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驴友阁首页 >> 风水知识 >> 壮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有哪些
壮族传统节日

壮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有哪些
  壮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陇端”(壮语,赶6912田坝之意)!相传这个节日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原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侬智高(壮族)于公元1052年4月起兵反对宋王朝的事迹,现在、陇端街已发展2927成为富宁县一带壮?瑶。苗,彝!汉各族人民进行物资交流,0538共同欢庆的传统节日。壮族的其他节日与汉族相同、 壮族的春节 壮族的春节从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共3天!但初四至初五仍算春节期、它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一般从腊月二十三起就开始做准备、家家户户搞卫生?缝制衣裤,购买年货。张贴对联、制做糕点!杀猪、包粽子,春节又是个团圆的日子,凡是在外面工作的人!一般都赶在年三十之前回4926家团聚,吃团圆饭。春节期间!除了1590走亲访友!男女青年多去参加对歌、打陀螺。跳舞!赛球。演戏等文娱体育活动。 除夕 家家杀鸡杀鸭。蒸制扣肉。粉精肉、制做叉烧肉等等,晚饭的八道菜中少不了“白斩鸡”,有老人的家庭,会炖 猪脚!炖整鸡、米饭要做得很多,4424剩到第二天吃。象征着富裕, 年三十晚 家家都要守岁、直到半夜鸡叫,燃放鞭炮!除旧迎新!过去!有的地方把放鞭炮谓之“招牛魂”(壮6331语叫“欧魂怀”)!意思是老黄牛的魂魄尚散落在田野。把牛魂招回来,新的一年开始!老黄牛又该辛辛苦苦地为主人家效力了。“招牛魂”开始!有的人家敲锣打鼓。吹萧吹笛。整个村寨洋溢着一片欢天喜地的气氛、壮家包粽子过年、但年三十晚绝不吃粽子、 正月初一。初二 凡来客必吃粽子,壮家的粽子是较高贵的食物,粽有大有小、大的一二斤重。小的二三两。还有一种叫“风莫”(特大粽子)的,重达一二十斤。粽子主要原料是糯米!但要有馅儿、馅儿是由去皮的绿豆!半肥不瘦的猪皮拌上面7203酱制成!挟在粽心里!煮熟后、其味之香堪称一绝。 陀螺节 在广西壮族聚居的地方。每年都举行一次有名的体育盛会——陀螺节,时间4936是由旧历年除夕前两三天至新年正月十六日!历时半个多月!陀螺,壮语叫“勒江”、它有大有小,有轻有重,有大如河8119田柚的,重一斤左右、有小如鹅蛋的!也有二三两。制作陀螺一定要选用质地优良的坚木、它的“头”要圆滑。“打”的时候,用两三尺长的麻绳一圈一圈往上缠、一8623直缠到自己认为适当的地方。再用右手的无名指和小指挟住麻绳的尾端、迅速往地面一旋、陀螺就“呼呼”地转动起来。质量好的陀螺。再加上旋的技术高明。转起来长达七八分钟才倒下来、比赛打陀螺更是热闹非凡。获第一名者荣称“陀螺王”,据说打陀螺自兴起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陇端节 陇端节,是云南省文山4223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壮族人民的一个传统节日。“陇端”是壮语译音?意为到宽阔平坦的地方去相聚、相传在北宋年间,为了抵制封建统治者的残酷6766压迫和剥削!侬智高率广西壮族揭竿而起,取得节节胜利、建立“南天国”!自称“南天王”?克南宁!破钦州!打广州!势力很大!后来起义军失利!退守富宁!北6988宋统治者为平息农民起义!削弱起义军力量、把壮5912族人民遣散到贵州等地?临别前,壮族人0429民纷纷集会。伤心叙别。嘱咐乡亲们来年归来团聚!此后。每年农历三月!客居他乡的壮族人民返乡归寨同亲友团聚!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陇端”节。陇端节从农历三月二十五日开始!历时三天。节前!作为东道主的村寨。杀猪宰牛、在田坝上搭戏台?做好接待客人的食宿安排!届时、姑娘们穿上衣角、袖口镶着银排和绣有花边图案的无领斜襟上衣和蜡染统裙,戴上壮锦胸兜。脚穿绣花鞋。各个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英姿5940勃勃的小伙子与姑娘们相聚!载歌载舞!直到日落,仍有余兴者还可随姑娘进寨继续对歌, 吃立节 吃立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凭祥市一带壮族人民特有的节日、“吃立”壮语意为“欢庆”,壮族人民素有欢度春节的传统!但在1894年春节来......余下全文>>,
壮族和回族分别有什么传统节日
 0594 1月——春节   壮年 即壮族新年?时间比汉族早一个月!过去。每年农历十一月三十日。家家1415户户杀猪宰羊。合家祭祖,联寨拜社、喜迎新年!过去还有以八月2014酉日为迎新岁节日。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记载:“藤州俗不知岁,唯用八月酉日(即十月前后)为腊,长幼相贺以为年!”壮族以八月收割稻谷为新年节庆。因有别于汉族春节而说成是“俗不知岁”,   现在壮族过春节的节期虽然是受汉族春节的影响。但其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则具有本民族的特色!宋代以前,壮族各地的节日是按农业生产的周期而定、自明代以后大部分地区逐渐采用农历节期。壮族的迎新岁活动,与汉族大致相同!从正月初一至十五日。到了十五日各家吃了专供祖神的“母粽”(特大粽子)后即告“散年”、意为新年节期聚庆终止。亦有部分地区的新年节庆延至正月末!采白头翁或艾草合糯米制糍粑(俗称“艾粑”)小祭为岁庆终期,有的延至二月初二社祭方告结束,故通常又将整个正月作为庆新春节期!称为“过正月”、“吃正月”!壮语Cieng(“正月”9601之简称)为春节的代称,   春节大年初一!是壮族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黎明时分、,各人盛妆打扮。喜气盈盈、新媳妇和姑娘们争相奔向溪河泉边。挑“新水”。喝“令俐水”!家族内和邻里之间相互串门!给前辈拜道贺、大人要给前来拜年的小孩送利市钱,拜年之后、各家持供品到村边的庙堂祭神,祈祷新年人畜平安,五谷丰登,村寨间有的举行赛铜鼓。有的几个村的男女青年相约到河滩或平坝对歌传情!这一天。除了接待外村来客之外?家族内不互助请吃,当天有的地方忌吃粽粑!认为开粽粑会引起田埂开裂漏水,并最忌争吵,人人都求和气,吉利,   (1)汲新水:又称挑伶俐水、挑新水,挑乖水,流8511传于桂西一带,大年初一凌晨?各家各户的新媳妇或大姑娘?担起水桶!手持三柱香火。唱着歌,到河边或泉边?将香插上,用红纸包好的钱币作利市往水里投放?挑回新年的头一担新水,刘锡藩《岭表纪蛮·节令》载:“元旦,提瓮汲新水。沿路唱‘牛羊鸡豕、六畜魂来’一语!这“新水”!有的地方叫“伶俐水”或“灵巧水”,传说大年初一的水最清纯。最吉利!喝了它。姑娘会聪明伶俐,嗓子也清甜、小孩会健康成长。老人会5062祛病长寿,有的地方传说聪明的守河姑娘逢大年初一在河水里投放智慧,谁要是先得新水、谁就会变得越聪明伶俐、   (2)迎春牛对歌:“迎春牛”为流传于广西靖西县一带的古俗、始于元明之际,春牛即土牛!古时用泥土塑制、现为纸扎的春牛。迎春牛表示劝农和开春伊始,这一天、青年男女对唱山歌,问答一年的节气和农事。向春牛投掷棉子,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他们藉此交朋结友。依歌择配!   (3)抢头鸭:广西凌云县泗城一带壮族春节习俗,年初一晚十二点一过!当在人2834争先宰杀鸡鸭!重煮粽粑。并按规矩放于祭祀祖先神案上:全鸡全鸭置台中央,粽子剥开置两侧。其外两侧各置放一把夹有猪头肉或猪尾并贴有红纸之大蒜苗。先祭祖宗!后逐一祭灶王,门神!猪圈!牛栏等。祭祀完毕即燃放鞭炮,先放鞭炮者即为抢得“头鸭”!认为抢得“头鸭”!便会交好运。   (4)抬纸狗拜年: 大年初一、青年小伙子抬着用纸糊的狗,走村串寨拜年!各户烧炮竹迎新。这是壮族古代崇拜狗的遗俗,   (5)打春堂:平果一带的壮族民间春节流行的一种娱乐活动!“打春堂”即用捣米之杵敲击木槽。现在有一些地方改为以扁担敲击板凳形式、故又称“打扁担”。或根据其声响而直称“打虏烈”,小规模特郎一般在村内或院子。厅堂里举行、二三对男女老少持杵或扁担!排于春堂或长板凳两侧,以类似捣米的动作!有节奏地互相敲击,间或敲打春堂或板凳。发出“同打。同打,同同打嘟打”的声响......余下全文>>、
壮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壮族的传0126统节日     1!春节: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共3天   壮族的春节习俗育汉族相同?于此不再多说!但是在正月初一初二。凡是有来客。就必须要吃粽子。     2,陀螺节:除夕前两三天至新年正月十0445六日   陀螺节?是每年举行一次的体育盛会、陀螺。是一种游戏!它有大有小、有轻有重。有大如河田柚的、重一斤左右。有小如鹅蛋的。也有二三两,制作陀螺一定要选用质地优良的坚木、它的“头”要圆滑。“打”的时候,用两三尺长的麻绳一圈一圈往上缠。一直缠到自己认为适当的地方!再用右手的无名指和小指挟住麻绳的尾端!迅速往地面一旋,陀螺就“呼呼”地转动起来、质量0056好的陀螺。再加上旋的技术高明。转起来长达七八分钟才倒下来,比赛打陀螺更是热闹非凡!获第一名者荣称“陀螺王”!据说打陀螺自兴起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3。吃立节:正月三十日左右   “吃立”壮语意为“欢庆”,壮族人民素有欢1987度春节的传统!但在1894年春节来临之际!法国侵略者侵略我边境、为了打击侵略者!青壮年奔赴疆场,英勇杀敌,保卫了家园、正月三十日。出征的将士凯旋归来!乡6916亲们杀鸡宰羊,做糯米粑,盛情款待。共同欢庆胜利!补过春节,从此以后逐渐形成吃立节。节日期间。人们舞狮子,耍龙灯、唱歌跳舞。热闹非凡、     4!陇端节:从农历三月二十五日开始、历时三天。   陇端节,是壮族人相聚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最适合找对象,节前、作为东道主的村寨,杀猪宰牛,在田坝上搭戏台、做好接待客人的食宿安排。届时。姑娘们穿上衣角,袖口镶着银排和绣有花边图案的无领斜襟上衣和蜡染统裙。戴上壮锦胸兜!脚穿绣花鞋,各个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英姿勃勃的小伙子与姑娘们相聚、载歌载舞。直到日落!仍有余兴者还可随姑娘进寨继续对歌!     5、娅拜节:四月属兔那一天   每年四月属兔那一天。8372都要杀一头牛,一口猪!两只鸡和四十八尾鱼、到娅拜山去、奠祭壮族妇女娅拜,那天、男女7506老少都到场?礼仪十分隆重!相传娅拜是一个壮族山寨的头领。她率领壮家百姓同官兵打仗、失败后被残杀、众人把她埋葬到高山之巅。并将此山叫作9485娅拜山!每年到娅拜遇难之日。壮族人民就杀牛宰猪6750去祭奠她。这样年年祭奠。从未中断。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个节日——娅拜节!     6、牛魂节6787:每年农历四月八!也有一些地方在六月八或八月八举行!   相传四月初八为牛王诞辰,它原先是一位天神、奉玉帝之命为人间种草绿化、玉帝规定它每走三步撒一把草种?可它却一步撒三把草种,这么一来,地上1645的草比禾苗还多!玉帝便把它罚到人间去吃草、牛到了人间,以草为食,为人耕种、一1445年辛苦到头,人们感激它的功劳!便在其诞辰祭祀牛魂!是日。农家给牛休工一天!各家各户把牛梳洗一番,把牛栏修整一新、寨老们对全寨的牛评头品足。激励各户爱护耕牛!家家蒸制五色糯饭、用枇杷叶包五色糯饭喂牛,有的在屋外摆上酒肉瓜果供品。家长牵一头老牛7511绕着饭桌打转?然后全家人才吃过节饭,     7。药王节:农历五月端午   节日内容各地不尽相同,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一带壮族群众上山采回乌柏,田基黄!葫芦茶!元宝草等草药煎汤来洗澡!7501据说可以使皮肤光洁!不生疥疮。靖西县一带壮族有专门的药市!各家各户还包“羊角粽”。在屋里煮熬醋液、烧柚子皮、在门上插艾草等!以表示驱邪,     8!爱猴节:农历五月初五   届时。家家户户派人带着南瓜,李果、芭蕉和煮熟的玉米棒等果品食物,或到深山野岭中!或到弄场上摆放。然后匿藏到石旮旯里,一直等到成群结队的猴子会聚。看着它们一只只吃足嚼饱、又活蹦乱跳地将大南瓜搬进山洞里之后,人们才悄悄地离开!传说这一习俗与农智高起兵反宋有关、一次、农智高的部队被困山上、靠挖草......余下全文>>、
壮族服装起源
  回答:壮族服饰中被称为“镜面青天衣”的起源     壮族、本是一个民族统一的称呼。但近年来一些从事民族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又以各地壮族居民的服饰颜色来称呼!如频频出现在报纸!刊物上的广西那坡县的黑衣壮,广西龙7109州的蓝衣壮,若以此来区分。武鸣壮族则应称为蓝衣壮,武鸣蓝衣壮的传统服饰颜色的主要色调是蓝色、在染制的过程中、聪明勤劳的壮族妇女。将布料精细加工。达到蓝而发亮反光如镜的程度。缝3020制好的服装,壮话称为“buh ndongq(壮文)”!译成汉语的意思是“发亮的衣服”。被今广西研究壮族文学史的专家!学者称为“清末广西壮族诗家,文学家”的武鸣凤林人韦丰华,在他所著的《今是山房吟余琐记》一书中,将武鸣壮族这一特有的服饰称为“镜面青6291天衣”(古人作诗,青蓝同一,实为深蓝色)、     “镜面青天衣”起源于何时。其历史渊源已无从考证!但其制作的过程。工艺,在0532民间仍有所流传!其主要过程是:1017每年春季!农家用一小6812块地种植蓝靛。夏末砍收、打碎加水捣成蓝靛浆。过滤沉淀成浓浓的蓝靛浓浆。留作染料备用、过去。没有像现在的机器纺织的布料!只有自种棉花、妇女纺纱、用小型木制的简单机器织出白色的布!俗称“土布”、布幅宽度一般是1-1.5市尺。最宽为2市尺。秋季。天高气爽时、则开始染布。将一定量的蓝靛浓浆放入大水缸中,用热水按一定的比例稀释搅匀!将土布放入染缸中并不断搅拌。使布着色均匀!然后取出!拿到河、沟水中轻6314轻摇动漂洗!后在树荫下晾干!绝忌阳光爆晒!如此反复染。晾一8511二十次以至三十次!土布染上了厚厚的一层蓝靛!然后!上山找回一种壮话称为“浆树”的树叶。“浆树”的中药名叫青凡来,四眼草,或俗称“鬼画符”。“浆树”叶放入锅中加水煮沸!经过滤去渣,再加入适量牛胶煮成稍有粘度的稀糊状树浆,倒入染缸中、把染好色的布放进缸中、不断搅动!壮2344话叫“上浆”!缸中的布着浆均匀后取出?稍晾至半干、再拿到河!沟边去漂洗、漂洗时只能在水中将布搅动、绝忌搓洗!以洗掉多余的浆水,使布平滑!最后取回晾干!这一复杂过程、今广西壮族文学史学界称为清末壮族诗人。夏黄人黄彦坊有《岭山女工咏》诗记曰:“寒闺隐隐一灯红。十岁娇娃学女工!玉7262手纤纤偏耐冷、扯棉声彻竹篱东,”(原注:扯棉花纺纱)!6394“密缕拖来十丈鲜!深更2979扎扎未应眠,娇儿慎莫须啼抱!待制衣服好拜年”(原注:织布)。“伊详江山去娉婷、洗出蓝花湛一汀。十五女郎?F染布、斜阳低处斗红青”(原诗注:染布者。捞出河中洗之、晒干复染后,却用树皮红者浓煎染之。即成深青!扬赤者最贵)!布料上浆晾干后、拿到村边备有的平滑石板上、逐段铺上,村中女伴自然来帮忙。三、四人持木杵。如打铁状轮流反复舂打、村头发出“咚!叮!嗒,当”的响声。节奏颇为悠扬。逐段将布全条打得平滑!发亮。反光!将舂好的布、量体裁制衣服。黄彦坊诗曰:“娇儿瑟缩怯风来,啼索新衣向母催、我是女儿无尺寸!度而长短5867称身裁!”4797衣服的式样!大致是仿唐装!男上衣前面开衣襟缝上纽扣!女上衣为包胸腹大襟右肩前连腋下缝上纽扣。2200全部手工针缝。纽扣亦全是布条扭结而成,清朝乾隆六年(公远1741年)的《武缘县志》说丁“男衣短窄。女衣不掩膝。长裙细褶,裤子全是宽裤头!宽裤脚,”当然!男装布料也不一定加工得那么精细!也只染一二次而已!女装裁缝好后。嫁衣还要绣花、一般壮家姑娘!年制一两套、富足之家年制3-5套!节日汇集、尤其在歌圩上,人群中蓝光闪亮,阳光反射时,更是一番亮丽!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镜面青天衣”因穿着密不透风,热天使人难熬。加上制作费工费时!随着机织布大量上市,价格适宜。这一传统服饰逐步消失!20世纪五,六十年代。县东部罗波,......余下全文>>、
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
  6318诺肉孜节、库尔邦节、肉孜节、
民族传统节日有哪些
  天行键   [神机真人] 彝族   火把节 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 石林!楚雄、大理 点火把,摔跤,斗牛,歌舞    插花/打歌节 二月初八 大姚、双江 采集杜鹃花插于各处。青年男女盛装跳“左脚舞”   密枝节 二月初八 石林 祭龙树!野餐   祭龙节 二月初八 景谷 跳芦笙舞   赛衣节 三月二十八日 大姚 赛衣   三月会 三月二十八 牟定 赶集,跳舞   虎节 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 双柏县小麦地冲 跳舞     白族   三月街 三月十四至十六日 大理 物资交流、赛马、赛龙舟。歌舞   绕三灵 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 大理 绕山!祭祖,跳霸王鞭。八角鼓舞    火把节 六月二十五日 大理村寨 驱邪求吉,祈求丰收   本主节 日期不一 大理 供奉“本主”。诵经唱文。焚香磕   头、歌舞、游乐,竞技等   石宝山歌会 七月末八月初三天 剑川 弹唱白族情歌     苗族   花山节 一月三日 屏边?永善 对歌,跳芦笙舞。爬花杆     纳西族   米拉会/棒棒会 五月十五日 丽江 赛马,农具交易会   祭天 节期不定 丽江 祈年求丰、消灾除邪   骡马大会 三月七月 牲畜交易   三朵节 二月初八 丽江 赛马、跳“阿哩哩”、野餐   七月会 七月中旬 丽江 大牲畜交易、对歌     摩梭人   朝山节 七月二十五日 泸沽湖 祭拜女神!歌舞。射箭、结交阿夏      景颇族   目脑纵歌 一月十五日 潞西!陇川 跳文崩舞     藏族   成佛日 四月一至四日   跳神法会 藏历除夕 迪庆 跳神节目   赛马会 五月初五 中甸草场 搭帐篷、野炊。宴客,赛马   成道日 十月二十五日   端阳节 五月初五 迪庆 赛马?跳锅庄舞,弦子舞,野餐     布依族   牛王节 四月八日   罗平!富源 吃2129牛王粑。给牛散食,歌舞   傣族 泼水节 版纳。德宏 歌舞!赛龙舟。泼水、放升高   采花节 景谷 采花献佛   送龙节 公历一月 西双版纳大勐龙 送祭品给龙龚     哈尼族   扎哩作 一月一日 墨江 祭祖、对歌,荡秋千,宴请   阿玛突 二月属龙日 金平 祭山。祭祖。祭社3575林等   新米节 八月第一二个龙日 红河 尝新,祭天、祭亲奠   苦扎扎 六月 红河 对歌、跳舞!祭天神   十月年 十月 思茅,红河 祭祖。通街宴   姑娘节 二月二日 红河 野餐,唱歌跳舞   祭母节 三月第一个属牛日 思茅 祭母?唱思母歌     壮族   陇端节 三月 富宁 物资交流。青年男女对歌,社交     僳僳族   刀杆节 二月八日 怒江!保山 上刀山!跳嘎   赛歌会 腊月或正月上旬 怒江 赛歌,沐浴   澡堂会 春节 迪庆 沐浴!交友     回族   开斋节 回历十月一 昆明等地 礼拜、赠“油香”等   古尔邦节 回十二月 昆明等地 团拜、宰牛羊等     拉祜族   葫芦节 十月 澜沧 跳芦笙舞、物资交流。   扩拾节 正月初一 澜沧!孟连 接新水、跳芦笙舞!狩猎   祭太阳神 立夏日 澜沧县 敬献神灵!祈祷年丰     佤族   拉木鼓节 腊月 西盟,沧源 拉木鼓、剽牛,跳舞     瑶族   盘王节 五月二十9080九日 文山?红河 祭祖、歌舞     普米族   转山会 五月五日 宁蒗 转山!歌舞,鸣枪     阿昌族   会街 九月十五日 怒江!德宏 耍青龙,白象!跳象脚鼓舞     基诺族    祭大 三月 版纳 跳鼓舞!竹杆舞、打7635陀螺     水族   端节 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 富源 铜鼓舞。对歌寻偶     独龙族   卡雀哇 腊月 贡山 剽牛、祭天。跳锅庄、互邀作客     爱伲族   耶苦扎 六月 版纳 打秋千、跳舞。聚餐     怒族   鲜花节 三月十五日 怒江峡谷 采集鲜花,祭祀仙女   怒族年 腊月二十九日 怒江峡谷......余下全文>>!
壮族信仰什么教
  壮族的宗教多为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唐。宋以后。佛教!道教先后传入。建立了寺庙、1858年以后!天主教传入!1862年基督教教传入、但都未传开!各家都有神龛。敬奉祖先、近现代以来、部分壮族地区又有天主教和新教的传入!   壮族本民族宗教则以摩教(MOZ)(壮族巫教)主要的信仰!摩教(MOZ)带有浓重的佛,道二教!特别是道教相融合为其特点! 此外!神灵崇拜 民间崇拜的神灵多而杂?有自然神、社会神,守护神等等、崇拜仪式也随诸神的功能而不同,   布洛陀是壮族先民口头文学中的神话人物、是创世神。始祖神和道德神,其功绩主要是开创天地、创造万物!安排秩序!制定伦理等。"布洛陀"是9293壮语的译音!布洛陀的"布"是很有威望的老人的尊称?"洛"是知道!知晓的意思!"陀"是很多。很会创造的意思,"布洛陀"就是指"山里的头人","山里的老人"或 "无事不知晓的老人"等意思、 布洛陀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   《布洛陀经诗》是摩教(MOZ)(壮族巫教)的经文!它1175唱诵壮族祖神布洛陀创造天地万物?2915规范人间伦理道德、启迪人们祈祷还愿消灾祛邪,追求幸福生活,这部经诗贯穿着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的原始宗教意识!《布洛陀经诗》各篇都可以独立成篇。因其相当多的内容是创造天地万物的,可以说是壮族的创世史诗、因4261其唱词是民歌。又是在祭祀时喃唱的,故又可以说是壮族宗教文学。   《布洛陀》以诗的语言和形式、生动描述了布洛陀造天、造地。造太阳!造日月星辰,造火、造谷米。造牛等的"造化"过程。告诉人们天地日月的形成!人类的起源,各种农作物和牲畜的来历、以及远古时期人们的生活习俗等。这部史诗满腔热情地歌颂了壮族祖先布洛陀这个半神半人的祖先创造人类自然的伟大功绩,全诗长达万行!自古以来以口头方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右江。红水河流域和云南文山一带传承、   大约从明代起、在口头传唱6209的同时?《布0322洛陀》也以古壮字书写的形式保存下来,其中有一部分变成壮族民间麽教的经文、《布洛陀经诗》原手抄本全部是用古壮字书写,诗是壮族民歌五言体。押韵,在内容上!融壮族的神话。宗教。伦理。民俗为一体、思想深奥。字义艰涩。在形式上。由于千百年来的传唱加工、语言精炼工整!有韵律,朗朗上口。其中保留了好多古壮语?宗教语!为当今所无!   《布洛陀经诗》的内容从性质上大致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创世神话!伦理道德。宗教禁忌!它的学术价值是多方面的!《。
侗族传统节日有哪些
   侗族歌节,
壮族中元节的来历
  壮族中元节的来历:   在广西桂林的壮族。与柳州贺州河池地区的壮族人一般统称为“北壮”!他们的中元节一般提前一天、也就是在农历七月十四过,又叫“七月半”,这源于一5377个阳朔壮族人民的传说!相传以前广西老百姓也在农历七月十五过节,到宋朝壮族英雄侬智高因不满朝廷苛捐杂税和强力欺压而率领族人起义、桂林阳朔的壮族首领莫一大王也揭竿而起配合侬智高起义,相传莫一大王法力高强。德高仁重、当地壮族人纷纷投奔聚集。宋朝当局害怕至极。派重兵来阳朔镇压莫一大王起义军、莫一大王为了补充兵员,便施法在后山2618的竹林里,给每一株竹子的每一节里都孕育一个士兵!需要做法81天、到期便有千军万马奔腾人间、为了保密他没有告诉任何人,当做法中期的一天?莫一大王的妻子因为到后山砍柴,不小心砍到一株竹子、发现里面居然有一个个尚未睁开眼的小人,大惊失色之下把这个情况告诉了邻居!随后逐渐传到了官兵耳里、于是宋兵提前到农历7月14这天大举进攻莫一大王、莫一大王因准备不够而兵败被俘就义,起义失败。莫一大王被壮族人葬在阳朔县高田镇沙子溪村旁的1616白虎山下,为了纪念莫一大王,壮族人把中元节定在了7月14这一天,每年清明时节漫山红彤彤的杜娟花似乎在诉说着壮族人民不屈不饶的民族精神!   中元节依旧!不过,人们已不信鬼神,仅以祭祀礼仪、3979表示对逝者的缅怀!求的大多是亲9990人团聚!共同祈盼的是家庭1444的和睦,民族的团圆!壮族人民在中元节这一天、晚餐家家都要吃螺蛳酿和煮鸭子?晚上户户都在野6868外给先人烧香烧纸钱。撇除迷信观点。倒也煞是壮观!,
壮族的丧葬风俗有哪些
  广西壮族的丧葬习俗及事礼   1!报丧   壮家有人死后、家人立即燃放大炮竹三响、以示家里有了死人!向村人。亲朋们报丧,同时主家派人到外家及至亲者报丧。请道公来8073做道场、着手办理丧事,   2。洗礼   死者主家报丧后、族内的男女就自动地到主家里!帮忙各种丧事。2578孝男孝女及族人,披发带孝。戴竹笠。携竹筒或0979小水桶、到河(塘。泉)边号哭,掷几枚钱于水中,汲水回来浴尸!孝男孝女及最亲者给死者擦洗完毕,俗曰洗礼。死者是男1391的给他剃头发!是女的给她梳理头发!男的戴上新帽,女的包2647好头巾!接着给死者穿新衣服。新鞋、还给死者口里放一枚银元、俗曰含金。男性死者给他手中拿一把扇子、女性死者给她手里握一块手巾、目的是让死者干净6935体面地去到另一个世界生活!   3,入殓   道公来后。儿女到齐!由道公择定吉时,便举行人殓仪式,其仪式是:由族人在棺材内放一屋草木灰!后铺上一屋白布、将死者尸体抬入棺里!再用一幅白布盖上,作为新被、又用白布缝成蚊帐式罩上,使布角露出棺外,诸事齐备,就将棺盖盖上,用大铁钉钉牢!此时孝男孝女及族人便放声大哭。边哭边歌,以示与死者诀别死者入殓后!棺材放在厅堂中央。用一幅布遮住祖宗神位、以免5683冲犯祖宗在天之灵,棺材头垂下一张布幔!设一张方桌、桌上设死者灵位。点灯燃香烛!地面铺着席子!孝男孝女日夜坐席守灵、   4、停丧   停丧日期,视其家贫富而定、一般为三五日、(而隆林县金钟山乡有时停一两个月都有,以道公择日而定)孝男穿白衣服!头戴竹纸帽。腰束麻带、脚穿草鞋;孝女亦穿白衣服、腰束白带、头扎孝巾!脚亦穿草鞋。日夜守候在棺边痛哭。以示忠孝,前来吊丧的亲朋,均戴麻巾,男的束于左臂上、女的扎于头上!以示哀悼。道公日夜念经文?给死者超度亡灵、   5!出殡   出殡日子时辰、由道公定!多在白天!且定在下午后、出殡时,先由亲属一人提着装有鞭炮!纸钱的篮子走在前面!一路燃炮撒纸钱,道公一路敲0533锣打鼓、持利剑在前开路,灵柩紧跟道公之后。披麻带孝的孝男孝女扶着灵柩前面!亲友送葬的队伍在后面、行进途中、灵柩绝对不1016能着地?直至墓地。到达墓地后!下葬前,道公将一只带去的公鸡捧在手中?转了几转、放进墓坑里,以卜吉凶、道公还把带去的谷粒抛向空中。以表示死者到阴间能丰衣足食。随即将灵柩及陪葬物放下墓坑,先由孝男孝女填入一些泥土、之后他们及送葬队伍就转归路,由一些人在那里埋棺筑坟、在回来的路上,道公不得再敲锣打鼓,孝男孝女及送葬的!





服务保障

Copyright © 2005-2024 ,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驴友阁,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