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驴友阁首页 >> 风水知识 >> 康田这个姓氏的来源是?
姓田的来源

康田这个姓氏的来源是?
  康姓、起源于卫国始祖康叔的谥号、     康氏的始祖!是卫国的康叔!据《史记·卫康叔世家》记载。康叔!本名姬封,是周武王的同母弟弟?武王得天下后、被封于康地(今河南禹州)?故称康叔、周武王死后,发生了叛乱,周公姬旦兴师平定了叛乱!把商故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封给康叔,建立卫国。建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姬封被封于卫国后、称卫康叔,他到卫国后因借鉴殷朝兴亡的经验教训!爱惜民力、治国得法。因而得到了民众的拥护、后来,他被周成王任命为周朝司寇,掌握生杀大权。此后,卫康叔的子孙。就以他原来的谥号为姓氏、就是康氏。唐人林宝《元和姓纂》就有记载:“康、卫康叔之孙5307以谥为姓也、”     康氏姓源,除了康叔这一支汉族后裔外!还有一支来自西域、据《汉书》。《旧唐书》等书记载,古代西域有个康居国,约在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由于当时大汉声威远播!汉成帝时康居国王曾遣王子入汉!从此定居下来!古9705代还有一个康国,故地在原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地区。一度1137曾属唐管辖、这两国来中国的使者!来中国后定居下来?他们都以国名为氏。也称康氏、又据《宋史》记载、宋朝时的匡姓者为避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名讳。皆改姓康氏!但其中主要的还是康叔后裔和西域康居国这两支、     康叔的后裔早期主要是在今河南北部发展,卫国曾三次迁都、卫文公时迁都楚丘(今河南滑县东)。卫成公时又迁至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后被魏所灭,后来又复国迁到野王(今河南沁阳)!几次迁都、使康氏的后世在更大的范围内得以繁衍,汉代、康氏有北迁至今河北等省者。也有南迁到江浙一带的。据8231宋人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汉代由康居国人到中国定居的康氏。初期居住在今河西走廊一带、至晋代。因战乱又迁到蓝田(今陕西蓝田)?0633后逐渐向东南迁徙、源于北方的康氏、于唐初渡江南迁。定居于江苏,浙江一带。并在会稽(今浙江绍兴)繁衍昌盛、成9166为当地的郡望?故南方各地的康氏多出自会稽、唐代、京兆(今陕西西安)也是康氏郡望之一、康氏还分布于今山西,山东等地!宋朝时期!又有迁至四川、福建者!明代,康氏分布更为广泛,有迁至江西泰和、湖南邵阳、广东顺德等地者,从清代开始!闽。粤的康氏陆续有人迁至台湾!后又有移居海外者。     康氏较著名的有:三国时期的康泰,是中国早期到海外的旅行家之一、经历和传闻的国家有一百几十个,三国时的高僧康僧会。康居人!他通天文,谶纬之学,尤娴经律、是江南佛学的创始人。康承,
满姓的来源
  满(传统百家姓排名第351名)   【起源】满姓源出有三: 1,出自妫姓!为黄帝後人舜的後代、西周初!周文王将舜的後裔胡公满封在陈,建立了陈国,子孙将祖字为氏!姓作满!   2、出自3525回族中有满姓、满姓取自经名「满蘇尔」的首音!“   3!出自他姓所改。旧由“瞒”氏讹音变为满氏。 【地望分布】山阳郡:此郡的地点有两个,一个是汉武帝建元年间设置的山阳郡。地点在今天的山东省境内。治所昌邑。相当於今天的山东金县西北。还有一处是东晋年间从广陵郡分置出来的山阳郡、治所在山阳!相当於今天的江蘇省淮安市。河东郡:秦朝时期置郡,相当於今山西省黄河以西夏县一带、 汝南3718郡:汉朝设置、治所在上蔡!相当於今天的河南省上蔡县西南,     京兆郡:太原!高阳!平昌。 太原郡,秦朝时置郡、相当於今山西省五台山以南,霍山以北的地区、【家族名人】满 宠: 三国时魏国太尉!他曾为魏国立下显赫战功,且为官廉洁奉公、生活俭朴、他立志刚毅、勇而有谋!不治?生,家无馀财、满宠之子满伟,孙满长亦有名。满 奋: 晋朝时期尚书令!昌邑人。清高雅致!6300任职司隶校尉,满朝荐:明朝时期麻阳人?万历年间进士。担任咸宁令、光宗年间担任尚宝卿,後来因为上书引起了当政者的不满,被遣送回原籍。崇宗的时候又被任用为太仆卿!   望采纳哦、
方姓的来源?
  姓氏起源     “方”5218出自姬姓!以字为氏,9957西周后期宣王时有大夫方叔(姬姓,字方叔),因功受封于洛(今河南洛阳)!他的子孙以他的字为氏,称方氏!史称方姓正宗。   出自方雷氏及方相氏之后裔、传说神农有后裔开始得雷姓、传至8代孙帝榆罔之子雷、黄帝伐蚩尤时,因功被封于方山(大致为今河南叶县南)。其后子孙有以地为氏姓方、又有方相氏,黄帝时嫫母之后。亦为河南方氏、   出自姬姓!为翁氏所分,西周初年、昭王的支庶子孙受封于翁山,后以邑名为氏9929姓"翁"!宋初有福建泉州人翁乾度,生有6子,分姓洪!江。翁!方、龚,汪6姓。其中第4子分姓方!其子孙7866也姓方,   自古方姓出英雄   各位乡亲父老、我看要在你们广东找出一条英雄好汉、恐怕很难的噢!你放屁、来者(胆敢)何人、我你都不认识、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无敌神拳!方世玉是也,   相传在很久以前,广东出了一位英雄叫方世玉,如今方姓在广东分布很广!而且自古以来方姓的确出了许多英5716雄豪杰。那么方姓人家的祖先究竟是谁呢、   方姓是中国百家姓中得姓较早的一个。而且是少数天子御赐的姓氏之一、正如银幕上那个为我们所熟悉的英0994雄形象--方世玉一样,纵观方姓两千八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方姓不愧为英雄辈出,方姓始祖方叔就是一位朝廷功臣!方叔姓姬、名袁。字方叔。他曾奉周宣王之命。南征荆蛮,平息叛乱、为周室的复兴立下大功,周宣王为了表彰他的功劳!赐他的子孙以方为姓,   方姓起源的另一种说法?是炎帝将一块被命名为方山的地方封给他的第九代孙雷。雷的子孙也就以地名为姓?姓方了、   这里是东莞市厚街镇河田村!明朝初年!方姓人家的祖3640先就来到这里。   方葵枝:从禹州到河南光州固始这个地方,我们河田的祖先是方叔的后人。在福建莆田!从莆田一路发展!发展到第九代,来到这里发展。现在发展到第三十代,   在广东,方世玉的名字家喻户晓!而提起明朝著名爱国学者方孝儒,全国各地的方姓后裔都会骄傲的说。他是我们方姓人氏的榜样、方孝儒曾深受朝廷器重。凡国家大政!都要征求他的意见!1402年、燕王朱棣起兵篡位,召方孝儒起草7986即位诏书!因2722遭到愤然拒绝?而将方孝儒磔于市。并诛斩十族、死者多达870余人。由于方孝儒性格正直忠烈!人称正学先生,每年,方氏后人都会进行祭祖活动,来祭奠这位的方姓英雄、   方葵枝:我们的祖先从河南到福建。从福7306建莆田到河田。所以我们就叫河田、不要忘记河南和福建两个地方、不要忘记老祖宗!   早在唐代。河南的部分方姓就已经开始了南迁的步伐、进入福建!广东等地区、明清时期、方氏家族日渐昌盛!方氏后人凭借着自己的勇敢与勤劳,日渐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像河田村抗日英雄方玉书老先生的家、就是祖居了600多年的明朝建筑!如今方老先生一家四世同堂。其乐融融,   方葵枝:方老先生、像这位方老先生家里面!现在是几代人,四代同堂。这位是您的、妈妈。您的老母亲!今年多大岁数啊?九十七岁了、您今年多大岁数了。七十七岁,   其实,不仅是河田村的方姓来自于福建!台湾的方姓也1784多半是从福建迁移而至的,方姓入台时间较早!多半是在明末清初作为头几批开垦台湾的先民登上宝岛的。方姓是台湾第49大姓!他们遍布于全省各个角落!其中台南的方姓最多、嘉义。台北两地也是方姓的聚居地,   自古方姓出英雄,闻名于海峡两岸的方氏名人不胜枚举。在方孝儒之前,还有宋代与水泊梁山宋江齐名的南方农民起义领袖方腊、他为中国反封建历史书写了不灭的功绩?近现代还3777有著名革命家、军事家5003方志敏,从古至今。方姓以其忠烈英勇的气概闻名于世、从始祖......余下全文>>、
山东卢姓的来源
  以下是一个伟大的姓的介绍一!来源有四 1。出自姜姓!为9789炎帝(传说中上古姜姓部族首领?因居于姜水流域而得氏,由姜姓发展出来的四支胞族--四岳、他们与姬姓周族结成联盟,最后终于打败了商纣王?灭了商朝)神农氏之后裔!西周时。有炎帝的后裔姜姓!字子牙的!因辅佐周武王兴周灭商有功、被周公(周武王之弟)封于齐,有太公之称、俗称姜太公。名尚,春秋初期、齐太公之后,即齐文公之子名高。高之孙傒任齐国正卿。因迎立齐桓公公子小白有功,被赐以祖名为氏!因此名为高傒。并将高傒封在了卢、其后裔有以0444卢为氏! 2。出自复姓改单姓卢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以"卢蒲"为姓的一支!出自姜姓、是传自"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那位齐桓公?到后来、纷纷改了单字的卢氏。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有代北(今内蒙古中部和山西北端)复姓吐伏卢氏!伏卢氏,卢浦氏,莫芦氏改为汉字单姓卢氏! 3、出自他姓赐卢氏!隋炀帝时!河间人章仇(复姓)太翼,善天文、赐姓卢氏! 4、9512出自他姓改卢姓!如范阳有雷氏。以卢氏为著,又以雷。卢音相近、所以在后周初改姓卢氏。北宋初,后周忠臣卢琰、为保柴荣血脉。将其9692子柴熙诲收在膝下!取名为卢璇、还有。唐时!三原(今属陕西)有闾氏!讹为卢氏、 二!迁徙分6331布 卢氏的发源地有多处,而以地为氏立姓最早的是在今天的山东省长清县的西南地。秦时,齐国的卢邑也很出名。自田氏代齐。卢氏便散居燕秦之间?其后卢姓主要在河北省境涿郡(治今北京西南)一带繁衍。其中以涿郡的范阳最为旺盛,至汉时。又有卢绾。原从山东迁入江苏丰县?其后裔世居涿郡!同时。有卢氏已迁至宁夏固原与甘肃平凉间地,此外,战国后期,卢蒲氏改为单姓卢氏后,繁衍于今河北大兴县一带,以后属涿郡!至三国魏时!涿郡改7412为范阳郡!卢氏便以范阳称,俗称"范阳卢氏"。之后。范阳卢氏历代显赫,一举成为"四海大姓"之一!世称"崔卢王谢"、其社会地位高于皇族!魏晋南北朝之际!卢姓开始大举南迁。西晋末年因"永嘉之乱"、卢氏大族有随晋室南迁、又有一支卢氏迁居东北,后成为辽西卢氏大族,唐代。卢姓在北方的繁衍区域更广!其中以河南繁衍最为著称、南迁主要2451繁衍于江西。江苏!四川、福建等地!卢姓于唐末入闽!宋时入粤!元明清之际、卢姓遍及全国大部分地区、但卢姓仍以居北方居多。故历代卢姓名人也多出自北方,尤以河北最为突出、可见,历史上卢氏是我国、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大姓、 三,郡望堂号 1,堂号 "专经堂":东汉卢植,少年时和郑玄一块儿拜马融为师?马融在讲坛4289上设绛纱帐,帐后设女乐!在帐前讲书,卢植只专心听讲!几年从没看女乐一眼, 2,郡望 范阳郡:三国魏时改涿郡置郡。治所在涿县(今河北涿县),西晋改为国。北魏复改为郡、 河南郡:汉高帝时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 河间郡:汉高帝始置郡、治所在乐城(今河北献县东南)、 四。历史名人 卢 芳:东汉曾被封为代王!他在新莽末年、自称为武帝曾孙刘文伯,联合三水地区羌。胡贵族起兵。后被匈奴单于立为帝、公元40年投降东汉。被封为代王,卢芳是卢氏唯一称帝的人! 卢照邻:唐朝诗人,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所作诗9843多忧苦愤激之词,以《长安古意》最为有名。 卢 镗:明朝大将。在浙东参与水陆十余战!斩敌千余,成为抗倭名将,名仅次于戚继光!俞大猷、 卢文绍:清朝古籍校勘家。他校正《吕氏春秋》、《白虎通》等古籍三十八种!纠正错误多处!7102著有《群书拾补》! 卢 挚......余下全0330文>>!
史姓的来源?
  史姓起源参考之一   「史」源出 :   一:以官为氏,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史氏。出自周太史佚之后?佚亦作「逸」!史乃官名。亦称「作册逸」?「尹佚」主要职责是纪录天子言行。有人将史佚与姜太公。周公,召公并称1115为「四圣」!其后以史为氏!   二:为「昭武九姓」之一!(见「何」姓)。史国故址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之南?6942一度归唐朝管辖?唐高帝永徽年间归附中原,后为史氏,   三:阿史那氏。居兜牟山,北人呼为突厥窟。历魏晋十代为君长、后属茹茹(蠕蠕)!阿史那最为首领?后周末年,逐灭茹茹。霸强北土。盖百余年!至处罗苏尼失等归化,号阿史那。唐开元年间更为史氏。     家族名人   史思明(。- 761) 本1144名窣干。唐玄宗赐名思明、为唐朝宁州的夷人,突厥族,骁勇有才略。安禄山起兵造反时。史思明受3398命攻略河北!后安禄山为其2377子庆绪所杀。思明则杀庆绪而自立为大燕皇帝、不久亦为其子史朝义所杀!     史可法(1601 - 1645)字宪之。一字道邻,明代祥符(今河南省开封县)人、崇祯年间进士。曾任右佥都御史。巡抚皖,豫、后任命为南京兵部尚书!福王立!加武英殿大学士、督师扬州,清多尔衮致书劝降!坚拒。城破被害!   清乾隆时追諡为忠正!后人尊称为史阁部,     地望分布:陕西京兆郡!安徽宣城郡,湖北武昌郡。     史姓起源参考之二   今天史0376姓在大陆是第八十大姓!在台湾史姓并未进入前一百大姓之列。史4331姓是以官名为姓,远祖始于上古黄帝时期、相传黄帝的史官仓颉,发明文字代替结绳记事。他的后代、为了纪念这位祖先,便以他的官名“史”为姓, 发展与演变:西周初年。有一位名为尹佚的人担任太2980史(管理观察天文,历3348法的官员),史称太史尹佚。他的子孙世袭这一官职。同时以官名“史”为姓。此外!史姓尚有几大来源,春秋时期。晋国有史黯!秦国有史颗。卫国有史鱼。他们的后代都以7680“史”为姓!又据唐书所载。「史」氏为「昭武九姓」之一,隋唐时期。祁连山北邵武4050城(今甘肃省临泽县)有康居国!后为匈奴击败!迁至中亚(今乌兹别克斯坦的布哈拉一带)。建立了安!曹!何!康!石!米!史。火寻,戊地等九个小国!其中米国在今天的乌兹别克撒马尔罕西南一带、唐高宗永徽年间,「昭武九姓」先后归附内地,其中有「史」氏,国人遂在中原定居繁衍,以“史”为姓。在唐朝时候, 还有少数民族姓阿史那氏、后来改姓“史”姓。唐朝的突厥人中也有史姓!比如安史之乱中的史思明,史朝义父子,史姓后来主要在中原和关中地区发展,并形成了京兆!武昌9641两大著名郡望、。
李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
  主要来源   1.源于嬴姓和姚姓   据北宋中叶的《新唐书·宗室世系》一书记载:李氏源出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的直系后裔。皋陶做了7892尧帝的理官?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其子孙以官为氏。称|理氏、老子李耳是第一个以李称姓的、   2。其他来源   源于改姓!赐姓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平定哀劳夷后。曾赐当地各少数民族以赵!张。杨,李等姓   北魏鲜卑族有复姓叱李氏。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全面汉化政策,改为汉字单姓李氏   在回族姓氏中。有不少姓氏是历代皇帝赐予的姓,如李。达、答、张!白,沐!陕。郑、朱、金等姓。回族李氏是七世纪以来少数波斯人和阿拉伯人来中国并定居   3.少数民族李姓     历史名人   李利贞(公元前1069年—公元前992年)!原名理利贞!是李姓的得姓始祖、是老子李2374耳的祖先, 上古帝王颛顼之後皋陶后代理徵。字德灵,封为中吴伯、在殷纣王时任理官!   李耳(老子):春秋末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的创始人。着有《老子》老子。又称《道德经》,      李冰:战国时期水利家!被秦昭王任为蜀郡守、他依法治水,修建了驰名中外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为国家农业生产。水利工程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奉为川神。   李悝:0391战国初期魏国著名政治家!所著《法经》在中国古代法律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6549   李牧:(公元前!~前229年)、3673战国时期赵国人,8699战国末年著名军事家,   李斯:(公元前?~前208年)。上蔡人(今河南上蔡)!著名秦国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    李信:战国时代秦国将军、   李广:西汉名将、多次参加反击匈奴的战争。以勇敢善战著称?在任右北平太守时,匈飞将军李广奴数年不敢攻扰!称之为"飞将军"。   李陵:(5700公元前。~前74年),字少卿。陇西成纪人(今甘肃秦安)、名将李广之孙、著名西汉将领。   李忠:字仲都。东莱黄人,云台二十八将之十五。   李固:(公元94~147年),东汉大臣。字子坚。汉中南郑人(今陕西汉中)。曾在东汉时任三朝(顺帝。冲帝。质帝)太尉、博学多才,能言善变、不畏权贵!敢于抗争、故有“北斗喉舌”之美誉,   李膺:(公元110~168年)。字元礼,汉朝颍川襄城人(今河南襄城)、著名东汉政治家、满腹经纶、被誉为“天下模楷李元礼、”   李育:东汉一代名儒!   李尤:东汉文史学家!广汉雒(今四川广汉雒城)人!年少时以能文著称,曾撰《蜀记》、安帝时为谏议大夫。受诏与谒者仆射刘珍等共撰《东观汉记》、   李傕(?-198)凉州北地郡人。汉末三国时群雄之一,东汉末年的凉州军阀?权臣、曾挟持汉献帝,专政四年,   李典:(公元174~209年),字曼成、山阳钜野人(今山东山阳)、   李登:(生卒年待考),著名三国时期魏国音韵学家。任左校令、著《声类》十卷,以宫,商。角。徵。羽五声区别字音、3662尚未分立韵部。是最早的一部韵书。   李密:西晋文学家、所著《陈情表》以侍亲孝顺之心感人肺腑!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影响深远。   李充:东晋著名的文学家,文论家,目录学家,书法家!    李式:东晋书法家?   李颙:东晋文学家,   李暠: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人,东晋十六国时期西凉武昭王、政治家,文学家、曾著有《述志赋》、《槐树赋》,《大酒容赋》等多篇,   李冲: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人、北魏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李骞:字希义、赵郡平棘人、南北朝时文学家,博涉经史!富文藻,     李孝4253贞:赵郡柏人!南北朝时文学家,少好学!能属文、孝贞著有文集二十卷!《隋书本传》行于世......余下全文>>!
郑姓的来源?
  姓氏:郑 祖籍:河南   祖宗:郑桓公 郡望:荥阳郡   分类:以国为姓   周宣王公元前806年封小弟姬友于郑(陕西省华县东。居棫林,徙拾)。史称郑桓公、郑国公元前769年东迁新郑,于公元前375年为韩国所占据、郑人奔于陈!宋间。以原国名为氏、就得郑氏,   起源   起源主要有二:①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黄帝裔孙后稷之后!远祖郑桓公、得姓始祖郑友。《史记》记载?周宣王封弟姬友于郑,建立西周最后一个诸侯国、史称郑桓公。幽王时任周司徒!掌管教化,他见幽王宠幸褒姒,重用奸臣!预感将发生变乱。便问计太史公。把家属和重要财产安置在虢!郐之间名“京”之地。史称“虢郐寄孥”,次年,西周王室发生“犬戎之乱”!桓公为国捐躯,子掘突袭位!是为郑武公、后郑武公乘护送周0494平王东迁之机、先后灭虢,郐、建立新的郑国。郑国于公元前375年为韩国所灭、子孙播于陈、宋间!以原国名为姓氏!②出自少数民族、回族中较有影响的郑姓人、出自明朝皇帝朱棣赐姓!主要是明代航海家郑和养子郑赐后代、原是来自西域的外族人!因同化改用汉族人通常所用姓氏。土家。朝鲜!瑶!京!纳西,白、哈尼,裕固等民族均有郑姓。!
张姓来源的缩写
  每天做好事,
崔姓的来源
  崔姓是中国、朝鲜和韩国的姓氏之一,其主要来源于姜姓!始祖传为姜太公?鼻祖为炎帝神农氏?山东临淄(淄博)为崔姓的发源地!   崔姓在六朝、隋唐时期达到极盛,属于中原地区望族、全国大姓,望族分布于今山东淄博,河南濮阳。河北安平,湖南桂东等地,主要堂号有博陵堂!清河堂等!历代名人有清官崔篆。文学家崔骃。书法家崔瑗!政论家崔寔、诗人崔颢。崔护等,   崔姓在宋代版《百家姓》中排第189位!在今中国姓氏中排行第54,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8%。今日崔姓尤以山东。河南。河北、黑龙江。辽宁。江苏等省多此姓!上述六省约占全国汉族崔姓人6519口的60%。海外分布则以朝鲜,韩国为多,。
重庆綦江县连姓的来源
  璧山的连家坡有一支来自福建龙岩!来凤镇有一支、来自广东,





服务保障

Copyright © 2005-2024 ,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驴友阁,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