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驴友阁首页 >> 风水知识 >>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说明什么?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翻译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说明什么?
  意思是: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   拓展资料: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出自东汉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诗人曹孟德——曹操的诗歌《短歌行》、   《周公吐哺》典出   《韩诗外传》卷三:“成王封伯禽(周公之子)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其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周公为了招览天下贤才,接待求见之人。一次沐浴要多次握着头发!一餐饭要多次吐出口中5893食物来?后遂用“周公吐哺,一沐三握、一饭三吐”等表示求贤若渴、礼贤下士。为招纳人才而操心忙碌。   作者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中的周公是谁啊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5763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   出处 《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后用为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在周文王时!他就很孝顺。仁爱!辅佐武王伐纣,封于鲁!周公没有到封国去而是留在王朝,辅佐武王。为周安定社会、建立制度、武王崩,又佐成王摄政。据《曲阜县志》记载:"武王十三年定天下。封公于少昊之墟曲阜!公不就封!留相武王!成王即位,命世子伯禽就封于鲁",新7391建立的周王朝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商朝旧贵族们准备复辟。而周公辅政、又有违于王位世袭制中父死子继的原则!引起周室集团内部的矛盾!结果残余势力即与周室内部的反叛势力勾结起来。他们的代表是纣王子武庚与「三监」管叔!蔡叔等人!结果周公东征平定三叔之乱!灭五十国。奠定东南!归而制礼作乐!   周公惟恐失去天下贤人!洗一次头时、曾多回握着尚未梳理的头发!吃一顿饭时!亦数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的去接待贤士,这就是成语「握发吐哺」典故!周公无微不至地关怀年幼的成王,有一次!成王病得厉害。周公很焦急。就剪了自己的指甲沉到大河里,对河神祈祷说8081:"今成王还不懂事?有什么错都是我的。如果要死、就让我死吧。"成王果然病好了,周公摄政七年后。成王已经长大成人,6973于是周公归政于成王,自1273己回到大臣的位子、   后来、有人在成王面前进谗言!周公害怕了!就逃到楚地躲避。不久、成王翻阅库府中收藏的文书。发现在自己生病时周公的祷辞。为周公忠心为国的品质感动得流下眼泪。立即派人将周公迎回来?周公回周以后,仍忠心为王朝操劳。周公辅佐武王,成王。为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他在受成王冤屈以后!仍忠心耿耿、为周王朝的发展呕心沥血!直至逝世。终天下大治!周公临终时要求把他葬在成周!以明不离开成王的意思,成王心怀谦让,把他葬在毕邑!在文王墓的旁边、以示对周公的无比尊重,   周公为后世为政者的典范,孔子的儒家学派。把他的人格典范作为最高典范!最高政治理想是周初的仁政,孔子终生倡导的是周公的6776礼乐制度?,
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出自哪里
  曹操的诗歌《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5955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解释
  出处:汉·曹操《短歌行》山不会满足自己的雄伟!海再深也不自满。(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若如周公那样礼待贤才!天下人心皆归向于我也,(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四句借用典故《管子形解》中的原文是什么
  借用了《管仲·行解》中陈沆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天下三分。士不北走,则南驰耳!分奔蜀吴。栖皇未定。若非吐哺折节,何以来之!山不厌土,故能成其高,海不厌水,故能成其深。王者不厌士、故天下归心。”(亦见《诗比兴笺》)、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是什么意思?
  意思: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8069真心归顺与我。出自曹操的《短歌行》,   这首《短歌行》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实际上就是一3554曲“求贤歌”?又正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了他所坚持的主张,配合了他所颁发的政令!   ,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示其想早建王业,一统社稷的政治理想.   其实要想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8995先要了解短歌行.在短歌行中,曹操多次表示出他对贤才的渴望.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概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圆形 翻译
  circle   圆,圆形!
周公吐哺的翻译
  后来武王驾崩。成王年少、正在襁褓中!周公唯恐天下的人听说武王驾崩而背叛,于是登临天子之位,代替成王处理国政!   管叔和他的弟弟在国内散布谣言说:“周公将对6974成王不利、8914”周公便向太公望!召公表白心意说:“我之所以不回避而代成王摄行国政,是恐怕天下反叛周室、那将无法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交代。三王为天下忧劳已经很久了!到了今2499天才成功,武王早逝,成王年少。为将来完成周的大业!所以我才这样做!”   于是始终辅佐成王、而让他的儿子伯禽代替他到鲁国就封!周公告诫伯禽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对4046于整个天下来说!我的地位也不算低了。但是我常常洗一次头三次提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口中的食物!频频起身接待贤士!还怕失掉了天下的人才。你到鲁国之后。要谨慎处事。不要因为有封国而傲慢待人!”   成王长大。能临朝听政了、于是周公就将国政交还给成王、由成王亲自处理朝中大事。周公面朝北。处在臣子的位置、态度恭敬谨慎!像是有所畏惧的样子。、
周公诫子书原文及翻译子无以鲁国骄士
  原文】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8596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注释】   恭:肃敬,谦逊有礼.   荣:荣华显贵.   俭:行为约束而有节制,不放纵.   尊盛:位高势盛.   卑:低下,   贵:地位显要。   畏:同“威”、威严、   聪明:指明察事理.   睿智:聪慧,明智.   愚:愚拙,不巧伪.   哲:明智,聪明.   博闻强记: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由:奉行,遵从.   慎:谨慎,慎重.   【翻译】   周成王将鲁国土地封给周公姬旦的儿子伯禽。周公姬旦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佐皇上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算轻的了、可是、一次沐浴、要多次6621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以接待宾客,(即使这样)还怕因怠慢而失去人才。我听说!道德品行宽容、并用谦逊的品行来保有它的人、必会得到荣耀;封地辽阔、7298并凭借行为约束而有节制来保有它的人?他的封地必定安定;官职显赫、并用谦卑来保有它的人!必定高贵;人口众多,军队强大、并用威严来统御它的人。7116必定会胜利;用愚笨来保有聪明睿智,就是明智;见识广博,并用浅陋来保有它的人?必定智慧,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即使尊贵如天子、富裕得拥有天下。便是因为拥有这些品德、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身亡的人!桀!纣就是这样!(你)能不谨慎吗?”。





服务保障

Copyright © 2005-2024 ,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驴友阁,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