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驴友阁首页 >> 风水知识 >> 日本有哪些重大节日
汉族重大节日有哪些

日本有哪些重大节日
  一月一日——元旦(元旦)   一月第二个星期一——---成人节(成人の日)   二月十一日——---国庆节(建国纪念日)   三月二十一日左右——---春分(春分の日)   四月二十九日——---昭和の日   五月三日——---宪法纪念日(宪法纪念日)   五月四日——---绿の日   五月五日——---儿童节(こどもの日)   七月第三个星期一——---海节(海の日)   8月11日——---山节(山の日)    九月第三个星期一——---敬老节(敬老の日)   九月二十三日左右——---秋分(秋分の日)   十月第二个星期一——---体育节(体育の日)   十一月三日——---文化节(文化の日)   十一月二十三日——---劳动感恩节(勤労感谢の日)   十二月二十三日——---天皇生日(天皇诞生日)!
关于藏族的重大风俗和节日。
  藏族   藏族的节庆活动很多,几乎每月都有一个节日,而且民间节日和宗教节日互相穿插、传统节日中以藏历新年,沐浴节,雪顿节和望果节最有规模。最具特色,此外还有达玛节、赏花节、上九节、郎扎热甲节。俄喜节。罗让扎花!沐浴节、驱鬼节。响浪节、酥油花灯节,望果节。转山会等等、     中国藏族“雪顿节   每年藏历6月29日是藏族“雪顿节”、一般为期5天!“雪顿”是藏语“吃酸奶子”之意?7877后来这个节日活动逐渐演变为以藏戏会演为主!又称“藏戏节”、它形成于公元17世纪中叶!过去是西藏三大领主寻欢作乐的日子。民主改革后、广大藏族人民在“雪顿节”除了会演藏戏,还观赏其他专业文艺团体和业余文艺宣传队的演出!     中国藏族“望果节”   “望果节”是中国藏族人民预祝农业丰收的传统节日!!
我国的重大节日 5分
  中国传统节日   第年第一个节气:打春     (每年的第一个节气就是“立春”,人们通常叫“打春”。为什么这么叫呢,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种风俗,每年立春9096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的服装。抬着一头纸糊的大耕牛,载歌载舞上街游行,游行后!把纸糊的耕牛抬到县衙的公堂上、由县官新自执鞭打三下、意思是:大地回春。赶紧耕种。因此!人们就把立春叫做“打春”。)     一月一日:元旦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元是开始、第一的意思!旦是会意字。上面的“日”表示太阳,下面的“一”表示地平线、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象征一天的开始,元旦。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公历1月1日、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元旦节。我国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如夏代是正月初一。9242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等等,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会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即阴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6921”或“元宵”。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等风俗,我国古代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每月十五,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理所当然地9419被看作是吉日!早在汉代。正月十五已被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后来古人把正月十五称“上元”!七月十五称“中元”、十月十五称“4254下元”、最迟在南北朝早期,三元已是要举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视!到后来,中元。下元的庆典逐渐废除、而上元经久不衰、)     三月八日:妇女节     三月十二:植树节     清明节前一天:寒食     (旧俗中的一个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一说清明前两天]。春秋时已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封赏随其亡的臣子。唯独漏掉了介之推、介之推于是携老母隐居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晋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赏!寻至绵山!找不到他,便想烧山逼他出来。但介之推坚持不出、结果母子0300二人俱被烧死,晋文公于是规定每年这一天禁止人们起火烧饭,以寒食表示悼念、后来便形成了在寒食这天寒食,扫墓的风俗。)     四月五日: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6616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1796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五月一日:劳动节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阴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五”与“午”互为谐音而通用!是我国的一个古老节日。我国古代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     遭谗言被放逐后!目睹楚国政治日益腐败,又不得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无力拯救危亡的祖国!于是自投汩罗江以殉国,此后。人们为了不使鱼虾吃掉其尸体!纷纷用糯米和面粉捏0523成各种形状的饼子投入江心,这便成为后来端午节吃粽子!炸糕的来源!这风俗已传到了国外!)     六月......余下全文>>!
七月份还有什么重大节日、活动
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日(1921) 7月1日:香港回归纪念日(1997) 7月1日:国际建筑日(1985) 7月1日:亚洲30亿人口日(1988) 7月2日:国际体育记者日 7月第一个星期六:国际合作节(国际合作社日)(1995) 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1937) 7月11日:世界人口日(1987) 7月11日:中国航海节 7月26日:世界语(言)创立日 7月31日:非洲妇女日(1962) 。
汉族名字的由来
  汉民族是由汉国而生     说法一:     “汉人”的称呼起源于汉朝、意为汉朝之人!到了北魏后期才演变为中国人的代称,后来。“汉人”所包含的范围越来越大、经过历代各族之间的杂居,融合、许多民族加入汉人的行列。到中华民国时期,“汉人”才正式改称4919“汉族”,汉族是中国的主要民族。现在占全国总人口的93.3%!     说法二:     汉族以前被称为“华夏”族。战国时代秦国设汉中郡(距今已有2400多年)!汉中由此4758而得名?为后来秦统一后的天下三十六郡之一,     楚汉战争时刘邦被封为汉中王。其率领的军队被称为“汉军”!驻扎在汉中.后刘邦率汉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首先占据关中!进而统一天下,定国号为“汉”,     强盛的汉帝功为反击匈奴入侵、与匈奴进行了长期的!大规模的!惨烈的战争、强悍的汉军铁骑大规模追击匈奴、深入大漠腹地数千里,甚至翻越了葱岭,使当时非常强大的匈奴屡次遭受重大打击。最后灰5256飞烟灭。极少数残余3044远遁欧洲、致使“漠南无王廷”当2963时各国震动,谈汉色变!     由于空前强大的汉军在西域,8618中亚各地演绎了一百多年不败的神话,使汉军!汉人威名远播域外,"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强大的汉帝国用铁和血维护了自己5305的尊严、也3061使其子民在异族面前!可以自豪的大声说7225“我是汉人。,、”,     从此以后。无论中原华夏后裔怎么改朝换代、人们都称其子民为汉人!这就是汉民族的来历,
汉族的春节习俗
  你是汉族的吗。我是,     汉族人过春节的习俗有: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拜年(磕头)、散压岁钱……   汉族春节   农历一月一日叫"春节"。是我历史上最隆重、最热闹和节期最长的传统节日!农历的一月、又称"正月",就是一年开始的那个月。农历一月一日。3824习惯叫正月初一、又称为元日!正日、元正。正朝。三元(即年之元!月之元。日之元)。一般人又宣呼它为"0590新年"、"年初一"!"大年初一"等、过年的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据传在夏禹制定"星历"时就已经开始,经过长期的演变与发展!一直沿袭至今!辛亥革命后、我国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历(阳历)纪年!把1959农历正月初一改称"春节"?但民间仍不盛行,1949年中国人民政洽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决议。"春节"之名进一步确定。   今天!我国汉族和其他许多少数民族仍然把春节视为"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日子!多年以来。人们总是用传统与现代文明结合的各种方式欢度春节。每当除夕之夜十二点新年3662钟声敲响时!全国城乡便立即鞭炮齐鸣。火花冲天。神州大地。一片欢腾,天亮之后、人们吃了别具风味的早餐,2882便穿着节日盛装,或客气洋洋地往来道贺,或到娱乐场所游玩观赏,喜庆气氛一直要延续数日,旧时,人们是在于时的欢庆声和鞭炮声中进入新年的,许多地方新年的第一件事是饶子时香,然后吃半夜餐!睡觉!早上起床!穿着全新的鞋帽衣裤?打扮一新、第一件事就是开门放炮--有"开门大吉"之意。认为越9875早越好、炮声要越响越好、初一早餐。以象征吉祥,幸福的食品为佳。南方人大多喜欢吃汤元!俗称"元宝"、以祝福合家团圆,有的刚吃挂面,面条下锅不能打断!越长起好、俗称"长寿面"、以示福寿绵长,北方人多爱吃饺子、饺子原为除夕守岁的半夜餐品!名称的由来大概迎新辞旧交替于子时的"更岁交子"之意。谐"交子"这音!后来!人们把吃饺子的时间改在天亮后的初一早晨、早餐后。人们开始拜年,家中拜毕。再于亲属友朋中互拜,见面时大多以"恭喜发财"、"新年快乐"之语祝贺、受拜之家总爱留吃汤元、饺子!或以茶点热情招待,初二开始,至亲密友间轮流走仿贺年!主人家设丰盛酒席招待!此俗根据亲朋多少为限,少则三四天。多则延续至3480正旦十五!初一或过后几天,民间大多要上坟烧香、于祖宗墓前向已故先人拜年,   过去大年初一、许多地区有"说春","送财神"的习俗,由乞丐装扮成"春官"!"财神"依次向各家分送用红纸印制的"春牛图"或"财神图"!届时!向主人说些吉样幸福之类的贺语、然后主人家给打发些喜钱。许多善男信女常于此日游朝附近寺庙!焚香拜佛。抽签占卜!祈求新年一帆风顺!幸福美好!以前。初一这天的忌讳颇多:倒水,扫地、倒灰渣!动土、用针和剪刀都是所谓1330有损吉祥的行为、2010是绝对不能作的,鬼,死!丧。病,哭。旧、破之类的字语是不吉利的象征。大人是说不得的、对小孩也将让其尽量避免!大人常于三十夜反复叮嘱,恐小孩万一误言、则于壁间贴一红纸条!上书"童言无忌"等语!如今,历史上一度盛行的许多过年习俗中的迷信内容已逐步废止?代......余下6243全文>>,
汉族的主要节日大都定型于哪个朝代
  大体说来、中国节日经历了五个发展时期:   1.先秦发生期!就节日风俗而言?许多节日元素早在远古8712时代已经出现了萌芽、流传至今的春节,上巳,端午。中秋,冬至等节日元素、先秦时代大部分已经形成。但当9207时的节日比较少!内容不够丰富!时间也不那么固定!节日习俗大都建立在原始崇拜基础上,信仰色彩浓厚。同时、节日大多是一些需要防范!禁忌的日子。如春节避山魈恶鬼。上已禊祓!端午划龙舟等。   2.7904汉代定型期、汉代!中国主要节日如除夕、元旦。元宵!上巳、寒食。端午!七夕,重阳等都已基本定型!一方面。一些历史人物如屈原!介子推等成为某些节日的纪念人物,取代了原始崇拜和信仰!增强了节俗的人情味和真实感。另一方面、在节俗自身的发展中、一些风俗上升为礼俗!一些礼俗变为风俗、风俗和礼俗融为一体。被人们约定俗成地接受并沿袭下来、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首先,汉代大一统局面的出现,促进了各地区风俗的融合!先秦时期的荆楚文化圈!巴蜀文化圈。吴越文化圈、齐鲁文化圈。秦文化圈等、到汉代逐渐融为一体?强有力的国家政权对节日风俗的统一起了重要促进作用,其次!汉代节日定7974型与当时科学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太初历”确立了以建寅月为岁首!打破了先秦时代的原始崇拜信仰!为节日风俗7031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此外!汉代儒家独尊地位确立以后、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对节日风俗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许多节日礼俗大多可以在汉代找到它的源头。   3.魏晋南北朝融合期!这个时期的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大交流,促进了节日文5143化的融合与发展。这种融合与发展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推动力:一是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带来了节俗文化中那些杂技游艺成分。如骑射。蹴鞠等,二是宗教信仰与节日相结合。使节日更加深入人心。推动了节日的传播和发展。道教讲究阴阳!以奇数为阳、节日中多取奇数。为吉利的象征,如一月一日!三月三日!五月五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五月五日又叫天中节。体现阴阳均衡之意,十二月八日“腊八节”、佛教谓是日佛祖成道!制粥舍众、此传说传到民间以后!形成了吃腊八粥习俗,三是魏晋玄学和清谈之风对节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宴饮游乐方面,如高谈饮乐!诗酒风流等,为这一时期的节日风俗增加了新的内容!   4.唐宋高峰期。唐宋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促进了节日文化的发展,其主要特点是:民俗节日从禁忌迷信的神秘气氛中解脱出来,向礼仪性。娱乐性的方向发展。演变成为真正的良辰佳节,春节放爆竹原是一种驱鬼手段!此时变成了欢乐的象征、元宵节祭神灯火变成了游艺观灯活动!9066中秋节祭月变成了赏月,重阳节由登高避灾演变为秋游赏菊!在节日风俗的演变中,还增添了许多文化娱6556乐活动,如放风筝。拔河等等、节日内容日益丰富多彩,把节日1187民俗活动推向了高峰,   5.明清稳定期!唐宋以后、节日的发2971展比较平缓、辽!金,元时期、融入了一些少数民族习俗。明清时期。节日风俗出现了三种变化:一是更加讲究礼5473仪性和应酬性,如逢年过节,人们出于礼尚往来而互相拜访送礼、二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以后,一些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节日风俗逐渐被人们所冷淡!如祭土地神习俗已不像先前那样受到重视?三是2825游乐性继续发展。如元宵节观灯!明代由宋代的5天增加到10天?昼市夜灯,热闹异常。满清入关以后!又增加了舞狮!舞龙。旱船!高跷、秧歌。腰鼓等“百戏”活动、但从总体说来!这一时期的节日风俗没有太大的变化、。
汉族的衣服是什么样的,请发图片。
  汉服,又称汉衣冠。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至明末 (公元17世纪6591中叶)这四千多年中,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变的礼仪衣冠体系,而旗袍是满族的传统服饰,二十世纪上半叶由民国服饰设计师参考满族女性传统旗服和西洋文化基础上设计的一种时装。是一种东西方文化糅合具象,中山装自1923年诞生迄今,一直是中国男子最通行和喜欢穿着的服式。中国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是中山装的创始人、但是汉服是从三皇五帝到明朝的传统服饰 !有4000多年9646的历史、比中山装就多了,唐装其实上是清末的中式着装,“唐装”说法的由来、也有些“出口转内销”的味道,外国人称“华人街”为“唐人街”、自然把中式服装叫做“唐装”了。!
汉族的特色饮食是什么?
  饺子 面条 春饼 春卷 豆6009腐脑 粽子 这是大的 各地方也有些许不同 比如我们这有一种有类似芦苇包的带馅面食 薄了叶饼 太多了?
除了汉族,还有什么族.节日有什么?民族人数有多少?民族习俗?
  中国的少数民族现在正式9069确定民族成分的有56个、他们是: 1蒙古族!2回族!3藏族,4维吾尔族、5苗族,6彝族!7壮族,8布依族、9朝鲜族、10满族。11侗族、12瑶族、13白族。14土家族、15哈尼族。16哈萨克族。17傣族!18黎族!19傈僳族!20佤族!21畲族、22高山族、23拉祜族,24水族!25东乡族、26纳西族!27景颇族、28柯尔克孜族、29土族。30达斡尔族,31仫佬族,32羌族。33布朗族!34撒拉族,35毛南族,36仡佬族,37锡伯族,38阿昌族,39普米族、40塔吉克族!41怒族。42乌孜别克族,43俄罗斯族。44鄂温克族!45德昂族、46保安族!47裕固族,48京族、49塔塔尔族、50独龙族!51鄂伦春族。52赫哲族。53门巴族、54珞巴族、55基诺族.,56穿青族。





服务保障

Copyright © 2005-2024 ,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驴友阁,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