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驴友阁首页 >> 风水知识 >> 纳西族的本地的一些传统节日和风俗
纳西族传统节日

纳西族的本地的一些传统节日和风俗
  儿童水彩画国民9626传统节日 舞龙狮 舞龙俗称 玩龙灯 !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每逢喜庆节日,尤其是在元宵节期间!很多地方都有舞龙的习俗、舞龙时、龙跟着绣球做各种动作?或腾跃。或滚动,或盘起,或穿插、不断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下面就让我们一!
什么是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   第年第一个节气:打春     (每年的第一个节气就是“立春”、人们通常叫“打春”。为什么这么叫呢。我国6681历史上有这样一种风俗?每年立春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的服装!抬着一头纸糊的大耕牛。载歌载舞上街游行,游行后。把纸糊的耕牛抬到县衙的公堂上、由县官新自执鞭打三下,意思是:大地回春、赶紧耕种。因此!人们就把立春叫做“打春”!)     一月一日:元旦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元是开始。第一的意思!旦是会意字、上面的“日”表示太阳,下面的“一”表示地平线,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象征一天的开始,元旦!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5783  公历1月1日?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元旦节。我国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如夏代是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2723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等等、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会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即阴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等风俗。我国古代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每月十五。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吉日!早在汉代!正月十五已被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后来古人把正月十五称“上元”、七月十五称“中元”!十月十五称“下元”,最迟在南9544北朝早期?三元已是要举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视、到后来。中元!下元的庆典逐渐废除、而上元经久不衰!)     三月八日:妇女节     三月十二:植树节     清明节前一天:寒食     (旧俗中的一个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一说清明前两天],春秋时已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封赏随其亡的臣子、唯独漏掉了介之推,介之推于是携老母隐居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晋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赏?寻至绵山、找不到他,便想烧山逼他出来。但介之推坚持不出,结果母子二人俱被烧死,晋文公于是规定每年这一天禁止人们起火烧饭。以寒食表示悼念。后来便形成了在寒食这天寒食。扫墓的风俗,)     四月五日: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2194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五月一日:劳动节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阴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五”与“午”互为谐音而通用。是我国的一个古老节日!我国古代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     8106遭谗言被放逐后,目睹楚国政治日益腐败。又不得实4192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无力8066拯救危亡的祖国!于是自投汩罗江以殉国。此后。8746人们为了不使鱼虾吃掉其尸体。纷纷用糯米和面粉捏成各种形状的饼子投入江心。这便便成为后来端午节吃粽子!炸糕的来源,这风俗已传......余下全文>>、
纳西族的传统节日是火神节吗
  纳西族6117的传统节日不是火神节!火神节是汉族民俗。   纳西族的传统节日如下:   1、祭天、是纳西族东巴教最大的仪式之一,也是纳西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在正月间举行、   2。新年!农历正月的过年在纳西语中叫“由本吉正”。又叫“库市”,意为“新年”。过节期间。纳西民间要举行一系列传统的辞旧迎新活动。   3,棒棒会。 农历正月十五。是纳西族传统节日?民间称之为“棒棒会”,纳西族节日“棒棒会”标志着春节节庆的结束、春耕生产的开始。   4!三朵节、“三朵”是纳西全民族信仰的民族保护神,又称为“阿普三朵”,意为“祖先(或爷爷)三朵”,相传他属羊、是个战神。每年农历二月八日和八月羊日、四乡民众到三朵阁来烧香拜神,纳西人凡出远门都要到三朵阁祭拜、求三朵神保佑。出征的战士更是要祭拜三朵神、各地纳西人在每年大年初一祭祀三朵神!从1987年起。每年农历27214月8日的“三朵节”成为法定的纳西族民族节日?   5、火把节,农历6月24至26日,是纳西族传统的火把节,最初起源于借助火抵制各种天灾!纳西语称此节为“川美生恩”,   6。七月骡马会!是丽江纳西族的节庆活动、在农历七月中下旬举办。为期一至二周、以骡马。牛等7091大牲畜为主!因此又叫“七月骡马会”。   7。“烧包”节、农历七月初一至初十四,古城人过“烧包”节(即中元节)?纳西语称这节日为“三美波计”    8,纳西族还有诸多节庆习俗。诸如香格里拉三坝乡的“白水台会”!永宁纳人(摩梭)的祭干木女神山等、   简介火神节:   农历正月初七日为火神节!火神是汉族传说中的司火之神,名祝融。回禄!又称火德星君、鲁西,鲁南菏泽!济宁等地2034一带有在火神节送火神的习俗、是日,家家都绑扎柴把!柴把内夹带鞭炮?上插火神牌位,入夜,后生辈齐集村头,高举柴把排成长列!点燃后奔跑着朝西南方向把"火神"送到原野或山上、火光辉映。鞭炮声声。远远望去宛若游龙,景9661像颇为壮观、据说送火神可保全年不发生火灾!!
纳西族的民风民俗简介
  纳西歌曲主要有打跳歌,东巴吉日经!纳西净地、纳西酒歌等等。其中纳西净地最为有名风靡古城。   【风俗习惯】     丧葬自古通行火葬,清末后部分地区开始盛行土葬!     纳西族男子的服装大体与汉族相同!丽江纳西族妇女身穿大褂,宽腰大袖,外加坎肩。系百褶围腰!穿长裤,披羊皮披肩,缀有刺绣精美的七星、旁缀日、月。表示勤劳之意、宁蒗纳西族9452妇女着长可及地的多褶裙。短上衣,青布大包头,佩大银耳环,   【习俗】     纳西族热情好客,每当猎获归来。凡路遇的行人都可分得一份猎物,贵客临门。主人要做六样或八样菜进行款待,     忌讳有:骑马到寨前必须下马?也不能把马拴在祭天堂的地方,不能登踏三脚架!不能跷二郎腿;也不能翻弄灶里的灰,祭天堂!祖先。战神时。忌外人观看!忌在门槛上坐和用刀斧在门槛上砍东西,有的地方还忌在家里唱山歌。不许杀耕牛,驮马和报晓的雄鸡。忌食狗肉.进入纳西人家时不能主动进入老人,女人的卧室和女孩的"花楼 ",不能询问"阿夏"的情况   【食俗】     纳西族一日三餐,早餐一般吃馒头或水3829焖粑粑,中餐和晚餐较为丰富!一般都有一两样炒菜和咸菜。汤等!特别喜食当也回族的牛肉汤锅和干巴,不论平坝或山区、蔬菜品种较多,四时应市、山区广种洋芋。蔓菁和瓜豆。并以当地的土特产做成2427各种风味名菜、如:清蒸虫草鸭!贝母鸡,天麻鸡等,其中纳西族传统名菜“酿松0201茸”是用松茸菌帽?酿入肉泥、蒸熟后做为祭祀。特别是祭祖的一道专用菜肴、     肉食以猪肉为主。大部分猪肉都做成腌肉、尤以丽江和永宁的琵琶猪最为有名!可以保存数年至十余年不变质、外出劳动携6330带麦面粑粑或糌粑寺,就餐时围桌而坐、冬天喜移至向阳地方就餐、     典型食品主要有:丽江火腿粑粑!麻补。雪莲花拼盘,丽春铜火锅!丽江火烤粑粑等!   【节日】   海坡会 在云南永宁纳西族人民居住的地方、有一个神秘美丽的泸沽湖、在湖的两岸!俯卧着一个雄奇的山峰――狮子峰!狮子峰是纳5432西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女神,名叫“干木”。她绝美的容貌。致使各地的男神都为之倾倒、不过她和永宁纳西人一样,没有固定的丈夫,过着男不娶。女不嫁的自由偶居生活。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众山神都要到永宁与干木女神聚会娱乐!接受祝福、后来、纳西人在农历七月二十五日这天?都要欢聚泸沽湖圈?参加一年一度的海坡会!人们载歌载舞。尽情娱乐!一是为女神助威!二是用隆重的仪式祭祀女神?祈示她保佑人们平安,五谷丰登、畜牧兴旺!男女青年也趁此良机!互结3577“阿注”!   三朵节   三朵节是云南丽江一带纳西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初八举行。   相传、远古时代!纳西先祖三朵曾在这里降服了妖魔、从那以后、每年农历十月初八日、人们汇集到三朵庙里祭拜保护神三朵,祭品有整猪。全羊、鸡!鱼等。   节日期间!纳西族男女老少踏着游春赏花,小伙子骑上骏马!进行拨旗!拾银圆赛马活动、胜者!倍受姑娘们的青睐,晚饭后。人们围坐在篝火旁。能歌善舞的纳西姑娘跳起欢快的“阿哩哩”。   棒棒会   纳西族的商贸节日也比较多,云南丽江县的纳西族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举行“棒棒会”、以交流竹木农具为主要内容!据记载、这种集市活动自明朝起就有了。0370按照纳西族传统、正月十五是小年、小年之后开始春耕生产,棒棒会正好为准备农具提供了一个机会和场所,这里犁耙。锄头、镰刀,竹筐!背篓!扁担等1524等一应俱全?纳西族农民每年要更换一些带把柄的农具的木把、所以把这种农具交易会称为“棒棒会”?棒棒会上也有出售花卉、果木树苗。盆景、家具及家庭生活日用品的、   抢婚遗风在部分纳西族地区,仍存8803在着一种“抢婚”遗风,这也......余下全文>>,
汉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春 节 旧时称为元旦、俗称过年、时间从5879初一至十五日?初一零时起各家各户燃放鞭炮、辞旧迎新。天刚破晓!乡间妇女到井(河)边“抢新水”。这一天,一般不走亲访友。不杀生。有的人吃斋!城乡都有贴春联。贴门神的习惯、人们出门相遇!互道“新年好”、“恭喜发财”,从年初一开始、城内就开展舞龙舞狮活动。舞龙的标名“祥龙”,舞狮的叫“瑞狮”,龙狮出发前就给各商号。大店送帖。通知有龙狮队来拜年。龙狮队一到门前、店主先在旁边放一串鞭炮、待大狮靠后。小狮子上前时!便燃放鞭炮向小狮子掷去,俗称“5098烧狮”?烧完狮后。武术队上前表演武术。接着户主在高楼窗口伸出一条竹杆!挂着一个大“利是”连同一棵生菜!让舞狮的人边舞边爬着自带的大竹篙。或叠成人梯、到顶上由狮子衔取,俗称“抢青”、取下“利是”,又燃放一串鞭炮!以示送行!也有入屋舞狮的!名曰“扫荡”。意为把污晦邪气扫掉、每年舞狮舞龙活动持续到元宵节。乡村中的青年男女多结伴到外游玩?观看舞春牛和其他娱乐活动、年初二,各家各户清早起来杀鸡热粽供神!叫做接财神、乡间称为祭!即“开年”、亲戚朋友互相来往拜年!一般是晚辈携带礼9916品到长辈家里拜年?出嫁的女子也在这天偕丈夫和孩子一起回娘家贺年。所携带的礼品须有大阉鸡!外家也备粽子,年糕!米花糖,油糍粑等食品回送!名曰“送年茶”,如果女儿未生小孩。娘家须送慈菇,并且祝贺说:“今年添个慈菇蒂”(即生男孩)。如果是新娘回来,还要加上两条甘蔗、意为祝他们夫妇生活从头甜到尾!初七是人日,老人说这是众人的生日。这天早上!各家各户煎年糕。炒粉利。热粽子吃,晚上还杀鸡饮宴!乡间在十二日,十三日这两天,欢聚在庙里观看演春傩和师公戏!十五日元宵节。0341乡间杀鸡备肉祭祖先。合家饮宴!城里闹花灯,白天有“偷青”之俗!即到别家的菜园里偷摘青菜,特别喜偷葱,蒜或芹菜,认为吃了会聪明伶俐和勤恳。据说如果偷青时被人发现叫骂、那么身上的晦气就转到那骂人的身上了。所以园主就是看见了也不吱声。  5847 土地诞节 二月初二,乡间汉族9726杀鸡杀鸭去祭田头和到福德祠(即土地庙)拜土地爷?上尧一带汉人在这一天、把土地公神位安立于村前溪水出口处拜祭、以保佑村中财气不外流。城市里一般都在自家门前脚下用红纸写上“门官土地之神位”,作为土地爷来供奉、   清明节 清明前后几天!各家各户做五色糯饭,备上祭品去拜山(即扫墓)、以祭祀先人,现在人们还到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扫墓!缅怀革、
纳西族服饰的女性服饰
  纳西族女子服饰有2715两种类型! 第二种见于中甸白地,那里的纳西族妇女留长发。束于脑后或编成长辫!上饰有花纹的圆形银牌,身穿开长杈的搭襟白色麻布长衣。襟边4535为黑色并加彩绣,腰系黑底 起彩色线格花并垂毛线须穗的腰带!下穿长裤的有彩色条纹的长百褶裙!穿毡鞋或靴。背披白毛山羊皮,其服饰色调素雅。古朴大方,各地纳西族女子普遍戴耳环!戒指和手镯,有些胸前挂银须穗、服与饰搭配得体?自然谐和、很有风韵、纳西族妇女的羊皮背饰是其服饰中最具特色之处。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这种背饰用羊皮制成!披于背部、故俗称为“羊皮披肩”。羊皮披肩多精选黑色、白色的绵羊或山羊皮!经过2100反复揉制后,剪裁而成,不同地区的羊皮披肩形制不同!中甸!维西等地的纳西族妇女羊皮披肩几乎没有什么装饰,丽江一带的纳西族妇女的羊皮披肩以毛色纯黑为最佳、上部横镶一段黑氆氇(毛织品)或黑呢子,内衬天蓝色棉布,其下用七对皮条穗订缀有并列的七个圆形彩线绣花布盘,传统羊皮披肩的肩部还缀有两个圆形彩线绣花布盘、披戴时用前面的两条绣花布长带在胸前相系,8555带端绣有海螺,水波浪。盆花,灯笼!蜜蜂。蝴蝶等图案!还有携手跳舞的人群像。据说是象征纳西族人民如蜂似蝶的奔忙,以辛勤的劳动换取甜蜜生活的炽热感情!纳西族羊皮披肩。以妇女披戴为主。过去男子也曾披用!这种披肩首先源于纳西族先6519民的游牧生活,它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远古的时候、羊皮披肩是纳西族先民的主要御寒工具!那时、纳西族是山地游牧部落。以放牧为主、他们剥下羊皮披挂在肩上以御风寒!由于劳动需要背负重物。羊皮披肩又多了一个负重垫背的功能,随着社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人3888们审美意识的提高,羊皮披肩开始向适用美观的方向发展!而且装饰的功能日益突出!成了今天纳西族妇女特有的一种装束!!
为什么十一月份没有传统节日
  三月三 是汉族传统节日,旧称“上巳日”,瑶族以三月三为“干巴节”,三月三龙抬头 三月份有节的!   十一的话,有冬至啊!冬至那天就是要狂吃水饺!吃水饺不冻耳朵!,
纳西族的过年习俗
  纳西人的过年祭祀习俗   杨福泉 文/图署名村村民在祭天时进香祈福。   农历正月过年在纳西语中叫3241“由本吉正”,又叫“库市”、意为“新年”,纳西人的过年习俗很有意思。笔者的家乡在云南丽江古城大研镇。春节之前一段时间。古城街市便便已空前热闹?人山人海。民间有“达瓦纳西努”之说,意思是“腊月间,纳西人发9299了疯”?反映出纳西人过春节的盛况。   春节期间。丽江古城纳西人家家户户都喜欢在自家的花瓶里插上几束山茶花。除夕这天。家家户户贴上春联2851和门神,还3953在家里的每个花盆上贴上一个红纸上书写的“春”字,   祭天和祭祖是纳西人最典型的新年习俗!迄今在纳西族城乡还普遍保持着。   祭祖   除夕吃年夜饭前,纳西人首先要祭祖、丽江古城的年夜饭习俗、最不可缺少的是一个完整的腌制猪头!煮熟后。要在猪嘴上插几朵野山茶花,抬到家里的神龛前。每人向祖先牌位磕头。   从大年初一到初三、丽江古城的纳西人家都要带上各种祭品去上坟祭祖!这几天!丽江古城附近的金虹山。蛇山等各家墓地集中的地方。到处都是络绎不绝的扫墓者、各家到了墓地后,首先要祭山神、每个家庭的墓地上都竖有一个象征山神的石头、究其实、这既是山神。也是一个管辖着一家人墓地、有些类似“土地神”的角色!在祭祀山神和扫墓时。要祭献香烛、纸钱,还祭献野山茶花,每个坟头都要插上几枝、另外一定要祭献酒和茶水,纳西语称之为“日少类少”,然后。大家一一向祖坟磕头祈祷,   祭天   祭天是纳西人春节期间一项很重要的活动内容、祭天是纳5244西人最大的节日。也是东巴教最大的仪式之一!祭天在纳西语中叫“美本”!“美”是天的意思,“本”意为祭,按传统习俗、每年一般举行两次祭天仪式。第一次是在农历新年!称为大祭天,第二次是在农历七月,称为小祭天,过去、纳西族把祭天与否作为是否纳西人的重要标志。纳西人自称“纳西美本若”、意为“纳西是祭天的人”?以祭天作为本民族的主要特征!可见祭天在纳西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   古老的东巴象形文经典《创世纪》中说。纳西西族始祖崇仁利恩兄弟姐妹们互相婚配,导7662致洪水劫难、只有崇仁利恩幸免于难!他与下凡洗澡的天神之女衬红褒白命邂逅相遇。一见钟情、崇仁利恩随衬红褒白命去天上求婚、在她的帮助下,战胜了天神的种种刁难。终于结为夫妻。但夫妇定居人间后久不生育。他们便派蝙蝠和狗到天上求天神赐教、天神指出要举行祭天之礼才能生儿育女。崇仁利恩夫妇照神、
什么族有什么传统节日
  太多了,我就举一些吧。   布衣族   六月六 农历六月初六 仡佬节 农历三月初三    三月三 农历三月初三 尝新节 农历六,七月   四月八 农历四月初八 拉祜族   库扎节 傣历三月   朝鲜族   元日 农历正月初一 火把节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上元节 农历正月初五 尝新节 傣历十二月   寒食节 农历四月初五 黎族   三月三 农历三月初三   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 僳僳族   收获节 农历九月   彝族 火把节 耍火把!摔交、斗牛。歌舞表演 六月二十四日   插花节 插花、对歌 二月初八   彝族赛衣节 歌舞,鲜艳服饰 三月二十8743八日   彝族虎节 跳虎笙。虎舞 农历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日   彝族密枝节 祭神仪式   牟定“三月会” 物资交流、民间歌舞表演 三月二十七日至二月十九日   白族 大理三月街 2913物资交流,赛马,歌舞表演 三月十五至二十一日   白族青姑娘节 歌舞 正月十五日   白族绕三灵 祭祀、栽秧 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   白族栽秧会 祭祀!栽秧、对歌 芒种节令   白族火把节 3261树火把。赛龙舟。唱大本曲 六月二十五日   白族石宝山歌会 庙会。对歌 七月底   白族梨花会 梨园里野餐 每年梨花盛开时节   白族本主会 祭祀。歌舞、洞经音乐 各村寨不同   傣族 傣族泼水节 赛龙舟?泼水。歌舞 阳历四月中旬   傣族送龙节 祭祀!歌1558舞 公历一月   傣族关门节 琰佛塔!歌舞 阳历七月中旬   傣族开门节 串寨。放高升、歌舞 阳历10月中旬   哈尼族 哈尼族阿玛突 祭祀,歌舞!摆街宴 农历二月属龙日   “苦扎扎”(六月年节) 打秋千、摔交。歌舞 六月二十四日   哈尼族“里玛主”节 歌舞!摔交 阳春三月   哈尼族捉蚂蚱节 捉蚂蚱来食用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哈尼族姑娘节 秋千!歌舞 农历二月初四   哈尼族祭龙日/新米节 鋩锣。牛皮鼓。巴乌!四弦琴 农历二月二日   哈尼族米索扎节 秋千!歌舞   哈尼族苗爱拿节 篝火。歌舞 五月上旬   苗族 苗族花山节 爬花杆。芦笙、歌舞 正月   僳僳族 僳僳族澡堂会 温泉沐浴。赛歌 正月初二   僳僳族“盍什”节 吃团圆饭。射弩比赛 正月初一至十五   僳僳族刀杆节 爬刀杆!下火海!丢包,歌舞 二月初八    纳西族 纳西族米拉会/棒棒会 野炊、赛马,歌舞!农具交易 二月初八   纳西族三多节 祭祀,对歌!斗牛 六月二十五日   纳西族骡马大会 物质交流,文体表演 农历三月中旬/七月中下旬   纳西族祭天 祭1129祀 春祭在正月/秋祭在七月   纳西族七月会 物质交流、文体表演 夏历七月中旬   纳西族祭龙节 物资交流!文体表演 正月十五   拉库族 拉祜族库扎节(年节) 象脚鼓舞。对歌 傣历三月底或四月初   拉祜族葫芦节 篝火,歌舞 农历的十月初十   拉祜族祭太阳神 祭祀。歌舞 立夏日   佤族 佤族拉木鼓节 祭祀,歌舞 佤历“格瑞月”/公历12月   布朗族 布朗族冈永节 祭祀,歌舞 四月和九月   独龙族 独龙族卡雀哇(年节) 祭祀,剽牛!歌舞 冬月或正月   景颇族 景颇族目脑纵歌 祭祀,歌舞 农历正月   怒族 怒族年节 敬祖!祭土,歌舞 十二月至次年正月十日   怒族鲜花节 采集鲜花,歌舞 农历三月十五日   阿昌族 阿昌族会街 耍白象,跳象脚鼓舞 农历九月中旬   普米族 普米族“大年”节 荡秋千!赛马,歌舞 腊月初六   普米族转山会 游山。歌舞 五月五日   藏族 藏族草地藏民节/藏历年 赛马、野餐。跳锅庄 农历正月   藏族“花儿”会 对歌 农历六月十四   藏族跳神法会 祭祀!歌舞 藏历除夕   藏族赛马会 赛马 农历五月......余下全文>>!
哈尼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新米节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卡多人的“新米节”!这天。卡多人要把收获的新谷舂成新米做成饭“尝新”。这被认为可以4573增强体质。同时。也表示庆祝“五谷”!“六豆”丰收、   母亲节   每逢农历二月第一个属牛日,便是云南哈尼族支系卡多人的“母亲节”!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位卡多母亲含辛茹苦,将儿子养大成人。儿子长大后反而打骂母亲、致使母亲羞愤投河自杀!后来这个年轻人为了表达自己的悔恨之情、使把母亲去世这天定为纪念母亲的“母亲节”!一直沿袭至今,成为一种传统性的节日,   老人节   哈尼8471人素有敬老爱老的传统,在老人节这一天,哈尼族青年男女身着传统服饰。用独特的舞蹈和丰盛的酒宴为村寨中的老人庆祝节日,   2009年8月2日,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罕镇曼么新寨的哈尼族姑娘在为村寨中的老人按摩、 当日。是哈尼族村寨一年一度的老人节!   2009年8月2日、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罕镇曼么新寨的哈尼族小伙背着村寨中的老人串寨喝酒。当日。是哈尼族村寨一年一度的老人节,!





服务保障

Copyright © 2005-2024 ,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驴友阁,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