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驴友阁首页 >> 风水知识 >> 黎族建筑的特点是什么
黎族的风俗是什么

黎族建筑的特点是什么
  级    黎族传统住房很有特色!一般呈船底形和金字形两种。建房屋的材料是茅草。木料、竹子!红白藤。山麻等!木0674料多用优质,坚固耐用的格木、船形屋是竹木结构建筑、外形像船篷。用竹木架构、4161金字形屋以树干作支架!竹片编墙,   黎家人的船形屋:黎村为适应自然环境。大多依山傍水、住房除了金字屋!干栏式的之外、抬头眺望。映入眼帘的均是一幢幢!一排排整齐的船形屋,相传。黎家的祖先是从大陆沿海乘木船漂洋过海而来的、他们靠岸后。由于到处荒凉,没有人烟,只好将船翻过来。覆盖在地面上当住屋!他们的后人为纪念祖先!便模仿船的样子建造自己的房屋!这种,
维吾尔族的节日风俗是什么?
  维吾尔族是一个多源民族,最主要的来源有来自蒙古草原的回纥人和南疆绿洲上的土著居民、这两部分人于公元840年大规模汇合,7808至16世纪初完全融合完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维吾尔族人创造了优秀的文化,有着独特的民族节日风俗,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传统节日有:古尔邦节、肉孜节!诺鲁孜节等!   古尔邦节、维吾尔族十分重视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古尔邦”节最为隆重!届时家家户户都要宰羊,煮肉!赶制各种糕点等,屠宰的牲畜不能出卖,除将羊皮!羊肠送交清0466真寺和宗教职业者外!剩余的用作自食和招待客人。    过肉孜节!过肉孜节时、成年的教徒要封斋1个月!封斋期间!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餐、白天绝对禁止任何饮食!肉孜节意译为“开斋节”!按伊斯兰教教规、节前9007一个月开始封斋?即在日出后和日落前不准饮食。期满30天开斋、恢复白天3984吃喝的习惯,开斋节前。各家习惯炸馓子,油香。烤制各种点心。准备节日食品!节日期间人人都穿新衣服,戴新帽!相互拜节祝贺、节日期间杀1207羊或骆驼!到清真寺去作聚礼!唱歌跳舞、并举行赛马!刁羊和摔跤等活动!   诺鲁孜节!“诺鲁孜”一词来自古伊朗语、意为“春雨日”!相当于伊朗古太阳历的每年三月二十二日。也即公历3月22日、达一天相当于汉族的春分。故而“诺鲁孜”节也叫迎春节。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对他们来说,每年3月20号到22号的诺鲁孜节是最重要的节日,诺鲁孜节的仪式在20号的黎明开始。男女老少都要身穿民族盛装,各家的家长首先起床!在房屋正中燃起一堆松柏树枝?将冒烟的树枝在每人头上转一圈,预祝他们在新的一年平安快乐,然后,家长要把冒烟的松枝带到4212牲畜圈门口!让畜群从烟上通过。祈求新的一年、牲畜膘肥体壮,迅速繁殖!跟着。人们就要做"诺鲁孜饭"(就是家家户户用剩余的粮食和食物,再配上多种佐料煮成的稠粥)!从当天午时起、维吾尔人成群结队地相互拜年。等到诺鲁孜节过后、在农村。紧张的春耕生产也就开始了。 诺鲁孜节是伊朗和中亚的节日、是为进入春耕生产、绿化、美化。净化环境做准备的节日,!
黎族有什么饮食习俗?黎族的名菜是什么?
  黎0932族的主要粮食是稻米,其次是玉米、番薯和木薯等杂粮,常吃5926的菜有南瓜!木瓜,葫瓜!白菜。野菜、田菜、田螺。蛙。蛤类等,黎族农家普遍爱吃冲冷水稀饭、日食三餐、晚餐常7617是入夜才吃,昔日!由于粮食不足!一般情况下不吃干饭。   改革开放后,大多数农户粮食充裕!吃干饭已成常事!黎族农民喜用生鱼生肉制作“酸鱼”“酸肉”,即用煮得半熟的热干饭!把切好的鱼、肉与饭混淆均匀,再加些盐,盛于缸坛中、密封发酵、7天后取出吃用, 另一种俗称“南杀”的浆类佐料、取料于牛,猪。鹿的脊椎骨。或野菜类、斩碎后用半熟的热干饭拌搅,盛入罐中,一个月后取出煮熟吃,由于吃“南杀”的习俗,并仿效汉人的饮食调味技术,促进身6310体健康。   黎族人还有吃竹筒饭的习惯!9104即取楠竹一节,从一头开个口子!把米和水灌进去、然后封口子置于火堆上烤熟、取出、破开竹筒、便是香喷喷的竹筒饭,这种饭多数在上山打猎或砍山时吃用,风味独特,现已成为高级餐厅中的珍美食品。黎族农民普遍爱好喝酒,一般农家晚饭时,不管菜肴丰俭!男主人总要先喝几口酒,然后吃饭。黎家的酒类品种多!其中以山兰(旱稻)糯米酒为上品。此外还有米酒,粟米酒、番薯酒!芭蕉酒。野果酒等。逢年过节,还举行饮酒对歌活动,增进未婚青年男女的情恋。在孝黎地区的中老年妇女还有喜嚼槟榔的习惯!即将新摘下的槟榔果切成小片。用蒌叶(野生植物)拌贝壳灰一起放进嘴中咀嚼,且嚼且香,并有醇劲,象喝薄酒一样,精神焕发。,
无锡有什么风俗
  无锡的特产: 油面筋,糖醋排骨,阳山水蜜桃,太湖三白.......    在大约十月五号左右开始在南禅寺有美食节、。   其他就是过一些和别的地方一样的节日,,、
外国新年风俗有哪些?
  英国:元旦前一天。家家户户都必须做到瓶中有酒?橱中有肉,英国人认为!如果没有余下的酒肉,来年便会贫穷。除此之外,英国还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风俗,人们都争取第一个去打水,认为第一个打水人为幸福之人!打来的水是吉祥之水,英国人在除夕的深夜、常带上糕点和酒出去拜访、他们不敲门。就径直走进亲友家去。按8576英国人的风俗,除夕千夜过后!朝屋里迈进第一只脚的人,预示着新的一年的运气!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黑发的男人!或是个快乐,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将全年吉利走好运!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浅黄头发的女人。或是个忧伤、贫穷、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将遭霉运,会遇上困难和灾祸!除夕在亲友家作客的人,在未交谈前。要先去拨弄壁炉的火?祝福主人“开门大吉”,在英国中部的一些地区、新年早上出门时。不管熟识还是陌生。都会互送铜钱,他们认为1847这样做、不但对方一年有财气,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幸运,   印度:印度的元旦被人称为2415“痛哭元旦”?“禁食元旦”。他们在新年第一天。谁也不许对人生气,更不6176准发脾气,有些地方,过年不但不庆祝。反而相抱大哭!他们认为。元旦一开始、岁月易逝——人生短暂,用哭声来表示自己的感叹、有些地区的人们则以禁食0719一天一夜来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开始直到午夜为止!   蒙古:新一年到来,蒙古老人会装扮成牧羊人的样子?穿着毛绒的皮外套!头戴一顶皮帽、手拿一根鞭子,不停地把鞭子在空中抽得7364啪啪响?以示驱邪祝福,   巴西:巴西人在元旦这天、高举火把,蜂拥登山。人们争先恐后地寻找那象征幸福的金桦果、只有不畏艰险的人、才能找到这种罕见的果子。他们称之为“寻福”!巴西农村有一个独特的风俗习惯——便是互相揪耳!人们在元旦见面时、一定要相互使劲揪住对方的耳朵、表示祝福!   巴基斯坦:在元旦这一天。巴基斯坦人们个个手拿红粉跑出门!见了亲友,道过新喜!便互相将红粉涂在额上。以示庆祝新年吉祥如意。   阿富汗:在阿富汗北部地区的居民。每逢元旦都要举行激烈的抢山羊比赛!以示庆祝、两队骑手争抢猎物。8556比赛既紧张激烈!又喜庆欢乐,   阿根廷:阿根廷人认为水是最圣洁的、每年元旦。各家老少成群结队到江河3976中洗“新年浴”!以洗去身上的一切污秽。   墨西哥:墨西哥有些地区的人们在新年到来的时候是禁止笑的!他们一年共分18个月,每月20天。一年最后5天内不准笑,   保加利亚:元旦,
黎族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 5分
  黎黎族人说黎畅、     黎族人住船形屋,形状像一个倒置的船身。   古时黎族有纹脸。给女性脸上纹绿色的花纹。    黎族小吃有竹筒饭等!   黎族有捏耳朵的习惯。捏游客的耳朵,意为平安,,
佟丽娅是什么民族 锡伯族的婚姻风俗是怎样的
  佟丽娅是锡伯族   锡伯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锡伯族通行土葬。在特殊情况下还要进行火葬和天葬、锡伯族习惯人死后要停放7天。最短3天。并念经超度!子女日夜守灵,并按时辰在灵前举行全家性哭祭,如有人来吊孝。守灵人要给来人磕头。来人哭!守9790灵人也要陪哭。择吉辰将死者入殓。棺椁停于院中席棚内   锡伯族的服饰。因时代不同和地区的差异!以及民族相互间的影响!也有所差异6583和变化!在清代。锡伯族的男子服装喜用青,兰。棕等颜色。女子喜用各种格布,幼儿多穿各色花布服装?男子服式均与满族服式基本相同!为便于骑马和操作、都穿左右开又的长袍和短袄。戴圆帽,妇女穿旗袍,扎裤脚、着白袜花鞋、姑娘们都是单长辫子、结婚后结发。妇女喜欢戴耳环!手镯和戒指、年老的妇女在春夏秋三季里多包白头巾!冬季戴棉帽!到了清末,由于6094锡伯族与汉族经济?文化方面交往密切。因此、服饰与汉族逐渐相同了、唯有西迁到伊犁地区的锡伯族妇女、仍喜欢7109穿旗袍!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服装用料越来越考究。样式越来越多样化!除老年妇女还保留穿长衣的习惯外?其余人普遍与汉族人着装相同,!
蒙古族的节日风俗是什么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意。此外还有那达慕。马奶节等。   祭敖包也算是一个,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蒙古民族盛大的祭把活动之一!敖包通常设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头堆成一座圆锥形的实心塔、顶端插着一根长杆!杆头上系着牲畜毛角和经文布条。四面放着烧柏香的垫石。在敖包旁还插满树枝、供有整羊,马奶酒!黄油和奶酪等等、祭把时!在古代,由萨满教巫师击鼓念咒!膜拜祈祷。在近代,由喇嘛焚香点火、颂词念经!牧民们都围绕着敖包,从左向右转三遭、求神降福、蒙古族牧民沿袭祖先的原始宗2288教信仰!以为山的高大雄伟、便有通往天堂的道路、高山又是幻想中神灵居住的地方!因而便以祭敖包的形式来表达对高山的崇拜、对神灵的祈祷!蒙古族的传统祭祀活动很多。如祭天、祭火。祭祖,祭敖包等、其中祭敖包是最重要的祭祀活动、是草原民族崇尚自然思想的表现形式之一、锡林郭勒盟是祭敖包历史遗存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   礼仪风俗:   蒙古民族对来客、不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一见面总是5695热情问候:“他赛音百努!”(安好)!随后主人把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请客人进蒙古包、全家老少围着客人坐下!问长问短,好似自家、   平常待客,在喝奶茶之后,慷慨大方的主人总是把香甜的黄油!奶皮!醇香的奶酒,酥脆的油炸果子和炒米!奶茶,奶酪以及独具草原风味的“手扒肉”一一摆在客人面前。请客人痛饮饱餐!主人若对客人表示特别敬意。常把奶壶、酒壶托在哈达上端出来,有时还唱一些表示欢迎和友好的歌曲来劝酒!客人接杯畅饮。主人就格外高兴,遇到宴会请特别尊贵的客人或祭典,常摆整羊席、蒙古族叫它“乌查”!也有叫“秀斯”!“布乎利”的、当客人告别的时候!常常是举家相送、指明去路,并一再说“白乙日太!”白乙日太乌查热亚(希望我们愉快地再见),“阿木日,赛音、雅巴、”(祝您一路平安)。   献哈达:哈达是藏语音译,常在迎送!馈赠,敬神!拜年以及喜庆时使用,以表示敬意祝贺。这种礼节由来已久。据《马柯·波罗游记》中所写, 蒙古族“过年过节时都互相用金银玉石做的礼品同白色绸布一起捧献”,   递鼻烟壶:是蒙古民族古老的习俗。在蒙古包里作客!殷勤好客的主人?常常要拿出一个精致象个瓷瓶样的小壶!敬给客人嗅、这就是装着鼻烟的1429鼻烟壶!递鼻烟壶也有一定的规矩、如果是同辈,
冬至有什么风俗?
  冬至习俗:北方吃饺子 南方煮汤圆 ,   俗话说“冬至饺子夏至面”,明天就是冬至了,大家可别忘了吃饺子啊、有一句民谣是这么说的!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要说这冬至可是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在北方。冬至这天吃饺子?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留下的。据说当时张仲景辞官回乡正是冬季。5248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饥寒交迫!不少人的5839耳朵都冻烂了?便6612让其弟子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用面包成耳朵样的一种叫“娇耳”的东西煮熟给大家吃。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7946饺子”,不仅如此,在冬至这一天,很多地方还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惯,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   而在南方则是煮汤圆。吃米团和长线面的习俗、一到冬至。那真是“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有的地方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在民间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冬至可以说是仅次于过年的一个节日。   在养生学上来讲。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气始于3139冬至”!养生的重点要注意少量多餐,戒怒戒躁!保持心情舒畅,注意合理用脑、防止过度疲劳、同时要注意加强身体锻炼,   参考资料:百度快照,
苗族的特色节日和风俗
  苗族是一个苗族富有古老文明、讲究礼仪的民族,岁时节庆独特鲜明,苗族传统节庆按功能含义分为:⒈农事活动节庆,⒉物质6971交流节庆,⒊男女社交!恋爱!择偶节庆。⒋祭祀性节庆!⒌纪念性,庆贺性节庆。按时序分、一岁分十二个月,每月都有一个以上的节庆日。动月(鼠或子月)1—15日(第一个子日至第二个寅日)为玩年节,其中第1个子日为天岁节、苗人不出门(远门),第18568个丑日是地岁节?第1个丑日至第2个丑日(2—14日)期间。人们纷纷走亲访友,互贺新岁。男女对歌、玩龙灯、狮子等!第2个寅日(15日)为尾巴年(烧龙灯),偏月(牛月或丑月)第一个丑日为社日,亦称龙头节,苗人祭土地神,接龙,安龙(苗语染戎),   1月(虎月或寅月)的第一个寅日为物质交流。男女社交节(汉籍称为三月三街节)!   2月(兔月或卯月)的第一个未日为牛王节(汉籍称四月八日),男女社交樱桃会。佛生日。   3月(龙月或辰月)的第一个辰日、第二个寅日分别为小端午节和大端午节、其中小端午节后来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芈姓)、亦称屈原节。歌师节!   4月(蛇月或巳月)的第1个巳日为降龙节(汉籍称为六月六。六月场),吃新节(大麦熟),   5月(马月或午月)的第1个子日是小年节(苗语称七姊妹。即北斗七星),   6月(羊月或未月)的第2个寅日为鸭节,第2个辰日为赶秋节、   7月(猴月或申月)的第1个申日为酒节(糯稻收割酿制甜酒,米酒),   8月(鸡月或酉月)为祭祀节(主要进行椎牛、吃猪、跳香!还傩愿、安龙等祭祖祀6068魂活动),   9月(狗月或戌 月)狩猎节!择日祭梅7880山三神,开始狩猎,   10月(猪月或亥月)卯日、午日为吃猪泡汤节(杀年猪),灶神节(祭灶神)!除4524夕夜(大年夜,汉籍称苗人十月过年)!   四月八   “四月八”是贵州、湘西、桂北等地的苗、布依!侗!瑶!壮!彝、土家。仡佬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各地节日内容不尽相同、其中、规6336模最为宏大、场面最为隆重、影响最为5626深远者,当首推贵阳市苗族的“四月八”庆祝活动、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这天、贵阳市及邻县的苗族群众都要身着民2982族盛装!云集贵阳市中心喷水池一带,他们吹响芦笙!箫笛,唱着山歌,跳着苗家舞蹈,欢度自己的传统节日。“四月八”的由来传说甚多!主要是为凭吊“四月八”葬于今喷水池一带的古代苗族英雄,辈辈相传。而成习俗!   传说古代有一个名叫“亚努”的苗族首。





服务保障

Copyright © 2005-2024 ,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驴友阁,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