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驴友阁首页 >> 风水知识 >> 生肖运势 >> 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什么时候?
端午节农历是哪天

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什么时候?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8336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8084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端午节是几月几号农历
  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是农历几月几日
   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为什么叫龙舟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和夏节! 2760    端午节源于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汩罗江身亡,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4542后人将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作为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所以又称诗人节、     赛龙舟!为什么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百姓6451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汩罗江边凭吊屈原。许多渔夫划起船只。争先恐后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追至洞庭湖仍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沅湘一带百姓延续这一划龙舟活动。随之竞渡成习,然后逐渐盛行于吴。越,楚!   8968  伴着时间的推移、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各地还赋予了不同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晚的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1548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午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的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4758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还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8864点睛),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盛传于世、     端午节吃粽子、又是什么来历呢!传说屈原投汩罗江死后、当时有一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后来人们又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慢慢发展成粽子丢进江里。这样端午节吃粽子!就成为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0597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煮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5895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6513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7981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余下全文>>!
端午节在各地的名称
  端午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镇邪,!
端午节的一切信息??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诗人节”等!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4908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 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4369及食粽等节日活动!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2186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从字面上还有“端五”。“重五”。3626“重午”等名称,“端”6885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风土记》里说:“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每月有三个五日,头一个五日就是“端五”。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云:“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2599以至五谓之端五!”   古人纪年通用天干地支、按地支顺序推算。农历的正月开始为寅月,按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顺序推算!第五个月正是“午月”!5726而午时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午、古人与“五”通用。故端午与端五同义!又因其月日数相同!人们又称端午节为“重五节”或“重午节”。[3]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叫法达二十多个。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1]   端午的多个名称叫法:   端午节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5134演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端阳节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1]   重午节   “午”,属十二地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1]   龙舟节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中国南方十分流行、尤其是广东地区!广东地区称之为扒龙船,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赛龙舟历史悠久,已流传两千多年!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4]   当五汛   在上海部分农村!靠杭州湾北岸一带区域,如奉贤。南汇等地区,习惯上称“端五节”为4889“当五汛”?   天中节   此名称根据阴阳术数而来,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熙朝乐事》:“端午为天中节。是因为午日太阳行0423至中天,达到最高点。午时尤然,故3431称之为天中节”!日本以五月五日为“男儿节”,可能也是据天中节而来!因7445其认为只有男子秉承天地中通之气、[1]   浴兰节   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2567汤沐浴”,[1]   解粽节   古人端午吃粽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6972”之称![1]   女儿节   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4209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1]   端礼节   在湘南地区沿古俗、于在在夏日来临之时的“五月初五”!在门上挂艾叶!用艾叶洗澡驱蚊的一个洗礼。人们认为经过洗礼。可以驱走疟疾。能够安全的渡过这个夏日多蚊的季节?   菖蒲节   端午节除是古代图腾祭祀节外亦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1]、
端午节吃什么
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 1、吃粽子 古时为祭祀投江的屈原,荆楚之人农历五月五日会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为恐鱼吃掉、人们想出用粽叶包米、外缠彩丝。后来,吃粽子就成了端午节的风俗、粽子用江米。黄米!小枣做成。俗称“二米粽子”, 2,挂艾草 端午节当天,人们会在院门前和房簷下挂艾草或菖蒲,蚊虫7451害怕这种味道!能起到驱蚊的效果、 因为菖蒲的叶子形状似剑、古人称之为“水剑”,说它可“斩千邪”!人们便会把菖蒲刻成“小人儿”,“小葫芦”等形状,挂在儿童脖子上,以求吉利。也会挂8396在门楣!起到驱魔5949祛鬼的效果? 3!赛龙舟 传说楚国人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王作楫说。古人赛龙舟时在终点设了鱼标,鸭标,铁标、谁拿到这3个标就获得了冠亚季军、为了让参赛者从8003远处看到终点?古人还会在3个标上用锦缎打上蝴蝶结! 4。吃五毒饼 端午节临近夏至!天气越来越炎热,细菌滋生、人容易中暑生病。古人于是食用五毒饼消病强身,据说。吃了五毒饼可以增强抵抗力!灭虫免灾, 5。斗百草 古时人们到端午节!会结伴去郊外采药、采药途中会斗草玩,逐渐形成习俗!参与游戏的两人会持草相对站立,双手各持一草或花茎的两端、游戏开始后,二草相勾!双方各自把草向自己方向拉。谁的草或花茎被对方拉断谁为输。 6!收五4002毒 端午节时。女孩要在胸前别上“缯子”。据说这种用彩色丝线缝制!样子跟粽子类似的布艺可以驱邪避恶!男孩则在颈上挂一个葫芦,里面收进“五毒”图案!意思是“收”了五毒, 7!贴葫芦花 因为葫芦是“福禄”的谐音!古时人们会用红色毛边纸剪成葫芦、里面包括“五毒”图案、称为“葫芦花”、五月一日贴出。2953五月五日午时摘下扔掉?称为“扔灾”, 8、点雄黄酒 在端午节还有点雄黄酒的习俗!会把酒在男孩的额头上写“王”字,在女孩的头上点五个点、人们认为!这样蚊虫苍蝇会被雄黄酒破解。驱邪避害。 。
端午节是韩国的吗?
当然是中国的!8623端午和屈原的传说没听过吗。韩国怎么什么都喜欢参合 、
端午节为什么又叫女儿节?
  春秋战国后人们为纪念在这一天为国投江殉难的屈原。开始流行包粽子,划龙舟以及插艾蒲,戴香包,饮雄黄酒。挂长命缕等习俗。北方一些地区还有少女要顶灵符,簪榴花,已嫁女要回娘家省亲。故又称为“女儿节”。福州也有已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讨要夏衣的风俗、娘家就将准备好的夏衣送给回娘家的女儿。、
2015年农历端午节7点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
  必 须根据!生辰八字起名字,   但是按八字起名并不是指五行缺什么就补什么、   也不是指1626你拿 到网上去打打分游戏一下就是按生辰八字了   更不是指属 猪牛马羊就加草木。有吃有喝,   所谓按生辰八字起名就是全方位分析命格的五行生克,   旺衰,平衡。流通。以其用神为基础定五行,   然后结合易经文8868化全息论选取吉祥的汉字。   最后再结合易经五行八卦数理断吉凶,   这样才是吉利的名字、   要起名适合宝宝八字的名字Q我、不明白6859可以进我的空间里面有更多的起名字的相关知识、!





服务保障

Copyright © 2005-2024 ,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驴友阁,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