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驴友阁首页 >> 风水知识 >> 壮族节日有什么?
壮族节日风俗

壮族节日有什么?
  你好,壮人每月都有自得其乐的节日!其中比较盛大的有春节、蚂拐节!三月三月歌节!牛魂节,莫一大王节,中元节和霜降节等?,
壮族都有什么节日 5分
  壮人每月都有自得其乐的节日、其中比较盛大的有春节,蚂拐节!三月三月歌节!牛魂节。莫一大王节。中元节和霜降节等,     春节     春节是最降重的节日!年三十吃过丰盛的晚餐、人们便围着火塘守岁,子时一到!3661人们立即焚香点烛?在神台上供满了猪肉、整鸡!粽子。汤圆!米酒等祭品!孩子们则燃放鞭炮、有不少地方的壮族妇女马上提着水桶或竹筒到泉眼。河2823边打“新水”、讨个吉利,男人则提着灯5528笼奔向庙社烧香化纸。有的地方把大门洞开!一家人聚集在院子里朝东方拜揖!祝福1784道:“东方大利、一年万利!今年更比去年好!”     初一这一天!多数地方壮人是不串门的,人6880们白天吃汤圆!晚4572餐才吃荤菜!认为这样可以消灾去病。初一的禁忌很多,这一天一律禁说不吉4459利的话。禁动剪刀、怕新的3034一年里家人巧嘴利舌,吵嘴骂人。不得扫地!怕破财!也不得把东西拿7965到干栏外?更不借东西给别人!怕家财外流。有些地方禁止敲锣打鼓。怕惊动鬼神。但有些地方则可以敲打一种齐人高的牛皮大鼓、周围几十里清晰可闻。不少地方从初一到初五灶里要燃一段硬木!不能熄灭,表示子孙绵长。烟火不断,这天也不得杀生、猪。鸡!鸭都必须在年前几天收拾干净。以备祭祀和食用!     壮人没有作揖、跪拜,握手等见面礼、而是通过语言和丰富的表情充分表达自己的节日问侯、人们在村里或路上相见。便互相道贺“恭喜发财。”     从初二起,亲朋开始来往拜年。特别是已经出嫁的女儿!要带8792几斤肉或鸡鸭等礼品,和丈夫,孩子一起回到娘家拜年,出嫁的姐妹趁此时机聚会。共叙别情!     按通常观念。整个正月都属于节日,故云南文山的壮人要打一月铜鼓!跳一个月舞、另一些则在风景秀丽的河边。山谷!青年们举行歌圩或舞狮、打舂堂,听壮戏,等等,文娱活动五彩缤纷。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     蚂拐节     这是流传在红水河畔东兰,凤山一带的古老节日、每年从正月初一起,经过找蚂拐。孝蚂拐及陪蚂拐,葬蚂拐三0189个阶段、历时一个月之久!蚂拐节有两个故事!其中一个说、很久以前儿子吃老子、杀老母过年、后来出了个孝敬父母的东林!别人要来杀他的父母!他夺刀不让!他也不去吃别人父母的肉、后来母亲死了。他用棺装9978殓守灵。屋外蚂拐不理会东林悲伤!哇哇叫得人心烦!东林一气之下!用开水浇了蚂拐!谁知惹了大祸,大地断蛙声、日头红似火!天旱得2610大地干裂!后来布洛陀和姆洛甲说蚂拐不是凡间之物,她是天上雷婆的天女、她一叫天才降甘霖!必须给5846她陪罪?请蚂拐回村过年,这就是蚂拐节日的来历!另一个故事说,蚂拐是雷王之子!被当作天使派到人间,他一叫雷王就给人间雨水、所以人们很感激他、死了吊孝!如敬考妣!这些传说!都和蚂拐是壮族图腾有关,     三月三     三月三是清明节。同时也是壮族的歌节!作为清明节是受汉族的影响。但也有的壮人在三月十三、十四。二十六过清明节扫墓的、与汉族大不相同,壮人对祭扫十分看重。届时全家出动。带上五色板!肉。香烛,纸幡到祖先坟上去供。行拜礼!山野间不时传来鞭炮声。久久不绝于耳,山岗上。林篁间,白色的魂幡在坟顶的竹竿上飘动、造成了一种神秘肃穆的气氛,壮族风俗、供品必须在野外吃掉,也有的地方扔掉不吃!迷信认为!带回家会招鬼进门。      不少地方的祭扫的同时!还要举行盛大的歌圩,是为三月三歌节、近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把这一天定为壮族的节日,1984年在南宁举行了首届歌节。700多名来自各县的歌手登台献艺。使三月的邕城成了歌舞的海洋,连外国友人也远渡重洋与壮人同享节日的欢乐、这期间。常伴有祭神!打醮等迷信活动,然而更吸引人的则是抢花炮!演戏、杂技。武术表演,舞彩龙、舞彩凤,唱采茶擂台赛诗等8049多彩丰富的文娱活动、近年还添加了演新戏!放电影、球赛等。不过青年男女......余下全文>>!
壮族过年有什么风俗礼仪
  除夕这天!各家各户男女老少!全家欢聚一堂!吃“压年饭”、迎新春、按壮族春节习俗“压年饭”饭菜要煮多。吃够吃剩、这是预示来年五谷丰登来年有余的意思!除夕晚。在丰盛的菜肴中最富特色的是要宰大阉鸡、鱼、家家必有、大年初一!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梳洗打扮,穿穿上新衣裳迎接新春的开始、做生意的人兴在这一天到山9463上要柴!因为柴与“财”谐音、期盼新年财源滚滚来,壮族8249人民除过春节外?壮族春节习俗中还在正月三十日再过一个“晚年”、两个节日同样隆重、节日的早晨,天色将明。妇女们奔向河畔!井台担取新水?这一天。喝的用的,0627都不能是前一天的存水、过去、有些地区,取回新水后立即过秤!和同量旧水比。如果新水重!就预示有丰收年景。节日期间、有年男女聚集在村处路旁或山坡上对唱山歌、有时竟要连唱三昼夜、在个别地区,青年男女在节日期间还喜欢分队举行抛绣球(用各色布缝制,四角和底部缀有五绺流苏?中间系彩绳!球心充以谷糠。重约半公斤的活动活动。壮族春节习俗中初一是不访亲友的。忌拿刀!不得砍东西!据说这一天拿刀砍东西,就会把新年的好运都砍掉了!初二以后方能走亲访友、相互拜年,互赠的食品中有粽子!米花糖果等、一直延续到十五元宵!有些地方甚至到正月三十!整个春节才算结束!春节期间!壮族人民还开展山歌赛、跳舞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初一至十五,丰盛的菜肴。无尽温暖、全靠灶膛里的火!因此。年间壮家的火是不能熄灭的、火旺象征着家旺,子孙绵延,壮家贺年并非只是套套近乎!而是出自真诚的祝福,在大年时节!不论亲友乡邻!碰上面都道“新年好”!“恭喜发财”。初二!女儿!女婿带着7389孩子一起回到娘家拜年。外公、外婆看着外孙又是亲又是抱!高兴异常。春节的传统文娱活动除与三月三相同的歌墟外。舞狮!舞鸡。舞春牛,也吸引了不少青年人。狮子队的锣鼓一敲。搭起高台、狮子旋回而上。在十几张八仙桌搭就的高台上行走自如,引来阵阵喝彩!桂西一些地区。世代流传的舞鸡。舞春牛活动!增添了春节的喜庆气氛。壮族春节习俗中、舞鸡的年青人提着用木头!木瓜做成的两只斗鸡。打着锣到村中各家各户去贺年?舞鸡歌吉庆幽默!使主家喜笑颜开。送给贺年的舞鸡者红包!从“斗鸡”身上拔几6350根鸡毛插在自家的鸡笼上?以祈求六畜兴旺!壮族2382春节习俗中的舞春牛更为有趣?“春牛”是用竹片巧妙编织而成?牛头,牛8685角糊上绵纸、画上牛眼、牛身是一块黑布或灰布、舞牛人敲锣打鼓在1357村中表演、钻进布底的两人!一人在前撑、
壮族多信仰什么教
  壮族的宗教多为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唐!宋以后。佛教!道教先后传入,建立了寺庙!1858年以后!天主教传入!1862年基督教教传入!但都未传开、各家都有神龛、敬奉祖先,近现代以来,部分壮族地区又有天主教和新教的传入!  壮族本民族宗教则以摩教(MOZ)(壮族巫教)主要的信仰!摩教(MOZ)带有浓重的佛。道二教。特别是道教相融合为其特点。 此外、神灵崇拜 民间崇拜的神灵多而杂!有自然神!社会神!守护神等等。崇拜仪式也随诸神的功能而不同、  布洛陀是壮族先民口头文学中的神话人物!是创世神,始祖神和道德神,其功绩5083主要是开创天地、创造万物、安排秩序。制定伦理等。"布洛陀"是壮语的译音。布洛陀的"布"是很有威望的老人9504的尊称。"洛"是知道,知晓的意思,"陀"是很多、很会创造的意思,"布洛陀"就是指"山里的头人"!"山里的老人"或 "无事不知晓的老人"等意思、 布洛陀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   《布洛陀经诗》是摩教(MOZ)(壮族巫教)的经文?它唱诵壮族祖神布洛陀创造天地万物!规范人间伦理道德,启迪人们祈祷还愿消灾祛邪,追求幸福生活,这部经诗贯穿着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的原始宗教意识!《布洛陀经诗》各篇都可以独立成篇、因其相当多的内容是创造天地万物的!可以说是壮族的创世史诗。因其唱词是民歌。又是在祭祀时喃唱的、故又可以说是壮族宗教文学,  《布洛陀》以诗的语言和形式!生动描述了布洛陀造天!造地、造太阳。造日月星辰、造火、造谷米、造牛等的"造化"过程,告诉人们天地日月的形成!人类的起源!各种农作物和牲畜的来历、以及远古时期人们的生活习俗等。这部史诗满腔热情地歌颂了壮族祖先布洛陀这个半神半人的祖先创造人类自然的伟大功绩、全诗长达万行!自古以来以口头方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右江、红水河流域和云南文山一带传承!  大约从明代起。在口头传9517唱的同时,《布洛陀》也以古壮字书写的形式保存下来。其中有一部分变成壮族民间麽教的经文、《布洛陀经诗》原手抄本全0978部是用古壮字书写?诗是壮族民歌五言体、押韵。在内容上。融壮族的神话,宗教!伦理!民俗为一体。思想深奥!字义艰涩!在形式上,由于千百年来的传唱加工,语7584言精炼工整、有韵律。朗朗上口,其中保留了好多古壮语!宗教语!为当今所无,  《布洛陀经诗》的内容从性质上大致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创世神话、伦理道德、宗教禁忌、它的学术价值是多方面的、《布洛陀》的内容包括布洛陀创造天地、造人!造万物!造土皇帝!造文字历书和造伦理道德4458六个方面!反映了人类从茹毛饮血的蒙昧时代走向农耕时代的历史、以及壮族先民氏族部落社会的情况,  根据已整理的版本,全诗分1860为四个部分。共十九章!第一部分是开头歌,包括第一章礼貌。第二章回答歌!第三章石蛋歌、第二部分是创造歌!包括第四章初造天地、第五章造人!第六章造太阳,第七章造火,第八章造米,第九章造牛!第三部分是治理歌,包括第十章再1094造天地。第十一章5406分姓氏等,  此外。壮族民间经常见得信仰还有:  ①花婆神,据说是布洛陀的妻子。有壮族地区则认为是布洛陀的母亲!专管生育儿女的女神,又称“花王圣母”、壮族认为儿女是花婆庭院里的花朵,枯荣全凭花婆主宰!婴儿出生!即在0808床头铺上纸花,逢年过节由母亲领孩子另祭花婆。孩子有病!也要祭请花婆保佑! 在南壮族地区的壮族,人们更崇拜花婆神,  ②土地公。壮族认为土地公是一方之主?主管一方水旱虫灾及人畜瘟疫的神灵?因此,村村设......余下全文>>,
壮族宗教信仰是什么
  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   三”歌节等、
什么叫节日?
  您好,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步形成和完善并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中的过程?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宗教的产生和活动的频繁。为节日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可能!中国古代的岁时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知6699识的不断丰富有关。尤其是后来划分出的农历节气更与传统节日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联,到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即一年之中、随着季节、时序的变化!人们在从事生产劳动时形成了不同的民俗活动以及代表人们美好愿望的祭祀活动。节日就是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的、 中国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步形成、如除夕、元旦、元宵。上巳,寒食、端午,七夕。重阳等、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历经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0108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的、并且与丰富的神话传奇故事联系在一起,为节日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宗教信仰也对节日有着一定的冲击与影响?还有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意义而融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体现在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和浓厚的文化底蕴! 到汉代、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基本定型!汉代是中国实现大一统后的第一个黄金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发展迅速、秦文化。楚文化和齐鲁文化等有3417深厚历史基础的地域文化在这时实现了历史性的融合、形成了以统一的汉文化为标志的文化共同体、这为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和文化土壤, 节日发5411展到唐代(618—907)?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的神秘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性的活动、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作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从此。节日变得4218欢快喜庆!丰富多彩,成为真9618正的佳节良辰、由于各民族的往来沟通、促进了节日文化的交流!加上宗教的发展和广泛传播!节日文化内容也不断得到充实,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 中国的传统节日不仅是民间文化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契机。几乎每个节日、都是集市交易日和文化交流日。在这些节日里。农民工匠要交换各种生产资料!城市居民要改善物质生活、文人墨客要谱写诗文!交流习作,国家则2055举行一些大型祭祀活动?确立官民的道德礼仪规范、发挥宣传和教化的功能、 传7884统节日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国9818民族众多,除汉民族拥有的一些重大的传统节日外!其他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节日和文化习俗。现代的人们可以通过这些由远古发展而来。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在亲身体验,参与和创造异彩纷呈的节日文化的过程中!使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 由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的思想传统,消费观念和生活情趣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的节日文化相应地不断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今天一些重大的传统节日!尤其是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习俗,仍在民间广泛沿袭。人们不仅继承。发展传统节日文化中的健康内容。并5210且赋予它新的形式、而少数小节日则渐渐为人们所淡忘、退出了老9046百姓的日常生活,近年来,西方节日悄然传入中国。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圣诞节等一些“洋节”为中国人表达情感提供了新的方式,在大中城市的8852年青人中尤为流行! 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日渐改变,节日的庆祝方式也0188产生了变化?追求传统与时尚的结合!有相当一部分老百姓不再满足于固守传统的节庆习惯。开始追求一种更简洁!更休闲的过节方式、能够体现中国人往来礼仪的新鲜内容也进入了人......余下全文>>、
春节前后有哪些重要的节日和风俗?
  春节前后的节日和习俗:   1,腊月二十三 祭灶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   2!腊月二十四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7423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0915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6205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3、腊月二十五 接玉皇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0517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2845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2027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4、腊月二十七、二十八 洗浴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5,腊月三十除夕 贴门神,贴春联、守岁,爆竹!吃年夜饭。给压岁钱。祭祖   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3220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8392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   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8090门神名字?   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7481所的民俗功能、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9108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   守岁,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9287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8087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2177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王安石的《元日》诗:   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2709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   给压岁钱,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2243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   祭祖。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   6,正月初一 拜年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5253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6950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7!逛庙会   逛庙会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春节情结,更是不可或缺的年俗。春节庙会最早是民间的宗教仪式,庙会之时、通常由僧人。道士做“法事”或“道场”以3453祭祀神佛。人们也要进香朝拜。许愿、还愿,求福、庙会期间、也少不了商贩叫卖、民间8046艺术表演,庙会上有许多4130历史悠久深受老百姓喜爱的传统项目,比如。舞狮!舞龙。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等。   8,观社火   除了庙会,民间自演自娱的社火也是历史悠久的年节娱乐活动、社火源于古老的土9663地神与火神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的立足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8887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尚火观念!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祭祀社火的仪式逐渐成为规模盛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娱乐活动。   9、舞龙    舞龙、又名「耍龙灯」!「龙灯舞」,是汉民族传统的舞蹈形式之一。每逢喜庆节日、各地都有舞龙的习俗、   舞龙起源于汉代,经历代而不衰。舞龙最初是作为祭祀祖先、祈求甘雨的一种仪式、后来逐渐成为一种文娱活动、到了唐宋时代、舞龙已是逢年过节时常见的表现形式!   关7997于舞龙的来历,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一天!龙王腰痛难忍,2823龙宫中的所有药物都吃了、仍不见效。只好变成老头来到人间求医,大夫摸脉后甚觉奇异?问道:「你不6797是人吧!」龙王看瞒不过去。只好说出实情!于是大夫让他变回原形。从腰间的鳞甲中捉出一条蜈蚣!经过拨毒、敷药。龙王完全康复了。为了答谢治疗之恩、龙王向大夫说:「只要照我的样子扎龙舞耍?就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件事传出后,人们便以为龙能兴云布雨,每逢乾旱便舞龙祈雨。并有春舞青龙。夏舞赤龙、秋舞白龙、冬舞黑龙的规矩,   10!舞狮   舞狮!也叫「耍狮子」。「狮子舞」。它与3486舞龙一样?是我国的传统舞蹈形式、也是一种流行很广的民间体育活动?又会在春节或庆典活动舞狮,   舞狮开始于南北朝。在我国,舞狮的形式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分为北方舞狮和南方舞狮两种?北方舞狮的外形与真狮很相像、全身狮披覆盖,舞狮者(一般两人合舞一只大狮子)只露双脚!不见其人!北方舞狮有雌!雄之分!还有文狮,武狮,成狮。崽狮之分、   南方舞狮主要流行在广东、这种舞狮由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尾,狮子的造型、式样!颜色多与北方狮不同?舞狮者穿各种灯笼裤、上穿密妞扣的唐装灯笼袖衫或背心,可见舞狮者全身!舞狮要使出浑身解   人们为什么特别喜欢在春节时舞狮呢!相传明代初年,广东佛山出现一头怪兽!每逢3019新旧岁之交!便出来糟踏庄稼。伤害人畜,百姓叫苦连天、后来、有人建议用狮舞来吓唬怪兽、果然奏效,那0885怪兽逃之夭夭。当地百姓认为狮子有驱邪镇妖之功。有吉祥之兆!所以每逢春节便敲锣打鼓。挨家挨户、舞狮拜年!以消灾除害!预报吉祥之意。、
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节日风俗,如蒙古族的( ),藏族的( ),西南地区的彝族、白族( ),也具有着独具
  我国少数民族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占大多数,他们虽然都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但饮食习惯不尽相同、北方的朝鲜族!回族、新疆的维吾尔族和南方大部分民族主要食用粳米!而傣、侗和水族等嗜食糯米,居住在高原,山区以及北方平原地区的民族主食品种繁多。五谷杂粮俱食。在食品做法上!各民族之间也不完全相同。佤族!黎族喜欢用竹筒做饭、做出的饭带有新竹的清香、流动5737性较大的游牧民族常以青稞。燕麦等做成炒面!广西山区的瑶。0595侗等族爱吃用油炒后泡开的茶叶加盐煮成浓汤、然后冲泡炒大米花和炒黄豆的“大油茶”。新疆少数民族将面粉,玉米或高梁面烘烤成馕(波斯语“面包”之意)作为日常主食,他2318们还特别喜欢吃“帕罗”!这是一种用羊油!羊肉,葱头!胡萝卜、葡萄干等做的甜米饭、用于捏团抓食。通常被人们称为“抓饭”?此外、新疆维吾尔族的烤羊肉串、朝鲜族6854的冷面和回族的炸馓子、也都各具特色。   我国某些少数民族还有忌食的习俗、如游牧民族忌食狗肉。藏族忌食鱼类。穆斯林忌食猪肉等。我们要尊重他们的习俗,   反映在恋爱婚丧方面!如深受男女青年喜欢的哈萨克族的“姑娘追”和布依族的对歌“丢花包”,回族实行的无棺土葬和藏族实行火、水、天葬!这些习俗的形成受宗教信仰和传统习惯的影响,有着复杂的社会和历史原因。我国民族风俗多种多样,民族文化异彩纷呈!藏族人民能歌善舞。以踢踏舞驰名。乐曲节奏悠扬!向以鼓钹!欢乐自在。蒙古族牧民精骑善射!射箭。赛马。摔跤是一年一度“那达慕”大会的精彩节目!传统的演唱形式是深受群众喜爱的“好来宝”。马头琴是最富特色的民族乐器!哈萨克族的服饰以帽子最具特色、男子戴黑绒圆高统帽!女戴圆顶绣花棉帽等等!   满族   明朝末年,满族英雄努尔哈赤经过30年的努力!统一了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人。初步形成满洲民族。即满族、他把满洲人分别组织在黄。白、红、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族之中,实行全民皆兵,后来。满族政权还陆续建立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1644年,八旗铁骑入关,占领北京!席卷大江南北!建立了疆域辽阔的清帝国,   满族人很早就信奉萨满教。每逢祭祖、祭天,要由萨满6443戴上神帽。穿上裙子、系上腰铃,击鼓起舞!边祷边跳,满族人重礼节。有一个时期,小辈对老辈是三天一小礼。五天一大礼,三天见长辈要请安。五天见长辈要“打千”。男4914人打千要哈腰。右手下伸、左手扶膝、像拾东西一样。女人打千要扶膝下蹲!满族男人留7185发梳瓣。穿穿马蹄袖袍褂!系腰带。妇女头顶盘髻。穿宽大直统旗袍。不缠足。今天!旗袍已经成为典型的东方妇女服饰。风靡全球。   我国的满族人有一半以上居住在辽宁省。其它散居在吉林?黑龙江、河北等省、以及北京,西安和成都等大城市。   朝鲜族   我国的朝鲜族主要生活在东北三省和内地的一些大城市,居住最集中的地区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他们居住的地区是我国北方的“水稻之乡”,   朝鲜族的房屋屋顶由四个斜面构成。房屋正面开三扇或四扇门!室内用砖或石平铺成炕?进屋脱鞋、席炕而坐。朝鲜族妇女的传统服装是短衣长裙!以长布带打结、8435男子也穿短衣?外罩坎肩!裤腿宽大、朝鲜族能歌善舞。姑娘们爱荡秋千和在跳板上飞腾!小伙子则5542喜欢一对对扭在一起摔跤,似猛虎角力!朝鲜族的传统食品有冷面,泡菜和打糕等!   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他们散居全国各地,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他们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甘肃。青海!河南,河北,山东。云南等省也有聚居区,   回族的形成与发展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居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在我5779国也称回教,回族喜欢环清真寺而居!在农村往往自成村落,他们的生......余下全文>>,
壮族三月三放假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2017年广西地区“三月三”和清明节合并放假安排:3月30日至4月4日共放假6天。但4月8日的星期六不再休息!。
越南有什么节日 越南节日风俗是什么
  越南重要节庆假日   春节:1月底或2月初,庆祝一周。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   越南共产党成立日:2月3日(1930年)   越南南方解放日:4月30日   胡志明诞辰纪念日:5月19日   佛祖纪念日:5月28日   中元节:8月?阴历7月15日、一年中第二大节日   中秋节:阴历8月15日   八月革命节:8月19日   国庆日(独立日):9月2日(1945年)   哈节(唱歌的节日):农历六月初十。八月初十等(各地不一)     越南节日风俗   越南的民间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盘古节等、由于受中国传统和文化的影响!越南的民间传统节日。日期和内容。与中国基本相同,春节在农历正月,是越南最隆重的节日、清明节祭祖扫墓。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赏明月,吃月饼,   春节   越南的春节在越历(与中国农历相同)正月初一开始,这是越南民间最重要的节日!按照越南的传统习俗。从腊月二十三日的“送灶王节”开始。家家3734准备年货,春节期间人们换上节日盛装、男穿西服、女着长袍。过春节、吃团圆饭!燃放烟花炮仗,祭祀祖宗。串亲访友。互相拜年!家7475家产户吃一种方形的肉粽子和圆形的米糕!这是春节必不可少的7891传统食品,象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大吉大利,除夕夜有守岁习俗!零点一到,房外鞭炮齐鸣、照亮了整个天空!房里开始供拜神灵!祖先!除夕拜供结束后、大家都高兴地到庙宇亭寺献上香。为新年祈求幸福!家家贴春联、挂年画。以增加节日气氛。春联用汉字或6047越文书写。年画一般为“胖娃娃”,6095“老鼠迎亲”等,各家各户都要摆设三样节日装饰品:一束鲜花。一盆金桔和一个盛有五种水果的盘子。这三样东西预示着新年吉利、欣欣向荣。在春节期间。有种2473种禁忌:不能干农活、不能吵架、讲粗话!不能弄坏东西等!   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人们互相拜年!也是春节的主要活动!大年初0023一清晨,第一个进人家门的外人!一般要事先选择和安排、因为人们普遍认为、这是全家来年吉凶祸福的兆头!   春节期间、各大城市都有盛大的花市!北方人喜欢含苞待放的桃花。南方人祟尚腊梅,青年男女三五成群到花市参加各种游戏:斗鸡,套圈!射击、插花比赛,摔跤比赛等、京族人过春节都有正月初一赶庙会的习惯。庙会上。0404五里八乡的长龙队,狮子队聚集在一起,金龙狂舞!雄狮相戏,场面十分热烈。人们还争相参加猜谜、对歌等游戏、为妇女组织的煮饭游戏十分有趣,还有水上煮饭比赛更为风趣、先比赛吃甘蔗,不仅,





服务保障

Copyright © 2005-2024 ,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驴友阁,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