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驴友阁首页 >> 风水知识 >> 易经入门 >> 周易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易经核心思想阴阳的理解和认识

周易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关于《周易》的核心思想!《乾卦·彖传》曾经做了经典的表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务、万国咸宁、”“太和”即最高的和谐!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保合太和”即通过人的主观努力,加以保合之功。不断地进行调控使之长久保持!来造就一种符合人所期望的万物繁庶、天下太平的7797良好局面?先秦时期,道家强调自然的和谐,儒家强调社会的和谐!比如老子曾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孔子的学生有子指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周易》综合总结了儒道两家的说法、提出了太和的思想,把自然和社会看做一个整体、适用于自然界的原则同样也适用于人类社会、其根本主旨在于推天道以明人事!根据对支配着自然界的那种和谐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来谋划一种和谐的!自由的、舒畅的社3039会发展前景?使6731得社会领域的君臣,父子。夫妇的人际关系能够像天地万物那样调适畅达、各得其所、因此、就价值理想而言!《周易》的核心思想是追求一种以太和为最高目标的天与人!自然与社会的整体和谐、其思维模式是一个儒道互补的新型的世界观。代表了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体现了中国思想的共同特征!   《周易》的这个核心思想也叫中和,易道贵中和、中和的实质性的内涵!可以归结为0787阴阳协调、刚柔并济!双向互补。动态平衡,是事物生生不已持续发展的内在的生机活力!总体上是从阴阳哲学的基本原理自然引申而来、照《周易》看来。整个客观世界是由阴阳两3600大势力所组成!处于普遍的联系之中?是个一体化的大系统!表现为大化流行的动态过程?生生不已!变化日新。其内在的动力机制则是阴与阳的协调并济!相反相成。阳之性为刚健、阴之性为柔顺、阳9465之功能为创生、阴之功能为成全。阳居于领导的地位,阴居于从属的地位。此二者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相互依存!彼此感应,由此而形成“天地交泰”、这就是宇宙的和谐。自然的和谐。人类社会的组织是效法宇宙自然的组织建立起来的、也相应地区分成为阴阳?既有合理的分工。又有相互之间的协作。从而形成一种“上下交而其志同”的社会和谐!《系辞》指出:“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是适用于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一条总的原则,统贯天。地、人三才之道。《周易》的哲学体系完全是围绕着这个命题而展开的,为了切实地把握中和,太和思想的实质性的内涵、应该把自己的思想提升到阴阳哲学的高度来加深理解?   3652953029!
阴阳家的思想核心?及创始人
  阴阳家的历史由来"阴阳"的概念!最早见于《易经》,"五行"的概念最早见于《尚书》、但两种观念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年代!   到战7247国时代!阴阳和五行渐渐合流。形成一种新的0432观念模式?便是以"阴阳消息?五行转移"为理论基础的宇宙观。阴阳家是战国时期重要1490学派之一。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这一学派、当源于上古执掌天文历数的统治阶层!也称"阴阳五行学派"或"阴阳五行家"。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列"阴阳家"为六大学派之首。   “诸子百家”之一:刘歆《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著录名家著作有一百多家、将其列为"九流十家"之一!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使“诸子百家”(先秦至汉代出现的学术流派)著作上升到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最为著名的学派不过有几十家,有: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农家、杂家。小说家等。   创始人应该算伏羲吧!但是有名的是邹衍   邹衍(约前324~前250)、齐国人!战国后期著名思想家,阴阳五行学说的集大成者,
阴阳学说的核心是什么?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汉族哲学思想的结晶。她不但没随岁月的流逝和科学的突飞猛进淡出人们的视线。相反她不曾被人们完全理解的深奥哲理、随着认识的升华越来越彰显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意识到?她不但不是一些人不懂扣上的的认识论!而是现代思维哲学的大成。让我们萌发出辩证法的三大规律真正的发源地恰恰是我们中国,功于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祖先、阴阳五行学说主要由阴阳五行与五运六气两个相对不同逻9106辑范畴的概念与关系所组成、其与现代哲学的关系!简单的说属于6077系统的理论逻辑与逻辑认识方法的关系,换一句话来说、现代哲学的基本观点和原理其实都是在证明或阐述阴阳五行学说的科学性!如果没有阴阳五行理论的系统逻辑。那么。现代哲学阐述的基本观点和原理就是一盘散沙、比如说。现代哲学其实就是以矛盾为立论基础!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为其具体铺垫的思维方法,也是客观世界普遍遵循的规律。有道是、任何理论都是抽象的,若未采取特定的思维艺术或与具体事物结合之前?不但不能具备具体的含义。9253而且也无法形成完整严密的思维体系,所以。尽管现代哲学在所有单个的认识层面很深入也较全面、但其毕竟未能采用阴阳五行学说那样的思维艺术、所以!它的不同认识层面就无法有机的衔接、形成一种反映事物在一定的存在形式中,能在时空上一脉相承的动态变化的思维体系?而这一切恰恰阴阳五行学说出乎人们预料的做到了。且已经达到了无可复加接近绝对真理的程度!(来源于刘玉珍张睿《人体生物节律学》)、
阴阳什么意思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8614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五种物质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5796这种学说对后来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古代的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和医学、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协助下发展起来的。   编辑本段中医应用   我国古代医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五行学说广泛地运用于医学领域,用以说明人类生命起源。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防治!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补充说明:   表里。寒热、虚实都是疾病过程中所表现的一组组既对立而又统一的正反现象、对这些正反现象。中医用阴阳来加以概括,从每组正反两方面对立的意义来说,表证!热证。实证可归属于阳证范畴。里证!寒证!虚证可归属于6427阴证的范畴!因此、阴阳八纲中总纲!一切病证都可以归之为阴证或阳证的大原则中、   一。阴证:面色暗淡。精神萎靡、身倦肢冷。气短懒言,口不渴,尿清便溏、舌淡!脉沉细无力,   二。阳证:面红身热,神烦气粗。声大多言、口渴饮冷,尿赤便干。苔黄。脉数有力。   此外。临床上还有阴虚和阳虚。亡阴和亡阳等证,这些病证的3952名称中虽然都有阴阳、但实质上都是以虚证为主。应属阴证!   三。阴虚:由于阴液不足。“阴虚生内热”所致。主证为低热颧红,手足心热,盗汗。口燥咽干,尿少而黄,大便秘结!舌红无苔。脉细而浮有力、重取则无脉!   四、阳虚:由于9727阳气不足,“阳虚则生寒”所致、主证为畏寒肢冷,疲倦乏力。自汗,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苔白、舌质淡,脉细无力,   五、亡阴:汗2558多而粘,口干喜冷饮、烦躁,面色潮红!畏热。舌红而干、脉虚数而无力。多见于大失血或脱水的病人,   六!亡阳:8415冷汗出,恶寒!手足厥冷,气息微弱。喜热饮,舌淡、脉微欲绝。多见于休克的病人。   编辑本段阴阳学说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表7573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进而体会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1494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2496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进而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5637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所以说。阴阳的矛盾对立统一运动规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固有的规律。世界本身就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   阴和阳、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属于阴!以天地而言,天气轻清为阳,地气重浊为阴,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润下属阴,火性热而炎上属阳!   3058任何事物均可以阴阳的属性来划分?但必须是针对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这种划分才有实际意义。如果被分析的两个事物互不关联。或不是统一体的两个对立方面,就不能用阴阳来区分其相......余下全文>>!
诸葛八卦城的核心是什么
  浙江兰溪诸葛八卦城的核心是一口池塘,叫钟池。
如何理解"慎独"
  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慎独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看重个人品行的操守。是个人风范的最高境界!出于《大学》《中庸》对于其含义、东汉郑玄注《中庸》“慎独”云:“慎其家居之所为、”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辞海》!或“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辞源》!   另外出土于湖北沙洋的郭店楚简儒家类的典籍《五行》各有二章特地议论“慎独”简本《五行》16~18云: “淑人小人。其义一也”,能为一而后能为小人。小人0733慎其独也! “展望弗及、兴高采烈”!能差池共羽而后能至哀,0067小人慎其独也   一. “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意思是说、严格8435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靠别人监督、自觉控制自己的欲望!   二. “慎独”:是一种修为境界!   三. 怎么达到“慎独”这种境界: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   四. 包含态度与方法!谨慎治学态度!推动”知行反“认识模式。以穷4839理尽性地形成完整的系统知识!慎全独一,!
对周易的理解?
  “周易”一词的出处及原理 在《简易道德经》里。周是周到圆满。易是运动变化无不果的意思,太昊伏羲创作简易图时,把简易符(即现在八卦图的阴阳符)排列成一个圆形即一周的形式、阐明3202了周和易是简的主要组成部分,周易的周字并非周朝的沿用、而是周朝或周姓沿用了《简易道德经》里的5511这个完美的“周”字!无疑周易的周字?替代了简易的简字!大自0780万物的变化。是易的根本现象。恒之无休而无不果!说明了易、就是物的变化而成事!物每一点变化都有一定的结果。这就是易象。“简之周”和“周之易”说明了周是简的,易是周的、以父子的排列方式、就是成了:“简周易”、“求千太万后之果,明千思万绪之象”,说明了“简易图”是判断推理的一种测探工具, >简单概述 据传!《周易》的诞生地就是现在的世界遗产城市安阳市,羑里城位于安阳市区南10公里处!易卦系统最基本的要素为阴阳概念,而阴阳概念包括阴阳的性质和状态两层意义。如果不理会阴阳的状态。只论及其性质,则可以用阳爻(-)和阴爻(--)表示阴阳、将上述阴阳爻按照由下往上重叠三次!就形成了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基本卦、称为八经卦!再将八经卦两两重叠!就可以得到六个位次的易卦、共有六十四卦?这六十四卦称为六十四别卦。每一卦都有特定的名称、如果再考虑阴阳的状态。则阴阳概念又进一步划分为“老阴!老阳。少阴!少阳”四种情形!可以用“X、O。--!-、”四种8176符号分别代表之?六十四别卦每一卦的每个位次上都可能有四种阴阳状态,于是全部易卦系统就共有4096种不同的卦。如果将阴阳性质构成相同的各6136个卦放在一起,就形成了主卦卦名相同的六十四种分系统、可以称9587为某某卦系、《周易》经部文字说明的内容就是对六十四卦系中部分易卦的象征意义的解释以及相应的人事吉凶判定(称为占断)。其中每一卦系的第一条内容是相应的全静卦的占断,其后的六条(乾坤卦系有七条)内容是顺次排列的对相应卦系一爻动的卦的占断,秦汉以后的易学对此都存在错误或者说模糊的认识。 占筮及《周易》一书起源于甲骨卜的实践,或许到了殷商末年,周文王写下了六十四卦系的卦辞。后来在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继承了孔子对周易的发现、著了《易传》,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李斯将其列为医术占卜书而幸免于难。 《周4865易》中运用八卦预测信息的方法的发明!正是我国人民具有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真实写照!他们在实践和好地认识社会、改造社会、推动社会不断的向前发展!所以。易卦及《周易》。是个储存量很大的信息库? 《周易》历经数千年之沧桑,已成为中华文化之根,易道讲究阴阳互应?刚柔相济!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五千年文明史上,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久历众劫而不覆,多逢畏难而不倾,独能遇衰而复振。不断地发展壮大、根源一脉传至今、是与我们民族对易道精神的时代把握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疑难之事!不是求助于偶像、而是运用通过八卦今昔信息预测的科学方法,预测自然和人事吉凶方面的有关信息,对一切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从而更。 《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3613文化瑰宝,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然而这只是古人在未掌握科学方法之前所依托的一种手段!并不是真正的科学!虽然有些理解与科学相符,那是因为这个理解正好有科学合理性、但就不能因为说它是科学的。只能当它是一种文化。 目前。我国的易学研究在原理探索上仍无重大进展。理论研究停步不前。思想混乱!实际应用容易趋向神秘主义、上述状况严重歪曲了易学的学术地位。阻碍了中华易学良性化发展的步伐?蒙蔽了易学的真正价值。 《周易》是最1048能体现中国文化的经典、它认为世界万物是发展变化的,其变化的基本要素是阴(--)和阳(—)。《周易·系辞》中说4271:“一阴一阳之谓道、”世界上千姿百态0057的万物和万物的千变万化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周易》研究的对象是天。地。人三才!而以人为根本、三才又各具阴阳。所以《周易》六爻而成六十四卦,正如《说卦》:“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刚柔!故《易》六位而成章。”乾为纯阳之卦。坤为纯阴之卦,乾坤是阴阳的总代表。也是阴阳的根本。孔子在《系辞》中说“乾坤其易之门邪”,“乾坤其易之蕴邪”、《易纬·乾凿度》中说:“乾坤者,阴阳之根本,万物之祖宗也,” 通行本《周易》本经排序以《序卦》的次序为基础!而以乾!坤两卦为首!《系辞》开篇即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文言》是专门论述乾坤之卦德的传文,并将乾坤之德性引申发挥至人文道德范畴!说明乾、坤是《周易》中最重要的两卦,也是《周易》阴阳哲学的基础, 《周易》的由来 对于《周易》的成书,《汉书艺文志》曰:“《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此说最为汉儒接受,《周易乾凿度》有云:“垂皇策者羲,益卦德者文,成名者孔也”,“三圣”。“三古”之说简而言之,即:上古时代!通天之6756黄河现神兽“龙马”!背4141上布满神奇的图案、圣人伏羲将其临摹下来!并仰观天文!俯查地理,而做“八卦”!中古时代,姬昌被纣囚禁于羑里!遂体察天道人伦阴阳消息之理!重八卦为六十四卦,并作卦爻辞。即“文王拘而演《周易》”,下古时代,孔子喜“易”!感叹礼崩乐坏、故撰写《易传》十篇、而在宋朝之前、对于重卦者多有疑义,一者王弼认为伏羲画八卦之后自重为六十四卦,二者郑玄认为神农氏重卦、三者孙盛认为夏禹重卦! 直至北宋欧阳修撰《易童子问》、9753认为《易传》七种之间有互相抵牾之处、并非孔子一人所作:“其说虽多。要其旨归。止於繋辞明吉凶尔,可一言而足也,凡此数说者!其略也,其馀辞虽小异而大旨则同者!不可以胜举也、谓其说出於诸家,而昔之人杂取以释经、故择之不精、则不足怪也、谓其说出於一人!则是繁衍丛脞之言也,其遂以为圣人之作、则又大缪矣,”(犹见《易童子问卷三》)。至于后世!疑古之风渐起!清代姚际恒所著《易传通论》与康有为《新学伪经考》都认为《易传》并非出自孔子之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钱玄同先生,冯友兰先生!顾颉刚先生,高亨先生、郭7405沫若先生等著名学者皆认为《易传》非孔子所作、顾颉刚先生则将《易传》成书年代推断为战国末期至西汉早期。唯有金景芳先生坚持认为《易传》乃孔子所作, 时至今日、长沙马王堆墓穴中发现的“帛书”中。已有不少记载间接证明《易传》的作者或相关作者大致是孔子,有待进一步考证!不过也当为盲目疑古者戒, 另一个方面,《周易》一书名字的由来也颇多争议! “周”字的含义!历来有两种说法,一为“周代”!二为“周普”,前者的寓意在于认为《周易》为西周时代的书,理由4628便是《周礼》有云:“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一曰《归藏》,一曰《周易》”!而此说认为《连山》为神农时代的筮书,神农也称“连山氏”,《归藏》为黄帝时代的筮书。黄帝也3199称“归藏氏”?后夏用《连山》!商用《归藏》,西周所用之书则冠以“周”字,名为《周易》!后者则取郑玄4266《易赞》、“‘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故而《周易》的“周”字。义为“周普”、 “易”字的含义主要的说法有以下几种: 一。“易”字的篆文为“(见右图片一) 小篆:易 ”,《说文》训为“易?蜥易!蝘蜓!守宫也。象形,”即“易”为蜥蜴之类,主取“变”之义。 二。《说文》又引秘书说“日月为易”、象征阴阳、 三。《周易乾凿度》云“‘易’一字含三义:所谓易也、变易也,不易也”。即简易、变化、不变三层含义! 四,“易”字的殷墟甲骨文为“(见图片二)”、取日出之时阴阳交变之义!1986也主于“变易”? 甲骨文:易 《周易》在古代文献中常被简称为《易》,至西汉初年被列为“经”书之一,世人遂尊称为《易经》、可见《周易》当以“易”为大义!而诸说纷繁!也莫过变易消息之理! 周易》的内容 今本《周易》的内容主要包括“经”和“传”两部分、 “经”部分、主要是六十四卦的卦形符号与卦爻辞, 所谓的“六十四卦”!是由“八卦”两两相重而得、“八卦”则是由“阴”,“阳”二爻三叠而成。 《周易》的“阴”、“阳”、分别呈中断的与相连的线条形状!即“––”与“—”?古人用阴阳范畴来表现寒暑、日月!男女,昼夜。奇偶等众3037多概念。正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 在“阴”7917与“阳”的基础上。圣人将其符号三叠而成8357八种不同形状!分别命名为不同的卦名并拟取相应的象征、称为“八卦”(也称“经卦”)。具体如下: 卦象 卦名 象征物 象征意义 乾天健 坤地顺 震雷动 巽风入 坎水陷 离火丽 艮山止 兑泽悦 接着!圣人再将“八卦”两两相叠,构成六十四个不同的六划组合体,即“六十四卦”(也称“别卦”)!每卦中的两个“八卦”符号、居下者称为“下卦”(也称“内卦”!《左传》称“贞卦”)!居上者称为“上卦”(也称“外卦”!《左传》称“悔卦”)、“六十四卦”每卦共有六条线条,称为“爻”、《说文解字》云:“爻!交也”。王弼云:“夫爻者何也!言乎变者也”、“爻”的原意也就是阴阳之交变,因此“––”称为“阴爻”!以“六”表示。“—”称为“阳爻”。以“九”表示!六爻的位置称为“爻位”?自下而上分别为“初”、“二”。“三”。“四”、“五”。“上”!如《蒙卦》: 自下而上的六爻分别称为“初六”,“九二”、“六三”!“六四”!“六五”、“上九”。 所谓的卦爻辞,即系于卦形符号下的文辞!其中卦辞每卦一则!总括全卦大意,爻辞每爻一则!分指各爻旨趣,《周易》共有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因而相应的也有六十四则卦辞和三百八十四则爻辞(由于《乾》《坤》两卦各有“用九”和“用六”的文辞!故将其并入爻辞之中、即总计三百八十六则爻辞)! “传”实际上是阐释《周易》经文的专著,即《彖传1424》上下?《象传》上下!《文言》,《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计七种十篇。因其阐发经文大义!如本经之羽翼!故汉人称之“十翼”。后世统称《易传》。 《彖传7031》随上下经分为上下两篇、共六十四节。分释六十四卦卦名。卦辞和一卦大旨!王弼曰:“夫彖者何也!统论一卦之体、明其所由之主者也、” 《象传》随上下经分为上下两篇,阐释各卦的卦象及各爻的爻象,释卦象者称为《大象传》。释爻象者称为《小象传》、 《文言》共两节!分别解说《乾》。《坤》两卦的意旨!故也称《乾文言》,《坤文言》、主要是在《彖》和《象》的基础上作出进一步阐发与拓展。 《系辞传8929》分为上下两篇。主要申说经文要领、贯彻卦爻辞的基本义理,文中对《周易》经文作了全面的辨析与阐发。一者抒发《易》理之精微,二者展示读《易》之要例、 7446《说卦传》是阐述八卦取象大例的专论,也是探讨《易》象产生于推展的重要依据! 《序卦传》是《周易》六十四卦排列次序的推衍纲要、揭示各卦之间的相承相受、前半段经《乾》至《离》共三十卦、主说天道!后半段自《咸》至《未济》三十四卦!主说人伦、 《杂卦传》犹言“杂糅众卦,错综其义”、将六十四卦重新编为三十二对“错综卦”?旨在阐发事物的发展在正反相对因素中体现的变化规律!   满意请采纳。
老子、庄子、孔子、孟子、荀子等各家学说的核心思想
  老子的核心思想是 无为而治庄子的核心思想是 道 !具有朴素的唯物自然观和辩证法因素孔子的核心思想是 仁 。以德治民、孟子的核心思想是 仁政(发展孔子的 仁)、义! 民贵君轻荀子的核心思想是 礼 。制天命而用之、唯物主义大师。
怎样理解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为什么性格会决定命运、因为命运很多时候是由我们在遇到一些关键的时刻!   事件时所做的选择而决定!而如何做出选择!又往往被我们的性格所左右!   所以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
商业名称中的核心要素是什么
  客户价值主张(customer value proposition, CVP) 凡是成功的公司都能够找到某种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方法!即帮助客户完成某项重要工作的方法。在此!“工6492作”的含义是指在特定情境下需要解决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只要了解了工作的含义以及工作的各个维度(包括如何完成工作的整个过程)!我们就可以为客户设计解决方案了、客户工作的重要性越高!客户对现有方案的满意度越低!你的解决方案比其他可选方案越好(当然还有价格越低)!你的客户价值主张就越是卓越,我们发现、提出客户价值主张的最佳时机是:其他可选产品和服务的设计都未考虑到真正的工作需求、而你此时却可以设计出圆满地!真正地完成这一工作的解决方案, 2411  长松“企业操盘手”——用最实操的方式,促进企业最高层管理文化高度统一!进而强大企业、   赢利模式(profit formula) 赢利模式是对公司如何既为客户提供价值。又为自己创造价值的详细计划,包括以下构成要素:   * 收益模式:价格×数量   * 成本结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规模效益!成本结构主要取决于商业模式所需要的关键资源的成本!   * 利润模式:在已知预期数量和成本结构的情况下!为实现预期利润所要求每笔交易贡献的收益、   * 利用资源的速度:为了实现预期营业收入和利润,我们需要多高0601的库存周转率,固定资产及其他资产的周转率!并且还要从总体上考虑我们该如何7832利用好资源?   人们往往把“赢利模式”和“商业模式”概念混为一谈。事实上!赢利模式只是商业模式的一部分?   关键资源(key resources) 关键资源(又称资产)是指向目标客户群体传递价值主张所需的人员、技术!产品!厂房,设备和品牌!这里我们关注的是那些可以为客户和公司创造价值的关键要素。以及这些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方式。(8452每个公司都有一般资源,但这些资源无法创造出差异化竞争优势)   关键流程(key processes) 成功企业都有一系列的运营流程和管理流程、以确保其价值传递方式具备可重复性和扩展性、这些6123流程包括培训、产品研发、生产。预算。规划、销售和服务等日常周期性工作。此外。关键流程还包括公司的规则!绩效指标和规范等,   上述四个要素是每个企业的构成要素,客户价值主张和赢利模式分别明确了客户价值和公司价值,关键资源和关键流程则描述了如何实现客户价值和公司价值,   《长松组织系统》工具包——用企业管理组织系统去培训员工。达到全员认同与全力支持,   这一框架看似再简4342单不过了。它的力量蕴藏于各部分之间复杂的互依关系、四个要素中的任何一个发生重大变化,都会对其他部分和整体产生影响。成功企业都会设立一个相对稳定的体系。将这些要素以持续一致!互为补充的方式联系在一起,、





服务保障

Copyright © 2005-2024 ,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驴友阁,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