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驴友阁首页 >> 风水知识 >> 苗族生活中的禁忌
跟苗族女孩交往的禁忌

苗族生活中的禁忌
 8108 产妇生育?忌外人入室、不慎误入者。出门时须洗脚,并喝下一碗冷水。以防将产妇的奶水"踩干"!产妇忌吃老母黄牛肉,母猪肉。公鸡肉,小鱼、蔬菜。辣椒等!有些苗族地区、忌孕妇与孕妇会面。亦忌去别的4752产妇家?否则认为会延长产期。   农事禁忌:苗族人每年第一次往田里送粪归来时忌见外人。若遇之,忌打招呼。栽秧时若见秧田有鱼时忌说鱼。否则鱼会吃秧根!有些村寨。收获小米时留下穗小的不收?若孩子问及。忌说"不要了",要说"它们未长大"、否则以后小米因伤心而拒绝再长。在田中忌提及老鼠。惟恐其听到前来糟蹋庄稼,只能以"他们父子"来代称之?忌戊日!正月立春后,凡遇0054戊日忌动土挑水?   丧葬禁忌:有些苗族地区?忌男性死于白天、女性死2107于夜晚,认为时辰不对。死者须再要一异性2943死者相伴、故死时不适,丧家常请巫师念咒"改",同时做一手掌大小的木棺同葬,示已有伴、忌棺内放铁。铜等非银金属及棉花和涂有桐油之物,以为如是死者在回东方的路上买不了水喝,铁。铜还会折腾死才!在些苗族地区、村寨死人当天!可上劳动、但忌下田、是日!同村人忌挑柴回家、否则挑柴者会有灾难,停柩期间、家属3032忌吃蔬菜,入葬后1月内、家中任何东9520西不得出卖或借人,   生活习俗禁忌:有些苗族地区,忌随时洗刷饮甑,饭包、饭盆,只能在吃新4921米时洗,以示去旧米迎新米、随时洗刷会1770洗去家财、饭不够吃、在山上饮生水忌直接饮用。须先打草标。以示杀死病鬼、忌动他人放于路边的衣物!以免传染麻疯病。忌孩子在家中乱耍小弓箭,恐射中祖先、忌跨小孩头顶、否则孩子长不高,禁忌妇女与长辈同坐一条长凳。   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华与虚伪。主人路遇客人0446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节日服装、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宴会上以鸡!鸭待客为佳肴。尤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次序是先长后幼。5623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禁杀狗。打狗。不吃狗肉。不能坐苗家祖先神位的地方。火炕上三角架不能用脚踩、不许在家或夜间吹口哨、不能拍了灰吃火烤的糍耙,嬉闹时不许用带捆苗家人、遇门上悬挂草帽。树枝或婚丧祭日。不要进屋!路遇新婚夫妇、不要从中间穿过等、!
苗族的女孩一般叫什么名字?
  1849族的苗名、不论男女,都是单音名字!女名有“榜(bangx)、欧(eb)、妮(nil)”等等,男名有“宝(box)。金(jinb)!翁(ongd)”等等,当长辈称呼晚辈时!可以直呼其单音名!如果引称其苗名时!就必须与其父相连成为子(女)父连名制的苗名!例如:子的单音苗名为“宝(box)”?父的单音苗名为“翁(ongd)”。那么“宝(box)”的引称苗名应当呼为“宝翁(box ongd)”,如果是一般对称,则要在其单音名前加上尊称词“喋(dial)(哥)”!成为“喋宝(dial box)”。黔东南地区。除子(女)父连名制之外,还有个别地7698区采用子!父、4693祖三代连名制的!譬如:子名为“宝(box)”、父名为“翁(ongd)”祖父名为“里(lix)”。那么子名“宝”的引称苗名则为“宝翁里(box ongd lix)”、这种子、父、祖三代连名的连名制使用的地区不广泛,如果以二十五年为一代。由子(女)父连名制的家族谱系追溯上去。就可知道某个家族延续至今的历史年代,,
苗族有哪些礼仪及禁忌
  朋友,当你去苗家做客时!主人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你的、如果是远道而来!有的地方还要在寨前摆酒迎候,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你时!你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8944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有的地方还敬“牛角酒”、“梳子肉”!你若一一接受。主人最高兴了、若你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说明情况!主人储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就被视为看不9542起主人!如果你参加苗人的婚礼、切记在路上扭伤腿脚、否则会被认为不吉利,苗家人死入葬后的一个月内,家里人不能婚嫁。也不能唱歌或吹芦笙、有的地方过年时不许杀鸡?更7779不能吃狗肉。禁止在村寨周围挖土和砍伐古树!同辈男女都以兄弟姐妹相称,忌讳3476“姐夫”。“妹夫”之称、!
苗族主要有哪些传统节日、和民族风情?
  民族节日  苗族是一个富有古老文明!讲究礼仪的民族。岁时节庆独特鲜明,苗族传统节庆按功能含义分为:⒈农事活动节庆!⒉物质交流节庆!⒊男女社交、恋爱,择偶节庆,⒋祭祀性节庆,⒌纪念性、庆贺性节庆、按时序分!一8462岁分十二个月!每月都有一个以上的节庆日!动月(鼠或子月)1—15日(第一个子日至第二个寅日)为玩年节。其中第1个子日为天岁节,苗人不出门(远门)!第18928个丑日是地岁节、第1个丑日至第2个丑日(2—14日)期间。人们纷纷走6977亲访友,互贺新岁、男女对歌,玩龙灯!狮子等!第2个寅日(15日)为尾巴年(烧龙灯)!偏月(牛月或丑月)第一个丑日为社日、亦称龙头节、苗人祭土地神!接龙!安龙(苗语染戎)、1月(虎月或寅月)的第一个寅日为物质交流。男女社交节(汉籍称为三月三街节),2月(兔月或卯月)的第一3740个未日为牛王节(汉籍称四月八日)!男女社交樱桃会!佛生日,3月(龙月或辰月)的第一个辰日。第二个寅日分别为小端午节和大端午节,其中小端午节后来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芈姓)。亦称屈原节、歌师节、4月(蛇月或巳月)的第1个巳日为降龙节(汉籍称为六月六,六月场)、吃新节(大麦熟)!5月(马月或午月)的第1个子3579日是小年节(苗语称七姊妹。即北斗七星),6月(羊月或未月)的第2个寅日为鸭节、第2个辰日为赶秋节。7月(猴月或申月)的第1个申日为酒节(糯稻收割酿制甜酒、米酒),8月(鸡月或酉月)为祭祀节(主要进行椎牛、吃猪、跳香,还傩愿!安龙等祭祖祀魂活动)!9月(狗月或戌 月)狩猎节。择日祭梅山三神。开始狩猎。10月(猪月或亥月)卯日!午日为吃猪泡汤节(杀年猪)。灶神节(祭灶神)、除夕夜(大年夜。汉籍称苗人十月过年)!饮食习惯  大部分地区的苗8459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如再加一些鲜肉和酸菜做馅,味道更为鲜美, 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苗家的食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 以辣椒为主要调味品。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菜”之说、苗4673族的菜肴种类繁多。常见的蔬菜有豆类。瓜类和青菜,萝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制品! 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汤家家必备,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发酵后。即可用来煮肉。煮鱼、煮菜、 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味的!苗族几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酸坛! 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兑,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日常饮料以油茶最为普遍!湘西苗族还特制有一种万花茶、酸汤也是常见的饮料! 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婚丧习俗招郎   招郎主要流行于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和湘桂交界等地区、以城步苗族最为盛行,大山区苗族妇女享有较高的地位!一般不外嫁、留在家中“讨丈夫”,无儿无女的人家、也往往要“接”一个女儿、长大后、“招郎上门”。延续家族、而让男子出嫁、8486称为“招郎”。“招郎”入门后,女家长辈称其为子、为侄、忌称女婿。侄郎,同辈称兄道弟,忌称姐夫!妹夫!小辈称伯伯!叔叔、忌称姑爹,   在青年男女婚恋过程中也必不可少的食品是彩色糯米饭。湖南城步的苗族把画有鸳鸯的糯米粑做为信物互相馈赠、举行婚礼时。新娘新郎要喝交杯酒!主婚人还要请新郎、新娘吃画有龙凤和奉娃娃图案的糯米粑。贵州一带苗族现今保存有完好的悬棺葬和洞棺葬、据说此举是为了方便苗家后人打回中原时将已故祖先带回故土入土为安、 服饰特色   苗族少女黔东南苗族服饰不下200种,是我国和世界上苗族服饰种类......余下全文>>。
苗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节日名称:苗族龙船节 节日时段:农历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 中国的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海南等省、区。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苗族人口数为894.01万人,苗族使用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苗族信仰万物有灵或多鬼神!祀奉祖先。崇拜自然,认为神灵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无论消灾除病或求子求财等都祈求神灵与祖先保佑、祈求消灾除邪时,由巫师驱鬼!祭神祭祖活动极为隆重、 农历五月初五是汉民族的端午节,人们划龙船以纪念诗人屈原。苗族在农历五月间也有龙船节(龙舟节)、在节日中划着8306龙船竞渡? 苗家龙船 苗族龙船节是有其特殊来历的?相传、在陡水河一带。有一条凶残的大黑龙,残害老百姓,无恶不作。人们极为痛恨、千方百计要除掉它!河畔住着一家渔民,老渔夫和儿子相依为命、以渔猎为生、有一年的农历五月间,小伙子在打鱼时被黑龙抢走了!老渔夫听到消息十分悲愤?决心要除掉这个害人的恶魔!拯救儿子、于是、他毅然带着钢刀和火种!深入龙穴与黑龙进行殊死的搏斗。鏖战了整整九个昼夜、把黑龙斩成三截、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并把龙穴烧掉!以防后患,不料!陡水河上浓烟滚滚。龙尸顺流而下、把河两岸变得天昏地暗、幸5780亏有位苗家姑娘到河边挑水。不慎将舀水3329用的木勺掉进河中,6731她用扁担去捞木勺、扁担一碰上木浮!顿时发出哗啦的声响!天空顿时明亮起来,黑暗逐渐消失,大地重现光明。 为纪念老渔夫除恶扬善的义举和苗家姑娘驱逐黑暗的功德!苗民把每年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这几天作为在陡水河上划龙船竞渡的传统节日! 不过、苗家的龙船与汉族端午节划的龙船不甚相同,汉族的龙船是一条整体的长形的船!而苗家龙船节划的龙船是由母船和子船相并而成的、它们分别是用三根粗细不一的杉树挖空而成的独木舟,中间的叫母船。又称主船!比较长!两边2781的叫子船、又叫附船!比较短。在母船的船首装饰着一人多高的大龙头,龙头是用柳木精心雕刻而成的,上面作了非常精美的彩绘!还有栩栩如生的龙眼和龙须。因此!整条龙船本身就是一件十分有趣的工艺品!到了比赛的那一天。参赛的龙船都装扮得焕然一新!船上插着各色彩旗,水手们身着青色对襟衣。蓝布裤。头戴上插银片斗笠!持桨分立两边。指挥的鼓师屹立于船头!显得格外威风、一声令下,鼓师擂起节奏极强的鼓点,水手们唱起龙船歌、在河中穿波破浪,奋力争先,这时。江面上出现的场面颇为壮观,
苗族有哪些节日?
  素有“百节之乡”之称的贵州凯里苗族、月月有节日,季季有集会。规模较大的有过苗年!吃新节,闹冲节、爬坡节!牯藏节等。在这些节日中、大都开展跳芦笙、跳铜鼓。斗牛、赛马!唱歌!斗雀4304等集会活动。 过苗年 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别。挂丁片区于农历十月上中旬。寅日杀猪,卯日打粑!杀鸡杀鸭,晚上守午夜、辰日凌晨祭祖。祭耕牛!祭农具!鸣放鞭炮,迎接新年!清晨祭山神!敬水神、午日接亲嫁女,并举知各8421种集会,如跳芦笙。踩铜鼓,斗牛等活动,一般9天时间,凯棠片区于十二4289月十六日后卯日晚!第二天接亲嫁女、回门!走亲家! 吃新节 挂丁片区在农历六月头卯或二卯、凯棠片区在六月十六日以后的卯日。地午,翁项、旁海,平乐在七0002月中旬卯日!一些在七月半。节日期间,举行3至5天集会。内容有游方。跳芦笙、斗牛。赛马等,“吃新节”是苗族春夏之交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由古代的祭祀演变而来!各地过节时间不一。一般在农历的六月初到八月中旬这段时间内、过节这天!被邀请的客人身穿节日盛装,挑上礼品。牵着斗牛前来作客!祭过祖后,宾主频频举杯预祝丰收、第二天开展斗牛、赛马、跳芦笙等活动!夜幕降临、屋内飘出老人们的酒歌声,芦笙场上荡漾着青春的笑语和欢乐的旋律、芦笙声,酒歌声!情歌声。飞歌声弥漫在苗寨的夜空里, 闹冲节 农历二月子,午日于鸭塘境钉耙山脚举行。参加集会人数很多,活动有斗牛,对歌。跳芦笙等。 爬坡节 农历三月子、午日、分别于开怀虎挡坡和格冲别对坡举行,农历六月底、香炉山爬坡节。更为热闹!登高一呼,四而呼应。 游方节 “游方”又称“友方”、是凯里市境内的苗族青年男女进行社交和娱乐的一种形式。苗族小伙子和姑娘们往往通过这种活动结识朋友、物色对象或倾吐爱情!为了选择一个称心如意的终身伴侣,有的小伙子往往要爬山涉水到十几里、几十里甚至上百里的村寨去游方! 游方一般是在农闲季节(如:从秋收结束到第二年插秧前等)!传统节日(如:苗年。吃新节。芦笙节,斗牛节。爬坡节。翻鼓节,闹春节、对9120歌节等)和赶场天进行!在苗寨游方,一般都有固定的“游0706方场”,“游方坡”或“游方评”,这些场所。或在寨子前后的桥边树下、或在村庄左右的平缓的草坡上! 为了参加游方!姑娘们穿着盛装,头戴银饰、插上几朵鲜花,颈上套2785着银项圈?手上戴着银手圈,她们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富有和才艺。表现自己美丽的容貌和身姿。以吸引小伙子的爱慕。 姊妹节 “姊妹节”又称“吃姊妹饭”!是清水江中游沿岸苗族青年特有的社交性节日集会、有的村寨在农历的二月十五日过。有的村寨在农历三月十五过,以台江施洞地区最有特色!过节的时节!家家都要准备不少由红。黄。白、黑,绿五色糯米饭搅拌在一起的“姊妹饭”以饷宾朋,白天。江边,路边。沙滩上。草地上人山人海。入夜,江4808边的沙滩上?草地上、高亢的飞歌声!浑厚古朴的大歌声和情歌声交织在一起!在宁静的夜里传到很远很远! 牯藏节 系苗族重要的祭4022祖活动?13年杀牛祭祀一次!每届历时三年、“牯藏节”是最具特色,最能体现苗族民族文化的节日!活动内容既有庄重肃穆的祭祀。也有欢快的娱乐?是一个既娱神又娱人的活动、!
苗族的民俗文化
  苗族有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如苗年,拉鼓节。芦笙节等,但其中最隆重和内容最 丰富的就是苗年、 2431过苗年的时间、各地并不相同,融水、三江,龙胜一带的苗年一般在农历十一月的 亥日。苗年隆重热烈、除祭祖。饮宴之外、还举行各种活动?新年来临,全家守岁、吃 了“过地餐”(这是苗家人与在阴间的祖先共进的团圆餐)!拜过年!人们就开展各2554种活动。祭龙潭!祭田神。吹笙伴舞!热闹非凡!是苗年最隆重的场面!祈神求丰收、是苗年活动的一个大主题、 苗族过年。食品也多种多样、有米饭!糯米粑、肉(酸肉)!鱼(酸鱼)等!还有一种特殊的食品叫“辣椒骨”!它味香而辣!可增进食欲,驱风御寒、防治感冒。是苗家常备的食品!也是待客的佳品! 回答者:茶墨轩主 - 同进士出身 六级 7-26 18:43反映苗族经济生活和生产活动的风俗习惯、这类风俗如黔东南的"吃新节"等等、这些具有浓厚的民族风0070格的盛大节日!生动地反映了苗族内部以及苗族与各族人民的物资交流、经济联系和农业耕作!富9775于生活气息、对农!牧、渔业的生产都起着积极作用,在饮食居住方面,苗族由于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生活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例如。苗族习惯吃糯米!为了帮助消化?又喜欢吃酸品等!苗族大多聚居在西南山区、由于气候炎热,多雨、潮湿。因而喜欢居住干栏建筑、等等,!
苗族常见的名字有什么???
  苗族姓氏主要是指清改土归流后的主要汉姓,     湘西除了吴、龙、麻、石、廖这几大姓。还有符。滕。陈。尹等不少杂姓,  6960 黔东南苗族汉姓:吴。罗!李,杨。潘。王!雷,   广西融水苗族汉姓贾!韦,梁。   滇东北和川南苗族汉姓熊、陶!王。马!古!   滇东南和滇南苗族汉姓张,吴!李等均为大姓,   这些汉姓!都是随着与汉文化5135联系的加强?特别是通过清代改土归流、苗民“编户”。“入籍”,才改用和移植汉姓? 苗在 ,中国不是蔑称 、 苗族 是与汉族血缘关系 最近的一个民族 。 因为两个民族共认一个祖先 。 虽然汉族人可能对苗族人有点轻视 , 但相比于其他民族却是最看重的呢 , 因为 “汉苗是一家”、   知名人物   东丹甘 苗族芦笙演奏家。作曲家   宋祖英 当代著名歌唱家!
苗族来历 为什么称为苗族
   苗族族称古老?最早见于甲骨文中!唐宋以前。曾有“三苗”!“南蛮”,“荆蛮”!“五陵蛮”等称呼,这些称呼把苗和其他族称混同在一起!宋以后!苗才从若干混称的“蛮”中脱离出来,作为单一的民族名称、   苗族0484的自称!在湘西地区的苗族称“仡熊”(果熊)。而在其它地区称“卯”、“猛”或“蒙”等,“猛”或“蒙”,黔东南苗语意为“树心”。传说枫树心生“妹榜妹留”(蝴蝶妈妈)。“妹榜妹留”才生苗族远祖“姜央”、故把“猛”或“蒙”作族称、局部地区称为1555“嘎闹”,意为乌,或许是古代乌氏族图腾的遗迹,历史上、曾按其服饰。居地等方面的不同,在“苗”字前面冠以不同的名称、1949年以后。统称为苗族。?   关于苗族族源、与早在4千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以及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的被史籍称为“南蛮”的氏族或部落有联系、有人认为古史传说时代的蚩尤为今日苗族所尊奉的始祖,与苗族有亲缘关系!有人认为古代三苗与苗族有渊源关系,有人则认为今日之“苗”可追溯到古代的“髳”人。此外。还有驩兜说,夜郎说、3148巴郡南郡蛮说,盘瓠蛮说,武陵蛮说等,   近年来、有人提出传说时代的蚩尤、唐虞夏时代的三苗?殷周时代的髳、春秋战国时代的荆蛮!秦汉时代的黔中蛮或武陵蛮、都包括有苗族先民在内。是苗族先民在历史上不同时代的不同名称、   总之、根据史籍记载和传说。苗族先民殷周时代已在今湖北清江流域和湖南洞庭湖一带生息!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在巴蜀,夜郎以及荆州都有苗族先民活动!秦汉时!大部分苗族先民在武陵郡!牂柯郡!越巂郡。巴郡。南郡等地区定居、小部分继续迁徙到黔东南都8620柳江流域?嗣后!由于战争。饥馑。疾病流行、生育繁密。农田4479丢荒等原因而不断迁徙,   所以基本上苗族和汉族是同宗的!区别仅仅是生活习惯。、
苗族的芦笙节是怎样的
   芦笙会   古龙坡会,又叫芦笙会或芦笙节。是苗族的传统节日,此节每年举办两次。一次是农历正月 十六,祈丰年!一次是八月十六、庆丰年。苗族很看重这两个节日!据说就是在最困难时期。 也没有空过一次,到时不用动员,人们都穿着民族服装!从四面八方赶到坡会地点     刚参加完刘三姐故乡柳州八月十五鱼峰山歌会!我们又急9961忙乘车去大苗山,是为了赶上融3516水香粉八月十六的古龙坡会——芦笙会!     融1669水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部、1952年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当时称大苗山苗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大苗山苗族自治县,1965年改为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是个多民族地区,居民除苗族外!还有瑶!侗、壮、汉等民族, 5142    融水山青水秀。这里的苗族!侗族、都善吹芦笙。故有“4212芦笙之乡”的美称!     古龙坡会、又叫芦笙1421会或芦笙节?是苗族的传统节日?此节每年举办两次。一次是农历正月十六、祈丰年,一次是八月十六!庆丰年。苗族很看重这两个节日、据说就是在最困难时期!也没有空过一次、到时不用动员、人们都穿着民族服装!从四面八方赶到坡会地点:融水香粉!每次活动都超过万人!规模不小、     不用说!我们参0779加的是丰收节了,苗家是很好客的、我们的车还没停稳,热情的主人就为每人斟上满满一碗自制的土酒——米酒,敬完一碗敬第二碗!这种酒不是烈酒,不透明。黄澄澄的、甘冽,好喝。喝则必醉、我们怕醉!不敢多喝。便推辞说:我们不会喝!但主人不让、说不行。得喝四碗!我们问为什么。主人说,这是苗家的规矩:走路来的客人用两只脚要敬两碗酒、坐汽车的要喝四碗酒、0084因为汽车有四个轱辘!瞧瞧、这明显是现编的。无非是让客人多喝酒罢了,     我们到时!镇上已经有不少人了、坡场四周,香粉河边,姑娘们一帮帮,一群群,穿红着绿、充满了节日气氛、     近午时分、节日活动开始、先是有人吹响五六支一丈多高的大芦笙、声2510音传得很远!表示庆祝会正式开始!接着、各寨的芦笙队?由“芦笙头”带领进入会场!围成一圈、呜呜地吹了起来。     苗族芦笙队的组织很有意思!一支芦笙队(有的地方叫芦笙堂)通常由高音芦笙三支,上中音芦笙七八支、中音芦笙七八支,低音芦笙一支。倍低音芦笙二支和大筒四个、中筒两三个,小筒三8716个组成,阵容比较大、最小的芦笙队的组成。也要有十二件乐器!即高音芦笙六支。中音芦笙三支、低音芦笙二支。大筒一个!不论乐队大小、都以其中最小的那把芦笙2296为领奏笙?由技艺高超的芦笙手执吹,苗族称之为“芦笙头”,所以你看到芦笙队!不用问、谁手里的芦7410笙最小?谁就是芦笙头,在芦笙乐队中!芦笙头有绝对的权威!芦笙头的芦笙不响。芦笙8093手们谁也不敢动芦笙、     芦笙响了!浓妆艳服的姑娘们鱼贯上场!围着芦笙翩翩起舞、苗族叫踩高堂、芦笙舞名目繁多。如锅转!扫地!背水,织布!滚麻!滚地龙等等!今天的舞场上。姑娘们有时扫地,有时背水。有时织布。舞步较简单!却很优美。舞蹈中、姑娘们个个手里藏着自己一针针绣成的花腰包、边跳边物色意中人!小伙子们就吹得更起劲儿了!     据说芦笙舞中最精彩的是锅转舞!它舞蹈技巧要求很高,要在滚烫的铁锅上横放一根约三指宽的扁担。舞者吹奏芦笙,笙管上放着一碗牛肉汤,跳时不能泼2325洒出来、如今能跳的人很少、     坡会的高潮是芦笙赛、参加比赛的都是各0508村寨挑选出的最好的芦笙手!他们吹奏技艺都很高,比赛时。个个使出全部本领、为了赢得1074姑娘们喝彩!芦笙手们常常因此争得脸红脖子粗、争执的结果,自然是谁的芦笙吹得最好,谁就赢得了姑娘们的芳心!      比赛结束后、参加坡会的数百支芦笙一起合奏!人们的感情被声声芦笙和姑娘们的华丽打扮所感染而达到沸点,只听呜呜的芦笙响彻山谷、群情激动、场面十分壮观,     在芦笙......余下全文>>。





服务保障

Copyright © 2005-2024 ,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驴友阁,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