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驴友阁首页 >> 风水知识 >> 易经入门 >> 中医五行的五行的基本规律
中医五行心的作用

中医五行的五行的基本规律
  相乘与相侮。是五行关系在某种因素作用影响下所产生的反常现象、乘!即乘虚侵袭、侮!即恃强凌弱,相乘,即相克的太过,超过了正常制约的力量!从而使五行系统结构关系失去正常的协调,此种反常现象的产生,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被乘者本身不足。乘袭者乘其虚而6572凌其弱、二是乘袭者亢极,不受它行制约。恃其强而袭其应克之行、应当说明。相克与相乘是有区别的、相克是正常情况下的制约关系,相乘则是正常制约关系遭到破坏以后的过度克伐,是反常现象!在人体,则前者是生理状态、后7897者则为病理状态,相侮!即相克的反向、又叫反克,是五行系统结构关系失去正常协调的另一种表现!同样也有两种情况:一是被克者亢极!不受制约、反而欺侮克者,如金应克木。若木气亢极。不受金制!反而侮金。即为3745木(亢)侮金、二是克者衰弱、被克者因其衰而反侮之。如金本克木!若金气虚衰。则木因其衰而侮金,即为木侮金(衰)、所以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即是说、五行若某一行之气太过!则对其所胜(我克)之行过度制约,而发生相乘、而对其所不胜(克我)之行发生相侮、即反克、若某一行之气不足!则克我之行必过度制约而乘之。而己所胜者,即我克之行必因我之不足而反克相侮、例如临床所见的支气管扩张病证、病位在肺。每因肝气郁结、气急上逆,化火灼肺。而见咳血。则为木火刑金(即木旺侮金),肝郁气滞!影响脾胃消化吸收,则为木郁乘土、湿热型高血压!多因湿热困脾!引发肝失疏泄!肝阳亢逆、则为土侮木。至于金乘木(虚)证候!临床则为少见, 在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联系规律,所谓相生。即相互资生。促进、助长之意,所谓相克、即相互制约。克服。抑制之意,生克是五行学说用以概括和说明事物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观点?五行相生的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的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其关系见下图: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相生关系又称之为母子关系、在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我克两方面关系。我克者为我所胜!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所以。相克关系又称为所胜、所不胜的相胜关系、事物内部系统结构的五个方面之3217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构成了事物正常情况下的循环运动、因而经常处于运动发展之中!是不平衡的!然而就五行整体来看。相生与相0184克又都是在总和中表现出相对!
中医与五行
  你好;   五行学说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五行学说是以五种物质的功能属性来归纳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并以五者之间的相互滋生、相互制约来论述和推演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运动变化规律   《吕氏春秋》的五脏与五行的关系为脾。肺、心,肝!肾、仅肾相应.   五行学说是朴素的系统论:   1 整体观念: 由组成部分以一定的联系方式构成.   2 认识各个组成部分,它们的联系方式和结构关系,才能把握系统的整体.   3 整体系统的存在不能脱离一定的周围环境及 动态平衡.   五行学说的整体观:   五行是宇宙的普遍规律(五运)   《灵枢 阴阳二十五人篇》: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於五, 人亦应之.   《素问 天元纪大论》: 五运阴阳者, 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二,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五行的属性   1!木的特性:生发、条达.凡具有 (曲直) 生长!升发。条畅,舒达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   属於木.   2。火的特性:(炎上) 炎热!向上.凡具有温热! 升腾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属於火.   3,土的特性:(稼穑) 长养,化育.凡具有生化,养育、受8152纳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属於土   4。金的特性:(从革) 清肃!5450敛降.凡具有清洁,肃降、收敛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属8210於金   5。水的特性:(润下) 滋润。下行.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属水   (二)事物的五行属性归类   1 归类方法:   1)取象比类:日出东方,与木相似;   南方炎热,与火相似;   中原肥沃,与土相似;   日落於西,与金相似;   北方寒冷,与水相似.   2)推演络绎:肝属木,故胆, 筋,爪, 目均属木.   2 对事物的五行归类: 24页.   五行 五畜 五谷 五臭   木 鸡 麦 矂   火 羊 黍 焦   土 牛 稷 香   金 马 稻 腥   水 猪 豆 腐    (三)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   1,五行的相生(母子关系)   相生:某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滋生的作用叫相生.五行相生的顺序是木生火!火5439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六微旨大论: 君火之右, 退行一步, 相火治之;   复行一步, 土气治之; 复行一步,   金气治之; 复行一步, 水气治之;   复行一步, 木气治之; 复行一步,   君火治之.   火生土, 土生金, 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按此次序永恒运动, 促进了事物的发展.   2、五行的相克(相胜关系)   相克:某事物对另一事物有制约、克服和抑制的作用叫相克.五行相克顺序是木克土。   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木能克土、而土能生金、金又能克木!从而7600使木不亢不衰。故滋养火。使火正常生化.   《宝命全形论》:   木得金而伐,火 得水而灭;   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   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   金胜木,水胜火,木胜土,火胜金, 土胜水-五行相互克制的规律.   木   3、五行的制化   制:制约,克制 化:化生,变化   五行系统在正常状态下,通过相生相克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调节作用。叫做制化调节.   这种调节3250是双向的?保证了人体的协调平衡和自然的生态平衡.   根据五行学说,单从某一行,或仅认识某二行之间的关系是不够的.必须全面研究事物包括的五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它体现了从事物内部的结构关系及其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思想.   中医认为:凡具有相同五行结构的不同事物之间,会发生相通的联系.如《至真要大论》:五味入胃------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 入肾.   既不同行,又不同类的事物,也会发生相生相克的关系.如《藏气法时论》: 病在肝,愈於夏;夏不愈,甚於秋;秋不死,持於冬,起於春.   即:"邪气之客於身也,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胜而甚,至其於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   以胜相加:如风淫伤脾,火淫伤肺.   至其所生而愈: 如肝病可愈於夏,因木生火.   至其所不胜而甚: 如肝病可甚於秋,因金克木.   至其於所生而持: 如肝病可稳定於冬, 因水生木.   自得其位而起: 如肝病可渐愈於春, 因木气自旺.   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是整体观的重要方面.   五行结构的动态平衡:   《阴阳应象大论》: 清阳上天,浊阴归地------生长收藏,终而复始.   《六节藏象论》:五运之始,如环无端.   《灵枢 营卫生成篇》: 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营气篇》: 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循环运动是自然界的普通法则.   《类经图翼》: 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   必须生中有制,制中有生,才能运行不息,相反相成.   亢则害, 承乃治.   五行的胜覆调节:   五行系统在反常情况下!通过相克关系而产生的调节作用。使人体恢复平衡,叫胜覆调节.   五行的生克,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出现太过或不及的情况,使正常的生克关系遭到破坏,出现相乘,相侮的反常情况.   (四) 五行的相乘,相侮和母子相及   1 五行相乘:乘,凌也,即欺侮.   某行对所胜行的过度克制.   1)太过:如木气过盛--木乘土.   2)不及:如土气不足--土虚木乘.   相克:生理现象 相乘:病理现象   相乘:即相克太过.产生原因有:   1)被乘者本身不足、乘袭者乘其虚而凌其弱.如土不足,则木乘土.   2)乘袭者亢极,不受其它制约。强袭应制之行如木气亢极!不受金制。强力制土、使土气   受损.   2 五行相侮:侮,即欺凌.某行对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反侮)   相乘 相侮   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1)太过:某行过强,反向克制原来克它的行.   如木反侮金.   2)不及:某行过弱,受所胜行的反克.   如土侮木.   《六节藏象论》: 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   薄之也.   《五运行大论》: 气有馀,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   胜,轻而侮之.   以火为例   乘所胜:火气太过!过分克金.   侮所不胜: 火气太过, 反过来侮克己之水.   所不胜乘之: 火气不及,则水来乘火.   己所胜轻而侮之:火气不及, 金要反过来侮火.   所生受病:火气不及,受火所生的土也要发生病变.   凡由太过,不及引起的对"己所胜"的过度克制,称为"胜气".   《至真要大论》: 有胜之气,其必来复也".即胜气必然招致一种相反的力量,将其压抑下   去,称为"复气".   《   五常政大论》:不恒其德, 则所胜来复,政恒其理,则所胜同化.   德,指五行正常的功能属性. 五行中如出现太过而乘袭己所胜者,胜己者必来报复,使之平复.当太过之气恢复正常,所胜者与被胜者就会协调而同化.   《气交变大论》: 胜负盛衰不能相多也,往来小大不能相过也,用之升降不能相无也,各从   其动而复之耳.   《五常政大论》: 微者复微, 甚者复甚,气之常也.   即报复的轻重,由过度克伐的大小而定.胜气重, 复气也重;胜气轻,复气也轻,这是五行运动的一条法则.气交变大论云:五运之政,犹权衡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化者应之,变者复之.此生长化成收藏之理,气之常也.胜复调节的意义是恢复平衡.   火气太过,过分克金、则金气偏衰不能制木!引起木气偏胜而加剧克土!土气受制则减3255弱克水之力。於是水便旺盛!将太8490过的火气克伐下去?使恢复正常.   火3775气不足。将受到水的过分克制.但火衰不能制金、引起金气偏盛. 金气盛则加强制木。使木衰无以制土、从而引发土气胜以制水.水衰则制火力量减弱、使不足的火气得以恢复.   五行包括两套自行调节机制,一为正常的相生相胜,一为反常的胜之与复.   3 五行母子相及:即连累   母病及子:   如水不足,无力生木,则木 乾枯.结果水竭木枯,母子俱衰.   子病及母:   如火太旺,导致木不足;木 不足则生火无力,火势亦衰 .结果是子耗母太过,母子皆不   足.   1、相生关系传变:   母病及子(水不涵木)   子病犯母(即子盗母气、如心火旺导致肝火旺).   五行生克引起的病变   1。相生关系传变:   1)母病及子(水不涵木).   2)子病犯母(即子盗母气!如心火旺导致肝火旺).   2!乘侮关系传变:   1)相乘传变––相克太过。如木亢乘土.   2)相侮传变––反克为害。如木火刑金.   三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 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1 说明生理功能:   肝:疏通气血,调畅情志(木性生长,升发,喜条达).   心:心阳温煦,血得热则行(火性温热).   脾:运化水谷,化生精微,气血生化之源(土生万物).   肺:肃降(金性清肃收敛).   肾:藏精,主水(水性滋润,下行,闭藏).   五脏   肝 东方 风 木 酸 筋 目   心 南方 热 火 苦 脉 舌   脾 中央 湿 土 甘 肉 口   肺 西方 燥 金 辛 皮毛 鼻   肾 北方 寒 水 咸 骨 耳   2 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1)相生:木生火: 肝藏血以济心.   火生土: 心阳温煦脾土以助运化.   土生金: 脾气散精,上归於肺.   金生水: 肺气清肃下行,通调水   道以助肾水.   水生木:肾藏精以滋养肝血.   2)相克:木克土:肝木条达则疏泄脾的壅滞.   火克金:心火温煦有助肺气宣发.   土克水:脾运水湿可助防肾水泛滥.   金克木:肺气清肃下行可抑肝气过度升发.   水克火:肾水滋润以制约心火.   相生 + 相克 = 制化   (二) 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1 相生关系的传变:   1)母病及子:   肾病及肝,水不涵木--肾水不足,不能涵养肝木,形成肝肾阴虚,肝阳上亢.   2)子病及母:   心血不足,累及肝血亏--心肝血虚.   心火旺盛,引动肝火--心肝火旺.   2 相克关系的传变:   1) 相乘:(1)一脏过盛,过分克伐被克之脏.如木旺乘土,即肝气过旺,影响脾的运化.   (2)一脏过弱,不能耐受克制,因而出现克伐太过,如土虚木乘.   2)相侮:   (1)太过:暴怒而致肝火亢盛,对肺反向克制--木火刑金.   (2)不及:脾土虚衰,不能制约肾水,出现全身浮肿--土虚水侮.   母病及子,病情较轻;   子病及母,病情较重.   相乘传变,病情较重;   相侮传变,病情较轻.   (三)用於疾病的诊断   1 指导四诊:   面青,喜酸,脉弦----肝病.   面赤,口苦,脉洪数----心火亢盛.   脾虚病人的面色青, 为木乘土.   心病病人的面色黑, 为水乘火.   2 推断病情   1)主色(五脏本色)胜客色(应时之色),病为逆.   客色胜主色,病为顺.   2) 色脉相符为顺,色脉不相符为逆.   (四)用於疾病的治疗   1 指导脏腑用药   青色,酸味的药入肝,如山茱萸味酸入肝,补肝.   赤色,苦味的药入心,如朱砂色赤入心,镇心安神;黄连味苦入心,泻心火.   黄色,甜味的药入脾,如白术色黄味甘,补脾气.   白色,辛味的药入肺,如石膏色白味辛,清肺热.   黑色,咸味的药入肾,如生地色黑,滋养肾阴.   2 控制疾病传变:   见肝之病,知当传脾,当先实脾.   3 确定治则,治法:   1)根据相生规律   (1)确定治则:   补母:如肝阴不足可补肾.   泻子:如肝火盛可泻心火.   (2) 确定治法:   如滋水涵木--滋肾阴以养肝阴.   益火补土--温肾阳以补脾阳.   培土生金--通过健脾来补肺气   金水相生--补肺(或肾)阴以滋肾阴(或肺).   2)根据相克规律   (1)确定治则:   抑强:用於太过引起的相乘和相侮.如   木旺乘土:治宜疏肝.   土壅木郁(土气太过侮木):治宜运脾.   扶弱:用於不及引起的相乘和相侮.   土虚木乘(贼):脾胃太虚,引起肝脾不和.   土虚水侮:脾胃太虚,引起肾水反克.   (2)确定治法:   抑木平土:即疏肝健脾,用於木旺乘土或土虚木乘.   培土制水:用於脾虚不运,水湿泛滥的水肿胀满.   佐金平木:用於肺虚无力制肝而肝旺者.   泻南补北:即泻心火,补肾水.用於肾阴不足,心火偏旺.   精神疗法:   怒伤肝,悲(肺金)胜怒;   喜伤心,恐(肾水)胜喜;   思伤脾,怒(肝木)胜思;   忧伤肺,喜(心火)胜忧;   恐伤肾,思(脾土)胜恐.   参考资料:[。
中医五行养生泥灸的功能作用
  一,泥灸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早期利用中药泥灸的温热作用。再加以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草药处方。可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新陈代谢加快,局部的充血。水肿获得改善。进而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病人自觉症状很快减轻并逐渐消失!   二,泥灸在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   软组织损伤临床上较常见,慢性损伤,如腰肌劳损。肩周炎等一些肌肉韧带的慢性损伤更为多见!如治疗不及时可导致肌肉萎缩。挛缩,退变和粘连。并可反复发作!通过中药泥灸。可使局部肌肉松弛!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增加、减轻肿胀!消除疼痛、治愈率可达100%。   三、在女性生殖系统7899常见病的应用   调节气血平衡。改善寒!湿。热。邪症状。通过药物吸收增强卵巢能量,滋补子宫、调节内分泌系统,改善经期不规则、痛经等现象、  四!在身体器脏保养方面的应用   加强消化吸收,分泌和排泄的调整,使得人体阴阳平衡,气血畅通。全方位调节各个脏器的功能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力、   中药泥灸养生适宜人群   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   平时虽无慢性疾病!但容易感冒!长期劳累或压力过大而致身体虚弱,精力不足。体力不支,难以胜任繁重工作!   患有慢性疾病或久病体虚者   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用药物进行彻底控制的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慢性胃炎。慢性肾炎,贫血,腰腿疼、男性性功能障碍。女性月经不调等、   需要进行体质调理的人群   虽然他们暂无不适的困扰、但由于体质偏颇!不0423属于平和体质,具有强烈患某种疾病的可能性。如能及时进行干预!可以防患于未然!   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如手术后,出血后,大病重病后。产后身体虚弱等!,
中医说的“阴”,“阳”,“五行”是什么意思
   指一切事物分阴阳、和易经中一样、五行指金水木火土。一切事物相生相克,中医理论一样的。
关于中医五行相生相克?
  楼上复制这一大堆估计楼主也看不了   因为不知道楼主了解多少,我就从最基础的开始分条说明,楼主自己选择从什么地方开始看   一什么是五行及中医的五行运用   1五行就是自然界的五种要素或特性、可能楼主得注意一点,其实是先有五行理论!然后才被中   医吸收应用!传统五行理论家认为、万物均具备五种特性(木火土金水)!且均由五行所化   生!但要注意的是!木火土金水并不是指现实中的这五种事物、而是一种特性或要素!接下来   说一下这五种特性分别指什么。   木曰曲直,就是指一种生发、向上向外生长的特性   火曰炎上,指升发向上(注意与木区别)   土爰稼穑。指生长,运化。化生的特性   金曰从革!从革就是改变,具有肃杀等1635特性   水曰润下,指蕴藏。向下。寒冷等特性   2相生、相克   相9026生:是指五行之间的相互资助,相互促进作用,   相克:指8243五行间相互制约作用,   我传了一张五行生克图,你可以看看!     二 关于你说的中医五行生克是怎么理解!   中医认为健康的人体是五行平和的、五行中既有相互促进的也有相互制约的这样就使人体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那么人体是怎样通过五行生克实现这个的呢!   1正常状态   正常状态下!五行中的任何一行均是既有克它的也有生它的,或者说既有克我的也有我克的、既有生我的也有我生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循环。9708彼此势均力敌,就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2轻微异常(这应该就是你问的问题了)   人体在轻微异常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五行的生克自动调整过来贰比如有时我们有点轻微感冒睡一觉发现好了,就可以用这个理论来解释.那么到底是怎样调整的呢?   举个例子.如果木过强,就会导致过分克土,从而使土变弱,土变弱对水的克制减小使使水变强,水变强对对火的克制增加使火变弱,火变弱使对金的克制减小使金变强.最后因为金克木,从而使得金对原本变强的木得克制增加,从而达到使木回复常态的目的.其它同理.   3严重异常   严重异常还说吗,吃药呗?
中医中人体中什么器官五行是木
  在中医里肝在人体是木!
中医五行学的相学
  五行:金木水火土五官:眉耳嘴眼鼻大家常常说“那个人的‘五官’怎样怎样……,这个人的‘五官’怎样怎样……”,但是大家不见得很清楚什么是“五官”,其实“五官”是相学上的东西!所谓的“五官”,指的就是“耳,眉、眼!鼻。口”等五种人体器官。而且在相学上、分别被赋予一种名词如下:(1)耳:名为“采听官”。(2)眉:名为“2660保寿官”!(3)眼:名为“监察官”、(4)鼻:名为“审辨官”!(5)口:名为“出纳官”,透过“五官”的分析。中医们也就可以用“望”来辨别疾病!。
中医五行学的病理
  子平五行与病理 与 子平病源生死诀(一)五行十干表征一!木:肝、胆、头,项。关节!筋脉。眼!神经、肢体!毛发甲:头、胆!乙:肝!项,寅:臂、肢。胆!筋。脉。发。毛。风门穴卯:肝。胸!目、手!爪、筋二。火:小肠!心,肩。血液!经血!脸部,牙齿、舌头!腹部。神经。血管。血压丙:肩。小肠丁:心,血液巳:面,牙齿!心胞络,三焦,咽喉午:心腹!小肠!目,舌!神气三、土:脾,胃、肋胁、腹。背!胸,肺、肚,皮肉,肿块戊:胃。肋胁(天干),背。肺(地支)辰:背。胸!项!肩。皮肤己:脾!腹丑:肚!腹。脾。肌!肉未:脾。胸、胃,腹,口。唇,齿戌:命门,胸。筋!臀!腿、膝。足四。金:肺!大肠。肝。脐、股。声咳、气管,鼻、皮肤!痔疮、呼吸系统、骨骼!牙齿庚:肠!脐辛:肺。股申:声咳、肺,大肠!筋骨。经络、音声酉:肺、鼻、皮毛、声五!水:肾、膀胱!胫。足、头、会阴!尿道!阴气!腰!耳。子宫。疝气。生殖系统!血液!汗壬:膀胱。胫癸:肾、足!精子:会阴!耳,腰、液、溺亥:肾。头,阴囊!髓。精六、古诀:5804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是大肠心属肺!壬系4475膀胱癸肾藏?三焦亦向壬中寄,9275包络同归入癸方!甲头乙项丙肩求、丁心戊肋2904己属腹,庚是脐轮辛属股!壬胫癸足一身由。子属膀胱水道耳。丑为胞肚及脾乡,寅胆发脉并两手!卯本十指内肝方,辰土为皮肩胸类、巳面齿咽下尻肛,午火精神司眼目!未土胃脘隔脊梁。申金大肠经络肺!酉中精血小肠藏。戌土命门腿还足、亥水为头及肾囊,午头巳未两肩均!左右二膊是辰申,卯酉双肋寅戌腿、丑亥属脚子为阴。干首坤腹坎耳俦,震足巽股艮手留、兑口离目分八卦,凡看疾病此中求、(二)各类疾病一、木1,甲木遇火多!8286多犯神经之疾!2。日干为甲木!流年与日柱天克地冲、多有伤头之灾,3!甲乙居前见庚辛,忌为头面、干上有甲或乙,又有庚或辛、庚辛克甲乙、头面有伤、破相!4、甲乙无根、怕逢申酉,杀合逢此!双目定瞽、5、木被金伤、筋骨腰肋疼痛!6。木太旺而病乃悬梁自缢。虎啖蛇吸。7。木太弱或死绝,多有头晕!目眩!气血不调!两鬓消疏而发稀!神经痛的现象、如果严重的话。多有肝胆疾病,腿足损伤等,8。水木相生而太旺。应多注意胃虚。恶心!口臭!咯气!8161并有食欲减退。身体衰弱!脉沉弱。腹部软弱无力!颜面缺乏血色等疾病!9。水木相胜!伤脾胃。10!金水多而木腐朽、且甲木极弱、又无火疏通、易患胆结石、秃头之病、11!土多木折,命局5185燥土过多、木气极弱者,头发分叉或断裂。12。甲胆乙肝!甲乙木又代表毛发及交感神经!水泛木浮、甲木极弱!易患脾湿之病,严重者往往导致8580皮肤萎缩?轻者秃头无发。13!火多木焚。木气弱者、不是肝虚就是目赤!眼经常发红、14、八字木为喜用!而遭强金克冲损伤、8435大多数有交感神经方面的障碍!否则有肝胆之病、并防车祸外伤!15!甲申。乙酉!小儿肝经风病,二。土1、戊己忌寅卯、休囚而生大疾!干有戊或己!见地支有寅卯,主家中有人患四肢风病,瘫痪之疾!或有卧病在床之人、日干6345为戊或己!防自身病。2,一杀三财双火主目疾(己日)。3。己日月戌!火神无气!多水多金,眼昏目闭。4,火土相生而太旺,常觉症状有胃部胀满,食量虽不异常但稍进食即感饱满或重压、咯气、恶心等、5!土虚木旺之乡,定伤脾胃。6,火土烁蒸。则发秃眼盲、7。土虚木盛必伤残。8。土多疾呆9、土太弱或死绝、时有面黄、减食、肢体怠惰、喜卧嗜睡。多思足虑。不喜动作的现象,并常有浮肿,脚气,口臭!齿痛的毛病、如果严重一点的话、有患消化系统。皮肤病的可能!10、四柱或岁运遇两辰冲戌或两戌冲辰者!易患胃病!脾湿病!花柳病,11、四柱或岁运遇两丑冲未!两未冲丑时、易患脾疾......余下全文>>?
中医的五行相生相克理论是牵强附会的还是真正被证实的
  中医的五行相生相克理论是有道理的。   每个人秉承的天地之气是不一样的!所以体8631质就不尽相同、现在科技已经证实,宇宙间存在暗物质。而且比可见的物质多得多!这个是我们古人预测到的,只是表述和暗物质不一样而已!,
懂中医的进来,关于五行的问题
  人有五脏六腑,天地有阴阳五行。五脏者!心、肝,脾,肺、肾!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二者应相谐对应、如果人的五脏与天地五行关系失调!就会产生疾病,出现健康问题!凡事采用恰当的自然信息来调整(治疗)人体的生命信息。使之和谐、健康!!





服务保障

Copyright © 2005-2024 ,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驴友阁,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