家家户户杀8610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白族——白族人民从除0205夕开始互拜,赠予礼品!除夕岁守夜,子夜过后!男女青年争先挑水!以示勤奋、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6880以祝福日子甜蜜、大家或结伴游览名胜古迹,或耍龙灯、舞狮子,打霸王鞭! 壮族——年三十晚上、家家的火塘上要燃起大火,终夜不熄。叫做“迎新火”?民间习惯包粽子过春节,节日期间还要组织丰富多采的民族文3689体运动庆祝。唱“采茶”。舞狮龙、跳打扁担舞,闹锣!打陀螺。赛球。演地方戏等、 京5766族——初一要拿上香烛到井边烧拜!叫“买新水”,藏族妇女初一的天不亮就要从河里背回“吉祥水”、以为初一的新水可以带来福音和好运。能保一年的吉利, 东乡族——喜欢在春节期间打土仗,以示对养育自己的土地的热爱之情、 羌族——每家每户要做各种油炸面粉小牛!小羊。小鸡等祭品、用以祭奠祖先和天神、过年要喝咂酒、大家围坛而坐?由最长者唱《开坛词》。然后用约二尺多长的麦管从左至右。依次咂饮, 鄂温克族——正月初一!互相拜年,非凡是对自己的长辈和亲戚务必在初一那天去磕头拜年、在年4750初一晚上!男女老幼集合在一个较大的房子里纵情地快乐、一般都由老年人召开这个娱乐晚会。由妇女们先开始跳或唱、接着不分男......余下全文>>、
民风民俗的开头结尾 5分
1。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1992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 “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讚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2、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中亚迁入中国,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解放后!国务院把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假日、 3!苗族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8452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苗族有很多节日。但各地区叫法和过法不尽相同,传统节日以苗年最为隆重。 4、傣族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远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1949年后。按照傣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傣族”!傣族自称“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7809与佛教活动有关?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这一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现在,因泼水活动是傣历新年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这4075一活动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5、僳僳族 僳僳族0131在唐代称为“栗粟”,僳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因战争等原因。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1985年6月11日!建立云南维西僳僳族自治县、节日:主要节日有阔时节(12月20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火把节。收获节、中秋节!澡塘会!刀杆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的“刀杆节”扣人心絃、据说上刀杆是为了使僳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精神而设立的。 6!藏族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30多万1314人口中!藏族佔95%。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族的民间节日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浴佛节等。藏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为每年藏历正月初一的藏历年, 7!壮族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壮”、“布土”、“布侬”,“布雅依”等20馀种自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僮族”,后来改为“壮族”,壮锦6915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壮族9790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最隆6564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节,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8!朝鲜族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省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区,朝鲜族的先民。是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的朝鲜族人,朝鲜族民间有五大节日!至今仍然隆重欢度,这五大节日是:元日(春节)、上元(元9564宵节)!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鲜族敬重老人的传统很悠久,早......馀下全文>> ?
满族的民风民俗作文450字
  “56个民族。56朵花”、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都有不同的特色民居,特色饮食。这就应了一句话“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而满族、就是这56 朵花中艳丽的一朵。满族的服饰特别有特色,下面、我就来简单的介绍一下?   满族妇女不缠脚?所有鞋子绣有漂亮的花饰、鞋底中央垫有10公分高的木质鞋跟,满族妇女穿着这样的鞋走起路来、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摇曳的步态!   旗袍是满族妇女的传统服饰。0027她们喜欢穿长及脚面的旗袍,或外罩坎肩、旗9416袍的特点是立领!右大襟、 紧腰身。下摆开衩!古旗袍有琵琶襟!如意襟!斜襟。滚边或镶边等!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经改进、腰身宽松、袖口宽大、长度适中,便于行走!已成为中国妇女较通8817行的服装!三十年代初受西方短裙的影响、长度缩短、几近膝盖,袖口缩小三十年代中又加长。两边高衩!四十年代缩短、出现短袖或无袖旗袍、外为流线型!继后,衣片前后分离!有肩缝和装袖式旗袍裙等、旗袍具有东方色彩、能充分显示依态雍容文雅!被认为是表现女性美的 典型民族服装。称誉世界,   妇女旗袍的装饰性比男性旗袍更强,领子、前襟和袖口都绣花装饰。镶嵌几道花纹或彩牙儿。俗称“画道儿”或“狗牙儿”、   满族妇女的服装十分漂亮!满族男子的服装也很不错、   历史上的满族男子多穿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    马褂是满族男子骑马时常穿一种褂子、马褂分为大襟,对襟、琵琶襟等多种形式、马褂后成为日常罩于袍子外面的服装,高领对襟、四面开禊。长及腰部,袖子稍短,袍袖可露出三!四寸。将袍袖卷于褂袖上面、即所谓大、小袖,现在许多满族人所穿的对襟小棉袄、就是从马褂演变过来的,为了骑马方便!在长袍的外边套一种身长至脐,四面开禊的短褂。以御风寒、   满族的男子0855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他们的衣服喜欢用青!蓝、棕等色的棉,丝绸。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乌拉,顶上留辫子、剃去周围的头发、   满族。是我国56个民族2655中的一个少数民族!是一朵艳8208丽的奇葩!它有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俗,不同的特色、需要我们去慢慢了解!慢慢的认识。、





服务保障

Copyright © 2005-2024 ,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驴友阁,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