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驴友阁首页 >> 风水知识 >> 易经入门 >> 中医五行的五行的基本规律
中医五行五情

中医五行的五行的基本规律
  相乘与相侮,是五行关系在某种因素作用影响下所产生的反常现象,乘。即乘虚侵袭!侮、即恃强凌弱、相乘!即相克的太过。超过了正常制约的力量,从而使五行系统结构关系失去正常的协调,此种反常现象的产生,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被乘者本身不足。0663乘袭者乘其虚而凌其弱!二是乘袭者亢极、不受它行制约。恃其强而袭其应克之行,应当说明、相克与相乘是有区别的。相克是正常情况下的制约关系、相乘则是正常制约关系遭到破坏以后的过度克伐!是反常现象,在人体,则前者是生理状态、后者则为病理状态、相侮,即相克的反向!又叫反克,是五行系统结构关系失去正常协调的3555另一种表现!同样也有两种情况:一是被克者亢极!不受制约。反而欺侮克者,如金应克木,若木气亢极、不受金制!反而侮金!即为木(亢)侮金。二是克者衰弱!被克者因其衰而反侮之、如金本克木!若金气虚衰。则木0234因其衰而侮金。即为木侮金(衰)、所以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9970胜轻而侮之,即是说。五行若某一行之气太过!则对其所胜(我克)之行过度制约。而发生相乘、而对其所不胜(克我)之行发生相侮。即反克,若某一行之气不足,则克我之行必过度制约而乘之。而己所胜者,即我克之行必因我之不足而反克相侮、例如临床所见的支气管扩张病证。病位在肺,每因肝气郁结,气急上逆!化火灼肺、而见咳血!则为木火刑金(即木旺侮金)!肝郁气滞、影响脾胃消化吸收!则为木郁乘土!湿热型高血压!多因湿热困脾、引发肝失疏泄。肝阳亢逆。则为土侮木。至于金乘木(虚)证候,临床则为少见。 在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联系规律,所谓相生!即相互资生。促进,助长之意,所谓相克、即相互制约、克服。抑制之意!生克是五行学说用以概括和说明事物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观点!五行相0658生的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的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其关系见下图: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相生关系又称之为母子关系、在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我克两方面关系。我克者为我所胜!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所以!相克关系又称为所胜,所不胜的相2545胜关系。事8626物内部系统结构的五个方面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构成了事物正常情况下的循环运动。因而经常处于运动发展之中、是不平衡的、然而就9138五行整体来看,相生与相克又都是在总和中表现出相对、
中医五行中的五声?
  宫商角徵羽可以和五行相对应~~~~~~~~~   五 行: 金、 木, 水。 火。 土     五 脏4900: 肺! 肝, 肾, 心。 脾   五 音: 宫, 商、 角! 徵, 羽   五 窍: 鼻, 目、 耳。 舌。 口   木(角)、火(徵),土(宫)。金(商)。水(羽)。   声者!宫、商。角。徵、羽也!在中医中,五音分属五行!五脏可以影响五音、五音可以调节五脏。宫商角徵羽、五音调和搭配对人的身体有着不同的作用。 在古代,真正好的中医不用针灸或中药!用音乐!一曲终了。病退人安。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疗疾”的理论、《左传》中更说!音乐像药物一样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长寿!古代贵族宫廷配备乐队歌者,不纯为了娱乐,还有一项重要作用是用音乐舒神静性,颐养身心!。
中医五行的五行指点
  属木的时令是春季!春天和风煦日!万物复苏、正是草木生发的时机,属木3376的器官是肝。胆。眼睛、属木的情志是怒,属木的味道是酸味!属木的食物是青色食品,工作过于辛苦时第一要维护的就是肝脏!因为肝是身体里6225集中藏血的器官!你玩命工作它就得玩命储血!五行本来是按肝→心→脾→肺→肾这个方向相生的!肝过劳虚弱,心!脾。肺!肾都进入波及范围。而且过劳积累的怒气也会伤肝、所以加班时的零食不妨准备一些酸味的、比如话梅。如果木系某个器官感觉不舒服。可以多吃一些属木的青色食物。它们对应人体的肝脏及胆!含3061有大量的叶绿素,维生素及纤维素?能协助器官加速排出体内4448的毒素、推荐食物:白菜。包心菜和菠菜等各式叶菜 属金的时令是秋季!秋天西风萧瑟、万物凋敝。符合金性、属金的器官是肺!大肠。鼻,属金的情志是悲,属金的味道是辛味、属金的食物是白色食品。秋天最应该保养的是肺!最容易出现的病痛是咳嗽,这是五行中的精神影响、秋天帽落西风,草木开始枯萎。很容易让人感时伤月、心情抑郁!悲属金。跟肺同源!过度悲伤就会造成肺损伤!金系食物对应的主要是肺脏。大多是白色食物、它们性情偏平。凉、能健肺爽声、还能促进肠胃蠕动!强化新陈代谢。让肌肤充满弹性与光泽,推荐食物:洋葱、大蒜!梨、白萝卜。山药、杏仁!百合、银耳 属火的时令是夏季、4717夏季万物茂盛!气候炎热。如同播火、属火的器7051官是心、小肠,舌。属火的情志是喜。属火的味道是苦味,属火的食物是赤色食品?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心属火,火性很热而且向上蔓延、这时候容易上火。心绪不宁。心跳加快、给心脏增加负担、所以夏季最重要的是养心,除了多吃养心食物之外、根据五行相克原理,肾克制心火。冬季好好补养肾气是个有远见的方法!养心最好吃些赤色食物,通常这种颜色给人的感觉就是温、热!它们对应的是同为红色的血液及负责血液循环的心脏!气色不佳,四肢冰冷的虚寒体质人更可以多吃一些!推荐食物:红豆,红枣。胡萝卜、红辣椒、西红柿 属水的时令是冬季,冬季万物蜇藏、冷气袭人,冰封大地。与水性相合,属水的器官是肾?膀胱、耳!属水的情志是恐!属水的味道是咸味!属水的食物是黑色食物,外餐过多会伤肾。这可是我们最在意的器官。大厨做饭共同的特点就是油大盐大!这样更下饭更香、6232可是咸味属水!和肾一族,适量是有益的、过度是糟糕的!如果同时面色发黑!确实肾脏不妙,此时最应该多吃黑色食物?这些食物对应的是肾脏及骨骼。经常吃能帮助和肾。膀胱。骨骼关系密切的新陈代谢正常,使多余水分不至于积存在体内造成体表水肿!有强壮骨骼的作用、推荐食物:黑豆,黑芝麻!蓝莓、香菇、黑枣。桂圆、乌梅 属土的时令是长夏?这是指在夏天中干热过去。开始下雨的一段时间。此时暑热多湿、正是2273万物蔬果生长的时期?与土性相应。属土的器官是脾!胃,口!属土的情志是思,属土的味道是甘味、属土的食物是黄色食品!长夏多雨。是一年中最湿的时期、湿气过多会伤害脾胃!脾胃受伤影响食欲,所以盛夏季节我们总是没有胃口!这时候在饮食上就要“多甘多苦”、多吃甜的食物能补充脾气、按五行来讲!属火的心滋养属土的脾,多吃苦味强心的结果也是健脾,土系器官出现问题。对应的是黄色食物。脾,胃在人体中扮演着养分供给者的角色、它们调理好了。气血才会旺盛、推荐食物:橙,南瓜。玉米。黄豆、甘薯。
关于中医五行理论,下面一段话错误在哪?
  水得火伏!则火不过炎!!
简要解说一下中医关于阴阳和五行学说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阳是事物上的茅盾论。如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等等,五行地之1018阴阳也!六淫天之阴阳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爱稼墙!复杂呀!讲二年也说不完。自己找点书睇下吧,,
中医五行中的相生,相克,相乘,相侮怎么理解,可否举例说明
  这么说吧、相生,相克为正常关系!五行中当相克出现异常时!就称为相乘,相侮了、所谓相乘、就是克制太过的意思。打个例子,如木克土这个属于正常的相克关系。但当木过于强大而土相对虚弱之时。木过度去克制土、这个就称为相乘了!临床上五行5678相对应五脏!所以常有肝木乘脾土的说法、而相侮也很好理解,打个例子,本来金是克木的、但由于金因某种因素变鼎弱小了。而木又过于强大。本来是金克木的、却反过来让木去克制金了,这个就称为相侮了?、
中医里面,五行怎么分
  一,木:肝、胆,头、项,关节。筋脉,眼!神经!肢体,毛发甲:头。胆!乙:肝。项、寅:臂!肢,胆!筋。脉。发、毛、风门穴卯:肝!胸,目。手,爪,筋二,火:小肠!心,肩。血液。经血。脸部,牙齿。舌头!腹部,神经!血管,血压丙:肩!小肠丁:心!血液巳:面,牙齿。心胞络!三焦、咽喉午:心腹!小肠、目、舌!神气三,土:脾!胃。肋胁、腹、背、胸,肚!皮肉!肿块戊:胃。肋胁(天干)!背!肺(地支)辰:背!胸,项。肩!皮肤己:脾、腹丑:肚,腹,脾、肌,肉未:脾,胸。胃。腹。口。唇!齿戌:命门。胸,筋、臀,腿,膝。足四、金:肺!大肠,肝,脐,股!声咳!气管。鼻!皮肤!痔疮,呼吸系统!骨骼,牙齿庚:肠,脐辛:肺、股申:声咳。肺,大肠。筋骨、经络,音声酉:肺!鼻!皮毛。声五,水:肾!膀胱!胫,足。头!会阴。尿道!阴气、腰,耳!子宫!疝气,生殖系统!血液、汗壬:膀胱、胫癸:肾、足、精子:会阴!耳、腰!液!溺亥:肾。头,阴囊!髓、精!
中医讲的五行原理都有什么?求解!
  母的!蚊子只有繁殖的时候才需要血的营养。而会繁殖的就是母的啊、。
中医里心脏在五行中属什么
  属火。主神明、   来自UC浏览器,
我是一个中医爱好者,现在有一些问题,五行相生比较好理解,相克几乎太复杂,请教一下,
 4252 这位爱好者!我来解释一下?中医的克是制约,克制,抑制的意思。你说的:“ 相克几乎其中一项都可以克其它四项!是理解有误。你所说的是影响。中医里五行是相连的,一项可以影响其他四项?!每一行是有两种情况,就是6202强盛和衰弱!他们相互联系的、举个例子!心火过亢!由于火克金。 肺金就会受到压制!而肺金一旦被压制。肺金所克的肝木就会亢盛!肝木亢盛就会压制脾土,脾土被压制就不能制约肾水。你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而中医克、单纯指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希望可以帮到你。再见。





服务保障

Copyright © 2005-2024 ,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驴友阁,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