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驴友阁首页 >> 风水知识 >> 易经入门 >> 易经中的阴阳是阴在先还是阳在先?
易经中的阳

易经中的阴阳是阴在先还是阳在先?
  是同时的,没有先后,因为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没有阴哪来的阳。没有阳何以体现阴。!
《易经》中,“九为老阳、六为老阴”是怎么来的?
  易用变不用正、用九不用七。七为正阳之数,九则为阳之变数、九字的立义、很明显是以4943究尽义为坐标的?它直接表达易学极变化的义涵、数极于九(十又返还回一)。易穷于变,两者一一相互对应。又构成一终极的2546象数关联?名与实的一一对应关系!也同样是象5868与数的原则?象与数的一一对应关系。就如名与实一般。所以九字的制作。象究尽之形(变易是至为委屈的)。正有一种象数回归的意义,因为九为数极!称之为“老阳”    阴变于六。正所谓六为老阴。文而从变者也!与九阳反之。称为“老阴”、  4873 《易乾凿度》云:“垂皇策者牺,”据此诸文,皆是用蓍以求卦、先儒之说!理当然矣。然阳爻称“九”、阴爻称“六”、其说有二:一者《乾》体有三画!《坤》体有六画。阳得兼阴,故其数九。阴不得兼阳、故其数六!二者1285老阳数九!老阴数六!老阴老阳皆变,《周易》以变者为占!故杜元凯注襄九年《传》遇《艮》之八。及郑康成注《易》!皆称《周易》以变者为占。故称九,称六,所以老阳数九、老阴数六者、以揲蓍之数、九遇揲则得老阳?六遇揲则得老阴?其少阳称七。少阴称八。义亦准此!张氏以为阳数有七有九,阴数有八有六!但七为少阳、八为少阴!质而不变!为爻之本体。九为老阳、六为老阴,文而从变!故为爻之别名,且七既为阳爻。其画已长、今有九之老阳?不可复画为阳!所以重钱!避少阳七数!故称九也、八为阴8884数而画阴爻?今六为老阴!不可复画阴爻!故交其钱,避八而称六,   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在易经中,手背是阴还是阳,是乾还是坤?
  甭记这9857个   我跟你说   刚健者、为乾,阳   柔顺者、为坤,阴   我觉得,手心是坤、手背是乾   因为!手背不能弯曲!刚健!符合乾的特征   手心可任意弯曲。承物。符合坤的特征   顺便一提!我并不认为曾志强有真才实学,可能稍微懂一些,但是不大多   懂易的人!不会随便把自己的心血就这么泄露出去、
关于《易经》中的蒙卦
  就身不由己羡慕不已   一曰:4137不要娶这个女子、见到有钱有势的男子、就身不由己羡慕不已,没有益处。   象辞解释说:“勿用取女”。是因为如此行动会不顺利!   取,娶也。躬!自身、   吾人学佛、今日学净土,明日学密宗、后日学禅宗。无有定处!亦为见金夫!不有躬者,    二曰:不要抢夺女子成婚,碰上拿着武器的人,会丧失性命,1518这样做没有什么好处?   2种意思 没有确切 意思 争论 也没有任何必要!
易经解谜:(九)为什么没有纯阴纯阳的事物?
   中国古典哲学!其核心是阴阳对立统一的哲学理论!所谓阴阳。是指一元事物之中相反相成的两方面!是相比较而为称。“万物负阴而抱阳”。此之谓也、故《易经》所体现!所阐述的道理就是:阴无纯阴!阳无纯阳。而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此即言事物的不纯性。申而言之、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物无尽美、德无至善、万事万物之不纯,才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自然之性、纯而又纯的事物。世间所无。但是!阳非阴,阴非阳!善恶难混!黑白分明、此又是于相对之中有绝对。此之所谓!是指某一具体事物的总体性本质?在有对比。有度量的情况下、对其的本质性的认知、《易经》在多方面表述中。体现出了物无至纯的道理: (一)太极图所示, 太极图将一元事物分作黑白两部分!用以表示阴阳的对立统一关係!但是。在代表阳的一部分中。画出了阴点、而在表示阴的一面中又画出了阳点。如此。在一个很直观的图形中、便便体现出了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的哲学观点, (二)六十四卦编制原则和解释上的蕴涵, 六十四卦中除《乾》!《坤》两卦外。其余都无纯阴爻和纯阳爻组成的卦画、然在卦象上、则都以阴阳而分其属性、并且、显示4986了“阳卦多阴?阴卦多阳”的编制原则?如。《震》。《坎》、《艮》都是阳卦!在人伦上分别代表长男!中男,少男!在八经卦中!都是两阴爻一阳爻所组成?在六十四别卦中。是四阴爻两阳爻组成,而《巽》。《离》!《兑》都是阴卦!在人伦上分别为长女、中女,少女的象徵。在八经卦中全1175是两阳爻一阴爻所组成。在六十四别卦中,都是四阳爻两阴爻、 在《易经》中、只有《乾》。《坤》两卦是由纯阳爻和纯阴爻组成的,但在哲学理论上则丝毫没有纯阴。纯阳的涵义! 首先!它是作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立天地之道曰阴与阳”这一哲学总纲而用的。它是中国古典哲学理论的一个核心!六十四幅卦画本身、就是一部最古老的哲学论著!论述2939事物变“易”及其规律!是这部哲学论著论述的主题。《乾》!《坤》两卦。则正是这部哲学论著的核心性纲领,所以,阴阳所代表的,正是一元事物中,构成相反相成,对立统一体的两个组成部分?是作为一事物之内?具有相比较而对立存在的两面而作释的!其所强调的!是阴阳的相对意义,这自然没有事0626物纯阴纯阳的涵义? 其次、中国哲学由於是“天。地,人、时”四维一絷的哲学思想体系,在六十四别卦中要以《乾》,《坤》两卦做为总纲而行统摄,如此《乾》,《坤》两卦在形式上就要成为独立的卦画。各自作释、於是!就将爻位与数学结合起来、表现事物无纯阴纯阳的道理?即:以一,三、五,七!九这样的奇数为阳,二、四!六、八!十类偶数为阴,再以代表阴阳卦的“九”?“六”用以区分5985阴阳卦之爻位的总称、第一爻为初始之爻!故分别以“初六”。“初九”为称!最上一爻分别谓之“上六”。“上九”、如此,《乾》卦也和其它阳卦一样。从第一爻1977至第六爻!分别称作: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这样,“上”就成了卦画理论系统事物性质特殊的“度量”之称、超出了这个“度”、事物的性质就要发生变化!如“上九”之称中、其“6324上”表示了事物性质的最后极限。“九”是区分事物性质阴阳的2155一个总体性体现、“九”之后便是“十”,“十”为偶数,偶数是中国古典哲学理论中用以表示阴性事物的一个独特性语言!这样、中国古典哲学的卦1629画系统?就用爻位巧妙地表达了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物极必反的理论、准确地表述了事物中存在的客观自然规律,同时!《乾》,《坤》两卦中,也就科学地表达了阴阳相对、物无至纯、量变引起质变!物至极必反的客观自然规律! 那么、为什么没有纯阴纯阳的事物呢,这是由於阴阳異性事物之间都有具有5935互相感应。互相吸引!互相渗透的客观自然规律而造成的,事物由阴阳互渗。互补、这就造成了事物客观上的不纯性。就会0217出现阴中有阳,阳中有阴4971的自然体现、为了将这一哲学理论说得更浅显明白一些、我们不妨稍举一点现实事例,以作说明: 例一:工业与农业的关係 工业与农业,是对立统一体3254中阴阳相異。互相感应。互相吸引、相互渗透,互为补充!互作依赖。互为己根、因其性质相反而达相成的一种社会生产关係。而绝非黑格尔理论中所认为的。事物因性质不同便构成“矛盾”。而凡“矛盾”着的事物之间。都存在斗争的关係! 工业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对於这两者之间的关係如何认识,如何处理。就是一个治国大计。换言之!是根据阴阳互依理论为指导,还是按照“矛盾”,“斗争”之说为依据而制定发展工、农业生产的政策,其结果就会大不一样? 按照中国古典哲学理论。工业与农业、是阴阳之间異性相引的关係、处理之道!是促成其互相感应,吸引、渗透!互动,互依关係的发展,使工业生产中增加越来越多的农业产品成分、使农业生产中吸收越来越多的工业产品成分、将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相互支授、互为依存的有机性互动关係体! 也就是说,在重视发展农业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工业生产的发展。使工业生产中研究制造出越来越多、越来越好,深受农民喜爱的农用机械。化肥。农药!乃至帮助农业生产单位建立起生产,8702维修农业机械的工厂等等!只有当农业生产中通过吸收,包含了越来多的工业生产成分?农业生产才能迅速成长、壮大、发展起来!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农业产品!提高农业生产向工业生产输出大量质优价廉的农副产品能力、只有当农业生产的产品、如粮食。水果,蔬菜。肉。禽!蛋,奶、棉,麻、丝等、越来越多地供应给工厂。城市。使工业生产有充足的原料。包含了越来越多的农业生产成分,其生产才能够达到较9474快的发展!如果中国的农产品有三分之一实现了“工厂化生产”,那么!中国的农业生产就将产生一个翻天覆地的大变革、大提高。 不仅如此。就连工!农业产品的成本,价格!利润,也是互为影响。互为渗透。互为制约的,不是良性互动。便是恶性循环。比如说。在制定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政策之中、如果不是将农业生产的发展看成是工业生产发展的根本,命脉,而是当作工业生产发展的一个垫脚石、以产品价格的剪刀差获取高利润。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而保证工业生产的发展、提高化肥,农药、农用机械、农用塑料薄膜等工业产品价格!那就必然要导致农业生产成本的提高!农业生产由於成本的提高!缺乏扩大再生的必要资金,导致生产能力下降、反过来就又影响到工业生产。因为!这必然导致来自农业生产方面的工业原料贫乏,使工业生产失去后劲。达不到应有的发展。甚至!工业生产还会因失去自己赖以生存的根本而自行消亡,“三年困难时期”、就是因为粮,棉、油。麻,禽!蛋!奶,肉等农副产品普遍地大幅度减产。就迫使一些轻、重工业不得不进行“调整”!使许多工厂!矿山停办、一些重要建设项目纷纷“下马”。导致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而6365陷於崩溃的边缘。这是“计划经济”中政策失误的历史实例、在“市场经济”中、这种工农业生产的互依互存关係,同样不能够改变。中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首先在农村实行了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本内容的经济改革!大大地激发出广大农民的劳动生产积极性。各类农产品6976迅速增长、工业生产由於获得了丰富的生产原料及解放出来的劳动力等。其生产也迅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例二:公有与私有的关係 公有与私有,同样存在着相互吸引,渗透,依存,互动、互为己根的关係、自古皆然。只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其相互作用的具体形式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罢了、但是,无论其形式如何变化。公私互依的客观规9559律是不能够改变的。因之!我们也不必遍举其例。此姑依现代工业企业发展与工人收入为例。以作简单分析: 在一个国营企业中!这个企业的整体利益即为“公”、它以企业的总资产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为标誌?而工人的个人劳动收入就是“私”。它以工资,奖励等多寡和增加速度、幅度为标誌,而整个企业的行政管理便是调整“公”“私”关係的关键性机制!在正常的情况下。8653工人以其劳动获得工资收入的方法!向企业这个“公”进行渗透:工人为获得个人利益而付出给企业的劳动工时越多。工效越好!则企业的产品生产就越多!产值越大。所获得的利润越高,企业的这个“公”也就越来越壮大。当工人从实践中认识到、企业的这个“公”共利益正是个人“私”利赖以存在和扩大的根本。8176便会努力增加生产,千方百计降低原材料消耗!处处爱护设备、爱护公物,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0096并为提高产品质量、数量进行发明、创造、也就是说、工人为了获得更多的私利、向企业渗透的私利性劳动贡献越多,则企业这个“公”共利益的蛋糕就越大。在同行业中竞争中的能力也就越强!企业的管理者。如果明白了公私互依的哲学道理。将工人的切身利益这个“私”视作企业这个“公”发展壮大的根本。基础。那么,就必然会千方百计地提高工人的思想水平。劳动技能,鼓励工人多劳动。以增加工资收入?并且会制定奖励发明创造的条例实施。以及伴随着企业利润的增加而及时提高工人的工资,始终保持对工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相反,如果广大工人都将“公”与“私”看成是“水火不相容”的对立事物,根本不把企业这个“公”看作自己“私”利赖以存在的根本!那么,他们在生产之中,也就不会关心产品的质量,不爱护公共财物、见到损公肥私的行为也不会与之斗争,甚至还会为了分得一杯羹而同流合污!以损公而达肥私之目的,其结果是,当企业这个“公”随着大!小“老鼠”们的不断6390啃咬而变得千疮百孔后,其工人们的个人“私”利也就越来越小!企业倒闭之日!也就是所有这个企业里的职工“私”利死亡之时!同样,如果工人将企业当成自己利益的命根子、而企业5106的管理者则以“批私”。“斗私”!“灭0646私”为指导思想、在企业管理之中、不是以不断更新设备、实行产品更新换代。节约原材料的消耗!降低产品成本等措施,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而是处处以牺牲全体工人的利益为代价。降低工人工资。或者用转嫁企业因管理不善造成的亏损!强迫工人“集资入股”,“以产品推销”代替发工资!以及拖欠工资等手段来保企业这个“公”,则工人在企业这个“公”失去了对他们的吸引力之后。不是消极怠工!便是愤而离去!使这样的企业最终不得不走向破产, 由阴阳異性互引而造成的阴8333阳互渗,互补!互依,互根。互存的规律。就决定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世无纯阴,纯阳事物的客观实际体现。 为了不引起人们的误解?我们还必须再说几句题外话:在思想教育中!提倡“去私立公”!“公而忘私”是正确的。因为人的自私之性是同其社会生存直接相联繫的、是一种人类的本能性的自然体现。不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只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管理上正确地处理公私关係、是远远不够的、不然,就会使人类社会变得物欲横流!社会公德败坏。犯罪率增加、社会便无以维持正常的秩序、人们的社会生活便不得安宁。但是、社会公德教育属於“以德治国”的范畴,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生产管理等,则属於“以法治国”的范畴。“德治3411”与“法治”也是阴阳互依关係,缺一不可、不能互相取代,用属於“德治”范畴内的“去私立公”。“公而忘私”之类社会道德提倡代替法律!政策和具体的生产管理!就会限制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全社会陷於科技落后!人民贫穷、以“法治”范畴内的具体管8077理取代“德治”。忽视社会道德教育的功能!必然造成全社会的道德沦丧、世风败坏!所以。轩辕黄帝治国、就提出了“刑德相养”的著明论点:“天德皇皇、非刑不行,穆穆天刑。非德必倾。刑德相养,逆顺乃成!刑晦而德明,刑阴而德阳!刑微而德彰、其明者以为法。而唯道是6982行”①,现在,我们提出了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8290的口号!正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体现!是同中华民族文明始祖轩辕黄帝“刑德相养”的哲学观点相一致的,这也正是中华民族在一个8216崭新的时代自觉地成熟起来!并终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标志, 综上所析。阴无纯阴!阳无纯阳,是4602客观自然规律的体现, ——————————① 《黄帝经·十六经》,、
易经中“潜龙勿用”什么意思?
  隐喻事物在发展之初,虽然势头较好、但比较弱小!所以应该小心谨慎!不可轻举妄动,   在潜伏时期还不能发挥作用,必须坚定信念。隐忍待机!不可轻举妄动!时机未到。如龙潜深渊,应藏锋守拙!待机而动!勿用不等于不用。而是该用的时候才用,所以要掌握合理时机。用的恰到好处,   出处   《易经》   第一卦:乾 乾为天。乾下乾上!初九:潜龙!勿用。(即第一爻、编者注、)   另:帛书《周易》的爻辞为——初九?潜龙勿用。   象辞   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
易经中的世爻怎样定的
  通常是定出了主卦中的世爻与应爻!那么由主卦变出3292的变卦中如何定这个世爻与应爻呢! 挂象中的自己就是世爻,在他头上第三位的就是应爻! 例:世爻为第二爻、应爻就是第五爻、!
易经中关于好运的句子
  否极泰来 !一阳来复!三阳开泰,时来运转、望采纳。
易经中,如何阳数最大数为九,称之老阳。 那阴数最大数应为八,八应为老阴才对呀,六为什么是老阴?
  6789   阴阳阴阳   老阴少阳少阴老阳   正好符合由强至弱、由弱至强的规律么   本身阴阳就是相对的!   所以肯定是老阴老阳在两级(69!没发现69正好是阴阳鱼的形象么)!中间少阳少阴就是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么、   再另外67相组合、也一定是阴多阳少、阳多阴少来达到平衡、此消彼长。如果老阴。老阳在一起!那不就是互抵相灭了么!   以上完全是个人理解    再告诉你一个直接的理由、就是这是规定、没有什么原因?因为6789的解爻方式完全是后人根据易经自己研究出来的,远古的方法早就失传了、所以当初订立这个规则的人可能有原因!但是也易经失传了。那么规则就是规则。   就像卦象一样、为什么— — —就是阳,-- -- --就是阴,为什7984么不能反过来·····   SO。不知道我的解释能不能另楼主满意。
易经中关于马的问题
  易经中把乾卦当马 “君子健。当自强不息” 就是从乾卦里所得 至于图片还不知道哪里有、





服务保障

Copyright © 2005-2024 ,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驴友阁,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