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驴友阁首页 >> 风水知识 >> 配电房发生火灾应使用什么灭火器?
发生火灾时灭火器如何使用

配电房发生火灾应使用什么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均可使用。   配电室大于600伏以上、先断电在扑救。   另二氧化碳灭火器在600伏以上有电击穿现象。断电在灭火会安全些!小空间范围还需防止灭火缺氧现象、“安全第一”!
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在未断电情况下,不能使用哪种灭火器灭火
  不能用水基型灭火器。建议使用干粉灭火器以及二氧化碳灭火器,   断电的情况下!灭火器可以说是全部适用、600伏以上主要的危险是防范电击穿现象。即使是二氧化碳灭火器也会导电造成事故、   电气火灾的扑救原则:先断电。在灭火,灭火器根据规范来说配置0531为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600伏以上必须先断电!在进行扑救,、
当10kv高压控制系统发生火灾时应使用什么灭火器
  这个要看你的开关是啥型号的,是真空的还是充油的,你的控制系统的电压等级!直流5585电还是交流电!这些基本情况不说清楚。没法选、
营业厅发生火灾时,如何应对
  1!立即报火警和上级主管领导!请求救火!   2,立即组织人8256员疏散,减少和避免人员伤亡!   3,启动火灾应急预案,各负其责、如是初期火灾,可用灭火器及时扑灭!但如火势较大,则必须紧急撤离相关人员,   4。消防队来时。配合消防队灭火,提供必要的支持,,
火灾发生时不可忽视什么
   不可忽视三要,三救,三不原则,“三要”是指要熟悉住所环境。遇事要保持冷静并警惕9446烟毒侵害,市民平时要多留意楼梯!通道,大门!紧急疏散出口的位置!面对大火时、要保持沉着和冷静!开门前要先摸摸门。如果门发热或烟雾已从门缝中渗透进来、就不能开门、逃生时用湿毛巾将鼻子和嘴捂住。避免吸入有毒烟雾并尽快撤离火场!如果火势过大过猛?通道已被浓烟堵住、可用湿棉被做掩护。贴近地面、匍匐通过浓烟密布的走廊或房间。“三救”是指选择逃生通道“自救”,结绳下滑“自救”和向外界“求救”,发生火灾时,利用楼梯和疏散通道逃生是最理想的选择!如果通道已经被大火或有毒烟雾封锁。应及时利用绳子,窗帘!床单结成长带子!系紧水管或暖气管!然后沿长带子下滑。逃离火场,如果被大火封锁在楼内?要迅速关闭通向7974火区的门窗!并向门窗浇水。及时通过窗户向下面呼喊、招手,打亮手电筒,抛掷物品等、发出6138求救信号!等待消防人员到来,“三不”是指不乘坐2508普通电梯,不要轻易跳楼和不要贪恋财物。发生火灾后、停电很常见。乘坐电梯容易将自己困住!跳楼求生的风险极大!不可轻取,即使要出此下策、也要先向楼下抛掷棉被或床垫,以减少伤害!然后双手抓住窗沿!身体下垂!双脚落地跳下?火灾10分钟后便进入猛烈阶段,因此必须迅速疏散逃生。千万不可为贪恋财物!寻找物品而耽误逃生时间。!
发生火灾时如何逃生
  发生火灾时逃生自救的办法:   1、千万不要从窗口往下跳。如果楼层不高!可用绳子从窗口降到安全地区,   2、当发现楼内失火时,切忌慌张。乱跑,要冷静地探时着火方位。确定风向、并在火势未蔓延前。朝逆风方向快速离开火灾区域、   3,起火时!如果楼道被烟火封死!应该立即关闭房门和室内通风孔,防止进烟、随后用湿毛巾堵住口鼻、防止吸入热烟和有毒气体。并将向2078上的衣服浇湿。以免引火烧身!8687如果楼道中只有烟没有火,可在头上套一个较大的透明塑料袋。1486防止烟气刺激眼睛和吸入呼吸道!逃离烟火区。   4、发生火灾时!不能乘电梯、因为电梯随时可能发生故障或被火烧坏。设法通知消防人员前来营救!要俯身呼救,如喊声听不见!可以用手电筒照射。或挥动3555鲜艳的衣衫?毛巾及往楼下扔东西等方法引起营救人员注意。   5、防止火势蔓延、把门关上、可以防止火势蔓延,如果有可能有条件的话。将门淋水!做一些防护隔热的措施?   6!关闭煤气并致电求助!火灾中极易引起煤气爆炸?所以!在发生火灾时!应该立即切断煤9965气总开关!并致电相关部门、如果你家是液化气罐!应该关闭总阀门。并尽可能的远离火源,火场、   、
电器火灾用什么灭火器
  二氧化碳的物8445理性质:   a.二氧化碳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可溶于水、在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是1.977g/L,约为空气重的1.5倍。在加压和降温冷却的条件下!二氧化碳会转变为液体。温度更低时。液态二氧化碳可以凝固为白色雪状固体。叫做“干冰”(如下图)、干冰可升华,由固体直接转化为气体二氧化碳、   干冰   b.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一般可燃物的燃烧,故可用来灭火!1755二氧化碳不能支持动物呼吸!通常空气中含二氧化碳很少(0.03%)。对人无碍!如果超过1%即有害处。会使人不适,超过10%、使使人不醒人事!呼吸停止而死亡,   [小资料]为什么人在地窖里有时会晕倒   c.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a.二氧化碳与水化合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CO2+H2O=H2CO3   碳酸不稳定,加热时发生分解!从溶液里逸出二氧化碳,石蕊试液便由红色变回紫色![动画实验]   H2CO3=H2O+CO2   b.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   [动画实验]   请将鼠标   放于其上   实验中出现白色浑浊现象?这是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沉淀,化学方程式是:   Ca(OH)2+CO2=CaCO3↓+H2O   那么现在我们应该知道如何来检验CO2了吧?   二氧化碳的用途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我们都学过了。那么我们能否根据它的性质!推断它有那些用途呢。下面我们通过图片来了解一下,   二氧化碳的用途   灭火与灭火器   想想:   1!有几种方法可以使点燃的蜡烛熄灭、根据是什么。   2,在实验室中不慎弄翻酒精灯!引起着火应该如何扑灭、   火灾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因此、林场!矿山,工厂。商店、仓库、楼房等都应有足够的和有效的防火措施,防止火3212灾发生、一旦发生火灾!要迅速采取措施灭火,   我们知道。燃烧必须同时3706具备三要素:可燃物!氧气和温度达到着火点、缺少其中一个要素!燃烧就会停止,因此。灭火的基本原理就是使可燃物隔绝空气、或把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灭火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大量泼水,用砂覆盖,使用灭火器等,   泡沫灭火器   上图为泡沫灭火器原理及泡沫灭火器。灭火器的品种很多:   灭火器的类型和使用   灭火器的类型   药液成分   使用范围   泡沫灭火器   Al2(SO4)3和NaHCO3   使用于油类起火   二氧化碳灭火器   液态二氧化碳   使用于电器设备着火,小范围有机溶剂着火、以及忌水化学药物2517着火   干粉灭火器   碳酸氢钠和压缩二氧化碳等   使用于油,气起火   1211灭火器   CF2ClBr   特别使用于扑灭油类!电器设备。精密仪器,图书文件着火   灭火注意事项:   (1) 防止火势蔓延、移开可燃物!切断电源。停止通风!关闭防火切断火路,   (2)迅速扑灭着火源!木材。纸张,衣物等着火。可用水浇灭、酒精等有机物燃烧着火!宜用湿布、石棉布或砂子盖灭,或用灭火器扑灭!身上的衣服着火时、应立即用湿布或石棉布压灭火焰、如果燃烧面积大!可倒地打滚,但绝对不可慌张乱跑、   (3)会与水发9773生剧烈化学反应的药物(如金属钾,钠,钙、煤4。铝粉!电石等)着火时,不能用水灭火。宜用砂子盖灭,会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金属镁,铝等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去灭火,、
发生火灾时为什么不能随便开启门窗?
  因为风向!开窗以后。由于9383室内温度高于外界、空气流动会朝向开窗户的房间或方向,   会携带更多的烟雾和温度!   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
图书档案、重要设备等发生火灾,要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这种灭火器是在常温下用____ ___的方法使二氧化
  压缩体积 汽化 吸收     试题分析: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两种混合在一起时、二氧化碳会沉在空气的底部,使燃料和空气中的氧气隔绝,起到灭火的作用.2318常温下二氧化碳是气态的?常3833温下二氧化碳液化的方法是增大压强.液体汽化时吸收热量?使物体的温度降低、冻伤手,手要接触不善于传热的物体.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两者混合时二氧化碳沉在空气的底部、隔绝空气中的氧气、到达灭火的作用.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降温和加压.常温下气态的二氧化碳液化是采用加压的方法.液态的二氧化碳汽化时吸收热量!温度降低、为了在温度降低时不危害手,所以手要握在不善于传热的木柄上.!
如果商场发生火灾,你该怎么办?如何用灭火器?
  1、利用消防电梯0109进行疏散逃生,但着火时普通电梯千万不能乘坐、   2、利用室内的防烟楼梯!普通楼梯,封闭楼梯进行逃生!   3!利用商场的阳台!走廊!避难层,室内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安全绳等进行逃生、   4。利用观光楼梯避难逃生、   5!利用墙边落水管6302进行逃生。   6,利用布匹,床单,窗帘等连接起来进行逃生!   泡沫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主要适用于扑救各种油类火灾!木材,纤维、橡胶等固体可燃物火灾.   有手握着压把,左手托着灭火器底部!轻轻地取下灭火器,   右手提着灭火器到现场!   右手捂住喷嘴!左手执筒底边缘!    把灭火器颠倒过来呈垂直状态。用劲上下晃动几下!然后放开喷嘴,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主要适用于各种易燃。可燃液体,可燃气体火灾,还可扑救仪器仪表、图书档案,工艺器和低压电器设备等的初起火灾!   推车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   主要适用于扑救易燃液体、可燃气体和电器设备的初起火灾,本灭火器移动方便!操作简单,灭火效果好。   不过商场一般是5247泡沫灭火器?





服务保障

Copyright © 2005-2024 ,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驴友阁,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