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驴友阁首页 >> 风水知识 >> 肖姓的来源是什么?
姓肖的来源

肖姓的来源是什么?
  说法一:萧姓原出于子姓!在春秋时期。宋国有一名将名叫南宫长万。在攻打鲁国时战败被俘。被囚于后宫。几个月后才回到宋国!宋闵公为此曾多次取笑他,长万因被触痛处而恼羞成怒!一次乘酒兴杀死了闵公!并从此公开叛乱、另立公子游为君、宋国群公子纷纷逃往萧邑(今安徽省萧县西北)!后来宋国微子之后大心率王族弟子及随从组建的军队!诛杀了南宫长万、平息了这次叛乱、扶闵公之弟御说继位。是为宋桓公、5446宋桓公因大心平叛有功、就把大心封于萧地。以为附庸,建立了萧国、称大心为萧君,人称萧叔大心、公元前五九七年萧被楚所灭。其子孙遂以国为氏!称为萧姓。大心也就被后人尊为萧姓的得姓始祖,对于说法一、有这样生动地描述:春秋时,宋国有一员猛将叫南宫长万!在攻打鲁国时被俘,鲁庄公把他囚禁在后宫中、几个月后才把他放回宋国。公元前682年秋的一天、宋闵公同南宫长万在后宫博戏(古代的一种赌局)、闵公的宠姬也在旁边观看、长万看着她们说:"还是鲁宫的美女漂亮。天下诸侯没有比做鲁君更快活的了,"闵公一向以这几个姬妾的姿色自矜!听了这话很不高兴,就嘲笑长万说:"像你这种当俘虏的人怎么懂得美不美呢。"这一下触到了南宫长万的痛处!他顿时恼2997羞成怒,一拳就把闵公打死了!接着他又杀死大夫仇牧和太宰华督!另立公子游为君,宋国公子纷纷逃往萧邑(今安徽萧县)!萧邑大夫是宋国始祖微子启的后裔、名叫大心!他把这些公族子弟及他们的随从聚合起来组成一支军队,又到曹国请来援军。逐杀了南宫长万及其同党。平息了这次内乱!闵6390公的弟弟宋桓公即位后。把大心封在萧为附属国。称为萧叔。萧国后来被楚国所灭,大心的后世子孙遂以封地命姓。称萧姓, 说法二:古代嬴姓部落首领柏裔之后作士于萧、便以"萧"为姓。叫萧孟亏!其后0065沿袭姓萧?sannong.cuncun8.com/...=32764!
方姓的来源?
  姓氏起源     “方”出自姬姓,以字为氏、西周后7752期宣王时有大夫方叔(姬姓!字方叔)。因功受封于洛(今河南洛阳)!他的子孙以他的0552字为氏!称方氏、史称方姓正宗!   出自方雷氏及方相氏之后裔。传说神农有后裔开始得雷姓。传至8代孙帝榆罔之子雷。黄帝伐蚩尤时!因功被封于方山(大致为今河南叶县南)。其后子孙有以地为氏姓方。又有方相氏。黄帝时嫫母之后、亦为河南方氏、   出自姬姓,为翁氏所分。西周初年、昭王的支庶子孙受封于翁山!后以邑名为氏姓"翁"。宋初有福建泉州人翁乾度。生有6子、分姓洪。江。翁!方!龚、汪6姓。其中第4子分姓方,其3507子孙也姓方,    自古方姓出英雄   各位乡亲父老!我看要在你们广东找出一条英雄好汉,恐怕很难的噢。你放屁。来者(胆敢)何人,我0599你都不认识!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无敌神拳,方世玉是也,   相传在很久以前。广东出了一位英雄叫方世玉!如今方姓在广东分布很广、而且自古以来方姓的确出了许多英雄豪杰!那么方姓人0408家的祖先究竟是谁呢。   方姓是中国百家姓中得姓较早的一个,而且是少数天子御赐的姓氏之一!正如银幕上4435那个为我们所熟悉的英雄形象--方世玉一样!纵观方姓两千八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方姓不愧为英雄辈出、方姓始祖方叔就是一位朝廷功臣,方叔姓姬,名袁,字方叔!他曾奉周宣王之命,南征荆蛮!平息叛乱、为周室的复兴立下大功。周宣王为了表彰他的功劳、赐他的子孙以方为姓。   方姓起源的另一种说法,是炎帝将一块被命名为方山的地方封给他的第九代孙雷。雷的子孙也就以地名为姓。姓方了,   这里是东莞市厚街镇河田村!明朝初年!方姓人家的祖先就来到这里、   方葵枝:从禹州到河南光州固始这个地方,我们河田的祖先是方叔的后人!在福建莆田!从莆田一路发展!发展到第九代、来到这里发展!现在发展到第三十代,   在广东!方世玉的名字家喻户晓,而提起明朝著名爱国学者方孝儒、全国各地的方姓后裔都会骄傲的说,他是我们方姓人氏的榜样。方孝儒曾深受朝廷器重、凡国家大政、都要征求他的意见!1402年,燕王朱棣起兵篡位,召方孝儒起草即位诏书,因遭到愤然拒绝,6200而将方孝儒磔于市。并诛斩十族,死者多达870余人、由于方孝儒性格正直忠烈。人称正学先生、每年。方氏后人都会进行祭祖活动!来祭奠这位的方姓英雄!   方葵枝:我们的祖先从河南到福建!从福建莆田到河田、所以我们就叫河田!不要忘记河南和福建两个地方!不要忘记老祖宗!   早在唐代。河南的部分方姓就已经开始了南迁的步伐,进入福建。广东等地区!明清时期。方氏家族日渐昌盛、方氏后人凭借着自己的勇敢与勤劳、日渐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像河田村抗日英雄方玉书老先生的家,就是祖居了600多年的明朝建筑、如今方老先生一家四世同堂、其乐融融。   方葵枝:方6156老先生!像这位方老先生家里面,现在是几代人!四代同堂。这位是您的、妈妈、您的老母亲、今年多大岁数啊!九十七岁了!您8213今年多大岁数了、七十七岁。   其实,不仅是河田村的方姓来自于福建。台湾的方姓也多半是从福建迁移而至的!方姓入台时间较早!多半是在明末清初作为头几批开垦台湾的先民登上宝岛的、方姓是台湾第49大姓!他们遍布于全省各个角落?其中台南的方姓最多,嘉义!台北两地也是方姓的聚居地!   自古方姓出英雄。闻名于3651海峡两岸的方氏名人不胜枚举!在方孝儒之前、还有宋代与水泊梁山宋江齐名的南方农民起义领袖方腊、他为中国反封建历史书写了不灭的功绩,近现代还有著名革命家,8973军事家方志敏、从古至今。方姓以其忠烈英勇的气概闻名于世!从始祖......余下全文>>,
肖姓的来源 我们这地方叫肖集,不知道和肖姓有没有根源
  在古代!肖姓极为罕见!历代史书都很少见到。甚至连宋代《百家姓》,明代《千家姓》中都不曾见到肖姓!只是在明凌迪知的《古今万姓通谱》中,才首次出现了 “肖”姓!载汉代有肖安国。肖绍!明时有肖靖者。宣德时举解元等等、在廿四史中、也惟有《辽史》。《元史》提到有肖姓人物,均是少数民族、 0746至于“肖”姓的起源,无从查考,陈剑在《战国金文两篇》中提到,“‘(梁惠王)廿七年大梁司寇鼎’!0204刻铭一行20字:‘梁廿又七年、大梁司寇肖(赵)亡(无)智金寸(铸),为量容半,下官,’作为国名!姓氏的‘赵’,在古文字材料中大多就写作‘肖’。”另外,也有人猜测。部分“肖”氏是来自原本姓“萧”!但后来因犯罪被贬姓的家族、这也8805很有可能!中国古代有褫夺原有姓氏,贬改他姓以惩罚罪人的作法、萧氏自身就不乏这方面的例子!一个4010是南梁萧纪?他在与萧绎争位败亡后。萧绎以为他不配再用“萧”这个高贵的姓氏!因此“赐姓饕餮氏”(《梁书》)!另一个是南齐萧子响,因叛乱被杀。“赐为蛸氏”(《南齐书》)。 萧。肖1569两姓后来混用!     姓萧的8206名人嘛?就多了,   像萧何。萧峰等等,
“丁”姓的来源
  姓:罚丁     由来: 周武王灭了商国以后,大封诸侯。他重要的封国之一为齐国,开国君主是吕   尚、吕尚5482死了以后!他的儿子丁公吕及接替他的位置,丁公吕及的子孙中有一支用   “丁”为姓。此外!丁姓还有三支是其他姓所改的、分别形成在三国时的吴国,北   宋!明初,吴国宗的亲戚孙匡、因违军令、改姓为丁!北宋时有个无赖叫于庆。为   了攀附姓丁的宰相。改姓为丁,明初有个丁鹤年、回族人,入中国以后便用丁作为   姓!秦汉时期。丁氏的聚地主要是在现在的山东!江苏省境,同时已经有的迁到现  7227 在的河北、陕西!广西。湖北等省,三国。西晋时期!丁姓在江南分布更为广泛。   清嘉庆年间,闽粤丁姓有移居台湾的,此后又有人徙居到泰国,新加坡。美国等国   ,4118丁姓名人辈出、东汉有经学家丁恭、公元968年、     丁部和他的儿子丁琏削平十二使君后、创建越南丁朝、称为瞿越国、历时12年!北   宋有个藏书家丁岂、文字训诂学家丁度。明代有个画家丁云鹏、清代有文学家丁耀   亢。“西泠八家”之首丁敬!四5591川总督丁宝桢,节度水师、事务大臣丁日昌,藏书   家丁丙,海军将领丁汝昌,近现代有地理学家丁谦!医家丁甘仁。医学书局创刊办    人丁福保!农学家,水稻专4688家丁颖!丁姓在现在的中国姓氏中居在第46位、、
常姓的来源
  常姓的来源有三支!第一支常姓是以父王字为氏的、根据《姓氏考略》上记载,黄帝的大臣中有常仪和大司空常先。常先、常仪的后代以常为姓、称为常氏!因此,常姓得姓至少有4000多年!是一个古老的姓氏、第二支常姓出自姬姓。是以邑为氏的!根据《元和姓纂》7051上记载、卫君康叔的贰孙被封于常邑!后代以邑为姓。亦称常氏!卫是春秋时代的一个诸侯国,由周武王的少弟康叔所建。所在地就在沿着黄河流域的河南和河北一带,卫国后被秦二世所灭!康叔支孙的后代则有以邑为姓,而称为常姓!第三支常姓出自恒姓、源自避讳改姓!根据《通志·氏族略》上的记载!宋真宗年间、恒氏为了避宋帝赵恒的名讳、改为常氏、望族居于平原郡、即现在的山东省平原县南!,
姓冯的来源。
   冯姓发源地--河南荥阳冯城     一、出自姬姓,为周文王(即西伯侯 姬昌)之后,第十五子毕7503公高后裔毕万的封地冯城!属于以居邑名为氏。冯氏系系承毕公高!始祖冯文孙,   据《元和姓纂》。《后汉书》等所载、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后裔毕万!西周时,在晋为大夫。当时晋献公陆续功灭了许多小国、将其地分封给有功之臣。其中包括毕万的7210一支孙被封于冯城(今河南荥阳西),其后子孙以邑为姓氏。称冯姓!世代相传至今,为河南冯氏!     二、出自归姓,出自春秋时1698郑国大夫冯简子的封地冯邑?属于以居邑名为氏、   据《世本》记载,春秋时郑国有大夫冯简子,因封邑在冯而得氏,其后子孙以冯为氏,    春秋时期除毕公高一脉冯姓外、据《世本》所载!郑国著名8905大夫简子!以善断而名闻诸侯。他在任期间!郑国与周边诸侯的纵横往来,攻战联盟等大事!郑国君主都要向他咨询!简子广纳贤士,集思广益,其判惭。决策无一不精当。深得郑君赏识!为褒奖简子的政绩与贡献。郑国君以冯邑(今河南荥阳冯城)封简子,简子入居冯邑后、遂号冯简子!而他的封地冯邑、正是后来并入魏国的冯城(河南荥阳)!因此,长卿受封冯城之前。冯2404简子的后代便早巳在此生活多年!只因简子的名位远不及毕万及其后裔,所以被忽略或有意2966淡化了!   因此,源于河南的冯氏应由两部分组成。即先期的冯简子及其后裔和后来居上的毕魏世家。他们都可以称为冯姓之源或冯氏正宗。   而且从冯姓产生的过程来看,姬、毕、魏,冯在一定程度上讲“三千年前是一家”。   据2007年5月在广东省潮安县归湖客安[曲湾]村冯卫中家发现的[冯氏族谱]明确记载简子是毕公高之第十四世孙,系如吾之子.我认为这一记载十分确切地解决了冯简子的身份来源问题.还有一些家谱也记载始平堂世系为毕公高之后!称始平堂世系者为冯简子支脉. 冯简子和魏长鲫均应是毕公高之后,也是冯氏正宗.     三!为司马迁的后代改姓冯   为西汉司马迁之后.司马迁因受奸人所害,为逃避追杀,司马迁长子司马临将司字加一竖改姓同.司马迁次子司马观将马字加两点水改姓冯.这在古籍中虽然没有记载,但在民间有不少传说,,陕西省韩城芝川镇徐村有司马迁之墓和司马祠,徐村原住居民是冯同二姓,两姓有冯同不分,冯同不婚的习俗,二千多年来,冯同二姓均认同祭拜司马迁为共同先祖的事实,加之以家谱为佐证,司马迁后代有冯姓,是完全能够认定的.这是冯氏源流上又添了新支脉.   少数民族姓。湘南瑶族有冯姓,     四。源于其他冯氏?出处待考!   1. 出颖川者!为汉征西大将军冯异之后,   出于颍川(河南省)的冯氏。是东汉光武帝的征西大将军冯异的后代!冯异就是著名的“大树将军”。曾经为光武帝平赤眉、击匈奴!军功彪炳!后来被封为阳夏侯!腾达非常!据安0776徽歙县鸿飞冯氏族谱记载。冯异是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后裔毕1709万的第十九世孙!歙县冯氏始祖 冯 繁:由青州迁往歙州任刺史!敬宗进逝世于官!其季子定墓而后居,谱遂以定为迁歙一世祖!   2. 出上党者!为左将军冯奉世之后。     2. 出上党者!为左将军冯奉世之后,   上党(山西省)的冯氏、则系汉代左将军冯奉世的后代、冯奉世也是一位威震诸夷的大将、汉宣帝时!曾经出使西域各国!接连击败了莎车等国。1019后来又以破羌之功,被封为关内侯   3. 出长乐者。为宜都侯冯参之后!   4. 出京兆者、为燕王冯宏之后、   5. 出弘农(河南省)者!为西魏宁州刺史冯宁之后。   6. 出河间(河北省)者、为唐监察御史冯师之后、...余下全文>>!
兰姓的来源50字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君主郑穆公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春秋时期郑国君主为郑穆公姬兰。在周宣王执政时期,把同父异母少弟姬友封于郑(今陕西华县)。称郑桓公!为西周最后分封的一个诸侯国!郑国传至周襄王姬郑二十五年(郑穆公姬子兰元年,公元前627年),郑桓公的孙子姬子兰即位!传说,郑穆公之母在生他时!梦9359见天使手执一株兰草!异常恭敬地赠予她。其时幽香扑鼻,醒来似乎余味无穷,不久即产下一子。遂将其取名为“兰”。姬子兰在位二十二年,逝世后谥号为“穆”。史称郑穆公。其支庶子孙中有0647的以王父之名为姓氏者!称兰氏!世代相传至今、文字简化改革之后,兰氏简笔为兰氏、史称兰氏(兰氏)正宗!。
李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
  主要来源    1.源于嬴姓和姚姓   据北宋中叶的《新唐书·宗室世系》一书记载:李氏源出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的直系后裔。皋陶做了尧帝的理官。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其子孙以官为氏、称|理氏、老子李耳是第一个以李称姓的、   2,其他来源   源于改姓。赐姓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平定哀劳夷后?曾赐当地各少数民族以赵。张,杨、李等姓   北魏鲜卑族有复姓叱李氏,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全4878面汉化政策!改为汉字单姓李氏   在回族姓氏中,有不少姓氏是历代皇帝赐予的姓、如李,达,答。张。白!沐、陕、郑。朱!金等姓,回族李氏是七世纪以来少数波斯人和阿拉伯人来中国并定居   3.少数民族李姓     历史名人   李利贞(公元前1069年—公元前992年),原名理利贞、是李姓的得姓始祖、是老子李耳的祖先。 上2053古帝王颛顼之後皋陶后代理徵。字德灵!封为中吴伯!在殷纣王时任理官!   李耳(老子):春秋末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的创始人?着4652有《老子》老子。又称《道德经》,      李冰:战国时期水利家,被秦昭王任为蜀郡守、他依法治水。修建了驰名中外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为国家农业生产!水利工程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奉为川神、   李悝:战国初期魏国著名政治家?所著《法经》在中国古代法律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李牧:(公元前。~前229年),战国时期赵国人,战国末年著名军事家,   李斯:(公元前?~前208年),上蔡人(今5092河南上蔡)!著名秦国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    李信:战国时代秦国将军!   李广:西汉名将。多次参加反击匈奴的战争。以勇敢善战著称。在任右北平太守时!匈飞将军李广奴数年不敢攻扰、称之为"飞将军"。   李陵:(公元前?~前74年),字少卿,陇西成纪人(今甘肃秦安)、名将李广之孙。著名西汉将领、   李忠:字仲都。东莱黄人。云台二十八将之十五、   李固:(公元94~147年),东汉大臣!字子坚!汉中南郑人(今陕西汉中)。曾在东汉时任三朝(顺帝。冲帝、质帝)太尉,博学多才、能言善变。不畏权贵。敢于抗争!故有“北斗喉舌”之美誉。   李膺:(公元110~168年)、字元礼,汉朝颍川襄城人(今河南襄城)!著名东汉政治家、满腹经纶、被誉为“天下模楷李元礼?”   李育:东汉一代名儒。    李尤:东汉文史学家?广汉雒(今四川广汉0082雒城)人!年7274少时以能文著称、曾撰《蜀记》、安帝时为谏议大夫!受诏与谒者仆射刘珍等共撰《东观汉记》。   李傕(?-198)凉州北地郡人!汉末三国时群雄之一。东汉末年的凉州军阀!权臣、曾挟持汉献帝!专政四年、   李典:(公元174~209年)、字曼成!山阳钜野人(今山东山阳)!   李登:(生卒年待考)、著名三国时期魏国音韵学家、任左校令。著《声类3821》十卷?以宫、商,角,徵,羽五声区别字音、尚未分立韵部!是最早的一部韵书、   李密:西晋文学家?所著《陈情表》以侍亲孝顺之心感人肺腑、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影响深远,   李充:东晋著名的文学家。文论家,目录学家。书法家、   李5707式:东晋书法家、   李颙:东晋文学家、   李暠: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人,东晋十六国时期西凉武昭王!政治家!文学家!曾著有《述志赋》,《槐树赋》,《大酒容赋》等多篇!   李冲:陇西成纪0071(今甘肃静宁)人?北魏时期2040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李骞:字希义,赵郡平棘人。南北朝时文学家。博涉经史、富文藻!      李孝贞:赵郡柏人。南北朝时文学家。少好学!能属文,孝贞著有文集二十卷,《隋书本传》行于世......余下全文>>!
何姓的来源!要简洁!!!
  一!来源有五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相传黄帝是少典之子,本姓公孙   !因居于姬水之滨!故而改为姬姓!其后裔后稷被周人尊为始祖!后    周成王(周文王之子)弟唐叔虞裔孙韩王安为秦所灭?子孙避难逃亡   到江淮一带,当地人因"韩"、"何"音不分,后误写为何、子孙沿用!   2、唐代的"昭武九姓"之一有何氏?隋唐西8226域阿姆河?锡尔河流   域各氏族统称为"昭武九姓"!即康、史。安、曹,石!米、何、火寻   和戊地!   3。出自冒姓或赐姓。如汉时有叫何苗的、其本姓朱。冒姓何、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鲜卑复姓贺拔氏为单姓何氏,五代吐谷浑亦   有何氏、吐谷浑亦作吐浑、为6045鲜卑的一支?元末吐蕃宣抚使锁南之子   铭入明、被朝廷赐姓何氏,其后也有以何为姓的、   4。以名为姓,《汉书.五行志》载,西汉时有朱何苗者!以己名   的第一个字为姓。改姓何名苗,他的子孙沿袭下去形成望族。成为何   姓的另一支,   5,少数民族改姓何。据《五代史》载,唐时北方少数民族吐谷   浑氏、2479其中有的改为姓何,   二!郡望堂号  1,堂号   "水部堂":南朝何逊、官尚书水部郎。诗文很有名,著有《   何水部集》,   2、郡望   庐江郡:秦代九江郡在楚汉之际分出一部分0258为庐江郡!相当   今安徽省庐江一带长江以北地区、    东海郡:秦时置郡!治所在郯(今山东郯城北)、   陈 郡:秦时置郡!西汉改为淮阳国、东汉改为陈国!治所   在陈县(今河南淮阳),   郫 县:秦时置郡!此支何氏。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大臣何武   ,   扶风郡:汉武帝太初元年置右扶风。为三辅之一。此支2450何氏   。其开基始祖为汝阴(今安徽阜阳)何1497氏6世孙何比干及平舆(今属   河南)汉吏何并?,
揭姓的来源?
  揭姓的来源据《姓氏考略》所载?西汉初0714年有揭阳定?为功臣。原姓史氏。官拜揭阳令,以任职的地名为“揭阳”氏、后改为单梗皆氏。揭阳在广东省东部,榕江上游。汉朝始置县!县治在今揭阳县榕城镇、,





服务保障

Copyright © 2005-2024 ,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驴友阁,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