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驴友阁首页 >> 风水知识 >> 易经入门 >> 论述:《易经》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易经是中国文化的

论述:《易经》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易经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根、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就诞生了?是中国进入9401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它不但是最1896早的文明典籍!对中国文化影响的领域非常广泛!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对儒家、道家,中医、政治。军事,文化、民俗影响深广、是世界上传承非常完整?绵延不绝!生生息息的文化活化石、   《易经》运用简单卦符系统对宇宙万物发展演化规律进行摹拟,找到了事物间的抽相关联,比之研究具象关联的1577现代科学、其奥妙至今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易经》的阴阳学说及其极变规律!先后天八卦思想对道家影响深远,是道家学说的思想根基。被道家崇为“三玄之一”,《易经》也是儒家中庸之道,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等思想的重要来源。被儒家尊为“群经之首”,《易经》阴阳学说是中医阴阳学说的基础、   《易经》的实时定位思想!与时偕行等思想对中医有着至为重要的影响,一人一方,因病成方的治疗原则皆源于此,同时对子午流注、八纲辨证!风寒暑湿燥火六邪等学说的形成都有重要影响!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受《易经》的影响很大、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运用八卦取象的观念。明确了中医用药原则,张仲景《伤寒论》把阴阳学说和太极含三为一发展为六经学说、创立了六经辨证的原则,奠定了临床医学的基础,、
易经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具体点是什么呢?
  易经是群经之首!群经之始、易8067经包罗万象!是中国文化的根基!!
为什么说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
  《易经》是华2160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7680的必修之术!从本质上来讲,9693《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易经说什么的?
  易经就是研究个体与群体的发展变化规律的介绍!研究个体规律的就是易经的使用体系的一部分、而研究群体变化规律的就是我们所称的哲学,详细的可以读一下《周易导读》!是王炳中所写的书籍!。
中国饮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有哪些?
  华夏民族的饮食生活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性,尽管有些特性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不可理解。或者说不太科学(近百年来,“科学”二字在中国几乎成为宗教信仰。它只是衡量一切领域是非的一把尺子,而它本身却不能受到质疑)、但饮食生活难道仅仅是“科学”二字所能说尽的吗,   如果我们再关注一下“文化”!那么研究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不仅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必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   饮食文化作为一种象征符号体系、作为一种意义形式。在看似简略却6303最为杂乱,看似尘俗却又最为神圣的日常日子典礼中!彰显出“一个民族的精力气质、日子风格。特征和质量。即品德与审美的风格及心情和世界观——即他们所以为的事物真实存在方法的图景。亦即他们全面的秩序3920观念”?   可以说“中国文化中最基本的运作法则是追求均衡与调和,也就是经典上所说的‘致中和’的本意、它包括三个层面:一是自然体系(天)的调和?二是有机体系统(人)的调和!三是人际关系(社会)的调和”,!
荷花、兔子在中国文化中有什么内涵
  莲花就不说了,兔子或娴静可爱,或灵动矫捷。多以机灵而惹人怜、是瑞兽、兔居土洞而属于“阴”、唇豁而4725“缺”!望月而孕,故多与月亮联系!在民俗中也多与美好愿望相关,如兔灯。兔馍、也有不好的。比如“兔崽子”、望月而孕!不知其父的意思!又兔子专指有龙阳之癖的小“受”。、
从历史性看,性别伦理观与中国文化精神的关系?
  中国古代哲理思想的性别特征 中国哲理思想在相当程度上源于《易》的古远传统!流传至今的《周易》分为“经”与“传”两部分、与我们的问题相关的“阴阳”!“刚柔”!“天地”等词汇虽然只出现于晚出的(约战国时期)的《易传》部分! 但《易经》中已有六十四卦象。而它们都是由相互对比区别的两个爻象、即“---”和“- -”构成的!六根纯“---”组成的第一个卦。名为“乾”、纯“- -”组成的第二个卦。名为“坤”,仅就卦象而言、《易》与中国历史9795几乎同样久远?不论是“伏羲画卦”的古说、《连山》(夏《易》名),《归藏》(殷《易》名)之旧名,还是考古的发现,都在表明这一点!自远古以来、《易》的文字部分可能有过变化、甚至是相当大的变化,但它的卦象部分不可能有重大的结构变化。不然就无《易》可言。可以看出!卦象不同于包含杂多因子的一般图象、也不同于封闭的几何图形、而是有“二进”(binary)含义或“两性”含义的象结构。它们由最简易的直观区别造成?没有实体化的中心!硬核和基础(两6606爻内在互需?自身无表现意义),只靠连断!位置。次序,正反、变换和循环等区别来构成!而且。至少从殷周之际开始、纯“---”卦和纯“- -”卦就被称为“乾”与“坤”!并相8474应地有一系列对应的性质!比如“天/地(霜冰。野)”,“龙/牝马”等、 具体地讲,为什么我们可以说《易》象有性别的含义呢、首先!如上所及、易象都来自一对爻象!它们非常相似。明显地属于同一种类?只是在阴爻〔这里使用“阴爻”这个词是为叙述方便,不是假定在有爻象之时就有了“阴阳”赋义〕的中间有一断口。所以!它们之间“亲密化的区别”极其微妙!比后来莱布尼兹9292试图用来解释它们的二进制数学符号“0”与“1”还要微妙得多, 而且、正是由于通过这最近似和最简易的相互区别来构造易象!这爻象对子中的任何一方都是绝对必要的!在“构成意义”这个终极含义上是“彼此彼此”的!谁也不比谁从本性上更优越、更真实。任何“实体/属性”,“存在/非存在”。“本质/现象”。“形式/质料”。“主体/客体”之分或赋义在这里都是无意义的(senseless),因为在易象的“话语结构”中,任何意义都要靠爻象双方的相对相生?交错往来而构成、两种爻象的相互区别和相互需要是内在的,先于任何“存在”逻辑而为“意义”(sense, meaning)所需要的、就此而言。两爻象之间的关系不同于任何一种后于意义构成(post-meaning-constitution9168)的关系!比如观念与观念之间的,概念与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物与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主体与主体,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等等、而更近似于两性之间的关系! 顺着易象的这些有性别含义的特性、历代解《易》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看阴阳爻有无交感呼应。有则吉通,无则悔吝。吴汝纶先生的《易说》总结为:《易》中凡阳爻之行。遇阴爻则通、遇阳爻则受阻、尚秉和先生指出这是“全《易》之精髓”! 这也就是说。0419后世解《易》者们发现,从易象上讲,阴阳爻相交的卦爻辞(即《易经》经文中的文字断语)倾向于吉亨!相反5367者则多为悔吝、“阳遇阴则通,阳遇阳则阻”意味着!异性相交相和而感生变化?生出新的可能、故而通达吉亨。反之。无论现成状态多么显赫,只要阴阳爻不交。同性相遇,无新的可能出现。则将处于危殆凶险的境况、 这一节以上部分的意思可以用《周易•系辞》上下传的两个第1章 来总结: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评:这是在刻划乾坤卦。尤其是组成它们的阴阳爻之“象”的特点,即其结构的至易至简(直线与断线,或一字线和间断线)!原发之二中隐含纯一〕、易则易知、简则易从〔评:此处言“易简”之效用。它使人的语言直觉与象化思维易于跟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评:‘有亲’乃阴阳两性之本义、‘有功’乃此亲亲所生之1953新新也〕!……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评:此语需品味再三、方得其理之一二〕!天下之理得!6577而成位乎其中矣,(《系辞上》1章) 乾道成男、坤7155道成女〔评:其根据就在爻?卦之象中〕!(《系辞上》1章) 刚柔〔阴阳〕相推。变在其中矣、……刚柔者!立本者也!……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颓然示人简矣〔评:此处更是在明显地揭示阳阴爻或乾坤卦之象的特点〕,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评:注意“爻”与“效”!“象”1180与“像”的音和形之“有亲”〕,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天地〔阳阴〕之大德曰生〔评:要害处〕。圣人之大宝曰位。(《系辞下》1章) 由此看来、将这一对爻画及乾坤两卦解释为阴阳!进而解释为雌雄(男女、父母,夫妇)两性。是相当合适的!因为它们6514本身的特点及其在《易》中的功能角色。确实有“相互关联地区别。相对相交地生成”的“性别”之义,所以《庄子•天下篇》讲“《易》以道阴阳”是一语中的、当然。“阴阳”在古代中文语境中的变体极其丰富。日月!明暗、天地。上下,左右,热冷、进退、往来、春秋,山水!动静,生死。兴衰等等,无处不有阴阳。但是,如果考虑到爻象在《易》中的结构与功能、以及“乾坤”!“阴阳”,“刚柔”,“天地”在古代中文里鲜明的性别含义!那么就不会怀疑!《易》所道的阴阳中确0535有两性的生命与繁衍功能。 至于这阴阳在儒道兵法医等思想传统中的表现!各有不同、有的比较8392明确地提及“阴阳”!比如《周礼》、《礼记》!《老子》。《庄子》。《黄帝内经》。有的则只以边缘的方式涉及。比如《孙子》!有的则似乎未明言之、比如《论语》!《孟子》!《韩非子》。但这并不说明最后这一类著作未受到《易》的乾坤阴阳的大思路的影响、这么讲不仅是由于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五十以学《易》”(7.17)!更是由于孔子在该书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方式与易象的“阴阳相分不相离!相对以相生”的含义“一以贯之”,孔子从不脱开这种相对相生!相摩相荡的生成形势而侈谈什么“天道”、“性命”!“仁义”(《论语》5.13,9.1)。教诲学生则总要在“愤启”,0247“悱发”的具体对话形势中!使其举一反三(7.8)、欲罢而不能(9.11),而且,孔子爱《诗》近乎痴!称“《关睢》乐而不淫”(3.20)、主张“《诗》可以兴”(17.9)等等、都反映出他不离阴阳男女之生动情境而言礼求仁的倾向,子思(孔子之孙)所著的《中庸》中就以这样一段话来形容儒家君子的境界:“《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12章)这是在活泼泼地理解和发挥《易》的“刚柔相易。……唯变所适”的精神,相反。阴阳也可以被呆板化为两种构成世界的元素。成为阴阳家们构造“宇宙论”的理论基石!这种“阴阳”却不是孔子。孟子所乐于言之的了?韩非子深受《老子》一书影响,在0833他自己写的书中可以非常生动地表现阴阳虚实、动静势态的微妙含义!却不必刻意地讨论“阴阳”或正式使用这两个词!这正是先秦人触类旁通!“知变化之道”(《系辞上》9章)的思想风貎! 由此,我们可以说:与西方传统哲学的主流形态不同!中国古代哲理思想主流的中枢处是有性别可言的,《系辞下》一段话直接表达出这个特性:“〔孔子曰:〕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5章) 有性哲学与无性哲学的不同趋向 现在的问题是:在哲学思想的本原之处有性别还是无性别。会造成什么样的思想效应呢、我想这效应是重大的、根本性的! 首先。认为终极实在者是有性别的、这意味着“关系”在最根本处也是无法避免的、因为“性”或“性别”势必造成一个非单一的交往局面、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系辞上》5章)也、这就使得任何意义上的实体主义。也就是认为可以脱开关系来把握“存在之所以为存在者”或“存在(是)本身”的做法、不能成立、终极实在绝无可定义的自性可言,而我们已经看到,西方传统哲学——不管是古代的还是近代的——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寻求有自身依据的终极实在者、 其次。这哲理上的性关系不会是完全可确定的或可对象化的!比如像逻辑和希腊数学中的那些关系。而一定是一种从根本处就动态的?8455相互影响的(interplaying)关系!这也就是说!这种关系中总有些不可完全预测的,具有危胁性的东西、或者说是可造成背叛。缺陷,失恋!失败。总之就是“阴阳不测”(《系辞上》5章)的东西,因而有性别或性感的思想总有忧患意识,“夕惕若”(《易•乾》九三),“亢龙有悔”(《易•乾》上九)!“西南得朋!东北丧朋”(《易•坤》卦辞),“作《易》者!其有忧患乎、”(《系辞下》7章)所以总要“观变于阴阳而立卦”(《说卦》1章),而西方的传统哲学与宗教的主流所看到的虚假。危险和罪恶都只属于现象界。终极关怀所要求。规定和信仰的都是那些不可能遭到感染,生病和出错的最高极者!因而感受不到任何忧患、至极处只有充实、狂喜与感恩。 第三、两性关系也不尽同于“赫拉克利特之流”式的或佛教“缘起性空”式的动态关系,因为它们势在生成新的可能,既不只是相对的、也不只是为生成留下“空”间的,所以《易传》讲“生生之谓易”(《系辞上》5章)!又讲“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系辞下》5章)。 第四!正是由于两性关系的生成势态、使得世代延续与交叠互构状的更替成为不可避免的终极过程。于是!对两性交生关系的重视也就自然会延伸为对其所生成的世代形态与结构的尊重?这在《易传》中就〔比如〕被解释为八卦之间的家庭关系:“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长男、巽……长女。坎……中男,离……中女。艮……少男!兑……少女。”(《说卦》10章)所以在儒家传统中,“夫妇之愚”(《中庸》12章)和“《关睢》之乐”得到尊重。而亲子关系!家庭,家族!6460祖先崇拜占有崇高的地位?深刻之极地影响到中国文明的社会结构。人际关系!政治形态和一系列哲理思想!谁要是看不到孔子讲的“仁爱”是以夫妇。亲子之爱为源头的!就不知此爱与墨子“兼爱”!柏拉图的“精神恋爱”!基督教的“对神的爱”或“对仇敌之爱”的原则区别,就会不明白孔子思想言8209论的独特之处! 也正是由于这一性别!性爱与家庭,家族的“生-存-论”上的联系!才可以理解广义的儒家在中国两?三千年的古文化中的主导地位是由来有自,佛家缘起中观说和华严、2032禅宗之新境不可谓不灵妙无比?道家的有无相生!阴阳相冲。因应变化的道论不可谓不玄妙之极!但都未从根本道理上充分舒展性别的思想涵义?未能使家庭与家族获得禅性与道性,因而只能作为中国传统思想与人生境界的虽然重要但毕竟是补充的形态而存在! 可以想见、也可以发现!西方传统哲学。包括它的伦3725理学中不会有家庭的任何实质性地位! 在某些后黑格尔和后现代思想家(比如马克思!弗洛依德、福柯)那里。对本质主义和实体主义的批判还表现为对教会意识形态!资本主义生产伦理和财产继承制所鼓励的家庭关系的批判,甚至在发生了重大变化的当代西方哲学中!包括本文第一节所提及的那些对“性”问题感兴趣的哲学家与思潮!比如尼采,梅洛-庞蒂、海德格尔,女权主义等!至今也都未找到真实的“家”或“家园”!由此更令人感到。在哲学这个文化的核心处缺少了两性关系会带来何等深刻持久的影响,于是。这样一个现象也就能够理解了。即《老子》!《孙子兵法》和禅宗,虽然对于西方人来讲也是异质的、别扭的!但还是要比《论语》和儒家容易接受得多、 第五!两性的自然交媾化生总有时间性或时机性,“天地盈虚、与时消息、”(《易•丰•彖》)这“时”一方面表现为宏观的自然“四时”:“夫乾……大生焉。夫坤……广生焉!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8302义配日月!”(《系辞上》6章)另一方面,这“时”表现为微观的或当场发生的“时机”!《易•彖传》赞叹十几个卦象(比如《豫》!《随》。《坎》!《革》2340)“之时义大矣哉”,这“时”字就主要意味着“时机〔的把握和领会〕”。两性的交往要成功。时机是极其重要的,领会时机、在《易•系辞》中就称为“知几”!“《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系辞上》10章)“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机而作、不俟终日。”(《系辞下》5章)“关关睢鸠、在河之洲”!就是“君子好逑〔那位‘窈窕淑女’〕”之时,因万物皆有阴阳!所以皆有时机、要想成功、非“知几”不可,其实。“阴”!“阳”的字源都与“日”有关:云掩日为阴〔阴〕。日朗照为阳〔阳〕。它们就都与时有关!因为“日”!“月”是这个世界的生命之时的来源。所以阴阳爻本身在《易》中充满了“时义”、故《系辞下》讲“六爻相杂!3551唯其时物也”,(9章)“〔其〕变通者,趣〔即‘趋向’〕时者也!”(1章)孔子为人为学的要点就是“极深而研几”。“见机而作”。所以孟子赞他为“圣之时也者”(《孟子•万章下》!老庄。孙韩等先秦智者,乃至整个中国古代的原本天道观之中!也都充溢着丰富巧妙的时机领会, 考虑到这天道观的阴阳两性的特点,这一突出的“时义”就不难理解了、 与此相对!西方传统哲学的存在论或形而上学中几乎没有“时”。特别是“时机”的存身之处、因为一个无性的或单性的理式-实体世界。或一个人格神、是无始无终。无生无灭的!当然也就无活生生的时间可言,即便它们要体现于现象世界或干预人事时!也只是通过逻辑。数学、因果律或“救赎计划”!因而只能有物理时间6793与直线时间的框架。而不会要求。也不会理解那在生命的过去与未来的交织中生成的当下时机,可以说。西方传统的主流思想中没有“四时”和“时机”的9690存在论与认识论的地位! 与“时”相关的是对“史”的态度,囿于此文的篇幅,就不做特别讨论了! 第六!与以上的考虑密切相关、我们可以说,有性别和性感受的哲理思想会极其关注技艺(technics, arts)在人认知世界活动中的地位,由于“相互生成”!世代延续和时机领会的特点与要求、有性别的思想不可能以西方近代哲学中的“认识论”所认可的方式来认知世界、逻辑的(不管是形式的还是先验的)。科学实证的方式对于它不可能是原本的,因为它们都拙于感受天地絪緼,万物化生的时机,也不能很有效地处理世代延续的问题、在我们这个深受西方存在论与认识论影响的时代中出现的知识与原发生命的脱节。家族与家族关系的解体!生态的危机、威胁人类未来的技术体制的称雄等等,都表明这样8930一个无性别思想的危险性。它缺少内在的节制、深层领会的能力和对长远未来的总体视野。而性感的思想在领会世界时。本能地就以技艺而非科学和现代技术作为最根本处的认知的活动,因为唯有技艺(比如诗。乐,礼,游戏!自娱娱人的手艺,各种艺术)才能感受两性交生的絪緼爱意,并以自身的内在韵律,节奏和“临场发挥”来呼应和创造那与生命一起涌流的时机,并且以它的本质上的多样性,可塑性。“与时偕行”(《易•乾•文言》)、和“与时消息”(《易•丰•彖》)的特3816性来预谋着未来,也就是4436呵护着家族、民族与人类的未来、 女性的地位 在对待女性的态度这个复杂曲折的问题上!有性别的与无性别的哲理也是很4312不同的。简言之!有性别的哲理思想对女性的态度是多重的。可变可塑的、而无性别者则从思5607想方式上就不利于女性!以下试做一简要解释, 有性别的哲理首先意识到两性的天然差别,比如乾卦与坤卦无论从爻象。卦象!还是卦辞与爻辞上都相对而别,基本上就是后来《易传》和中华文化传统中对阳与阴的区别、阳属刚!健、阴属柔、顺(《系辞下》12章,《系辞上》1章,《杂卦》等)说阳健阴顺转成近代人的话语就是:阳主动,阴被动。这按一般的看法就似乎有了某种“尊卑”的价值判断!所以《系辞上》一开始就讲:“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尊卑”甚至都可以作位置的“高下”解。但“贵贱”就很难避开价值判断了? 此外、《系9735辞》中的个别说法表明。起码在某些《易传》作者那里、确有对“阴”的某种歧视!比如《系辞下》41908章:“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故何也,阳卦奇!阴卦耦、其德行何也!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7050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这种将阳,阴卦爻与君子!小人4640对应的做法!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延伸到了后世的解《易》体例之中!所以也难怪朱熹有《易》“扶阳抑阴” 的看法,与此相应。《论语》中还有一个表现孔子轻视女子的孤例、(17.25)当然也有表明他并不轻视所有女子的另一例、(8.20)不管怎样、我们还是必须承认。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女子的生存地2064位总的说来确实低于男子,尤其是宋明以后。 然而。这仅仅是观察这个问题的一个角度,另一个可能是更根本的和重要的角度是:从爻卦象的基本结构。以及“阳/阴”!“乾/坤”这些对称词的基本话语方式和含义上讲。阴阳、乾坤在最终极的意7987义上是相互需要!相互做成的!孤阳孤阴或阳[遇]阳。阴[遇]阴都无交无生,因而被中国古人视为凶悖悔吝。相比于“扶阳抑阴”的说法!中国先秦文献(包括《易传》)乃至整个中华古代文献中?有更多得多的阴阳互补。相交对生而吉祥顺和的言论与主张、这在前边的一些引文中已可看出。这里再引两段:“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9642神明之德!2620”(《系辞下》6章)“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系辞下》8章) 由此可知。只要是在有天然性别和性感的思想氛围之中,“阴”与“女子”的地位绝不会从道理上就注定了是低级的,比如就在《易传》里!甚至还可以找到一些扶阴抑阳的说法!看这一段:“昔者圣人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说卦》2章)这里是将阴阳!刚柔与仁义相对应。“仁”对应的是阴柔、“义”对应的是“阳刚”、于理亦合,孔颖达的《周易正义》等书也就是这么理解的:“仁,《正义》:‘爱惠之仁’。即慈厚泛爱之德。主于‘柔’,义、《正义》:‘断割之义’。即正大坚毅之德,主于‘刚’。” 而我们都知道、在孔子和儒家学说中!“仁”的地位高于“义”、所以如果按这种话语方式!阴的地位与价值就要高于阳,可见!就是在儒家学说中!也是“分阴分阳。迭用柔刚“(《说卦》2章)的!阴阳尊卑并无不可变之常位!可以说。儒家学说中的某些尊阳抑阴的失衡讲法与社会实践。也是以阴阳相济的6304动态发生型的平衡观为前提的,《红楼梦》中。似乎贾政!贾赦的社会地位高,但在贾府里边!还是贾母最受尊重!而古代中国人的生活就是以家庭?家族而非国家为中心的,这里世代延续造成的时间含义(辈份)胜过了体制含义。 至于道家。就更是主张“专气致柔!……能为雌”(《老子》10章)和“柔弱胜刚强”(《老子》36章)、按一般的理解方式、这4878一派毫无疑问是扶阴抑阳的。“谷神不死。是谓玄牝[原雌],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老子》6章)看到道家中的大部分和儒家中的一部分“女性语言”!一些学8104者甚至不无道理地主张“中国文化的发展染上了强烈的女性性别(gender)特征的色彩”!“总体说来、中国哲学似乎提倡一种‘女性’伦理”。 不过细想之下可知!道家也同样是以阴阳相济相生为前提的。“玄牝”之“玄”仍然意味着“有无相生”(《老子》2章)。也就是“两者……同谓之玄。玄之又玄”(《老子》1章)的状态,所以《老子》里也同样有这样阴阳平衡的话:“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42章)这是性别思想本身的理路决定的,不以任何人和学派的一时好恶为转移? 因此。中国古文化中对妇女的歧视不是决定论式的和普遍化的!在现实的层面上。总留有回旋余地和家庭,家族内的阴柔空间、乃至道观尼0425庵中的自由天地、而在思想层面上、则都是以阴阳互补。相济为前提的、因而伏下了重构和重新解释的各种可能, 至于西方的无性的或单性的哲学与宗教。其局面就与此很不一样了!巴门尼德从毕达哥拉斯的对立表中择一(雄)而弃二(雌)、因而主张“只有存在是存在的,而非存在乃是1496不存在的”!它表明“存在”的思想基因是雄性的。尽管其表达方式完全是无性的!当代女权主义者们的分析是符合实情的,即貌似理性和客观的传统西方哲学的二分法带有强烈的男性至上主义或父权主义的特征,这种二分往往表现为:才智/感性,理性/情绪。精神/肉体、强壮/软弱,客观/主观!独立的/依赖的、自主的/依关系而定的,支配的/受支配的!抽象的/具体的、坚持普遍原则的/附随具体情况的、等等! 这些对子中的前一项在西方传统哲学和理性文化中倍受推崇,而后者则受到基本方法论视野的压抑。很明显、前项基本上是男性化或偏向男性的!而后项则以不利的话语策略偏向女性,因此当代女权主义者吉莉根(Carol Gilligan)、格利姆肖(Jean Grimshaw)和福莱克斯(Jane Flax)等人视之为“哲学的‘男性化’”, 对比以上的讨论可以看出,这种建立在无性别感的二元化(dualism)基础上的男性主义与中国儒家的那种建立在两性相补相交基础上的某种扶阳抑阴的倾向是很不一样的!前者更加僵硬、客9385观和普遍化、更无2797回转与调整的余地!因为7407它从观念逻辑上割断了对子两方的内在性别联系。造成了一个“非此即彼”的局面,使得反对男性主义的人们总处于某种劣势。为这个思维和话语的框架背上某种原罪!所以,当代女权主义的任务,应该不只是去揭示西方传统哲学和文化中隐藏的男性化倾向,论证女性化特点在伦理上的优越性。还应该将这种讨论深入到存在论和认识论中去、而这样一来、就很有可能涉及到中西哲学的有关比较以及终极实在到底有无性别的问题了,只有这样、才有希望逐步而又彻底地转换自毕达哥拉斯和巴门尼德以来就控制西方理性哲学的思维定势! 女性的真正解放与终极处的性别意识确有关系,比如我们从格利姆肖讲的“女性伦理观” ——注重具体场合[生存情境],强调同情!养育和关怀[相补相生!世代延续],批判传统伦理学只关注选择与意志,强调在发现和适应具体情境的需要中做适当回应[时机化]——中就可感到以上所讲的中国古代有性别意识的思想的一些特征,,
学习英国和中国文化禁忌的好处
  中国禁忌   节假日做客七忌: 1!忌失约!2、忌突然登门、3,忌无礼,4,忌带病做客、5!忌喧宾夺主、   6。忌贪食!7!忌久留!   老小相处四忌: 1?忌不尊重老人。2。忌不关怀老人?3、忌不体谅老人,4,忌不能宽厚待人!   朋友交往五忌: 1,忌发展和维持一种格调低下的朋友关系。如酒肉朋友,2,忌以利认朋友,   3。忌对朋友缺乏诚意。持不信任态度。4。忌嫉妒朋友的进步!5,忌“一1211阔脸就变”!   跳交际舞七忌: 1,忌服装不整洁,2!忌不讲文明礼貌、3!忌不讲规矩,4,忌舞姿不雅!   5!忌舞前饮酒过量,6,忌时间过长!    异性交往四忌: 1。忌错把友情当爱情!2,忌举止不恰当,3。忌9701不注意场合!4、1203忌不了解对方忌讳,   待客五忌: 1。忌怠慢、2、忌冷落。3,忌训斥孩子、4。忌东张西忘!5!忌不和谐。   对幼辈礼仪上的禁忌:   长辈对晚辈!忌以尊长自居。忽略以礼相待、否则也会造成不良后果。晚辈行礼、如非至亲、长辈不要以尊长 自居而不答礼。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晚辈的节庆、如生日,六一,结婚!长辈要真诚的祝贺。在这些地方的礼仪不周、往往造成两代人之间的一条鸿沟!没有共同语言!没有共同兴趣,导致晚辈对长辈的不敬爱,不信任。对晚辈进行鼓励!表扬,忌以赐予者自居、忌无中生有的给晚辈带高帽子,对幼辈进行批评,忌表示愤怒手势家庭节日礼节禁忌   家庭节日各有特殊的感情性,生日喜、忌日悲,特定纪念日严肃,家人不得有超越或违反这种感情性的体现,如过忌0786日时嬉笑!长辈的忌日与晚辈生日如在同一天。三两天内,8504应以忌日为重、家庭节日!忌送与节日性质不符的礼物。如儿子儿媳的结婚纪念日,4504老父送儿媳一份化装品、就不合辈分、   英国禁忌   英国人对数字除忌“13”外。还忌“3”、与英国人谈话!若坐着谈应避免两3400腿张的太宽,更不能翘起二郎腿,若站着谈不可把手插入衣袋!忌当着英国人的面耳语,不能拍打肩背。英国人忌用人像作商品装璜。忌用大象图案!因为他们认为大象是蠢笨的象征、英国人讨厌孔雀、认为它是祸鸟、把孔雀开屏视为自我炫耀和吹嘘!他们忌送百合花。认为百合花意味着死亡、   通过对比两国禁忌差异可以了解两国风俗?历史、就更容易适应国外的生活,   除此之外,了解这样的风俗和禁忌对人人都有益处、既可尊重0870别人也可保护自己?应该好好学习。!
易经的人生哲理?
  易经告诉我们5926世界有阴有阳,阳可以代表理想,阴代表我们要脚踏实地去实现理想(要脚踏实地去实现,而不是贪快贪多贪心的去实现)做人做事要恰到好处、或者刚刚好、(做事过分或者不过分都要刚刚好!)做人不能说好话,也不说坏话!而是要说妥当话、人做事情都要适可而止,不要强求、该出手就出手!该怎样就怎样这才是我们做人的道理,(至于什么事该出手自己看着办。别不该出手而出手,)做事情不要有利可图才去做。要问心无愧的做事情,莫要后悔(觉得自己该做的就做!别为了利益而埋没良心)易经告诉我们为人民服务是古今中外不可改变的定理。也是我们人生要经历的为人民服务!还有就是做人要明象位、立德业 只有这些了、这是我个人原创的、绝对没有复制的!
中国文化的源泉是
  中国文化的源头是《易经》、而这本书是一部集体性著作!体例内容本身不成于一时一地一人之手?《易经》诞生于三千年前!从伏羲八卦算起!易学的起源最少也有七八千年的历史、   《易经》在西汉时期就被列为六经(易!诗,书、礼。乐,春秋)之首,我国文化史上享有最崇高的地位。秦始皇焚书时亦不敢3839毁伤它!   《易经》在春秋战国时代得到进一步完善!是我国先人的集体创作,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准确的说,应该是春秋以前的三代、,





服务保障

Copyright © 2005-2024 ,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驴友阁,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