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驴友阁首页 >> 风水知识 >> 中元节来历
中元节来历

中元节来历
  中元节又称“七月节"或"盂兰盆会"、为三大鬼节之一、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   道家全年的盛会分三次(合称为"三元")。认为"三元"就是天官。地官及水官"三官"的别龚,正月十五!七月十五以及十月十五各为三官大帝的诞辰.正月十五日称为"上元"、主要是举行赐福的仪式!七月十五日0793称为"中元"!用以赦免亡魂的罪(中元法事是为亡魂赦罪、但是绝对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减轻了一些、希望他们早日安息,)。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则是为有过失的人解除厄运.     其实这些东西百度上有很多。、你要想知道更详细的、可以查一查。!
壮族中元节的来历
  壮族中元节的来历:   在广西桂林的壮族!与柳州贺州河池地区的壮族人一般统称为“北壮”,他们的中元节一般提前一天?也就是在农历七月十四过、又叫“七月半”!这源于一个阳朔壮族人民的传说,相传以前广西老百姓也在农历七月十五过节、到宋朝壮族英雄侬智高因不满朝8968廷苛捐杂税和强力欺压而率领族人起义、桂林阳朔的壮族首领莫一大王也揭竿而起配合侬智高起义。相传莫一大王法力高强、德高仁重、当地壮族人纷纷投奔聚集,宋朝当局害怕至极、派重兵来阳朔镇压莫一大王起义军。莫一大王为了补充兵员,便施法在后山的竹林里。给每一株竹子的每一节里都孕育一个士兵!需要做法81天,到期便有千军万马奔腾人间、为了保密他没有告诉任何人?当做法中期的一天!莫一大王的妻子因为到后山砍柴?不小心砍到一株竹子。发现里面居然有一个个尚未睁开眼的小人。大惊失色之下把这个情况告诉了邻居。随后逐渐传到了官兵耳里!于是宋兵提前到农历7月14这天大举进攻莫一大王。莫一大王因准备不够而兵败被俘就义!起义失败,莫一大王被壮族人葬在阳朔县高田镇沙子溪村旁的白虎山下。为了纪念莫一大王,壮族人把中元节定在了7月14这一天。每年清明时节漫山红彤彤的杜娟花似乎在诉说着壮族人民不屈不饶的民族精神、   中元节依旧!不过,人们已不信鬼神、仅以祭祀礼仪。表示对逝者的缅怀。求的大多是亲人团聚、共同祈盼的是家庭的和睦、民族的团圆,壮族人民在中元节这一天、晚餐家家都要吃螺蛳酿和煮鸭子。晚上户户都在野外给先人烧香烧纸钱。撇除迷信观点!倒也煞是壮观,。
中元节是怎么来的!?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   “鬼节”。俗称“七月半”(有些地区为十三或十四),俗传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阎王释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习俗!送祖时!纸钱冥财烧得很多。6644以便“祖先享用”、同时、在写有享用人姓名的纸封中装入钱纸,祭祀时焚烧!称“烧包”,年内过世者烧新包、多大操大办!过世一年以上者烧老包。   印度佛教仪式中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盂兰盆会”!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俗信、于是益加普及,民间普遍流传目莲解救母厄的故事:“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4772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中国从梁代开始0219照此仿行。相沿成中元节、不过后来除设斋供僧外?还增加了拜忏。放焰口等活动,   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3402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全猪、全羊、鸡。鸭,鹅及各式发糕。果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6722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是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的、紧接着。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这种7902仪式叫“放焰口”?   到了晚上?家家户户还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征着五谷丰登。这叫作“布田”。有些地方有放水灯的活动。   所谓水灯,就是一块小3731木板上扎一盏灯?大多数都用彩纸做成荷花状。叫做“水旱灯”。3194按传统的说法,水灯是为了给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灯灭了,水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任务!那天1023店铺也都关门!把街道让给鬼!街道的正中。每0621过百步就摆一张香案!香案上供着新鲜瓜果和一8648种“鬼包子”?桌后有道士唱人们都听不懂的祭鬼歌!这种仪式叫“施歌儿”!   上元节是1506人间的元宵节、人们张灯结彩庆元宵、中元由上元而来,人们认为,6334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不过!人鬼有别!所以。中元张灯和上元张灯不一样!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沦。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
姓氏阿的来历?
  阿(ā 音啊)姓出自回族姓氏:① 在弧国回族中,以“阿”音起头的经名很多,这是形成阿姓的主要来源。 ② 出自南北朝时鲜卑族复姓!三字姓所改,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阿贺氏?阿伏干氏,汉俗改为阿氏、!
十二生肖的传说来历
  老鼠和牛马羊等当选十二属相后、老鼠说:"我应该摆在第一位、"牛。马、羊它们0795不服气、说:"你凭什么排第一位呢!"鼠说:"我大。所以我要排在第一?"牛马等忍俊不禁笑了:"你有我们大吗。"老鼠说:"我们9606几个争了不算数?还是让人来说吧,"牛马羊等都同意让人来评议、于是它们商量了办法:由牛领头,马,羊。鼠先后一个接一个从大街上走过、看人们怎么评议、      在大街上,牛走过来了,人们说:"这头牛很壮,"马过来了!人们说:"这匹马真高。"羊走过来的时候。人们说:"这只羊很肥?"最后!老鼠大摇大摆地挺着肚子走过来、人们看见大街上突然走出一只大老鼠,都追着它喊:"好大一只老鼠呀、好大的一只老鼠呀!"这样一来,牛马羊也无话可说了,让老鼠排在了第一位!     另外!2297民间还有类似的十二属相排位的故事!     关于十二生肖是如何排列次序的!说起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混沌初分、天干地支刚定时、玉皇大帝下令普召天下动物,要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选拔十二个属相,     消息传出后!惊动了花猫和老鼠这两个相好的朋友!花猫对老鼠说:"明日五更去天庭应选、我有个贪睡的毛病!到时你可要喊我一声啊?"老鼠连声道:"好说。好说!"     可是第二天一早,不讲信义的老鼠却偷偷起床不辞而别了?     这天,灵霄宝殿上禽兽云南集。开始应选。玉帝按天9259地之别,单挑了龙、虎,牛、马!羊,猴,鸡!狗、猪!兔!蛇,鼠十二种水陆兽类来作十二属相。公鸡当时长着两只美丽的角。也被列入兽类里,     玉帝刚要给它们排一下座次、8693只见黑狸猪闪了出来!别看它生得笨嘴拙腮!却专爱惹事生非,它奏道:"玉帝既已选好首领。小臣愿替君分忧解愁、当个公正人。为兄弟们依次排位、"玉帝闻言大喜。嘱咐猪要秉公而断,就退朝了!     玉帝一走,十二生肖就闹成了一锅粥,     开头,大家一致推选温和、宽厚的老黄牛居首位,连威武的老虎。苍龙也敬它几分!表示同意。可是、缩在1498墙角的老鼠却钻了出来,提出抗议、它说:"论大数我大!不信咱们到人间比试比试,听听百姓的评论!"于是!老黄牛和老鼠来到街头闹市。     牛在人群中走过时、人们毫无反应、这时!老鼠"哧溜"一下子爬到牛背上打起立桩来,街上的人们纷纷乱嚷:"好大的老鼠!"等人们7137拿出棍棒赶来扑打时,老鼠早已跑远了,   5593  老鼠回来大吹大擂!众动物都替黄牛打抱不平,只有黑猪暗自高兴、它觉得只有这样大小不分。好坏难辨。才能鱼目混珠、自己也从中渔利。于是,它大笔一挥先挑了老鼠、后排了老牛、     这可惹恼了在一旁的老虎和苍龙!它俩大声喧叫起来!震得众动物们发抖!众动物忙向龙和虎朝拜,一致推选老虎为2627山中之王?苍龙为3312渔中之王?统管天下、猴子为老虎写了"王"字金匾,挂在8164老虎前额上,公鸡把两只角送给了苍龙。从此!苍龙戴上了桂冠!老虎,苍龙有了人间权势。也就甘居老鼠和老黄牛之后了!这时、又跳出一个多事的野兔!它冷笑一声说:"嘿嘿。论长相我和老鼠8834差不多,论个子我比老鼠大!我是山王的护卫!应该排在海王前面!"     苍龙5825一听大怒,说:"你休得胡搅蛮缠!不服气咱就比试比试。"黑猪一听正中下怀!忙说:"一言为定、你们就比比赛跑吧!让猎狗来做你们的裁......余下全文>>、
何氏来历
  起源始祖   姓氏源流   何(hé)姓、源出有:   源流一 1318  晋是周朝早期的一个诸侯国!第一任国君   是唐叔虞、姓姬名虞!字子干。他是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5393的弟弟!被封在唐这个地方,虞的儿子“燮父以尧墟南有晋水!改曰晋侯” (见毛诗谱)、周武9490王的夫人是姜太公之女!被后世尊为圣母、周武王与妻子邑姜欢会时,曾梦见天帝对他说:我让你生个儿子,名字叫虞,将来可把唐国封给他。后来胎儿出生了,手心果然有个“虞”字、故起名为虞!人称叔虞。“唐叔虞”三字中。唐是封地名、叔是排行、虞才是名、为姬姓。   唐代姓氏名著《元和姓纂》记载:“周成王弟唐叔虞裔孙韩王安为秦所灭、子孙1949分散江淮间?音以韩为何。遂为何氏。”   庐江何氏的“姬—韩—何”姓源!已被唐朝何德。何弘敬,何俛等墓志铭证实。    2714 源流二   据《商周家族形态研究》载:何姓!“铭于商朝晚期青铜器上铭文。系9096商王族异姓亲族的氏号”!另甲骨文卜辞有何族参加祭祀的记载、   3636还有源自少数民族中的何姓!在中国汉唐时期的西域地区。有月氏人建立的康居政权,原居祁连山北的昭武城、后被匈奴人打败,西越葱岭、建立了康国、并日益强大起来!西域的米!史!曹,何,安、小安!那色波,乌那昌!穆等2924政权先后归附了康国!均以昭武为姓、以示不忘其本,史称“昭武九姓”。而“何”则是其中之一。     源流三   源自他姓改姓,《汉书·五行志》中说:东汉时有叫何苗的人,其本姓朱!后来自称何姓!子孙繁衍、遂成何姓一支。《姓谱》载:汉代凶奴单于的后裔、归汉后有“何奈”氏?又写作“何柰”氏。晋代幽州牧王浚手下有位将军就姓“何奈”名“虎”,还有“何拔”,“何居”。“何郎”。“何鲁”,“何丘”等复姓。另外,何繜中记述的小子何当为姬姓何氏、另外。商的子姓分支中也有何氏?荷兰姓氏Bosman改姓何!清末!来香港发展的荷兰裔犹太人何仕文原荷兰姓氏是Bosman汉化为何姓、Bosman的粤语发音是Boss-e-man音译为粤语是“何仕文”(粤语拼音Ho Sze Man)、另外有猜测说何仕文为表明他来自荷兰所以其汉化的姓氏为“何”与荷兰的“荷”同音、详见何启东家族、      源流四   源于官位,出自汉朝时期内宫官吏娙何、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娙何!亦称娙娥。是汉朝时期设置的女官名称、后成为西汉妃嫔的称号,娙何之称由汉武帝刘彻所置!后来依汉元帝刘奭执政的规定,娙何位居昭仪之下,地位相当于关内侯,娙何负责掌管内宫事务!地位相当高,官秩比中二千石的二品大员。在史籍《汉官六种·汉官旧仪·补遗》中记载:0633“娙娥秩比将军!御史大夫,众人谓之‘娙何’。娙何秩比中二千石。”在汉朝的官位中。凡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执金吾等中央机构的主管长官。皆为中二千石俸禄!   在娙何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母的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何氏!     3303源流五   源于国名。出自隋朝时期西域何国、属于以国名汉化为氏、据史籍《隋书》记载:“西域有何国,” 西域何国,实际上是“屈霜你迦”之首3349音节汉译、“屈霜你迦”!就是梵语化词Kushacirc!nika,中古0403波斯语Kushacirc、nik、阿1781拉伯语Kushacirc。niyya等的译音!何国位于古康国与古安国之间,是连接东西粟特的枢纽,又7689译为“贵霜匿”?为昭武九姓诸国之一、一度曾隶属于唐王朝管辖!     源流六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满汉大臣传》记载: 6873  ⑴.蒙古族客烈亦惕氏。出自蒙古族古老的克烈部。首领就是著名的王罕。在成吉思汗灭克烈部后。皆归于成吉思汗麾下。在明朝末期,蒙古族客烈亦惕氏即有冠汉姓为何氏,和氏者!   ⑵.蒙古族郭尔罗斯氏、亦......余下全文>>、
中元节要干什么?
  中元节现在来说。要烧纸祭祖,   中元」之名起於北魏,中元节又称「鬼节」或「盂兰盆会」.佛教也在这一天,举行超渡法会,称为「屋兰玛纳」(印度话ULLAMBANA)也就是盂兰会」.盂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   蝠,悬挂著,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於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因而中元节和盂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中元」是道教的说法:根据五杂俎的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是「上元」,为天官赐福日;七月十五是「中元」,为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是「下元」,为水官解厄日.修行记说:「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因此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民间都会准备丰富的牲礼,祭拜地官大帝及祖先.   农历七月十五是我国民间的重要的节庆.在古代,民间在这一天以刚收成的新谷祭拜祖先,而佛教的盂兰盆节,及道教的中元节亦在同一天.又相传农历七月是鬼月,在这个月当中间,「好兄弟」们都会来到来人间受人祭拜,由种种的由来融合成今日的「中元普度」.   台湾在中元节这一天,家家户户皆杀猪宰羊,准备极为丰盛的酒肉祭品,祭拜祖先与阴间鬼魂.各地并有许多传统的普度活动,尤以基隆的中元祭最具特色.   中元节的传说   有关中元节的传说很多,最主要的有—阎罗王於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 的供祭.七月的最后一天,重关鬼门之前,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阴间.所以七月又称鬼月. 目莲救母的故事: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莲尊者,惦念过世的母亲,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时的贪念业报,死后堕落在的恶鬼道,过著吃不饱的生活.目犍莲於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目犍莲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佛陀说:「七月十五日是结夏安居修行的最后一日,法善充满,在这一天,盆罗百味,供巷僧众,功德无量,可以凭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这便是台湾普渡拜「好兄弟」的由来.     从有关中元节的传说中,可深切体认到中元节的祭祀具有双重的意义在,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一是发扬推已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这全是从慈悲的角度出发,很有人情味.所以,我们在庆赞中元的同时,应该跳脱鬼的角度,期勉互爱.     中国人相信,人死后会变成鬼魂,悠游於天地之间.中元普度祭拜无子嗣的孤魂野鬼,让它们也能享受到人世间的热忱,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博爱」的延伸.而结合目莲救母的故事,亦有助於孝道的宣扬.因此,中元节可说是一个具有正面意义的节庆.   自从政府提倡改善民俗,节约拜拜,各地普度的盛况和规模已大不如昔,但由中元节原来所欲强调的观点来看,现代的中国人所要努力的, 应是减少浪费,发扬中元普度的善道.     农历七月是「鬼月」.阎罗王於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称   「开鬼门」,冥府的地狱门将开启,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的供祭.直到七月三十才「关鬼门」.所以七月又称鬼月.   在普度之中,分成由庙宇举办的「公普」和民众自办的「私普」两种,基隆中元祭则属於公普.公普正式展开之前, 都会「树灯篙」以便招魂,为替孤魂野鬼照路,部份地区还会挂起「普度公灯」,而溺毙的水鬼,则利用「放水灯」引导其上岸.   完整的祭典活动,自十二日「送灯敬献」开始,七月十五日举行隆重的普渡祭典,祭典中会举行「火烧大士爷」,「抢孤」等活动.在敲锣打鼓的野台戏和香烟氤氲,虔诚的祭拜中,中元普渡以「跳钟馗」结束热闹......余下全文>>、
中元节是几号?
  今0064年是9月5日。   中元节是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流行0685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中元节有放河灯!焚纸锭的习俗,4721  农历正月十五日汉族称上元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2377五日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5226区在七月十四日!  中元节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8760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海外华人华侨在清明、中元。冬至和年兜这四节会寄批银!否则便会被人认为是对祖宗不敬。对长辈不孝、对妻子不负责任的不成器之下等人、  传说中元节当天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1513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成为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关于中元节的作文400字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6636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8551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6458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6823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0631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7809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4291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
2002年中元节是阳历几月几日?
  2002年8月23日农历七月十五鬼节!





服务保障

Copyright © 2005-2024 ,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驴友阁,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