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驴友阁首页 >> 风水知识 >> 易经入门 >> 人体的面部五官与五脏、五味有何关联?
人体五脏与五行

人体的面部五官与五脏、五味有何关联?
  五官:舌目口鼻耳 五行:火木土金水 五脏:心肝脾肺肾 五体:脉筋肉皮骨 五志:喜怒思忧恐 五色:红青黄白黑 五声:笑呼颜呻哭 五味:苦酸甘辛咸。
五行五脏
  在中医里,用五行描述人体五脏系统8774(肝心脾肺肾)的功能和关系。注意这里的五脏也是个功能概念(称为藏象)、并不限于具体的解剖上的五脏?    5710 木-生长!生法。柔和。条达舒畅   火-温热、升腾。明亮   土-生化!承载!受纳   金-清洁,清肃。收敛   水-寒凉!滋润。向下运行。
五行是如何把人归类为木火土金水的?(不是人体五脏的归类) 100分
  宇宙间上下左右与中心五点均衡之基本动能!为能的升!降,扩散,收缩与稳定、其作用综合分别为火!水,木!金、土代表之。能的生长为阳、消耗为阴、能的助力为生,阻力为克!人为小天地、天地之五行即5782人身体的五行!人身之五脏五行为肺金!心火。肝木、肾水。脾土五行为人体五脏之能的五种活动现象。     兹以肺「金」为例:肺主气!气动即为风、风即能!金能传热(能)、吸热(能)!散热(能)!吸入呼出含有水份的空气!蒸发水气,冬天口鼻可见呼出白茫茫的水蒸气是热热的,为肺金受4549心火生热、蒸发水气成热(能)所生之余热(能)、肺主皮毛。皮毛被全身肌肤之表、皮肤毛孔亦1794司呼吸排汗散热,吸热!传热之功能,夏天热汗多!汗亦与呼吸之散水气同、汗多则6022肾排尿少!冬天汗少则尿多。是为肺「金」调节体温,吸热、散热、传热使温度上升!下降为「金」的作用、     火有君火,相火、火即热(能)自然界太阳为君火!地球的内热为相火,心为君火。肾中之阳为相火、火藉金而传,营养火化生热8678(能)、心主血液。主全身热的能源!运动心跳加速。则肺呼吸加速呼吸空气!以散心火所生之热?风断即气绝!气绝即身死、人死体温散失!体温即是火!身体骤冷。皮肉腐烂,「水」汁无火蒸动气化而流失。     木为生火之源。肝为木!肝主筋脉,护卫血液。使0099血液有沟渠(血管)可循,不致火5141热(能)泛滥!内经言:「肝脏血。卧则血归于肝(即肝如电流之充电)」。醒后肝血源源不断供应心脏利用?心因以产生活力(火),肝供应心脏血液!肝血尽则疲倦欲睡。睡醒则肝如充电般充血而体力恢复!B型肝炎因肝受感冒化学药物中毒与风寒所阻、致肝不能充血、血不能归于肝。则肝无血以供应心脏(火)使用。故人始终疲倦嗜卧,醒则口苦口干。肺金吸热散热太快!消耗心火所生之热。皆足以令肝血加速枯竭,致肝所主之筋脉、受风寒不能护卫血液循环、而筋骨酸痛、甚至抽筋、故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是为木生火、而金克木。     肾为水脏,中医学上的补「肾」壮「阳」!「阳」为生命的生生之能。「肾」为生命之始。「补肾」是补生命之源亦即是补全身。「壮阳」即是强化生命的生生之能源,男女皆可补肾壮阳、而不是狭义的补男人的阳具!   内经灵枢经脉第十 黄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强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又曰:「肾主骨,骨主髓,」肾主骨、肾为水气所生。骨为筋,脉「木气」联。
自然界与人体的五行属性归类举例
  1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五种物质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这种学说对后来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古代的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和医学、都8849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协助下发展起来的。   我国古代医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2911五行学说广泛地运用于医学领域,用以说明人类生命起源!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防治、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阴阳学说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中国古代的哲学家0461们进而体会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进而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所以说!阴阳的矛盾对立统一运动规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固有的规律、世界本身就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   阴和阳,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属于阴!以天地而言、4344天气轻清为阳!地气重浊为阴,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润下属阴。火性热而炎上属阳,   任何事物均可以阴阳的属性来划分,但必须是针对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这种划分才有实际意义、如果被分析的两个事物互不关联、或不是统一体的两个对立方面。就不能用阴阳来区分其相对属性及其相互关系,   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0812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4008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另一方面!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阴阳学说被用以2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五行学说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1914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根据五行学说!2885“木曰曲直”?凡是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火曰炎上”!凡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土爰稼穑”!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金曰从革”?凡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则归属于金!“水曰润下......余下全文>>。
人体五行是肝心脾肺肾,对应木火土金水,谁能告诉我为什么这么对应?
  您好,很高兴为您回答:   金木水火土对应人的身体器官起源于中医!简单概括如下:   木对肝   火对心   土对脾   金对肺   水对肾   详细展开解说如下:   木: 肝与胆互为脏腑表里, 又属筋骨和四肢. 过旺或过衰, 较宜患肝, 胆,头, 颈, 四肢, 关节, 筋脉, 眼, 神经等方面的疾病。   火: 心脏与小肠互为脏腑表里, 又属血脉及整个循环系统. 过旺或过衰, 较宜患小肠, 心脏, 肩, 血液, 经血, 脸部, 牙齿, 腹部, 舌部等方面的疾病、   土: 脾与胃互为脏腑表里, 又属肠及整个消化系统. 过旺或过衰, 较宜患脾, 胃, 肋, 背, 胸, 肺, 肚等方面的疾病.   金: 肺与大肠互为脏腑表里, 又属气管及整个呼吸系统. 过旺或过衰, 较宜患大肠, 肺, 脐, 咳痰, 肝, 皮肤, 痔疮, 鼻气管等方面的疾病、   水: 肾与膀胱互为脏腑表里, 又属脑与泌尿系统. 过旺或过衰, 较宜患肾,膀胱, 胫, 足, 头, 肝, 泌尿, 阴部, 腰部, 耳, 子宫, 疝气等方面的疾病。
五脏,五行,五谷之间的关系。
   “五行”?就是自然界中“木,火。土、金,3629水”这五类物质的运动,   “五行学说”是指这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相生、相克作为解释事物之间相互关联及运动变化规律的说理工具,   中医学中!首先以归类的方法!说明人体各部位之间。与外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是在五行归6421类的基础上?以五脏1717为中心、以五行3200的相生,相克关系。说明人体各部之间在生理过程中的关系、在病理情况下。也以这种关系分析判断病情!   五行的属性:   木-代表生气旺盛的-“木曰曲直”!   火-代表炎热的,向上的-“火曰炎上”!   土-代表具有营养作用的-“土曰稼穑”!   金-代表具有摧残杀伤作用的-“金曰从革”、   水-代表寒冷的!向下的-“水曰润下”、   二,五行学说的内容   (一)五行基本规律   1、相生规律:生。含有资生、助长、促进的意义。五行之间。都具有互相资生!互相助长的关系!这种关系简称为“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五行相生的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关系、也就是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以水为例,生我者为金!则金为水之母!我生者是木,则木为水之子,其它四行!以此类推!由于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结合五脏来讲。就是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畅。肾生肝起资生和5804促进作用!   2,相克规律:克。含有制约!阻抑。克服的意义。五行之间。都具有相互制约!相互克服、相互阻抑的关系。简称“五行相克”,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五行相克的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我克两方面的关系、也就4480是“所胜”,“所不4952胜”的关系!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以木为例!克我者为金。9674则金为木之“所不胜”、我克者为土。则土为木之“所胜”。其它四行。以此类推!结合五脏来讲。就是肝克脾。脾克肾!肾克心。心克肺、肺克肝、起着制约和阻抑的作用,   3!五行制化:在五行相生之中、同时寓有相克,在相克之中。同时,
中医中人体中什么器官五行是金
  中医中人体的肺是金!
什么叫做五液,怎么样理解五脏主五液
  生理学名词,   ①五脏所化生的液体。即汗。涕。泪!涎!唾、《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参2923见五脏化液条,   ②水谷所化生的津液、包括汗、溺。唾。泪、髓等五种,见《灵枢·五癃津液别》。!
根据五行怎么吃有利五脏
  五谷为充、8681五蔬五果为养?
面诊的五脏与五色五味
五色与五脏的相应关系是赤为心色、青为肝色。白为肺色,黄为脾色。黑为肾色、五色主4042病是:赤色主热,如满面通红,多为阳盛之外感发热,或脏腑实热、若两颧潮红娇嫩,则属阴虚火旺之虚热证等,青色主寒!痛,气滞,肝风和血瘀,黄色主脾虚!主溼!白色主虚!主寒。黑色主肾虚!水饮。寒证和瘀血。除了面部颜色的诊断之外!对面部光泽也要同时考虑。凡色泽明润、为脏腑精气未衰、凡色泽枯槁!晦暗,为脏腑精气大衰等。而面部颜色的望诊要注意动态观察、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因此。人体的症状和体征也会随之不断改变,而人生5247活在自然环境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四季气候的变化!生活条件的不同!生活习惯的不同等等会使人面色肤色有很大差异,这是正常情况!我1800们称之为常色。要与病色相区别!病色从临床上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面色晦暗不泽。是正气大衰、精气将竭之象!二。面色过于鲜露,色浮少泽!或与病情不符。三!某色独显、病情加重。四!面色太过或不及。与其本色!环境不相应、临床运用面诊观察病人时。要善3740于结合当时的外界环境特点和病人的个体差异?灵活掌握诊断标准!以常测变、正确判断各种症状。所谓五味,则《黄帝内经—素问》记载:“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为五入!”综上所论!肝!心。脾。肺、肾各有外应的器官!五脏健康!则五官亦能各司其职、目辨色。口脣纳食。舌辨味!鼻闻味,而耳听音、其中又多因应五行原理。皆以五来意涵众多的意思!将五脏、五官与气味、志向及自然环境变化的基本结合!表2772列对照如下。临症运用时多方参照此表列内容、更能掌握察颜观色的要领、五 官: 目 舌口 鼻 耳? 五 脏: 肝 心 脾 肺 肾!五 色 :青 赤 黄 白 黑,五 气: 风 暑 溼 燥 寒、五 味: 酸 苦 甘 辛 咸,五 志: 恕 喜 思 忧 恐,看五官!观气色辨脏腑之病眼:观肝、鼻:观肺、口脣:观脾,舌:观心、耳:观肾、五官观五脏 大主图五官观五脏 示意图从五官观察五脏的安危,五官表象多反应着长久以来的体质变化,面诊就是透过面部反射区知道脏腑疾病与健康状况的诊法,从而快速治癒! !





服务保障

Copyright © 2005-2024 ,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驴友阁,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