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驴友阁首页 >> 风水知识 >> 周易风水 >> 周易评述的作者是谁
对周易系辞的评述

周易评述的作者是谁
   你说的是十翼吧。是孔子!
周易系辞应该怎么读?
  周易中的“系辞”为周公所作?后孔子作“系辞传”、此处“系”应读为“xi”(四声)。“系辞”有“系结于卦爻之下的文字”之意!、
周易全文系辞下传?
  《易经、系辞下传》第一章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聩然示人简矣、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3600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易经、系辞下传》第二章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包羲氏没。神农氏作,□④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2373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重门击□⑤!以待暴客、盖取诸豫。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上古结2484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⑥、《易经、系辞下传》第三章    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彖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也?是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   《易经。系辞下传》第四章   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故何也。阳卦奇!阴卦耦、其德行何也。6350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易经。系辞下传》第五章   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8080子曰:「天下何思何虑!4982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3419「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易曰:「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子曰:「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期将至。妻其可得见邪。」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3623器於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不获。语成器而动者也,」子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而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易曰:「履校灭趾、无咎。」此之谓也,」「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曰:「履校灭耳!凶。」」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5760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曰:「其亡其亡,系于包桑,」」「天地□⑦□③,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易曰:「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言致一也,」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动!则民不与也,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易曰:「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易经,系辞下传》第六章   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其称名也!杂而不越、於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子曰:「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    《易经、系辞下传》第七章   易之兴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履!和而至,谦。尊而光,复。小而辨於物,恒。杂而不厌!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困、穷而通、井。居其所而迁。巽,称而隐。履,以和行!谦!以制礼!复,以自知,恒,以一德!损、以远害!益!以兴利,困!以寡怨、井。以辨义,巽!以行权、   《易经,系辞下传》第八章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注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曲要!唯变所适,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於忧患与故。无有帅保,如临父母,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曲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易经!系辞下传》第九章   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辞拟之,卒成之终。若夫杂物撰德、辨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二与四位、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邪、   《易经!系辞下传》第十章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经,系道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有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   《易经,系辞下传》第十一章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   《易经,系辞下传》第十二章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能说诸心,能研诸侯之虑?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②□②者、是故,变化云为。吉事有祥!象事知器。占事未来!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是故,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1387而利害生!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将叛者,其辞□8,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
《周易》是从谁开始的?
  《周易》之所以叫《周易》是因为“文王拘而演周易”——(出自司马迁《报任安书》,也是《史记》的作者)   《周易》是将只有图形符号的《易经》加上了卦爻辞。使得人们可以较容1445易的看懂,理解。   另外!周文王是将伏羲的先天八卦演算成实用版的“六十四卦”   从时间上说、伏羲是上古人士!周文王生活在中古时代   所以   从谁开始 选C   最后!关于《周易》作者的争论其实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所以这一题出题人只问“从7236谁开始”,而不问作者是哪位!、。   因为这是中国流传至今最久远的一部巨作(也是先秦焚书坑儒仅留下来的)。是经过上古伏羲画八卦。中古文王演算再更新!后来近古时代孔子又收3161集整理 以至于“韦编三绝”、、
看周易会走火入魔吗
  这些是个人爱好!。没什么的、
出自《周易·系辞上》,俗语“兄弟齐心”的下一句是什么?
  其利断金   出处为《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易经系辞第九章释文?
  占筮方法:(一)用五十根蓍草!先抽去一根象征“太极”?始终不用!剩下四十九根信手分成两半!象征“两仪”、左右手各拿一半。(二)从右手抽出一根。夹在左手小指与无名指之间。象征“三才”(天、地。人)中的“人”,(三)放下右手所拿的蓍草,用右手数左手中的蓍草,四根数一次!剩下最后的余数又夹在左手无名指与中指之间。据说四根象征“四季”、而余数象征“闰月”。(四)以左手数右手原来所拿的那一半蓍草、方法和上面一样,余下来的蓍草夹在左手中指与食指之间,这时。左手夹的蓍草合在一起,不是五根、就是九根。剩下的蓍草不是四十根就是四十四根、(五)把那九或五根蓍草放在一边!剩下的四十或四十四根再分成两半放在左右手中!又从右手那把里抽出一根夹在左手小指和无名指之间?像0982上面所说的那样四根一次地数!数完左手那一把再数右手这一把。两次余下来的蓍草加上先夹在左手的一根,一定是四根或八根、这时!剩下的蓍草不是三十二。三十六根就是四十根!(六)再如法操作一次。余数有形成八根或四根,去掉余数后、剩下的蓍草不是二十四,二十八!三十二根就是三十六根,以上三次分数蓍草。叫做“三变”!三变的结果有四种:二十四、二十八。三十二、三十六!这四个数分别是“四”的六,七,八、九倍,六为老阴、八为少阴!九为老阳!七为少阳,由此便得一爻,由于六十四卦每卦有六爻!所以要来六次、共十八变。、
易经的系辞和系传有区别吗
  《系辞》是汉初太学五经博中易学博士的教学提纲挈领!是以儒学思维撰写的、《系辞传》是继《系辞》问世后、古人对《系辞》的归属而提出的一种解读观,。
什么是周易译注(上下)?
  《周易译注2930》(全2册)作者是现代易学大家!与本社推出的其他《周易》研究或注释著作略有不同。本书以“详细”见长!对卦辞!爻辞。彖传,象传等逐句详加注释、翻译成现代汉语?并且作深入而明白的讲解。每卦还有系统的总论!全书前有长篇导读。后附读易要例,兼具研究性与普及性,一编在手,尽览古今易学的精华。!
大家对周易有些什么问题啊?
  对《周易》与科学关系的初浅看法   2004-10-16 作者:宋正海(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   1990年。“天地生4791人学术讲座”初创时。组织过“周易与现代科学”报告和“当代周易热是落后   文化现象还是先进文化现象”辩论会、没想到、历经14年、这个问题仍是学术热点!并越演越烈!大   有新一轮“科玄论战”之势!为此、“天地生人学术讲座”决定组织“《周易》与科学”系列学术讨   论,促使不同观点专家学者能平心静气坐到一起,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讨论逐步解决这个世纪性的   难题!   本人长期从事中国古代科学史研究、组织过有关《周易》报告和论文百余次,组织过中国传统文化与   现代科学技术关系的学术活动就更多、但很遗憾。对《周易》没有作应有的研究。《周易》是群经之   首,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一!本人也想就此有关问题谈一些看法,但只是初浅看法,   一。科学并非只西方近代科学一种模式   人类生存发展必然要与自然界打交道!所以有人类社会、就会积累起对自然界的知识。知识的初   步积累就相互联系开始形成了体系、(自然)科学是人类在自然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有关自然的知识   体系。所以说,科学是人类社会结构中的一个基本要素?从古至今。任何国家和民族的社会结构中,   均存在科学这个要素。所不同只是体系有类型不同、水平有高低之分,并非只西方近代科学体系才算   是2626“科学”、   如果只认为西方近代科学才是科学。那民族科学不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如果只认为西方   近代科学是绝对真理。是科学终结、那更是错误的了,科学有地域性、民族性和时代性。故存在有多   种多样模式。彼此各有优缺点、正确的方法是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所以不能只以近代西方科学特征   作为标准,评这评那!认定中国古代没有科学,甚至给各国民族科学乱扣“伪科学”!“赝科学”,    “类科学”。“前科学”等帽子,   二。近代中国科学的衰落,虽有科学传统缺陷方面因素、但更有社会因素   中国古代科学成果灿烂,并成为中国古文明的根基之一,这是考古发掘和史学研究证明了的。可   以肯定,即使没有近代西方科学的传入,中国传统科学(包括中医)照6325样能近代化,现代化的、   西方近代科学是在船坚炮利与经济掠夺下才迅速崛起。统治全球,因此!各国民族科学在近代的   衰落,并非单纯是科学传统本身问题。所以当代中国人不能因科学主义的贬斥中国科学传统而自我迷   失,   为什么中国古代有发达的科学!而近代科学又没有诞生在中国?这就6515是著名的“李约瑟难题”。   是个老命题、近百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参加过讨论?发表过见解,大家认为这确与中国科学传统缺陷   方面有一定关系。但也有较一致的倾向、即根本原因是明清中国闭关锁国和资本主义没有迅速发展。   80年代本人参加过“中国近代科学落后原因讨论会”!并与陈传康老师写有“郑和航海为什么没有导   致中国人去完成地理大发现”一文?文章虽较系统分析了中国海洋文化缺陷方面原因,但最后0535又强调   指出:“地理大发现最根本的还是经济动因!如果明初中国资本主义有迅速的发展。从而产生强大持   9543续的经济动因!那么封锁的海洋政策,皇帝的6591主观意志(行为),狭隘的地平大地观以及传统地图的   缺陷等不利条件都会改变并按经济要求而顺向发展的!那么中国人也会完成地理大发现的!”   三,中国科学传统有强大的生命力,在21世纪将大放光彩   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的关系的讨论!目前的学术热点早已不是李约瑟难题。这是上世纪80年   代兴起的热点,随着中国要实现“四化”,特别是科技现代化!90年代热点已是中国传统文化能否对   当代和21世纪科学有重大的创新作用!天地生人学术讲座是与后者为重点!有着大量报告和讨论,一   致认为。20世纪70年6433代以来!尽管近代科6424技虽仍有大的发展!但由于科学已面临解决环境恶化!资源   匮乏?能源短缺、灾害预报。人口膨涨,天体演化,地球起源!生物进化等的重大研究课题。近代科   学体系因而面临巨大的困惑和挑战。这就呼唤并推动了自然史。复杂性!非线性研究的发展和整体!   综合。系统方法的崛起,当前,科学正经历着由简单性探索向复杂性研究的大变革时代!在分析研究   基础上的科学综合研究潮流的崛起已是历史的必然、“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把中国整体论思维和   方法叠加到5095当代科技的综合研究中!可以给当代科技研究带来巨大的创造力。中国传统科学体系(或   称“自然国学”)复兴已是不可避免的了!这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认同,   四。对《周易》科学性的激烈争鸣源于科学主义的影响    在现代?要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中西科9894学传统。评价《周易》的科学性!不仅只是个人善良愿望   !也不仅是知识多寡问题?更要自觉1372清理科学主义,   近400年!西方近代科学突飞猛进,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物质文明!于是造成一种假象:近代科学   是绝对真理!是万能的。于是在今天竟出现一些怪现象。如一些不懂中医的人能大言不惭地宣布!中   医能治病不能说就不是伪科学!又如、某些人并不懂中国传统文化,更没有研究过传统文化与科学复   杂关系、但他们认为、骂一下中国传统文化?说一下传统科学是“伪科学”。似乎成了科学精神的表    现!有了快感!6120可见科学主义毒害之深。在当代,在中国科学现代化中如何清理科学主义。顺利发挥   民族文化优势、实任重而道远、为此最近在中国中医药论坛上、本人作了题为“中医要振兴,必须批   判科学主义”的发言、明确了自己的观点。    《周易》与科学关系问题所以在当代学术界成为争论不休的热点!原因就在科学主9646义作怪,对《   周易》的评价不是对一本古书的评价。而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科学传统的总评价。   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关系的评价是与时代的大变革分不开的、从科学发展史而言,当年的科玄论战 7893  是发生在古代科学向近代科学转型时期?而当代科学界掀起的《周易》热也正是在新的科学转型时期   :由简单性探索向复杂性研究过渡、由大物理学时代向自然史研究时代转化、由征服自然向人与自然 0160  协调转变!   五,《周易》与近代科学   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可能与中国科学传统的缺陷方面有一定关系!《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   的源头!故认为《周易》存在有近代科学不利的方面!这样推论也可能有一定道理!1378但推论还不能服   人、还应该有具体的论证,   其实笼统地说《周易》不利于近代科学发展是不对的!   比利时理学所所长胡阳曾在“天地生人学术讲座”第585讲作“近代科学产生与中国文化―莱布   尼茨在发明二进制前没有见过先天图吗,”的报告。提供了大量有说服力的史料、这说明。《周易》   对西方近代科学发展也直接作出过贡献的,   有学者认为。《周易》只有归纳、没有推演,所以阻碍了科学启蒙,这种说法可能是错误的。《   周易》64卦确是归纳法所得,但人们用这些卦象来解释推测万事万物!就是推演法!《周易》等中国   传统科学中经常使用的取象比类方法所以在中国古代能推动科学发展,在21世纪也能作为科学研究的   一种基本方法!这正说明取象比类不仅没有大的缺陷,而且是认识世界的强大生命力,   归纳与推演(演绎)是一对哲学范畴!一8502种普遍的方法论。对哲学范畴不能只从局部角度(近代   科学一个阶段一个侧面)来理解。从而认定她在有高度文明民族的灿烂科学传统中的基本缺失。8550应从广义上去认识!事实上、取象比类讨论对象主要不是事物。而是事物间的关系和状态,这与近代科学中。以单纯认识事物是不同的!这种重要差别,对于用近代科学特征作为衡量一切民族科学是无法分清难于理解的。   (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   对周易预测中全息等现象的看法   1!人类这个生存空间里万物发展内在5857规律相似定律,这个不多说了。大家常用的外应类似于这个,不用起卦等预测也可!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等等、但要抓住实质、   2,全息定律:有反映整个事情发展情况的信息点?也有反映局部的信息点。这个信息是超前存在的、基本上是不可更改的、1666成败吉凶早已隐含在信息点中。这个信息点好像是种子。比如麦子的种子不可能长出稻子!以上两点要结合起来用!方可正确、不然有时会误将局部信息当成整体信息。   3,关于阴阳:另外。阴阳和吉凶是两对概念!是两组不同的状态!阴阳是客观状态、吉凶是与人的感觉相联系后对于人来说的状态!有时不少人会混淆!以为阳好,阴不好!其实阳中有吉凶!阴中亦有吉凶,另外成败又是预测中很关键的一对矛盾!不多说了。!





服务保障

Copyright © 2005-2024 ,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驴友阁,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