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驴友阁首页 >> 风水知识 >> 匡姓的起源
匡姓的来源

匡姓的起源
  匡(Kuāng)姓源出有四:     1、出自以邑名为氏,春秋时期、鲁国大夫施孝权的家臣句须任匡邑(河南省长垣西南)宰。即为匡地的地方长官,称匡句须。其孙以祖父居官地名命姓,遂为匡姓。到北宋初年,为避太祖赵匡胤之讳、改匡姓为主姓,政和年间朝廷认为民姓中有主姓、大为不妥!遂令0945主姓改为康姓?北宋以后。有1432的康姓恢复了祖姓,仍为匡氏!     2,出自以国名为氏,上古时有匡国、周武王时,匡侯2040的后裔匡俗兄弟七人在庐山结庐而居、因此又称为庐山匡氏。     3,出自以邑名为氏。周代郑国有匡邑(河南省扶沟县西南)!当地人多以邑名命姓。称匡氏、     4、亦出自以邑名为氏,春秋时期!魏国亦有匡邑(河南省雎县西),当地居民。多以邑名“匡”为姓,也称匡氏。     得姓始祖:匡句须!根据《风俗通》上记载!匡原来是一个地名!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个邑!句须曾担任匡邑的宰。他的子孙就“以邑为氏”而得姓,称为匡氏、《通志·氏族略》上也记载,匡氏起源于匡邑、是鲁国匡邑宰匡句须的后人!先秦时期、以匡为名的地点另外还有二处:一处是是春秋时期卫国的一个地名、该地位于现在河北省长垣县的西南!另外一处为当时郑国之邑,位于今河南省扶沟县、不过、这两外以匡为名的地方。跟我国的匡氏家族没有关系。匡氏发祥于山东、并且长久以来也2254称盛于山东!望族居于晋阳郡!就是现在的山西省太原市,故匡氏后人奉匡句须为匡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匡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春秋时期,鲁国匡邑(今河南省长垣县)的长官名叫句须、因而又1897被称为匡句须!他的后代称为匡氏!匡衡、西汉丞相。学者!东海承(今山东枣庄)人,他小时家贫好学。夜里没油灯读书。就凿壁借邻居家的灯光读书、后成为著名经学家,成语“凿壁借光”就出自于他的故事、早在周朝时、郑国有地名为匡邑(今河南省扶沟县)、而且卫国也有匡邑(今河南省雎县)!当地的居民中就产生了以地名为姓。称为匡氏的人!又传说周武王部下匡候的后裔中!曾有七兄弟,在山上搭草屋而居!该山就被称为匡庐山。3417而后来的居名中!就有将匡作为他们的姓氏!春秋时!鲁国一名为句须的官员!被封于匡邑为官!被称之匡邑宰。他的后代就以他的封地为姓氏、匡姓望族居晋阳(今山西省太原)。丹阳匡氏分为南北两支!6129一支为南乡鹤溪河畔的匡家桥,一支为北乡长江边的匡家埭,明成化年间,匡德从泰州迁居丹阳、明天启年间,匡时镜迁至孟渎,现匡氏宗人主要居住在导墅匡家桥。后巷。界牌和云阳镇等地!匡氏名人有春秋战国时的匡章?为齐国大将,西汉的匡衡曾拜相位、封为乐安侯。南齐时的匡昕,古0011人曾以“诗说解颐?号呼苏母”为誉、丹阳匡氏有清嘉庆时的匡晋钰!匡守勤,均荣登进士,现代有匡亚明。为马克思主义4641理论家,教育家及社会活动家、(余略)     三!历史名人     匡 衡:西汉经学家!丞相!元帝时被封为乐安侯!他善于讲《诗》、一次他与别人讲《诗》时,相互驳难,别人被说得哑口无言?只好慌忙地穿着鞋溜走了、时人有"匡说《诗》?解人颐"谚语流传,     匡 才:元代名将!以军功卓著!晋沂邳河东元帅!后战死,     匡 章:战国时齐国名将!又称匡子,章子!屡立战功,卓有建树。     匡 愈:明代名医、字希贤、精于医术,曾随三保太监郑和三次出使外国。以名医家闻于当时,     匡 福:明代抗倭名将、穆州人!太祖时!为骑尉、守东海!击倭有功、授武德将军,      匡翼之: 待加入……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据《郡望百家姓》与《姓氏考略》中均有记载:匡氏望出晋阳。     晋阳郡:春秋时置郡,为晋国都城!后为赵国晋阳邑。汉代置县!为太原郡治所在。在今......余下全文>>!
匡姓现在有多少人
  匡氏   古老姓氏。现人口约三十六万九千余,分布以山东省为最多!   姓氏普查排名为第二百四十八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24%?、
匡姓名人有多少
  匡章!战国齐将领!又叫章子。匡子,齐威王时曾率军击退秦国进攻。前314年,燕国内乱、齐宣王乘机派他率“五都之兵”(常备军)和北地之众攻燕!攻入燕都蓟城(北京)。杀子之(燕王哙让位于子之)和燕王哙、齐军因行为残暴被迫撤走!前312年秦军侵齐。打到濮水(经山东郓城至茌平东入济水)!齐将声子被俘、他败走!湣王即位!孟尝君为相、联合韩!魏攻楚。他率军在垂沙大败楚军?杀楚将唐沫,   匡衡(?-约前32)。西汉臣。经学家!字稚圭!东海承县(今山东峄城)人!出身农家、少年好学、世传其凿壁1342偷光故事、精明博识。为众学者佩服,但因0308宣帝不喜儒术。仅官至太常掌故,补平原文学、元帝后、遂为博士!给事中。迁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又迁光禄勋!御史大夫!前36年、代韦玄为丞相。封乐安侯。认为民风败坏是因朝廷。官吏腐败、主张整治吏制。举贤良,罢奸佞、崇尚仁义礼让、后因兼并土地及奏劾中书令石显事被免为庶人!卒于家。   匡咸。西汉臣,东海承(今山东峄城)人,匡衡之子!因家学渊源、深明经术,历位九卿,平帝元始三年为左冯翊!其家代有为博士之人、   匡源(1815-1881)?清臣!学者、字木如。号鹤泉。胶州郭家庄人!清道光进士。继任翰林院编修,曾先后任江西。山西乡试考官、会试同考官,1854年出任兵部右侍郎,1855年任吏部左侍郎,代理礼部尚书。1858年任军机大臣上行走、赐紫禁城骑马,1862年任随称7375赞襄政务大臣,咸丰帝病危!为顾命八大臣之一。同年!同治帝即位、两宫垂帘听政。慈棺罢匡源官,匡迁居济南。其后应聘为泺源书院山长、兼尚志书院山长,历时十七年。5248其著作有《珠云仙馆诗人钞》,《名山卧游录》、《奏议存稿》等。   其他匡姓名人有春秋时隐士匡裕!汉大臣匡昌。南朝宋齐间孝子匡昕、元将领匡才,名士匡国策。明大臣匡文贞、匡翼之。将领匡福。医学家匡愚!学者匡如桐!清大臣匡开益等!近当代匡姓名人有解放军将领匡裕民!匡斌、政治家匡吉、数学家匡继昌、力学专家匡震邦!物理光家匡定波,匡光力。通信专家匡镜明,电子专家匡龙海,海洋学家匡国瑞、地球化学专家匡耀求、生物学家匡达人、动物学家匡溥人。植物学家匡廷云。建筑设计专家匡涌,匡振鶠、中药学家匡海学。医学家匡培根,匡调元,匡琴芳,心理学家匡培梓、0898教育家匡互生!匡亚明、哲学家匡萃坚,历史学家匡珊吉,社会5488学家匡长福、编辑家匡继先、作家匡文立!美术家匡剑!书画家匡亚夫,作曲家匡天齐。摄,
曾姓的来源
  曾(Zēng)氏——新百家姓排名32——是轩辕的后代!曾姓族人在很早的时期就遍布8732于全国各地!   2!曾姓以仁孝礼义而著称于世。   3!曾姓字行辈份排列工整。严密、有明显的时代特色与宗族特色!   4,各支曾姓字行辈份排列有序?因曾姓著名人物曾参为孔子门人。世称宗圣。其后9952子孙亦为圣裔!故曾氏家族字行辈份亦参照孔氏族人“命字行辈”即“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传说曾子5254母亲卧病中想喝碗鱼汤!此时正值隆冬,曾子顶风冒雪赶到集市。变卖了自己的棉袍。欲4472给母亲换几条小鱼、不料寻遍集市!未见卖鱼的,他又赶到赵王河边。毫不迟疑地扒开积雪。脱去上衣、卧冰求鱼!当他以赤子之心融开厚厚冰层。一条重逾1斤的鲤鱼跃出冰窟。曾母吃了儿子4695做的鱼!病愈如初、人们说,曾子卧冰求鱼的诚心感动了上苍!为此上苍特命给曾母延寿10年,。
请问金姓来源?
  金姓有三8052个来源!   一是上古时期五帝中的少昊死后被尊为西方大帝!又称金天氏。传说他的2973后代就以金为姓。   二是西汉时、汉武帝赐归顺汉朝的匈奴太子姓金。取名金日低!他的后代也就以金为姓氏?   三是五代时,吴越王名叫钱刘!那里的刘氏为了避他的名讳、改刘姓为金姓、成为金姓的另一支,   金,是光辉灿烂人人珍爱的东西、而有“金”这个姓氏!正跟这个宝贝有着十分密切的渊源,     金姓、来源很多,但最主要的两支:源出少昊金天氏的一支。和源出匈奴休屠王子金日石单的一支、他们的得姓。却都跟金子有关系!    5920 少昊,是黄帝的儿子!也是黄帝的继承人、曾经在位84年!建都于曲阜,据传!他是黄帝和螺祖所生的儿子、最先以金德王!订立了后世重视金子的制度!所以他又有金天氏的称号?他有一支子孙!后来也就以金为姓!世代沿用至今,这一支具有黄帝1878血统的金姓,后来自山东曲阜的老家逐渐向南繁衍。并且成为彭城的望族?彭城!就是现在江苏的徐州、     源自匈奴的一支金姓!得姓则晚得多。这一支金姓的始祖金日石单!本来是匈奴休屠王子的儿子!汉武帝初年!归顺于汉室!曾经侍帝数年、从未发生过失。所以甚受汉武帝的重视,武帝临死前,并且与霍光同受遗诏辅政。是功在汉室的辅国大臣。至于他的得姓!则是由于他曾铸作金人以祭天,所以黄帝就赐他姓金,从此他的子孙也统统姓了金。这一支金姓、后来是4310京兆一带、就是现在长安的望族!     以上这两支最主要的金姓。其最初得姓都跟金子有关!可见得所有的姓氏!都是渊源可考?而不是随随便便便就有了的?这两支金姓的姓源!是见诸《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所载的:“《姓纂》:彭城。少昊金天氏之后。见《风俗通》。京兆!汉木宅侯金日石单!匈奴休屠王子、”     此外!根据《姓氏考略》的考证,有关金姓、最少还有另外的四种来源!该书指出:“苻秦时羌酋有金姓。见前秦录!又。唐时新罗国王姓金!见《唐书》。又、吴越避钱嫌名改刘为金!见吴越备史。元金履祥。其先本刘氏!亦改金氏!见《元史儒学传》。”     由此可见。在历史上!曾经有许多被汉族所同化外族。后来都7686以金为姓!同时、还曾经两度有姓刘的人!由于各种外在因素、都改姓为金、这么一来,关于金姓姓源的头绪即如8535此之多?现在姓金的人士想要追溯自己的真正来处!恐怕就很不容易了,   一。寻根溯祖 1、出自少昊金天氏,相传少昊是上古8598五帝之一,是黄帝的己姓子孙、少昊死后被尊为西方大帝!按照古人的五行学说,西方属金!所以少昊又有金天氏的称号、他的后裔就有以金为姓的!称金氏、 2。出自匈奴休屠王太子金日磾之后、汉代!匈奴休屠王的儿子叫日磾。在汉武帝时、归顺于汉室!由于休屠部曾铸铜人像(又称金人)以祭天!遂被赐姓"金"氏、称金日磾、从此他的子孙就统统姓了金, 3,为刘姓5229改姓为金氏,唐末五代时!吴越国(十国之一)开国之王钱镠的"镠"与"刘"为同音字。为了避嫌!便将吴越国中的刘氏改为金氏! 4!除上述三支外、还有六个来源:一是南北朝时羌族中有金姓、二是唐时新罗国有金姓!新罗国(今朝鲜半岛)王姓金,三是明永乐年间!成祖伐漠北,蒙古王子也先土干。率妻子部署来降。赐姓金氏、四是元时有金覆祥!其先本1325为刘氏?后改为金氏。五是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本姓张,后改姓金氏,六是清代爱新觉罗子孙中多有姓金的。   二。迁徙分布 金姓姓源较多,最早的一支源于上古时的少昊!少昊自穷桑登帝、后徙曲阜、穷桑在今山东曲阜市北!新罗,朝鲜古国名!与高丽。百济并立。其国王姓金。金日磾家族居住在长安,累世官宦!南北朝时、金氏有迁至今甘肃境者!如......余下全文>>、
史姓的来源?
  史姓起源参考之一   「史」源出 :   一:以官为氏,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史氏!出自周太史4553佚之后?佚亦作「逸」。史乃官名!亦称「作册逸」!「尹佚」主要职责是纪录天子言行!有人将史佚与姜太公,周公。召公并称为「四圣」?其后以史为氏!   二:为「昭武九姓」之一、(见「何」姓)!史国故址在今乌兹别2354克斯坦?撒马尔罕之南、一度归唐朝管辖、唐高帝永徽年间归附中原、后为史氏。   三:阿史那氏!居兜牟山!北人呼为突厥窟,历魏晋十代为君长,后属茹茹(蠕蠕)!阿史那最为首领,后周末年、逐灭茹茹。霸强北土,盖百余年,至处罗苏尼失等归化!号阿史那、唐开元年间更为史氏。     家族名人   史思明(、- 761) 本名窣干,唐玄宗赐名思明!为唐朝宁州的夷人!突厥族!骁勇有才略!安禄山起兵造反时。史思明受命攻略河北,后安禄山为其子庆绪所杀、思明则杀庆绪而自立为大燕皇帝,不久亦8635为其子史朝义所杀?     史可法(1601 - 1645)字宪之、一字道邻,明代祥符(今河南省开封县)人,崇祯年间进士?曾任右佥都御史、巡抚皖!豫、后任命为南京兵部尚书、福王立。加武英殿大学士。督师扬州!清多尔衮致书劝降。坚拒。城破被害。   清乾隆时追諡为忠正!后人尊称为6336史阁部、     地望分布:陕西京兆郡。安徽宣城郡、湖北武昌郡、     史姓起源参考之二   今天史姓在大陆是第八十大姓!在台湾史姓并未进入前一百大姓之列!史姓是以官名为姓,远祖始于上古黄帝时期。相传黄帝的史官仓颉、发明文字代替结绳记事。他的后代、为了纪念这位祖先!便以他的官名“史”为姓。 发展与演变:西周初年!有一位名为尹佚的人担任太史(管理观察天文!历2231法的官员)!史称太史尹佚,他的子孙世袭这一官职,6467同时以官名“史”为姓?此外、史姓尚有几大来源!春秋时期、晋国有史黯!秦国有史颗!卫国有史鱼!他们的后代都以“史”为姓?又据唐书所载,「史」氏为「昭武九姓」之一!隋唐时期。祁连山北邵武城(今甘肃省临泽县)有康居国。后为匈奴击败!迁至中亚(今乌兹别克斯坦的布哈拉一带)。建立了安、曹!何。康、石,米、史、火寻、戊地等9931九个小国,其中米国在今天的乌兹别克撒马尔罕西南一带、唐高宗永徽年间、「昭武九姓」先后归附内地、其中有「史」氏!国人遂在中原定居繁衍,以“史”为姓、在唐朝时候、 还有少数民族姓阿史那氏。后来改姓“史”姓、唐朝的突厥人中也有史姓、比如安史之乱中的史思明!史朝义父子,史姓后来主要在中原和关中地区发展。并形成了京兆、武昌两大著名郡望,、
侯姓的来源
  侯姓来源有四:     1 . 出自姒姓,是夏禹的后代、相传夏后氏的后裔有的被封于攻!子孙以地为氏!称为侯氏,   2 . 直接传自黄帝至轩辕氏姬姓的后代!我国历史上三千多年前的晋国。是周成王小弟唐叔虞的封国!而侯氏正是出自晋国的公族,春1583秋时期晋国的公族晋哀侯和他的弟弟被晋武公所杀?他们的子孙便迁居他国,而且以祖先的爵位为姓、是为侯姓!   3. 来自叔段,春秋时。郑国的叔段因要谋反的动机被哥哥庄公发觉而讨伐他!他逃到共这个地方,被0880称做共叔段、他死后!郑庄公赐其子孙共仲为侯氏,   4 .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将复姓改为侯姓、北魏代北鲜卑族复阳的少数民族中,有侯莫陈氏改为单姓侯氏、!
贾姓的来源
  一。源于姬姓!   1。 出自周成王之弟唐叔虞的少子公明(即贾伯公明)之后?属于   2,出自春秋时著名人物狐偃之子狐射姑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字为氏!     二、源于子姓。出自殷商末期贾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三。源于官位。出自商。周时期官吏贾正!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四。少数民族汉化改姓为氏。   有:蒙古族!满族!锡伯族等等!
郭姓的来源 与演变是怎么样的
  试探“郭”姓的源流 摘要:本文试从自家姓氏谈起,通过试探郭姓的源流、在探询的过程中温习即将流失的中国文字传统!关键字:郭 周虢叔 阳曲 迁徙 一, 郭姓来源《辞源》中“郭”字相关的解释如下:[1]郭。博古切,入。铎韶、一。外城、孟子公孙丑下:“0863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二,国名、同虢!公羊传僖二年:“虞公不从其言,终假1336之道以取郭!”左传作虢,三。姓、周武王封文王弟虢叔于西虢!后平王又封虢叔裔孙序于阳曲。虢曰郭公、虢郭。声之转,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十四上、因为郭字“外城”的解释用处颇多。因此总以为郭姓来源于迁徙的无名氏族、后因居于城外而得姓。今见《辞源》的解释。似是郭姓来源于“虢郭!声之转”、《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十四》记载是:“郭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之弟虢叔于西虢、封虢仲于东虢!西虢地在虞、郑之间、平王东迁。夺虢叔之地与郑武公。楚庄王起陆浑之师伐周!责王灭虢,于是平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虢谓之郭!声之转也。因此为氏、后汉末!大司农郭全代居阳曲!生蕴、蕴生淮,配、镇、镇,谒者仆射、昌平侯!裔孙从颍川,”然以上并不能解6155释为何有东郭,南郭……等姓氏!明小说中山狼传中的东郭先生又是从何而来呢、[2]《百家姓》[3]中对“郭”字相关的解释如下:一。来源有四1! 出自夏,商时代郭支与郭崇的后代、据《姓氏考略》记载:“夏有郭支,见《抱朴子》,商有郭崇!见《三一经》、此郭氏之始、”看来,郭姓早在我国四千多年以前的夏朝就有了!2, 以居处为氏,拒《风俗通》上记载:“氏于居者,城,郭,园、池是也,”郭、字义为外城!即因住在城外!而以郭为氏、在我国大多数的姓氏3427起源中,这种现象是比较少的、3! 出自姬姓!古代"郭"与"虢"两字相通!郭氏即为虢氏,为黄帝姬姓后裔!周武王时封文王弟虢叔(一说虢仲)于西虢,虢仲(一说虢叔)于东虢!周平王时。郑武公功灭郐和东虢、建立郑国!都今河1842南新郑。此时平王也不得不认可、并名正言顺地将虢叔之地分封给郑武公,周平王的作法引起了诸侯王的不满!于是,位于南方1558的楚国、从楚庄王时起不断发2385动对周的战争!兼并了周围许多国家,被分封给郑国的虢叔之地就是其中之一。周平王不得不将东虢叔的裔孙序封于阳曲作为补救。由此,号曰"虢公"!因虢!郭音同。又称"郭公"!其后代遂有郭氏、西虢,亦称成虢、在西周灭亡之后!也向东迁移!建都上阳,史称南虢,后被7051晋国所灭、西虢东迁时、还有虢国支族留8014居原地!史称小虢,后被秦所灭,这些虢国的后代、均以郭为姓。 4。 出自冒姓或改姓,如后梁有成纳。后冒姓郭氏。后晋有郭金海、本突厥人。改姓汉姓、后周太祖郭威。本常氏子。幼随母适郭氏,故改姓郭。由“氏于居者。城,郭。园!池是也”可以看出!郭字因原指称城,郭氏的源来与城的相关位置的关系十分密切、由此可以解释东郭等姓氏的形成?可能是因为居住在外城的东面而得东郭这一姓,中山狼传记述的是6266战国的故事!因此可以推测在战国的时候郭氏已经开始迁徙!并且属于“居无定所”的“盲流”一类、 二。发源及迁徙上文所引新唐书的这段记载还讲了以下问题!一是阳曲是郭姓开宗之地!因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二是阳曲是郭氏居住延续接代之地,因郭全"代居阳曲"、8242还生下了数代人!三是阳曲是郭氏祖籍地、因为"裔孙从颍川"。郭氏之后代离开祖籍地阳曲而迁往他地。《新唐书》七十四卷记载:"后汉末,大司农郭全代居阳曲、生蕴、蕴生淮,配。镇、谒者仆射,昌平侯、裔孙从颍川。&quo......余下全文>>!
匡姓的来历????
  匡姓起源有五:   ①,据《风俗通义》、《通志·氏族略》载。春秋时句须为鲁国匡邑(故城在今河南长垣西南司家坡、亦即卫匡邑。一说鲁匡邑不同于卫匡邑!故城不详)之宰。其子孙以邑为氏、   ②。据《尚友3459录》载,古有匡国、春秋周定王时有匡裕兄弟七人!俱有道术,盖古匡侯之后!疑匡国即鲁匡邑!   ③。春秋时卫有匡邑、或有以邑为氏者。   ④,据《姓源》载,春秋时楚大夫食采于匡(故城在今河南睢县西三十里旧匡城、一说在今河南扶沟)!其后以邑为氏!   ⑤、出自他族。今满、蒙古等民族均有匡姓、    始祖:匡句须!!





服务保障

Copyright © 2005-2024 ,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驴友阁,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