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驴友阁首页 >> 风水知识 >> 历史上有哪些姓陶的名人
历史姓陶的名人

历史上有哪些姓陶的名人
  陶侃 (259~334)   晋代名臣、浔阳(今湖北省黄梅县北)人。字士行、明帝时拜征西大将军、都督荆襄军事,平定苏峻之乱。初为广州刺史,每日搬运砖块以锻炼体力。为人忠顺勤劳,时9664人比之诸葛亮。   陶弘景 (452~536)   南朝秣陵人,字通明!工草隶!好道术,齐高帝时。为诸王侍读。梁时隐于句曲山。自号华阳隐居!武帝时。礼聘不出、然朝廷大事!无不咨询。时称为「山中宰相」,卒赠大中大夫。谥贞白先生、著述甚多,其本草集注一书。是将本草经依药性与种属重新整理而成,   陶潜 (365~427)   东晋浔阳柴桑人。陶侃的曾孙,一名渊明、字符亮。安贫乐道!尝作五柳先生传以自比,世称靖节先生。诗名尤高,堪称古今隐逸诗人的宗师。   陶行0307知   陶斯咏,
姓陶的名人是谁
  陶渊明!,
陶姓名人有哪些
  陶姓名人:     陶潜:东晋浔阳柴桑人。陶侃的曾孙、。一名渊明、字元亮。安贫乐道,尝作《五柳先生传》以自比,世称“靖节先生。诗名尤其高、堪称古今隐逸诗人的宗师,   陶行知:现代教育家、   陶侃(259-334)!字士行(或作士衡)。本为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后徙庐江寻阳(今江西九江西)!中国东晋时期名将。大司马,初为县吏。渐至郡守!永嘉五年(311)。任武昌太守,建8939兴元年(313骸,任荆州刺史!后任3025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他精勤吏职。不喜饮酒、赌博、为人称道。是我国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曾祖父、。
历史孙姓名人女性有哪些
  中国历史上的孙姓名人多不胜举!春秋5346中期秦穆公之臣孙阳!即是善相马者伯乐,也称孙阳伯乐,春秋时齐人孙武、其《兵法》13篇是世界上第一本军事理论著作,其后代战国的孙膑也是一位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著有《孙膑兵法》存世,三国时吴国的孙坚、6174孙策和孙权父子在江东称霸一方,建吴称帝59年,建都建业(今南京)。魏国的名将孙良!西晋有“漱石枕流”的文学家孙楚、映雪读书官至御史大夫的孙康,唐代有名医孙思邈。书法家孙过庭。画家孙立。五代0858有词人孙光宪!宋有词人孙兴宪!著名工匠总管孙威和兵部尚书孙承宗,清代有经学家孙星衍、孙冶让,诗人孙原湘,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家孙道临等等、都是孙姓中引以为荣的杰出人物,近代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更是影响深远的一位伟人。   孙守义:即中国古代四大传说中牛郎织女的故事的男主人公——牛郎!牛郎织女的千古传说最早在《诗经·小雅·大东》中可见端倪、传说中牛郎织女的发祥地是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辛集乡境内的鲁峰山、也有人说发源于山东省沂源县境内,传说牛郎原名为孙守义,小名小义、织女叫做九妹。他的哥哥叫做孙守仁。嫂嫂叫马氏、   孙阳(伯乐):世人称之伯乐,字子良。又称王良、乃赵简子御者,善相马,春秋时代的人!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   孙武:春秋末期伟大军事家、山东广饶人、应用了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 。编撰成《孙子兵法》。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名言,   孙叔敖:春秋时楚国人、辅佐楚庄王称霸,功绩显著,主持修建了我国古代最 早的水利工程。对当时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相当作用?   孙膑: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山东菏泽3170鄄城人,孙武的后裔、著有《孙膑兵法》,   孙炎:乐安(今山东省广饶人)人。三国时期经学家?训诂学家,著有《3431尔雅音义》。   孙坚(公元155年-191年、37岁)字文台、籍贯 扬州吴郡富春 今浙江富阳。兵法家孙武第二十一世后裔、东汉末年军阀、三国时代6533吴皇帝孙权之父。为人骁勇无比,能征善战。    孙策(公元175—200年)。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汉族!吴国长沙桓王,兵法家孙武第二十二世后裔,大帝孙权之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豪强、骁勇善战、有勇有谋。人称小霸王。武功盖世,   孙权(公元182-252)、汉族、字仲谋,东,
"陶"姓是怎样来的?
  ,姓氏渊源: 1,源于祁姓、出自尧帝繁衍居地陶!属于以居邑名为氏。 上远古时期的尧帝。初居于陶(今河南孟南或山东定陶西南部)。以制陶为业!官名“陶正”。后封于唐、为唐侯。故称陶唐氏。他的子孙有以居地为姓者!相传姓陶! 2、源于姬姓。出自唐尧之后!属于以职业技艺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和《姓苑》记载,尧担任部落首领以前!曾在今山东省定陶县西北一带地方居住!以市面上作陶器为职业。其地世称为陶丘。尧的后裔。有的以祖上职业命姓。遂形成陶姓。 3、源于祁姓。出自商朝七族中的陶氏、属于以职业技艺为氏, 据史籍4243《元和姓篡》、《风俗通》记载。商朝七族中有陶氏,都是以陶冶为职业者,陶冶即热指陶工与铸工、原为掌握此项专业技术、役使奴隶的低级贵族、春秋之后!从事制陶业的庶民也有以“陶”技为姓!称为陶氏。 4。源于虞姓、出自舜之裔孙虞阏之后。属于以官职名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篡》记载。相传舜把部落首领禅位给禹后,禹的儿子启,建立了夏朝!把禹的后裔封于虞。故舜之后为虞姓!西周初年有人名虞阏!是舜的裔孙,其父名虞思,官至陶正!即管理陶质器物制作的官职,虞阏继承父职,仍为陶正、其子孙遂以官职名命姓、称为陶氏! 5、源于唐姓!出自宋朝唐谷避帝讳而改姓。属于因谥改姓为氏! 据史籍《宋史本传》。《东都事略?陶谷传》等记载,宋有陶谷、字秀实!邠州新平人(今陕西0386彬县),原姓唐!为避晋祖(石敬瑭)名讳,改姓陶!其子孙遂相传姓陶,形成陶氏的一支, 6。源于蒙古族,出自巴尔虎旗蒙古陶国浑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巴尔虎旗蒙古陶国浑氏原居内蒙古喀尔喀地区,因不堪遭受葛尔丹部族的迫害!率巴尔虎族万余人南下。游牧于今河北张家口一带,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经清朝庭准议、全族移驻盛京(今辽宁沈阳)。其中一部分4354族人驻守丹东凤凰城?岫岩等地并独竖一旗,称蒙古九旗!后取原姓首字谐音2501汉字“陶”为氏, 7,源于各0978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满族陶佳氏,托和罗氏,达斡尔族吐钦氏、古隆氏。以及锡伯尔族托库尔氏汉姓均改为陶氏。 今白族!傣族!京族。苗族!瑶族、彝族、布朗族、回族等民族均有陶姓! 二、得姓始祖:唐尧。 上古圣帝、在其担任部落首领之前,曾在今山东定陶西北居住!以制作陶器为职业,其地世称为陶丘,另说尧帝少年智慧。十三岁时就助其兄挚帝治理天下。因功封在陶丘!十五岁时又改封在唐,所以史!
姓梁的姓起源再哪?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1、古代将谷子称为梁、所以善于种植梁的氏族首领就用谷梁命姓,他的后代子孙遂以谷梁为姓、称为谷梁氏、   2、以地名命姓、古代有个叫古博陵的郡(相当于现在河北省安平、安国等县)、在郡中有个城市叫穀梁?居住在那里的人遂以地名命姓。称穀梁氏!因为在古代"穀"与"谷"同音通用!故又称谷梁氏!在春秋以后,谷梁复姓就慢慢演变成单姓谷或单姓梁了、   二、郡望分布   下邳郡:东汉永平十年时(公元72年)将临淮郡改为下邳国。南朝宋时改为下邳郡。治所在下邳(相当于现在江苏省雎宁县西北一带地区),相当于现在江苏省西北部地区,   西河郡:汉代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置郡。相当于现在陕西。山西两省之间黄河沿岸一带地区,   *卜门高弟!下邳名宗1!注释:1撰写《春秋谷梁传》的作者谷梁赤!是春秋时卜子夏弟子、   *五谷丰登年成好!一梁飞跨气势雄2,注释:2谷梁复姓“谷梁”二字的嵌字联?   *奋笔撰就谷梁史3,呕心写出春秋篇4!注释:3谷梁赤撰写《春秋谷梁传》、   4除了谷梁赤写有《春秋谷梁传》外。据《通志.氏族略》载,鲁国还有一个姓谷梁的人!也写有春秋的历史十五篇。   东汉有隐士梁鸿。“举案齐眉”的典故就是他与妻子孟光所演义的?还有书法家梁鹄,大将梁冀,唐代有文学家梁肃,天文学家梁令瓒,宋2684代有画家梁楷、太尉梁师成。明代0746有戏曲家梁辰鱼、4647清代有文学家梁廷枬!东阁大学士梁诗正!诗人梁佩兰、军机大臣梁国治,近代有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领袖人物梁启超等、这些人都是对中国历史1867作出了一定贡献的梁姓名人,!
历史上李姓的名人有哪些人?
  李世民!李白、
白姓 历史上有那些名人
  白圭:明代万历年间兵部尚书.其族人后代现居河北省南宫市西白塔村。约1500人、村中约九成的人为世袭白姓.     白云上:清代书法家、     白玉蟾:宋代名士,博览群书,善书、工画,有《海琼集》等、     文学上他积极倡导现实主义和朴素文风,所著《与元九书》诗论,为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文献、诗文朴实无华,广为流传!     关于白玉蟾的补充介绍:     白玉蟾(1194-1229; 现学界对其卒年尚有多种说法!))南宋道人。原名葛长庚!字以阅。号缤庵,海琼子。武夷散人,祖籍福建闽清县。出生于海南岛琼州?后0367来母亲改嫁!继为白氏子、遂易名白玉蟾、字象甫、如晦,紫清、白叟,号海琼子。海南翁。武夷散人、神霄散吏。幼天资聪敏颖异,七岁能诵九经。十二岁举童子笠!宋开禧二年(1206)冬、随金丹大师7172陈楠(泥妨真人陈翠虚),携入罗浮。凡九年始得其道。后隐居著述。遍游江南名山胜地,致力于传播丹道。宋宁宗嘉定间、诏征赴阙、召对称旨,封为紫清明道真人!命馆太乙宫!一日。不知所往、平生“蓬头跣足、一衲弊甚”!然神清气爽!每往来于名山大刹、神异莫测!时称其入水不濡。逢兵不害,白玉蟾博洽群书。能诗善赋!工书擅画、为人豪爽侠义、狂饮而不醉。常乘酒兴即席挥毫!所作篆!隶,草书。所画人物!梅竹,恣肆超妙、奇拔俊逸!在闽浙。粤,赣,鄂一带颇有影响!近代一些书画家的梅花?草书亦源于白氏。著有《海9626琼集》。《道德宝章》!《罗浮山志》等书!     白玉蟾为南宗第五代传人!即“南五祖”之五!金丹派南宗正式创立者。“南宗”自他之后!始正式创建了内丹派南宗道教社团!飞升后封号为“紫清明道真人”!世称“紫清先生”。他先后了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4200继瑞等为徒!打破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单传的历史。复归武夷止止庵即传9924道授法!同时取汉天师“二十四治”法、按“师家曰治!民家曰靖”的传统、立“靖”2207为建宗传法之所?这也标志着南宗至此形成3163道教社团!     白玉蟾的内丹学说理论,奉南宗传统,主张独身清修、他身体力行、终身无娶!9597其内丹学说之风格与张伯端?石泰有所不同,张伯端以顿悟圆通释内丹还虚。白玉蟾则谓“至道在心,即心是道”。纯以禅理入道,又寓5230内丹于雷法之中,使南宗修持具有“内炼成丹。外用成法”的特点,对五代以后道教的修炼方术8447有较大影响、     白玉蟾著有《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后由弟子彭耜编为《海琼玉蟾先生文,
杜姓 历史上有那些名人
  杜甫,杜牧、杜恩,杜尔、杜明 你该不会姓杜吧!
历史上马姓的名人有哪些?他们的事迹是什么?
  历史上马姓 马援马援   (前14—49)东汉名将、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曾为新莽新城大尹(汉中太守),后依附陇西隗嚣!终归刘秀。建武十一年(35年)任陇西西太守!破先零羌、后任贲中郎将。伏波将军等、十七年(41年)!任伏波将军。镇压交趾征侧,征贰起义、封新息候、在进击西北羌人。北方匈奴。乌桓!南方蛮夷及交趾等战争中建立威名!建武二十四年(48年)!病死于南征五溪蛮的军中, 精于相马术,著有《铜马相法》、东汉初年大将军。字文渊,陕西扶风县人。公元前14年生!公元49年卒!新莽末,为新城大尹(汉中太守)!后依附割据陇西的隗嚣,继归光武帝刘秀,参加攻灭隗嚣的战争,汉建武11年任陇西太守、率军击破先零羌!建武17年任伏波将军、封新息侯!后在进击武陵“五溪蛮”时,病死军中。 曾在西西北养马!得专家传授。发展了相马法。著有《铜马相法》,马援为扶风马家祖先。后世出过许多名人,马腾!马超,马均等为其后裔   马融:东汉右扶风茂陵人、著名哲学家!为马氏家族史上第一位很有学问的人!经学家。文学家!对古代经典研究非常之深、学生有千余人。他讲课时座在高堂!有女子奏乐,很有气派,一生注群经外、兼注《老子》!《淮南子》。    马良:东汉文士。学问好。才气又高,文章动人,马良还有四个弟弟,也是当时的才子!他们兄弟五个中马良最才高!他眉毛花白、人们说:“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马超:字孟起。马腾之子,右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东北)人!三国名将。出身于凉7746州豪强家族。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西征关陇,超据潼关拒守!操用离间计,使超与韩遂相互猜疑、一举击败之。超率羌胡退出关中。转战陇上!杀凉州刺史、并其众,自称征西将军、督凉州军事,不久,原刺史故吏杨阜起兵、杀其妻子。超遂奔汉中依张鲁、不得志,建安十九年归刘备,助备击破刘璋于成都,诸葛亮称他文武全才!勇猛过人,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官至骠骑将军。领凉州牧、次年卒,   马谡:字幼常(190-228)。襄阳宜城(今湖北省宜城南)人!初从刘备取益州,官至越嶲太守!谡才气过人。好论军计。深得诸葛亮器重、而刘备临终对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亮不以为然!以谡为参军!蜀汉建兴六年(228年)、亮出军祁山、4585不理众人反对!以谡为先锋!谡违反亮之法度!结果在街亭为魏将张郃所败、士卒离散、亮进退无据。引军还汉中。第一次北伐失败,亮下谡9537于狱中。按律处死,亮为之流涕。   马 钧:扶风(治今陕西省兴平东)人。魏时机械制造家!因改革5500绫机而闻名?曾制造翻车,指南车等!其所用机械原理比国外早七。八百年。   马 周:博州茌平(今属山东省)人,唐代大臣,被唐太宗赏识、任监察御史、主张少兴徭赋。反对实行世封制!成为当时有名的政治家!   马皇后:马援之女(39-79)、明帝的皇后。建武二十八年(52年)入太子宫。永平三年(60年)被立为皇后!终明帝一朝,不以自6763家私事干预朝政、也不提拔自己家的亲戚,章帝即位后为太后。多次拒绝章帝赐封马氏兄弟?后马防平叛有功,章帝封马防!马廖!5365马光三兄弟为列侯?1078马太后认为即使他们因军功受封?也不合先帝制度。马氏兄弟只得“受封爵而退位归第”。 马端临:江西省乐平市人,宋元之际著名史学家?一生博览群书、历二十年著成《文献通考》!为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重要著作,   马致远:今北京市人、元代著名的杂剧和散曲作家!为“元曲四大家”之一、他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被誉为“元曲四大家”,其作品大都清丽高雅?意境高远,一生写下了大量的散曲和杂剧,以描写王昭君的《汉宫秋》为其代表作,   马皇后:名秀英(1332-1......余下全文>>。





服务保障

Copyright © 2005-2024 ,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驴友阁,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