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驴友阁首页 >> 风水知识 >> 周易风水 >> 如何解读《周易》中的天人合一
周易中一到九

如何解读《周易》中的天人合一
  中国目前社会的发展是以“和谐”为中心进行推进的、而一提到“和谐”自然不可绕过“天人合一”这一主题!如今嘴上挂着,笔下写着“天人合一”的人实在太多太多,但究竟什么是“4540天人合一”!它的深刻内涵又是什么呢,这恐怕真正领悟的人并不是太多。 下面就从《周易》的四个方面来谈谈天人合一的关系: 一、《周易》的“天人1199合一”观、既追求天与人的和谐统一!同时又肯定天与人的区别! 《周易》的特点是9993:它自身是认识的主体与认识的客体之间的中介。它一头联着客体。描摹着客体、恰如《系辞传》中所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易》书是以天地为准则。所以能包罗天地万物的8178规律)、“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易》书所包含的道理十分广大,从远处说则没有止境。从近处说!则止于一身即可验证,从天地间的事物说。则无0711所不备)!4348“夫《易》何为者。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易》的0120作用是什么,它是用来揭示事物内在的道3835理以判断事体!概括天地间的规律,如此而已),“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总之。是用《易》来明白天道、细察1604民事的)! 这些论述,都说明《周易》是认识对象的反映?它以描摹客体为务!而它的另一头又是联系着认识主体。是主体赖以认识客体的依靠,又恰如《系辞传》中所言:“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易》书的产生。是“圣人”穷极了深奥的抽象理论,所以才能开通人的思想,唯其研究了极其微细的运动变化,所以能够判定天下的具体事物、唯其变化之快!所以不急走却迅速。没有看到行动却早已达到了目的),“圣人”就是这样利用《周易》所揭示的事理!去认识世界。《周易》作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中介,就反映了《周易》把“天”和“人”是区别开来的、这正是《周易》明显有别于先秦2182其他著作的突出特点、 二。《周易》的“天人合一”观。既肯定天与人的区别,同时又重视天与人的联系。 对于天与人的联系!道家也十分重视!但其性质大异于《周易》!道家强调天与人的自然性,意在迫使“有思有为”的人回到自然的状态中去,像庄子所主张的那样“万物一体”!而《周易》则强调天与人的规律性、无论是天的运动,还是人的活动。都不是或不可任意而为的,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豫卦·彖传》2117有这样的话:“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而况‘建侯行师’乎、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豫之时义!大矣哉、”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豫”卦所言的顺其事理而行动,天地的运动都顺从这个客观规律,更何况建侯封国、行师作战一类的事呢、天地顺其固有的规律而运动。所以日月运行不失其常规之法度,四时的循环变化没有差错!“圣人”顺其事物固有的规律而行动!则刑罚分明。万民服从!这3439说明无论天道还是人事。都须“顺以动”,“豫”的意义重大啊、 “天地以顺动”。是指天地的运动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4394而且其动是自然的,“圣人以顺动”。说明了人的活动也是有一定规律的,但人是有意识的!非自然的、在遵从“规律性”这一点上、天与人都是不可违背的,类似这样的论述!在《周易》中有多处、如《观卦·彖传》,《恒卦·彖传》。 《恒卦·彖传》:“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日月得6764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8596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这话的意思是说,天地客观自然规律!总是处在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的?有始则有终。有终则有始。终始相因!往复不穷!日月照耀大地。这6146是恒久不变的!但这个恒久不变的照耀。又是以得天作为它0368的存在条件!没有天这个客观条件的存在!日月照耀就不能恒久(强调了恒久不变的现实性与相对性)。四时的9026运转总是处在变化过程之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不停顿、万物由此生生不已、“圣人”经久地掌握和运用它,推行教化!来成就天下人! 三、在《周易》全书中!强6775调了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是有意识的,而作为客体的“天”是无意识的。 这个观点,通过《系辞传》、得到了比较充分的表现:“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0832舞之以尽神?’”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文字不能完全表达语言。语言也不能完全表达思想,如此说来“圣人”的思想认识岂不是见不到了吗,孔子回答说:正因为语言、文字不能完全表达思想!“圣人”才确定用形象的东西来表达他的思想、设计出卦来反映他认识的虚虚实实、再在卦下系上文字说明来作为完全尽意的话,加以变通来得到全部好处?从而使百姓受到鼓舞而不倦于事业,这就收到了阴阳变化不测的神妙作用。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爻!言天下之至颐4771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功而不可乱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圣人”看到天下事物最复杂。从而用卦爻来比拟它的形态。象征它的事物所宜、所以叫作象。 由此看来。“0342圣人”有思有意、通过立象!设卦!系辞,变通和鼓舞,把“思”与“意”表达出来,说明“人”是有“意识”的!至于说明作为认识客体的“天”是无“意识”的。请看下面的文字: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天地无9057思无为!自然而然、“圣人”有思有为、却主动设计,《周易》肯定了“人”的主动性、先秦道家。老庄者流、重天轻人,视人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却失去了主体的意义。《周易》在天人关系中、则重天更重人,人是认识的对象。更是认识的主体。此外,《周易》也与荀子不同!不言胜天的问题,它认为天与人本来就是统一和谐的。人的任务是从实践和认识这两个方面、来实现这种9974统一与和谐、 四。《周易》“天人合一”,是“合”于“生”而规8438避“死”的。 在《易经》六十四卦“吉凶观”的基础上!《易1557传》衍生出了关于人的“生死观”,这就使卜筮中的“天人合一”,发展到了先秦哲学中的“天人合一”的智慧高度,卜筮以人之生为吉。以人之3189死为凶、其思维与情感的流向总是趋吉避凶,而当发展为哲学的“生死观”时。《周易》则突出表现为“重生忌死”,在《易传》中!处处谈“生”!由此看来!《周9001易》在生死观上,是重视“生”而轻视“死”的。 《周易》把关于“生”的思想。与“天人合一”对接在一起?认为“天人合一”!就“合”于“生”!“天”下生为“人”、“人”上应于“天”。天、人格外。人情化!而人。天则化,天道化、《周易》以“生”为内容的“天人合一”。是与生殖崇拜思想密切相关的, 《系辞传》下说:“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是说、天地阴阳二气交融在一起!最后凝4949聚变化、形成万物的形体,男女或动物两性形体交合!万类才能生化! 乾坤为天地!天地又是男女!男女又是乾坤。这就是“天人合一”!这种哲学智慧!就其思维的品格。就是从男女的交合去比附天地的“化育”,就是将“人”纳入了“天地”运行发展的整体动态大系统之中,却仍然是从人的角度来理解“天人合一”的关系和境界。而有生命的延续和进化。才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周易中的一句话
  语出《周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为“大地之势宽厚和顺、君子应增进美德,容载万物”、民国时期。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他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周易》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话语来激励清华学子、此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个字逐渐演变成为清华的校训、如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笔精神财富,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
周易中名句探求
  周易中应该没有这样的句子。   你这句最像的古代名句就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但这句不是周易里面的,   道德经0653里面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有点像,   周易里面好像只有顺应天道,没有说人定胜天的说法、。
周易五行中的幸运数字6是什么意思
  1!2对应甲乙属木、3,4对丙丁属火!5、6对应戊己属土?7。8对应庚辛属金?9,10对应壬癸属水!另外。天一生水、在河图洛书中。1为水!是生命的源头,按此,6又属火!看情况。依据不同的环境。具体推算。!
周易中 伏 是什么意思?
  这里的伏。就是旁通。也就是如乾对坤。乾三阳对坤三阴!夬一阴在上!五阳在下,而剥则一阳在上,五阴在下,则阴变阳!阳变阴。这两个卦就是旁通?古人也称为伏象!    你是不是在看《周易尚氏学》、我也在看,
周易中的“三合”如何理解?
  所谓三6908合就是三合局、指的是地支三合:申子辰合水局。巳酉丑合金局、亥卯未合木局、寅午戌合火局、三合有合化与合绊之分、6215有天干引荐为合化。没有天干引荐为合绊,合化是原来的五行化为化出的五行。合绊就是绊住的意思。使该五行不能发挥作用、,
《周易》中的“巽”象征什么
  老年女人!沼泽,木!风!东南方。
周易中9是什么意思
   9在后天卦中为离卦?为火、南方等等、
请问<周易>中,易有几个意思.
  易 变易 不易   ============================   南3398怀瑾:   《易经》是中国文化最古老的典籍?历代正统派的学者!用很多不同的文字赞扬它,大致说来、推崇它为“群经之首”,致予无上的敬意。相反的。认为仅是古代的一部卜筮之书、近于巫祝的巫词,卑不足道、只是经过孔子的传述《周易》以后、又加上历代许多学者穿凿附会,才有了后世的盲从和崇敬,甚之。近代以来,还有许多类似的轻薄的讽刺、   无可否认的,《周易》原是上古卜筮的学术!但到了商,周之际,经过文王的整理和注述。把它由卜筮的范围!进入“9874天人之际”的学术领域?由此《周易》一书、便成了中国人文文化的基础,自东周以来,再经过孔子的研究和传述。同1317时又散为诸子百家学术思想的源泉?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因此,如要研究中国文化,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墨和诸子百家!乃至唐。宋以后的儒,佛。道等诸家之学!不从《易经》探研、便有数典忘祖之概了,   “易”的内涵!包括三个意义:   (一)易、就是简易!平易的意思,因为天地自然的法则,本来就是那样简朴而平易的,    (二)变易,认为天地自然的3154万事万物!以及人事,随时在交互变化之中!永无休止、但是这种变化的法则、却有其必然的准则可循,并非乱变、   (三)不易。天地自然的万事万物以及人事。虽然随时随地都在错综复杂,互为因果的变化中、但所变化者是其现象?而能变化的!却本自不易,至为简易。   所谓“易更三世”。是指(一)《连山易》(二)《归藏易》(三)《周易》   伏羲时代的易学是《连山易》,首先以艮卦开始。象征“山之出云!连绵不绝”、   黄帝时代的易学是《归藏易》、首先以坤卦开始,象征“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意思是指人类的文化和文明,都以大地为主?万物皆生于地!终又归藏于地,   周代人文文化的开始。便以现在留传的《周易》为宝典!首先先从乾,坤两卦开始。表示天地之间!以及“天人之际”的学问?,
周易中测一个人前世的职业是怎么算出来的?
  周易有时候并不是万能的,它也有算不出来的地方。比如地球的未来!连所谓的叫兽都要猜测半天!而周4050易是很难预测的、就算预测出来,那这个人必须要付出至少5条生命的代价,一个人前世的职业更难,除了史书记载!也就无人能算出来。因为那都是过去了的、除非他还有前世的一些零碎记忆、、





服务保障

Copyright © 2005-2024 ,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驴友阁,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