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驴友阁首页 >> 风水知识 >> 过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啊?
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

过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啊?
  月饼这东西,不仅是一种糕饼。更是一种情感的载体、正如过春节少不了饺子一样,过中秋节也少不了月饼、在洛阳!即便是再困难的人家。每逢八月十五也要买几盒月饼、自家人吃不吃外人不知道?给亲朋好友送月饼是礼数。一定要行到、   中秋节为什么1757非得吃月饼!送月饼,这个问题,若想从正史中求得答案!9270恐怕是白费力气!但翻开《洛阳民俗传说》,那便容易解释了——   相传,七仙女私降凡间,与董永结婚生子!冷酷无情的王母娘娘知道后。派天兵天将下界!把七仙女抓回了天宫,可怜董永(比后羿更可怜。都有了爱情结晶了,还被人抢走老婆)痛失爱妻!真想一头撞死了之,但念及儿子,他不得不振作精神!开始艰辛地抚9155养儿子!并给儿子取名董卓(注:此董卓与火烧洛阳城的三国奸雄董卓无关)!   某年八月十五、董卓与玩伴斗气。孩子们骂他是没娘的孩儿!小家伙伤心难过、跑到院子里、对着天上的一轮圆月大放悲声!哭声传到天宫,8638惊动了太白金星?他差仙鹤童子下界。把董卓驮上了天!并偷偷地把他带到了仙女们的住处。七仙女悲喜交集。抱住儿子大哭!众姐妹劝她:你与儿子难得一见。光哭何用。不如好生款待孩子、给他留下美好的回忆!七仙女一想也是,就把冰糖。蜂蜜、花生,核桃搅在一起弄成馅儿、用面皮包成状如圆月的大饼让儿子吃!   母子俩正互诉思念之情,忽听天鼓作响,原来、王母娘娘听说董卓私上天宫、派天兵来抓他了。眼看董卓性命不保!太白金星舍下一张老脸苦苦相劝!王母娘娘这才网开一面,同意将董卓遣返人间,临别时。七仙女将那个圆月形的大饼塞入儿子怀中,含泪嘱咐:回去让你爹尝尝。如此、也算咱全家团圆了。   董卓回5915到人间!把圆饼奉献给父亲,董永手捧圆饼!泪如雨下,见其状如圆月,喃喃地称其为“月饼”、他舍不得独享月饼,便将其切成小块!叫儿子分送给全村父老!后来。董卓当了官、想起月饼!思绪万千。由于他与母亲是在八月十五相见的,于是每逢八月十五、他就吩咐手下人做月饼、敬月神!并将月饼馈赠众人!此风传到民间!便有了中秋节吃月饼!送月饼的习俗。   上世纪80年代以前、月饼在洛阳是奢侈品!曾听一位老城人讲:其家中姊妹5个!过中秋节爹娘只买回来两块月饼、捧着分到手的小半块月饼!她宝贝得什么似的,藏在枕头下舍不得吃,   现在的人,很7924少为吃不到月饼而发愁?生在了好时代,赶上了好政策!想吃什么有什么!买两盒月饼。对大家来说小6221菜一碟?不过,为了一盒豪华月饼!动辄花费上百元、上千元乃至上万元,有损劳动人民本色、有违“八荣八耻”原则。奉劝诸位:当吝啬时须吝啬!此风莫跟。、
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50字
  月饼象征团圆!是中秋的必备食品、而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据说是由元末流传下来的!     相传元朝时。中原广大人民不甘受蒙古人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欲联合反抗力量、但元官兵搜查严密,苦于无从传递消息。所以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王昭光制造饼子,将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使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因而一举推翻元朝!为了纪念这一功绩、因而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也就传了下来,特别在东北地区!有“八月十五杀达子”的说法,     不论月饼源于何代!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皆成天下人们的心愿,     有人以为吃月饼和送月饼。自古以来就与中秋节有关?其实!情况并非如此!初唐时,原来农历八月只有初一是节日。而无十五这个节日?相传!后来唐明皇曾于八月十五夜游月宫!这样民间才把八月十五这一天作为中秋节。到了中唐、人们始在八月十五之夜登楼观月、而当时还没有0718月饼出现。说到月饼的出现最早是在南宋的时候!不过当时的月饼与中秋节毫不相干!那时的月饼与现代月饼亦大不相同、只是作为蒸食品在饮食市场出现而已。     月饼真正与中秋节有联系是在明代,当时!北京城市里出现了一种以果做馅的月饼,而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自己制作月饼?用于自食和赠于良朋亲友。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那时的月饼大小和形状很不规范。差别甚大,其名称也颇特别!     比如、山西省介休县一带在中秋节这天!当地老1835百姓已有合家围坐分食团圆月饼的习俗?其制作的月饼名堂多且有趣,如有专供男人食用的月牙月饼!有只限于女子享用的葫芦月饼!还有特别为少年准备的“孙悟空”。“兔儿爷”之类的月饼,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关于月饼的制作技术,在明代已8842达到很高的水平,在当时一些月饼的饼面上。已出现“月中蟾兔”之类的装饰图案!其设计之精良!构图之美妙,花纹之灵细、使人获得艺术享受!既充分体现了月饼制作者的匠心独运、也反映了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农历八月十五,是人们合家团聚或倍加思念远方亲友的日子。在中秋节!厦门人除了赏月?吃中秋月饼外。还有一种自郑成功驱逐荷夷、收复台湾时流传下来的“玩会饼博状元”的民俗活动,颇为有趣、中秋会饼每会63块、大小不同、共分为6种、分别代表古代科举的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每人轮流将6个骰子掷入碗中。根据投入碗里的骰子点数领饼,以最终夺得“状元”为幸运,三百多年来。这种充满乐趣的活动一直在厦门民间流传、厦门的饼店饼厂在中秋节前后都会大量生产4293这种会饼上市供应!     众人团聚玩会饼博状元!这是厦门人过中秋的独特风俗!据说在300多年前郑成功据厦抗清、郑的部将洪旭为了宽释士兵愁绪,激励鼓舞士气。利0811于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于是与当年驻扎在今洪本部33~44号的后部衙堂属员。经过一番推敲、巧妙设计中秋会饼、让全体将士在凉爽的中秋夜晚欢快拼搏,     戏饼以“会”计算,一般一“会”以四五人为宜。“会”饼模仿科举制!设状元饼(最大的)一个!对堂(榜眼)饼二个,三红(探花)饼四个、四进(进士)饼八个,二举(举人)饼16个!一5463秀(秀才)饼32个?这是象征古代四级科举考试、古代府级考试及第的童生称秀才,乡试(省级)考中者称举人、在京师礼部会度及第者称贡生。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度及第者称进士。其中又分三甲:一甲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俗称三鼎甲或三及第!二甲名额较多、三9188甲就更多了!古代皇帝点状元,既看才、又看貌!还要推敲,考究姓氏和名字!如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甲辰科殿试,状元为孙曰......余下全文>>?
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和赏月
  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5431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1338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文人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2317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6877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0142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5587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   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1494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1524“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0840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   月饼发展到今日,品3092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月饼广为我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食!   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在节日之夜!人们还爱吃些西瓜等团圆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满、甜蜜,平安。    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时代!民间就已有为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太师饼”!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引入胡桃!芝麻等,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胡饼”,唐高宗时!李靖出征突厥,于中8436秋节凯旋而归,当时恰有一个吐蕃商人进献胡饼、李渊很高兴。手9708拿胡饼指着当空的皓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月亮)、”随后分给群臣食之、若此说确实,这可能是中秋节分食月饼的开始。但“月饼”一词、最早是见于南宋吴自牧的红菱饼、   月饼是圆的。且被赋予团圆之意的时代是明?刘侗《帝京景物略》说:“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田汝成3712《西湖游览志余》说:“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又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还记述了明代北京中秋制作月饼的盛况:坊民皆“造月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心灵5386手巧的制饼工人翻新出奇,月饼上做出各种花样。彭蕴章《幽州土风吟》描述说:“月宫符,画成玉兔窑台居。月宫饼!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悔煞嫦娥窃药年!奔入广寒归不得、空劳玉杵4029驻丹颜,”   清代,中秋......余下全文>>,
吃月饼是什么生肖
  而兔子就是嫦娥的宠物、所以是兔子。因为月饼只有在中秋节的时候才会吃、且与'嫦娥奔月'的传说有关是兔子!
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
  月饼又叫胡饼。宫饼。团饼!团圆饼等。因为月饼的外形跟月圆相似又称月饼、   小胖妞查询得知!在殷周时期的江浙一点人民为了纪念太师闻仲的"太师饼"。"太师饼"边薄心厚跟现在的月饼很相似!这也是现在月饼的"始祖"!后9287来到了汉代芝麻,胡核(核桃)等的辅料引进中国后边出现了以胡核等为馅的圆形饼、又名"胡饼"!小胖妞觉得,五仁月饼的0080雏形应该就是这个时候开始吧?   !
中秋节放假安排2017 中秋节几月几号 中秋节的来历有哪些习俗
  中秋节是我国4115的传统佳节,与春节,端午,清明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直至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则始于宋朝、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是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也叫“仲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3788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是古6301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中秋节从2008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中秋节是我国一个古老,传统的节日,每当此时。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早在三代时期我国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根据史籍的记载,“1854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通常有许多人讲,中秋节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据史书记载:“昔嫦娥以西王母不7881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嫦娥此举所付出的代价是罚作苦役、并终生不能返回人间?李白4187为此颇为伤感?写有诗句:“白兔捣药秋复春、女亘娥孤栖与谁邻、”嫦娥自已虽觉月宫之好!但也耐9827不住寂寞,在0943每年八月十五月圆夜清之时,返回到人间与夫君团聚。但在9939天明之前必须回到月宫,后世人每逢中秋!既想登月与嫦娥一聚、又盼望嫦娥下凡一睹芳容!因此!许多人在焚香拜月之时、祈求“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年复一年!人们把这一天作为节日来庆祝。     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     有人则认为!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是由唐明皇赏月开始的、唐代《开元遗事》一书中记载:中秋夜!唐明皇偕杨贵妃在月下游玩儿。游到兴处、二人径自登入月宫!唐明皇还在月宫学得半部《霓裳羽衣曲》!后来补充完整、成为传世之作、唐明皇念念不忘这月宫之行,每年到此时刻、必要赏月一番、百姓也来效仿、月圆之时欢聚一堂、享受人间美景,久而久之、成了一种传统沿袭下来、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8026    而有人提出,中秋节原本是推翻元朝统治的一次起义纪念日!在元朝末年、老百姓不堪忍受官府的统治。在中秋季节。把写有“杀鞑子。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字条藏在铬好的小圆饼内相互传递、到了八月十五日晚、9583家家户户齐动手,一举推翻了元朝统治!后来、每逢中秋节、都吃月饼来纪念这次历史性的胜利、     中秋吃月饼最早可以上溯到周代。源自我们民族祭月拜月的一种仪式!可以说是自然拜3994物教的一种表现!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多么美好的诗句。已经成为我们民族古老而美妙的神话之一。演绎着农业时代人们把月亮0482作为一种神对待的那种不同一般的崇拜!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期,那时还有卖兔爷儿的,是把兔子奉为与嫦娥一样神的!只是现在兔爷儿早被米老鼠和樱桃小丸子取代了。     传说到了唐代、月饼还不叫月饼、因馅中有核桃芝麻的舶来品而叫做饼、是杨贵妃中秋吃月饼的时候看到月亮、心血来潮地说就把7387它叫做月饼吧、便讨好一般把5807月饼的冠名权归于了杨贵妃!当然!这只是民间的演绎、其实!我国最早出现月饼的文字记载,是出于苏东坡的诗句:“小5699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也就是说从宋代时起,月饼才7427渐渐地大行其市,并且让月饼多了团圆的另一层含义。圆圆的月饼正好取了团圆的圆的象征意思、万里此情同皎洁。一年今日最分明!到了清代,有竹枝词写道:“红白翻毛制造精!中秋送礼遍都城!”到了民国、有北平俗曲唱道:“荷花未全谢!又到中秋节!家家户户把月饼切,香蜡纸马兔儿爷、猜拳行令同赏月!”可以想见、在岁月的更迭变迁之中。月饼已经普及得相当广泛了,    0155 于是?水到渠成一般,传到我们这一代!到了中秋便理所当然要吃月饼!仅仅成为了一种惯性而机械的存在。而忘记了月饼中曾经寄托着我们民族对自然之神的向往、我们如今只是把月饼当成了一种吃品和礼品,如此实用主义地对待它!我们是否悲惨地失去了祖先的那种纯真而美好的想像力和对大地自然的那种质朴而敬畏的亲和力、...余下全文>>。
中秋节有哪些传统习俗
  中秋节习俗 :   祭月,赏月!拜月   《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2110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祭月的风习!   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   燃灯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   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吃月饼   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玩花灯   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 4288  花灯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欢。
中秋节当天梦到月饼丢了,怎么解?
  梦都是相反的、说明当天晚上一。定会有很多人和你一起吃同一个月饼!你一定会团团圆圆!合家欢乐的,
中秋节为什么要送月饼
   月饼是圆形的、象征团圆、寓意团圆美好!反映了5886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4396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   很快、徐达就7250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之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月饼寓意团圆、也应该是明朝开始的、如果综合明朝有关月饼与中秋节民俗的资料来看,应该能够看出月饼取意团圆的历史轨迹:中秋节祭月后,全家人都围坐一起分吃月饼月果(祭月供品)!因为月6070圆饼也圆!又是合家分吃,所以9480逐渐形成了月饼代表家人团圆的寓意。!





服务保障

Copyright © 2005-2024 ,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驴友阁,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