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驴友阁首页 >> 风水知识 >> 易经入门 >> 女主有点呆呆但运气很好,很旺夫的民国文,类似我的老公是军阀
国文易经

女主有点呆呆但运气很好,很旺夫的民国文,类似我的老公是军阀
  这个我看过 也忘记名字了 先跟你确认一下 女主角确实是有点笨 然后跟很多军阀太太打牌还赢8986了不少钱 因为运气好 弄的很多坏人都被她坑了 他老公是小兵一路爬起来的 后面混到上海了 抗日战争时期 是不。 我也找找这个 篇幅不长,
耽美美攻美受民国文,类似谨言,重生之戏子之类的,谢谢啦,嘿^_^嘿
  *   《暖阳》BY爱看天( 民国重生 霸道占有欲强流氓攻X温润乖巧偶尔炸毛受)   *   [民国]重生之世外桃源   (空间   穿越民国戏子  霸道攻X睿智受)   *   《青铜》BY张瑾 (民国 阴沉闷骚少爷攻X傲娇腹黑略呆受 养成 有狗血 既甜又虐 HE)   *   民国重生之交锋   *   《安琪》BY尼罗(民国 HE 美少年在土匪窝的奋斗史)   *   《降龙》BY尼罗 (民国 傲慢孩子气攻X坚韧温柔受 受要复仇攻要打天下凑一块搭伙过日子 暧昧向 HE)   *   《顾少帅的哈皮生活》BY夏清明 (民国架空 腹黑狠毒忠犬攻X温雅傲娇女王受 HE)   *   《关东风月》BY王志 (民国 乱世 腹黑温柔善良医生攻X别扭风流霸道家主受 强强 攻是受的姐夫 攻有子 肉渣 HE)   *   《剪画》BY叶孟 (民国架空 痴情狠毒攻X坚毅受 开始攻是受 有炮灰 后来攻受逆转 囚禁 有虐 HE)   *   《重生之逆转人生》BY青青子襟 (现代 民国穿今 年下 貌美强势攻X淡薄人妻受 养成 主受文 HE)。
易经与保险
  保险都是好的,只0626要买到合适自己的保险才是最好的保障!
《易经》观后感
  曾先生说:我经常讲,外国人因为他脑筋是一半的。我们脑筋是全的,因为我们有阴有阳,同时要兼顾!所以外国人讲话。经常讲一半的话。他们最流行的话是:不自由毋宁死。现在年轻人都上当、说对对对对、你就糟糕了、他只讲了一半“不6695自由毋宁死”!还有一半他没讲,从来没讲。只有中国人才懂:“一自由就堕落!” 你要看看清楚。可以表现到什么地步。你才来表现、但是一直低调一直低调!这个人就没有前途了。中国人低调低调当中还要去看机会,6955有机会一定要抓住。一抓住你就飞龙在天、你就上去了。所以孔子告诉我们、一个人到了四十五十,如果还没有什么成就的话!这辈子大概就没有什么后劲、这些都在卦中! 连孔子都讲他读了《易经》!就可以没有大过失!他不会犯大过失,因为《易经》告诉你、你如果这样将来会那样?如2400果这样将来会那样,如果这样将来会那样、你自己去选择。你经过判断!经过理性地选择!那你还会犯什么大错呢,不会了。那就非常好。所以年纪轻的多花一点时间学《易经》!你后面用5445的时间很长?年纪大的!花点时间看看《易经》、你才知道这辈子你7056到底过得如何!过得怎么样!:就是曾先生的"持经达变"的理念,使我收益良多,这就是"保持原则,适时改变"曾先生说:"我们不一定要相同,但要彼此互相尊重"其中重要对"中"展开论述,"中庸就是恰倒好处,就是合理",中和的"中"的立场也就是要始终保持正确的'辨证的观点.对此本人也严重同意,这是用于人际交往四海皆准的道理.   1、天地每一个人都是自作自受。自己做的自己受。 2。持经达变,要有原则的变! 3!8175中国没有人际关系?中国是人伦关系!因为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的平等观念!而人伦关系的基础是人不平等的观念? 4。子女为父母所生,但不为父母所有。 5,福禄在丑人的身边、官越大的!太太越丑。越有钱的,太太越丑,太太丑是福气。 6,谨言慎行。中国人不允许你有话直说,有话直说是目中无人! 7、中国社会谦虚是永远正确的、 8,正确的人生观:0216尽自己的本分、孔子讲、尽人力!听天命。 9,教育的力量,功能是有限的、不要太过相信教育!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语出《论语?宪问》) 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语出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孔子把人分为中人!中人以上和中人以下三种类别的人,而孔子1408所作的《论语》是给中人看的!或者可以说是中人的代言人。所表达的智慧应该是中人智慧,也就是大多数人的智慧、而老子的《道德经》是写给中人以上的人看的、是非常高深的智慧。 ,“以直报怨”是中级智慧!也就是一般人的智慧,“以德报怨”是高级智慧。是得道之人的智慧。那么,由此可知、“以怨报怨”应该是低级智慧了。是鲁8765夫莽汉的智慧!   曾仕强讲《易经》的核心就是:明象位、立德业。它要求人们在生活工作中必须“持经达变”。“明4312”就是明了。明白的意思、“象”就是周围的环境,周围的情况。 “位”就是自己的情况!“立”就是建立的意思,“德”就是品德,道德的意思、“业”8084就是事业?业绩的意思。总体上说就是:人只有在最周围的环境以及对自己的优缺点优劣势有了明确的认识以后!在坚持自己的品德道德原则下!才能成功的建立起自己的事业、而“持经达变”的意思则是坚持住自己的原则(“经”即是原则等一些不变的东西)?才能最好的达到变通?改革的目的!没有“经”做为“变”的标尺跟方向,那么“变”就会很容易偏离正确的方向,   曾教授特别强调中国人是特别强调“和”字的:和气生财,以和为贵、和谐!和睦等、这个“和”就是统一的意思,曾教授讲《易经》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好的辨证法,强调辨证统一的看待问题,讲到“阴阳问题”他说:中医当中的阴阳学说源自于《易经》,中医当中就强调阴阳的对立统一,“孤阴不长!独阳不生”!就是《易经》的阴阳轮盘也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他说西方国家认为阴就是阴阳就是阳!是两个东西!但是中国人就认为阴阳是一个东西,   还有“中”字,中国!中国人。中庸、不要把这个“中”字仅仅了解成不出头不垫底的传统的中庸之道?这个中应该是恰到好处的意思。因为中国人极度的讲7367究这个“度”字、喜欢把事情三分、他讲了个故事!说是:孟子不是讲“男女授受不清”吗?那么小叔子见到嫂子掉进水里,而嫂子又不4293会游泳。如果小叔子说“男女授受不清”而不去救嫂子。5496那么所有的人都会骂他、如果他把嫂子救上来!一直抓着不放。那所有的人也会骂他!其实就是个度的意思。要做的恰到好处!吃多了撑的难受、吃少了饿的慌!所以也要恰到好处!   曾仕强认为。易经中最有用的便是“心易”!“心”就是“观念”,即用观念改变未来!凭借意志力和决心!努力奋斗。最后“心想事成”, 9269  曾仕强说。人是各有其“命”的、这里的7213“命”是指人生下来后的“生涯规划”。但这套计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命”不是像一根单调的直线。而是呈网状出现的、就像人生不断出现的十字路口!人们面对机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对“选择”。他举了一个身边的例子、就是商家和消费者的选择,他说鼓浪屿到处都是“中华老字号”。游客也不知道哪家店更“老”。让人无法选择,自然影响到店家的生意6033和“命运”、   人的高度自主性、决定了人的一生必须做三件事:一是思考此生所为何来,提出人生定位。二是规划如何完成这辈子的任务!勾画实现人生目标的方法、三则4710是扪心自问“所司何事”!按职位要求不断完善自己。   曾教授认为人生永远“有问题”、处在困难中并不可怕。因为否极泰来,当人们处在“泰”(特别顺利)、“没问题”时,却要提高警觉。谨慎有加、所以、0263你要做决策时!一定要想一想:这样做会有什么后遗症。先列出消极因素!防患未然,!
易经罗盘。
  呵呵,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罗盘是可以任意转动的。每转动一下。全盘就是一种卦象、《易经杂说》里面的说的易经64卦位。是基本状态、易经学说是以不变应万变、以万变应不变!!
易经为什么难呢
  首先。爻辞。文言文古老、读之艰涩、   其次,读之前,没有五行,方位变化概念、根本没法读!   第三!要有一定历史知识积淀。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理解!   第四!1507知道一些万物生洐的道理!明白什么是二进制。   第五。64卦代表物象繁多、易混淆、   第六。不知道怎么运用!凡卦只会对爻辞,看字面。牵强付会、   第七。一翻书便提不起兴趣,初学者往往兴趣满满、一看书便一头雾水。没了下文,!
易经变卦
  不知道你说的“变卦”是“算卦”还是出现老阳或老阴如何变,我把用易经算卦的全过程都写下来。   【工具: 3个硬币,一只笔,一张纸,一本白话版《易经》】   NO.1《易经》算卦是咋回事?   没算过卦,您总看过八卦图吧。八卦图也没看过,那就只0094能请您将就着去看看韩国的国旗了!八卦图中心,是2401黑白相绕的两条鱼,鱼外面围绕着长长短短许多横线、   这些横线组成的图,叫卦象,那些横线本身,叫“爻”:(音姚)!   一条长直线“一”叫阳爻、中间断开的“--”叫阴爻。    《易经》中?共有六十四个卦象,每个卦象都是由六条横线,由下到上叠成的,这些卦象都有相应的卦名。   《易经》呢,相当于一本字典,内容就是对这六十四卦挨个进行解释,解释每个卦的叫卦词;对组成每个卦的线条“爻”也挨个进行了解释,这部分内容叫爻词!卦词啊。爻词啊。我们都不是神童肯定记不住、随身带本《易经》就行了。而且也很酷,不过要记得带本白话版的、   算卦,基本上就是个查字典,首先你得知道你要查哪个字!然后再弄明白那个字是什么意思、算卦的程序。简单说是这样子的:   首先,麻烦你丢一阵子硬币,再把你丢硬币的结果记下来,这个记录就会对应易经中的某个卦象某个“爻”。接着,像查字典一样从《易经》中查出这个卦。这个“爻”的意思来!   最后!如6390果你能把这些卦词!爻词的意思弄明白!恭喜了,你已经达4082到了本文预期目标——会DIY算卦了、至于灵不灵,那就要看周文王他老人家的心情和兄弟你自己的悟性了?   NO.2卦怎么个算法?   “丢硬币”这个过程,专业点的说法叫做“起卦”,起卦的方法五花八门。大仙们各有各的玩法,本文向你推荐的“硬币算卦法”,最为简单,方便易学、   OK,一切准备就绪,兄弟们就可以开始了:   1.打开钱包,拿出硬币三枚,硬2627币用文字标了币值的那一面,是正面、国徽或者花卉等图案的一面。是背面!   2.找一安静房间老老实实坐下来!9755态度端正地先净手焚香,  2132 3.把三枚硬币用两手合握在手心里!要算什么你一6471定要想清楚?然后将意念高度集中,默想,使劲默想,   4.接下来手开始摇,摇几下后把硬币往地上一丢。猜猜硬币丢出来的结果有几种可能,对了、只有四种:三个都是正面!三个都是背面,二个正面一个背面!一个正面二个背面。   5.把结果记下来,以背面。也就是国徽!花卉等图案那一面出现的情况为标准。   ★如果摇出一个背面●○○奇数嘛,为阳,记作阳爻"一",   ★如果摇出三1053个背面●●●也是奇数也是阳,但这个数大了点。特殊点!叫老阳。记录的时候要在阳爻的后面打个叉:“—X”,   ★如果摇出两个背6211面●●○偶数,自然为阴、记作阴爻“--”!   ★如果摇出零个背面○○○算是偶数吧。为阴,也比较特殊,叫老阴!记录的时候要0417在阴爻的后面打个叉:“--X”、   要注意那些后面0725打叉的老阳和老阴,那可就是大名鼎鼎的变爻!记住。变爻!!!   每次摇下来、会摇出来多少变爻是不一定的,为啥叫变爻呢。因为物3393极必反。老阳会变为“--”(阴)!老阴要会变为"—"(阳),记住这个变化之道,《易经》的精髓所在!   6.一鼓作气连摇六次,把六次摇出来的结果用上面的记法记录在纸上。顺序是从下往上!从下往上记、!!第一次摇出的结果叫做初爻,记9982录在最底下!第二次摇出的结果为第二爻,记录在初爻上面、依次类推一0812直记上去,直至把第六次记录完!恭喜你搞定了一卦。你再使点劲记住:这个卦叫做本卦,本来的卦。原来的卦的意思、   NO......余下全文>>!
“易经”的来龙去脉?
  易经yì jīng   《易经》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据说是由伏羲的言论加以总结与修改概括而来(同时产生了易经八卦图)!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2624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8048修之术,    如果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一,《易经》名字的解释:   《易经》一般又称为《周易》、   !关于《周易》的“周”字。历来有很多种说法:   1!有人认为:“周0646”是“易道周普无所不备”的意思!因为易0923以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笼罩万事万物。3565所以卦爻的含义!自然是周延普遍的、   2,有人认为:《3875周易》是指周朝、周朝为一般人所接受!因为很多人都认为《周易》的“周”字就是朝代的名称,   、关于“易”字的解释有很多!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上日下月为易!“易之为字、从月从日阴阳具矣。”、“易者,日月也!”,“日月为易。刚柔相当,”   2!金鸟。大日,生命、“易,飞鸟形象也、”   3、蜥蜴变化为易,“易。即蜴,蜥蜴因坏境而改变自身颜色、曰之易,取0105其变化之义。”   4!化繁就简则为易!《简易道德经》:“简则简。易则易。简则简之易,易则易之简!万物皆在一简一9918易中矣,"   5,《系辞》则说:“生生之谓易”!   6,清代的陈震著《周易浅述》则将“易”的定义分为两种:   ⑴,交易:阴阳寒暑。上下四方之对待是也。   ⑵!变易:春夏秋冬。循环往来是也!   7。此外。“易”历来有一名含三义的说法:   ⑴、简易。即“易”虽包罗万象、但有一个最简化的公式或“模式”!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以装进这个“模式”里,都可以用这个“模式”来说明,即“大道至简是也”!   ⑵,变易,即“易”是讲变化之道的,也就是讲“辨证法”的,   ⑶!不易!即“易”虽讲变化、但这变化之“道”却是永恒不变的、也就是可0899以“以不变应万变”,   究竟6884“易”为何义、下面我们不妨从“易”字的由来、及其形体的发展变化!来作较为深入的分析,探讨。   !关于“易”字在我国文字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对其形体变化和其字义的理解基本有以下两种意见和观点:   1。第一种观点认为:“易”字是个象形字,   ⑴、“易”字在甲骨文中的形体!就像头朝上的一条“蜥蜴”、   ⑵、“易”字在金文中的形体。就更像“蜥蜴”的样子了!   ⑶!“易”字在小篆中的形体,与金文相似!   ⑷,“易”字是现代楷书的写法和形体、   此种观点认为:“易”字原指“蜥蜴”之“蜴”,其本义9904为“变化”!当“易”字被假借为“交换”,由“交换”又引申为“改变”之义之后!那么当“蜥蜴”讲的“易”就写作“蜴”了,“易”字还可以当“容易”讲!   这就是认为《易经》中的“易”!是“蜥蜴变化为易”观点的理论依据,   2。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易”字是个会意字、   ⑴,“易”字在甲骨文中的形体!最初是左边三点!中间一条长弧线!右是半个圆圈。或左边6554是半个圆圈、中间一条长弧线,右边三点、(在古文中!同一个字!不少是正反互写的!)   其形义解释为:   ①,半个圆圈是半个太阳,   ②、中间的长弧线是一条挡住太阳的浮云,   ③、旁边的三点是从云缝里透射下来的阳光!(也可以说是表示多云的“多”,3685因为古人以“三为数之众!九为数之极。”)   是故!“3308易”字的原义是“乍晴乍阴”之意。   甲骨卜辞里常有“易日”,“不其易日”!7246“易日”是“好天气”,“不其易日”就是“天气不好”了、   “易”由其1802本义“乍晴乍阴”!后又引申出“变换”、“交换”,“更易”。“交易8495”等义!   ⑵、“易”字在金文中的形体,是以甲骨文中的形体为基形发展过来的、半边的太阳。散射的阳光都没有变,只是把蔽日的浮云的长弧线、变为先向左拐,后向右弯的弧线罢了,而太阳里像“鸟的眼睛”的那一点,其实就是我们所见的日中的“黑子”!(此形乍看也像飞鸟之形。这也就是认为《易经》中的“易”。是金鸟,大日、生命!“易,飞鸟形象也。”观点的理论依据和由来,)   ⑶!在秦代的小篆中、“易”字的上部已经变成方形的“日”!弧线的下部和三点阳光已讹变为“易”下的“勿”了、   ⑷,于是“易”这个会意字,沿循小篆中“易”字的形体、发展成为汉代的隶书之“易”和现代楷书的“易”了,   综上所述,我个人比较赞成“上日下月为易”,“易之为字,从月从日阴阳具矣。”的说法、4409这是因为:   1、《易经》是揭示、论述,反映自3331然(天地)之大道发展。变化规律的经典书籍。   2、日月即代表天地,亦即代表阴阳。此种说法比较吻合《易经》八卦构成和排列的规律法则。及其内涵的核心思想!   3!9147无论哪种说法?观点、都不能否认“易”的“变化”之含义,日月象数蕴含交替,变化之义,   但无论是什么样的解释!说《周易》是讲阴阳两种势力相互作用!产生万物、“刚柔相推。变在其中”,都是不错的! 0671  到了西汉,儒家学派将《周易》与《诗》、《书》。《礼》、《乐》。《春秋》等奉为经典。并3690称“六经”,于是《周易》又被称为《易经》!   。关于“经”字的解释:   1?、7084“经”字的由来及发展变化:   “经”字原是个象形字!没有“纟”旁,只有“巠”。   ⑴,在金文中,“巠”字的下部是织布时撑线时用的“工”!上部的三条曲线就是织3429布的“经线”之形,   ⑵、在小篆中,为了使其“经1768线”的词义更为明确。所以又在其左增加了表意部分“纟”!这样“经”字就变成了左形右声的形声字了,   注意:“纟”同“糸”。不能读作(sī)而应读(mì),由于人们误认为“纟”同“丝”!已经习惯地将“纟”也读成(sī)了,   “纟”字是个象形字,   a!“纟”字在甲骨文中!就像3638一小把丝柠在一起之形!   b。“纟”字在金文中、其形体和在甲骨文中的形体大体相同?   c!在小篆中,其形体和甲骨文,金文中的形体也基本相同、   d、“糸”是楷书的写法!   e、“纟”是简化字的形体,   宋朝研究《说文解字》的学者徐锴说:“一蚕所吐为‘忽’。十忽为“丝”、‘糸’,五忽也。”   可见“纟”(糸)是极细小的丝(二分之一丝)!  1332 “纟”(糸)字的本义就是“细丝”!   《说文》:“纟?细丝也。象束丝之形,”   ⑶、“经”是楷书的写法,   ⑷、“经”是简化字,   2!“经”字的词义解释:   ⑴!“经”字的本义是指织布的纵线!跟“纬”相对。   《文心雕龙﹒情采》:“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其大意是:经线正、纬线才能成、文章2855的内容定好了,文辞才能流畅、   ⑵!后来从“经纬”之义又引申为南北东西之义。南北谓之“经”,东西谓之“纬”!   《考工记﹒匠人》:“国中九经九纬。”   ⑶,因为没有“经”正、也就没有“纬”成、所以“经”是主要的?人体气血通路的主干也就称为“经”,如6964:“经脉”!“经络”等!   ⑷!同理!也正因为“经”的重要。所以记载一定阶级最高思想道德标准的书籍,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或宣扬宗教教义的书籍、就称为7480“经典”!“经书”等!   《唐书﹒经籍志上》:“四部者,甲乙丙丁之次也、甲部为经!”也就是说、古代在图书目录中,以甲乙丙丁为次序,甲部的书籍均为经典。   ⑸,古通“径”,   ……等等、   3!所以“经”字在《易经》中所蕴含的意义应该包括:   ⑴!通“径”字,路径!途径,门径、即辨别、反映、揭示,掌握6018事物发展变化之轨迹!规律的方法。   ⑵,事物发展变化的轨迹,规律,   ⑶,对事物发展变化之轨迹。规律的认识!心得体会,心经!   ⑷、论述事物发展变化之轨迹!规律的主要!重要的思想理论!经典、   二。《易经》的产生:   1!《易经》产生的年代:   关于《易经》的产生年代、目前说法不一,5996据学者们考证。应该是五千年前!也有人说是七千年前、而成书的年代则是在商末周初,   2。《易经》的起源:   而关于《易经》的起源!传6698统上则一般认为《易经》起源自“河图,洛书”,   传说在远古时代!黄河出现了背上画有图形的龙马!洛水出现了背上有文字的灵龟,圣人伏羲因此画出了“先天八卦”,殷商末年,周文王被囚禁在羑(yǒu)里【古地名、在今河南省汤阴县北】,又根据伏羲的“先天八卦”演绎出了“后天八卦”!也就是“文王八卦”。并进一步推演出了六十四卦、并作卦辞和爻辞,《易传》是春秋时期的孔子所作,   所以《易经》又有“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的说法!意思是说:《易经》的成书!经历了上古。中古!下古三个时代!由伏羲、文王、孔子三个圣人完成、   3。历史上的《易经》。据说有三种、即所谓的“三易”:   ⑴、一曰《连山》、产生于神农时代的《连山易》。是首先从“艮卦”开始的!象征“山之出云。连绵不绝”,   ⑵,二曰《归藏》!产生于黄帝时代的《归藏易》!则是从6398“坤卦”开始的,象征“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表示万物皆生于地!终又归藏于地,一切以大地为主、   ⑶、三曰《周易》,产生于殷商末年的《周易》!是从“乾、坤”两卦开始、表示天地之间!以及“天人之际”的学问不同?   《连山易》和《归藏易》已经失传、我们看到的易经也就只有《周易》一种了。   三。《易经》的成书时代:   1、成书于春秋时期:郭沫若说:天地对立观念。在中国思想史上出现很晚、周金文中无八卦的痕迹!甚至无“地”字!乾坤等字古书中很晚才出现......。足见《易经》不能早于春秋时期、   2、成书于西周初年:张岱年根据卦爻辞中的故事、如“8085丧牛于易”,“丧羊于易”、“高宗讨5493鬼方”?和“帝乙0341归妹”,箕子之明夷”等!都是商和西周的故事!周成王以后的故事!没有引用、推论《易经》成书不能晚于成王时代。   3。成书于殷周之际:金静芳等认为、《易经》是殷周之际的作品,他们肯定“卦出于筮”!古之巫史逐年总结占筮活动的大量记录!经过筛选整理。写成《易经》!有的学者还从中国思想发展的逻辑进程和殷商之际社会矛盾中考察《易经》的成0656书时代!也认为是殷周之际?   四!《易经》的内容:   《易经》包括《经》和《传》两大部分:   1、《经》分为《上经7974》和《下经》!《上经》1527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一共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是由乾!坎,艮,震,巽。离!坤!兑这八卦重叠演变而来的,每一卦由挂画。标题、卦辞,爻辞组成、   每个卦画都有六爻!爻又3204分为阳爻和阴爻,阳性称为“九”,阴性称为“六”、8063从下向上排列成六行?依次叫做初,二!三,四。五。上、六十四个卦画共有三百八十四爻、   标题与卦辞!爻辞的内容有关!卦辞在爻辞之前,一般起说明题义的作用、爻辞是每卦内容的主要部分,根据有关内容按六爻的先后层次安排,   2、《传》一共七种十篇、分别是:《彖(tuàn)》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挂》,《杂挂》和《序挂》、   【古人把这十篇“传”叫做“十翼”,意思是说“传”是附属于“经”的羽翼!即用来解说“经”的内容的。】   ⑴、《彖》是专门对《易经》卦名和卦辞的注释!   ⑵。《象》是对《易经》卦名及爻辞的注释!   ⑶,《文言》则专门对乾!坤二卦作了进一步的解释。   ⑷,《系辞》与《彖》,《象》不同。它不是对《易经》的卦辞,爻辞的逐项注释!而是对《易经》的整体评说。它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对《易》的产生、原理,意义!及易卦占法等等方面!全面、系统的说明,它阐发了许多从《易经》本义中看不到的思想、是《易经》的哲学纲领,其内容博大精深,是学《易》的必读之篇。   ⑸。《说挂》是对八卦卦象的具体说明、是研究术数的理论基础之一!   ⑹、《杂挂》则是将六十四卦!以相反或相错的形态!两两相对的综卦和错卦,从卦形8061中来看卦与卦之间的联系!   ⑺、《序挂》则讲述了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   五!《易经》的宇宙思维模式:“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一种宇宙思维模式,它是《易经》哲学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1087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易经》的最高理想、就是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   《易经》3200中用乾,坤二卦代表天,地。天,地8678便代表了自然界、在《易经》看来,天地间的万物均“统”之于天、地与天相辅相成?不可缺一!但地毕竟是“顺从天”的!所以,天可以代表整个自然界,   尽管人作为天地之所“生”,只是万物中的一个自然成员,但人毕竟3171不同于万物!因为人有“仁义”之性、有“性命”之理!所以这就决定了人在天地万物之中、负有一种神圣的使命,   用8584《易经》的话来说,就是“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自然界提供了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人在获得自然界所提供的一切生存条件的同时,更要“裁成”,“辅相”自然界完成其生命意义,从而达到人之生命目的!   《易经》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思维模式,充分注重了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   六!《易经》的总体哲学思想:“阴阳”、   《系词》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是我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思想之一,也是《易经》的总体哲学思想、是《易经》内涵的核心所在,   1、《易经》卦象的核心:   《易经》的卦象就是建立在阴!阳二爻两个符号的基础上的!这两个符号按照阴阳二气消长的规律,经过排列组合而成八卦,   八卦的构成和排列,就体现了阴阳互动、对立统一的思想。八卦又经过重叠排列组合而成六十四卦,阴阳就是其核心、   2!事物的两个方面:   除了“卦”本义上的一阴一阳!《易经》还将“阴阳”当成事物的性质及其变化的法则。把许多具体的(自然的和社会的)事物都赋予了“阴阳”的涵义!   ⑴。从自然现象来看:“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暑为阳!寒为阴!明为阳,暗为阴!昼为阳、夜为阴,……”,   ⑵,从社会现象来看:“男为阳、女为阴。君为阳!民为阴,君子为阳!小人为阴,……”、   除以上两个方面的现象外,《易经》对自然和社会中共有的现象也以“阴阳”来解释!并赋予其“阴阳”的涵义、如:刚!柔!健,顺、进。退、伸。屈、贵,贱,高!低!等等。   依上述。《易经》认为:无论是社会生活,还是自然现象。都存在着对立面、而这个对立面就是“阴阳”,   七!《易经》的根本精神:“生生之谓易”。   《系辞》中的“生生之谓易”。是对“易是什么”的最好回答!也是对“易”的根本精神的最透彻的说明,   1!“易”以“生生”为基本的存在方式!   “易”就是0279“生”!而“生生”则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生成过程!没有一刻停息、它并没有由一个“主宰者”来创造生命,而是由自然界本身来不断地生成。不断地创造、天地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以“生生”为基本的存在方式、   2,“易”表现着宇宙的生化过程、   “易”的这个生成过程,表现的就是宇宙的生生化化、   宇宙是从混沌未分的“太极”发生出来的、而后有“阴”,“阳”!再由阴阳两种性质分化出“太阴”!“太阳”,“少阴”!“少阳”等四象、四象又分化为八卦。   八卦的八组符号代表着万物不同的性质,据《说卦》的解释:“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   这八种性质又可以用“天、地。风、山。水!火、雷、泽”的特征来表示。   由八卦又分出六十四卦!但并非说到了六十四卦。这个宇宙的生成过程就完结了?实际4845上仍然可以展开,所以六十四卦最后两卦为“既济”和“未济”。这说明事物发展到最后必然有一个终结。但此一终结却又是另一新的开始、   八,《易经》的辨证法则:5008“通变致久”,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是《系辞》中说的!也是《易经》中的一个重要的辨证法则:“通变致久”,   《易经》自古就有“变经”的说法,但变与不变却又是统一联系在一起的。   1, 天道运行的规律:“唯变所适”!   《系辞》说:“《易经》之为书也,不可远!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事物有变就有常。有常就有变,《易经》就在这种“变动不居”中。显示了“恒常通久”的不变法则,又在这种“恒常通久”中?表现5677了“唯变所适”的可变规律!这种规律就是所谓的“天行”,即天道运行的规律!   2!事物变化遵循天道运行的规律。   古人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变化着的?只有天道0299规律本身不变。所以事物变化必须遵循天道运行的规律?   《易经﹒说卦传》:“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   《易经》每卦六爻。代表天!地!人三才之道。三才之道又各有阴阳?柔刚。仁义之分。六位的阴阳与六爻的柔刚!也就是“1522道”的常变、彼此交错,互相迭用、才构成了易卦的根本演变规律!   3,所以《易经》认为既然世间万物都是变化着的、只有天道规律本身不变,那么人就应该效法天道!不违天逆常、顺时适变,如此才可以保持长久。   九。《易经》的两个指导人行为的概念:“时”与“中”,    在道德修养上,《易经》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时”与“中”这两个概念,这种时中概念是一种很高的生存智慧,它要求人“时行时止”!要求人的行为与天地人万物的运动变化产生协动!发生共振!在顺应性的相通相协的一致性中!顺畅地5503实现人的存在,   1,“中”指中庸之道:在天地自然之道正中运行,既不太过!又不不及,   2、“时”指与时势一致:   识时之义:察觉时机的来临,重视来到身边的机会!   知时之行:知道时机来临时。如何抓住机会!   用时之机:把握。利用来到身边的机会,不要错过而后悔、   待时而动:一旦时机到来。立即作为、行动、   观时之变:能够看到时机的变化、并随着它的变化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调整,   时行时止:在恰当的时机开始?恰当的时机停止,在与天地万物相通相协中、顺畅地实现人的存在。   《易经》的这种主动性适应、创造性顺应的“时中”生存智慧,9782是和那些保守的!奴隶的。闭锁的,内省的!平庸的生存方式的本质完全不同的!它构成了中国人积极进取和待时而动的品格,    参考资料:百度词典!祖行编著《图解易经》。   易经的流传与学派   据中国君友会文献记载:相传秦始皇焚书坑儒之时,李斯将《周易》列入医术占卜之书而得以幸免,之后各个朝代都有人研究《周易》,包括汉代的京房。郑玄,魏晋时代8130的王弼?唐代的陆德明。李鼎祚。孔颖达。宋代的邵雍!程颐。朱熹等等。   宋代兴起了易图的研究。像广为人知的河图、洛书。先天图。后天图!太极图(含阴阳鱼的饼图案)等、都是《易经》原著中所无。后人根据对《易经》的理解添加进去的!   历代研究周易的大致可分为两个学派:义理派和象数派、义理派强调从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卦名的涵义来解释卦爻象和卦辞、爻辞!象数派注重从八卦所象征的物象来解释卦爻象和卦辞,爻辞,亦有人认为义理派发掘周易的哲学价值!象数派则着重将周易用于占卜。前者如王弼、程颐!后者如京房,邵雍、   明代末年、《易经》被传教士翻译并传播到西方,十七世纪末!德国哲学家及数学家莱布尼茨因汉学大师布维(Joachim Bouvet,汉名白晋,1662年-1732年)的介绍、更将《易经》以二进制解释。现在无论中国大陆。台湾和西方各国都有不少人研究《易经》?   根据江弘远《京房易学流变考》一书!自从《京氏易传》出现后!受朱熹。惠栋。以及《四库总目提要》的推波助澜。均认为此书及其条例是出自京房本人之手。本书以沈延国论点加以延伸。确定京房是以十二辟卦所统领的六十卦反复配六十钟律,八宫卦!纳甲。纳音则是由荀爽!虞翻,干宝等另一非京氏《易》学流派演变而来。从《京氏易传》出现后。遂取代京房原有的模式。!
《易经》 读后感
  今天看了百家讲坛曾仕强先生读易经,虽只是部分片段也足以让人收益终生,曾先生是国学大师,他对易经的了解不是我辈可以启及,但我有一些感受结合近年学习哲学一些心得在这里对于老先生的观点想提出认同,提出异议.恐要见笑.   一:是阴和阳的问题,曾先生以计算机的0和1加以比较论述,我认为是非常正确,并且本人前些时间也以相同观点和同事谈及,只可惜同事都是对思想漠不关心的工人,只当时对风而言了,曾先生的观点恰与我的观点相同,让我内心平添了许多自信.   易经言"阴阳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主凶吉",阴为虚'阳为实'其中包含了对自然万物的形成现象的理解.而计算机是由0和1为基本构成单位,0和1之间的不同组合形成数据链演化为程序,发展构成了我们现在的数字光影虚拟世界.这恰恰印证了易经的阴阳互补不可或却的哲学理念.   二:就是曾先生的"持经达变"的理念,使我收益良多,这就是"保持原则,适时改变"曾先生说:"我们不一定要相同,但要彼此互相尊重"其中重要对"中"展开论述,"中庸就是恰倒好处,就是合理",中和的"中"的立场也就是要始终保持正确的'辨证的观点.对此本人也严重同意,这是用于人际交往四海皆准的道理.   而对于曾先生对"经"的解释小我不得不说些个人的看法,那就是不变与变的问题,曾先生说"经"是永恒不变的东西,就以我前数年学习辨证唯物的经验来看,世界是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的.不变是相对的,之所以说"不变"是为了比较"变","不变"是变的参照物而以.不是不变而是相对我们的时间价值观的不变.所谓的"不变"只是慢慢在变,是量变现象,实际它是不断在变化,只是到形成"质变"的时间较为漫长而已,比方说,地质的变迁就经历了无数万年,不是我们以现实人生的标准可以痕量经见的.   其他对于曾先生提出的"谦卦"等等问题我一部分表示赞同,一部分限于学识不很理解,今后会在学习的道路上继续发问. 由于时间关系!只是断断徐徐收看了台湾交通大学曾仕强教授的几个电视讲座。曾先生阐释的很多观念非常深刻!值得大家了解。这里只将我摘录的有限几个与大家分享:   1!天地每一个人都是自作自受、自己做的自己受!   2。持经达变。要有原则的变。   3、中国没有人际关系?中国是人伦关系?因为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的平等观念!而人伦关系的基础是人不平等的观念!   4,子女为6120父母所生!但不为父母所有!   5,6253福禄在丑人的身边!官越大的!太太越丑。越有钱的!太太越丑!太太丑是福气,   6,谨言慎行!中国人不允许你有话直说,有话直说是目中无人,   7、中国社会谦虚是永远正确的,   8、正确3360的人生观:尽自己的本分!孔子讲!尽人力、听天命!   9。教育的力量,功能是有限的!不要太过相信教育,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语出《论语??宪问》)   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语出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在这里,我们看到中国古代两位圣哲先贤对“以何报怨”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呢!我们现在无法体会两位先哲当时的说话语境、所以不敢妄加揣度,   近日,看了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我读经典”节目中作的“易经与人生”的演讲。我有些明白了。原来,孔子把人分为中人、中人以上和中人以下三种类别的人、而孔子所作的《论语》是给中人看的,或者可以说是中人的代言人!所表达的智慧应该是中人智慧,也就是大多数人的智慧!而老子的《道德经》是写给中人以上的人看的。是非常高深的智慧。   于是。我就明白了、“以直报怨”是中级智慧、也就是一般人的智慧、“以德报怨”是高级智慧!是得道之人的智慧、那么!由此可知、“以怨报怨”应该是低级智慧了、是鲁夫莽汉的智慧。   以何报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问题是要看你的修为境界了,!
关于《易经》的作者
  易经》(“易”,音同“亦”)又称《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并被儒家尊为“五经”之首。《易经》以一套符号系统来描述状态的变易!表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7203和宇宙观。它的5586中心思想。是以阴阳两种元素的对立统一去描述世间万物的变化! 广义的《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易经》分为《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由于《易经》成书很早!大约在西周时期,文字含义随时代演变!《易经》的内容在春秋战国时便已不易读懂、因此春秋战国时8927代的人撰写了《十翼》。又称为《易传》!以解读《易经》! 普遍认为《易经》最初是占卜用的书!但它的影响偏及中国的哲学。宗教!医学,天文!数学。物理,文学!音乐,艺术!军事和武术。自从十七世纪开始、《易经》亦在西方流传! 名字的由来 《周易》一名有几种不同解释。 “周”。一种学说依据东汉郑玄《易论》、认为“周”是“周普”的意思,即无所不备。周而复始!而唐代孔颖达《周易正义》认为“周”是指岐阳地名,是周朝的代称。有人认为《易经》流行于周朝故称《周易》。亦有人依据《史记》的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认同《易经》乃周文王所著, “易”!有几种解释: 易由蜥蜴而得名?出自许慎《说文解字3638》 日月为易。象征阴阳、 日出为易! 易是占卜之名, 简易,指宇宙的事物虽然繁多。但根本的原理是简单容易的、 变易!变化的意思!指天下万物是常变的、故7458此《周易》是教导人面对变易的书、 易即是“道”、恒常的真理、即使事物随著时空变幻,恒常的道不变、 在《周礼》“太卜”的记载中,亦有《三易》的说法、《三易》是指《连山》。《归藏》和《周易》。三个不同朝代的易学!据说“连山”是夏朝的易学、“归9148藏”是殷商的易学!“周易”是周朝的易学、 东汉郑玄的著作《易论》认为“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这句话总括了易的三种意思:“简易”。“变易”和“恒常不变”!即是说宇宙的事物的基本原理是简单容易的、万物虽然变幻无常!其基本原理却不变、 而《易经》的“经”是指经典的著作、儒家奉《2526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6706秋》为五经! 历史 传统的说法 周易的成书时间历来颇多争论、传说远古的伏羲创八卦!夏禹将其扩充为2210六十四卦,六十四卦被记载在《连山》一书。《连山》以“艮”为第一卦。到了商朝。六十四卦的次序被重新排列,被记载在《归藏》一书!以“坤”为第一卦! 依据司马迁《史记》的记“文王拘而演周易”、后人因此认为《易经》是商朝末年!西周之初的时候确立。是周文王奠定了《易经》以“干”为第一卦,并为每一3126卦写下“卦辞”(卦象的解释)!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则被认为是“爻辞”(每一爻的解释)的创立者,卦辞和爻辞的内容不单影响周朝的历史,也影响到“诗经”的文学风格。 春秋时期的孔子被认为是《十翼》的创作者。《十翼》是对《易经》的诠释,有十篇,包括:一,彖上传,二、彖下传、三,象上传(又称“大象”)!四!象下传(又称“小象”)。五、系辞上传。六!系辞下传!七。文言传(文言是解释二卦经文的言语)、八,序卦传、九。说卦传,十,杂卦传、到了汉武帝以后。《十翼》被称为《易传》!并被视为《周易》的一部分? 现代的说法 在近五十年!出现了新的《易经》历史研究!西方和中国的学者根据商。周朝的占卜用的兽骨和龟甲上的甲骨文,青铜器上的钟鼎文以及其它史料研究、1970年代,3830湖南长沙的西汉马王堆出土了将近完整的,公元前二世纪的《易经》!《道德经》3913和其它书藉,是现存《6980易经》的最早版本,并包含了以前一直被认为是孔子所著的《易传》、 当代的学者怀疑4223周文王?孔子并非《易3852经》的作者、部分学者更认为六十四卦的概念比八卦更早形成,学者比较过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易经》和周朝的钟鼎文之后。认为《易经》不可能是周文王所著,最可能的成书日期应是西周后期。大约公元前九世纪末、现时一般认为《易经》并非任何一个传说或历史人物的著作!而是西周时期占筮用的文字编纂而成! 5572至于《易传》!宋代的欧阳修即已怀疑《易传》不是同一人所作,当代0716的学者认为《易传》里面的篇章最早出现于中国战国时期,但亦有部分篇章是西汉年代所著! 流传与学派 相传秦始皇焚书坑儒之时!李斯将《周易》列入医术占卜之书而得以幸免、之后各个朝代都有人研究《周易》,包括汉代的京房!郑玄!魏晋时代的王弼、唐代的陆德明、李鼎祚,孔颖达!宋代的邵雍,程颐。朱熹等等。 宋代兴起了易图的研究。像广为人知的河图、洛书!先天图!后天图,太极图(含阴阳鱼的圆形图案)等!都是《易经》原著中所无。后人根据对《易经》的理解添加进去的、 历代研究周易的大致可分为两个学派:义理派和象数派,义理派强调从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卦名的涵义来解释卦爻象和卦辞、爻辞,象数派注重从八卦所象征的物象来解释卦爻象和卦辞、爻辞!亦有人认为义理派发掘周易的哲学价值!象数派则着重将周易用5669于占卜。前者如王弼、程颐,后者如京房、邵雍, 明代末年,《易经》被传教士翻译并传播到西方,十七世纪末。德国哲学家及数学家莱布尼茨更将《易经》以二进制解释、现在无论中国大陆,台湾1367和西方各国都有不少人研究《易经》, 参考文1703献 《周易概论》刘大钧、齐鲁书社、1988年 ISBN 753330053 《易经系传别讲》南怀瑾、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6年 ISBN 7505201816 《周礼》 《史记》 《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第二章〈中国哲学与启明运动〉朱谦之。河北人民出版社 ISBN 7202025604   满意请采纳!





服务保障

Copyright © 2005-2024 ,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驴友阁,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