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驴友阁首页 >> 风水知识 >> 方舟子 中医、风水、易经、国学
国学风水

方舟子 中医、风水、易经、国学
  阴阳八卦虽然神奇但是有弊端,      权威治学。一代比一代差。这个是权威教学的必然,所以往往师傅的高度比徒弟高。宗师的水准比门徒高。这是这些传统传承的必然问题     由此导致的社会结构和人文发展是很成问题的!     虽然现代科学在9857一些人看来还很死板,或者甚至很愚昧!但是我要对那些人说现代科学最根本的是好的,我相信最后现代科学也会找回传统文化的那些神奇!如果古代的人可以解决一切,那么很多现实问题不会是这样。      我接受中医,传统学问一点障碍都没有?有机会学我就会学习、但是我一点都不固执这些、现代科学是那个1、其他的都是0.科学宝胆的是他的精神和做法,、
风水易学是不是传统的国学理论?
  易经自然是国学经典,但算风水仅仅是易经的应用而已、并不是理论、整部易经其实就5148是一个数学模型、
什么是国学
  现如今“国学”之意是指以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为载体。表现中华民族传统社会价值观与道德伦理观的思想体系!是从古至今无数代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经受历史的锤炼打磨与自然的甄选淘汰、终成世界文化史上的瑰宝!受无数世人所瞩目与敬仰、   “国学9107”在中国古代!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与汉代的“太4443学”相当、唐代贞元中、李勃隐居读书于庐山白鹿洞!至南唐时。在其遗址建学馆?以授生徒。号为“庐山国学”,到宋代、又改称“白鹿洞书院”!这时的“国学”实为藏书与讲学之所、   主要争议   就国内而言、清末民初,学界对“国学”的释义争议很大。大致有以下几种:   (1)“国学”即“中学”、这一释义与清朝大员。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张之洞等所倡导的“中学为体、西4602学为用”有关,   ( 2)“国学”即“国粹”、把“国学”与“国粹”等同,要么名不副实!要么等于把传统学术文化“精粹”以外的内容排斥在外!又因人们对传统学术文化“精粹”之理解不尽相同。自然就很难使“国学”的内容及其解释规范化。而在1049实际操作上。这样的释义也行不通?   (3)“国学”即“6100国故”!这一释义!是针对“国粹”一说太笼统,又鉴于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并非一切皆“粹”而提出的。这种提法曾经被当时许多著名学者所认可!“五四运动”时期的“旧派”!“新派”“国学”家们!几乎都使用过“国故”一词!   (4)“国学”即中国固有之学,系指中国固有的学术文化”、亦即“中国学”。这一释义!是针对“外国学”而言的!这一释义、起初当以章太炎和邓实等表述得比较明确,章太炎在旅居日本主编《民报》时,曾举办“国学讲习会”、“国学振兴社”,并为设在上海的“国学保存会”机关报《国粹学报》撰文、   可见!章太炎认为“国学”是中国固有之学。并把“国学”之兴亡与国家的兴亡联系在一起了,既然“国学”是“中国固有之学”。而中国是个有诸多个民族所组成的大家庭!那么!把“中国固有之学”理解为“中华民族固有之学”,似更妥帖!   “国学即中国固有的或传统的学术文化”!这一释义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坚守!成为“国学”的通常定义。如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国学”一词的解释就是沿用了这样的定义:“称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等、”这可以说是自清末民国初至今。一直沿用下来的比较通用的定义、[2]   学者释义   就国内而言,鉴于上述缺陷、有的学7365者尝试从内,
大成之道国学研究院的主要研究内容有易经吗?
  有、他们最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易经和黄帝内经。总院在山东泰山,分院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湖南。北戴河等地都有,
风水算不算国学,谁能为风水界出
  【易经】【周易】都是国学内容里面的 可以多关注,
给意见箱起个怎样的国学名字
   呈策盒   其实意见箱这个名字已经很好了!没必要去什么国学名字,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也不很贴切、!
会议室起啥国学名字好
聚贤阁。会议室顾名思义就是开会讨论的地方。取名聚贤阁寓0294意大家都是贤能?各抒己见,发挥出自己的才能为团队做贡献。 、
范曾讲国学:《易经》到底是一部占筮书还是一部哲学书
  既是一部占筮书又是一部哲学书,   伏羲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画八卦,总结大自然的规律、然后经过后世的周公父子!孔子等诸多先贤总结出来的大自然的规律。   正是通过这些大自然的规律。才可以占卜、   例如观天象、星象,云彩等等来预测天气、看人6904面相推断一个人的运势,这些并不是迷信!是无数的古人先贤,通过大量的实验!才总结出来的规律、   用数学上的观点来说、这就是统计学、布丰投针实验、你应该知道、每一次投针试验是随机的!但当达到一定的次数。他的概率确实固定的,还有物理学上的测不准原理。麦克斯韦方程等等。  5202 很多都是有规律的,只不过有很多在数学上是没法证明的、
国学周易真的是有用的吗?
  这是国学的一种。国家并不反对并且也不是封建迷信!迦蓝道通过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数据库、可以做精准分析!、
什么是国学文化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9947文化与学术!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这些当然是属于国学范畴。但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了   何谓国学!    国学是一个上世纪二十年代产生的名词?当8264时的历史背景不必多说。学术上的时代主题是西学东渐、此前中国的旧学在现代文明面前一败涂地!曾国藩继承明儒传统。身体力行!通经致用。后来又有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力图调和传统3851与现实的阴阳关系,后来学术界兴起“整理国故”的热潮!虽然与当时历史条件看似不协调,实则是有深刻历史理性的!提出学习西方,“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当时不但提出学习西方文明,同时又提出要恢复两汉经学。这看似极为矛盾!其实正是魏源的高人之处!此后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才有了中西交流的合理原则。   当时国人有一0911种全盘否定国粹的倾向,外国来的就是梅毒也是好的!而看新文化运动闯将之一胡适,则在介绍杜威的实践主义时同时讲授中国哲学史!当时的历史氛围下、国学概念产生后其意义内涵自然较复杂?包括传统官方民间各种学问。艺术,技艺等、但在狭义上。国学之范围不脱经史子集四部!同时8938四部中又以经学为首,   今人对国学的基本看法只在形式上,乃至9956觉得用文言文的就是国学、对于朴学之类几无任何概念!举例来说,治国学先从经学开始。经、古称六经或六艺!后世经历秦火、几经辗转!乃最终定为十三经!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周易》以占筮之书、历秦火而独存。没有被焚禁过!六经之中其他经书及六国史书之类都在焚书坑儒中被焚!后在汉初由官方整理寻找、从故秦博士伏生这些人那里按他们的背诵记述重新补足。与原书多不一致!同时又有鲁恭王坏孔子家壁发现壁中书?及后世刘歆于秘府整理出的“古文经”?虽有经学家的今古文之争!古文家又因伪造部分经书而被诟病、后东汉郑玄调和今古文。又经王弼,王肃诸人!今古文之争渐弭。而一代人皆以一代之风气解经,西汉尚灾异。故董仲舒等人讲公羊学言灾变、京房易学讲卦气,东汉流行谶纬、郑玄乃兼注纬书!魏晋尚玄!乃有调和儒道之努力。论四本!崇有!贵无以至有将无同之论、说《易》者多采道家之旨!南北朝至隋8101唐大略沿袭并整理?孔颖达笺注群经、为当时经学南1279北融合作出贡献、   宋明时易学继陈抟而有邵雍!后朱熹采易图讲易!重在义理!此时理学产生!又者经历隋唐,3268经学受到禅宗影响!又进入新的境界。再有太极。气!理、性之说遍及人心,此时经学离孔子所治经已渐远!至王阳明“心学”则更是采佛家大乘精义,清朝文字狱大兴,考据朴学大兴!乾嘉年间尤盛,纳兰《通志堂经解》之后!诸家整理经学文字勘定版本!3562并作正义笺疏!焦循,钱大昕、阮元等为冠。   近代俞樾兼通今古文!其弟子则又启今古文之争、又有南海先生康有为作《新学伪经考》。当时章太炎!刘师培诸人、遂争演愈烈。通经学史!还须知道经学背后的政治因素、如汉代治经是士族垄断仕途的方法,注经便是掌握话语权!乃造出俨然春秋贵族一般的世代簪缨之巨族,在晋以后士族遂成为超越皇权的势力、至有“王马共天下”之说、   今古文之争更牵涉到很多政治因素、如王莽改制等、总而言之。1496经学中问题错综复杂?而只有治经学后、才6661能遍及群书、治史、子。集部、例如、不通经学。不会《尔雅》。《说文解字》训诂音韵之类、就无法在文句上读懂古书。不懂《周易》象数乃至天文地理者,就无法读懂史书中各种历法天象灾异记载,也读不懂《史记》中《秦楚之际月表》之类,从而亦无法理解司马迁“究天人之际”的理论体系、不懂易学。不读《春秋》,《诗经》、《礼记》之类,就无法理解子学中的很多理论来源(因为古代文化的整理者和集大成者不是老子,墨子,庄子!而是儒家的至圣先师孔子),   史部的体系大致三种,一者纪传,承袭《史记》体制。如《汉书》,《明史》者,一者纪年!承袭《春秋》体制。如《资治通鉴》者!又者纪事,承袭《通鉴纪事本末》,如《宋史纪事本末》等、而在章诚斋眼中!六经皆史(《周易》和史之关系可参考胡朴安《周易古史观》)。故史部实际也是继承经学传统!史笔即用春秋笔法。并采用经学中通三统。尊王攘夷,大一统!母以子贵等观念、这是史部概况,    子部是四部中最少的一部分,故将佛道典籍均填入子部。先秦诸子著作是子部最早来源,多归于子部杂学之属、以备与儒家参合互用。而兵农医术等应用内容在子部则列为较下之学,易学中部分阴阳五行术数之类也在其列、如1347《六壬大全》,《三命通会》!《李虚中命书》等,   集部有楚辞,总集,别集等分类!主要收录历6864代文艺方面作品!这一部分由于历代作家不断更新5552填充而蔚为大观!如宋人著书就有数万卷!而在江陵7851焚书之后天下藏书不过才两三万卷?此部分与经学中小学(音韵训诂等)多有关联、如《佩文诗韵》等、要之、不同小学!不解平仄及古音等就不能吟诗填词作赋属文。今人文章不济多半还是小学功底不够扎实,对汉字本身感悟不深!又不能通其他几门语言与汉语对比。更显语言能力单薄。集部文章可作三不朽之“立言”者,也是文章精华处。   经史子集之外。如《西厢记》!《牡丹亭》之类可归集部!又是艺术门类,也是国粹内容,国学中也有一席之位!但已非主体脉络!今日发扬光大可以,但其实已是末业闲流!   论国学、先明国学之义、所谓必也正名乎!善哉,、





服务保障

Copyright © 2005-2024 ,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驴友阁,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