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驴友阁首页 >> 风水知识 >> 傣族的服饰特色是什么?
傣族的传统服饰

傣族的服饰特色是什么?
  族男子一般穿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 而且衣服常是白色、冷天披毛毡、多用白布或青布包头! 窄袖短衣和筒裙是妇女主要着衣!上身是白色。 绯色或天蓝色等紧身内衣。大襟或对襟圆领窄袖衫, 下身为花色长裙,结发于顶,插梳子或顶花头巾。 有些地方妇女婚前穿白色或蓝色大襟短衫和长裤。特点是束腰, 婚后则着对襟短衫,黑色筒裙,不再束腰、 内地傣族妇女服装与边疆大体相同。但有地区性特点、 往往因此被其他民族呼"花腰族"。"大袖傣"等,,
傣族服饰的名字
  笼基!
傣族服饰的介绍
  傣族是云南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南部和西部的河谷平坝地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3532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是傣族主要的居住区,傣族生活的地方!都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那里气候温热,山林茂密!物产丰富。傣族服饰也就充分体现了这些地理特点。淡雅美观!既讲究实用,又有很强的装饰意味、颇能体现出热爱生活。崇尚中和之美的民族个性,和民间习俗,!
傣族服饰有几种
  国内有两种!版纳傣族和德宏傣族,男装基本一致!区别在于女装?也就是说的水傣(版纳)旱傣(德宏)!旱傣无论少女还是妇女还是老年都有不同的头饰、少女的假发辫子扎花。嫁人后的妇女裹着简单2881的头巾扎花!老年戴原型的黑色圆筒包头、版纳女装除了扎花还是扎花。没有多大的变化、、
傣族的食物特点
  以大米和糯米为主食,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双版纳的傣族则主食糯米。通常是现舂现吃!民间认为:粳米和糯米只有现吃现舂、才不失其原有的色泽和香味!因而不食或很少食用隔夜米,习惯8125用手捏饭吃、。
傣族的习俗。
  西双版纳傣族信奉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后,原始宗教的信仰仍保留下来,傣族先民早期认为、世间万物,包括人和动物,植物!以至一切无生物都有灵魂、而且灵魂是不死的、它可以离开物而存在!认为生病是灵魂受到了某种伤害。而死亡,则是灵魂离开肉体不再回来了!人们出于对各种疾病和灾害的恐惧。也出于对制服病痛。战胜灾害的强烈愿望。力图通过招魂(也称叫魂)把受到伤害或游离了的灵魂招回来、不仅可以为人招魂、也可以为家畜家禽和谷物等招魂。   西双版纳傣族替人招魂的主要方式有“唤欢龙”(招大魂)!“唤欢囡”(招小魂)!“菲欢”(换魂)和“唤欢南朗”(招黑姑娘魂)四种。6972替家畜家禽和庄稼招魂的主要有“唤欢为怀”(招牛魂),“唤欢盖”(招鸡魂)和“唤欢毫”(招稻谷魂)等 三种!   据调查,西双版纳傣族共有81种招(叫)魂方法!他们认为、人身上有32 个大鬼、92个小鬼,只要其中某一个鬼魂受到伤害或离开人体。人体的某个部位就会生病,甚至死亡,为了治病。就要用81种1172招魂方法中相应的一种来招魂。所有叫魂方式中。最著名的是“唤欢南朗”,即叫黑姑娘魂,它有长篇叫魂词 ,   招魂仪式因地区而异:有的地区!要请村寨中专门负责祭祀的波占来念诵叫魂词招魂,有的地区、由年迈的家9791长来进行、替人招魂有招魂词,例如招“儿女魂”的招魂词是这样的:“今天是吉祥的日子!我来把魂叫、魂啊魂、爹妈爱的魂、别去躲在山洞独自悲哀?别去躲在河边眼泪汪汪、别钻进树林草棵、别去钻在牛马身上,头魂要回到头里住、牙魂要回到牙里居!耳魂眼魂要回到头上来。皮魂要回到人身上,脚魂不要到处奔走。32魂要9999今天回来,92魂要今天回来!所有7883的魂啊魂,今天要集中、父母亲要给你们拴线,撒。魂回来了。”叫谷魂、牛魂。鸡鸭都有一套礼仪,也有固定的叫魂词、   除了招魂礼仪。西双版纳傣族还有一套丧葬礼仪,傣族传统的葬法是土葬和火葬、火葬较为普遍,   以前、傣族内部有严格的等级区分。不同等级人对“死”的叫法不同。墓地不同!葬法也不同!家中死了人、首先是报表、家中有人死了,要立即通知全寨乡亲及亲戚朋友,邻居和亲友们闻讯赶来后,立即分头做各种丧1840葬的准备工作,   家中人要抓紧时间给死者沐浴更衣、若死者是男性。还要剃光头发!洗浴后!给死者穿上两套新衣服、里面一套最好是白衣白裤、   接着要请寺庙的僧 侣为死者诵经超度。亲属哭丧,接下来是先择出殡的吉日和选、
傣族的新年习俗
  傣族人民的新年,按照傣历大约是农历清明节以后的第七天,节日期间,傣族同胞举行热闹非凡的泼水、赛龙船。放高升活动、泼水活动是傣族鼎民过年的最高潮,也是傣历年中最精彩的场面!因而通常称做5680历年节为“泼水节“!这一天!人们互相泼水,用水表达真诚的友谊,纯洁的爱情。心中的祝福、泼水有文泼水和武泼水之分,文泼水是对长者、0197舀起一勺净水!说着4731祝福的话?拉开对方的衣领!让水沿着脊梁流下去?被泼的人高兴地接受祝福、不得跑开,武泼水则没有固定的形式。用瓢、盆、桶都可以、互相追逐迎头3455迎脸地泼!被人泼的水越多!说明受到的祝福越多!被泼的人越感到高兴,!
傣族的民风民俗
  傣族、现有人口102.5万、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其余分布在云南8661各县市、傣族自称“傣仂”,“傣雅”,后定名傣族、     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傣文为传统的拼音式文字?     傣族信9174仰小乘佛教!     傣族历史悠久!公元前1世纪汉文史籍就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公元前109年。汉武帝设置益州郡。傣族地区属益州郡管辖,公元69年。傣族地区属永昌郡、至明清两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废除世袭土司,改由临时官员(即流官)统治的“改土归流”政策起,傣族地区渐归朝廷直接统治、民国时期在傣族地区成立了县,设置了局,     傣族人居住的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竹楼近似方形!以数十根大竹子支撑!悬空铺楼板。房顶用茅草排覆盖,竹墙缝隙很大,既通1319风又透光。楼顶两面的坡度很大。呈“A”字形,竹楼分两层、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堆放杂物,也是舂米!织布的地方、     傣族男子一般上穿无领对襟袖衫!下穿长管裤,以白布或蓝布包头!傣族妇女的服饰各地有较大差异,但基本上都以束发、筒裙和短衫为共同特征。筒裙长到脚面。衣衫紧而短、下摆仅及腰际,袖1726子却又长又窄!     傣族人以大米为主食。最具特色的是竹筒饭。其制作方法是将米装进新鲜的竹筒后加水、放在火上烧烤!吃起来清8863香可口。普洱茶是云南西双版纳的特产、在唐代就已远销中国各地!清代时远销东南亚及南亚。现已进入日本和西欧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成为中外驰名的名茶!     傣族有自己独特的历法,傣历和公历纪元相差638年!即公历的639年为1968傣历元年!傣历的年是阳历年?月却是阴历月,傣历分为三季!一至四月为冷季,五至八月为热季,九至十二月为雨季。     傣族人民十分喜爱诗歌!尤其是叙事长诗、叙事诗《召树屯与楠玛诺娜》、《娥并与桑洛》等作品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傣族舞蹈种类很多,动作及内容主要模拟当地常见的动物的活动、在此基础上加以人格化、孔雀舞既来源于孔雀优美动作的模仿!也来源于傣族美丽动人的传说,著名舞蹈家刀美兰因表演孔雀舞而闻名中外,     泼水节是傣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泼水节是傣历的新年、节期在六月六日至七月六日之间。相当于公历4月,泼水节这一天人们要拜佛,姑娘们用漂着鲜花的清水为佛洗尘!然后彼此5668泼水嬉戏。相互祝愿,起初用手和碗泼水。后来便用盆和桶!边泼边歌,越泼越激烈、鼓声,锣声、泼水声、欢呼声响成一片,泼水节期间!还要举行赛龙船,、
傣族恋爱婚姻有什么风俗习惯?
  “赶摆黄焖鸡”是西双版纳男女青年以食传言的求恋方式、即姑娘把黄焖鸡拿到市场上出售!如果买者恰恰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会主动拿出凳子。让其坐在自己身旁!通过交谈、如双方情投意合?两人就端着鸡,拎着凳子到树林里互吐衷情!如买者不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会加倍要价。    “吃小酒”?在男女订婚时、男方挑着酒菜去女方家请客,当客2755人散去后,男方由三个男伴陪同和女方及女方的三个女伴,共摆一桌共饭、“吃小酒”讲吃三道菜:第一道是热的!第二道要盐多,第三道要有甜食,表示火热!深厚和甜蜜! 新房落1027成要贺新房。先上楼的是小伙子?抬着牛头、唱祝福歌。壮年男子抬箱子、已婚妇女抱被褥,姑娘们端着饭菜依次而上,然后在火塘上支好三脚架!摆桌置酒备菜、唱贺新房歌!乡亲们还要给主人送一些象征吉祥的礼物。   婚礼之日双方家里都要举行婚礼?大都先在女家进行,婚宴时,席桌上要铺上绿色的芭蕉叶,菜肴有象征吉祥的血旺(白旺)!年糕及各式菜、宴前新郎、新娘要做拴线仪式。即由主婚人用一根白线绕过双方的肩,又用两根白线分别拴8879在新郎?新娘的3362手腕上、象征纯洁!然后由高龄老人将糯米饭捏成三角形蘸上盐。置于火塘上的三脚架的顶点上!任其火烧后自然脱落、象征爱情像铁一样坚实、。
水族服饰的服饰特点
水族在服饰色彩上的特殊审美观!一方面是与他们谦恭含蓄!感情内向的伦理道德规范有关。另一方面!他们欣赏的色4477调与他们生活的绿色自然环境是和谐一致的,因为蓝色、青色是冷色。往往同浓荫。清泉等的清爽柔和相一致、在他们心理上产生安定和平之感。水族男女衣服多以青、蓝两色为主!男子穿大襟无领蓝布衫,戴瓜皮小帽。或青布包头!老年人着长衫。头缠里布包头!脚裹绑腿。妇女穿青黑蓝色圆领立襟宽袖短衣!下着青布长裤、衣裤四周镶花边。系青色绿花围腰,穿绣青布鞋,节日穿裙子!将长发梳成一把斜绾头上,盛大节日或宴会时!戴各式各6323样的耳环!项圈!手镯等银饰。水族围腰水族服饰。流行于贵州三都。荔波等地、黑色土布作料,在胸前饰缀绣片!在梯形外轮郭内绣五彩缤纷的花草。蝴蝶等图案、有的钉银泡等装饰,穿时系银链!与围腰口衔接处的银饰通常是以蝴蝶或花朵为内容的浮雕银花、既是挂勾又是装饰。水族女衣较长!围腰与衣长度相等。穿衣外面。起保护,美化服装作用、 !





服务保障

Copyright © 2005-2024 ,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驴友阁,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