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驴友阁首页 >> 风水知识 >> 周公解梦 >> 江非诗歌 妈妈朗诵
梦见写诗 读诗 朗诵诗歌

江非诗歌 妈妈朗诵
  江非在《一份修订的个人提纲》中写道:“诗歌就是‘风,雅、颂’。就是对时代的介入。批判。以及对广阔民生的记录,关注、承担,就是对个体生命。事物本身,以及客观存在的世界关系的个人阐释,就是对民族。祖国、以及更为恒久的自然事物和人类精神的壮烈歌唱!”《妈妈》正是这样一首以现代化的视角关注在农村度过她们一生的母亲的生存状态的诗。其中夹杂着对这个默默付出日渐衰老的伟大女性地深深悲悯。   除意象的选择外,这是一首结构清晰经得起细读的好诗!诗歌的题目叫《妈妈》,而8437诗中直接写“妈妈”的诗句只有安排在全诗最后的五行。在这之前却有十五行、在形式的安排上。“妈妈”就处在边缘化的次要的地位、而这正是诗歌所要记录的“妈妈1420”在这个现代化社会的生存状态!《妈妈》的写作很好的把形式纳入了内容的范畴、    诗中“地铁”。“电车”和“玛丽莲•梦露”三个现代化意象的出场在前十五行诗的前后部分恰好构成一一对应。且表达方式一致、构成诗歌内在语意的强化,延伸和自足、同时避免了和第五行到第十一行诗中出现的“飞机”、“点钞机”!“印钞机”这三个现代化意象表达方式上的重复。9379形成诗歌气韵上的变奏,颇似古典诗歌中骈偶句与流水句的交错运用,此外。这六个现代化的意象和用来说明它们的“辫子”。“裤子”,“白雀”,“大屋”、“小河”构成“妈妈”眼中陌生和熟悉两个截然不同的经验体系、呈现给我们一个生活视野狭小甚至在现代语境中显得极其局促的4959农村女性的形象,诗歌的视野也随之进入“妈妈”的生存状态、“妈妈”没有“玛丽莲•梦露”那样可以多方展示自己女性美丽的服饰,她的全部生活就是生存!关心粮食和蔬菜。砍柴。背柴,不停地劳作!甚至在天黑的时候、还要“第三次”背回更多的柴火,而“三”在古代往往是一个虚数!指向数目之多、所以其中3729隐含了无尽地付出和生存的艰辛!这是“四十六岁2756”的“妈妈”,也将是“六十四岁”的“妈妈”、妈妈!我看见你在山坡上的身影日渐衰老!   和江非同时被《诗刊》推出的诗人雷平阳在他的诗歌《背着母亲上高山》中写道:“背着母亲上高山,让她看看她困顿了一生的地盘、真的、那只是一块弹丸之地!在几株白杨树之间、河是小河、路是小路、屋是小屋命是小命,我是她的小儿子,小如虚空像一张蚂蚁的脸,承受不了最小的闪电……没3402有边际的小,扩散着。像古老的时光一次次排练的恩怨。恒久而简单”。这大概就是《妈妈》最好的注脚了吧、(方依德)   附 《妈妈》   江非   妈妈。你见过地铁么   妈妈!你见过电车么   妈妈,你见过玛丽莲•梦露   她的照片吗   妈妈!你见过飞机   不是飞在天上的一只白雀   而是落在地上的十间大屋吗   你见过银行的点钞机   国家的印钞机   门前的小河一样   哗哗的数钱声和刷刷的印钞声吗   妈妈!你知道么   地铁在地下   电车有辫子   梦露也是个女人她一生很少穿长裤吗   妈妈,今天你已经爬了两次山坡   妈妈、今天你已拾回了两捆柴禾   天黑了!四十六岁了   你第三次背回的柴禾   总是比前两次高得多?
梦见诗歌 写诗 读诗

梦见写诗、收入会减少!

官员梦见写诗?灾难会临头!

学生梦见写诗、考试能获优秀!

旅游者梦见写诗、旅行会顺利地结束?

男人梦见读诗,会受到社会的尊重,

女人梦见念诗、丈夫会宠爱自己一辈子!

梦见仇0869人在读诗、仇人会被自己征服、

梦见参加诗歌朗诵比赛。找工作十分艰难!

,、
梦见写诗
  梦见写诗。收入会减少,   学生梦见写诗,考试能获优秀!   旅游者梦见写诗!旅行会顺利1630地结束,   官员梦见写诗!灾难会临头。   以上回答5338你满意么、。
有荷叶莲藕,小男孩,怎么写诗歌?
  答案:   1.以“黑色”的自然环境暗示渲染冷酷的社会环境,展示人物活动的背景,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2.这段文字运用比喻和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日落图”,以自然景物烘托了人物的形象。表达了人物乐观!顽强的精神境界。   3.时间顺序,“黑色的硝烟弥漫天际,太阳在这黑色烟雾的笼罩下略显浮动”“袅袅升起一股烟雾”“太阳渐渐黯淡了光辉,朝西天坠落下去”“疲惫的太阳……有些招展”!、
关于24节气诗歌关于律诗类
(一)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二) 西园梅放立春先! 云镇霄光雨水连。 惊蛰初交河跃鲤。 春分蝴蝶梦花间。 清3556明时放风筝好, 谷雨3913西厢宜养蚕! 牡丹立夏2189花零落! 玉簪小满布庭前! 隔溪芒种渔家乐! 农田耕耘夏至间! 小暑白罗衫着体。 望河大暑对风眠! 立秋向日葵花放, 处暑西楼听晚蝉、 翡翠园中沾白露。 秋分折桂月华天。 枯山寒露惊鸿雁! 霜降芦花红蓼滩! 立冬畅饮麒麟阁, 绣襦小雪咏诗篇、 幽阖大雪红炉暖! 冬至琵琶懒去弹、 小寒高卧邯郸梦。 捧雪飘空交大寒! (三) 立春梅花分外豔、雨水红杏花开鲜, 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 立夏桑果象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 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 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 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 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四)二十四节气气候农事歌 立春:立春春打六九头,春播备耕早动手,一年之计在于春、农业生产创高优, 雨水:雨水春雨贵如油、顶凌耙耘防墒流、多积肥料3501多打粮、精选良种夺丰收、 惊蛰:惊蛰天暖地气开!冬眠蛰虫甦醒来!冬麦镇压来保墒!耕地9008耙耘种春麦。 春分:春分风多雨水少。土地解冻起春潮。稻田平整早翻晒,冬麦返青把水浇! 清明:清明春始草青青,种瓜点豆好时辰、植树造林种甜菜、水稻育秧选好种、 谷雨:谷雨雪断霜未断,杂粮播种莫迟延。家燕归1339来淌头水,苗圃枝接耕果园、 立夏:立夏麦苗节节高!平田整地栽稻苗。中耕除草把墒保!温7637棚防风要管好, 小满:小满1417温和春意浓!防治蚜虫麦秆蝇、稻田追肥促分孽,抓绒8772剪毛防冷风! 芒种:芒种雨少气温高!玉米间苗和定苗!糜谷荞麦抢墒种,稻田中耕勤除草, 夏至:夏至夏始冰雹猛!拔杂去劣选好种!消雹增雨干热风。玉米追肥防粘虫。 小暑:小暑进入三伏天!龙口夺食抢时间。1634米中耕又培土!1167防雨防火莫等閒! 大暑:大暑大热暴雨增!2240复种秋菜紧防洪?测预报稻瘟病,深水护秧防低温! 立秋:立秋秋始雨淋淋、及早防治玉米螟、翻深耕土变金!苗圃芽接摘树心! 处暑:处暑伏3780尽秋色美!玉主甜菜要灌水、粮菜后期勤管理!冬麦整地备种肥、 白露:白露夜寒白天热!播种冬3080麦好时节,稻晒田收葵花、早熟苹果忙采摘。 秋分:秋分秋雨天渐凉,稻黄果香秋收忙。碾脱粒交公粮,山区防霜听气象, 寒露:寒露草枯雁南飞。洋芋甜菜忙收回!好萝卜和白菜,秸秆还田秋施肥, 霜降:霜降结冰又结霜。抓紧秋翻蓄好墒。冻日消灌冬水,脱3531粒晒谷修粮仓? 立冬:立冬地冻白天消、羊只牲畜圈修牢、田整地修渠道。农田建设掀高潮! 小雪:小雪地封初雪飘!幼4643树葡萄快埋好,用冬閒积肥料!庄稼没肥瞎胡闹、 大雪:大雪腊雪兆丰年,多种经营创高产!时耙2572耘保好墒。多积肥料找肥源! 冬至:冬至严寒数九天,羊只牲畜要防寒。9046极参加夜技校?增3458产丰收靠科研、 小寒:小寒进入三九天!丰收致富庆元旦。季参加培训班!不断总结新经验! 大寒:大寒虽冷农户欢!富民政策夸不完,产承包继续干!欢欢喜喜过个年! (五)节气百子歌 ......馀下全文>> ,
关于诗歌鉴赏方法的论文
  诗歌鉴赏步骤   1. 语言分析   分析语言是进行文学鉴赏的首要环节,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言、才有8160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判断!评价和鉴赏。语言分析一般侧重从遣词造句。语句含义理解等方面进行、   遣词造句,一般要涉及到词义,典故!以及用词!用句的精妙所在等。考查重点是那些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着关键作用的词语和句子、例如。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的鉴赏分析、对“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破”“弄”两字的品味等、   语句含义理解、一般考查某一语句所蕴含的言外之意或言外之情!而所选语句往往是那些言简意丰的“立片言以居6556要”的关键语句。例如、对“前度刘郎今又来”语句含义的理解。对“落花时节又逢君”语句含义的咀嚼等,再如!“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中在描写大自然的凋敝之外所包蕴的对国恨家仇的悲愤和人生无常的喟叹!“去年1232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在写燕子之外所包蕴的天涯游子的惆怅心态和羁旅情怀。往往是考查的重点所在!   2.形象分析   把握诗词的形象是感受诗情。领悟诗意的基本途径。   形象可以是7776人物形象,   包括客观形象(作5714者描写的人物!如《赤壁怀古》中的周瑜)   主观5069形象(作品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如《雨霖铃》中的“我”)   诗人从社会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事象(动作形象、如《约客》中的“敲棋子落灯花”)   物象(事物形象!如《蝉》中的蝉)   景象(景物形象。如“大漠孤烟直”“千树万树梨花开”)   把握形象后面所蕴含的言外之意,这是鉴赏成功的关键所在,例如!我们可以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中所描绘的“孤帆”“远影”这一形象中、感悟到作者由渡口相送以至“远影”消尽、而自己仍然依依不舍的深沉而浓郁的绵绵友情,再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所传达出来的伤别情怀等等、   3.评价写作技巧和风格。   分析古典诗歌的写作技巧一般侧3167重于从以下方面进行:   体会各种修辞方法的作用!   分析诗歌采用的表达方式!   分析诗歌的结构技巧,   分析其他写作技巧!    1)修辞方法:比喻,借代、拟人!对偶!夸张。铺陈!反复,顶针、衬托!反问   (赋比兴、象征)   2)表6068达方式: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   描写方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 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3)结构技巧: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过渡、铺垫!伏笔   4)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语序倒置等、   5)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6)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7)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用典:一般是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怀古伤今等   想象:更开阔,别出心裁   衬托或烘托:又分正衬和反衬,借。。!突出!!。   渲染: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象征:表达相近或相似的概念!思想!特征   抑扬:突出于强调   白描:简练的笔墨,刻画鲜明生动的形象   分析诗歌的风格应结合时代特征和作者的生平尤其是写作这首诗歌的背景来进行。例如,李清照南渡前后诗歌风格的变化就是很好的体现!   4.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无论是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还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妇之怨!无不感人至深!对于古典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稍微细致地加以归类、我们不难发现。有忧愁。寂寞。伤感。孤独、恬淡。闲适,热爱、赞美。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各种类型,   5.强化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的训练要求就是卷面清爽。表述严密!条例清晰、逻辑合理、  8587 卷面清爽的要求不必细说、虽然鉴赏的文字较作文少很多,但是也一定要遵循“意在笔先”的原则?先构思后再落笔,避免涂涂抹抹!卷面清爽。阅卷教师自然心情愉快。考生在无形中得到了一个较好的印象分、   表述严密!指的是在行文中注意表述的严密性,无论是前后的照应,还是起!承、转!合等环节都能有所注意。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前后抵牾?   条理清晰!是结构方面的要求、一般来说。采用一,二、三。四或者首先、其次等标志明显的样式。往往会得到条4623理清晰的评价,   逻辑合理、8618指的是即便你的见解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高论!也应当能够自圆其说、   诗歌内容   1. 咏物诗   咏物诗的特点是托物言志,鉴赏咏物诗。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有些咏物诗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更需要我们在读解时用心体味!   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0655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1628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2. 边塞诗   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豪迈奔放。一往无前!代表人物如高适。岑参、而宋代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代表人物如范仲淹、边塞诗歌的特点在于从不同角度展现时代的风貌、鉴赏时应首先把握时代的特征?2822然后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思想感情!   3. 咏怀诗   如果说写景诗是借景来抒情的话,咏怀诗的特点就是即事抒怀!   4. 咏史诗   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或感慨岁月瞬息变幻!或讽刺当政者荒淫无耻!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  4901 语言特点   语言是诗歌的载体,分析语言是进行文学鉴赏的重要环节、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评价和鉴赏!   (1)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比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再如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和《清贫乐•村居》,使用的语言就属于清新明丽。   (2)平淡!也称质朴,其特8343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如陶渊明的组诗《归园田居》。用平淡的语言,如话家常,写的都是家事!不事雕琢。李煜后期的词《虞美人》!用语平淡,但感人至深、   (3)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如李商隐的诗歌《无题》,李贺的诗《李凭箜篌引》。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音乐一段等,   (4)明快。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9754 如李清照早期的词《点降唇•蹴罢秋千》、白居易的诗《草》等,   (5)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此而意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如杜牧的咏史诗。李清照后期的词等!   (6)简洁、就1684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如贾岛的诗。苏轼的词   古诗鉴赏题的六种答题范式   1. 分析意境类   提问方式:这首诗(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解题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了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范式:描图景4667(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点氛围(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析情感(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全国卷的第12题)   春行即景(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情”和“景”的8715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明确: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6737个画面均有特色(描图景),但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有“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点氛围)、从中更透露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析情感)。   2. 分析技巧型   提问:这首诗(词)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解题分析:表现手法是诗(词)人用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   答题范式:明手法(准确地指出用了何种手法)+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如何运用了这种手法)+析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   示例:阅读下面两1699首古诗?2079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浙江卷第16题)   齐安郡中偶题(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青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依恨!一时3737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6120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明确:两首诗都运用了拟人的表现手法(明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阐运用),含有诗人之恨!表4220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析效果)!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花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也娇羞之态(阐运用)!表露了作者的1926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析效果)、   3. 分析语言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词)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技巧。而且要口味整首诗(词)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唱!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   答题范式:明特色(有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析感情(指出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3年重庆三检)   观祈雨(李约) 4251  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这首诗在表达技巧和语言特色上有什么突出的特色!9024试作简要的赏析?   明确:语言含蓄,极具讽刺性(明特色)!第一句中的“桑无叶”,“土生烟”。景中带情。含蓄地抒3900发了农民盼春雨心忧如焚的感情?第四句写朱门心忧春阴(雨)使管弦受潮而影响其享乐(列例证)?一样“忧”,两样情,诗9639人的同情和愤慨渗透其间!溢于诗外(析感情)、   4. 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那一个字!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要求品味这些经过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读。应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范式: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情境(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3年全国卷第三世界题)   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水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杂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中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明确:“诗眼“分别是”咽“和”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呤!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释含义!描景象)!“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了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点情境)   5. 一词(句)统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句)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词)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字、一词或一4233句就能成为全诗的线索!构成全诗的感情基调。抓住它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查学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范式:思结构(它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虑主旨(它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辽宁卷第16题)   东坡(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头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0535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荦头:山多大石貌?   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明确:0106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的月夜图、营3045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思结构)!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虑主旨)   6. 观点不同型   提问方式: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   解答分析:依据原诗(词)作答、一定要从原诗(词)中找到理由,原因、   答题范式:找要点(找到原诗句中的关键点)+分条述(用翻译的形式)   示例: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2004年浙江卷第16卷题)   菩萨蛮(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4985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是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明确:游子思乡归: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已归去的情景。9987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找要点、分条述)。   思妇盼归人:上片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2466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高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找要点、分条述)!   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3498闲愁”的情思!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5350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重点概念阐释   1.烘托   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的美貌?也可以是烘托物!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更多的是以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等心情,再如“桃花潭水深千尺”形象而鲜明地烘托了汪伦对诗人的浓厚感情!   2.用典   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廉颇。这些典故都是京口这个地方的历史掌故。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4724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另外、化用前人的诗文歌赋,也是用典的一种,如王勃在《藤王阁序》中几乎句句用典,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姜夔在《扬州慢》中或明用!或暗用、或化用杜牧的诗、形成了虚实对比、7355表达了物是人非?今非昔比的凄凉!   3.虚实   这是古人论述文章时常用的概念、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眼前为实!想象为虚……诗歌常用这一手法?拓展诗歌的意境。如柳永的《雨霖铃》!眼前作别为实!别后想象为虚。虚实相生、产生无穷的余味!又如李煜的《虞美人》。前六句一实一虚。即“春花秋月何时了(实)。往事知多少(虚),小楼3670昨夜又东风(实)!故国不6648堪回首月明中(虚)!雕7527栏玉砌应犹在(实)?只是朱颜改(虚)”。虚实相济、寄托了自己故国的哀思!再如姜夔5017的《扬州慢》!眼前衰败不堪的景为实!假设的想象为虚。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1439可使作品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大大增加作品的容量、   高考古诗词鉴赏突破八法   1. 从诗词的标题突破   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标题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标题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调、   例如: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8506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标题中的“闻风”二字是全诗的线索,也是理解全诗内涵的关键、首。颔两联写临风而思友,闻风而疑友来!颈联写风吹叶动。露滴沾苔、用意还是写风?尾联入幌拂埃!也是说风!是遐想。期望风至寄思友之意!可见。全篇紧紧围绕“闻风”进行艺术构思、通过微风形象,表现诗人孤寂落寞的心情!抒发思念故人的情怀,   2. 从诗词描写景色的“冷”“暖”色调突破   古人写诗作词。常常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因此,鉴赏时首先要找出写景的词句!再体味所写之景的“冷”“暖”!进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这首诗中的写景主要是在二,三联!诗人先用“澄江少平岸!幽树晚多花”写出开阔而6862幽美的草堂四周环境!再用“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你看!鱼儿在毛毛细雨中摇曳着身躯!燕子在微风的吹拂下轻盈地飞翔、多么欢快,多么自由啊!诗人正是通过绘制这样的“暖”色之景、抒发了一种历经战乱之后暂得安身的闲适而喜悦的心情、   3. 从诗词所选取的意象突破   古诗词中的许多意象都有特定的含义!诗人常常通过选取特定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独特的情感,我们鉴赏时就要留心诗词中出现的意象,调动积累,揣摩意象的含义,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   例如: 长信秋词五首(其一) 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诗中首句用“梧桐”,“秋叶”这些带有凄凉悲伤的意象来渲染萧瑟冷寂的气氛?第三句中的“熏笼”又进一步烘托了深宫寒夜的环境!结合末句便知、这是由3733于诗人心境凄清!愁恨难眠,才感到来自南宫(皇帝的居处)的漏声凄清!漫长。   4. 从诗词中所暗示的关键词突破   诗词是诗人“缘情而发”的产物!有时如能捕捉到诗词中那些最能显现诗人感情的字眼。便找到了鉴赏该诗词的钥匙、   例如: 江楼感旧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首句中一个“思”字奠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也成为我们窥视诗人内心世界的窗口,诗人为何而“思”!思的对象又是什么、联系下文方知!诗人是由于见到与去年相似的景物而触发了对友人的思念,   5. 从作品中含有诗眼的句子突破   古人写诗词。尤其注重炼字炼句。力求一字传神!一句传神。而这些含有诗眼的句子往往最能体现作品的内蕴及表达技巧!    例如: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诗中的第三联描写生动!“落”“明”二字精练传神。是该联的诗眼、“落”给“泗水1799”以动感!好像从天上落下一般、使静态的形象动态化、“明”赋予静态的自然色彩以动感、不说徂徕山如何青绿、而说苍绿色彩主动有意地映照徂徕山、联系全诗,不难发现诗人把山水写得如此隽美。秀丽,是为了衬托他与友人的情谊纯洁无邪。   6. 从作者的人生经历突破   “诗言志”,作者的人生经历不同,他(她)通过诗词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也就不同、因此,鉴赏时不妨从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及其生活经历突破、   例如: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一生坚持抗金复国、但不受重用、抱恨而终,他3916的词作多抒写其力 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这首词就抒发了他的壮志难酬仍忧国忧民的宏大襟怀,   7. 从诗词中典故的含义突破   古代诗人创作时、有时借助一些典故来表现广泛而深刻的主题、如果我们关注这些典故!了解这些典故!无疑会有助于把握作品的主题,   例如: 遣 怀 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7957赢得青楼薄幸名!   诗中“楚腰纤细”典出《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掌中轻”典出《飞燕外传》!指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诗人借用这两个典故意在说明自己也曾沉湎酒色。放浪形骸。再看第三句。诗中“十年”与“一觉”相对、给人以“很久”与“极快”的鲜明对比感!显示出诗人感慨之深,纵观全诗。可以发现诗人所遣之怀、不仅有忏悔之意。还有前程恍惚如梦。不堪回首之意。   8. 从诗词的注解突破   有的诗词鉴赏在原诗之后附有注解!阅读这些注解。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作品的有关情况、以便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及作品的内容、   例如: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此诗写于李白流放途中遇赦之后的秋季!夏十二、李白的朋友。排行十二、   诗后注解提供了该诗的写作背景?从“流放途中遇赦”这几个字可以想见!诗人应是带着轻快的心情写作此诗的!因此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象被赋予了生命: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好月。这样的有情有意之景便衬托出诗人遇赦后极其欢快的心情、   ++++++++++++++++++++++++++++++++++++++++++++++++++++++++++++++++   刚好在复习。所以整理了。   关于论文还是要自己再加入一些想法。以上2597只能作为资料,不过其中的例题可以作为论据。!
诗歌中的2/3拍是怎么解释
  1. 语言分析   分析语言是进行文学鉴赏的首要环节.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判断。评价和鉴赏.语言分析一般侧重从遣词造句!语句含义理解等方面进行.   遣词造3680句,一般要涉及到词义。典故,以及用词、用句的精妙所在等.考查重点是那些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着关键作用的词语和句子.例如,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的鉴赏分析!对“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破”“弄”两字的品味等.   语句含义理解,一般考查某一语句所蕴含的言外之意或言外之情,而所选语句往往是那些言简意丰的“立片言以居要”的关键语句.例如,对“前度刘郎今又来”语句含义的理解!对“落花时节又逢君”语句含义的咀嚼等.再如,“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中在描写大自然的凋敝之外所包蕴的对国恨家仇的悲愤和人生无常的喟叹,“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在写燕子之外所包蕴的天涯游子的惆怅心态和羁旅情怀,往往是考查的重点所在.   2.形象分析   把握诗词的形象是感受诗情,领悟诗意的基本途径.   形象可以是人物形象.   包括客观形象(作者描写的人物,如《赤壁怀古》中的周瑜)   主观形象(作品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如《雨霖铃》中的“我”)   诗人从社会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事象(动作形象,如《约客》中的“敲棋子落灯花”)   物象(事物形象,如《蝉》中的蝉)   景象(景物形象,如“大漠孤烟直”“千树万树梨花开”)   把握形象后面所蕴含的言外之意,这是鉴赏成功的关键所在.例如,我们可以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中所描绘的“孤帆”“远影”这一形象中,感悟到作者由渡口相送以至“远影”消尽,而自己仍然依依不舍的深沉而浓郁的绵绵友情.再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所传达出来的伤别情怀等等.   3.评价写作技巧和风格.   分析古典诗歌的写作技巧一般侧重于从以下方面进行:   体会各种修辞方法的作用、   分析诗歌采用的表达方式,   分析诗歌的结构技巧,   分析其他写作技巧.   1)修辞方法:比喻。借代。拟人、对偶!夸张,铺陈、反复,顶针。衬托。反问   (赋比兴,象征)   2)表达方式: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   描写方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 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3)结构技巧: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过渡,铺垫、伏笔   4)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语序倒置等.   5)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6)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7)作用:6432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用典:一般是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怀古伤今等   想象:更开阔,别出心裁   衬托或烘托:又分正衬和反衬,借.突出.   渲染: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象征:表达相近或相似的概念,思想、特征   抑扬:突出于强调   白描:简练的笔墨,刻画鲜明生动的形象   分析诗歌的风格应结合时代特征和作者的生平尤其是写作这首诗歌的背景来进行.例如,李清照南渡前后诗歌风格的变化就是很好的体现.   4.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无论是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还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妇之怨,无不感人至深.对于古典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稍微细致地加以归类,我们不难发现,有忧愁、寂寞!伤感,孤独、恬淡、闲适。热爱!赞美,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各种类型.   5.强化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的训练要求就是卷面清爽,表述严密。条例清晰。逻辑合理.   卷面清爽的要求不必细说.虽然鉴赏的文字较作文少很多,但是也一定要遵循“意在笔先”的原则,先构思后再落笔,避免涂涂抹抹.卷面清爽,阅卷教师自然心情愉快,考生在无形中得到了一个较好的印象分.   表述严密,指的是在行文中注意表述的严密性,无论是前后的照应,还是起!承!转、合等环节都能有所注意,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前后抵牾.   条理清晰,是结构方面的要求.一般来说,采用一。二、三、四或者首先,其次等标志明显的样式,往往会得到条理清晰的评价.   逻辑合理,指的是即便你的见解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高论,也应当能够自圆其说.   诗歌内容   1. 咏物诗   咏物诗的特点是托物言志.鉴赏咏物诗,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有些咏物诗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更需要我们在读解时用心体味.   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2. 边塞诗   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豪迈奔放,一往无前,代表人物如高适!岑参。而宋代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代表人物如范仲淹.边塞诗歌的特点在于从不同角度展现时代的风貌,鉴赏时应首先把握时代的特征,然后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思想感情.   3. 咏怀诗   如果说写景诗是借景来抒情的话,咏怀诗的特点就是即事抒怀.   4. 咏史诗    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或感慨岁月瞬息变幻,或讽刺当政者荒淫无耻,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   语言特点   语言是诗歌的载体,分析语言是进行文学鉴赏的重要环节.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评价和鉴赏.   (1)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比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再如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和《清贫乐��村居》,使用的语言就属于清新明丽.   (2)平淡,也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如陶渊明的组诗《归园田居》,用平淡的语言,如话家常,写的都是家事,不事雕琢.李煜后期的词《虞美人》,用语平淡,但感人至深.   (3)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如李商隐的诗歌《无题》,李贺的诗《李凭箜篌引》,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音乐一段等.   (4)明快.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如李清照早期的词《点降唇��蹴罢秋千》,白居易的诗《草》等.   (5)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此而意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如杜牧的咏史诗,李清照后期的词等.   (6)简洁.就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如贾岛的诗,苏轼的词   古诗鉴赏题的六种答题范式   1. 分析意境类   提问方式:这首诗(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解题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了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范式:描图景(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点氛围(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析情感(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全国卷的第12题)   春行即景(李华1007)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情”和“景”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明确: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描图景).但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有“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点氛围),从中更透露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析情感).   2. 分析技巧型   提问:这首诗(词)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解题分析:表现手法是诗(词)人用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   答题范式:明手法(准确地指出用了何种手法)+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如何运用了这种手法)+析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   示例: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浙江卷第16题)   齐安郡中偶题(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青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依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明确:两首诗都运用了拟人的表现手法(明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阐运用),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析效果).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花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也娇羞之态(阐运用),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析效果).   3. 分析语言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词)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技巧,而且要口味整首诗(词)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唱、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   答题范式:明特色(有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析感情(指出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3年重庆三检)   观祈雨(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这首诗在表达技巧和语言特色上有什么突出的特色?试作简要的赏析.   明确:语言含蓄,极具讽刺性(明特色).第一句中的“桑无叶”。“土生烟”,景中带情,含蓄地抒发了农民盼春雨心忧如焚的感情.第四句写朱门心忧春阴(雨)使管弦受潮而影响其享乐(列例证).一样“忧”,两样情,诗人的同情和愤慨渗透其间,溢于诗外(析感情).   4. 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那一个字?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要求品味这些经过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读,应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范式: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情境(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3年全国卷第三世界题)   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水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杂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中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明确:“诗眼“分别是”咽“和”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呤,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释含义,描景象).“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了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点情境)   5. 一词(句)统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句)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词)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字,一词或一句就能成为全诗的线索,构成全诗的感情基调,抓住它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查学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范式:思结构(它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虑主旨(它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辽宁卷第16题)   东坡(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头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荦头:山多大石貌.   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明确: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的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思结构),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虑主旨)   6. 观点不同型   提问方式: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   解答分析:依据原诗(词)作答,一定要从原诗(词)中找到理由!原因.   答题范式:找要点(找到原诗句中的关键点)+分条述(用翻译的形式)   示例: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2004年浙江卷第16卷题)   菩萨蛮(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是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明确:游子思乡归: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已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找要点,分条述).   思妇盼归人:上片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高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找要点,分条述).   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重点概念阐释   1.烘托   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烘托人,如《秦罗0980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的美貌.也可以是烘托物,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更多的是以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等心情.再如“桃花潭水深千尺”形象而鲜明地烘托了汪伦对诗人的浓厚感情.   2.用典   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6900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廉颇.这些典故都是京口这个地方的历史掌故,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另外,化用前人的诗文歌赋,也是用典的一种.如王勃在《藤王阁序》中几乎句句用典,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姜夔在《扬州慢》中或明用,或暗用,或化用杜牧的诗,形成了虚实对比,表达了物是人非,今非昔比的凄凉.   3.虚实   这是古人论述文章时常用的概念,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眼前为实,想象为虚……诗歌常用这一手法,拓展诗歌的意境.如柳永的《雨霖铃》,眼前作别为实,别后想象为虚,虚实相生,产生无穷的余味.又如李煜的《虞美人》,前六句一实一虚,即“春花秋月何时了(实),往事知多少(虚).小楼昨夜又东风(实),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虚).雕栏玉砌应犹在(实),只是朱颜改(虚)”,虚实相济,寄托了自己故国的哀思.再如姜夔的《扬州慢》,眼前衰败不堪的景为实,假设的想象为虚.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可使作品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大大增加作品的容量.   高考古诗词鉴赏突破八法   1. 从诗词的标题突破   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标题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标题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调.   例如: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标题中的“闻风”二字是全诗的线索,也是理解全诗内涵的关键.首、颔两联写临风而思友。闻风而疑友来,颈联写风吹叶动,露滴沾苔,用意还是写风!尾联入幌拂埃,也是说风,是遐想,期望风至寄思友之意.可见,全篇紧紧围绕“闻风”进行艺术构思,通过微风形象,表现诗人孤寂落寞的心情,抒发思念故人的情怀.   2. 从诗词描写景色的“冷”“暖”色调突破   古人写诗作词,常常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因此,鉴赏时首先要找出写景的词句,再体味所写之景的“冷”“暖”,进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这首诗中的写景主要是在二、三联,诗人先用“澄江少平岸,幽树晚多花”写出开阔而幽美的草堂四周环境,再用“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你看,5711鱼儿在毛毛细雨中摇曳着身躯,燕子在微风的吹拂下轻盈地飞翔,多么欢快!多么自由啊!诗人正是通过绘制这样的“暖”色之景,抒发了一种历经战乱之后暂得安身的闲适而喜悦的心情.   3. 从诗词所选取的意象突破   古诗词中的许多意象都有特定的含义,诗人常常通过选取特定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独特的情感.我们鉴赏时就要留心诗词中出现的意象,调动积累,揣摩意象的含义,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   例如: 长信秋词五首(其一) 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诗中首句用“梧桐”、“秋叶”这些带有凄凉悲伤的意象来渲染萧瑟冷寂的气氛,第三句中的“熏笼”又进一步烘托了深宫寒夜的环7694境.结合末句便知,这是由于诗人心境凄清。愁恨难眠,才感到来自南宫(皇帝的居处)的漏声凄清!漫长.   4. 从诗词中所暗示的关键词突破   诗词是诗人“缘情而发”的产物,有时如能捕捉到诗词中那些最能显现诗人感情的字眼,便找到了鉴赏该诗词的钥匙.   例如: 江楼感旧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首句中一个“思”字奠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也成为我们窥视诗人内心世界的窗口.诗人为何而“思”?思的对象又是什么?联系下文方知,诗人是由于见到与去年相似的景物而触发了对友人的思念.   5. 从作品中含有诗眼的句子突破   古人写诗词,尤其注重炼字炼句,力求一字传神,一句传神.而这些含有诗眼的句子往往最能体现作品的内蕴及表达技巧.   例如: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诗中的第三联描写生动,“落”“明”二字精练传神,是该联的诗眼.“落”给“泗水”以动感,好像从天上落下一般,使静态的形象动态化!“明”赋予静态的自然色彩以动感,不说徂徕山如何青绿,而说苍绿色彩主动有意地映照徂徕山.联系全诗,不难发现诗人把山水写得如此隽美。秀丽,是为了衬托他与友人的情谊纯洁无邪.   6. 从作者的人生经历突破   “诗言志”,作者的人生经历不同,他(她)通过诗词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也就不同.因此,鉴赏时不妨从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及其生活经历突破.   例如: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一生坚持抗金复国,但不受重用,抱恨而终.他的词作多抒写其力 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这首词就抒发了他的壮志难酬仍忧国忧民的宏大襟怀.   7. 从诗词中典故的含义突破   古代诗人创作时,有时借助一些典故来表现广泛而深刻的主题.如果我们关注这些典故,了解这些典故,无疑会有助于把握作品的主题.   例如: 遣 怀 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诗中“楚腰纤细”典出《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掌中轻”典出《飞燕外传》,指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诗人借用这两个典故意在说明自己也曾沉湎酒色,放浪形骸.再看第三句,诗中“十年”与“一觉”相对,给人以“很久”与“极快”的鲜明对比感,显示出诗人感慨之深.纵观全诗,可以发现诗人所遣之怀,不仅有忏悔之意,还有前程恍惚如梦、不堪回首之意.   8. 从诗词的注解突破   有的诗词鉴赏在原诗之后附有注解,阅读这些注解,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作品的有关情况,以便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及作品的内容.   例如: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此诗写于李白流放途中遇赦之后的秋季,夏十二,李白的朋友,排行十二.   诗后注解提供了该诗的写作背景,从“流放途中遇赦”这几个字可以想见,诗人应是带着轻快的心情写作此诗的.因此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象被赋予了生命: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好月.这样的有情有意之景便衬托出诗人遇赦后极其欢快的心情.   ++++++++++++++++++++++++++++++++++++++++++++++++++++++++++++++++   刚好在复习,所以整理了.。
《红楼梦》中预示人物命运的相关诗歌
  判词就是了   金陵十二钗   宝钗黛玉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 金簪雪里埋.   元春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探春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湘云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 湘江水逝楚云飞.   妙玉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迎春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香菱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惜春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熙凤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 哭向金陵事更哀.   巧姐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李纨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可卿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晴雯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袭人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 谁知公子无缘.   还有:{聪明累]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凤姐)   {收尾.飞鸟各投林]   为官的,家业凋零,(湘云)   富贵的,金银散尽, (宝钗)   有恩的,死里逃生,(巧姐)   无情的,分明报应.(妙玉)   欠命的,命已还,(迎春)   欠泪的,泪已尽.(黛玉)   冤冤相报实非轻,(秦可卿)   分离聚合皆前定.(探春)   欲知命短问前生,(元春)   老来富贵也真侥幸.(李纨)   看破的,遁入空门,(惜春)   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凤姐)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姻, 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黛玉,宝钗)   [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
含有允字的诗歌
  《祀雨师乐章·迎俎酌献》(包佶)   阳开幽蛰。躬奉郁鬯,礼备节应、震来灵降,   动植求声,飞沉【允】望,时康气茂,惟神之贶、   《命子 其三》(陶渊明)   放赫愍侯。运当攀龙,   抚剑风迈!显兹武功!   书誓河山。启土开封,   亹亹丞相!【允】迪前踪、   《采石》(文天祥)   不上峨眉二十岁,重来为堕山河泪?   今人不见虞【允】文!古人曾有樊若水,   长江阔处平如驿。况此介然衣带窄。    欲从谪仙捉月去!安得然犀照神物!。
形容后期会成大业的诗歌
  俺来即兴写一首《大器晚成》吧   大智若愚藏锦绣!   多少豪杰事晚成,   郭靖呆傻遭人笑、   练成神掌显奇能。   发哥起始跑龙套。   奋起腾飞成男神!   扛活小伙不起眼,    之后辉煌李嘉诚!   马云年轻9815做业务?   处处被防似坏人。   大器晚成靠勤奋。   厚积薄发成功门、   还有很多大器晚成!厚积薄发的例子就不一一写入了,选几个入诗2503作代表吧。、





服务保障

Copyright © 2005-2024 ,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驴友阁,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