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驴友阁首页 >> 风水知识 >> 易经入门 >> 那个出版社的《四书五经》最权威
易经出版社

那个出版社的《四书五经》最权威
  四书五经(全三册)-宋.元人注- -北京市中国书店影印-1985.11   常用古籍版本目录   一行居集-(清)彭绍升撰- -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1990.4   二程集-(宋)程颢?程颐撰-王孝鱼点校-中华书局-1981.7   人物志译注-柏原译注-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4   人物志-(魏)刘邵撰-(北魏)刘昞注 任继愈断句-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9   十三经注疏(全四十册)- - -中华书局-1957.12   十三经注疏校记-孙诒让撰-雪克辑点-齐鲁书社-1983.9   习学记言序目(全二册)-(宋)叶适撰- -中华书局-1977.10   大众白话易经-秦磊编撰- -三秦出版社-1991.6   大同书-(清)康有为撰-周振甫。方渊点校-古籍出版社 中华书局-1956.8 1959.9   大学.中庸.论语-(宋)朱熹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   大易辑说-(元)王申子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大戴礼记解诂(十三经清人注疏)-(清)王聘珍撰-王文锦点校- -   大戴礼记解诂(十三经清人注疏)-(清)王聘珍撰-王文锦点校-中华书局-1983.3   大戴礼记校补-(清)孙诒让撰-雪克点校-齐鲁书社-1988.1   仁学-(清)谭嗣同撰-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11   六十四卦经解-(清)朱骏声撰- -古籍出版社-1958.6   劝学篇.劝学篇书后-(清)张之洞等撰-冯天瑜!肖川点注-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7   太玄经(诸子百家丛书)-(汉)扬雄撰-范望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1   太玄校释-(汉)扬雄撰-郑万耕校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   孔丛子.曾子全书.子思子全书-(战国)孔鲋撰-汪晫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1.   孔丛子.曾子全书.子思子全书(诸子百家丛书)-(战国)孔鲋撰-汪晫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1   孔记集解(十三经清入注疏)-(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中华书局-1989.2   孔子改制考-康有为撰- -中华书局-1958.9   孔子集语.文中子中说-孙星衍辑-王通撰 阮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3   孔子家语-(魏)王肃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1   孔子家语-(魏)王肃撰-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孔子家语(诸子百家从书)-(魏)王肃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9   孔子家语疏证-(清)陈士珂辑- -上海书店影印-1987.1   无何集-(清)熊伯龙撰- -中华书局-1979.9   王弼集校释(全二册)-(魏)王弼撰-楼宇烈校释-中华书局-1980.8   王廷相集(理学丛书)(全四册)-(明)王廷相撰-王孝鱼点校-中华书局-1989.9   长兴学记-康有为撰-陈汉才校注-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5   长兴学记.桂学答问.万木草堂口说(康有为学术撰作选)-康有为撰-楼宇烈整理-中华书局-1988.3   东莱博议-(宋)吕祖谦撰- -岳麓书社-1988.10   东坡易传-(宋)苏轼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89.11   东西均-(明)方以智撰-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11   乐育堂语录-(清)黄裳讲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北溪字义(理学丛书)-(宋)陈淳撰-熊国祯。高流水点校-中华书局-1983.8   古书疑义举例五种-(清)俞樾等撰- -中华书局-1956.1   古尊宿语录-(宋)赜藏主编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l991   古本周易参同契集注-(汉)魏伯阳撰-(清)仇兆鳌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2   叶适集(全三册)- -刘公纯,王孝鱼,李哲夫点校-中华书局-1961.12   四书读本(全二册)-王缁尘讲述- -北京市中国书店-1986.6   四书集注-(宋)朱熹撰- -岳麓书社-1985.3   四书集注-(宋)朱熹撰- -巴蜀书社-1986.2   四书集注-(宋)朱熹撰-陈戍国标点-岳麓书社-1987.6   四书集注(全二册)- - -中华书局-1957.8   四书集注(大学,中庸、上论、下论、上孟!下孟)- - -上海沈鹤记书局-1951.   四书今译-夏延章等译注- -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9   四书评-(明)李贽撰-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5   四书全译-刘俊田等译注- -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2   四书全译-张以文译注- -湖南大学出版社-1989.5   四书五经-陈戍国点校- -岳麓书社-1991.7   四书五经(全三册)- - -天津市古籍书店影印-1988.7   四书五经(全三册)-宋.元人注- -北京市中国书店影印-1985.11   四书章句集注-(宋)朱熹注- -上海书店-1987.1   四书章句集注(孔子文化大全)-(宋)朱熹撰- -齐鲁书社-1988.7   四书章句集注(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宋)朱熹撰- -中华书局-1983.10   四书章句集注(一函六册)-(宋)朱熹撰- -齐鲁书社-1989.5   四存编-(清)颜元撰-王星贤标点-古籍出版社 中华书局-1957.51959.9   札记今注今译(全二册)-王梦鸥注译- -天津古籍出版社影印-1988.5   正蒙注译-喻博文注译- -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4   汉上易传-(宋)朱震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89.11   白虎通德论(诸子百家丛书)-(汉)班固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1   白话菜根谭-(明)洪自诚撰-多人校释-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6   白话论语- - -天津市古籍书店-1990.3   白话四书-黄朴民等注译- -三秦出版社-1990.11   白话四书-黄朴民等注译- -三秦出版社-1991.   白话注解四书(中国传统语言文化普及丛书)-杨春霖,郗政民主编-郗政民校勘-华岳文艺出版社1988.3   白话易经-南怀瑾、徐芹庭译注- -岳麓书社-1988.2   白话易林-(汉)焦延寿原撰-申必华等译-三秦出版社-1991.6   白话易林-(汉)焦延寿原撰-申必华等译-三秦出版社-1990.6   礼记-陈澔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87.3   礼记集说(全二册)-(元)陈澔撰- -巴蜀书社-1989.3   礼记集说(三函二十四册)-(清)郑元庆编撰- -文物出版社影印-1986.10   礼记正义校勘记(全二册)-潘宗周撰- -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6.10   仲氏易-(清)毛奇龄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伊川易传.易翼传-(宋)程颐,郑汝谐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1   关学编(理学丛书)-(明)冯从吾撰-陈俊民、徐兴海点校-中华书局-1987.9   刘子集校-(梁)刘勰撰-林其锬、陈凤金集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0   刘子校注(四川大学古典文献研究丛刊之二)-(北齐)刘昼撰- -巴蜀书社-1988.4   吕祖全书-(唐)吕岩撰- -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1989.   朱舜水集(全二册)- -朱谦之整理-中华书局-1981.8   朱子家训-朱柏庐原撰-李牧华注解-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3   朱子语类(全八册)-(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中华书局-1986.3   论语话解- - -天津市古籍书店影印-l990.7   论语集辑(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中华书局-1990.8   论语今译-毛子水译- -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2   论语今译-唐满先译注- -江西人?br> 癯霭嫔?-1982.12   论语名句选译-周越等编撰-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1   论语浅解(中国古代文化要览小丛书)-钱逊撰- -北京古籍出版社-1988.10   论语疏证-杨树达撰- -科学出版社-1955.3   论语注(康有为学术撰作选)-楼宇烈整理- -中华书局-1984.1   论语注疏.孝经注疏(附校勘记)-(魏)何晏等注-(唐)李世民注(宋)邢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2   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 -古籍出版社 中华书局-1958.61962.3   论语正义-(清)刘宝楠撰- -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6   论语正义-(清)刘宝楠撰- -中华书局-1958.9   论语正义(全二册)(十三经清人注疏)-(清)刘宝楠撰-高流水点校-中华书局-1990.3   论衡-(汉)王充撰-陈蒲清点校-岳麓书社-1991.8   论衡-(汉)王充撰-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9   论衡(诸子百家丛书)-(汉)王充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1   论衡集解-刘盼遂撰- -古籍出版社 中华书局-1957.7 1959.9   论衡举正-孙人和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论衡校释(附刘盼遂集解)(全四册)(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黄晖撰- -中华书局-1990.2   论衡校释(吴检斋遗书)-吴承仕撰-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   论衡注释(全四册)-北京大学历史系《论衡》注释小组- -中华书局-1979.10   两汉三国学案-(清)唐晏撰-关东民点校-中华书局-1986.12   伯牙琴-(宋)邓牧撰-张岂之、刘厚祜标点-中华书局-1959.9   何心隐集-(明)何心隐撰-容肇祖整理-中华书局-1960.9   初潭集(全二册)-(明)李贽撰- -中华书局-1974.12   吴廷翰集-(明)吴廷翰撰-容肇祖点校-中华书局-1984.2   困知记-(明)罗钦顺撰-阎韬点校-中华书局-1991.   困知记(理学丛书)-(明)罗钦顺撰-阎韬点校-中华书局-1990.8   宋元学案(全四册)-(清)黄宗羲原撰-全祖望补修 陈金生。梁运华点校-中华书局-1986.12   宋本周易注疏(全二册)-(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康)孔颖达等撰-中华书局影印-1988.8   张居正集(第一册)-张舜徽主编-吴量恺等校注-荆楚书社-1987.9   张三丰全集-(明)张三丰撰-方春阳点校-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12   张太岳集-(明)张居正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2   张载集-(北宋)张载撰- -中华书局-1978.8   张子正蒙注-(清)王夫之撰- -古籍出版社 中华书局-1956.9 1959.12   张子正蒙注-(清)王夫之撰- -中华书局-1975.9   李觏集-(宋)李觏撰-王国轩点校-中华书局-1981.8   李卫公问对浅说(中国古代兵法通俗读物)- -吴如嵩、王显巨编-解放军出版社-1987.5   李卫公问对校注- -吴如嵩。王显臣校注-中华书局-1983.6   杨氏易传-(宋)杨简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评析本白话世说新语颜氏家训- -本书编委会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1.   近思录集注-(清)江永注- -上海书店影印-1987.   陆九渊集-(宋)陆九渊撰-钟哲点校-中华书局-1980.1   陈亮集(全二册)-(宋)陈亮撰-邓广铭点校-中华书局-1987.8   陈确集(全三册)-(清)陈确撰- -中华书局-1979.4   陈献章集(全二册)(理学丛书)-(明)陈献章撰-孙通海点校-中华书局-1987.7   周礼.仪礼.礼记- -陈戍国点校-岳麓书社-1989.7   周礼今注今译-林尹注译- -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2   周礼正义(全十四册)-(清)孙诒让撰-王文锦。陈玉霞点校-中华书局-1987.12   周易-(宋)朱熹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87.3   周易稗疏.易图明辨(四库易学丛刊)-(清)王夫之!胡渭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周易本义-(宋)朱熹注- -天津市古籍书店-1988.3   周易本义-(宋)朱熹撰-王昭洲点校-三秦出版社-1989.8   周易本义.书经集传-(宋)朱熹撰- -巴蜀书社-1989.4   周易补注-陈树楷撰- -天津市古籍书店-1988.12   周易参同契古注集成-(后蜀)彭晓等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6   周易传义附录-(宋)董楷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周易大传今注-高亨撰- -齐鲁书社-1979.8   周易大传新注-徐志锐撰- -齐鲁书社-1986.6   周易古经今注-高亨撰- -上海书店-1991   周易古经今注-高亨撰- -中华书局-1957.8   周易古经今注(重订本)-高亨撰- -中华书局-1984.3   周易会通-(元)董真卿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周易集解-(唐)李鼎祚撰-陈德述整理-巴蜀书社-1991.5   周易集解-(唐)李鼎祚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89.11   周易集解-李鼎祚撰- -北京市中国书店-1984.6   周易集解(全二册)-孙星衍编撰- -成都古籍书店影印-1988.7   周易集说.读易举要-(宋)俞琰等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周易集注-(明)来知德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周易今注今译-南怀瑾,徐芹庭注译- -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4   周易窥余-(宋)郑刚中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89.11   周易秘义-黎子耀撰- -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8   周易浅述(全四册)(四库全书选辑)-(清)陈梦雷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5   周易全译(中国历代名撰全译丛书)-徐子宏译注- -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周易尚氏学-尚秉和撰- -中华书局-1980.5   周易述-(清)惠栋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周易外传-(清)王夫之撰-王孝鱼点校-中华书局-1962.7   周易玩辞-(宋)项安世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周易消息(一函十册)-(清)纪磊编撰- -文物出版社-1986.10   周易注疏-(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疏 陆德明音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1   周易注疏(一函六册)(古逸丛书三编)- - -中华书局影印-1986   周易要义(山左名贤遗书)-(清)宋书升撰-张雪庵校点-齐鲁书社-1988.6   周易爻变义蕴-(元)陈应润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周易义海摄要-(宋)李衡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89.11   周易译注-黄寿棋!张善文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5   周易正文(一函六册)(嘉业堂丛书)-(唐)孔颖达等撰- -文物出版社影印-1982.7   周易正义(附校勘记)-(魏)王弼,魏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2   周敦颐集-(宋)周敦颐撰-陈克明点校-中华书局-1991.   呻吟语.菜根谭-(明)吕坤撰-(明)洪自诚撰-岳麓书社-1991.2   国朝汉学师承记(附国朝经师经义目录.国朝宋学渊源记)-(清)江藩撰-钟哲整理-中华书局-1983.11   国学概论-章太炎讲演-曹聚仁记录-巴蜀书社-1987.7   孟子微.礼运注.中庸注(康有为学术撰作选)-康有为撰-楼宇烈整理-中华书局-1987.9   孟子通译-陈器之译注- -湖南大学出版社-1989.5   孟子选讲-刘鄂培编撰- -北京古籍出版社-1991.   孟子选译(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战国)孟柯撰-刘聿鑫。刘晓东译注-巴蜀书社-1988.10   孟子注疏(附校勘记)-(汉)赵岐注-(宋)孙囗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2   孟子译注(全二册)-杨伯峻译注- -中华书局-1960.1   孟子字义疏证-(清)戴震撰-何文光整理-中华书局-1961.12   孟子正义-(清)焦循撰- -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6   孟子正义(人二册)-(清)焦循撰- -中华书局-1957.10   孟子正义(全二册)(十三经清人注疏)-(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中华书局-1987.10   孟子-(宋)朱熹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   孟子今译- -刘方元译注-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8   学记今译-顾树森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7   学记评注-高时良编撰-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1   学记释义-刘震编撰- -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11   学记注译评-张应宗,张守基撰- -青海人民出版社-1983.12   学记译述-傅任敢撰- -新知识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新1版-1957.12 1962.9   学易笔谈(附三种)-(清)杭世骏撰- -天津古籍书店-1988.12   尚书引义-(清)王夫之撰-王孝鱼点校-中华书局-1962.7   帛书周易校释-邓球柏撰-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11   明儒学案-(海王村古籍丛刊)-(清)黄宗羲撰-中国书店影印-1990.10   明道编-(明)黄绾撰-刘厚祜!张岂之标点-中华书局-1959.9   明儒学案(全二册)-(清)黄宗羲撰-沈芝盈点校-中华书局-1985.10   明夷待访录-(清)黄宗羲撰- -古籍出版社-1955.12   易汉学易例-(清)惠栋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易经释疑-沈子复撰- -学苑出版社-1990.12   易林注-(汉)焦延寿撰- -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12   易小传.周易通解(一函七册)-(宋)沈该、(清)卞斌编撰- -文物出版社-1986.10   易书诗礼四经正字考.论语注(一函三册)-(清)钟麟等编撰- -文物出版社影印-1991.   易数钩隐图.大易象数钩深图.易图通变.易筮通变-(宋)刘牧撰 (元)张理撰 (宋)雷思齐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1   易图明辩-(清)胡渭撰-王易等整理-巴蜀书社-1991.   易学启蒙-(宋)朱熹撰- -中国书店影印-1991.9   易原.复斋易说-(宋)程大昌。赵彦肃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易纂言.易纂言外翼-(元)吴澄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法言义疏-()汪荣宝撰- -中国书店影印-1991.6   法言义疏(全二册)(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汪荣宝撰-陈仲天点校-中华书局-1987.3   经法(马王堆汉墓帛书)-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 -文物出版社-1976.5   经解入门-江藩编注-方国瑜校点-天津市古籍书店影印-1990.6   经学历史-(清)皮锡瑞撰-周予同注释-中华书局-1959.12   经学通论-(清)皮锡瑞撰- -中华书局-1954.10   经学系传谱-(清)赵灿撰-杨永昌、马继祖标注-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7   诚斋易传-(宋)杨万里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述学(附:校勘记!遗文抄)(全二册)-(清)汪中撰- -四川人民出版社-1957.   思辨录辑要(一函六册)-(明)陆世仪撰-(清)张伯行辑-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1987.9   思问录.俟解-(清)王夫之撰-王伯祥点校-古籍出版社 中华书局-1956.9 1959.9   春秋董氏学(康有为学术撰作选)-楼宇烈整理- -中华书局-1990.7   春秋董氏学(康有为学术撰作选)-楼宇烈整理- -中华书局-1991   春秋繁露-(汉)董仲舒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9   春秋繁露(全三册)(大字本)-(汉)董仲舒撰-(清)凌曙注-中华书局-1975.9   胡宏集(理学丛书)-(宋)胡宏撰-吴仁华点校-中华书局-1987.6   荀子-(战国)荀况撰-(唐)杨倞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9   荀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战国)荀况撰(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中华书局-1988.9   荀子简释-(战国)荀况撰-梁启雄撰-古籍出版社-1956.11   荀子简释-(战国)荀况撰-梁启雄撰-中华书局-1983.1   荀子简注-(战国)荀况撰-章诗同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7   荀子新注-(战国)荀况撰-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注-中华书局-1979.2   荀子诂译-(战国)荀况撰-杨柳桥撰-齐鲁书社-1985.2   訄书-章炳麟撰-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3   退溪书节要-(朝鲜)李滉撰-张立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适可斋记言-(清)马建忠撰-张岂之。刘厚祜点校-中华书局-1960.4   原本周易本义 朱文公易说-(宋)朱熹撰-朱鉴编- -   原善.孟子字义疏证-(清)戴震撰-章锡琛标点-古籍出版社-1956.7   晁错集注释-(汉)晁错撰-《晁错集》注释组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6   校雠通义-(清)章学诚撰-刘公纯标点-古籍出版社-1956.12   盐铁论-(汉)桓宽撰-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6   盐铁论-(汉)桓宽撰-张之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1.   盐铁论(诸子百家丛书)-(汉)桓宽撰-张之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0   盐铁论读本-(汉)桓宽撰-郭沫若校订-科学出版社-1957.6   盐铁论简注-马非百注释- -中华书局-1984.10   盐铁论校注-(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4   盐铁论校注(全二册)(增订本)-(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83.12   盐铁论要释-杨树达撰- -科学出版社 中华书局新1版-1957.121963.9   盐铁论札记-王佩诤编撰- -商务印书馆-1958.6   袖珍本四书集注-(宋)朱熹注-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10   袖珍本四书集注-(宋)朱熹撰-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诸天讲(康有为学术撰作选)-康有为撰-楼宇烈整理-中华书局-1991   诸天讲(康有为学术撰作选)-康有为撰-楼宇烈整理-中华书局-1990.4   读四书大全说(全二册)-(清)王夫之撰- -中华书局-1975.9   读易会通-丁寿昌撰- -成都古籍书店影印-1988.7   贾谊集-(汉)贾谊撰-上海人民出版社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6   康南海政史文选-沈茂骏主编- -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11   康有为早期遗稿述评-黄明同!吴熙钊主编- -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5   康子内外篇(外六篇)(康有为学术撰作选)-康有为撰-楼宇烈整理-中华书局-1988.8   推易始末.春秋占筮书.易小帖(四库易学丛刊)-(清)毛奇龄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梁启超选集-梁启超撰-李华兴、吴嘉勋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11   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撰- -中华书局-1954.10   清懦学案(海王村古籍丛刊)-(清)徐世昌撰- -中国书店影印-1990.9   清儒学案(全八十册)-徐世昌编- -中国书店-1959.   章太炎全集(三)-章炳麟撰- -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1984.7   续焚书-(明)李贽撰- -中华书局-1959.12   船山师友记-罗正钧纂- -岳麓书社-1982.9   船山全书(第九册)-(明)王夫之撰-船山全书编辑委员会编校-岳麓书社-1989.7   船山全书(第七册四书训义上第八册四书训义下)-(明)王夫之撰- -岳麓书社-1991.   船山全书(第一?二,十册)-(明)王夫之撰-《船山全书》编辑委员会编校-岳麓书社-1988.12   船山全书第七册:四书训义上-(清)王夫之撰- -岳麓书社-1990.8   菜根谭-(明)洪应明撰-杜守华、吴晓明佼注-浙江大学出版社-1991.1   菜根谭-(明)洪应明撰-毛毳。宗君注译-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2   菜根谭-(明)洪应明撰-李牧华注解-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4   菜根谭-(明)洪应明撰-张风点校-三秦出版社-1988.6   菜根谭(白话注释)-(明)洪应明撰-郗政民注译-华岳文艺出版社-1989.3   菜根谭(处世修养篇)-(明)洪应明撰-汪乾初校-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4   菜根谭(新编)-(明)洪应明原撰-张熙江整理编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11   菜根谭注释-(明)洪应明撰-王同策注释-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9   菜根谈-(明)洪应明撰-梅伯春注释-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4   菜根谈-(明)洪应明撰-袁庭栋校注-巴蜀书社-1989.1   黄书.噩梦-(清)王夫之撰-王伯祥点校-古籍出版社 中华书局-1956.9 1959.9   御纂周易折中-(清)李光地等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御纂周易折中(一函十册)-(清)李光地撰- -学术期刊出版社影印-1988.8   景宋本礼记正义(四函廿四册)- - -北京市中国书店影印-1985   温公易说.横渠易说-(宋)司马光。张载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1   焚书-(明)李贽撰- -中华书局-1961.3   焚书.续焚书-(明)李贽撰-夏剑钦校点-岳麓书社-1991.   焚书.续焚书-(明)李贽撰- -中华书局-1975.1   焚书.续焚书(古典名撰普及文库)-(明)李贽撰-夏剑钦校点-岳麓书社-1990.8   焦氏易材注-尚秉和注- -中国书店影印-1990.7   焦氏易诂(一函四册)- - -北京市中国书店影印-1986   童溪易传-(宋)王宋传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新定三礼图(全二册)-(宋)聂崇义集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85.6   新论-(汉)桓谭撰-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6   新序今注今译-卢元骏注译- -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6   新学伪经考-(清)康有为撰- -古籍出版社 中华书局-1956.3 1959.9   新语.潜夫论-(汉)陆贾撰-(汉)王符撰-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1.   新语.潜夫论(诸子百家丛书)-(汉)陆贾、王符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9   新语校注(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王利器撰- -中华书局-1986.8   潜夫论-(汉)王符撰-(清)汪继培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4   潜夫论笺-(汉)王符撰-(清)汪继培笺 彭铎校正-中华书局-1979.4   潜夫论笺校证(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汉)王符撰-(清)汪继培笺 彭铎校证-中华书局-1985.9   潜书-(清)唐甄撰- -古籍出版社-1955.12   潜书注-(清)唐甄撰-《潜书》注释组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9   戴东原集(附年谱一卷。札记一卷)(全六册)-(清)戴震撰- -四川人民出版社-1957   稷下钩沉-张秉楠辑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5   颜氏家训集解-(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8   颜氏学记-(清)戴望撰-刘公纯标点-中华书局-1958.12   颜元集(全二册)(理学丛书)-(清)颜元撰-王星贤等点校-中华书局-1987.6   薛瑄全集-(明)薛瑄撰-孙玄常等点校-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8   戴震集-(清)戴震撰-汤志钧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5   戴震全集(第一册)-(清)戴震撰-戴震研究会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4   戴震文集-(清)戴震撰-赵玉新点校-中华书局-1991   戴震文集- -赵玉新点校-中华书局-1980.12   参考资料:[、
想看《易经》,买哪个出版社谁编的比较好呢?初学者
  曾仕强 的不错!《易经的奥秘》4643《易经的智慧》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好听的出版社或工作室名字
  什么类型的电子小报、可以再多给点你的信息吗、!、、!,
易经考试题 ··
  有人能回答上来就是真的见鬼了。
是谁创造了【易经】
  研究“易经”莫过于追寻到是谁创造了它!追寻“易经”的起源是我们第一要完成的目标!纵观“易经”的起源有三个来源:一是传说中的伏羲氏二是认为地球上这一时期人类不可能有这样的智慧。存在史前文明的可能、则认为“易经”是史前文明、三是地外文明传来“易经”关于有没有第四种起源不得而知、究我目前找不到第四种,这三种我们该确定是哪一种呢,很难。但是我们却可以找到这三种来源的共性、通过共性去探6926索下一个过程,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它们的共性就是——只可能是智慧生物创造了“易经”。那么我们可以根1970据智慧生物创造“易经”这个原则去探索“易经”的起源之下一个历程,从今天2025看来“易经”盖函了宇宙中一切理论,这里不能不提到“周易”的问题、很多人把“周易”当成“易经”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其实我们知道“周易”理应是周文王个人的思想及世界观、有着时代背景的气息?这代表不了“易经”、这是周文王对“易经”的注解而已、我们都知道要写一部盖函一切理论的书。不可能把一切理论都给写完。但要找到能写完一切理论的方法。真不容易啊、“易经”的作者真的很伟大!他找到了一个后人不可逾越的题材:一是用符号代替了文字二是用这个题材完整的描述了整个宇宙易经一共用了十五个符号!太极(一个符号表示),两仪(两个符号表示)、四象(四个符号表示)。八卦(八个符号表示)?我们知道要描述宇宙首先应该7162清楚人!2571人的什么是根本的东西很重要。6643想一想不难明白,对于人来讲我们的根本就是【我】。是怎么存在的!这很重要。能够反映我们存在的躯体不重要!我5337们知道躯体是由父母而来、是其它物质所转变而来?而我们的思想意识的来源确很重要。这个问题才是我们的根本存在。这就易经起源的重要因素。易经的作者找到了这个题材并能完整的描述人!也等于完整的描述宇宙!因为人超越不了自我的意识范围。也就等于人的思想意识存在一个限定,【易经】作者就是用人的意识发展过程及思维结构形式创立了【易经】,【易经】的真实内涵也就描述人的意识思维。至此,我们应该明白了、我们说的一切超越不了我们自己,我们想的一切也超越不了我们自己,我们认识的一切也没能超越!如果说易经是无所不包含,那只能是描写人的思想意识,才可能包含一切、(待续)。
易经入门
  邵伟华著《周易预测学讲义》(这本书是基础,多数都是要熟背的)   目 录   上篇《周易》与卦象预测学   第一章 《周易)概况   第一节 伏羲3088先天八卦   第二节 文王后天八卦   第三节 河图!洛书   第四节 八卦的起源   第五节 《易经》成书时代   第六节 《周易》的形成及发展     第二章卦理概要   第一节 六十四卦的排列   第二节 卦象   第三节 卦位   第四节 爻象与爻数   第五节爻位   第六节 大衍之数   第七节 元亨利贞   第八节 吉吝厉悔咎凶     第三章 八卦与现代科学   第一节 关于八卦的封建迷信问题   第二节 八卦与科学一   第三节 八卦与科学二     第四章 八卦与信息预测   第一节 人体与信息   第二节 阴阳学说   第三节 五行学说   第四节 天干   第五节 地支   第六节 六十甲子表及其他   第七节 神杀   第八节 阴阳五行与人体的关系     第五章 八卦预测方法   第一节 预测方法及其发展   第二节 八卦的运算方法   第三节 体用互变法等   第四节 古例解   第五节 实用例解   第六节 预测例题     下篇《周易》六爻预测法   第六章 纳甲   第一节摇卦法   第二节 六十四卦爻象全图第三节 浑天甲子定局   第四节安世应法   第五节 诸爻持世     第七章 六亲应用   第一节 六亲排法   第二节 六亲取用法   第三节 六亲发动   第四节 六亲变化   第五节 六爻动变   第六节 十天子配六神   第七节 六神发动     第八章诸神论   第一节 用神   第二节 原神!忌神!仇神   第三节 原神忌神论   第四节 进神退神   第五节 飞神伏神   第六节 用神两现     第九章 五行生克   第一节 爻之五行相生   第二节 爻之五行相克   第三节 爻之六合   第四节 爻之六冲   第五节 爻之生克冲合   第六节 爻之三合化局山   第七节 爻之三刑     第十章动变   第一节 卦变生克   第二节 动静生克   第三节 动变生克冲合   第四节 暗动   第五节 独发独静     第十一章 四时生旺   第一节 四时旺相   第二节 月建司权一   第三节 月破   第四节 日建当令   第五节 爻之旬空     第十二章反伏与卦身   第一节 卦。爻之3390反吟   第二节 卦,爻之伏吟   第三节 卦身     第十三章 测来意定应期   第一节 测来意   第二节 定应期     第十四章 自然界方面的信息   第一节 预测天气   第二节 预测年时     第十五章 学业、事业   第一节 预测升学一   第二节 预测事业     第十六章 婚姻   第一节 预测婚姻之一   第二节 预测婚姻之二   第三节 预测配偶方向     第十七章 子嗣   第一节 预测怀孕   第二节预测临产   第三节 预测子孙优劣     第十八章财运   第一节 预测求财   第二节 预测生意成败     第十九章行人   第一节 预测行人去向之一   第二节 预测行人去向之二   第三节 预测出行     第二十章讼失   第一节 预测官讼   第二节 预测失物     第二十一章病。伤   第一节 预测疾病之   第二节 预测疾病之二   第三节 预测伤灾   第二十二章 八卦预测事例     《周易预测例题解》/邵伟华著(这本书都是例题、要多看,熟记)   第一章 预测天气   第一节 加地名起卦法   第二节 预测天气之一   第三节 预测天气之二   第四节 卦象。六爻合断   第五节 同样卦象天气各异     第二章 预测自然灾害   第一节 预测地震   第二节 预测水灾   第三节 预测火灾     第三章 预测行人   第一节 预测行人之一   第二节 预测行人之二   第三节 预测行人之三   第四节 预测行人之四   第五节 预测来人   第六节 预测出行     第四章 预测升学   第一节 测已有学历   第二节 预测升学   第三节 预测落榜   第四节 预测留学     第五章 预测事业   第一节 预测功名   第二节 预测考工   第三节 预测前途     第......余下全文>>,
求一本《周易》译注。作者、出版社、年份。
  《周易尚氏学》作者尚秉和 《周易大传今注》作者高亨他们的书都需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才能读懂、简单一些的有 南怀瑾的 《易经杂说》都是有很大影响的,
易经文言文
  《易经》的文言文版本   《易经》第一卦 乾 乾为天 乾上乾下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   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   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见龙再田,德施普也. 终日乾乾,反复道   也. 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亢龙有悔,盈   不可久也. 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   事之干也. 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   和义。贞固,足以干事. 君子行此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2648初九曰:「潜龙勿用.」 何谓也?   子曰: 「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①世而无闷,不见是而   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乾龙也.」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何谓也?   子曰: 「龙德而正中者也. 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   不伐,德博而化. 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何谓也?   子曰: 「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知至至之,可与几也. 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 是故,居上位而   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而无咎矣.」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何谓也?   子曰: 「上下无常,非为邪也. 进退无恒,非离群也. 君子进德修业,   欲及时也,故无咎.」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何谓也?   子曰: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 圣   人作,而万物□②,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上九曰:「亢龙有悔.」 何谓也?   子曰: 「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乾龙勿用,下也. 见龙在田,时舍也. 终日乾乾,行事也.   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 亢龙有悔,穷之灾也.   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乾龙,
易经知识:什么是《易经》
  易经   易。即周易、易,日月!阴阳、阴阳之气充满宇宙空间。按照今天的话说、就是大自然规律?   经,经典知识,昌达空间、
《易经》的创始人是谁?
  《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经的部分包括卦画。卦名卦辞,爻题。爻辞等几个方面、如、。,等是卦画。如乾,坤。屯!蒙等是卦名。如“元享利贞”是卦辞?全易六十四卦的卦画!卦名。封辞各有六十四。如初九六二、六三。九四等是爻题,如“潜龙勿用”是爻辞,每卦六爻、全易爻题、爻辞各有三百八十四!另外、乾卦多出“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一条,坤卦多出“用六利永贞”一条。通常叫做易经的,即指这些内容而言、《易经》分上下两篇、上经由乾。坤至坎,离共三十卦!下经由咸!恒!至既济。末济共三十四卦!   传的部分有彖!象,系辞、文言、说卦、序卦!杂卦七种,彖、象随5386经分上下、称上彖、下彖。上彖、下彖。系辞因篇幅长。也分上下、称上系!下系!于是七种变为十部分。这十部分易传、被称为“十翼”,也称《易0418大传》,彖传随经。每卦一条、列于卦辞之后,是解释卦辞的,象传分大象,小象!大象每卦一条!列彖传之后,小象每爻一条。列爻辞之后,唯乾卦特殊!乾卦多一条用九爻辞和一条用九小象(坤卦多一条用六爻辞和一条用六小象)卦辞之后是全部爻辞,爻辞之后是彖传!大象和小象,最后是文言!其它各卦全不是这样排法、都是把彖传和大象紧5119接在卦辞之后,爻辞与小象搭配在一起、   《易经》的作者是谁呢?《系辞传下》说:“《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又说:“《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9781忧患乎?”看起来、《易传》的作者也并不确扔知道《易经》的作者是谁、说作于殷周之际,作于中古、大概是一种推测!但是这种推测是正确的,也是很慎重的、今天看来!《易经》应当是文王时代的东西,说产生于殷周之际是对的,不1279能说《易经》究竟是谁作的?《易传》多次讲圣人作《易》?圣人是谁!《易传》的作者不明确地说出来、因为他并不知道!司马迁说文王囚羑里而演《周易》!不是事实、不要认真相信。文王作卦辞周公作卦爻辞的说法、是靠不住的!《系辞传下》只说《易》作于中古:你《易》者有忧患、并未说文王周公作卦爻辞?这一点是可以3364肯定的,从卦爻2002辞的内容来看、谈问题的角度往往不一致,卦辞和爻辞本是出于一人之手、是两个人作的,   《易传》是理解《易经》的一把钥匙。没6449有《易传》的话!我们今日便不可能看懂《易经》。《易传》 (即“十翼”)是谁作的、这个问题历来争论很大,据我看!《易传》应属于孔子!基本上是孔子作的,《易传》当然不可能都是孔子亲笔。





服务保障

Copyright © 2005-2024 ,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驴友阁,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