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驴友阁首页 >> 风水知识 >> 关于月亮的民风民俗
苗族的过年民风民俗

关于月亮的民风民俗
  在威宁彝族回族自4707治县的苗族男女青年中,流传着一种传统的恋爱方式——踩月亮、这里的踩月亮与黔东南的“游方”大同小异!   踩月亮就是每当清风明月时!小伙子们拿着芦笙或木叶便走出家门,三三两两地来到山坡或高地上!趁着皎洁的月光,吹起动听的芦笙,木叶。优美动听的乐曲呼唤着寨内的姑娘出来赏月。颇有点“2551月上柳梢头!人9412约黄昏后”的味道、小伙9481子的芦笙或木叶吹 过三遍之后。仍不见姑2509娘的面!就说明姑娘已有对象或不喜欢这位小伙子、小伙子也不必再吹,若在吹则被认为不礼貌?   乐曲如呼唤来的姑娘,二人可通过8877对歌交谈,次数多了、就产2786生了感情!感情通过对歌来诉说。爱慕之情通过歌来倾吐、等到二人情意相通时,也就是有了感情基础,可互赠礼物表示定情、一般地说、小伙子送给姑娘的礼物是木梳!口弦或银器之类。姑娘回赠的是自己亲手织绣的花布带等。   这种恋爱方式是在月光下进行的饿、故叫踩月亮。   少数民族的祭月拜月习俗   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这祭月,拜月的风习。6151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盛行“拜月”风俗,傣族传说,月亮是天皇第三个儿子岩尖变的!岩尖是个英勇刚强的青年、他曾率领傣族人民打败过敌人、赢得了傣族乡亲的爱戴,后来。他不幸死后、变成了月亮!升向天空、继续发出柔和的月光,在黑暗中给傣族人民带来光明,每逢中秋节这天,小伙子一清早就带上火药枪上山打火雀、野鸡、猎取节日野味!姑娘。媳妇们忙着到湖边。池塘里抓鱼!他们都忙着准备节日的晚餐,老阿妈则忙着舂糯米、做大小不同的食物。四只桌角上各放一个糯米圆饼。每个饼上插一炷冷香!待到月亮从山林上空一升起来、就点燃冷香!全家大小9857开始“拜月”!然后!对空鸣放火药枪!以示对英雄岩1200尖的敬意!最后!全家老小欢乐地围坐在小方桌旁!品尝食物,谈笑赏月!尽兴方散,   9846鄂伦春人祭月时在露天空地放上一盆清水!摆上祭品!然后跪在盆前!向月叩拜。土族人用盆盛清水。将月亮的倒影受到清水盆中,然后!人们不停地2531用小石子打盆中的月亮,俗称“打月亮”,   广西西部壮族的“祭月请神”活动更典型,每年夏历八月中旬!有的就在中秋夜!人们在村头村尾露天处,设一供桌!供放祭品和香炉,桌子右边树一高约一尺的树枝或竹枝!象征社树!亦作月神下凡与上天的梯子。这里保存了古老的月亮神话因素。整个活动分为:请月神下凡。由一名或两名妇女作为月神的代言人!神人对歌,月神卜卦算命、歌手唱送神咒歌?送月神回天四个阶段,   蒙古族“追月”?。
苗族的民风民俗(小练笔100字左右)
   苗族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有关月亮的民风民俗
  1。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4540要重新装饰门面, 牌楼上扎绸挂彩,出1596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2!吃月饼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8192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9526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苗族有什么禁忌?
  产忌: 产妇生育。忌外人入室。不慎误入者,出门时须洗脚。并喝下一碗冷水、以防将产妇的奶水"踩干"?产妇忌吃老母黄牛肉!母猪肉,公鸡肉、小鱼。蔬菜,辣椒等。有些苗族地区!忌孕妇与孕妇会面、亦忌去别的产妇家,否则认为会延长产期,     农事禁忌: 苗族人每年第一次往田里送粪归来时忌见外人、若遇之。忌打招呼,栽秧时若见秧田有鱼时忌说鱼。否则鱼会吃秧根!有些村寨、收获小米时留下穗小的不收、若孩子问及。忌说"不要了"!要说"它们未长大"、否则以后小米因伤心而拒绝再长、在田中忌提及老鼠。惟恐其听到前来糟蹋庄稼,只能以"他们父子"来代称之,忌戊日,正月立春后!凡遇戊日忌动土挑水、     丧葬禁忌: 有些苗族地区,忌男性死于白天!女性死于夜晚,认为时辰不对。死者须再要一异性死者相伴,故死时不适、丧家常请巫师念咒"改"!同时做8787一手掌大小的木棺同葬!示已有伴。忌棺内放铁,铜等非银金属及棉花和涂有桐油之物,以为如是死者在回东方的路8206上买不了水喝!铁!铜还会折腾死才!在些苗族地区,村寨死人当天!可上劳动,但忌下田。是日。同村人忌挑柴回家!否则挑柴者会有灾难!停柩期间、家属忌吃蔬菜,入葬后1月内,家中任何东西不得出卖或借人!     生活习俗禁忌: 有些苗族地区、忌随时洗刷饮甑,饭包,饭盆、只能在吃新米时洗?以示去旧米迎新米、随时洗刷会洗去家财!饭不够吃、在山上饮生水忌直接饮用!须先打草标、以示杀死病鬼。忌动他人放于路边的衣物。以免传染麻疯病、忌孩子在家中乱耍小弓箭、恐射中祖先、忌跨小孩头顶、否则孩子长不高!禁忌妇女与长辈同坐一条长凳。     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华与虚伪!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节日服装、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宴会上以鸡!4262鸭待客为佳肴,尤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次序是先长后幼,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禁杀狗,打狗、不吃狗肉!不能坐苗家祖先神位的地方,火炕4574上三角架不能用脚踩!不许在家或夜间吹口哨,不能拍了灰吃火烤的糍耙、嬉闹时不许用带捆苗家人!遇门上悬挂草帽、树枝或婚丧祭日,不要进屋!路遇新婚夫妇!不要从中间穿穿过等,、
春节的民风民俗
  春节又称元日!元旦。无正。元辰、元朔!岁旦!岁首。岁朝、新正。首祚、三元或年。过年、为夏历新年的第一天。由于历法不同!各代岁首之日不尽一致:夏代为正月初一?商代为十二月初一、周代为十一月初一,秦代为十月初一。汉武帝9835时又恢复到正月初一?并延续至今、   “春节”!各代所指也有区别。汉代指立春这一天。南北朝指整个春季、到了近代才指正月初一,它是我国历史最悠久!活动内容最丰富,礼仪最隆重。场景最壮观。食品最精致的一个传统节日!全国56个民族中的53个(除去藏!白!傣族)都要举行盛大的家宴或族宴庆贺、故又称“元日大庆宴”。   春节的起源   据史籍记载!春节在唐虞时叫“载”.夏代叫“岁”、商代叫“祀”、周代才叫“年”、“年”的本义指谷物生长周期、谷子一年一热、所以0478春节一年一次!含有庆丰的寓意。又传,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腊祭”!当时每逢腊尽春来,先民便杀猪宰羊?祭祀神6966鬼与祖灵!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免去灾祸、他们用朱砂涂脸,身披鸟羽。唱跳吃喝!热闹非凡,至于   互相拜年宴请。则起自汉初!对此《通典》有所记载、   历代春节食俗   ※东汉时期。祭祖是春节的重要活动和习俗、据崔提《四民月令》称:“正月之朔。是为正日,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家室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    ※南朝时期、春节阖家互相拜贺!饮宴!并开展娱乐活动,据粱人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钦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还有画鸡!燃爆竹,悬索、乞如愿等游戏!   ※唐宋元明清时期春节食俗中的礼仪成分逐渐加重!据南宋吴自收《梦梁录》记载:“土大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梵天庐丛录》记载:“男女依次拜长辈、主者8533牵幼出谒亲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清波杂志》载:“宋元佑年间!新年贺年!往往使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亲朋拜年!主家必须设宴款待!8490酒肉异常丰盛,据《8598嘉泰会稽志》记载:“元旦男女夙兴,家主设酒果以奠,男女序拜,竣乃盛服。诣亲属贺、设酒食相款!日岁假。凡五日而毕、”至清代、《帝京岁时纪胜》云:“士民之家!添衣冠、肃佩带、祀神祀祖!焚楮帛毕!味爽阖家团拜。献椒盘!斟柏酒、扶蒸糕,呷粉羹,出门迎喜,参药庙。谒影堂,具柬贺节、路遇亲友、则降舆长揖!而祝之日新禧,
土家族、苗族的信仰、禁忌、婚嫁寿诞、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民俗特征、
  你好。我来为你解答:   土家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湘鄂川黔毗连的武陵山地区,即湖南省西部8571的永顺,龙山!保靖、桑植!古丈等县。湖北省西部的来凤,鹤峰!咸丰,宣恩。利川、恩施、巴东,建始!五峰。长阳等市县。四川省的酉阳。秀山。黔江、石柱,彭水等县!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土家族人口数为8028133。使用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无6808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现在绝大多数人通用汉语!沿酉水(源自湖北鹤峰。注入湖南沅水)流域约20万人仍使用土家语?有2433的也兼通汉语,   土家族,史籍中称谓较多!秦汉时、以其崇拜白虎被称为“廪君种”?或以使用武器特征称为“板楣蛮”、或以其人呼“赋”为“赛”而称为“责人”!属巴郡南郡蛮”和“武陵蛮”的一种!次后、多以地域命族、8236被称为“溪蛮”,“楼中蛮”。“巴建蛮”、“信州蛮”!“阳蛮”等、宋代!出现了区别于武陵地区其他族别而专指土家的“土民”、“土蛮”,“土兵”等名称、以后。随着汉人大1070量迁入、“土家”作为族称开始出现,   土家族的来源、目前说法不一。一说来源于秦灭巴后、定居于湘鄂川黔边的巴人。二说根据湘西龙山、泸溪。大庸等县市出土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和土家语地名,认为土家族主要来源于湘西土著,与进入的巴人,汉人融合而成。三说根据《复溪州铜柱记》有关记载和土家族与彝语相近以及土0577家与云南部分彝族风俗相同等现象、认为来源于唐中叶的乌蛮。 0657  泰灭巴以后、生活在武陵境内的巴人,以火耕水耨,渔猎山伐为业。繁衍生息,其首6485领依靠其同种或同姓的种姓血缘关系进行统治、维持内部关系!西汉末年、“武陵夷”田疆起兵反抗王莽篡权、以后“零阳蛮”!“漤中蛮”。“巫蛮”和“澧中蛮”都起兵反抗压榨!三国时。蜀汉与孙吴长期争夺夔!峡和武陵地区!土家族成为他们相互争夺的重要对象。蜀吴的长期争夺。使武陵地区各族人民难以安生、这以后的南北朝和隋朝、武陵地区各部势力迅速发展?经常处于各自雄踞一方!中央控制松弛!战争频任!社会动荡,唐朝开始。中央采取羁9390縻州县制度,任命归顺的地方首领以州县官职,治理其地。并准其世代承袭、使土家6045族日趋稳定!与汉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日渐加强、土家族人民在抗击外敌入侵。支援红军长征!打击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   社会经济   土家族是较早从事农耕的民族、土家族由于自己的生产技术低,生产工具落后!产量低!于是他们向汉族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引进先进的生产工具!从而提高土家族的生产力水平、加速社会经济的进步。唐、宋间、5337由于实行羁縻州县制度?社会比较稳定。土汉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但仍处于不习牛耕的刀耕火种阶段、而兼事渔猎、居于统治地位的封建领主,除奴役土民外。还不时驱使“土兵”至邻近汉区掳掠人口!财物。元至清康熙年间、建立土司制度,土司的统治客观上曾使土家族的活动地域更加稳定!民族特点得以保持,但这时地主经济开始出现。雍正年间“改土归流”。封建领主经济解体、地主经济迅速发展,土司时“蛮不出境,汉不入洞”的禁令被打破。大批汉族农民和商人迁入!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使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迅速发展,但1814是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商品和鸦片于咸丰末年大量销往土家族地区,土布。土靛、蜡染等传统工艺产品逐渐失去销路!受到沉重打击,帝国主义者廉价大量收购桐油。茶叶!木材,药材等土特产品,刺激了桐!茶种植业和榨油。木竹加工业的发展,城镇商业和集市贸易日渐兴旺,各业行会组织开始出现!辛亥革命后。土家族地区兵灾频繁!农村经济陷于破产、商业停滞、民不聊生,直到解放前夕。土家族地区的经济仍然十分落后。   解放后,党和国家制定和落实民族政策!把土家人定为单一民族。并于1957年成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83年又成立了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1983。1984年成立了酉阳!秀山、石柱、黔江。彭水五个自治县!土家族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权利!在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武陵山地区的土家族人民已经基本解决温饱、正在向脱贫致富5242之路迈进?   文化艺术   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了土家族绚丽多彩的文化和独有的风俗习惯,《张古老制天地》,《梅山打虎》。《洪水登天》等民间故事,流传至今、诗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长篇叙事诗《绵鸡》最为著名、2996民族民间音乐品种繁多,声乐有劳动号子、山歌!神歌等、器乐有打击乐!吹奏乐等、音乐界把打击乐“打溜子”誉为“土家族的交响乐”!通常用四件乐器演奏、强烈的节奏、快速的旋律。变幻的音响。令人倾倒、“打溜子”也是“标题2958音乐”,曲牌有《八哥洗澡》、《喜鹊闹梅》、《火车进山》!《马过桥》!《牛擦痒》等固定名目,传统曲牌多达200多套、土家族的戏剧9138有茅古斯。阴花歌、傩戏,南戏,酉戏等多种。土家族1214的傩戏?可以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贵州铜仁土家族地区。是我国保存傩戏最完整、演出傩戏最多的一个傩文化圈!国内外专家都十分关注、传统的摆手舞、八宝铜铃舞、跳丧舞古朴刚健!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浓厚的生活气息,“西朗卡铺”(土家铺盖)是土家姑娘精织的特有手工艺品?织工精巧,色彩绚丽。有100多种图案。这和摆手舞一起被称作土家族人民的艺术之花、   风俗习惯与重要节日   土家族人民勤恳耕山!善于渔猎!并在冬春季节“赶杖”(围猎),主食包谷,稻米、土家族地区最普及的风味食品是糯米粑粑。米炕腊肉和唐馓、在服饰方面。女装为短衣大袖、右衽开襟,滚镶2~3层花边,原着8幅罗裙。后改为镶边筒裤,男装为对襟短衫、头缠2~3米长的青丝帕、很多地方土家族的服饰与汉族差不多。只有在隆重集会和节日。或偏僻山村,能见到土家族传统服饰,在住宅建筑方面!土家山乡的吊脚楼最为有特色!这是一4732种干栏式结构、楼下喂养牲畜或堆放杂物,楼上作姑娘们的闺房。是织布。绣花!绩麻。做鞋之所,这种设计,既克服了山区地势不平的限制!又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空间,既通风!又防潮!既安全、又卫生。   土家族在古代曾流行过姑家女儿必嫁舅家(称为还“骨种”)的交错从表优先婚姻。还有兄亡弟收嫂!弟亡兄纳弟媳的收继婚!男女原多对歌相爱结婚,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婚姻逐步受到财产的限制和父母的约束、直至建国前、盛行封建买卖婚姻、建国后!自由恋爱!婚姻自主多了起来?但在农村父母包办婚姻依然存在、过去多行火葬?送葬时请土老师(巫师)念经。道士开路!后来受汉族的影响!实行土葬,   在节庆方面、以过四月八,六月六和土家年为主要节日、最隆重的是过土家年。俗称过“赶年”!即赶在汉族过年的前一天进行!大年为腊月二十九,小年为腊月二十八。   宗教信仰   土家族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
一月到十二月的传统节日,民风民俗有关诗句
  春节 正月初一   古称:元旦。,元朔、首祚等(“正”即正月之“正”)   俗称“过大年”   民谣   腊七 腊八 粥儿甜 除尘去旧迎新年   二十三 到小年 糖瓜祭在灶王前   二十四 祖院祀 拜早年用香钱   二十五 贴大福 福到门前敬圣贤   二十六 贴春联 春联祝贺幸福年   二十七 备新衣 新衣正装禄寿齐   二十八 贴窗花 寓义吉祥大家发   二十九桌上有 糕点素果心意久   旧年三十侯新年 守岁得饺子盛满盘   新年首日大初一 “一元初始”建佳期~   有关诗句   田家元旦-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 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 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 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 共说此年丰   元日(玉楼春)-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 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 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 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 只与东君偏故旧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旦试笔(选一)-陈献章   天上风云庆会时 庙谟争遗草茅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 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 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 吹到东溟月上时   丁卯元日-钱谦益   一樽岁酒拜庭除 稚子牵衣慰屏居   奉母犹欣餐有肉 占年更喜梦维鱼   钓帘欲迎新巢燕 涤砚还疏旧著书   旋了比邻鸡黍局 并无尘事到吾庐     冬至节 12月22日前后 冬至日一般都在公历的12月21日或12月22日这二日。因为冬至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因此和清明一样。被称为“活节”,   元宵节 正月十五   上巳节 三月初三   寒食节 清明节前一天   清明节 4月5日前后   端午节 五月初五    七夕节 七月初七   中元节 七月十五   中秋节 八月十五  8964 重阳节 九月初九   寒衣节 十月初一   下元节 十月十五   腊八节 腊月初八   祭灶节 腊月廿三或廿四   除夕 腊月廿九或三十   详细的发不完?其实自己百度 中国传统节日就能出现了?,。。
苗族的风俗
  苗族传统节日   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节日早晨,人们将做好的美味佳肴摆在火塘边3373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对其辛苦劳作一年的酬谢!盛装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     苗年     苗年。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等地的苗族人民欢庆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的传统节日、一般在收获季节以后、有0648的在农历十月亥日。有的在农历九!十,十一月的卯(兔)日或丑(牛)日举行!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节日早晨、晚辈将做好的9764美味佳肴,虔诚地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些酒以示对其辛苦耕作一年的酬谢,姑娘们身着4952色彩鲜艳?风格各异!刺绣镶边或挑花的蜡染衣裤或长0834短百褶裙,佩戴着引人注目的耳环。手测钏等多种银饰物、与英俊的小伙子们跳起踩堂舞(男的吹芦笙,女的排成弧形翩翩起舞)!入夜、大铜鼓声传遍整个村寨!外村寨男青年手提马灯吹着笛子来9000到村寨附近的“游方”场去游方(又称“坐妹”、“坐寨”!“踩月亮”等,即青年男女的社交恋爱活动),村村寨寨歌声不断,通过对歌、钟情男女便8160由定情之物--绣有鸳鸯的锦花带连接在一起!     苗年若与“吃鼓藏”年相遇,更为隆重“鼓”为“大家族”之意、“鼓藏”是由家族人共同举行的祭祖仪式,若干年举行一次!七八年,十来年不等,“鼓藏”前!将“鼓藏”牛(为鼓藏神喂养三年的大牯牛)排队角斗、届时!大家推举的“鼓藏头”一主持仪式,杀牛祭祖。还要杀鸡鸭、全鼓的亲戚都要赶来参加。活动持续十余天,     吃新节     也叫“新禾节”!“吃新”是居住在清水江和都柳江中上游的苗族节日之一。没有统一的规定日期,按照习惯!在收获的季节里、找一块稻谷长势最好的田!大家就在这里欢庆“吃新节”,相传很古的时候,人间5954没有谷子!只有天上告呼6720(雷公)掌管的谷子国有谷子。人们只好打猎为生,为了得到谷种!苗族的老祖先告劳拿了九千九百九十九种珍禽异兽到谷子国换了九斗九升九碗谷种,放在仓库里!等来年开春播种!可是有一天晚上、胳膊很长很长的阿乌友,手扒着天边、借着天灯的光、踩着石头、舂蕨粑根,不小心将天灯打翻、恰恰掉落到木板仓顶上!结果起火!火越烧越大、谷种在仓里哭喊连天,最后乘着烟飞上了天、跑回了告呼家。告劳去找告呼,请他劝回谷种、可是告呼硬说谷种没上天?没办法。告劳又和告呼商量,再拿九千九百九十九种珍禽异兽去换回谷种。嘴巴磨破了九层皮。嗓子说干了九坛水,告呼6870死活不答应?告劳想了九天九夜!终于想出了一条计策:等谷子成熟的时候!派一只狗到稻田里打几个滚。让谷子沾在毛毛上带回来。古历七月十三日早上,狗要出发了、告劳又交待:要取谷子杆有五尺高,谷穗有五尺长的谷种、但因狗走的太急!到南大门时,不小心绊了一跤?把告劳交待的话记颠倒了!结果跑到只有五寸长的稻田里,赶忙打了几个滚就往回跑。计策被告呼识破了。当狗走到天桥时、告呼早派了九十九个彪壮的武士一把守桥头!他们把狗打落到天河里!他们想天河又宽又深,狗只有死路一条、可他们万万没想到,狗落入天河后赶紧把尾巴翘得高高的露出水面,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游过天河回来了。尾巴上还沾有九粒谷种!告1159劳有了谷种,赶紧犁田撤种。到了古历六月六日这天,秧尖上抽出了一串狗尾巴一样的谷穗、一个月后!金闪闪的谷穗成熟了,古历七月十三日、正是取得谷种一年的日子,告劳这天摘了九升谷子。煮了一大锅香喷喷的白米饭。他先舀了三大碗给狗吃了、然后自己才尝新!剩下的谷种。年年播种!使使人们都吃上了白米饭、为了记住取谷种的日子!将七月十三日定为吃新节,一直传下来。节日这天。家家都用5704新谷做饭、天刚破晓!......余下全文>>、
元宵节的民风民俗
  1.元宵节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元宵即“汤圆”!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俗语有句话叫和气生财,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团圆对于一个完整的家庭来讲是多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节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2.元宵节“送花灯”   “送花灯”简称为“送灯”、其实质意义就是送孩儿灯!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表示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8292大宫灯外、还要送一4663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3.元宵节耍龙灯   龙是中华的图腾、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正月十五舞龙灯,载歌载舞的喜气氛围!流传于很多的地方!   4.元宵节舞狮子   舞狮,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8939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4214的美好意愿!   5.元宵节猜灯谜   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6.元宵节踩高跷   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正月十一,十二开2872始踩街?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今年挂个号!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结束,   7.元宵节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8.元宵节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9.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6495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真实地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10.逐鼠   逐鼠在农历的正月十五举,
国家文化网 回族民风民俗
回族。有人口约9,820,000人(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甘肃、新疆,青海。河北以及河南。云南!山东也有不少聚居区。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吸收了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生活习俗, 汉语为回族的通用语言,在日常交往及宗教活动中!回族保留了大量阿位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在边疆民族地区。回族人民还经常使6043用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 回族有小集中、大分散的居住特点、在内地!回族主要与汉族杂居?在边疆!回族主要与当地少数民族杂居,大都分布于水陆交通线上!因此经济文化较为发达、 回族主要从0739事农业!有的兼营牧业!手工业,回族还擅经商、尤3127以经营饮食业突出!喜爱摔牛的运动,喜食炸油香! 回族人信仰伊斯兰的生活方式?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由阿訇主持宗教活动!经典主要是“古兰经”!信徒称“穆斯林”、生活习俗固守回族传统,遵循教规、不吃猪肉, 伊斯兰教在回族的形成过程中曾起过重要作用。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举行礼拜和宗教活动的场所!有的还负有传播宗教知识。培养宗教职业者的使命,清真寺在回族穆斯林心目中有着重要位置, 按伊斯兰教历、每年1 2 月1 0 日为古尔邦节,每年的这一天。形成了宰牲献祭的习俗沿袭至今、 另外!伊斯兰9925教规定。每年教历9 月定为斋月?在斋月里要封斋、要求每个穆斯林在黎明0659前至落日后的时间里!戒饮。戒食、戒房事……其目的是让人们在斋月里认真地反省自己的罪过、使经济条件充裕的富人、亲自体验一下饥饿的痛苦心态。到教历1 0 月1 日即斋戒期满,举行庆祝斋功完成的盛会,这一天就是开斋节。开斋节这天、人们早早起床!沐浴,燃香,衣冠整齐地到清真4364寺作礼拜,聆听教长讲经布道。然后去墓地“走坟”,缅怀“亡人”,以示不忘祖先! 回族分布较广?食俗也不完全一致,如:宁夏回族偏爱面食、喜食面条!面片。还喜食调合饭,甘肃,青海的回族则以小麦!玉米、青稞、马铃薯为日常主食、油香,馓子是各地回族喜爱的特殊食品。是节日馈赠亲友不可少的、民间特色食品有酿皮、拉面,大卤面、肉炒面、豆腐脑!牛头杂碎。臊子面等、多数人家常年备有发酵面,供随时使用、城市的回族一年四季早餐习惯饮用奶茶, 肉食以牛。羊肉为主。有的也食用骆驼肉、食用各种有2441鳞鱼类,如北方产的青鱼,鲢鱼、鳇鱼等,鸽子在甘肃地区的回族中被认为是圣鸟。可以饲养、但不轻易食用、如有危重病人,征得伊玛目(宗教职业者)同意!可作补品食用! 回族长于以煎,炒、烩!炸,爆、烤等各种烹调技法、风味迥异的清真菜肴中。既有用发菜!枸杞,牛羊蹄筋。鸡鸭海鲜等为主要原料。作工精细考究。色香味俱佳的名贵品种。也有独具特色的家常菜和小吃。西北地区的回族民间还喜食醃菜! 回族饮料较讲究,凡是不流的水,不洁净的水均不饮用。忌讳在人饮水源旁洗澡,洗衣服,倒污水,回族也喜饮茶和用茶待客、西北地区回族的盖碗茶很有名。宁夏回族还饮用八宝茶罐罐茶也很有特色, 回族的典型食品主要有:清真万盛马糕点、羊筋菜。金凤扒鸡,翁子汤圆和绿豆皮等!青海省西西宁市、回族著名的万盛马糕点影响很大!河北石家庄的金凤扒鸡,保定的马家卤鸡和白运章包子!辽宁沈阳市的马家烧麦。义县的伊斯兰烧饼,陕西的牛羊肉泡馍!湖南常德市的翁子汤圆,绿豆皮。牛肉米粉在当地都很有名气!盛行于宁夏南部的清真筵席菜五罗四海。九魁十三花、十五月儿圆等套菜驰名全国、“五罗”是指五种炒菜同时上齐,“四海”是指四种带汤汁的菜肴一次上桌!“九魁”!“十三花”!“十五月儿圆”分别是九碗,十三碗,十五碗菜的諡美之词, 日常饮食习俗 日常食品......馀下全文>> ,





服务保障

Copyright © 2005-2024 ,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驴友阁,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