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驴友阁首页 >> 风水知识 >> 汉族的禁忌是什么?
汉族禁忌数字

汉族的禁忌是什么?
  1:农历大年初一至初三。忌踢门槛。扫地、抹灰、倒垃圾。挑水,劈柴!动用刀斧锄。动土和打骂人等,   2:“白露”节令时。忌人体各部位沾水,   3:每天早间忌说梦。鼠!虎。鬼怪等!   4:农历无立春节气为“哑年”。忌结婚、做屋。砌灶、迁居。发蒙等,   禁忌本是古代人敬畏超自然力量或因为迷信观念而采取的消极防范措施!它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曾经起着法律一样的规范与制约作用。,
纳西族和汉族通婚禁忌是什么? 5分
  纳西‍族重信用讲义气!一般不计较客人因不懂纳西族的习俗礼仪而产生的过失、但0481很看重平等与信用!所以在与纳西族交往时有9431什么要求最好能直接说明。不可欺瞒哄骗、在一般民居中。白天待客多喜欢在檐廊下、晚间待客多在正房堂屋、如在木楞房里!则在火塘边!座位虽无严格区分、但讲究老幼尊卑!男女有别。如在饭桌或火塘边。其正位称"上八位"或"格故鲁",是老人的优5828先位子!因此。到纳3992西族人家里、只要有老人在、即便主人邀请。也要把"上八位"让给老人!进餐时。更1112应先请老人和长辈入座?切不可主动占据、如果有老人进来。年轻人要起身让座,主动问候!有老人的场合。不可高翘二郎腿,在会客和饮食场合要坐姿端正,忌高声喧哗!猜拳行令、不要踩踏饭桌横档、当主人敬烟酒,盛饭时!6894宜用双手相接、并表谢意,吃饭忌把筷子竖插在饭里(因为把筷子插在饭里在死人上香的时候才会出现),忌敲碗筷、忌翻菜。忌接连不断地夹菜,一般夹菜时要招呼旁人一起动筷。夹一次!停一会儿。待上一口下咽后再夹第二箸!注重节约,不得浪费粮食,不要在0319碗底留剩饭、如果坐二人凳。在泸7169沽湖地区,不得随意进入姑娘的"花楼"。不要询问"阿夏"的情况!不能翻弄3627灶里的灰、祭天、祭祖先、祭战神时,忌外人观看、忌跨竖在大门的"陆"石!"色"石!忌跨火塘、年青人不得在火塘边脱鞋烘脚。在火塘边烤火的时候听见“火笑”要添柴!为添财发财之意?忌坐在门槛上和在房檐灶头边上吃饭?忌用刀斧在门槛上砍东西,不得在家中唱情歌!小孩不得拿着一头未熄的棍子或炭头耍玩,一是危险。二是称会做噩梦!公公不得进入媳妇的卧室!有人出远门或出去做生意时候不能随出门人而扫地,1990太阳落山后不能扫地,客人5331在座不能扫地。不得在客人离去时马上关门。应送客人至大门外、不宜在大庭广众下晾晒女性内衣裤!不可将裤子!裙子晾晒在主人进出的通道上方,忌戴斗3018笠进屋!忌扛着锄头进厨房!晚上点火回家。忌把火点进屋内、晚上回家先入火塘屋,忌先入卧室!早晨忌讲晚上做的梦。孕妇不能爬结果子的树木、不能从缰绳上或钓鱼竿上跨过!忌吃不见血的肉!禁止污染水源!砍伐水源林!忌反手给人添饭、倒水!忌喝他人喝过的残酒。残茶, 参加"祭天"或"三多节"的人!事前要净手、并要跨过由杜鹃枝等燃起的烟火堆,以示除秽!除夕晚忌不洗脚!而吃团年饭的碗筷忌洗刷!除夕晚忌留5664出嫁女在娘家、正月初一晨忌陌生人进家门!忌7901妇女早起床。历史上纳西族信奉东巴教!这是一种以自然崇拜为主要内容的原始宗教,丽江坝区过去的纳西人、由于在1723年雍正实行改土归流的政5104策受汉族文化影响加深。在婚2220姻上也已实行一夫一妻和父母包办婚姻的制度,儿女婚事由父母做主、媒人撮合!以牛,羊!猪!酒聘娶,婚姻讲究门当户对!三从四德。夫唱妇随等汉族传统伦理,丽江纳西与汉族,藏族联姻的较多。在本民族内部,同姓不同宗的人可以通婚、但绝对禁止同家族的人结亲。结婚、一股都要经过订亲,请酒、举行婚礼的程序。纳西族男女社交大都在节日期间进行、男女青年相识后,通过媒人撮合!双方家0514长合完八字,男方就请媒人送给女方茶二筒!糖四盒或六盒。米二升、有的地方还要加上砣盐两个!以表示山盟海誓!算是订婚、订婚时要摆定婚宴!婚礼要进行3-5天!届时男、女双方都要置办酒席,席上分上八位。下八位,均由新郎跪请客人入座。然后奏乐上菜,上至第三道菜时。主婚人敬酒、第五道菜时!新郎、新娘向客人敬双杯酒!宴毕主人及亲属要站......余下全文>>,
汉族有什么禁忌吗
  汉族禁忌:   农历大年初一至初三、忌踢门槛、扫地、抹灰、倒垃圾,挑水!劈柴,动用刀斧锄。动土和打骂人等。“白露”节令时!7525忌人体各部位沾水,每天早间忌说梦?鼠。虎!鬼怪等。农历无立春节气为“哑年”,忌结婚,做屋!砌灶。迁居!发蒙等。   过年和立春日、出嫁女儿忌在娘家住宿!已婚女婿女儿忌在娘家同床,出嫁女儿忌在娘家分娩?产妇坐月子期间、房间忌外人入内。忌人踏门槛!倚门框。   每逢七!八日、忌办喜庆和去亲友家做客!年节喜庆时宰杀牲畜、忌说“杀”。应说“放”!几户同住一幢屋,忌在一年内连续举办几桩婚嫁喜事、送客饯行忌说不吉利的话、在菇农家做客忌说“谢谢”。在船筏民家中吃饭忌说“翻”!。
苗族服装与汉族服装有什么不同
  苗族服装与汉族服装的不同:     苗族的服装有很8519强的地区性?服装的主要材料是麻,自己种植麻!经过几道手工活!最后自己纺6548织的成布料!每一个过程都是纯手工制作. 总体来看。苗族服饰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而最大的特1033点就是刺绣、因为没有自己的文字!通过刺绣来记载他们民族历史上最重要的事!在苗族服装上你看上去最耀眼的就是他们的刺绣!绚丽多姿的刺绣表现了多彩的苗族文化和风情!在苗族服装中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观赏价值。很深的文化内涵。它还7759有很高的制作工艺水平,在苗族服装的每一幅刺绣都代表着一个重要的历史记载,是一种民族文化的汇集!其次这么多技法都是并行的,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从而使这些服饰图案溢彩流光,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从内容上看!服装图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识6962别族类?支系及语言的重9791要作用。这些形象记录被专家学者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     而汉族的服装相对苗族而言就比较复杂!从古到今。变化很大,单从服饰的色彩上来讲、汉族视青!红。皂。白!黄等五种颜色为"正色",不同朝代也各有崇尚,一般是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汉赤。唐服色黄,旗帜赤,到了明代、定6084以赤色为宜!但从唐代以后。黄色被视为尊贵的颜色!往往天子权贵才能穿用,而服饰的原料、主要有麻布!丝绸。棉布、毛呢!皮革!除此以外汉族的染织工艺!以其历史悠久、技术先进,制作精美而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享有盛誉、特别是丝织方面,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世界上独有的,古代的染色技术也极为卓越和先进,不仅颜色种类多。色泽艳美。而且染色牢固!不易褪色!被西方人誉为神秘的"中国术",其方法大体可分为织花!印染。刺绣!书花四大类,汉族服饰的装饰纹样上,多采用动物。植物和几何纹样,图案的表现方式,大致经历了抽象!规范到写实等几个阶段,商周以前的图案,与原始的汉字一样,比较简练!概括,抽象性强烈、周朝以后至唐宋时期!图案日趋工整。上下均衡、左右对称。纹样布局严密,明清时期!已注重于写实手法!各种动物!植物、往往被刻画得细腻,逼真,栩栩如生、仿佛直接采撷于现实生活、而未作任何加工处理,充分显示了汉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汉族,男,从藏族朋友那里买到一颗狼牙。我想问一下,佩戴有什么禁忌么?比如说什么汉族要带下身,不然镇
  只有一种以讹传讹的说法是汉族不能戴,其实是没有这个说法的,狼牙也不只有藏族戴、很3533多少数民族都有狼牙饰品?你戴脖子就好了!!
为什么汉族衣服那么简单
  原来的汉族衣服是相9078当繁琐的!战国时赵国的赵武灵王进行了改革!名称叫做胡服骑射。就是学习少数民族穿衣方式和骑马作战!从那时汉族才开始服装改革简化,、
汉族过春节的习俗
  汉族人过春节的习俗有: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拜9269年(磕头),散压岁钱……   汉族春节  2926 农历一月一日叫"春节"。是我历史上最隆重,最热闹和9643节期最长的传统节日、农历的一月。又称"正月"、就是一年开始的那个月、农历一月一日,习惯叫正月初一、又称为元日,正日、元正!正朝!三元(即年之元。月之元,日之元)。一般人又宣呼它为"新年","年初一"。"大年初一"等。过年的习俗在我国由来锭久,据传在夏禹制定"星历"时就已经开始?经过长期的演变与发展?一直沿袭至今。辛亥革命后、我国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历(阳历)纪年,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春节"!但民间仍不盛行!1949年中国人民政洽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决议,"春节"之名进一步确定、   今天、我国汉族和其他许多少数民族仍然把春节视为"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日子,多年以来,人们总是用传统与现代文明结合的各种方式欢度春节、每当除夕之夜十二点新年钟声敲响时。全国城乡便立即鞭炮齐鸣。火花冲天,神州大地、一片欢腾!天亮之后。人们吃了别具风味的早餐、便穿着节日盛装!或客气洋洋地往来道贺,或到娱乐场所游玩观赏,喜庆气氛一直要延续数日!旧时、人们是在于时的欢庆声和鞭炮声中进入新年的、许多地方新年的第一件事是饶子时香!然后吃半夜餐、睡觉!早上起床!穿着全新的鞋帽衣裤。打扮一新,第一件事就是开门放炮--有"开门大吉"之意、认4039为越早越好。炮声要越响越好!初一早餐,以象征吉祥,幸福的食品为佳、南方人大多8490喜欢吃汤元。俗称"元宝"、以祝福合家团圆!有的刚吃挂面?面条下锅不能打断,越长起好,俗称"长寿面",以示福寿绵长!北方人多爱吃饺子,饺子原为除夕守岁的8720半夜餐品,名称的由来大概迎新辞旧交替于子时的"更岁交子"之意、谐"交子"这音。后来。人们把吃饺子的时间改在天亮后的初一早晨。早餐后。人们开始拜年、家中拜毕。再于亲属友朋中互拜,见面时大多以"恭喜发财"!"新年快乐"之语祝贺,受拜之家总爱9710留吃汤元?饺子。或以茶点热情招待!初二开始!至亲密友间轮流走仿贺年,主人家设丰盛酒席招待!此俗根据亲朋多少为限、少则三四天。多则延续至正旦十五。初一或过后几天、民间大多要上坟烧香。于祖宗墓前向已故先人拜年,   过去大年初一!许多地区有"说春"。"送财神"的习俗,由乞丐装扮成"春官"!"财神"依次向各家分送用红纸印制的"2091春牛图"或"!
汉族葬礼的破 孝
  破孝是出葬的前一天、为参加丧礼的亲戚裁剪孝布,制作孝衣。破孝要请外人、多为有经验懂礼路的中年妇女!称为“破孝的”!小的葬礼“代东”则一手操办!破孝在过去比较复杂,在丧葬当中常因破孝违礼而发生,争争吵吵、有时大打出手。往往几经协商才能协调解决。所以。在人们的生活当中!人们经常用“7874吵闹甚了?破差孝了。”来比喻大吵大闹的杂乱场面!破孝是按辈数按亲戚的远近关系发孝布的、尺寸。数量、颜色的搭配都有讲究。各不相同。大者一身孝衣。小者一方孝巾!有单裤子半身,上下全身、在过去凡是穿全身和半身孝的这些人在出殡前一天晚上叫夜回来喝宵宴酒时。代东先生都要让摊聒灵钱,旧时的穿孝,戴孝必须严格遵守有关礼制,7635不允许有所差错?所以叫“遵礼成服”,成服最基本的“礼”即传统的所谓“五服”制度?所谓“五服”,即按亲属远近亲疏关系规定的五种不同粗细不同制法的孝服、有“斩缞”。“齐缞”,“大功”。“小功”、“缌麻”,“斩缞”是用最粗的生麻布做的不缉边的毛边孝服、“齐缞”也是用最粗的生麻布做的孝服!但要9202将毛边缉起,成为齐边,“大功”是用粗的熟麻9668布做的孝服。缉边。“小功”是较粗的熟麻布做的孝服!“缌麻”是用细麻布做的孝服、“五服”礼制规定了何种关系应该穿哪一种孝服,服孝多长时间。历朝历代的“五服”制度均有所差异、当地基本尊行的是清末至民国时期的丧服礼制。根据“五服”礼制戴的孝!人们一看。就能知道与死者之间关系的远近亲疏,并且大略推知戴孝1007人相互间的关系!“五服”不仅标明了亲戚内部的人际关系!也约定俗成地规定了这些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假如与死者的关系是父子或父女(未嫁)!就属于“五服”的“斩缞”。那就要穿最粗的生麻布做的毛边孝服!服孝三年(一般为25个月?即进入第三年的第一个月除孝)!同时也有继承死者遗产的权利。假如死者是已嫁的姑姑、则属“五服”中的“大功”、那就穿麻布做的缉边孝服!当然、礼仪规定的不同关系间亲戚成员相互不同,比如姨表亲、舅表亲同属“五服”中的“缌麻”,但俗语又有“姑舅亲辈辈亲!姨表亲当辈亲”的说法、说明二者有一定的差别、什么关系的人穿什么样的孝服,而“分配”孝服也有一定的礼节,一般的关系!主家送上即可、而特殊的关系如人主,四门亲家等!都要由孝子跪叩呈上,称作“献孝”!所谓“献孝”,就是当人主。四门亲家前来祭吊时、所有孝子们都走出院门迎接?接到席棚后。按程序以尊辈长上的礼俗依次坐好!所有孝子!身披孝衣。齐刷刷双膝跪地行跪叩之礼、长子、长孙(没有长孙的由长子)头顶圆盘!盘内放有早已破好的孝衫,孝裤、孝帽呈给男姑舅。女主家!如果这些礼节没有做到!把尊卑、先后。亲疏的关系搞错了,就可能出现争吵,尤其是女死4203者的人主?会不依不饶。以各种借口进行刁难?献孝后,1195主要男孝子要陪人主?四门亲家到灵前给亡者点纸祭奠,女孝子(媳妇,闺女)要陪伴哭丧?孝服遮体的多寡也和“五服”制度有关。6400若是斩衰一服的?即父子。父女(未嫁)关系!孝要从头到脚一片白!一律不锁边!不缝衣襟,腰扎麻绳,即所谓“披麻戴孝”,如果双亲中有一个健在。则鞋后跟处不用白布包严,此外。只戴孝帽,却无孝服,孙子!重孙孝服外还有特别的标志。如孙儿,孙女孝帽前面缀红十字一个,重孙缀红十字二个,腰系红裤带一条!外甥孝帽前缀蓝十字一个、重外甥缀蓝十字二个!腰系蓝带一条、男孝子的孝帽各地有所不同,有的如相公帽。有的则只盖一块白布顶,后面都缀有长条、如单亲去世。则缀一条。如双亲去世。则缀有两条。侄子辈也按各自父母是否离世而缀长条,如双亲均在世!则不缀长条孝?女婿。侄女婿身披白大褂上衣一件!不穿孝裤,俗称“大孝衫”。标准用布3761料8尺......余下全文>>!
中国汉族的 新年风俗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0112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8812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8093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6370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厂辛9159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乌克兰人禁忌的数字多少
  乌克兰人忌讳“13”这个数字和“星期五”、以为“13”和“星期五”是会给大家带来意外和灾祸的、,





服务保障

Copyright © 2005-2024 ,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驴友阁,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