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驴友阁首页 >> 风水知识 >>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是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传统节1674日有“白节”!祭敖包。那达慕。草原上勇敢者的游6506戏:打鬃节等,   蒙古族民间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亦称“白节”、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时间与春节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吃1821手把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   鲁班节   是云南省通海县西城的一带蒙古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四月初二举行!为期一天,   燃灯节   6415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临。家家点燃酥油灯、以示欢庆,、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蒙古族的节6351日很多,有春节(白月),那达慕!马奶节。祭敖包节。祭成吉思汗陵等。其中的春节和那达慕大会最为隆重!!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国庆节-那达慕],蒙古农历7月11日、那达慕、蒙语意为“游戏”或者“娱乐”。原指蒙古民7569族历史悠久的“男子三竞技”(摔跤、赛5547马和射箭)? 白月节,蒙古农7953历1月1日、相当于是蒙古族的春节、 四季节。蒙古农历3月21日。用九十九碗白马奶祭天、 特斯玛节!蒙古农5585历11月3日。加工皮条。 火节!蒙古农历12月24日、用羊胸祭火。 黑苏力德节。12年轮回一次、、 ,。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有哪些?
  传统节日有:春节!冬至节!端午节,七夕节、清明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最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当然是春节了!传统的乐器有:琵琶!二胡,板胡、古筝!笛子。埙、七弦琴、 箫!扬琴〈好像是这么写的〉,管子。古称筚篥或觱篥!唢呐、大三弦!月琴。蒙古民族传统乐器马头琴等等、传统服饰,我认为是汉服。但很少见了,当然,唐服也算~,还有女人比较喜欢的旗袍也算吧!、、
蒙古族习俗 蒙古族信奉什么教有什么来历
古代的蒙古人最早信仰的就是萨满教,萨满教崇拜神灵。把世8074界分为三种:天堂在上!诸神居之。地为之中!人类居之、地狱在下。恶魔居之,掌教的巫师则宣称自己集万能于一身,除了能役使鬼魅为人祛除灾难外、还4662能占卜吉凶!预言祸福!萨满教的祭祀有:祭天,祭地、祭敖包。祭火,答等活动、元朝时期、佛教开始在蒙古族中流传、蒙古族信奉的佛教为藏传佛教。是大乘佛教的一支。藏语把僧人称为“喇嘛”(意为上师)、因此藏传佛教又称喇嘛教。忽必烈时期、虽然对各种宗教都相容幷蓄!但已开始偏重于喇嘛!1260年八思八为忽必烈灌顶!被尊称为帝师,并封大宝法王、喇嘛教自此地位日尊。元朝宫廷贵族均喇嘛教信徒,而在民间仍以信奉萨满教为多, !
什么蒙古族文化?
蒙古族是发源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室韦部落 世居在此 最初是在大兴安岭森林里的猎人部落 后来逐渐迁徙到呼伦贝尔草原改为游牧生活 呼伦贝尔风景优美 但在古代 这是生活条件很恶劣的地区 不适宜耕种 单位土地上养活的人口很少 所以人们结成生产生活共同体来对抗自然 来顽强的活下去 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决定了 蒙古人是好猎手 好牧人 机智 勇敢无畏 勇往直前 团结互助 淳朴 尊崇自然(蒙古原生宗教为萨满教--该教认为万物有灵) 热情 能歌善舞 但其实又相对内敛 我就是蒙古族 但我是城市长大的 母亲 奶奶均为汉族 但我也接触了很多 蒙古族和汉族 觉得蒙古族重感情(不一定是亲情汉族是熟人交际蒙古族不完全是) 蒙古族族系发展 匈奴族后裔 +突厥后裔+ 东胡后裔共同组成的具有共同民族心理特征的现代意义蒙古族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蒙古族的民族文化 多彩的服饰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蒙古族的服饰似乎很简单。无非就是一件袍子,一双靴子而已、其实,蒙古族的服饰是非常复杂而丰富多彩的。不仅各地形制有别,而且有年龄!婚否及盛6322装与常服之别、 蒙古族服饰主要包括首饰。袍子,腰带。靴子四个部分、 首饰大致可分为头饰、项饰,胸饰、腰饰、手饰等五大类,头饰主1006要有头巾。帽子!头带!头圈、辫钳!辫套,头钗。头簪、耳环、耳坠等、是蒙古族首饰中最绚丽的部分,如"顾古冠"是元代蒙古族已婚女子流行的高冠,高约1尺、顶部为四边形!上面包裹1653着五颜六色的绸缎?缀有各种宝石。琥珀!串珠、玉片及孔雀羽毛、野鸡尾毛等装饰物。制作精美,绚丽多姿, 妇女们平时一般2228多罩头巾,头巾大约丈馀长?颜色多种多样。质料有布,麻。绸、绢等,姑娘们喜欢将头巾缠在头上。然后在右侧挽一0783个小结。把头巾的穗头垂下来!已婚妇女们则用头巾包住头顶后。缠一圈!不留穗头。在庄重的场合还要戴上绣有丹凤朝阳。二龙戏珠等花纹图案的帽子!帽顶上有红色穗子和闪光明亮的帽顶宝石。传说这种习俗始于成吉思汗时期。当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之后。下令每个人都要罩头巾,以3641表示头颅上飘有旌旗之角!希冀民族强大之精神常在!从结婚、告别姑娘生4909活的那天起,妇女们便要开始佩戴雍容华贵的盛装首饰了。蒙古族的盛装头饰!以鄂尔多斯地区的最为典型。这种头饰汉译为"头带"、主要由"连垂"和"发套"两部分组成!不仅制作工艺精湛。而且多用数百颗珊瑚!数十条银链!珍珠串和许多银环,银片以及玛瑙!玉石等穿缀而成,装扮起来可谓珠帘垂面!琳琅满目。一付头带一般都重达三?四斤、有的可达十馀斤、据说一付高档的头带,过去往往要用几群好马或数百峰好驼才能换取! 蒙古袍。在内蒙古,新疆等地牧区。男女老幼一年四季9149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冬季穿皮袍、棉袍!男袍一般都比较肥大。女袍则比较紧身、以显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条和健美!其式样和颜色因地因人而略有差异。一般蒙古袍的特点是宽大袖长,高领,右衽、多数地区下端不开衩!袍子的边沿!袖口、领口多以绸缎花边?quot;盘肠"!"云卷"图案或虎,豹。水獭!貂鼠等皮毛装饰。既美观大方。又具4469有良好的实用功能!冬天防寒护膝,夏天防蚊虫叮咬。遮暴晒。行可当衣!卧可作被,鄂尔多斯等地的蒙古人还喜欢在袍外套穿长短不一的坎肩! 腰带是蒙古族服4191饰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多用棉布!绸缎制成、长三四米不等,色彩6343多与袍子的颜色相协调......馀下全文>> ,
蒙古族的饮食文化
  蒙古族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炉烤带皮整羊。手抓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民间还有:稀奶油!蒙古族常备奶制品,奶皮子。煺毛整羊宴、是蒙古族传统宴客菜,祭祀活动时也常用、熟烤羊。内蒙鄂尔多斯2759地区风味菜肴!白菜羊肉卷!新苏饼。蒙古族民间传统糕点、烘干大米饭,蒙0434古族风味小吃!   蒙古族牧民视绵羊为生活的保证!财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得”,意为“红食”!   蒙古族除食7662用最常见的牛奶外?还食用羊奶、马奶,鹿奶和骆驼奶,其中少部分做为鲜奶饮料、大部分加工成奶制品、如:酸奶干,奶豆腐、奶皮子!奶油,稀奶油!奶油渣!酪酥,奶粉等十余种、可以在正餐上食用。9664也是老幼皆宜的零食?奶制品一向被视为上乘珍品、如有来客,首先要献上,若是小孩来!还要将奶皮子或奶油涂抹其脑门!以示美好的祝福!   蒙古族的肉类主要是牛!绵羊肉,其次为山羊肉,骆驼肉和少量的马肉。在狩猎季节也捕猎黄羊肉?羊肉常见的传统食用方法就有全羊宴。嫩皮整羊宴、煺毛整羊宴。烤羊!烤羊心!炒羊肚、羊脑烩菜等70多种,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烤全羊(剥皮烤)。炉烤带皮整羊或称阿拉善烤全羊?最常见的是手抓羊肉!蒙古族吃羊肉讲究清煮、煮熟后即食用、以保持羊肉的鲜嫩。特别是在做手抓羊肉时。忌煮得过老!但内蒙东部蒙汉杂居地区的蒙古族也喜食煮时加佐料。并把肉煮成酥烂的手抓羊肉!有些地区的蒙古族还喜将羊腰窝的肉切成大片。挂糊油炸成炸肉片!民间称为“大炸羊”。牛肉大都在冬季食用、有做成全牛肉宴、更多的是清炖。红烧、做汤。还食用骆驼肉和马肉。油炸驼峰片蘸白糖?视为上肴!有经验的厨师还善于把牛蹄筋,鹿筋,牛鞭牛尾烹制成各种食疗菜肴!为便于保存,还常把牛,羊肉制成肉干和腊肉!   蒙2781古族每天离不开茶、除饮红茶外!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净水、烧开后!冲入放有茶末的净壶或锅。慢火煮2—3分钟、再将鲜奶和盐对入。烧开即可。蒙0217古族的奶茶有时还要加黄油。或奶皮子,或炒米等!其味芳香!咸爽可口,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滋补饮料,有人甚至认为。三天不吃饭菜可以!但一天不饮奶茶不行,蒙古族还喜欢将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实、叶子。花都用于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风味各异?有的还能防病治病、   大部分蒙古族都能饮酒,所饮用的酒多是白酒和啤酒、有的地区也饮用奶酒和马奶酒?蒙古族酿制奶酒时,即先把鲜奶入桶,然后加少量嗜酸奶汁(比一般酸奶更酸)作为引子!每日搅动!3—4日待奶全部变酸后、即可入锅加温、锅上盖一个无底木桶。大口朝下的木桶内侧挂上数个小罐,再在无底木桶上坐上一个装满冷水的铁锅!酸奶经加热后蒸发遇冷铁锅凝成液体?滴入小罐内、即成为头锅奶酒,如度数不浓、还可再蒸二锅,每逢节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饮的习惯,马奶酒是鲜马奶经发酵制成?不需蒸馏。   『奶酒扒肉』 马奶酒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计。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马壮。是酿制马奶酒的季节!勤劳的蒙古族妇女将马奶收贮于皮囊中。加以搅拌!数日后便乳脂分离!发酵成酒。随着科学的发达!生活的繁荣、蒙古人酿制马奶酒的工艺日益精湛完善、不仅有简单的发酵法!还出现了酿制烈性奶酒的蒸馏法,六蒸六酿后的奶酒方为上品! 马奶酒性温、有驱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被称为紫玉浆!元玉浆、是“蒙古八珍”之一,曾为元朝宫廷和蒙古贵族府第的主......余下全文>>、
河南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河南民俗节日。你知道几个!别具一格的节日(二月初二) 农历二月初二!是汉族的传统节日、民间认为。这天是龙欲昇天的日子!故称“龙抬头节” 或“青龙节”!这天。河南农村的妇女一般都不动剪刀、不做针线活!怕动了刀剪伤龙体? 按老年人的说法!这是为了表示对龙的尊敬!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到田野里采野菜。包饺子、煎煎饼!炒黄豆,煎腊肉、蒸枣馍,改善生活成为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众多的食俗活动中!这天摊煎饼和吃炒豆的人最多!民间认为!这天是东海龙王的生日, 煎饼是龙王的胎衣,吃煎饼。是为龙王嚼灾?扔煎饼、是为了掩埋龙王的胎衣。 每到农历二月初二。人们都有要炒玉米!炒黄豆, 端午节(五月初五)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3575国传统的端午节,在河南民间,端午节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是 为了纪念屈原。一说3694源于田文端午立新规!    伴随着生动有趣的传说、河南的端午习俗越发显得丰富多采!有民谣这样说:“五月五, 麦子熟。包2063好粽子过端午,”说明包粽子,吃粽子、是河南端午节里一项重要的民俗活 动。从形状上说,其它省市有袋粽、角粽,锥粽。菱粽、筒粽、秤锤粽和九子粽等!而 河南主要是角粽。有三个角的,也有四个角的, 河南为什么要包角粽呢!据说当初屈原投江之后,每到五月五日屈原的祭日。人们都把 米饭扔到河里纪念屈原,一天晚上、有人梦见屈原面黄肌瘦。就连忙上前询问,原来、 百姓投往河里的米饭。都被鱼鳖虾蟹吃掉了。屈原无食充饥!所以日渐消瘦。他左思右 想、不知怎样才能不让鱼鳖虾蟹吃米饭!屈原告诉他!如果用箬竹叶包饭、做成尖角的 角黍(即粽子),鱼鳖虾蟹见了!以为是菱角、它们就不敢再吃了!那人醒后、就把此 梦转告给乡邻!第二年的端午节、人们就照梦中屈原说的方法去做,不久。屈原又讬梦 给那人、感谢人们送去的粽子!后来。人们都这样去做。渐渐形5941成了包角粽的习惯。 “五月里有午端阳。粽子油条泡雄黄、”端午节时,河南人不仅要吃粽子!还要吃 油炸食品,像油条,麻花,麻叶等。都是人们常做的油炸食品,在众多的油炸食品中、 糖糕和菜角是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节日食品, 在端午节这天、有些人家很讲究吃鸡蛋、端午早上、主妇们将鸡蛋煮熟后!放在孩子的 肚皮上滚几下。然后去壳让孩子吃下,据说这样可以免除孩子的灾祸、日后3482孩子也不肚疼。 古代端午节捉癞蛤蟆的风俗现在仍在河南农村流行!民间认为,癞蛤蟆有巨毒! 能够清热解毒。特别是端午这天捉到的蛤蟆毒性最大、质量最好!人们把蛤蟆眼泡上的 毒汁挤出拌入面粉搓成长条。晾干备用、还把锭4705墨塞进癞蛤蟆嘴里!将它挂在墙壁上、 风干后就成了中药、此称蛤蟆墨、人身上出0647了毒疽?用此墨画一圈、病情就会得到控制、 正因为有9166此风俗!这天的癞蛤蟆特别难捉。人们说它是“神虫”,这天怕被人捉拿!都 纷纷躲藏起来!故而民间有“癞肚蛤蟆躲端午”的俗语, 端午节这天,是孩子们最欢乐的时候、大人给他们戴上五毒肚兜、穿上黄色绣花鞋!手, 脚系着五色彩线、脖子上挂着精美漂亮的香囊,他们神气十足。穿梭嬉戏在人前背后! 孩子是妇女的理想模特!当孩子穿戴整齐。在众人1714面前炫耀母亲的女红技艺时,妇女 们心理上就得了巨大的安慰和满足。这些凝结着母亲一片爱心的儿童装饰品,7814为传统 的端午节增添了令人心醉的色彩、 喜庆丰收的过小年(六月初六) 农历六月初一!是中原民间比较重视的节日,3138在豫东和豫南,都有六月初一过小年的说法!特别是农村。更为重视。人们把这天当作庆祝丰收、祀求丰年的节日。这时, 麦子刚刚打下不久。丰收的喜悦洋溢在农民的心头和眉稍、人们在屋中、院内、麦场 里摆上供桌,放上馍!枣山......馀下全文>> ,
传统节日有哪些传说
  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7622是中国七大传统节日,     春节相关传说     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百姓,    6601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7033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惊惶失色、狼狈而逃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3662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1030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噼里啪啦"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走亲访友,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0005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9005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
纳西族的传统节日
  纳西族传统节日      东巴会     每年农历3月5日,纳西族聚居地的东巴云集中部东巴圣地--丽江玉水寨!在这里举行一年一度的东巴会。场面盛大。 这天,东巴们早早来到玉水寨东巴什罗庙,点燃香炉!烧大香、祭拜神灵和祖先、祭拜东巴始祖东巴什罗、并且诵经、做法事、东巴会也是各地东巴"比武"。展示各自才华!技艺的机会!各地的东巴一个接一个按自已的风格诵东巴经!跳东巴舞。尔后、相互交流经验。切磋学习,他们都热爱自已的民族。热爱民族文化、民族凝聚力。民族6486责任感使他们走到一起,为传承古老的纳西文化。并发扬广大而共同努力。     棒棒会  5068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丽江纳西族的"棒棒会"?届时,丽江城内人流如潮,街道上摆满了交易的竹,木农具和果树、花卉等,棒棒会标志着春节活动的结束和春耕生产的开始、该会由"弥老会"演变而来,原是在寺院举行的庙会,清初改土归流后,赶会地点移到丽江古城内,并逐步发展成为准备春耕的竹木农具交易会,近年又增加了果树苗术!花卉盆景交易内容,赶会地点也从古城内移到新城区。除了正月十五县城的棒棒会外,还有正月二十的白沙农具交流会,纳西语叫白沙当美空普,意为白沙大宝积宫开门",这是明代以来延续下来的白沙大宝积宫,琉璃殿!大定阁等庙堂年一度开门,让人们烧香拜佛,后来演变为以农具交易为主的传统节日,交流会上,不仅农具种类齐全,而且小孩玩具及日用杂货应有尽有,所以俗话称"除了鸡鲁头之外,什么都能买到、                     三朵节     “三朵”为玉龙雪山之神灵,是传说中能征善战,济困扶危的英雄,故被纳西族千百年来崇奉为保护神,据东巴古籍记载,三朵属羊,所以在过去,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和八月羊日,各地的纳西族都要到丽江白沙"玉龙祠'(即北岳店)隆重祭拜三朵神,有的还在自己家中举行"祭三朵"仪式,除祭拜活动外,还要进行各种文娱活动,由于二月初八正值"万朵山茶"盛开,春光明媚,又逐步形成纳西人民的踏青游春节日、1986年8月,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八届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将农历二月八时俨三朵节"定为纳西族的传统节日。每年这天全县放假一我并由县政府具体安排各种节日活动,如举办各种展览群众游园赏花?召开有关学术讨论会等。届时,游人如潮,满城欢腾,昼夜欢歌,热闹非凡?如今纳西三朵节,2403业已成了丽江最隆重的大型民俗文化盛会!                    三月会     丽江三月会于每年农历三月举行,会期一般七天。原为祭龙求雨日子,至清乾隆十年,丽江城北黑龙潭修建了玉泉龙神祠,始在这里举办三至五天的三月"龙王庙会"、辛亥革命后,丽江商业劝工会借祀龙王之机,进行百货交流,并在玉泉北面森林草坪间辟出以骤马为主的牲口、交易市场。远近客商不断牵骤驱马而来,玉泉逐渐变成骤马集市中心,三月会始而演变为骤马物资交流会,一直延续至今,三月会期间,除了交流山货药材、土特产品。日用百货及骤马牲畜外,还组织体育比赛、民歌播唱、古乐演5315奏等活动、丽江城内人山人海,充满节日的欢乐气氛。                     七月会      丽江七月会,于农历七月中旬举行,是纳西人的又一重要节日?会期十天左右。因以骤马。牛等大牲畜交易为主,又称"七月骤马会"!七月会,历史悠久,远0060近闻名!传说纳西族创世祖先崇忍利恩,经历洪水劫后余生,与天神的公主衬红褒白邂逅相爱,冲破重重阻挠,终于成婚,在从天上返回人间创世时,把天宫的马匹交易会也传回故乡,于......余下全文>>。





服务保障

Copyright © 2005-2024 ,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驴友阁,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