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驴友阁首页 >> 风水知识 >> 周易风水 >> 古文《周公诫子》和《诫子书》的中心思想
周易中心思想

古文《周公诫子》和《诫子书》的中心思想
  周公诫子:教育儿子要有谦虚谨慎的美德   诫子书: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
白居易《醉歌》的中心思想及翻译。
杜甫(公元712--770年)!汉族。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初唐有名诗1626人杜审言的孙子!他在天宝五年(公元746年)到了长安!后又去应考科举、因李林甫把权弄奸、杜甫和全体应考者都落了第。故终生未成进士,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7795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干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1860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号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閒。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0967大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巨集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4010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5336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5228”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5697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有《杜工部集》、 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它真实地描写了特定环境下的县吏。关吏、老妇、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动!语言、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劳动人民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展示给人们一幕幕悽惨的人生悲剧、在这些人生苦难的描述中,一方面,诗人对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官吏给于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他又拥护王9993朝的平乱战争,希望人民忍受苦难!与王朝合作平定叛乱!这种复杂、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面......馀下全文>> ,
卖馒头的老人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今天又买了好多6610馒头 真好!
天书《周易》
  与其说《周易》是部天书。倒不如说是古先贤流传下来的一部哲学著作更合理!6365古有三易: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由于历史的原因?连山易早以失传!归藏易能掌握的。大陆不超个位数(也有人说已失传...),只有周易较好的保存了下来!并沿用至今!   又说:易有三式!一曰:太乙,二曰:奇门,三曰:六壬,太乙明天道!奇门知地理。六壬通人事、三式源于周易。确把易的四门1952功课:象?数!理。占。发挥淋漓、在实际应用中。甚至比64卦更具影响力!太乙神数!现代人研习较少、大六壬高手较多。奇门遁甲!自从河北张志春老师公开自己的学术成果以来。遁甲术便不再神秘。   至于:如果一个人把周易有看懂了,看透了,会有怎样的好处,   其实,周易只是本书、就是他的语法(术语)上让人觉的有些难懂,易所诠释是天地间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基础理论:没有五行的相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与发展、没有五行的相克!就没有发展中的平衡与协调!当然、这也是至理,   一般来说:   如果一个人把周易看懂了!3313他就从一个聪明人。转变成一个有智慧的人。   如果一个人把周易看透了、他就会开始接触佛学。得大智慧!   还有些人!因缘际会、会直接学佛!愿你有此福报,。
周易正宗周易译注
  《周易译注》有两种。黄寿祺的《周易译注》和周振甫的《周易译注》,黄版《周易译注》和《周易正宗》!优点是。内容全面、反映《周易》全貌、都有《十翼》。黄版《周易译注》对生僻字有注音、《周易正宗》相对通俗!缺点是。黄版《周易译注》不够通俗!译注上较多不太好懂。《周易正宗》生僻字无注音、而《周易》生僻字较多,构成阅读障碍,周版《周易译注》最为通俗!内容删减的也最多、没有《十翼》。据此。你根据需要予以选择!。
怎么才能学会周易
  怎么才能学会周易   建议。学会周易有几种方法,   1、确定学周易的范围!   2。确定学习自然科学的方法以解释周易的“天体论”!   3、是否用周易的卦爻去算命解卦,   4、推荐看 周易本义 周易参同契 十翼 等著,   供参考。
对周易的理解?
  “周易”一词的出处及原理 在《简易道德经》里。周是周到圆满、易是运动变8325化无不果的意思。太昊伏羲创作简易图时。把简易符(即现在八卦图的阴阳符)排列成一个圆形即一周的形式!阐明了周和易是简的主要组成部分。周易的周字并非周朝的沿用、而是周朝或周姓沿用了《简易道德经》里的这个完美的“周”字!无疑周易的周字!替代了简易的简字,大自万物的变化,是易的0915根本现象!恒之无休而无不果!说明了易、就是物的变化而成事。物每一点变化都有一定的结果。这就是易象!“简之周”和“周之易”说明了周是简的,易是周的、以父子的排列方式。就是成了:“简周易”,“求千太万后之果、明千思万绪之象”,说明了“简易图”是6347判断推理的一种测探工具, >简单概述 据传。《周易》的诞生地就是现在的世界遗产城市安阳市!羑里城位于安阳市区南10公里处,易卦系统最基本的要素为阴阳概念?而阴阳概念包括阴阳的性质和状态两层意义,如果不理会阴阳的状态,只论及其性质、则可以用阳爻(-)和阴爻(--)表示阴阳。将上述阴阳爻按照由下往上重叠三次!就形成了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基本卦。称为八经卦!再将八经卦两两重叠,就可以得到六个位次的易卦,共有六十四卦。这六十四卦称为六十四别卦!每一卦都有特定的名称,如果再考虑阴阳的状态、则阴阳概念又进一步划分为“老阴,老阳、少阴,少阳”四种情形,可以用“X。O。--,-!”四种符号分别代表之。六十四别卦每一卦的每个位次上都可能有四种阴阳状态,于是全部易卦系统就共有4096种不同的卦!如果将阴阳性质构成相同的各个卦放在一起!就形成了主卦卦名相1084同的六十四种分系统。可以称为某1125某卦系,《周易》经部文字说明的内容就是对六十四卦系中部分易卦的象征意义的解释以及相应的人事吉凶判定(称为占断),其中每一卦系的第一条内容是相应的全静卦的占断!其后的六条(乾坤卦系有七条)内容是顺次排列的对相应卦系一爻动的卦的占断。秦汉以后的易学对此都存在错误或者说模糊的认识。 占筮及《周易》一书起源于甲骨卜的实践!或许到了殷商末年、周文王写下了六十四卦系的卦辞!后来在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继承了孔子对周易的发现!著了《易传》!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李斯将其列为医术占卜书而幸免于难、 《周易》中运用八卦预测信息的方法的发明!正是我国人民具有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真实写照。他们在实践和好地认识社会,改造社会。推动社会不断的向前发展、所以,易卦及《周易》、是个储存量很大的信息库! 《周易》历经数千年之沧桑!已成为中华文化之根、易道讲究阴阳互应!刚柔相济,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五千年文明史上、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久历众劫而不覆、多逢畏难而不倾!独能遇衰而复振。不断地发展壮大、根源一脉传至今!是与我们民族对易道精神的时代把握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疑难之事、不是求助于偶像。而是运用通过八卦今昔信息预测的科学方法。预测自然和人事吉凶方面的有关信息?对一切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从而更。 《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然而这只是古人在未掌握科学方法之前所依托的一种手段、并不是真正的科学。虽然有些理解与科学相符,那是因为这个7252理解正好有科学合理性!但就不能因为说它是科学的。只能当它是一种文化。 目前,我国的易学研究在原理探索上仍无重大进展!理论研究停步不前,思想混乱。实际应用容易趋向神秘主义?上述状况严重歪曲了易学的学术地位、阻碍了中华易学良性化发展的步伐!蒙蔽了易学的真正价值! 《周易》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经典。它认为世界万物是发展变化的,其变化8620的基本要素是阴(--)和阳(—)?《周易·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世界上千姿百态的万物和万物的千变万化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周易》研究的对象是天。地。人三才、而以人为根本?三才又各具阴阳!所以《周易》六爻而成六十四卦。正如《说卦》:“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刚柔,故《易》六位而成章,”乾为纯阳之卦!坤为纯阴之卦!乾坤是阴阳的总代表!也是阴阳的根本!孔子在《系辞》中说“乾坤其易之门邪”?“乾坤其易8581之蕴邪”、《易纬·乾凿度》中说:“乾坤者。阴阳之根本、万物之祖宗也。” 通行本《周易》本经排序以《序卦》的次序为基础,而以乾!坤两卦为首、《系辞》开篇即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文言》是专门论述乾坤之卦德的传文、并将乾坤之德性引申发挥至人文道德范畴,说明乾!坤是《周3241易》中最重要的两卦。也是《周易》阴阳哲学的基础! 《周易》的由来 对于《周易》的成书、《汉书艺文志》曰:“《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此8344说最为汉儒接受、《周易乾凿度》有云:“垂皇策者羲、益卦德者文!成名者孔也”。“三圣”、“三古”之说简而言之,即:上古时代、通天之黄河现神兽“龙马”!背上布满神奇的图案!圣人伏羲将其临摹下来!并仰观天文!俯查地理、而做“八卦”!中古时代、姬昌被纣囚禁于羑里?遂体察天道人伦阴阳消息之理!重八卦为六十四卦!并作卦爻辞。即“文王拘而演《周易》”,下古时代、孔子喜“易”,感叹礼崩乐坏、故撰写《易传》十篇,而在宋朝之前,对于重卦者多有疑义,一者王弼认为伏羲画八卦之后自重为六十四卦,二者郑玄认为神农氏重卦。三者孙盛认为夏禹重卦! 直至北宋欧阳修撰《易童子问》!认为《易传》七种之间有互相抵牾之处。并非孔子一人所作:“其说虽多。要其旨归。止於繋辞明吉凶尔?可一言而足也、凡此数说者!其略也!其馀辞虽小异而大9053旨则同者?不可以胜举也!谓其说出於诸家!而昔之人杂取以释经!故择之不精。则不足怪也!谓其说出於一人,则是繁衍丛脞之言也、其遂以为圣人之作。则又大缪矣、”(犹见《易童子问卷三》),至于后世。疑古之风渐起,清代姚际恒所著《易传通论》与康有为《新学伪经考》都认为《易传》并非出自孔子之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钱玄同先生!冯友兰先生,顾颉刚先生!高亨先生!郭沫若先生等著名学者皆认为《1964易传》非孔子所作!顾颉刚先生则将《易传》成书年代推断为战国末期至西汉早期,唯有金景芳先生坚持认为《易传》乃孔子所作。 时至今日,长沙马王堆墓穴中发现的“帛书”中。已有不少记载间接证明《易传》的作者或相关作者大致是孔子,有待进一步考证!不过也当为盲目疑古者戒。 另一个方面,《周易》一书名字的由来也颇多争议。 “周”字的含义、4146历来有两种说法。一为“周代”!二为“周普”?前者的寓意在于认为《周易》为西周时代的书、理由便是《周礼》有云:“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一曰《归藏》,4314一曰《周易》”。而此说认为《连山》为神农时代的筮书,神农也称“连山氏”?《归藏》为黄5232帝时代的筮书?黄帝也称“归藏氏”。后夏用《连山》,商1108用《归藏》!西周所用之书则冠以“周”字,名为《周易》。后者则取郑玄《易赞》、“‘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故而《周易》的“周”字、义为“周普”? “易”字的含义主要的说法有以下几种: 一!“易”字的篆文为“(见右图片一) 小篆:易 ”?《说文》训为“易,蜥易!蝘蜓,守宫也、象形。”即“易”为蜥蜴之类!主取“变”之义、 二。《说文》又引秘书说“日月为易”、象征阴阳、 三,《周易乾凿度》云“‘易’一字含三义:所谓易也,变易也、不易也”,即简易、变化,不变三层含义! 四、“易”字的殷墟甲骨文为“(见图片二)”!取日出之时阴阳交变之义,也主于“变易”, 甲骨文:易 《周易》在古代文献中常被简称为《易》。至西汉初年被列为“经”书之一!世人遂尊称为《易经》、可见《周易》当以“易”为大义、而诸说纷繁、也莫过变易消息之理! 周易》的内容 今本《周易》的内容主要包括“经”和“传”两部分、 “经”部分!主要是六十四卦的卦形符号与卦爻辞, 所谓9207的“六十四卦”,是由“八卦”两两相重而得?“八卦”则是由“阴”、“阳”二爻三叠而成。 《周易》的“阴”!“阳”!分别呈中断的与相连的线条形状,即“––”与“—”。古人用阴阳范畴来表现寒暑、日月、男女,昼夜。奇偶等众多概念、正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 在“阴”与“阳”的基础上,圣人将其符号三叠而成八种不同形状。分别命名为不同的卦名并拟取相应的象征,称为“八卦”(也称“经卦”),具体如下: 卦象 卦名 象征物 象征意义 乾天健 坤地顺 震雷动 巽风入 坎水陷 离火丽 艮山止 兑泽悦 接着!圣人再将“八卦”两两相叠?构成六十四个不同的六划组合体、即“六十四卦”(也称“别卦”)。每卦中的两个“八卦”符号!居下者称为“下卦”(也称“内卦”。《左传》称“贞卦”)!居上者称为“上卦”(也称“外卦”。《左3128传》称“悔卦”)!“六十四卦”每卦共有六条线条。称为“爻”!《说文解字》6200云:“爻?交也”!王弼云:“夫爻者何也,言乎变者也”?“爻”的原意也就是阴阳之交变。因此“––”称为“阴爻”、以“六”表示!“—”称为“阳爻”!以“九”表示!六爻的位置称为“爻位”!自下而上分别为“初”、“二”,“三”。“四”。“五”、“上”、如《蒙卦》: 自下而上的六爻分别称为“初六”!“九二”。“六三”。“六四”。“六五”!“上九”, 所谓的卦爻辞!即系1138于卦形符号下的文辞!其中卦辞每卦一则。总括全卦大意,爻辞每爻一则!分指各爻旨趣、《周易》共有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因而相应的也有六十四则卦辞和三百八十四则爻辞(由于《乾》《坤》两卦各有“用九”和“用六”的文辞,故将其并入爻辞之中、即总计三百八十六则爻辞), “传”实际上是阐释《周易》经文的专著、即《彖传》上下。《象传》上下。《文言》、9924《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计七种十篇,因其阐发经文大义,如本经7580之羽翼?故汉人称之“十翼”。后世统称《易传》! 《彖传》随上下经分为上下两篇、共六十四节,分释六十四卦卦名,卦辞和一卦大旨,王弼0210曰:“夫彖者何也。统论一卦之体,明其所由之主者也!” 《象传》随上下经分为上下两篇,阐释各卦的卦象及各爻的爻象!释卦象者称为《大象传》!释爻象者称为《小象传》。 《文言》共两节。分别解说《乾》,《坤》两卦的意旨!故3878也称《乾文言》、《坤文言》。主要是在《彖》和《象》的基础上作出进一步阐发与拓展。 《系辞传》分为上下两篇。主要申说经文要领,贯彻卦爻辞的基本义理?文中对《周易》经文作了全面的辨析与阐发。一者抒发《易》理之精微,5121二者展示读《易》之要例, 《说卦传》是阐述八卦取象大例的专论、也是探讨《易》象产生于推展的重要依据, 《序卦传》是《周易》六十四卦排列次序的推衍纲要!揭示各卦之间的相承相受,前半段经《乾》至《离》共三十卦!主说天道!后半段自《咸》至《未济》三十四卦!主说人伦。 《杂卦传》犹言“杂糅众卦、错综其义”,将六十四卦重新编为三十二对“错综卦”,旨在阐发事物的发展在正反相对因素中体现的变化规律,   满意请采纳!
《周易》是本什么样的书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6154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春秋时期。官学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私学!易学前后相因。递变发展!百家之学兴。易学乃随之发生分化。自孔8131子赞易以后?《周易》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儒门之外!有两支易学与儒门易并列发展:一为旧势力仍存在的筮术易!另一为老子的道家易、易学开始分为三支、   《四库全书总目》将易学历史的源流变迁。分8785为“两派六宗”,两派、就是象数学派和义理学派!六宗。一为占卜宗、二为禨祥宗,三为造化宗,四为老庄宗、五为儒理宗,六为史事宗!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7083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7808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8370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易经》为群经之首。设教之书、   总评:   《周易》是中国本源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哲学巨著。历经七千多年的历史至6917今经久不衰。奠定了中华文化的重要价值取向,开创了东方文化的特色。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不可取代的重要价值和巨大影响、    《易经》的思想智慧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无论孔孟之道?老庄学说、还是《孙子兵法》,抑或是《黄帝内经》、《神龙易学》!无不和《易经》有着密切的联系。   《黄帝内经》是元素论五行文化和阴阳文化结合的典范、解决了大易“医病”的问题!思孟学派的《五行》是德性论五行文化与阴阳文化融汇的渊薮!解决了大易“医人”的问题,一言以蔽之:大易医国,医人!医病、   《周易》研究被称为“易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三易》在周朝不是随便可以见到的,孔子在得到周易之后4683爱不释手。《汉书·儒林传》记载:“孔子读易,纬编三绝,而为之传。”《易经》代代相传,释家林立,许多学者皓5643首穷经!考证训诂。留下了三千多部著作、蔚为大观,   《周易》历经数千年之沧桑、已成为汉族文化之根,易道讲究阴阳互应!刚柔相济。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五千年文明史上?汉民族之所以能够久7826历众劫而不覆!多逢畏难而不倾!独能遇衰而复振!不断地发展壮大,根源一脉传至今、与对易道精神的时代把握息息相关。,
什么是周易的中庸之道 ?
  周易》既是教科书。又是占卜书,作为教科书!它又兼有哲学!政治学,伦理道德学三方面的内涵!它首先是儒学经典,但是道家与佛家同样尊崇它、因为《周易》是夏,商、周三代巫!史。卜。祝们长时期的集体制作。而又得到了周文王!孔子等大政治家,大学问家们整理加工的产物!这就形成了它的特殊深度与特殊复杂性,   作为最古老的伦理1236道德学的著作?《周易》中提出了一系列如何进行自律的道德规范!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今日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即出于《周易·乾卦》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周易·坤卦》中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书中,虽然并没有用中庸之道这样一个名词。但是。它的许多内涵,实际上正是从各个角度、在各个片段上。反复地、多层次地说到了有关中庸2343之道的若干道理,   《周易·乾卦》中!以龙作比喻!实际上讲了人们在不同处境中应该何以自处的道理,比如说,在“潜龙8478勿用”即不得意时,应该“在下位而不忧”、而6151“亢龙有悔”?则是说在居高位时!应该“在上位而不骄”,这里说的,正是中庸之道的修养原则。举一反三,《周易》中的许多寓言!如“履霜坚冰(从出现微霜到严重冰冻是一个很难觉察的渐进过程)”!“羝羊触藩(公羊以角猛撞篱笆而陷嵌其角)”,“即鹿无虞(没有守林官带路不可深入密林猎鹿鹿)”。“1368井谷有鲋(活水井可渐变枯井,而枯井中则又仍有蛙或鱼存活,证明淘井后仍能成为活水井)”、“日中则西!月满则蚀”等等,其实都是教导人们认识居高思倾、居安思危。居勇思怯、居进思退!居畅达思壅塞等类辩证4477的哲理!实际上也都包含有提醒掌权者要谨慎地行使权力的内涵、而一当孔子提出了中庸之道这一哲理时、就把《周易》中的各个片段一下子全面地照亮了!集束了!提纲挈领了。《周易》成为古代一切政治家!思想家的必3422读教科书!其原因亦在此。可惜今天的1511世风偏于浮躁!许多人正在把它作为单纯的算命书派用场了、   懂得权力制约的重要性?将权力制约上升到中庸之道的哲学高度来理解。将《周易》作为六经之首、使政治家与思想家们能从哲学高度认识这部论述权力制约基础理论的著作!这说明儒家思想作为一种政治理论的成熟程度,这也正预示了儒家有远见地总结了政治运行的若干普遍性规律,因而在此后的社会进程中。儒家将有可能占据某种思想的制高点!    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认为,国家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专政!是阶0529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同时。国家却又是缓和冲突、调节阶级矛盾使其不致斗争到两败俱伤程度的工具! 而中庸之道正是指导统治阶级的领袖人物缓和阶级矛盾,调节阶级关系的哲学思想,从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来观察中庸之道,尤见儒家的这一理论、作为统治思想的成熟与老到程度!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儒家在其后的两千年封建社会中,为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绝非偶然、也许!去除了极左思4376潮的偏见,我们还将发现!传统文化中可供继承的内容是极其广泛的!绝不仅止于中庸之道一隅而已。。
周易是谁发明的
 5286 周易》是中国周代的典箱、被尊为“群经之首,诸子百家之源”,西方文明有《圣经》、东方文明有《周易》!周易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根本与源头、对中国后来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产生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中国的建筑!医学,音乐、绘画,日常生活等无不与《周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仍至到影响到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就连《论语》中也多处引用《周易》的词语   《周易》是一部古代经典!是关于人类思想和宇宙本质规律的学问,其原理在得到正确认识后、对未来世界的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周易》的作者2369周文王姬昌在商纣时期为西伯,建国于岐山之下。积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纣王进谗言。而被囚于羑里。后得释归、益行仁政、天下诸侯多归从!子周武王有天下后,追尊为周文王、商末诸侯首领!史称西北侯!追封为周文王、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先祖古公,父亲季历之法,倡导笃仁!敬老。慈少、礼贤下士的社会风气、使其领地的社会经济1472得以发展、与其子姬发在宝鸡蟠溪钓鱼台聘姜尚为军师!自岐山起兵率军攻伐殷商。是西周王朝的开创者!发明“文王八卦”!流传于世!《史记》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被商王囚禁期间在狱中写了《周易》一书。在位50年。    《史记》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故古人多依司马迁之说而认同《周易》乃周文王所著!今人则有不同观点!由于成书很早。随着时9427代演变,文字含义已多不为世人所理解,《易》的内容在春秋战国时便已不易读懂,为此古人专门撰写了《易传》以解读《易经》!今天我们所说的“周易”通常指《易经》和《易传》二者的结合!   《周易》为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我国最古老、最有权威,最著名的一部经典。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的结晶,简称《易》。又称《易经》,包括经和传两部分。《周易》经部本是筮占书、其文字部分是对相应易卦象征意义的解说和人事吉简吉凶的判定,而传部是对“易”的理解和对《周易》文辞的发挥等内容,   易卦系统最基本的要素为阴阳概念、而阴阳概念包括阴阳的性质和状态两层意义!如果不理会阴阳的状态?只论及其性质,则可以用阳爻(-)和阴爻(--)表示阴阳,将上述阴阳爻按照由下往上重叠三次、就形成了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基本卦、称为八经卦!再将八经卦两两重叠。就可以得到2990六个位次的易卦!共有六十四卦、这六十四卦称为六十四别卦、每一卦都有!





服务保障

Copyright © 2005-2024 ,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驴友阁,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