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驴友阁首页 >> 风水知识 >> 关于汉族民风民俗的作文400字
中国汉族的民风民俗

关于汉族民风民俗的作文400字
  饮茶习俗:酒和茶是汉族主要的两大饮料。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也是世界上发明酿造技术最早的国家之一!酒文化和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数千年来,构成汉族饮食习俗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世界上也发生了广泛影响,   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成都的盖碗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等等!   汉族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各种动物食品!蔬菜作为副食的基本饮食结构!这与西方诸民族和中国藏。蒙等1442民族的饮食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差别。此外!在长期的民族发展中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饮食惯制。一日三3927餐中主食,菜肴。饮料的搭7455配方式?既具有9756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条件等原因!形成6403一系列的具体特点,   风俗习惯指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5427风俗由于一种历 史形成的?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3655律的基础和相辅部分。主要包括民族风俗。节日习俗,传统礼仪等等,!
汉族的民风民俗的资料
  宗教习俗   汉族多在正月初一、二,三日忌生。即年节食物多于旧历年前煮熟,过节三天只需回锅、以为熟则顺,生则逆、因而有的地方在年前将一切准备齐备!过节三天间有不动刀剪之。   再如、河南某些地区以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天忌食米饭?否则会导致谷子减产、过去在妇女生育期间的各种饮食禁忌较多、如汉族不少地区妇女怀孕期间忌食兔肉!认为吃了兔肉生的孩子会生兔唇!还有的地方禁食鲜姜,因为鲜姜外形多指。唯恐孩子手脚长出六指、过去汉族未生育的妇女,多忌食狗肉、认为狗肉不洁。而且食后容易招致难产等!     饮食习惯   汉族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各种动物食品,蔬菜作为副食的基本饮食结构。这与西方诸民族和中国藏、蒙等民族的饮食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差别。此外、在长期的民族发展中形成了   一日三餐的饮食惯制、一日三餐中主食。菜肴、饮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条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体特点、     民族服饰   汉族的服饰在式样上主要有上衣下裳连属两种基本的形制。大襟右衽是其服装始终保留的鲜明特点。不同朝代,不同历史阶段。又各有不同的特点!秦代男子穿袍式三重衣!腰束   革带。带端缀有带钩。下穿裤或腿裹"行膝",妇女穿袍式三重衣!衣前下摆为围裙式大衫!唐朝的男服综合以往历代及西北,南方少数民族服装的特点?袍衫多为圆领。窄袖、下摆长至膝或足、女子服装上小下大!上穿窄半袖短襦。下穿长裙、裙头9390带高至乳上!肩上加披帛、、
了解汉族的民风民俗
  汉族的民风民俗是:尚农务本!轻商抑末,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生活方式。提倡男耕女织。勤劳致富。轻视商业活动与商人,改革开放以后发生了很大变化,   崇拜龙凤!多神崇拜!   有十二生肖,以干支纪年、月,日。时辰。   贵黄喜红忌白、以黄代表至高。中央,以红为吉庆、白代表丧事。   斗拱挑檐的木结构建筑!4864北方为四合院?南方为干栏式,   吃饭用筷子。喜欢吃炒菜。流行合食。喜饮茶。喝酒、   独特的书写工具(笔墨纸砚)和计算工具(算盘)。   中医诊脉!吃中草药、流行按摩。针灸!气功、   体育活动方面有武术(如太极拳)!围棋。中国象棋、踢毽子,赛龙舟和打马球等?    戏曲中流行画(或戴)脸谱!分生,旦,净、丑等行当、往往男扮女或女扮男,   提倡尊祖敬老,重视夫妻白头偕老,祈求多子多福!   上衣右衽!   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也叫上元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关于宗教信仰:汉族历史上受儒家务实思想较重,没有本民族每个成员都必须信仰的民族宗教。道教是本民族固有的宗教。佛教。祆教,摩尼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先后从国外传入。   还有好多好多!一查就能找到好多?
汉族民俗故事
  汉族民俗故事   送 灶   “一炷清香一碗泉!灶君司命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蒙正文章不值钱。”这是北宋著名贤相吕蒙正及仕(未做官)之前,家贫如洗,腊月二十三日送灶时、他竟拿不出什么像样的5983东西送灶,只好以一炷香、一碗水和一首小诗打发灶君上天复命、   传说灶君和灶妈夫妻两个姓张、是玉皇御外甥!由王皇派遣他们到人间掌管一家的祸福财气!因为他们被供奉在锅灶附近。所以!人们称呼他们为“灶妈爷”或称“灶神爷”!成了“一家之主”,   腊月二十三日这一天、相传所有被玉皇派驻人间的神都要回天廷复命,汇报人间各家一年来的是非功过?然后玉皇根据诸神的禀告!安排各家来6658年的善恶吉凶。朝中有人好做官!因为有娘舅这层关系灶妈爷就显得更神气了。这时、人们非常警惕?对灶妈爷也非常敬畏!尤其是过去身受四权(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压迫的妇女们最怕灶妈爷在玉皇面前说自己的坏话:或好吃懒做。或油嘴滑舌。或抛米撒面,或打公骂婆……所以每到这天! 人们(尤其是妇女们)就千方百计地巴结和讨好灶妈爷,“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就一古脑地捧献给灶妈爷,“吃了6743人家的嘴软”!挡不住美味佳肴诱惑的灶妈爷也只好“上天言好事”了、对谁家媳妇的“勺长勺短”或“毛手毛脚”他们向玉皇一概不报!有的地方在这无。还用吃甜糕!汤圆等带粘性的食物,企图粘住灶妈爷的嘴巴、免得他们在玉皇面前说三道四。等到来年“回宫降吉祥”呀!   心诚则灵,当年吕蒙正虽有如此之举。可是灶妈爷不但不怪罪他?反而在玉皇面前为他说了许多好话、玉皇大喜!即命灶妈爷回去暗中保佑吕蒙正!使他“芝麻开花节节高”!仕途坦荡,官运亨通、终于做上了当朝一品宰相、   虽至九宫、事归台阁。解放前在三边地区此俗盛行、先说群众是怎样把灶妈爷“请”到家中来的,当地大多群众都在靠近锅灶墙壁上专门挖个“口形的小崖窑!也有少数有钱人则做个很精致的木刻神龛小阁楼、统称灶舍,人们把带彩的灶妈爷画像张贴在那里边。到了腊月二十三日这一大、不论穷家还是富家又都要把这张陈旧的灶妈爷画像揭下来就地焚掉、这时、能说会道者一边烧香叩头,一边口上念道:“灶君灶妈本姓张、我的家庭你知详、今日上无言好事!来年回宫降吉祥……”笨嘴拙舌者则一切从简、灶妈爷赶路匆忙管不了那么多的繁文缛节了、   “,
汉族的禁忌?
  汉族禁忌:   饮食禁忌:   忌吃饭前敲碗。桌!忌将筷子插在已盛饭的碗中、忌饭后扣碗。忌白喜事情菜肴单双数上错(二老缺一上单、否则上双)。   住房禁忌:   忌在门槛上站!忌邻居盖房超前或过高。忌房门与烟囱相对?忌戴绿帽。忌摇空悠车。忌午后探病人,忌房前栽杨!房后栽柳!忌儿童出水痘时炒豆或崩苞米花等,   生活禁忌:   禁初夕打破器皿、忌正月初一至初五扫地!杀生。水和垃圾等出屋门、忌初二至初七动针线,忌礼物送钟,忌下午结婚!忌婚礼席上白色豆腐菜!忌夫妻在娘家同房,   汉族家中礼节:   问候。握手!春节期间互问“过年好”“发财”!晚辈对长辈实行跪拜叩首礼!清末和民国时期!境内6654各行各业徒弟拜师要行一跪四叩首礼、   接待客人要主动到门外热情迎接,主客交谈时家人应避开!不要面带倦容,6753打呵欠或不时看时钟!吸烟时不能对着客人划火柴,吐烟雾。咳嗽。打喷嚏应把脸扭向旁边,最好用手帕5543掩住口鼻!客人告别时要婉言相留。如走时要让6921客人先行,随后送至门外。汉族人请客、客人要按时赴约、待客菜肴宜双数!主食以红小豆饭为上品。主人要陪到客人表示酒足饭饱方可下桌。饭后要敬茶并彻心相谈。。
澜沧拉祜族民风民俗作文
  桥是美的。风情园的桥,左拐右曲!这座桥有九个折曲!所以叫做九曲桥,九曲桥是棕色的、一路走去: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令人感到一种6441从未有过的放松!     水是美的、站在桥上往下看!河水清澈见底!像一面明镜,看着一只只鱼儿在水中欢快的游动着!不时溅起一阵阵水花、它们多么快活呀,可是。如果每个来这儿的游客都向这清澈见底的水中扔一片纸片。可想而知这儿会变成什么样,那些可爱的鱼儿就不能在水中欢快的游动着了。所以。游客们。当你正赞叹这一路山水时,一定要爱护环境!保护水资源啊、     走过这座桥、一个个铜人映入眼帘。他们有的在敲鼓,有的在吹葫祜丝、也有的在跳舞!真是说也说不清,写也写不尽啊,我再往里走。中心点就是那座人人皆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了?上面描刻着的都是英烈的名字!这时。我想!无论如何都要记住他们呀,我们今天的幸福、我们能无忧无虑的坐在教室里这么欢快的读书!不正是这些人民英雄用自己的心血和生命换来的吗,我想。这座人民英雄纪念碑在人们心中永远伟大。     我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结束了这一天欢快的旅游。我走着相同的小路回家,在灯光的照耀下?风情园依然是那么的美丽!6874六年级:艾沮泪,
八卦逸象是什么意思? [民风民俗]
  出处与简介   [编辑本段]   出处:《易经??说卦传》   简介:《周易概论》根据《说卦》对"八卦之象"作了如下介绍:   "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   "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   "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   "震-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   "乾为天"。为圜,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老马、为瘠马!为驳马!为木果、   "坤为地,为母,为布,为斧,为吝啬、为均。为子母牛!为大舆、为文!为众,为柄。其于地也为黑,   "震为雷。为龙。为玄黄!为大涂、为长子!为决躁。为苍茛竹!为萑苇!其于马也,为善鸣。为作足。为的颡。其于稼也、为反生,其究为健、为蕃鲜。   "巽为木,为风。为长女!为绳直。为工、为白!为长、为高。为进退。为不果。为臭!其于人也。为寡发。为广颡,为多白眼。为近利市三倍、其究为躁卦、   "坎为水。为沟渎。为隐伏、为矫鞣、为弓轮。其于人也。为加忧!为心病、为耳痛!为血卦,为赤,其于马也,为美脊、为亟心。为下首,为薄蹄,为曳,其于舆也、为多眚!为通,为月,为盗,其于木也、为坚多心、   "离为火,为日!为电!为中女。为甲胃,为戈兵、其于人也!为大腹。为乾卦,为鳖、为赢,为蟹。为蚌,为龟!其于木也!为科上槁,   "艮为山,为径路,为小石,为门阙!为阍寺。为指。为狗!为鼠、为黔喙之属!其于木也、为坚多节!   "兑为泽,为少女!为巫、为口舌、为毁折!为附决。其于地也、为刚卤,为妾、为羊。"    以上就是"八卦之象"。   意义分析:   [编辑本段]   八卦之象   (摘自《易象预测学》)   易象是用形象的比喻来阐明深刻的道理、如果大家明了这个!就不要斤斤计较所比喻之象是否恰当,是否当真有其事、真有其物、切忌心生于物而死于物!“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智者能够看到事物相类同的一面、而愚者总是喜欢分别事物的差异!越是高级的归纳和抽象,就越难给以定义!八卦的内涵难以付诸文字,圣人就把这么一堆物象堆在一起向我们宣示7534其内涵的含义,同时圣人还给了一些点睛之言帮助我们理解!比如乾为健。坤。
彝族民风民俗的资料
  历史】   彝族8625是古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在六七千年前   。居住在我国西北河湟地区的古羌人!开始向四面发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国的西南方向游弋。到3000多年前。这支向西8279南游弋的古羌人以民族部落为单位!在祖国的西南地区形成“六夷”?“七羌”,“九氐”,即史书中常出现的所谓“越嵩夷”。“青羌”。‘‘侮”,“昆明”!“劳浸”!“靡莫”等部族、当古羌人游弋到西南时、西南地区已有与其先后到达的两大古老族群——百濮族群了百越族群、古羌人到西南后。他们了百濮!百越长期相处、互相融合、并吸收和百濮、百越的南方文化、魏晋以后。昆明人与焚(濮)的融合发展为对僚人的融合!汉至六朝、汉文史籍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民称为叟人,有时则以叟,濮并列!   隋唐以来,彝族先民地6298区有乌蛮与白蛮的分化,乌蛮系由昆明部落发展而成。白蛮系以叟!濮为主体,并与其他民族融合而成,   彝族先民在长期形成与发展中!活动范围曾遍及6702今云南,四川、贵州三省腹心地带及广广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地区应是三省毗连的广大地区、   彝族历史上一个重要特征!是长时期保持着奴隶占有制度、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及其以前,彝族先民社会已出现游牧部落与定居农业部落的分化。东汉至魏晋时期。各彝族先民地区继续分化出一批叟帅、夷王。表明在征服濮人等部落的基础上,昆明部落已基本完成从原始部落向奴隶占5087有制度的过渡,   8世纪30年代、蒙舍诏统一六诏?云南彝族!白族先民联合各族上层建立了南诏奴隶制政权。统治中心在今云南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带,统治范围达到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2737与四川南部?基本上控制了彝族先民的主要分布地区。   南诏奴隶制王朝曾长期统治彝族先民地区!不能不对当地奴隶制的存在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唐天复二年(902),南诏奴隶制王朝的覆灭!不意味着彝族先民地区奴隶9989制随之消亡!两宋300多年中!戎(宜宾)!泸(泸县)!黎(汉原)3州的彝族先民!处在宋王朝与大理政权的相互争取之中!出现了奴隶制经济相对繁荣的局面。与之相配合。奴隶制生产关系出现了强大部落奴役小部落的情况!   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蒙古骑兵自四川分三道进攻云南!经彝族地区、促使处于分裂状态的各彝族地区出现比较松散的反蒙古联合。开始统一于罗罗族称之下!与之相对应,蒙古贵族加强了对各地彝族兹莫即土长的争取工作、发展为在部分边疆民族地区分封各族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当地人民的土司制度、自1263~1287年,相继在今越西,西昌,屏山。大方。昭通。威2363宁等地设立彝族土司、   6548明代276年间。地跨云、贵!川三省的水西西(大方)?乌撤(威宁),乌蒙(昭通)!芒部(镇雄)。东川(会泽),永宁(叙永),马湖(屏山),建昌(西昌)等地各彝族土司(兹莫)连成一片、相互支援。保持着基本上相同的奴隶制度!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各彝族地区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土司及黑骨、白骨与家奴3个等级,在上述等级关系的基础上!明代水西、建昌。乌蒙等地彝族的土司制度仍然是奴隶制的上层建筑,   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在彝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给土司、土目。6646奴隶主势力以沉重打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部分地区比较迅速地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编辑本段]   【文化艺术】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彝族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曲调。诸如爬山调!进门调、迎客调。吃酒调。娶亲调!哭丧调等。有的曲调有固定的词,有的没有。是临时即兴填词、山歌分男女声调!各地山歌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彝族乐器有葫芦笙,马布。巴乌,口弦、月琴!笛!三弦。编钟!铜鼓、大扁鼓等,彝族舞蹈......余下全文>>,
有关月亮的民风民俗
  1、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2587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 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6129等特殊风俗!   2、吃月饼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1438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哈萨克族民风民俗
  新疆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的服饰别具一格。男子冬季一般头戴用黑羊羔皮、狐狸皮或水獭皮做里、外覆各色鲜艳绸缎。有两个耳扇、后面有一个长尾扇!顶饰猫头鹰毛的四棱尖顶帽(吐马克)或尖尖帽!夏天一般戴用白毡和黑平绒制作的分瓣翻边帽、上身内穿高领花边衬衣或条格衬衣,衬衣7603上穿坎肩,坎肩上穿短上衣。再套长袷袢、下身内穿白布长裤,外衣!冬春多穿用老羊皮缝制的皮大衣和大裆皮裤,夏秋多穿用棉布或毛布制作的长襟大衣和大裆皮裤与条绒夹裤、腰扎镶嵌有金,银!珊瑚。珍珠,玉石等饰物的腰带,腰带左侧多挂皮囊、存放杂物、右侧佩戴小刀!脚穿长筒皮靴?骑上俊马,英武洒脱!哈萨克族妇女的服饰异彩纷呈、极其讲究,   头饰主要有帽子和头巾两种,未出嫁的姑娘一般多戴“塔合亚”。“标1295尔克”和“包头巾”?“5396塔合亚”是一种用红、绿或黑色绒布制作。金线绣花。并用珠子镶成各种美丽图案的硬壳圆斗形帽子、帽顶上插一撮猫头鹰的羽毛、“标尔克”是用绸!布和水獭皮做的圆形帽。帽顶上绣花并有猫头鹰羽毛。在帽顶与帽沿沿之间有珠饰镶嵌,“包头巾”3735的四角绣有各种花纹?姑娘出嫁时、戴一种名叫“沙吾6488克烈”的尖顶帽!帽体用毡制作!梗覆布。绒和绸缎!上面绣花并用金银珠宝装饰!帽子的前方还饰有串珠垂吊脸前、婚后一年之内戴这种帽子!穿红绸子做的衣服、使人一看就知道是新婚妇女、一年后3665换戴花头巾、生下第一个孩子后换戴一种绣有“颊克”花纹的“克衣米谢克”、“齐拉吾什”套头巾(用白布制作。类似盖头巾!大而宽。遮住头,肩及腰部、直到臀部以下!戴上后只露出面部),三!四十岁以下的妇女佩戴的“克衣米谢克”绣有各种图案。年长的妇女或者子女多的妇女一般不讲究服饰!只佩戴花纹不太鲜艳的‘克衣米谢克”、或者只戴白色头巾!身上穿袖子绣花、下摆多褶!色彩鲜艳的连衣裙!夏季!裙子外套坎肩或短袷袢、冬季则0570穿条绒棉大衣。脚穿皮靴和套鞋、     哈萨克族--民居   为了便于游牧,哈萨克族很早就创造了容易搬迁的房屋—毡房,它的主要构件是用羊毛织成的毡!红柳木栅栏。本撑杆,圆形卷顶和毛线编织的菠哀草帘,这些构件都可以就地取材、自己制作、拆或装毡房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搬迁时用骆驼或牛就可驮运、   毡房是哈萨克族民间建筑。春。夏,秋三季。哈萨克牧民住“宇”。是可以拆卸和搬运的圆形毡房。冬天则在冬季牧场(俗称“冬窝子”)修建平顶土房。毡房一般就地取材,用红柳做、





服务保障

Copyright © 2005-2024 ,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驴友阁,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