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驴友阁首页 >> 风水知识 >> “常”这个姓氏的来源
林姓氏的来源

“常”这个姓氏的来源
  常(Cháng)姓源出有五:   1。出自姬姓。为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少弟卫国康叔之后、以封邑名为氏、据《元和姓1478纂》所载!为西州时卫康叔支庶子孙、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周文王幼子8739)于康邑。世称康叔封!卫康叔姓姬!名封,是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少弟!卫国的始祖!所以。《新唐书·宰相世系》说:“常氏出自姬姓、卫康叔支孙8744食采常邑!因以为氏。”后周公(5164武王之弟)又将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封给康叔!建立了卫国,卫国于前254年沦为魏的附庸,又于前209年为秦所灭。周初!周公大肆分封诸侯,诸侯又分封采邑、卫康叔把他的一个儿子封邑在常(今山东省滕州市东南)!卫国灭亡后!其后裔有以国为氏姓卫,也有以邑为氏姓常的!史称常姓正宗、同时。也不能排除殷商后裔有改姓卫或常的,是为山东常姓。   2。出自黄帝大臣常仪和大司空常先之后。8173相传祖姓常氏。《姓氏考略》载:“黄帝大臣常仪和大司空常先。常姓当此出,”相传在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以常为氏的古人相当多,相传周族与商族的首领高辛氏次妃为常仪!以善占月之晦。朔、弦。望著名。《帝王纪》说她是帝喾之次妃!生帝挚、因古代“仪”与“娥”同声通用、故后世的嫦娥奔月故事有可能7466是由常仪占月附会而成、《史记·五帝本纪》有黄帝“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的记载,常先曾被黄帝任命为大司空(掌管工程的官)这是见于史载的最早的常姓,清人张满《姓氏寻源》说:“黄帝使常仪占月,又有常先为大司空、常姓宜出于此,”黄帝所居之轩辕丘!在今河南省新郑市西北?帝喾的都城在今河南省偃师市。故中国最早的常姓出于河南、因此。常姓应该说五千年前就有了、是为河南常氏、   3!出自姬姓、为春秋时吴王之后。以封邑名为氏!据《姓氏考略》所载,春秋时吴王封其支庶于常(今江苏省常州一带)!其后以封邑名为氏,是为江苏常姓,另一支“常”姓出自战国时吴国公族之后裔!也源于姬姓、即南宋罗泌《路史》所云“吴后有常氏”,又据《姓氏考略》所载:“吴后有常姓”、吴国始祖是周文王姬昌的伯父大伯和仲雍、建都于吴(今江苏省苏州)?但吴国公族后代何人何时因何而得为常氏,未见古籍记载、尚待进一步考证。   4、出自恒姓,为避讳改姓而来,据《通志·氏族略》载!古代“恒”。“常”同义。北宋真宗名赵恒。因避名讳之故、恒姓改姓常!恒姓本是楚国公族恒思公之后?此即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所云“又有恒?
管姓氏的来源?
  一。姓氏渊源:   1,系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中国姓氏起源》及《广韵》所载。周武王灭商以后建7707立了周朝!封其三弟叔鲜。史称管叔在管(今河南省郑州市),建立了管国,让他与蔡叔度一起管理商朝遗民、武王死后、由年幼的成王即位!因为成王年纪太小,就由周公旦主持朝政!管叔和蔡叔认为周公旦的统治不利于周王朝。于是联合武庚6142起兵发动了叛乱,5239很快就被周公旦平息,管叔于是被杀,管叔死后!他的后代就用以前0906他的封地名“管”作为姓氏。称管氏。   2、系自姬姓,为周穆王之后、以邑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及《风俗通》所载。周穆王时!将其庶子分封于管邑、至管仲始显于齐、其后世子孙以邑为氏?周穆王之后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后来在齐国作了宰相、帮助齐桓公治理国家,管仲的后代也姓管。称为管氏。   3,出自他族改姓、 0018  锡伯族瓜尔佳氏。汉姓为管、   傣族管氏,祖先原为汉族,明朝初期跟随林渶元帅攻打廲川王国(三征廲川)!最后留守西南边疆,和当地的傣族通婚?逐渐变成傣族,   二!得姓始祖:管仲。   名夷吾、卒谥敬、亦名敬仲!颖上人(今安徽),春秋时齐国著名政治家,乃周穆王之后!管仲原辅佐公子纠?并用箭射杀公子小白。公子小白通过装死才逃过一劫?后公子小白回国即位,即齐桓公!他不计前嫌。重用管仲为相,管仲感8812恩戴德。辅佐齐桓公实施改革。他通过通货积财。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管叔因叛乱被杀,身败名裂。而管仲声名显赫!德才兼备,又使穆王支庶之管氏扬名天下!故管氏子孙尊管仲为管氏的得姓始祖,   三!各支2234始祖:   管重和:管仲的第六十一世孙?元至正十七年由江苏常州郡毗陵(驿)(今常州市武进区)迁南通如东县掘港场、是为如东县掘港镇宾山管氏始祖、   管 进,管文正:是族旧籍山阳。宋靖康之乱徙苏州城东之东河!为3006苏州管氏始祖,始迁祖为进五世孙文正。明成化间迁邑之平江里龙潭上,又治宅于管家园。为吴县管8532氏始祖!   管新涵:元末自括苍龙泉州前东浦迁至黄岩新桥,为黄岩新桥管氏始祖。    管 御:北宋仁宗时自青州渡淮。先寓维扬,后徙洪州!元丰二年其子管炬卜居丹阳东永济乡之管山。后裔遂奉其为始迁祖、为丹阳管氏始祖。   管天龙。管思舜。管文绰:北宋时居浙江、五世祖管思舜迁溧阳、为溧阳管氏始祖,管思舜子管文绰,号西溪。南宋绍定间再迁邑之奉安黄雀花墩下、是为本支始迁之祖。西溪管氏始祖,   管 葵:宋末元初自浙之龙泉石马迁广丰齐川,齐川管氏始祖、 1978  资料有待补充?   四、迁徙分布:   管氏主源两支。抑或文王之后、抑或穆王之后、两支均自姬姓!有共同的血缘关系?在西周众多诸侯国中。管国立国早,消亡亦早。管叔鲜被诛,其子孙风流云散。到异地去栖生,时齐鲁富庶。多数子孙播迁山东。亦有南徙安徽,江苏北部和河南东部一带者、春秋时,管氏名人除管仲外!亦有同时代的管至父、亦为齐国人。可见此际管氏仍主要3766繁衍于山东、   西汉时见于史册之管氏有高祖妃管夫人!李陵军侯管敢!燕令管少卿。管氏郡望平原应在秦汉之际形成!东汉时农民军首领管亥。亦为齐人、中常侍管霸,顿丘人(今河南清丰)管伯、可见此际已有管氏在河南落籍!另东汉初年。有曾任山东副都军务的管思藏自豫章之带源徙居闽地宁阳招贤里羊岗坝(今福建宁化水茜张坊村)!三国时。北海郡朱虚人(3299今山东临朐)管宁!避居辽东三十多年。有子孙留5585居当地,   魏晋南北朝时期、因社会动荡、管氏避乱有西去秦陇、南及潇湘者,据《管氏宗谱》载:“齐鲁有管仲后裔、秦陇有管纯后裔。湖湘有管修后裔,辽东有管宁后裔,”南北朝时亦有管氏避居江南,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管崇即为晋陵郡人(今江苏常州)。   唐宋之际......余下全文>>。
姓氏任的来源
  任姓(“任4728”作姓时念rén)、5000年前黄帝赐封的12个基本姓氏之一、是一个十分古老而又具有光荣传统的姓氏、 任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人口约1008五百三十二万余人。在《百家姓》中排第58位,   任(rén)姓源出有:   源流一:源自黄帝   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嬛,依等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属二姓。又祝融之后,为己!董、彭,秃、妘!曹。斟,芊等八姓,这些是远古有代表性的一些姓,   《国语6853·晋语》中胥臣解释说:「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4309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   《史记》载:黄帝。少典之子,任姓出自黄帝少子禺阳的后代、属于帝王赐姓,以国名为氏、据《唐3109书·宰相世系表》及《左传正义》记载、任氏是五千余年前黄帝赐封的十二个基本姓氏之一,是一个十分古老而8974又具有光荣传统的姓氏!《姓纂》:「黄帝二十五子!十二人以德为氏,一为任氏。六代至奚仲。封薛,魏有任座,秦有任鄙!」   《通志·氏族略》:「或云黄帝二十五子,十二人以德为姓、一为任氏!六世至奚仲封薛,又云黄帝之孙颛顼少子阳封于任。故以为任氏、又任为风姓之国、实太皞之后!主济祀!今济州任城即其地!任姓之任!任国之任子孙。皆以任为氏!」   隐公十一年左传疏:「任姓、谢。章、薛!舒!吕。祝。终!泉、毕,过,言此十国皆任姓也。」   因黄帝造车。8627任姓自称轩辕氏。人皇、皇族。又因奚仲造车,尊称奚仲为“皇祖”?西周初期!有谢氏。章氏,薛氏、舒氏!吕氏。祝氏!终氏。泉氏!毕氏。过氏这十个姓氏。都是任氏后裔的封国,是由任氏分支出来的。又据《左传》上有一句话说:“不敢与诸任齿”、其中所谓的“诸任”、指的就是这十个姓氏!为西周贵族大姓。因此不敢与其争辩、可见当时任氏族的显赫!   源于风姓,太皞!伏羲氏   《左传》僖公二十一年说:“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暤7733与有济之祀,”   任姓乃太暤之后!出自太皞(伏羲)之后裔的封地任国(即任城),属于以国名为氏。任姓专门负责祭祀太皞和济水、精通伏羲八卦,天文历法。河流祭祀,擅长琴瑟!《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朝初期。周成王寻找上古帝王太皞氏(太昊)的后裔,分封于任(今济宁任城)、宿(今山东东平)、须朐(今济宁)!颛臾(今山东平邑柏林乡)四国!后来在春秋晚期!鲁国执政上卿季孙想要讨伐附庸的颛臾国。还被孔子讥讽为“祸起萧墙”!春秋战国时、弱小的任国先后游刃于鲁,宋!齐等大诸侯国。直至战国末期的七雄之间依然顽强地存在,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方废黜了任国而置任城县,   又少皞(少昊、生于穷桑。活动于任城、曲阜。微山一带)、名挚。有挚国,任姓。少皞封百鸟为官!善弹琴瑟、死后乘凤凰上天封为西方白帝,人称少皞金天氏!为五帝之一。     源流二:源于天干第九位“壬”   远古部落联盟时期、炎黄先祖!登泰山祈祷、天乃降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神州依据天意、两两而合、命名五大宗族,并铸十鼎!永铭天德。其中、皇族标记“8753丁壬”,   皇(丁壬),任地(今任城)为大本营,壬人首领称“皇”!皇手持规矩,由此衍生其他重要部落、壬娶丁、壬丁合文!诞生“皇”字!丁+壬=皇=车!自称规矩皇族。人皇,轩辕(因皇族是造车的。皇祖奚仲为夏车正)、规矩或车是皇族任氏象征图腾。皇族发明了车。为纪念皇族功德!将壬丁合文。又创造了新字“车”、由此、轩辕皇族。名震华夏,壬所生的人。将壬加人。自称“任”、壬人又称仲!为何!任氏以壬为父!以丁为母!将“壬”“丁”两字叠加镶嵌合文,又形成“中”字、壬+丁=中!“中”......余下全文>>!
夸夸我的姓,我姓江,说说姓氏的来源
  关于陈姓的4387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班里有好几个同学姓陈?于是大家思考:陈氏到底是个怎样的姓氏!并且还做了调查。   1!姓氏源流     陈(Chén 陈)姓来源有五:   1、出自妫姓,其始3483祖为妫满!也为虞舜之后裔。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周武王灭商以后,追封前代圣王的后人妫满于陈!妫满为陈侯!称胡公满。胡公满传至10世孙妫完。陈国内乱、陈厉公的儿子完怕株连自己,出奔到齐国,以国为氏。称陈氏、   2!出于陈国公族后裔。陈国在妫满死后,其子孙有以国为氏,就是陈氏!除胡公满的子孙陈完这一支主系外、还有三支。一是陈哀公之子留!避居陈留、二是陈泯公之长子陈衍!避居阳武户牍乡!三是陈泯公次子全温之后陈孟琏,居于固始,其后因无子,便以颖川陈实为嗣子。遂融1545入颖川陈氏,   3!出自白永贵之后!隋初有5099白永贵改姓陈?其后裔也多改陈姓 、是为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之陈氏!   4。齐国王子轸的后裔!秦灭齐后!轸逃到楚国为相,被封为颍川(今河南省禹州)侯、是颍川陈姓的开始、   5、他姓或0870少数民族改姓而来,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改革。将鲜卑族一支侯莫陈氏随北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实行汉化政策?改姓为陈!称陈氏!是为河南洛阳陈氏!据《河南官氏志》所载,隋初白永贵改姓陈、是为万年(今陕西西安)陈姓之源起!8727据《通志·氏族略》载!刘矫的后裔改陈姓!其子孙居广陵之陈(今江苏省镇江东)。   得姓始祖:陈胡公,3114陈姓来源于妫姓!陈姓人是舜帝的后裔。在舜当天子之前。尧把他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并让他们居住在妫?河边、于是舜的后代便称为妫姓,西周初年!周武王灭了商朝以后!他找到当时舜帝的后代妫满!把大女儿嫁给他、封他在陈,建立了陈国,定都宛丘(今河南淮阳)。他选贤任能。扬善罚恶。励精图治、使陈国强盛了许多年、妫满死后,谥号为胡公、故又称陈胡公!胡公满。他的子孙便以国为姓、称为陈氏、并尊陈胡公为陈姓的得姓始祖!     2,迁0053徙分布     淮阳是陈姓的发源地?至今淮阳9635还有“老陈户”之说、陈国灭后的播迁、前文已述,不赘!其中支系清晰!繁衍昌盛者是以陈轸为始祖的颍川陈姓。其子孙多显轶、其后有裔孙陈伯珍于西晋末年渡江赴曲阿(今江苏丹阳)!伯珍孙徙居长城(今浙江3898长兴)下若里?陈霸先便是其支杰出代表。他建立陈国、定4882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并封了许多陈姓王!使陈姓子孙遍布长江与粤江之间!其诸侯王宜都王陈叔明的十世孙陈环、为避难迁居今泉州仙游县!其孙陈旺徙居江西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为江州义门7651陈姓开基祖。唐初,陈政领兵平“蛮獠之乱”、其子陈元光在父亡后接班,历时九年始平、陈元光被称为“开漳圣王”、再就是颍川陈后裔陈邕受李林甫排挤而迁福建同安,在福建发展成为“太傅派”陈姓!尊陈邕为南院始祖、宋仁宗时分江州义门陈姓于十六省一百二十五个地方、陈姓入越南于宋朝人数最多!李朝女皇李昭皇之夫陈 创建越南陈朝,传八世十三王、故陈姓为越南十大姓之首、陈姓入粤始于南宋,中原人陈魁(陈后裔)迁居福建宁化,上杭。其曾孙有迁今广东梅县、明末福建同安人陈永华(开漳圣王之后)随郑成功入台。被尊为陈姓入台始祖,与林姓共有“陈林半天下”美誉。陈氏迁入越南的历史比较久远,李朝女皇李昭皇之夫陈,于1228年创建越南陈朝!共传8世13王!历时175年,经过0213一千多年的繁衍,如今陈姓成为越南十大姓氏之首、明初朱元璋曾派陈姓水手去日本琉球、明清以后、闽粤陈姓有人出海谋生到南洋和欧美、陈姓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尤以广东!福建,四川、浙江。江苏,河南、湖北!湖南,山东等省多此姓!在台湾和广东两省!陈姓约占当地汉族人口的百分之十以上。陈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余下全文>>?
林氏的来源
  林氏的来源1510(1)据《晋安世谱校正序》所载!林氏出自子姓、殷少师毕2046干谏纣而死,其子坚逃于福建兴化府蒲田县长林。周武王克商!从姓林氏!食采于博陵,散居于周、鲁!齐。卫,(2)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林氏,姬姓!周平王庶子林开之后、因以为氏。开生林英!英生林茂,林庆,世系甚明!而谱家谓王子毕干为纣所戳?其子坚逃长林之山,遂为氏!按古人受氏之义、无此义也,(3)按《魏书.官氏志》载、代北复姓丘林氏改为丘氏。非改为林氏、又5496《广韵》引《风俗通义》云:林放之后!,
关于牧氏的姓氏来源
  河洛。是黄河与洛水的简称,也指黄河中下游和洛水流域的一些主要地区,6269据《史记》等文献记载!“河洛”这一地域概念!一般是指狭义的中原地区?即今河南、或中原地区最核心的部位。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果说中原文化是中原先民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那么,河洛文化便是这“总和”中最精彩的篇章。河洛文化博7008大精深。丰富多彩!广及诸多领域,本文仅就其与中华姓氏起源的密切关系予以概括论述!   据初步统计!在《中华姓氏大辞典》所列11969个姓氏中、有4925个未注明姓氏来源,有2224个系少数民族姓氏,二者合计7149个、占11969的59.7%。下余4820个为汉族姓氏。笔者根据大量的古代文献资料、对这4820个姓氏逐一进行研究,得出的结果为: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共有1834个!占4820的38%,但是!仅有姓氏数量!尚不足以说明问题,因为每个姓氏拥有人口数大9189不相同。为了进一步弄清河南在中华姓氏中所占的重要地位!笔者又根据该书提供的姓氏拥有人口资料、对我国最常见的汉族9729姓氏逐一进行了考证。当今按人口多少排列的前120大姓共占汉族人口的90.11%!也就是说13亿人中有11.7亿亿人姓这120个姓?在这120大姓中、全源于河南的姓氏有52个、即李!张、陈、黄,周。林,何,宋,郑!谢。冯,于,袁!邓,许、傅!苏、蒋。叶!阎、潘!戴,夏!范!方,石,姚。廖、孔!康!江。史、邵。段,雷!汤!尹,武!赖,樊!兰,殷,陶!翟!安。倪、严、牛!温!芦、俞。葛、部分源头在河南的姓氏有45个、即王。刘、赵!吴。徐,孙。胡,朱,高!郭!罗、梁!韩、唐。董!萧、程。沈、吕、卢、蔡。丁、魏!薛!杜。钟、姜!熊!陆,白、毛、邱。秦,顾。侯、孟。龙!黎!常。贺、龚、文,施。洪。季。两项合计,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共有97个!占120大姓的80.8%!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49% !如果减去一些多源的姓氏中源于河南以外的成分,人口百分率会有所下降,但起源于河南的姓氏总1815数是1834个,减去97个。还有1737个!加上这些姓氏、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率仍在80%以上!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河南是姓氏资源第一大省、海内外华人的祖根大半在河南、河南为何在中华姓氏中占有如此重要的位置呢,概括地说、河南是华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自然也是华人姓氏的摇篮。如果进一步分析?把中华!
杨姓氏的来源
  杨 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六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三点一!?   寻根溯源 杨姓来源有五:1?杨侯苗裔说!据《元和姓纂》和《通志·氏族略》所载、杨出自姬姓。晋武公(唐叔虞之子燮的十世孙)时封次子伯侨于杨(今山西洪洞东南范村东古城一带),称杨侯、其子孙以国为姓。2。女吉姓杨国说!此说不见于传世文献!而见诸出土文物(据李学勤《中华姓氏谱》)。女吉姓杨据说要早于姬姓杨,3。羊舌后嗣说,姬姓杨国灭于晋,杨地成为晋大夫羊舌氏的食邑!这样杨也成为羊舌6840氏的姓、另说羊舌氏为杨侯伯侨之子。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4。杨孙孑遗说!据《8557左传》记载,秦穆公有大夫名杨孙、因失职9982而奔于宋。其后裔孙姓杨,5!出自赐姓或他族他姓改杨姓而来、如三国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部分人姓杨!鲜卑莫胡卢氏被北魏孝文帝改杨姓!福建宁化有林姓迁广东梅州后改姓杨!另据《北史》记载、杨义臣本姓尉迟氏,?   得姓始祖 杨伯侨!周朝初年。周武王去世!年幼的成王继位!因有“桐叶封王”之金口玉言、其弟唐叔虞被分封在唐。唐叔虞之子燮后来做了晋侯,又传了十代。至晋武公,武王0956之长子诡诸继位为晋献公!次子伯侨则被分封于杨,称杨侯。这样!杨伯侨就成为杨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起源于山西境内的杨姓,为晋所灭后、便向西播迁。首先入陕西冯翊(今陕西大荔)、后又有迁至今山西霍州!尔后繁衍至今河南境内!在春秋战0785国之时已有杨姓人迁江汉地区(今湖北潜江一带)!后因楚国势力不断加强。迫使他们向东南迁至今江西一带、与此同时!又有自山西迁往江苏,安徽的杨姓!这3591样杨姓便散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秦汉之际、已有杨姓人迁居四川。1118尚书仆射杨璇,迁居浙江会稽,5376魏晋南北朝时期,除著名的弘农杨姓世居陕西华阴,氐族杨姓世居甘肃仇池外、已有不少杨姓人因社会动荡之故而向江南播迁。也有不少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改姓杨、另弘农杨震十世孙杨惠嘏任太原郡守!其玄4424孙即为隋文帝杨坚?唐末为避安史之乱而引发中原杨姓再次4992大批南迁?这一时期!杨姓有迁朝鲜半岛者。宋时。有杨无敌杨业居山西太原。杨贵迁居贵州播州!由此可见、到宋代时!杨姓已分布于江南广大地区,并以福建为其播迁的中心?元朝末年以后、以广东。福建。浙江沿海为移民海外的原居地!杨姓人便开始了较大规模的海外移民!迁居地也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各国!明朝永乐年间!浙江绍兴人杨云川曾随军渡海至北婆罗州(今马来西亚河巴州)。并与当地酋长的女儿结婚!公主后因杨云川遇难而投海殉节、在当地传为佳话。   清代乾隆年间,福建沿海人杨阿秋去印度经商,并修建了一座中国城,近代以后!又有杨姓去欧美或澳大利亚定居。如今、杨9517姓在我国分布极广!尤其在长江流域的省份分布最多,杨姓的3589分布规律!历史上最初由黄河中游!华山脚下向四周播迁,以及由北方向南方播迁,海外则以东南亚为主。   郡望堂号 杨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的郡望主要有:1、弘农郡,治所在弘农(今河南灵宝北)!2,天水郡。治所在平襄(在甘肃通渭西北)!3、河内郡,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陟县西南)、   堂号:“光裕”!“赐书”!“崇本”。“清白”。“务本”。“四知”!“绍兴”、“瑞 本”、“绍先”。“河东”!“栖霞”、“秦和”、“鸿仪”,“安阳”、“鸿山”、“新杨”!“道南”,“信海”,“北山”,?   宗族特征 1,辉煌显赫千余年。竞相贵显各争先!从秦汉魏晋时期的四世三公(杨款。杨震,杨彪)和西晋三杨(杨骏。杨珧,杨济)!到隋朝杨姓成为国姓!再到唐朝杨姓成为一个宰相辈出的姓氏(共有十一位宰相)?再到宋朝满门6877忠烈的杨家将、其杨姓风光不言而喻。2!家规家训教诲后人。如宋代诗人杨万里。自撰家训写道:“……片瓦条椽,皆非容易!寸田尺地,毋使抛荒,懒惰乃败家之源,勤劳是立身之本、大富由命、小富由勤、男子以血汗为营、女子以灯花为运,夜坐三更一点。尚不思眠,枕听晓鸡一声。全家早起……、”谆谆教诲!跃然纸上!   名人精粹   杨震: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东汉宰相!天下有8296名大儒?有“关西孔子”之美誉?他廉洁奉公。刚直不阿!   杨坚:冯翊(今陕西大荔)人,公元五八一年建立隋朝。他励精图治!改革兵制、于公元五八九年灭陈,结束了东晋十六国以来二百七十余年的南北分裂局面、   杨炯:华州华阴人、初唐四杰排名第二。其诗尤以描写军事题材的边塞诗影响最大!有《杨炯集》传世、   杨玉环:唐朝蒲州永乐独头村(今山西永济)人。被誉为盛唐第一美人、为唐玄宗宠妃!安史之乱中、军队哗变、最后魂6242断马嵬驿(今陕西兴平),   杨业:北宋大将,杨家将奠基人、在北汉刘崇时就勇猛善战?所向克捷,号为“杨无敌”、后随刘崇降宋!公元九八六年、因潘美、王3320亻先见死不救!被辽精兵所俘。后绝食而死、   杨延昭:民间俗称“杨六郎”。杨业之子、久经沙场。智勇兼备。防守边关二十余年,因操劳过度!五十七岁时死于军前,   杨万里:吉州吉水(今江西吉安)人,宋代诗人!学者、其诗作甚丰,有《江湖集》!《荆溪集》等九种专集、后并集为《诚斋诗集》、其他作品编为《诚斋集》!为宋朝四大家之一!   杨士奇:江西泰和人、明朝宰相、与杨荣。杨溥并称“三杨”!他为官清廉!爱惜人才。   杨慎:四川新都人、生于北京、明朝状元、其文名满天下,才气超群伦,有著作《升庵集》和散曲《陶情乐府》传世!   杨秀清:广西桂平人,太平天国领袖。封东王,节制其他诸王。后居功自傲。萌生野心,天京事变中被杀。太平天国从此由盛转衰!   杨深秀:山西闻喜人!进士及第,戊戌六君子之一?其狱中7516诗为世人所传诵。   杨锐:四川绵竹人、戊戌六君子之一!   杨虎城:陕西蒲城人,国民党高级爱国将领!发动西安事变!促使国共统一抗日!   杨振宁:祖籍安徽合肥、毕业于西南联大物理系!后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并定居,一九五七年。因发现宇称不守0461恒原理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郑姓氏的来源
  1.周宣王公元前806年封小弟姬友于郑(陕西省华县东!居棫林。徙拾)、史称郑桓公。郑国公元前769年东迁新郑,于公元前375年为韩国所占据、郑人奔于陈。宋间!以原国名为氏!就得郑氏。 哗   2.出自少数民族。回族中较有影响的郑姓人。出自明朝皇帝朱棣赐姓,主要是明代航海家郑和养2042子郑赐后代,原是来自西域的外族人、因同化改用汉族人通常所用姓氏、土家、朝鲜。瑶、京,纳西。白。哈尼,裕固等民族均有郑姓,,
唐这个姓氏的来源
  1,出自祁姓和姬姓。为黄帝轩辕氏之后、相传帝尧是黄帝轩辕氏的玄孙!姓伊祁,名放郧,尧是他的谥号、他最初被封于陶!后来迁于唐、所以被称为陶唐氏、成为天子后。开始以"唐"为国号,所以又称唐尧!尧做了100年天0828子后禅位给舜,尧死后、舜封他的儿子丹朱为唐(今河北省唐县)侯。到周武王时。唐侯作乱被成王所灭、唐国之地就7691被改封给成王之弟唐叔虞、原来帝尧的后裔则被迁往杜国、称唐杜氏。唐杜氏的后裔有以国为氏的!称唐氏、另外唐叔虞的子孙也以国为氏。后来就姓了唐,同时周昭王时、曾封丹朱之后在鲁县为唐侯?被楚灭后。其子孙也姓唐,春秋时,又有一支姬姓唐诸侯国!被楚昭王灭后!其后人也称为唐氏。以上这4支唐氏、均源自轩辕氏   2!东汉时唐姓始有他族加入、如南方白狼王中有唐姓、陇西(今属甘肃)羌亦有唐姓,   3、满族的他塔喇氏也改为汉姓唐氏!,
吕姓氏的来源及分布。
  吕氏6460起源:出自姜姓?以国为氏,其始祖为吕侯即吕尚!又称姜子牙、相传上古部族首领神农氏炎帝,因居姜水流域!因以之为姓,称姜姓,后来姜姓羌人发展出四支胞族既"四岳"!吕部族就是其中一支、该部落的首领在夏时被封为吕侯,建姜姓诸侯国吕国(在今河南南阳)、春秋时!吕国被楚国所灭,其后子孙以国为氏,称吕氏、史称吕姓正宗,古时、在今河南新蔡。又有一吕国。史称东吕,实为南阳吕国分出的一支。春秋时!东吕为宋所灭?其后7722裔也以国为氏,称吕氏!     福建漳州分衍至泉州和广东的这支,吕姓。始于清康熙煌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吕阿四和吕阿南两兄弟。莺歌镇!阿四坑和阿南坑。





服务保障

Copyright © 2005-2024 ,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驴友阁,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