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驴友阁首页 >> 风水知识 >> 壮族的丧葬风俗有哪些
壮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

壮族的丧葬风俗有哪些
  广西壮族的丧葬习俗及事礼   1,报丧   壮家有人死后,家人立即燃放大炮竹三响,以示家里有了死人,向村人。亲朋们报丧,同时主家派人到外家及至亲者报丧。请道公来做道场。着手办理丧事!   2,洗礼   死4591者主家报丧后,族内的男女就自4349动地到主家里、帮忙各种丧事,孝男孝女及族人,披发带孝!戴竹笠。携竹筒或小水桶、到河(塘,泉)边号哭、掷几枚钱6646于水中,汲水回来浴尸。孝男孝女及最亲者给3273死者擦洗完毕,俗曰洗礼。死者是男的给他剃头发、是女的给她梳理头发?男的戴上新帽!女的包好头巾,接着给死者穿新衣服!新鞋!还给死者口里放一枚银元,俗曰含金!男性死者给他手中拿一把扇子。女性死者给她手里握一块手巾。目的是让死者干净体面地去到另一个世界生活,   3!入殓   道公来后、儿女到齐!由道公择定吉时,便举行人殓仪式,其仪式是:由族人在棺材内放一屋草木灰,后铺上一屋白布,将死者尸体抬入棺里。再用一幅白布盖上?作为新被。又用白布缝成蚊帐式罩上,使布角露出棺外。诸事齐备!就将棺盖盖上。用大铁钉钉牢?此时孝男孝女及族人便便放声大哭,边哭边歌。以示与死者诀别死者入殓后、棺材放在厅堂中央!用一幅布遮住祖宗神位!以免冲犯祖宗在天之灵!棺材头垂下一张布幔!设一张方桌!桌上设死者灵位,点灯燃香烛、地面铺着席子!孝男孝女日夜坐席守灵、   4、停丧   停丧日期。视其家贫富而定。一般为三五日!(而隆林县金钟山乡有时停一两个月都有。以道公择日而定)孝男穿白衣服,头戴竹纸帽、腰束麻带!脚穿草鞋;孝女亦穿白衣服、腰束白带、头扎孝巾,脚亦穿草鞋!日夜守候在棺边痛哭。以示忠孝、前来吊丧的亲朋。均戴麻巾、男的束于左臂上,女的扎于头上,以示哀悼。道公日夜念经文、给死者超度亡灵,   5!出殡   出殡日子时辰,由道公定。多在白天、且定在下午后!出殡时,先由亲属一人提着装有鞭炮。纸钱的篮子走在前面。一路燃炮撒纸钱。道公一路敲锣打鼓,持利剑在前开路。灵柩紧跟道公之后,披6202麻带孝的孝男孝女扶着灵柩前面!亲友送葬的队伍在后面!行进途中!灵柩绝对不能着地!直至墓地,到达墓地后、下葬前!道公将一只带去的公鸡捧在手中,转了几转。放进墓坑里、以卜吉凶!道公还把带去的谷粒抛向空中。以表示死者到阴间能丰衣足食。随即将灵柩及陪葬物放下墓坑、先由孝男孝女填入一些泥土、之后他们及送葬队伍就转归路。由一些人在那里埋棺筑坟!在回来的路上,道公不得再敲锣打鼓,孝男孝女及7910送葬的!
壮族有什么风俗?壮族的服饰有什么特点?
  壮族风俗: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云南省文山。广东连山、贵州从江、湖南江华等地也有分布,人口1548.96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南北两大方言。南宋时!曾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出“土俗字”!但使用范围不广,多使用汉字,1955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1957年11月。由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召开的政务院第63次全体会议批准了《壮文方案》。结束了壮族人民没有自己合法文字的历史、   在集中本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技艺的基础上,壮族人民创造了壮戏!铜鼓是壮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   壮族在宋代史籍中称为“撞”!“僮”、“(彳+童)”!解放后称“僮”,1965年10月12日!经广西僮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报请国务院批准、2379改族名为“壮族”!壮族人民曾多次发动反封建,反压迫的农民起义?广西桂平金田村是太平天国的发生地、1929年12月到1932年!在广西建立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作出贡献。   壮族人忌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杀牲、有的地区的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有的是头七天)忌讳外人入内。忌讳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里串门。   壮族以农业为主、驰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壮族地区素负盛名的特产、甘蔗产量居全国首位!  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  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对客人中的长者和新客尤其热情!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6609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5191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路遇老人。男的要称“公公”!女的则称“奶奶”或老太太。路遇客人或负重者,要主动让路、若遇负重的长者同行,要主动帮助其代负并送到分手处、   解放后!1952年12月9日在广西的西半部建立桂西壮族自治区。1956年春改3410为自治州。1958年3月58177日建立以原广西省地区为范围的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4月1日建立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1962年9月26日建立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   日常食俗:多数地区的壮族习惯于日食三餐!有少数地区的壮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间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较简单。一般吃稀饭。晚餐为正餐、多吃干饭,菜肴也较为丰富!大米、玉米是壮族地区盛产的粮食,自然成为他们的主食,制作方法多种多样。比如大米有籼米。粳米!糯米等品种!平时用于做饭。煮粥。也常蒸成米粉(类似面条。有汤食,炒食之分)食用、味道鲜美可口、粳米,糯米还可泡成甜米酒3708即醪糟(方法与汉族同)!营养丰富,在冬天常吃,能起御寒滋补作用,糯米常用做糍粑,粽子!五色糯米饭等,是壮族节庆的必备食品,玉米也有机玉米与糯玉米之别。机玉米用于熬粥?有时也煎成玉米饼。玉米粥乃山里壮族人最常吃的,有些地方还有吃南瓜粥的习惯!即先将瓜熬烂。加玉米面煮熟即可、糯玉米磨成面后!可做糯玉米粑!或捏成鸡蛋大小的面团(内可包有糖!芝麻。花生等馅料)。再用水煮熟、与其清汤同吃,相当于汉族元宵!色味俱美!甜食是壮族食俗中的又一特色!糍粑!五色饭!水晶包(一种以肥肉丁加白糖为馅的包子)等均要用糖。连玉米粥也往往加上糖、日常蔬菜有青菜、瓜苗。瓜叶,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蓝。蕹菜、萝卜!苦麻菜!甚至豆叶,红薯叶,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为菜。6026以水煮最为常见?也有腌菜的习惯。......余下全文>>,
壮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壮族的传统节日     1!春节: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共3天   壮族的春节习俗育汉族相同,4257于此不再多说,但是在正月初一初二,凡是有来客,就必须要吃粽子,     2,陀螺节:除夕前两三天至新年正月十六日   陀螺节。是每年举行一次的体育盛会、陀螺,是一种游戏。它有大有小。有轻有重,有大如河田柚的、重一斤左右,有小如鹅蛋的,也有二三两!制作陀螺一定要选用质地优良的坚木。它的“头”要圆滑。“打”的时候、用两三尺长的麻绳一圈一圈往上缠、一直缠到自己认为适当的地方。再用右手的无名指和小指挟住麻绳的尾端、迅速往地面一旋、陀螺就“呼呼”地转动起来、质量好的陀螺,再加上旋的技术高明、转起来长达七八分钟才倒下来,比赛打陀螺更是热闹非凡!获第一名者荣称“陀螺王”、据说打陀螺自兴起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3。吃立节:正月三十日左右   “吃立”壮3708语意为“欢庆”、壮族人民素有欢度春节的传统。但在1894年春节5537来临之际!3444法国侵略者侵略我边境!为了打击侵略者。青壮年奔赴疆场!英勇杀敌!保卫了家园!正月三十日,出征的将士凯旋归来!乡亲们杀鸡宰羊。做糯米粑、盛情款待、共同欢庆胜利、补过春节。从此以后7802逐渐形成吃立节、节日期间!人们舞狮子!耍龙灯。唱歌跳舞、热闹非凡、     4。陇端节:从农历三月二十五日开始、历时三天!   陇端节!是壮族人相聚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最适合找对象!节前!作为东道主的村寨。杀猪宰牛!在田坝上搭戏台,做好接待客人的食宿安排!届时!姑娘们穿上衣角!袖口镶着银排和绣有花边图案的无领斜襟上衣和蜡染统裙,戴上壮锦胸兜、脚穿绣花鞋。各个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英姿勃勃的小伙子与姑娘们相聚,载歌载舞。直到日落、仍有余兴者还可随姑6900娘进寨继续对歌!     5,娅拜节:四月属兔那一天   每年四月属兔那一天!都要杀一头牛、一口猪!两只鸡和四十4923八尾鱼、到娅拜山去。奠祭壮族妇女娅拜、那天、男女老少都到场,礼仪十分隆重。相传娅拜是一个壮族山寨的头领、她率领壮家百姓同官兵打仗。失败后被残杀。众人把她埋葬到高山之巅。并将此山叫7740作娅拜山!每年到娅拜遇难之日。壮族人民就杀牛宰猪去祭奠她!2444这样年年祭奠、从未中断!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个节日——娅拜节,     6,牛魂节:每年农历四月八。也有一些地方在六月八或八月八举行,   相传四月初八为牛王诞辰!它原先是一位天神,奉玉帝之命为人间种草绿化!玉帝规定它每走三步撒一把草种、可它却一步撒三把草种、这么一来!地上的草比禾苗还多!玉帝便把它罚到人间去吃草,牛到了人间,以草为食!为人耕种!一年辛苦到头,人们感激它的功劳、便在其诞辰祭祀牛魂。是日。农家给牛休工一天!各家各户把牛梳洗一番!把牛栏修整一新!寨老们对全寨的牛评头品足?激励各户爱护耕牛、家家蒸制五色糯饭!用枇杷叶包五色糯饭喂牛。有的在屋外摆上酒肉瓜果供品。家长牵一头老牛绕着饭桌打转、然后全家人才吃过节饭!     7。药王节:农历五月端午   节日内容各地不8329尽相同!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一带壮族群众上山采回乌柏。田基黄!葫芦茶!元宝草等草药煎汤来洗澡,据说可以使皮肤光洁。不生疥疮、靖西县一带壮族有专门的药市!各家各2000户还包“羊角粽”!在屋里煮熬醋液。烧柚子皮!在门上插艾草等!以表示驱邪!     8、爱猴节:农历五月初五   届时、家家户户派人带着南瓜!李果,芭蕉和煮熟的玉米棒等果品食物!或到深山野岭中!或到弄场上摆放!然后匿藏到石旮旯里,一直等到成群结队的猴子会聚,看着它们一只只吃足嚼饱!又活蹦乱跳地将大南瓜搬进山洞里之后!人们才悄悄地离开!传说这一习俗与农智高起兵反宋有关!一次!农智高的部队被困山上、靠挖草......余下全文>>,
壮族三月三的来历?
  三月三,指的是农历三月初三。   来历:壮家人过三月三!是由于他们居住地区海拔较低,气候长年酷热,而就在春耕未央的农历三月时节!正是风和日丽,气6494候温和的一年里最舒适的日子!村村寨寨的乡里乡亲就趁时机来个大约会!唱山歌小调。撑竹筏,泼水嬉戏!逛三月街,热热闹闹成全大家的开心!   风俗:这一天。家家户户都6263用嫩绿的枫叶!红兰草等煮成的红!黄。蓝。紫!白五色的米饭。人们在门楣上和房屋9847周围插上一枝枝枫树叶!在村头寨尾搭起布棚!在布棚下摆上5698五色的米饭等供品?男女老少围着布棚唱歌,赶歌迂、老年人还把染色的熟鸡蛋装在小网兜里,挂在小孩的胸前、男女青年在赶歌迂时,还要“碰蛋”。   活动: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是壮族的传统歌节!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为隆重!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有来旁观助兴、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   在歌8136圩旁边!摊贩云集、民贸活跃。附近的群众为来赶歌圩的人提供住食!无论相识与否!都热情接待、一个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 百色田阳县的乔业都是历来较大的歌圩、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通过对歌、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就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动、抛绣球主要是娱乐,也作定情信物!当姑娘看中某个小伙子时!就把绣球抛给他?碰彩蛋是互相取乐承欢,亦有定情之意!歌节是民贸的盛会、也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盛会。   1985年、广西区人民政府将三月三定为广广西的民族艺术节,、
中国的传统节日和外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中 国 传 统 节 日   春节[农历01/01] 路神生日[农历01/05] 元宵节[农历01/15] 龙抬头[农历02/02]   寒食节[04/04] 清明节[4月无定日] 端午节[农历05/05] 天贶节[农历06/06]   姑姑节[农历06/06] 彝族火把节[农历06/24] 七夕节[农历07/07] 盂兰盆节[农历07/15]   地藏节[农历07/30] 中秋节[农历08/15] 重阳节[农历09/09] 祭祖节[农历10/01]   冬至节[农历11月无定日] 腊八节[农历12/08] 过小年[农历12/23] 除夕[农历12/30]   世 界 节 日 大 全   1月 January   新年元旦[01/01] 黑人节[1月第一个星期天] 中国13亿人口日[01/06]   日本成人节[1月第二个星期一] 中国110宣传日[01/10] 国际麻风节[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   2月 February   世界湿地日[02/02] 世界抗癌症日[02/4] 世界气象日[02/10]   情人节[02/14] 国际母语日[02/21] 国际声援南非日[02/7]   3月 March   全国爱耳日[03/03] 妇女节[03/08] 植树节[03/12]   国际消费日[03/15] *世界森林日 [03.21] 世界水日[03/22]   *世界气象日 [03.23]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03.24]   4月 April   愚人节[04/01] *清明节 [04.05] *世界卫生日 [04.07]   世界地球日[04/22]   5月 May3009  国际劳动节[05/01] 中国青年节[05/04] *全国碘缺乏病日 [05.05]   世界红十字日[05/08] 国际护士节[05/12] 国际家庭日[05/15]   世界电信日[05/17] 国际博物馆日[05/18] 全国助残日[每年五月第三个星期日]   中国汶川地震哀挨哀悼日[05/19] 全国学生营养日[05/20]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05/22]   国际牛奶日[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二] 世界无烟日[05/31] 母亲节[5月第二个星期日]   6月 June   国际儿童节 [06.01] 世界环境日[06/05] *全国爱眼日 [06.06]   *端午节 [06.15] 父亲节[6月第三个星期日] *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06.17]   国际奥林匹克日[06/23] *全国土地日 [06.25] *国际反毒品日 [06.26]   7月 July   香港回归日[07/01] 建党节[07/01] *抗日战争纪念日 [07.07]   世界人口日[07/11]   8月 August   八一建军节[08/01] *七夕情人节 [农历七月初七]   9月 September   *劳动节 [09.01] 国际扫盲日[09/08] *教师节 [09.10]   国际臭氧层保护日[09......余下全文>>?
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除夕(大年三十)。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清明节(4月5日)!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秋7706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 等、   此外、我国各少数民族也都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节日,诸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0680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族的藏历年和望果节,苗族的跳花节等,,
壮族有什么好吃的食物?
壮族喜爱猎食烹调野味,昆虫!对三七的食疗颇有研究。利用三七花,叶。根!须做菜0165很有特色,壮族还擅长烤,炸,炖,醃,卤成熟法。嗜酒!口味辣麻偏酸。喜食酥香菜品, 多数地区的壮族习惯于日食三餐,有少数地区的壮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间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较简单、一般吃稀饭。晚餐为正餐。多吃干饭。菜肴也较为丰富!大米!玉米是壮族地区盛产的粮食,自然成为他们的主食? 7684日常蔬菜有青菜。瓜苗、瓜叶!京白菜(大9826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蓝。蕹菜!萝卜、苦麻菜、甚至豆叶、红薯叶。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为菜、以水煮最为常见!也有醃菜的习惯,醃成酸菜、酸笋、咸萝卜,大头菜等。快出锅时加入猪油!食盐。葱花, 壮族对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如猪肉,牛肉、羊肉。鸡、鸭,鹅等,有些地区还酷爱吃狗肉,猪肉也是整块先煮,后切成一手见方肉块。回锅加调料即成、壮族人习惯将新鲜的鸡!鸭、鱼和蔬菜制成七八成熟,菜在热锅中稍煸炒后即出锅!可以保持菜的鲜味! 壮族自家还酿制米酒!红薯酒和木薯酒!度数都不太高!其中米酒是过节和待客的主要饮料!有的在米酒中配以鸡胆称为鸡胆酒、配以鸡杂称为鸡杂酒,配以猪肝称为猪肝酒!饮鸡杂酒和猪肝酒时要一饮而尽?留在嘴里的鸡杂!猪肝则慢慢咀嚼,既可解酒,又可当菜, 壮族有许多著名的菜肴和小吃!主要有:马脚杆、鱼生!烤乳猪,花糯米饭、宁明壮粽、状元柴粑、白切狗肉。壮家酥鸡。清炖破脸狗。龙泵三夹、辣血旺,火把肉!壮家烧鸭、盐风肝。脆熘蜂儿、五香豆虫、油炸沙虫、皮肝糁!子姜野兔肉、白炒三七花田鸡,岜夯鸡等! ,
什么是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   第年第一个节气:打春     (每年的第一个节气就是“立春”?人们通常叫“打春”!为什么这么叫呢、我国历史上有这样5575一种风俗?4772每年立春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的服装、抬着一头纸糊的大耕牛。载歌载舞上街游行,游行后!把纸糊的耕牛抬到县衙的公堂上!由县官新自执鞭打三下!意思是:大地回春、赶紧耕种、因此。人们就把4059立春叫做“打春”,)     一月一日:元旦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元是开始、第一的意思!旦是会意字。上面的“日”表示太阳!下面的“一”表示地平线!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象征一天的开始,元旦!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公历1月1日!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元旦节!我国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如夏代是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等等、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会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即阴历正月6053十五日,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7420元夕”或“元宵”。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等风俗。我国古代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每月十五。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吉日,早在汉代,正月十五已被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后来古人把正月十五称“上元”。七月十五称“中元”!十月十五称“下元”!最迟在南北朝早期,4469三元已是要举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视。到后来!中元。下元的庆典逐渐废除,而上元经久不衰!)     三月八日:妇女节     三月十二:植树节     清明节前一天:寒食     (旧俗中的一个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一说清明前两天]。春秋时已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封赏随其亡的臣子,唯独漏掉了介之推、介之1376推于是携老母隐居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晋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赏!寻至绵山。找不到他、便想烧山逼他出来。但介之推坚持不出。结果母子二人俱被烧死!晋文公于是规定每年这一天禁止人们起火烧饭!以寒食表示悼念,4833后来便形成了在寒食这天寒食!扫墓的风俗、)     四月五日: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5824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2378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5200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五月一日:劳动节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8255节     (阴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6717“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五”与“午”互为谐音而通用!是我国的一个古老节日,我国古代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     遭谗言被放逐后!目睹楚国政治日益腐败、又不得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无力拯救危亡的祖国,于是自投汩罗江以殉国!此后!人们为了不使鱼虾吃掉其尸体,纷纷用糯米和面粉捏成各种形状的饼子投入江心。这便成为后来端午节吃粽子!炸糕的来源、这风俗已传......余下全文>>!
壮族服装特点
  清末以前的服装   在清朝末年(1911)年)以前。壮人穿的衣服,都是自纺、自织。自缝制的、当时、女子的服装与男子相比显得多采些,她们上身穿的是大襟蓝干衣!领窝至右腋下的衣襟、两袖。均绣大花边。衣领矮、露颈部,下身穿的是长至脚踝的长折裙,或镶有花边的宽裤子!裙子外面!正两腿心处。各绣一条垂直对称的大花边!在臀部处打几个折、臀部下的裙脚卷起一寸左右!两边以几针缝住!形成后裙脚弓形翘起,7637从前面看是桶裙!背后看是折裙、上5746下衣裙贴身!线条分外明朗!十分雅观、脚登圆口绣花鞋、壮族男子穿的上衣、是黑布对襟衣。圆领阔袖。两5629襟扣子7—9个!扣子用黑布织成、穿时。将两襟的扣子扣起来、男子穿的下衣即裤子也是黑布。裤口宽大,一般为1—1.2尺寸?成年尤其是老人?头包长约4—5尺的黑巾!或用一块黑长方形的布合缝!上端打折,顶开圆孔、戴于头上、平时!一般打赤脚!只有过年过节、喜庆日子!走访亲友!才穿上土布鞋或龙凤鞋!   清末民国以后的服装   这一时期女子改穿宽阔的唐装衣裤!腰间正面扎齐脚踝的半边围裙、围裙上头以两条印花布带系结于背后。并以两端各约两尺作飘带。壮族男子改穿对襟唐装衣。宽裤子!脚穿土布鞋,男子读书则穿中山装!剪西式头。老年人头扎黑布巾、   1949年以后。壮族地区的城镇居民、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在校学生等,他们的服装紧跟全5567国的变化。一般都穿中山装,干部服!与当地汉族人民一样。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甚至可以在边远的山区看到壮族同胞西装革履,花裙花衣更不用说!传统0950的壮族服装也悄悄发生变化!   发型   壮族男女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有不同的发型,从广西花山崖画上可见早期壮人男子是剪短头发的,崖画上有少量男子头上插有两支迎风舞动的羽翎、画上有为数不多的少女留长辫。有一姑娘的发梢上还缀有一朵山花、古书上记载!壮8512族祖先的发型还有披发、以及倒螺髻形的椎髻!到唐代。男子仍“露发”(断发),女子挽髻垂于后。用三。四寸的竹条斜贯其中,宋代壮族地区流行椎髻。清代曾强迫小镇及读书做官的人留长辫子!但乡村男子依然3739剪断头发、不理清廷禁令。1949年后。各地妇女的发饰仍保持一定特色,如广西龙胜老年妇女把长发翻过头顶,打旋!然后用四尺黑布包好,青年女子在头顶留长发,四周剪成披衽、把顶心长发翻到前额、用白布扎好,插上银梳、女孩子的头发则先剃光!戴上外婆送的银饰帽!长大才留顶心发。这些发型、显然是古代披发的遗风!天峨女子也是留长发而不打辫,已婚的结髻!或梳顺后由左向右绕!用头巾扎上!未婚的反过来由右向左!用白印花或提花毛巾包扎,桂南不大相同,有的地方少女是一条长辫加刘海、少妇则梳双辫,中年老年结髻!垂于脑后,过去广东连山壮族女子的发型!宛若一条盘曲的蟠龙。贯以大簪!用青色的绸布条缠好,大多数壮族地区的少女都喜欢留刘海!并习惯于用两股绞在一起的纱线把汗毛拔掉!特别是婚期临近的姑娘!总是把后颈的汗毛拔光!露出嫩白的脖颈!   银饰   壮族的银饰过去曾经普遍盛行!据民国廿二年(1934)编的《广西各县概况》载,百色“女子饰品。有发箍!簪及指约、手镯等、”恩降“妇女装饰。城厢多尚金玉、乡村则重玉质银器、”西林“惟女子最爱佩戴簪钗!耳环!手镯及盾牌等,富者用金质!贫者用银质,”桂东南的壮家少女。也“尚戴银质簪环”,壮族银饰的种类!主要有银梳,银簪、耳环。项圈。项链。胸排,戒指!银镯!脚环等。土官时代!安平妇女最多戴四个银项圈,十多个戒指(有的一指几个)。加起来重一斤多、桂北壮族妇女的项链和项圈共达九个之多!胸排长方形,透雕、打成鸟兽花卉!下沿有小链穗?以银链挂在脖子上?壮人银镯......余下全文>>。
苗族风俗有哪些?
  苗族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如:吃鸭节!吃新节,杀鱼节。采茶节等,过节除备酒肉外。还要必9800备节令食品!如:吃鸭节时、家家都要宰鸭子、并用鸭肉和米一起煮成稀饭食用、在吃新节时,要用新米做饭!新米酿酒。就连菜和鱼,都要刚摘!刚出塘。过杀鱼节时多在江边,由妇女8719带上饭、腊肉。香肠等酒菜!等在河边!只要捉到鱼、即燃起篝火、架锅煮鱼直到尽兴方归,传统节日以苗年最为隆重,苗年一般先在正月第一个卯日,历时三。五天或十五天!年前。各家各户都要备丰盛的年食。除杀猪、宰羊(牛)外、还要备足糯米酒,年饭丰盛,讲究“七色皆备”、“五味俱全”、并用最好的糯米打“年粑”!互相宴请、互相馈赠。苗族民间最大的祭祀活动吃“吃牯脏”,又称“祭鼓节”!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于农历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进行!届时要杀一头牯子牛、跳芦笙舞,祭视先人,食时邀亲朋共聚一堂!以8651求增进感情?家庭和睦。糯米饭是苗族节庆,社交活动中的必备食品?在青年男女婚恋过程中也必不可少、湖南揣步的苗族把画有鸳鸯的糯米粑做为信物互相馈赠。举行婚礼时!主婚人还要0091请新郎、新娘吃画有龙凤和奉娃娃图案的糯米粑!许多地区的苗族常用糯米面做成汤圆,也作0427为节日期间的一种食品、无论婚丧嫁娶必须备有酒、酸肉。酸鱼。否则视3609为失礼!迎接贵客时!苗族人民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婚礼上,新娘新郎要喝交杯酒!、





服务保障

Copyright © 2005-2024 ,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驴友阁,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