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驴友阁首页 >> 桃花风水 >> 姓名测字 >> 有没有姓谭的名人?
谭姓名人的故事

有没有姓谭的名人?
  谭姓古今名人:   谭夫吾:著名战国时期吴国人物!   据《吴9971县志》记载,战国时期曾有一位名叫谭夫吾的人。以无比崇高的言行受到后代人的传颂。   谭夫吾是吴国人、曾与一位名叫张胥鄙的人交情甚笃,后来又因为一些事情绝交了、   后来张胥鄙触犯法律被捕入狱!7527将要处以死刑。尽管两人已经绝交,但谭夫吾仍惦记这位朋友、他命令自己的一些随从将他从牢狱中解救了出来,   当张胥鄙得知是谭夫吾救了他性命时!就找到谭夫吾!说道:“先生您义薄云天。我一介小人。跟您有天壤之别,因此我开始与您交好,后来又觉得不合适而与您绝交了、我听说君子不因为周围的环境而放弃自己的志向、1096改变自己的行为!今天我如果跟先生您逃走的话?虽然我会获得安全,但却因为贪生怕死而改变了自己的意愿和行为。这叫做因危易行,是我所不愿意做的事。”这些话说完后、张胥鄙以头触墙自杀了。   谭夫吾悲痛地说:“我要救他性命却不被接受。有讨好的嫌疑,我不明白他高洁的志向,而自9705作主张救他出来!这是我的愚鲁之处,哎。我这样愚笨。实在对不起君主,也对不住朋友,我真是太虚伪了,世人将因此而讨厌我、至于我自己,我是再也没有颜面活在这世上了!”说完这些!他也自刎身亡!   谭 峭:字景升,泉州人(今福建泉州),著名五代时9053期道教学者,   幼读经史、属文清丽、父唐国子司业洙,训以进士业、而峭爱好黄老!诸子及《穆天子传》《汉武帝内传》《茅君列仙内传》等书!5069立志修道学仙,后辞父出0335游终南山!太白山!太行山、王屋山,嵩山,华山。泰山等名山而不复返。其父驰书责之、乃复信曰:“茅君昔为人子亦辞9700父学仙?今峭慕之,冀其有益。”父知其求道心坚,亦无可奈何、而心常念之!每遣家童寻访!并2202寄以衣物钱帛。峭将父所寄衣赠贫寒人家,钱1528帛存放于酒肆。于嵩山师事道士9432十余年!得辟谷!养气之术,   惟以酒为乐。常处醉乡中、夏日穿乌裘、冬著绿布衫、或整天卧于霜雪中,人以为已死、视之,呼吸如故。状类疯癫、每行吟诗曰:“线作长江扇作天。靸鞋抛向海东边!蓬莱信道无多路,只在谭生拄杖前,”据南唐沈汾《续仙传》载:谭峭后居南岳!炼丹成,入水不濡!入火不灼!入青城而去。   唐末五代社会动乱、谭峭不求仕进荣显、而以学8407道自隐,   但他十分关心世道治乱、民生疾苦。乃著《化书》六卷一百十二篇、他认为统治者的剥削!压迫。是造成人民痛苦,3191社会动乱的基本原因?统治者的骄奢淫逸、享乐腐化,是加重剥削压迫!激化社会矛盾的内在因素,1957提出统治者应用道化!术化、德化、仁化,食化,俭化。以医治社会弊病!实现天下太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0252人民企求安定生活的愿望,   谭峭本老庄思想!认为世界万事万物皆源于虚、“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最后复归于虚!他写成《化书》后、交南唐宋齐丘。请其作序传世,宋齐丘遂占为己有。一时《化书》被名为《齐丘子》。以致南唐沈汾《续仙传》为谭峭立传时!未述及撰《化书》事!后陈抟揭露宋齐丘欺世盗名的丑行、称:“吾师友谭景升始于终南山著《化书》,因游三茅。经历建康(今江苏南京)!见齐丘……乃出《化书》授齐丘曰:‘是书之化!其化无穷!愿子序之!流于后世’,于是杖靸而去,齐丘夺为己有而序之耳。”自此!始正名为《谭子化书》,或称《化书》,元人赵道一编纂《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的谭峭传,即在《续仙传》的基础上补叙了陈景元所述陈抟揭露宋齐丘夺《化书》一事。   据《泉州府志》载称。南唐主曾赐谭峭以2064紫霄真人之号,   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王一清(号体物子)作《化书新声》时、在其序中称“紫霄谭真人《化书》”,表明道门中亦称谭峭为紫霄真人,故后遂出现将作《化书》的紫霄真人谭峭与正一先生谭紫霄相混淆!南唐沈汾《续仙传》未载谭紫霄事迹,所......余下全文>>!
历史上姓谭的名人有哪些
  谭嗣同、谭政!谭振林等著名人物。
方姓名人的故事
  方孝孺(1357-1402)、浙江宁海人。明代大臣、著名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蜀献王替他改为“正学”,因此世称“正学先生”,5146福王时追谥文正?在“靖难之役”期间,拒绝为篡位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刚直不屈。孤忠赴难!被诛十族。   古代名人:   方 雷:方氏始祖。本姓姜。字天震!乃炎帝最后一帝榆罔之长子,助轩辕伐蚩尤、因功而封河南禹州之方山,为华夏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重大贡献,其后裔以地为姓、至今已4700多年,传衍169世,   方弼。方相: 商朝殷纣王的两位镇殿将军. 因纣王荒淫无道,兄弟二人反出朝歌, 为周王朝建立作出巨大贡献, 后世人们把二人尊为显道神,开路神. 门神.   方 叔:周宣王时大臣,曾率兵车三千乘进攻楚国大获全胜. 为周室中兴一大功臣、名望如日中天、 《诗经》中《方叔》篇、描写了这场意义非凡的战争!恭贺用语"望隆方叔", 意思是有如方叔的崇高的名望与声誉、   方 储:浙江淳安人。东汉和帝方储以贤良方正对策9814为天下第一。任博士迁议郎、洛阳令。太常卿!5699死后追赠尚书令!黟县侯,葬淳安城内. 徽州和浙江等地都建有"方仙翁"庙.   方 干:浙江淳安人!唐才子诗人,生前未仕,死后却名扬天下. 人称“管无一寸禄!名传千万里!”遗诗三百七十余篇!有《玄英7413先生诗集》?成语"身后识方干",2529是比喻一个人才、生前无人赏识!死后才被重视。   方 清: 歙州(今安徽歙县)人、唐代宗时江南农民起义首领!   方太: 山东青州千乘人五代后晋名将. . 武定节度使, "郑王". 方太能征善战. 曾率兵数百人逆击敌兵万余人, 大获全胜.方太一生百战百胜, 可惜却受小人嫉妒被害身亡.   1381方 峻: 福建莆田人. 宋代著名的藏书家. 白杜"万卷楼", 总计藏书约在五万卷以上,为宋代全国最大的藏书楼.   方 訚:浙江淳安人!与兄方闳,弟方闻,同为北宋名士!时称8297“两浙三方,天下无双,”   方 琼: 湖北通4173城县人?民族英雄. 北宋兵部尚书. 靖康元年御金壮烈牺牲,高宗建炎二年建方琼宗庙于鸡鸣岭下建修方琼忠庙(庙现存)庙联云:"抗强敌保家邦勋功垂青史。光祖德建忠庙正气满人间"!清代!祀入县忠孝祠、立有方琼殉难碑,   方腊:北宋末农民起义领袖、宣和年间1120年他利用明教发动起义,建立政权称帝,号"圣公"。义军先后攻占东南大片地。
关于名人为国牺牲的故事
这个问题要回答起来可不短哪、你倒好、给个0分!要记得补分啊, 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南宋庐陵(今吉安)人、 南宋末年!朝廷偏安江南。国势弱小,北方蒙古族于1271年结束了内部争夺皇位的自相残杀局面?建立了元朝,接着把侵略矛头直指南宋、1273年,丞相伯颜统20万大军攻下襄、樊、5319以此为突破口?顺江而下。两年不到。便后临南宋首都临安的近郊。蒙古兵所过之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农田荒废。百业凋敝。这是一3553场空前残暴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南宋面临着亡国灭种的3685严重威胁,文天祥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出现的抗击侵略的伟大民族英雄、 南宋朝廷长期为投降派所把持。还在1259年、宰相贾似道5273便以称臣,割江北地区和岁纳银绢各20万两匹为条件。暗中屈膝求和!伯颜却意在灭宋!并不停止南侵。1275年,将贾似道十三万大军消灭、朝廷便再无可用之兵、此时宋恭帝在位。年仅四岁、太皇太后谢氏临朝听政。不得不发出“哀痛诏”!号召天下四方迅速举兵“勤王”、文天祥当时正担任赣州知府?他“7563捧诏涕泣”!并立即行动。在两三个月内便组织了第一支“勤王”队伍近万人,几经周折!赶到了临安。而在成千上万大小地方官中,带兵勤王的只不过他和张世杰三人而已!这个政权腐朽到什么程度!可见一斑!1276年正月十八日、伯颜兵临皋亭山,左相留梦炎早已投降叛变!其他大臣或已投降。伯颜虽愿受降!却要右相陈宜中去元营洽谈。陈哪有这个勇气。当天晚上便逃之夭夭。7447谢太后唯珂派人只剩下一个文天祥。他毅然临危受命、但不是去投降!他考虑是“战。守!迁皆不及施”、“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他甚至借此机会观察一下敌营的虚实以谋“救国之策”!但是他没有想到、正当他指斥伯颜扣押不能返回宋营,他的义兵则在同时被投降派命令解散。敌人的凶残不曾使文天祥受困、昏庸的朝廷和无耻的投降派却使他遭到了第一次严重的挫折。 1276年二月初九日,文天祥被押送去大都(今北京)!行至京口(今镇江)!在义士的帮助下!逃脱了虎口!据他在《指南录后序》所记,至少有十六次倖免于死!经过千辛万苦,于四月初八日逃到了温州。此时他听说度宗的两个儿子(即恭帝的两个兄8585弟)已逃到福州!于是立即上表劝进,不久。被诏至福州!任右丞相兼枢密院事,后又命为同都督、七月、文天祥便在南剑州(今福建南平)打起帅旗。号召四方英雄豪杰。各各起兵。民复失地。1277年三月。文天祥统兵进军江西!0475收复南部数十州县、同时围困赣州!湖南!湖北皆起而响应,震撼了江南、鼓舞了人民的反侵略意志。使元统治者大为惊慌,元忙调40万大军来解赣州之围。另派兵五万追 击文天祥,文部不过五千馀人!这年八月。空坑一战、遂致大败、部将数人牺牲!文妻及子女皆被俘!赵时尝在紧急中假扮文天祥,吸引了元军、文才得乘间逃脱,赵随即被杀。这是文天祥在一年多时间内所遭到的第二次重大挫折、 但是文天祥并没有灰心丧气、他下定决心抗元到底、1278年11月!他收拾残军!加以扩充。移兵广东潮阳?不幸于十二月二十日兵败五坡岭、文天祥自度难以逃出重围、当即吞服随带的冰片。以求一死,免遭污辱,但他并未死!而在昏迷中被俘了、这是他遭遇的最后一次严重的挫折、从此以后!文天祥便再也不能统领义军在1614战场上与元军拼杀、 文天祥被俘后、打定主意!只求义死而不求苟生、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还在伯颜将他扣押北营时、他便明白地告诉对手:“宋状元……所欠一死报国耳,宋存与存、宋亡与亡。刀锯在前。鼎镬在后。非所惧也、何怖我。“1279年十月!元平章阿合马来文天祥囚所劝降!文天祥长揖就坐。不把他放在眼里!阿......馀下全文>>、 ,。
谭姓和那些姓是相克的
  谭姓和谈姓不完全一致、属于两个姓。不能通用。但两个姓中的一部分支派有牵连,确属一个姓! 谭姓来源 1!出自姒姓。即我国谭氏家族的祖先!正是出自圣君夏禹4301的姒姓后裔!据史书记载。周朝初年大封诸侯时、建立谭国(今山东省章丘县西),爵位为...、
于姓的名人故事 50字
  于谦七岁时、有个和尚惊奇于他的相貌。说:“这是将来拯救时局的宰相!”八岁时!他穿着红色衣服!骑马玩耍。邻家老者觉得很有趣!戏弄他说:“红孩儿!骑黑马游街!”于谦应声而答:“赤帝子。斩白蛇当道、”下联不仅工整。而且还显露出他3367非同寻常的气势。。
姓谭历史人物
  谭姓名人     谭子:古谭国国君。谭氏开姓祖先?     谭拾子:齐师围谭后第16代谭子。与战国四公子齐名!     谭忠:唐敬宗时幽州大将军,     谭全播:宋太祖时防御使,     谭溥:明宣德壬子(1432年)举人、仕至南京户部侍郎。     谭元春:文学家。与钟惺同为“竟陵派”创始者、     谭纶:明代抗倭名将。官至兵部尚书,与戚继光齐名、世称“谭戚”、     谭希思:明中宪大夫,著有《大明纂要》!《四川土夷考》!均入《四库全书》!      谭嗣同:清末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维新运动领袖,     谭绍光:太平天国慕王。     谭延凯:北伐时期国民政府主席,复任行政院长!世代书香、为湖南谭氏望族!   参考资料:baike.baidu.com/view/38435.html?wtp=tt、
关于学习的名人故事
2563  凿壁偷光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2062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8070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7414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悬梁刺骨   《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9830世大儒!” 《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   映雪囊萤   晋孙康家贫,9082冬夜映雪光读书。晋车胤家贫。夏夜练囊盛萤。借萤火虫的微光读书!事见《初学记》卷二引《宋齐语》!《晋书·车胤传》?   目不窥园   《汉书·董仲书传》:“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帏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洛阳纸贵   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气得很。不肯好好学习、   有一天,左思的父亲与朋友们聊天、朋友们羡慕他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左思的父亲叹口气说:“快别提他了、小儿左思的学习。还不如我0085小时候、看来没有多大的出息了、”说着。3718脸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听到了!他非常难过。觉得自己不好好念书确实很没出息。于是。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左思渐渐长大了?由于他坚持不懈地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文章也写得非常好。他用一年的时间写成了《齐都赋》,显示出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为他成为杰出的文学家奠定了基础,这以后他又计划以三国时魏,蜀、吴首都的风土。人情。物产为内容!3113撰写《三都赋》?为了在内容!结构,语言诸方面都达到一定水平、他潜心研究,精心撰写。废寝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学巨著《三都赋》终于写成了。   《三都赋》受到谅也评!人们把它和汉代文学杰作《两都赋》相比。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喜爱《三都赋》的人只能争相抄阅!因为抄写的人太多,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全城纸价大幅度上升、   故事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   断齑画粥   宋·释文莹《湘山野录》:“范仲淹少贫!读书长白山僧舍。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两块。断齑4703数十茎啖之、如此者三年、”   闻鸡起舞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4859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1366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1960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   胸有成竹   北宋画家文同!字与可、他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文同画竹的妙诀在哪里呢。原来。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睛风雨。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每当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铺纸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目积月累!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笔,在画纸前一站。平日观察到的各种形态的竹子立刻浮现在眼前,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非常从容自信,画出的竹子、无不9566逼真传神,   当人们夸奖他的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   有位8207青年想学画竹。得知诗人晁补之对文同的画很有研究、前往求教、晃补之写了一首诗送给他,其中有两句:“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   铁杵磨针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2957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4150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5328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7470令李白很惭愧,于3130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百家姓当中有“邱”这个姓吗?“邱”这个姓来历有故事吗?从古到今姓“邱”的名人都有那些。
  你百度一下“邱”就全出来了,给你个连接地址自己看看吧http:/...46.htm、
古代姓董的名人故事100字
  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的仆人杀人后藏匿在湖阳公主家。董宣乘公主外出的机会将这个仆人正法、湖阳公主企图借弟弟光武帝的威势压倒董宣,可董宣不买账!在皇2262帝面前据理力争,坚持原则,不肯违心认错,被光武帝封为“强项令”!。





服务保障

Copyright © 2005-2024 ,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驴友阁,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