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驴友阁首页 >> 风水知识 >> 发生火灾时该怎么办
发生火灾时疏散人员注意事项

发生火灾时该怎么办
  您好,51安居为您服务!   首先,一定要镇定。别自乱阵脚!然后再按下面的做:   一!如果有避难层或疏散楼梯、可先进入避难层或由疏散楼梯撤到安全地点。   二、如果楼层已着火燃烧。但楼梯尚未烧断,火势并不十分猛烈时。可披上用水浸湿的衣被,从楼上快速冲下!   三、多层建筑火灾、如楼梯已经烧断、4261或者火势已相当猛烈时,可利用房屋的阳台。落水管或竹竿等逃生!   四!如各种逃生的路线被切断!应退居室内,关闭门窗。有条件时可向门窗上浇水!以延缓火势蔓延过程、同时!可向室外 扔出小东西,在夜晚则可向外打手电,发出求救信号!   五!如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又无其它自救办法时。可用绳子或床单撕成条状连接起来。一端紧拴在牢固的门窗格或其它重物 上、再顺着绳子或布条滑下、   六、如无条件采取上述自救办法、而时间又十分紧迫、烟火威1660胁严重、被迫跳楼时!可先向地面抛下一些棉被等物、以增加 缓冲、然后手扶窗台往下滑?以缩小跳楼高度!并保证双脚首8733先 落地?   七!要发扬互助精神。帮助老人!小孩,病人优先疏散!对行动不便者可用被子,毛毯等包扎好?用绳子布条等吊下!   一旦发生火灾!千万不要4306惊慌失措、要保持头脑冷静。因为任何火灾都有一个从初起?发展和猛烈的阶段,这为我们扑灭初起火灾?逃生自救!组织人员疏8172散也提供了宝贵的时间!   遇到火灾。就要会“四会”、具体说就是会扑救初起的火灾、会报火警。会紧急疏散逃生自救。会使用消防器材!   1,会扑救初起的火灾:   发生初起火灾后,这时往往火势不大。是扑灭火灾!避免较大损失的最好时机!一定要沉着冷静,果断处理!首先要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一是要先断电,   后灭火!确定断电以后,用灭火器灭火!同时准备使用消防水带、二是5377一旦灭火器无法控制火势!要立即打开消防栓灭火。火灾扑救的一般原则是:报警早损失小,边报警边扑救,先控制后灭火、先救人后救物,防中毒防窒息,强调一点是:如果使使用水带灭火一定要先断电。救不了别勉强!逃生第一,等待消防人员来救火,   2!会报火警:主要是会报校园报警电话83463036。或火警电话119。在拨打报警电话时,要沉着冷静!不要慌张,要讲清姓名!电话!住址!起火的地点和部位!火势情况。着火的物质等!   3!会紧急疏散逃生自救:0369当发生火灾事故时。要及时疏散,撤离火灾现场。听从组织人员的指挥。不要慌张!避免出现踩踏。拥堵发生伤亡事故,在通过浓烟区时、要知9702道用湿毛巾堵住鼻嘴呼吸!7954尽量沿着地面通过!   4,会使用消防器材:   (1)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使用要领:   一提:从灭火器箱里提起灭火器!   二摇:将灭火器上下摇晃几下!使粉末均匀、   三拔:拔出灭火器压把上的保险插销。   四瞄:将灭火器喷嘴对准火焰的根部、   五压:压下灭火器_的压把、   六射:对准火焰根部进行喷射或扫射灭火。   (2)消防水带的使用方法:   消防水带主要是用于较大火势时使用的!一头0869接消防栓、一头接水枪,但在使用消防水带灭火时!一定要记住先断电、防止水流导电发生触电事故!   如4082有疑问、1308欢迎向51安居提问。,
火灾安全小知识有哪些?发生火灾时应注意事项有哪些?
  逃生自救。需要技巧 时间就是生命,自救才能生存 就高校火灾特点,提供几种逃生方法,供参考,    1,如果身上的衣物、由于静电的作用或吸烟不慎!引起火灾时,应迅速将衣服脱下或撕下!或就地滚翻将火压灭、但注意不要滚动太快、一定不要身穿着火衣服跑动?如果有水可迅速用水浇灭。但人体被火烧伤时,一定不0910能用水浇。以防感染。     2、如果寝室!教室、实验室、会堂!宾馆。饭店、食堂,浴池!超市等着火时!可采用以下方法逃生!     (1)毛巾。手帕捂鼻护嘴法   因火场烟气具有温度高。毒性大。氧气少。一氧化碳多的特点,人吸入后容易引起呼吸2737系统烫伤或神经中枢中毒!因此在疏散过程中?应采用湿毛巾或手帕捂住嘴和鼻(但毛巾与手帕不要超过六层厚)。注意:不要顺风疏散、应迅速逃到上风处躲避烟火的侵害。由于着火时,烟气太多聚集在上部空间。向上蔓延快。横向蔓延慢的特点,因此在逃生时!不要直立行走!应弯腰或匍匐前进!但石油液化气或城市煤气火灾时,不应采用匍匐前进方式,     (2)遮盖护身法,   将浸湿的棉大衣!棉被!门帘子!毛毯。麻袋等遮盖在身上?确定逃生路线后、以最5792快的速度直接冲出火场。到达安全地点!但注意!捂鼻护口,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3)封隔法,   如果走廊或对门、隔壁的火势比较大、无法疏散。可退入一个房间内!可将门缝用毛巾、毛毯、棉被,褥子或其它织物封死,防止受热。可不断往上浇水进行冷却!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从而达到抑制火势蔓延速度 、延长时间的目的!     (4)卫生间避难法。   发生火灾时。实在无路可逃时,可利用卫生间进行避难,因为卫生间湿度大!温度低。可用水泼在门上,地上,进行降温!水也可从4455门缝处向门外喷射。达到降温或控制火势蔓延的目的。     (5)多层楼着火逃生法、   如果多层楼着火!因楼梯的烟气火势特别猛烈时。可利用房屋的阳台。水溜子,雨蓬逃生,也可采用绳索、消防水带、也可用床单撕成条连接代替!但一端紧拴在牢固采暖系统的管道或散热气片的钩子上(暖气片的钩子)及门窗或其它重物上,在顺着绳索滑下。     (6)被迫跳楼逃生法,   如无条件采取上述自救办法、而时间又十分紧迫!烟火威胁严重!被迫跳楼时!低层楼可采用此方法逃生,但首先向地面上抛下一些后棉被,。
发生火灾时人员车里注意事项有哪些
  当汽车发动7708机发生火灾时!驾驶员应立即停车,打开车门疏散乘车人员,随后切断电源。取下随车灭火器,对准着火部位的火焰正面猛喷,扑灭火焰。   汽车发生火灾如何逃生   2当汽车车厢货物发生火灾时。驾驶员应将汽车驶离重点要害部位或人员集中场所停下,并2509迅速向消防队报警、同时!驾驶员应及时取下随车灭火器扑救火灾、当火一时难以扑灭时!应劝围观群众远离现场、以9298免发生爆炸事故,造成无辜群众伤亡!使灾害扩大!   汽车发生火灾如何逃生   3当汽车在加油过程中发生火灾时、驾驶员不要惊慌,要立即停止加油!迅速将车开出加油站(库)。用随车灭火器或加油站的灭火器以及衣服等将油箱上的火焰扑灭!如果地面有流散的燃料。应用库区灭火器或沙土将地面火扑灭。   4当汽车在修理中发生火灾时,修理人员应迅速上车或钻出地沟,迅速切断电源!用8880灭火器或其他器材扑灭火焰。   5当汽车车祸后发生火灾、如果车门没有损坏,应打开车门2767让乘车人员逃出!同时驾驶员可利用3569扩张器。切割器!千斤顶!消防斧等工具配合消防队救人灭火!   6当停车场发生火灾时,一般应视着火车辆位置,采取扑救措施和疏散措施,如果着火汽车在停车4118场中间。应在1631扑救火灾的同时,组织人员疏散周围停放的车辆,如果着火汽车在停车场的一侧!应在扑救火灾的同时、组织疏散与火相连的车辆,   7如着火部位在公共汽车的发动机、驾驶员应开启所有车门!让乘客从车门下车。再组织扑救火灾。   注意事项   如果着火部位在汽车中间,驾驶员应开启车门!让乘客应从两头车门下车、然后驾驶员和乘车人员再扑救火灾控制火势!如果车上线路被烧坏。车门开启不了、乘客可从就近的窗户下车,如果火焰封住了车门!车2634窗因人多不易下去、可用衣物蒙住头从车门处冲出去。当驾驶员和乘车人员衣服被火烧着时、如时间允许,可以迅速脱下衣服、用脚将衣服的火踩灭;如果来不及。乘客之间可以用衣物拍打或用衣物覆盖火势来灭火、或就地打滚熄灭衣服上的火焰、
发生火灾时为什么不能做电梯
  (1)火灾时、电梯不具有防高温性能,当遇到高温时、电梯厢容易失控甚至变形卡住、有的还会有触电的危险、   (2)电梯运作时会使电梯竖井失去防烟功能,从而产生烟囱效应、使其成为拔烟助火的垂直通道。既会威胁人员的安全、6430又助长了烟火的扩散与蔓延、   (3)火灾时、当楼内电气线路被烧毁或断电时。电梯便会停在楼层中间。一方面、不利于电梯内的人员逃生!另一方面。也有碍于外面的抢险人员营救!极易酿成人员伤亡事故,   (4)电梯的通行能力极其有限!通常一次只能载十几个人!当人员多而集中,情况紧急时。因疏散缓慢!会引起被困人员惊慌失措、导致混乱、从而易发生挤压!跳楼等事故!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
乘坐地铁时发生火灾怎么办?
   如果地铁里发生火灾!人们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保持镇静,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心理恐慌往往比火灾本身更可怕,也更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惨痛结果。另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在火险意外发生时要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和疏导。   地铁发生火险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列车刚刚离开车站或即将到站、这种情况列车车长会做到迅速断电!救援人员通过指挥调度中心了解列车的具体位置后,将开拖车把列车拖到站台,然后迅速打开车门进行营救和疏导,另一种情况是列车行驶到隧道中央时发生火灾、此时乘客也不必惊慌!根据应急预案!司机将会立即切断外部高压电源。启动列车应急电源、打开列车的疏散车门、引导乘客下车后顺着轨道向距离车站最近的方向撤退,这时车站的救援人员还会开启隧道中的通风系统紧急模式、将风向人流疏散的反方向吹送、将可能出现的浓烟吹到远离乘客方向一端?并通过通风井排出、在后一种情况中,最害怕的就是乘客发生恐慌、争先恐后地向外挤!这样极易造成挤伤和踩伤事故、   地铁发生火灾时。最难控制和最易造成大量伤亡的是列车在行驶中着火。这种情况下!乘客要密切留意列车上的广播!切不可惊惶失措!并4757要在司机的指引下!沉着冷静,紧张有6697序地通过在车头或车尾的疏散门进入隧道?9879往邻近车站撤离!在疏散过程中要注意脚下异物!严禁进入另一条隧道(地铁是双隧道)!与此同时、车站工作人员会前往事发地点迎接乘客!1.及时报警!乘客可以利用自己的手机拨打119!也可以按动地铁列车车厢内的紧急报警按钮、在两节车厢连接处!均贴有红底黄字的“报警开关”标志,箭头指向位置即是紧急报警按钮所在位置、将紧急报警按钮向上扳动即可通知地铁列车司机、以便司机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处理!2.利用车厢内的干粉灭火器进行扑火自救、干粉灭火器位于每节车厢两个内侧车门的中间座位之下。上面贴有红色标志!3.如果火势蔓延迅速!乘客无法进行灭火自救,这个时候应该保5532护自己,进行有序逃生,并应记住、地铁列车站与站之间的平均到达时间为两分钟左右,4.列车行驶至车站时。要听从车站工作人员统一指挥!沿着正确逃生方向进行疏散!如果火灾引起停电。则可按照应急灯和安全疏散指示标志进行有序逃生、注意要朝背离火源的方向逃生,!
火灾发生时我们应怎么做?
  火灾发生时要镇定,别自乱阵脚、火小扑灭!火大报警、逃生!   1!火灾发生时一定要镇定。别自乱阵脚、发生初起火灾后。这时往往火势不大,是扑灭火灾,避1578免较大损失的最好时机?首先要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先断电!后灭火。确定断电以后。用灭火器灭火。同时准备使用消防水带,一旦灭火器无法控制火势,要立即打开消防栓灭火!   。
发生火灾时,衣服着火怎么办
  附近同干净水7022池的话、要么脱掉衣服、要么就地打滚 补充: 是在附近没干 净水 池的情况下(如是污水、会使伤口发炎等)!
在汽车上发生火灾时如何逃生
  当汽车发5528动机发生火灾时、8375驾驶员应立即停车?打开车门疏散乘车人员!随后切断电源,取下随车灭火器,对准着火部位的火焰正面猛喷。扑灭火焰!   当汽车车厢货物发生火灾时!驾驶员应将汽车驶离重点要害部位或人员集中场所停下。并迅速向消防队报警!同时。驾驶员应及时取下随车灭火器扑救火灾!当火一时难以扑灭时,应劝围7670观群众远离现场、以免发生爆炸事故、造成无辜群众伤亡!使灾害扩大,   当汽车在加油过程中发生火灾时、驾驶员不要惊慌!要立即停止加油、迅速将车开出加油站(库),用随车灭火器或加油站的灭火器以及衣服等将油箱上的火焰扑灭、如果地面有流散的燃料。应用库区灭火器或沙土将地面火扑灭!   当汽车在修理中发生火灾时!修理人员应迅速上车或钻出地沟!2643迅速切断电源!用灭火器或其他器材扑灭火焰,   当汽车车祸后发生火灾、如果车门没有损坏,应打开车门让乘车人员逃出,同时驾驶员可利用扩张器、切割器。千斤顶、消防斧等工具配合消防队救人灭火。   当停4296车场发生火灾时!一般应视着火车辆位置!采取扑救措施和疏散措施。如果着火汽车在停车场中间,应在扑救火灾的同时、组织人员疏散周围停放的车辆!如果着火汽车在停车场5920的一侧、应在扑救火灾的同时!组织疏散与火相连的车辆,   如着火部位在公共汽3459车的发动机,驾驶员应开启所有车门,让乘客从车门下车。再组织扑救火灾。、
发生火灾时,正确的逃生方法有哪些
  正确逃生方法:   1、开门之时、先用手背碰一下门把。如果门把烫手!或门隙有烟冒进来,切勿开门!用手背先碰是因金属门把传热比门框快,手背一感到热就会马上缩开,   2!若门把不烫手!则可打开一道缝以观察可否出去!用脚抵住门下方!防止热气流把门冲开!如门外起火、开门会鼓起阵风!助长火势。打开门窗则形同用扇扇火!应尽可能把全部门窗关上,   3,弯腰前行、浓烟从上往下扩散。在近地面0.9米左右、浓烟稀薄!呼吸较容易!视野也较清晰,   4,如果出8162口堵塞了,则要试着打开窗或走到阳台上。走出阳台时随手关好阳台门,   5!如果居住在楼上。而该楼层离地不太高,落点又不是硬地!可抓住窗沿悬身窗外伸直双臂以缩短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这样做虽然可能造成肢体的扭伤和骨折,但这毕竟是主动求生。在跳下前,先松开一只手?用这只手及双脚撑一撑离开墙面跳下,在确实无其他办法时,才可从高处下跳,   6,如果要破窗逃生。可用顺手抓到的东西(较硬之物)砸碎玻璃,把窗口碎玻璃片弄干净,然后顺窗口逃生,如无计可施则关上房门。打开窗户。大声呼救、如果在阳台求救、应先关好后面的门窗、   7!如没有阳台、则一面等候援救。一面设法阻止火势蔓延,8405用湿布堵住门窗缝隙,以阻止浓烟和火焰进9902入房间,以免被活活烧死,   ,
发生火灾时 基本的正确应变措施是什么
  安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发生火灾。首先不要慌张。寻找毛巾和水(如果找不到则可用衣服和自己的尿)、因为火灾中多数人不是被烧死而是被熏死的,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过滤空气!然后冷静的寻找安全的逃生途径。





服务保障

Copyright © 2005-2024 ,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驴友阁,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