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驴友阁首页 >> 风水知识 >> 春晚什么时候放的?除夕还是春节?
除夕在什么时候

春晚什么时候放的?除夕还是春节?
   就是今天晚上?
每年的除夕节大概都是什么时候?
  每年都是不一样的呀?,
除夕是什么意思什么时候过的
  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夜!岁除。大晦日,是农4198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5778即春节前一天晚,农历十二月多为大月!有三十天!所以又称为大年三十!年三十、年三十晚。年三十夜。而十二月小月时为廿九日、有些地区又会改称二九暝,“除夕”中“除”字的本义是“去”,0111引申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义是“日暮”!引申为7958“夜晚”?因而“除夕”便含有旧岁到次夕而除,
梦见除夕和家人贴窗花
  梦见除夕和家人贴窗花 79   梦见除夕和家人贴窗花意味着:   自信与希望涌出。不论在想法或观念!计划上都蛮能脚踏实地的一天,因为你在小地方的细心而胜人一筹。提出的意见方案被接受的机率高。对年节後较长期的企划立案,吉,照料观叶植物!特别是含苞待放的花朵等。等待著它开花结果的感觉。内心9998的希望跟著一起绽放的暗示喔。   梦见除夕和家人贴窗花的吉凶:(大吉昌)   境遇安全、长辈惠泽!承受8209父祖之余德!前辈之提拔。而可获得意外之9960成功发达、但数理若凶,或许陷于病弱,、
今年除夕是几月几日?
  2015年春节是几月几号?   2015年2月19日(星期四) 农历 正月初一 春节   2015年春节相当的迟,到2月19日才来、很少有在过完情人节之后、才过年的!   根据2014年国家发布的2014年春节放假安排通知,预计2015年的春节放假安排时间为:   2015年春节放假安排预计为:2015年2月19日-2015年2月25日。
除夕的神话故事
  话说古代有一只四角四足的恶兽——夕!因冬季大雪覆盖而短缺了食物常到附近的村庄里去找吃的、因其身体庞大!脾气暴躁、凶猛异常、给村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每到腊月底、人们都整理衣物扶老携幼,到附近的竹林里躲避夕,   这一年。村里的人们在收拾东西逃走的路途中遇到一位年纪约七八1730岁的孩子?饿倒在路旁!有位好心的老婆婆将孩子救醒!并要这孩子一起上山躲避恶兽——夕,这个聪明的孩子便与老婆婆一起跟着村子里的人来到了村后的竹林里。由于冬季在竹林里寒气逼人,大家冷得纷纷伐竹盖房,烧火取暖!这个被老婆婆救来的孩子就好奇的问大家:我们这竹林离村子那么近、就不怕夕会来到这里吗!有位老人回答他说8689:“我年小的时候就随乡亲们来这里躲避夕、雪很大的那几年因为它饿极了也追来过,可是它每次6986都看到乡亲们在这竹林里伐竹就匆匆忙忙的走了!”这个孩子想了想告诉大家:“我有办法除掉‘夕’让大家从今以后不用每到腊月里就出来逃难,”大家听后都非常高兴、纷纷问该怎么办?这个聪明的孩子告诉大家:多砍一些竹节带着,今夜全村人都可以回家,在你们各家的门外挂一块红布、就好了。等到明天天亮之后夕就再也不会来了。乡亲们半信半疑的听着这个孩子的话!由村里的老者带着各自回了自己的家!   很快入夜了!村民们由于害怕“夕”会来没有人敢睡觉,除都在自家的门外悬挂了红布条之外、就来到村中间的空地上!守着一些从竹林里带回来的一些碎的竹节!天气寒冷大家点了火堆取暖,饿了就拿些吃的出来……子夜、便听到一声震天的巨吼、大家恐惧的缩做一团、这时那个聪明的孩子突然间站出来告诉大家说:“我去0387把他引来,然后大家就往火堆里扔我们守了一夜的碎竹节,”   还没等还好心的老婆婆伸手去拽,这个孩子已经来到了村口!孩子看到夕正在往村里硬闯、破坏了很多东西!于是他大声的叫8540到:你每年都来,害得百姓不能安居乐业、今天我一定要给你点厉害,、“夕”听到孩子的叫声。便循着声音追来过来。可是它看到家家门墙都挂着红红的布条就没敢进!于是顺着孩子的声音忍着挨饿的肚皮来到了村中央的空地这里,这时孩子大声地说:“乡亲们,往火里扔碎竹节啊、,”。可是8229大家因为害怕早已经站在那里礓住了、这个瞬间“夕”用他的角把孩子挑了起来重重的甩在了地上。村民们听到孩子落地的声音反应过来。纷纷往火里扔起了竹节、由于是砍伐不久,湿1828湿的竹节遇到旺火纷纷爆裂!8860噼里啪啦的响了起来,“夕”听到这响声掉头鼠窜!,
除夕是几月几号?
  除夕是农历腊月三十!每年的除夕对应的阳历月日是完全不同的、有时在一月份。有时在二月份、
有关春节的习俗(除夕·小年等)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习俗日历 腊月二十三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因此要祭灶神,小年过后的第七天就到年三十了,   我国的春节一般是从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揭开序幕的!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仪式、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0207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除夕的这段时间、民间称之为“迎春日”,   祭灶   据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糖(或蜜)融化!涂抹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曰为:上天言好事!民间传说、灶王爷上天专门告人间善恶、一旦那家被告有恶行!大4646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此说法流传的比较广泛、   人们认为灶王爷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便会给家里9319带来幸福!可保佑来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请求他上天后多说好话,吉利话。这种送灶神的仪式叫做“送灶”或“辞灶”!   送灶时!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人们就用各种办法对付他,有的用胶牙糖敬它!好把灶王爷的6391牙齿粘住。使8179它不能乱说话、有的8982用酒糟涂抹灶门,这叫“醉司令”?醉得灶神不能乱说话、   灶神受到人们的特殊招待、“吃了人家的嘴短”、当然0581就不好讲坏话了!这实际上是民间一种伦理道德的自律,   7天之后!也就是在除夕夜。还要把“灶神”再接回来!因为!年三十的晚上,灶王爷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有“接灶”“接神”的仪式,按一般1583地方的风俗、接送灶王爷都由男主人主持,女眷不参加,古时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民间称“挂影”、天津市民俗专家林希介绍说。小年这天要把祖宗的画像或照片挂在墙上。备好酒水!贡品、接受族人的祭拜?一直到大年三十,   吃灶糖   灶0466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2628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4333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   腊月二十四   扫尘   民谚称“二十四。扫房子”,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1454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7816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3540净迎新春的气氛、   据典籍记载、上古就有年终扫除的习惯! 本“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8152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9154《清嘉录》卷十二记载:“腊将残?择5917宪书宜扫舍宇日!去庭户尘秽!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尘埃’”! 腊月二十四“扫房”、对庭院内外进行彻底的大清理?可见。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也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积累的在冬季讲究卫生。预防疾病的传统美德!   腊月二十五   做豆腐    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据考证!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诗中写到:“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有趣的是、一些地方还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风俗。究其因!是当地传说灶王上天汇报后,玉帝会下界查访。看各7547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于是各家各户就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瞒过玉皇的惩罚、传说归传说。吃豆腐渣实则是古代生产力低下、没有那么多好吃的。同时也是先民勤俭节约美德的写照。   接玉皇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7786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赶乱岁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时机?因此,人们根据现实生活需要,发明了这一特殊的时间民俗!可见。在传0678统社会里。民众生活秩序是依赖着民俗进行调节的。   照田蚕   照田蚕也叫“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举行这一活动!   千灯节   千灯节是蒙古族。达斡尔族的宗教性节日,蒙语称“明干卓拉”、意即千盏灯节。5462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做“明干卓拉”去庙里点燃!认为点得越多越吉利、这一节日习俗、在新疆维8536拉特蒙古族中最为盛行。当地群众在这天吃烤牛羊肉!举行传统的体育游艺活动。[4]   腊月二十六   割年肉   俗话说“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说5162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杀猪!当然是杀自家养的猪?割肉、是指没养猪的人家到集市上去买过年吃的肉!   将“割年肉”放入年谣,是因为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往往在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   腊月二十七   宰鸡赶大集   民谚称“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这一天。家家户户除了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赶集上店,集中采购。与平日以购缺卖余为主要目的的赶集相比。腊月二十七赶集主要是买卖年节物品。例如:鞭炮!春联、神马、香烛。烧纸、牛羊肉,赠送小孩子的各种玩具礼品,女孩子的各种头花饰物等等。这一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红火热闹、   洗浴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6]   腊月二十八   贴花花   年谣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所谓贴花花。就是张贴年画,春联!窗花和各种神码?   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到了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学,他每年都4534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而题写于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成为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后来,随着造纸术的问世,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7]   腊月二十九   祭祖   年谣称:“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事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早晨请祖!据汉代6313崔寔的《四民月令》记载:“正月之朔是为正月,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7018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这说明!早在汉代我国的祭祖活动就已经是春节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了,   小除夕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腊月三十   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0159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4343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贴门神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0013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6674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又有画猛7052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2665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7283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贴春联   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4429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幅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7153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因满族尚白!清宫廷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   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   这些都具有祈福!装1259点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2216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0021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春联由神荼,郁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而盛行开来,全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我国年画的三大流派、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挂千。就是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为佛前所挂,挂千民户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较少,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是“小挂千”!为市肆所用、最早的挂千当是以制钱(铜钱)串挂的。与压岁钱一样!有压胜0839的作用?   正月初一   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拜年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民间互访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4类:   一是走亲戚,初一必须到岳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喧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枕,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9546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古时3758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在!有些机关!团休、企业。学校!8832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0462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占岁   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伟人、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七不行刑的风俗、   贴画鸡   古时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来驱鬼怪邪气,晋1687朝人著的《玄中记》里讲到了前面说到的度朔山上的这只天鸡!说6679是当太是刚刚升起、第一道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时、天鸡就9839啼鸣了?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所以春节所剪的鸡、其实就是象征着天鸡!然而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据说尧帝时,过方的友邦上贡一种能辟邪的重明鸟、大家都欢迎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人们就刻一个木头的重明鸟!或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吓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来。因重明鸟样类似鸡,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者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我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1490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   聚财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6525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3742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10]   正月初二   祭财神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11]    正月初三   羊日   正月初三是女娲造羊的日子。5309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   烧门神纸   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谷子生日   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位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小年朝   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12]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8545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1025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祭财神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又说:“今之路头,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谓五路。当是3153东西南北中耳,”上海旧历年有抢路头的习俗,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6857称“接财神”。   五祀即祭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路头”,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诗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   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路头神    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俗以是日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   俗以为接路头!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灵验。因此叫“2305抢路头”,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抢路头”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护者。人们便不再在赴旅时祭祀它了、   至于人们在元月初五祭拜路头神、并以此日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与初五之“五”牵连之故!北方于此日祭“五穷”也是一样、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气象,图一年吉利。财源茂盛!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并进。   送穷   正月初五“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娘”?“五穷妇”。“五穷娘”!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门外燃6615炮炸之?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   开市   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13]   正月初七   人日   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蜗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3291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8764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吃七宝羹   人日节、人们用七种新鲜的节令蔬菜加米粉做成羹食用!称为“七宝羹”。在人日的时候食用!以此来取吉兆,并说此物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各地物产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广东潮汕用芥菜,芥兰、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葱、芫茜。韭菜加鱼!肉等,台湾。福建用菠菜!芹菜,葱蒜,韭菜。芥菜!荠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葱兆聪明。蒜兆精于算计,芥菜令人长寿。如此种种、   捞鱼生   南方一些地区。人们有在人日节“捞鱼生”的习俗!捞鱼生时!往4913往多人围满一座!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到:“捞啊,捞啊、发啊,发啊,”。而且要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摊煎饼   民间此日要吃春饼卷"盒子菜"(熟肉食品)、并在庭院摊煎饼、“熏天”,   出游、登高   人日节也是仕女出游与文人墨客登高赋诗的日子、唐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云:“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看!梅花0131满枝空断肠!身在南蕃无所遇?心怀百忧复千虑,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正月初八   谷日   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天稻6852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顺星   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3040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祭祀用两张神码、第一张印着星科,朱雀!玄武等。第二张是"本命延年寿星君"、二张前后撂在一起。夹在神纸夹子上。放在院中夭地桌后方正中受祀、神码前陈放着用8486香油浸捻的黄!白二色灯7012花纸捻成的灯花、放入3256直径寸许的"灯盏碗"?或用49盏!或用108盏、点燃。再供熟元宵和清茶,黄昏后、以北斗为目标祭祀,祭祀后,待残灯将灭、将神码。香根与芝麻秸,松柏枝一同焚化,祀成,[15]   正月初九    天日   正月初九是天日、传说此日为玉皇大帝生日,主1656要习俗有祭玉皇!道观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时、妇女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16]   正月初十   石头生日   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河南风俗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在山东郓城等1927地有抬石头神之举!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日早晨!以绳系罐鼻、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瓦罐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贺老鼠嫁女   旧时民间俗信。在正月举行的祀鼠活动,亦称“老鼠嫁女”“0247老鼠娶亲”!具体日期因地而异,有的在正月初七!有的3956在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区是正月初十!山西平遥县初十日将面饼置墙根!名曰“贺老鼠嫁女”?湖南宁远则以十七日为“老鼠嫁女”这一日忌开启箱柜。怕惊动老鼠。前一天晚上。儿童将糖果,花生等放置阴暗处,并将锅盖簸箕等大物大敲大打,为老鼠崔妆、第二天早晨,将鼠穴闭塞、认为从此以后属可以永远绝迹,还有的地区于老鼠娶妇日很早就上床睡觉。也不为惊扰老鼠、俗谓你扰它一天、它扰你一年,   正月十五   元宵节   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3298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灯会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4374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4971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8996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4625缩短为五天!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除夕的农历时间
  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腊月:农历十二月!重阳:农历九月初九月!正月:农历一月。元宵:农历正月十五。中秋农历八7752月十五。
为什么过年的前一天叫除夕呢?
  人们喜欢把大年三十那天晚上叫做过年,也有人说是除夕夜。那有谁知道是叫过年呢、还是除夕!我下面就告诉大家它们的由来:   在很久以前、地上有两2352只怪物!一只叫年、一只叫夕。在大年三十那一天,年就会出去到各村庄去掠夺财物、食物,庄稼会被践踏,牛羊会被吃掉,只要年去过的村庄都民不聊生、惨不忍睹。人们也想过许多的办法来防御年!但是无一行的通、年它不仅个子大!力气也大、又眼观四面耳听八方、根本就没有办法防他!直到有一天。年来到“李”村、看到里面挂着红灯笼!开着灯、还咚咚的敲鼓!1403吓的不知所措就跑了。人们为了纪念这一天就把它叫6152做过年。   另一只怪物叫夕、和年一样的个大!力气大、眼观四面耳听八方,也和年一样大年三十会出来,他每一步像地震一般、一张嘴可以吃下一头牛。可是他并不怕红灯笼。灯光和鼓声,所以人们更拿它没办法、夕就作威作福,可以不管在什8132么时候?夕都会捂住脖子!这点引起了人们的怀疑。于是在三十的那天。人们给夕送去了好几坛烈酒,把夕灌醉后,一个年轻人把它的头砍下来了、谁知,夕的脑袋到哪里,哪里便起火。于是那个年轻人就抱住夕的脑袋跳进了黄河。一样的人们为了纪念把这一天把它叫除夕,   虽然只是两个简单的故事!但足以看出古代人民的智慧与勇敢,而年年挂灯笼也已经成为了一种习俗,古时候,科技不发达。人们0078才会相信有怪物!现在已经证明那些都是传说,如今科技发达了人类进步了,过年就是一个习俗、   现在人们把过年当1850成一个和朋友,亲人相聚会的好时机,大家走亲访友!推杯换盏!喝酒聚会。洗掉过去一2668年征程的灰尘。得意也好。失意也罢。都已经成为了过去。大家畅谈对未来的美好希望!对家人朋友的美好祝愿、快乐和幸福写在每个人的脸上。真是其乐融融,大家期盼着来年又是一个好年景。!





服务保障

Copyright © 2005-2024 ,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驴友阁,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