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驴友阁首页 >> 风水知识 >> 易经入门 >> 易经是孔子写的?
孔子哪本书解读了易经

易经是孔子写的?
  周易》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哲学著作、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2271对先秦诸子百家产生过巨大影响!而且在整5873个封建社会里?凡是有成就的学者。无不研究过它并得它的启示。然而。《周易》这部煌煌巨著的作者是谁呢!这是数千年来人们争论不休的谜题,     《1681周易》三圣说的人认为、《周易》中《易经》与《经传》两部乃是伏羲,文王。周公(或孔子)三人合著!     以伏羲作《易经》本身为证,其《系辞下》自称庖牲氏王天下、仰观俯家,始作八卦。《史记一·太史公自序》也说:伏羲纯厚。作易八卦”、在《曰者列传》中则进一阐明、“伏羲作八卦、周文王演三百十四爻而治天下”!《周本纪》则记载:“西伯盖即位五十年,其囚前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   《孔子世家》却抬出孔圣人说:“孔7099子晚而喜易?序彖!象。说卦、文言”!《仲尼弟子列传》则进一步佐证曰1003:“孔子传易于瞿”,     继承和拓展这一说法的是马融和陆续,他们认为文王作卦辞!周公作爻辞。孔子作十翼!这是定论!只是他们把传说中的伏羲剔除了,与其稍有不同的是朱熹!他认为《易经》里面有伏羲的易、有文王的易,有孔子的易,在读易的时候,必须把这三个人的易区别对待!不能混为一谈!     孔说与非孔说、持这一说法的人!长期以来、围绕着《周易》究竟是孔说还是非孔说这一问题争论时间最长且十分激烈、一派认定!一部《周易》非孔子他人莫属。另一派则断言:《周易》与孔子毫不相干!     这种争论起源于汉代!根据《周礼》记载,周初!《易经》有三种本子!1995一名曰《连山》,二名称《归藏》!三名为《周易》。前两种在汉代已经失传、只有《周易》在民间流传,汉武帝时!政府曾设置以调易》为首的五经学馆。一些“五经”博士用当时通行的隶书重新整理撰写经书!使得新版《周易》在社会上广为传播、这在当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背景下,孔门传人认定《易经》为孔圣人所著是有其特定历史条件的。所以,都在此书中冠以“子曰”字样!这一派即是后人所称的“今文学家”!     但是、以先秦时代留下的篆书书写的经本为正宗经典的“古丹学家”、他们则认为、《易经》居首的五经皆周旧典、一是先王留传下来的典章制度的汇编、孔子未出、何以作经,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撰写《易意子问》,文中说、,《易经》中的6701《文言》!《系辞》《杂卦》等篇与孔子根本毫无关系?清代学者龚自0391珍则进一步论说:“仲尼未生!先有六经。仲尼既生、。
易经读了一段时间之后!可怕:=
  你好有悟性啊!易经可以称之为上古奇书之一了、你竟然能在深夜明白、可喜可贺啊、    你害怕什么啊?,
孔子赞美易经的原话?
  孔子喜读《6189易贰》,以致《韦编三绝》?即穿竹简的牛皮绳都断了多次,他说自己从《易经》中受益很大,“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子对《易经》的评价是“洁净精微、易之教也,”   “洁净”包9434含了哲学!宗教的涵义、易经这一门学问、其思绪,思想!情绪的变动非常的清洁和宁静、   “精微”包含的则是科学思想!需要清晰2175的思路?冷静地头脑。 “洁净精微”语出孔子在《经解》中对《易经》的评价: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净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原为内心清静。头脑冷静,思维缜密之意,。
读了半块月饼你有什么感受
  小时候家里很穷,除了粗菜淡饭的一日三餐!像糖果!冰棍之类的零食对我简直是奢望!4323家中的钱是数着子儿花的!除了供我读书以及日常生活中油盐酱醋等开支外。就所剩无几了。但有些必需之物。哪怕是尽可能的减少数量!还是总归要有的、而在中秋前夕,母亲去村子里唯一的小店里买一些生活用品时!总少不了顺便捎上一块月饼、   月饼是中秋节的象征?母3750亲认为是不能不吃的!于是在节日前夕母亲总要买一块、数量不多、就那么一块!这样既可以象征性地过好中秋,又可以减少家中的开支!母亲挺看重中秋的。她会像对待过新年一样对待它,炒上几个小菜?其中包括我们家乡所流传的中秋时所要吃的几种野菜,然7301后等着在外地工作的父亲一起回来吃饭。吃饱饭后。母亲把仅有的一块月饼一分为二:一半拿去供菩萨,一半留给我。吩咐我早点吃了、不要只顾着贪玩睡着了却忘了吃,我怎么会忘了呢?我想父母亲十分辛劳。应该让他们多吃两口,于是我对母亲说:“我不爱吃月饼的。还是留给你跟父亲吃吧,”母亲说:“那怎么行。你先吃着、中秋节一定要吃的。哪怕只咬一两口;我跟你父亲也要吃的。等供完菩萨我们再吃、”我就这样握着半块月饼愣愣地看着天空、月亮好圆、我傻傻地想嫦娥姐姐是不是也在天宫里跟我一起吃月饼呢?四周都很静谧。我感觉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很幸福。我细细地咬了一口。觉得特别的香?我全身似乎都能感觉到这种香味了,我想我吃下的绝不仅仅是一口月饼、在我记忆里、中秋之夜的那半块月饼总是那样甜美。我回头望了一眼、母亲还在厨房里忙碌着呢、母亲问我月饼好吃吗?我的回答是一点都不好吃,我说0980母亲你吃!母亲冲着我微笑着就走开了。天空上月亮里的“枯树”仿佛在燃烧,我的眼睛也朦胧了,我就9363这样握着还剩下一半的一半的月饼静悄悄地进入梦乡。还有四分之一的月饼以及梦想和幸福却留到了明天……   又是一个中秋节快到了!掐指一算。我已经六个春秋没有跟母亲在一起过中秋了!每当到这个日子里,总要想起母亲每年中秋给准备0026的半块月饼,并且反复叮嘱我一定要咬一两口!还告诉我它代表着团圆、这些年的中秋里!我也学着母亲去买一块月饼、切一半留给自己!还有一半留给了别人、因为我只习惯了吃半块月饼!吃半块月饼的时候我会想起母亲分月饼拿月饼给我时的情景,这一切是那么的温馨!像最美好的东西保存在文物馆里一样保留在我的记忆里!而此时母亲离我却是那么遥远!吃完月饼5871我会打个电话回家?当母亲问我有没有吃过月饼的时候,我会很诚实地告诉她我吃过了,然后我可以听到母亲在电话里呵呵的笑声、母亲叫3244我在外地自己照顾好自己?不要老是想着家。她说其实我们一家已经在电话里团圆了……   窗外的月亮像圆盘一样地挂在天空?像笑脸一样面对着大地上每一个幸福的人,6584一切是那样的静谧,月亮照亮了远方父母的心,也洒遍了我全身、我想母亲的话说得很对,我们虽然相隔很远。但我们已经团圆了、我已经吃完了半块月饼。跟父母一起吃的那半块月饼合在一起不正是完整的一块吗?《7662加以修改》!
《易经》第二十卦离上震下怎么解卦
  《易经》第21卦 [火雷噬嗑] 离上震下     噬嗑:亨,利用狱、      彖曰:颐中有物,曰噬嗑、噬嗑而亨!刚柔分。动而明、雷电合而章、柔得中而上行!虽不当位!利用狱也!     象曰: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      初九:履校灭趾!无咎、   象曰:履校灭趾、不行也,     六二:噬肤灭鼻、无咎,    象曰:噬肤灭鼻?乘刚也。     六三: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   象曰:遇毒,位不当也,     九四:噬乾胏、得金矢!利艰贞。吉。   象曰:利艰贞吉!未光也,     六五:噬乾肉、得黄金!贞厉!无咎、   象曰:贞厉无咎、得当也。     上九:何校灭耳。凶!   象曰:何校灭耳!聪不明也!     噬嗑卦终     卦辞如上、不过还要看你占到的是哪一爻!在对应相应的卦辞!不懂可以再问我。   单就此卦而言就是 亨、利用狱,的意思。   噬嗑,亨!利用狱, 来师解释说:「噬嗑卦辞『亨』,自有亨通的情境。天下间的万事万物所以无法亨通?那是因为有许多困难横阻在中间!能『咬着吃』则可以『合上』而畅通所横阻的情境、这是是卦辞『亨』的意思了,这是指天下事来说的!『利用狱』就是其中畅通横阻的一个手段、」     【衍九串讲】 有感觉到来师的解释了吗,这样问、正因为感觉到似所无解释的样子。      「噬嗑」为「咬合而含」!还是为「咬合而吞」的情境。从来师文0677本似乎看不出来。只知道要咬合就必须去除中间的横梗才得咬合。按卦辞「亨」解释为亨福!势必利用咬合来去除中间的横梗、是「去除」的概念,与「含」或「吞」意。不相从属的概念。     「狱」为2797得「亨」的手段之一?显然,把天下事能亨通的情境。「利用狱」成为手段之一,是否「必要」用狱是一7665个层次的问题,「利用狱」到什么程度又是另一个值得探讨的层次。此处、「狱」当解释成刑法,律例!规范等种种的概念!要具体说是限制人行动的监狱!亦无可厚非!、
解卦:易经第六十一卦
  易经六十四卦第61卦 风泽中孚(中孚卦)诚信立身, 下下卦!象曰:路上行人色匆匆。急忙无桥过薄冰!小心谨慎过得去。一步错了落水中、 这个卦是异卦(下兑上巽)相叠。孚(fú)本义孵,孵卵出壳的日期非常准确!有 信的意义、卦形外实内虚,喻心中诚信,所以称中孚卦!这是立身处世的根本、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 【白话】《1916中孚卦》象征诚信:诚信施及到愚钝无知的小猪小鱼身上,从而感化了它们。因此8353获得吉祥,利于涉越大河大川,利于坚守中正之道,、
在易经里“嵩”字怎么解
  直读山高,其实为大山之上有小山耸song立之象!故小山立于高8472山至上显嵩并非最高之山(喜马拉雅山也不用嵩来形容),
易经八卦六十四解山泽水
  什么性别!、
懂易经的进(解卦) 追加。
  水土问题。多吃点大蒜会好。辣椒也可!。
<<周易>>是<<易经>>吗?五经中的<<易经>>指哪一本书?给我答案和理由
  通8122常我们提到《易经》。就很自然地知道是指《周易》这本书,因为中国文化!自经孔子删《诗》,《书》、订《礼》,《乐》以及编写鲁国史书《春秋》以后,冠以《周易》一书!统称六经(后因《乐》丢失所剩书籍即:《诗》《书》《礼》《易》《春秋》并称五经)。《易经》成为六经之首、经是天地的大准则。也是人生的大通道!称《周易》等5100书为六经!便是说明经过孔子所整理过的这六部书。它是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天人之际”所有学问的大原理!大法则。   自秦。汉以后、研究易学的、对于《易经》一书命名的内涵问题、就有“三易3555”之说的异同出现了,   第一:属于秦,汉以后正统儒家学派的理论、根据《易纬乾凿度》这本书的观念,认为“易”的内涵!包括三个意义:   (一)易、就是简易,平易的意思。因为天地自然的法则!本来就4892是那样简朴而平易的。 2760  (二)变易!认为天地自然的万事万物,以及人事!随时在交互变化之中。永无休止。但是这种变化的法则!却有0351其必然的准则可循、并非乱变,   (三)不易?天地自然的万事万物以及人事、虽然随时随地都在错综复杂、互为因果的变化之中,但所变化者是其现象。而能变化的!却本自不易、至为简易!   第二:属于秦,汉以后儒!道两家学者通用的观念!根据《周礼·大卜篇》对于“三易”的涵义。是指上古以来直到周代初期之间的《易经》学术思想、约分为三个系统:(一)《连山易》,(二)《归9691藏易》!(三)《周易》。   据说伏羲时代的易学是《连山易》,首先以艮卦开始。象征“8362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意思是指人类的1722文化和文明!都以6674大地为主。万物皆生于地。终又归藏于地,   周代人文文化的开始,便以现在留传的《周易》为宝典!首先从乾!坤两卦开始、表示天地之间。以及“天人之际”的学问,   但东汉的大儒郑玄。认为夏代的易学是《连山》(故《连山易》又称《夏易》),殷代的易学是《归藏》(又称《殷易》),当然、周代5839的易学便是《周易》了!    又另有一说:认为上古的神农氏世系名“连山氏”,又名“列山氏”。所谓“连山”,便是“列山”的音别,黄帝的1449世系又名“归藏氏”,《连山易》相传为宓戏所作、《归藏易》相传为轩辕黄帝所作。   因此两说!又有异同的问题存在其间。如果认为夏代所宗奉的易学便是6557《连山易》!殷代所宗奉的易学便是《归藏易》、到了周代。经过文王的整理?才构成《周易》体系的易学,那么关于这两个分岐的意见,也就没有太大的出入了、   但以考据学者的观点来看《易纬乾凿度》和《周礼·大卜篇》这两种文献资料。应该都有值得怀疑的地方,历来考据学家们认为《易纬乾凿度》等书,纯出汉末或魏!晋人的伪作!假托是上古的传承。这种观念,并非完全无理,也的4528确值得研究,考虑!   可是两6592汉以后的学者?硬性舍弃《周礼·大卜篇》的观念而不采信!偏要采用更有问题的《易纬乾凿度》之说,认为“简易。变易!不易”为天经地义的易学内涵,这便是后世以儒理说《易》的根据,那是不顾考据!只取所谓“三易”原理的内义,用之说明易学的大要而已、   此外!关于《连山》,《归藏》、《周易》的三易之说、在汉魏以后道家的学术思想中,便又发生了两种观念、   (一)认为《连山》。《归藏》这两个系统的易学!早已失传!   (二)认为汉,魏以后的象、数易学。便0862是《连山》。《归藏》的遗留!颇为合理。而且《连山》、《归藏》易学的精义、确已成为秦,汉以后道家学术思想的主干,如十二辟卦之说,便是以《归藏》的坤卦为主!卦气起中孚说?便是以艮卦的半象为用!...余下全文>>、





服务保障

Copyright © 2005-2024 ,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驴友阁,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