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驴友阁首页 >> 风水知识 >> 虚实相生的诗歌应用
虚实相生的作用

虚实相生的诗歌应用
  什么是诗歌中的“虚”,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中、虚。是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3563或空白的部分,它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让人回味无穷,诗画同理,诗歌借鉴了中国画的这种方法!诗歌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3742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 《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西上莲花山)2、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 《忆昔》(韦庄)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3,设想的或者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例如杜甫《月夜》:今夜鹿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0879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持帆席!枫叶落纷纷,诗歌—什么是诗歌中的“实”在中国画中。实是指图画中笔画细致丰富的地方,而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1573的形势!《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虚与实是相辅相成的!既然二者能相生。则表明虚也是一种存在,虚绝不是无,这种存在、是靠实生发出来的。是在实的基础上通过大脑的想象创造出来的,而虚和实又是一对相对的概念,“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7746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眼前4340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要表现“竹林桥外锁酒家”的诗意,画家只需画“旌幌”,要表现“深山藏古寺”的画意、只需画打水的“和尚”!在这里,“旌幌”“和尚”是实,“酒家”、“古寺”为虚?在虚与实之间有一座桥梁。那就是欣赏者的想象,刘禹锡有一4479首《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中的“野草”!“夕阳”,“燕”等是实景,而六朝古6175都的繁华是虚景,可我们不难想象出当年桥头车水马龙、宫殿歌舞之盛!美人之多、珍宝之富,如今野草遍地,荒凉无比、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便油然而生,我们读李商隐的《无题》中“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就要想象女主人公对镜梳妆打扮,面对自己日渐消瘦的面庞,顾影自4949怜的形象。从而体会男主人公对她因相思而衣带渐宽的疼爱,想象男主人公因思念而不能入睡!对月抒怀的形象,体6230会女主人公对他的牵挂之情!没有这种虚的想象,就不能体会出抒情主人公那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九死不悔的执着、景物为实。情感为虚诗人的情感是6463看不见摸不着的。要将这种虚表现出来,就得化情思为景物、化虚为实、而读者则须化实为虚、化景物6474为情思!这也是诗歌鉴赏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因文识象。由象悟道、比如“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等诗句都是化情思为景物的例子!我们在欣赏时就要从意象出发、抓住景物特征、融入所营造的气氛!体会其情感,形象为实!抽象为虚上面谈到的景物和情思的关系,也是形象与抽象的关系!但抽象的东西不只有情感,一切难写之景!之事均为抽象!声音是抽象的、可高明的画家偏偏能7690用几只蝌蚪表现出“蛙声十里出山泉”的境界!香味是抽象的,可高明的画家偏偏能用几只蜜蜂或蝴蝶表现出“踏花归去马蹄香”的情景!宋祁人称红杏尚书!因为他有一首《玉楼春·春景》、其中有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王国维认为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诗人能将春意“浓”之虚化为红杏盛开、枝头蜂蝶云集!熙熙攘攘、齐来闹春。春意盎然之实。但句中并没有说起蜂蝶来。1870这就是“闹”的作用。我们设想,如果把这“闹”字换成其他字眼,(撇开韵的因素)如“好”。“满”!“浓”!“足”等等!都没有“闹”字来得生动有活力。音乐4096旋律很抽象!但白居易能将婉转之虚转化为“间关莺语”之实。韩愈能将悠扬之虚转化为“浮云柳絮”之实,愁情是很抽象的。但在李煜笔下化成了“一江春水”、气势汹涌。不可遏止、在李清照笔下则变得有体积有重量!“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1431许多愁”,在贺铸笔下。则化作“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有限为实,无限为虚无限之境是在有限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宋代诗人梅尧臣说“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乃是作诗功夫之至,“不7547尽之意”则为无限。宋代画家郭熙说!“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6694”这就是诗画中的空白艺术,0027“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以少胜多,以有限之红杏表现无限之春意、以无胜有更是把虚实结合推向了及至,白居易的“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里面包含了多少复杂难言的感情!那3921就取决于读者的想象力了?侧面为实、正面为虚书法上讲究疏密!园林上讲究掩映、处处实则板滞。处处虚在空无!侧面描写就能化实为虚。往往虚写想要表现的实的东西。从而造成含蓄蕴藉的效果。给读者留下较大的想象空间。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道“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首诗便是虚实结合的典范!“天门中断楚江开”。看似写天门山,实则写水、“碧水东流至此回”,看似写水、实则写山、这首诗也正是诗人李白的象征,李白是水、他无坚不摧!一往无前、李白是山,巍然屹立,坚强不屈。王建的“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以“花”之闲反衬人之忙、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以其温馨反衬人之孤独。凄凉的心境!韩愈的“颖乎尔诚能、勿以冰碳置我肠”以听者冰碳置肠的感受反衬弹者技艺之高超,常言“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然而白居易有一首《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诗人表现雪大之实?并非亲眼所见!0210处处从虚处落笔。尤其是末句写声。雪大雪厚的景象如在目前!总之。实境乃是一种真境、事境,物境!虚境乃是在此基础上给读者创造的一种想象的空间,诗意的空间、从前文所句的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虚可生实,实可生虚!想象则是其桥梁。正是读者想象的介入,才使诗歌更为饱满。充满灵气,充满诗情画意、“虚”与“实”的关系(1)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2531从而突出中心的,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的美好与现8822实的黑暗构成了对比?从而突出了作者追求自由蔑视权贵的精神。(2)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的中心的!如《雨霖铃》《月夜》《踏莎行》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写虚!通过设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3976得淋漓尽致!学习虚实的关系离不开诗词的主题、碰到类似问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的问题时、只答虚实相生是不够的、必须和主题或者是作者的感情联系在一起!常用的表述方式是:1虚景与实景相对照!使某地和某地的不同景物形成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某种的感慨,2虚实相生!虚实相应!虚景与实景融合、互相映衬,0299泻染出一种浓浓的某种情感!或者是烘托出某种气氛!从下面给出的诗中找出描写景物在表达技巧上可以用虚实结合来概括的几首来、并分析一下这种结合与主题的关系、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1702夜雨时,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什么叫“虚实相生”?“虚实相生”中的“虚”、“实”是什么意思?
  这是意境的结构特征!虚境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虚境通过实境来实现、实境要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虚实相生成为意境独特的4399结构方式、
中国艺术中虚实相生的例子
  http://www.baidu.com/s?cl=3&wd=%D6%D0%B9%FA%D2%D5%CA%F5%20%D0%E9%CA%B5%CF%E0%C9%FA&fr=ikw1000上面有很多了。愚人不多介绍了,,
琵琶行中虚实相生表现手法表现在何处
  主要是虚实结合的手法吧   还有一种就是反弹琵琶法   就是相当于唱反调的方式进行描述?
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出自 【清】笪重光《画筌》!   《画筌》!中国清代绘画理论著作,于康熙0216七年(1668)夏付印。全文4000余字、不分章节!通2697篇用骈文体对偶文字写成,一气贯注地讲述山水画理论和技法。兼及人物画和花鸟画,持论精微透彻,发前人所未发!是清代高水平的画论著作,文中逐段有王翚。恽寿平所加评语、篇末6054有作者的跋语,   一共只有4000多字、这句话在第十三段,你耐心找找就看到了。,
无行水跟什么相生
  金生水。因为地球上最原始的水就是从地球内部转化而来的。   水生木、因为水灌溉树木,树木便便能欣欣向荣,   木生火、因为火以木料作燃料的材料?木烧尽、则火会自动熄灭、   火生土、因为火燃烧物体后、物体化为灰烬、而灰烬便是土。   土生金。因为金蕴藏于泥土石块之中。经冶炼后才提取金属、。
相克相生是什么意思
  相生相克是指五行之间的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关系!   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相生是指它们之间互相滋生,促进的关系,相克是指它们之间互相制约的关系、相生相克即使它们之间构成的系统的自我调节机制,是内1798部运行规律。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由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由此循环往复!相互克制。   任何一行都处于生克关系之中、“我生”者——“生我”者。“我克”者——“克我”者!   金:金生水——土生金!金克木——火克金,   木:木生火——水生木,木克土——金克木。   水:水生木——金生水、水克火——土克水!   火:火生土——土生金,火克金——水克火,   土:土生金——火生土。土克水——木克土!   没有生,就没有产生和发展、没有克,就没有平衡制约而3909使得某种事物发展失度,从而导致生态关系的失衡,所以!相生相克这种生克关系就是一种生态网(关系网),如果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导致整个关系网出现问题。,
这算是杀印相生吗
  你在给老毛算命吗、,
虚实相生无画皆成妙境出自哪里什么意思
  出自 【清】笪重光《画筌》,   意思是:通过空白的映衬,来表达原画的意义!、
食物相生的食物相生M
  蘑菇+扁豆扁豆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它能提高正常人体细胞免疫力,并具有明目。润滑皮肤。防止衰老的作用!蘑菇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有补气益胃!理气化痰的作用。两物组成菜肴能健肤、长寿!蘑菇+豆腐+蒜+葱豆腐富含植物蛋白,营养丰富。蘑菇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效!葱。蒜具有杀菌、消炎作用、还能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同食会起到舒张小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蘑菇+生4363菜生菜了利尿、明目,防治口臭、增进食欲!通乳汁。蘑菇含有丰富的易于人体吸收的蛋白质并具有补脾益气。润燥化痰及较强的滋补功效、6418用于治疗热咳,痰多,胸闷。吐泻等症状,蘑菇+蛋白蘑菇补气益胃?蛋2308清滋阴润燥!此菜味清鲜!颜色淡雅,无胆固醇,[美食中国]蘑菇+青豆+腐竹蘑菇补气益胃,腐竹含大量磷脂、对0071血管有保护作用,青豆补脾益气!清热解毒。健身宁心。此菜植物蛋白含量高。营养丰富。蘑2175菇+豆腐豆腐营养丰富、清热解毒、补气生津!蘑菇为鲜美的食用真菌、有理气!化痰,滋补强壮的作用,两者互相加强!2207不仅可作为营养丰富的佳肴。而且是抗癌,降血脂、降血压的良药。蘑菇+香菇香菇,蘑菇均为中外驰名的食用菌珍品!具有滋补强壮、消食化痰。清神降压!滑润皮肤和抗癌作用。毛豆+香菇香7885菇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具有益气补虚。健脾和胃等功效。毛豆为新鲜的黄豆!含有较高的优质蛋白质和多种矿物质等,营养价值很高!适合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癌症。肥胖等病人食用,米醋+鲤鱼鲤鱼本身有清水之功。4854人体水肿除肾炎外大都是湿肿?米醋有利湿的功能、若与鲤鱼伴食!利湿湿的功效则更强,米酒+洋排把肉类泡在酒里。加入蒜头!洋葱,九层塔。芹菜!或各式中药材当腌料。可降低食用肉类时的异味感,猕猴桃+酸牛奶:可促进肠道健康、帮助肠内益生菌的生长!有利于便秘的纾解。蜜糖+甲鱼不仅甜味上口。鲜美可口、而且富含蛋白质,脂肪1117和多种维生素。并含有锌酸,硅酸等,是不可多得的强身剂、对心脏病、肠胃病、贫血均有疗效。还能促进生长、预防衰老。蜜枣+牛奶做成粥有补虚、止渴、润大肠。养心肺!解热毒的功效、适宜于营养不良,病后体虚!气血不足、癌症等患者食用、木耳+豆腐木耳有益气养胃润肺、凉血止血,降脂减肥等作用。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血管病有防治作用!豆腐有益气、生津!润燥等作用。木耳+红糖若是手脚容易冰凉,此饮品除补血之外,尚能促进末梢血液循环、若同时加入3~5片生姜同煮、更能有暖身的效果、木5649瓜+带鱼有营,





服务保障

Copyright © 2005-2024 ,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驴友阁,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