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驴友阁首页 >> 风水知识 >> 风水堪舆 >> 中医与五行
中医五藏六腑五行

中医与五行
  你好;   五行学说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五行学说是以五种物质的功能属性来归纳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并以五者之间的相互滋生!相互制约来论述和推演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运动变化规律   《吕氏春秋》的五脏与五行的关系为脾、肺。心。肝、肾、仅肾相应.   五行学说是朴素的系统论:   1 整体观念: 由组成部分以一定的联系方式构成.   2 认识各个组成部分,它们的联系方式和结构关系,才能把握系统的整体.   3 整体系统的存在不能脱离一定的周围环境及 动态平衡.   五行学说的整体观:   五行是宇宙的普遍规律(五运)   《灵枢 阴阳二十五人篇》: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於五, 人亦应之.   《素问 天元纪大论》: 五运阴阳者, 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二。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五行的属性   1,木的特性:生发。条达.凡具有 (曲直) 生长?升发!条畅!舒达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   属於木.   2!火的特性:(炎上) 炎热!2811向上.凡具有温热! 升腾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属於火.   3、土的特性:(稼穑) 长养、化育.凡具有生化,养育,受纳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属於土   4,金的特性:(从革) 清肃?敛降.凡具有清洁?肃降!收敛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属於金   5。水的特性:(润下) 滋润、下行.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属水   (二)事物的五行属性归类   1 归类方法:   1)取象比类:日出东方,与木相似;   南方炎热,与火相似;   中原肥沃,与土相似;   日落於西,与金相似;   北方寒冷,与水相似.   2)推演络绎:肝属木,故胆, 筋,爪, 目均属木.   2 对事物的五行归类: 24页.   五行 五畜 五谷 五臭   木 鸡 麦 矂   火 羊 黍 焦   土 牛 稷 香   金 马 稻 腥   水 猪 豆 腐   (三)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   1,五行的相生(母子关系)   相生:某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滋生的作用叫相生.五行相生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0265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六微旨大论: 君火之右, 退行一步, 相火治之;   复行一步, 土气治之; 复行一步,   金气治之; 复行一步, 水气治之;   复行一步, 木气治之; 复行一步,   君火治之.   火生土, 土生金, 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按此次序永恒运动, 促进了事物的发展.   2,五行的相克(相胜关系)   相克:某事物对另一事物有制约、克服和抑制的作用叫相克.五行相克顺序是8449木克土?   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木能克土、而土能生金!金又能克木,从3847而使木不亢不衰?故滋养火!使火正常生化.   《宝命全形论》:   木得金而伐,火 得水而灭;   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   水得土而绝,万物4907尽然,不可胜竭.   金胜木,水胜火,木胜土,火胜金, 土胜水-五行相互克制的规律.   木   3!五行的制化   制:制约,克制 化:化生,变化   五行系统在正常状态下。通过相生相克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调节作用、叫做制化调节.    这种调节是双向的!保证了人体的协调平衡和自然的生态平衡.   根据五行学说,单从某一行,或仅认识某二行之间的关系是不够的.必须全面研究事物包括的五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它体现了从事物内部的结构关系及其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思想.   中医认为:凡具有相同五行结构的不同事物之间,会发生相通的联系.如《至真要大论》:五味入胃------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 入肾.   既不同行,又不同类的事物,也会发生相生相克的关系.如《藏气法时论》: 病在肝,愈於夏;夏不愈,甚於秋;秋不死,持於冬,起於春.   即:"邪气之客於身也,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胜而甚,至其於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   以胜相加:如风淫伤脾,火淫伤肺.   至其所生而愈: 如肝病可愈於夏,因木生火.   至其所不胜而甚: 如肝病可甚於秋,因金克木.   至其於所生而持: 如肝病可稳定於冬, 因水生木.   自得其位而起: 如肝病可渐愈於春, 因木气自旺.   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是整体观的重要方面.   五行结构的动态平衡:   《阴阳应象大论》: 清阳上天,浊阴归地------生长收藏,终而复始.   《六节藏象论》:五运之始,如环无端.   《灵枢 营卫生成篇》: 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营气篇》: 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循环运动是自然界的普通法则.   《类经图翼》: 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   必须生中有制,制中有生,才能运行不息,相反相成.   亢则害, 承乃治.   五行的胜覆调节:   五行系统在反常情况下、通过相克关系而产生的调节作用,使人体恢复平衡。叫胜覆调节.   五行的生克,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出现太过或不及的情况,使正常的生克关系遭到破坏,出现相乘,相侮的反常情况.   (四) 五行的相乘,相侮和母子相及   1 五行相乘:乘,凌也,即欺侮.   某行对所胜行的过度克制.   1)太过:如木气过盛--木乘土.   2)不及:如土气不足--土虚木乘.   相克:生理现象 相乘:病理现象   相乘:即相克太过.产生原因有:   1)被乘者本身不足、乘袭者乘其虚而凌其弱.如土不足,则木乘土.   2)乘袭者亢极,不受其1198它制约、强袭应制之行如木气亢极,不受金制,强力制土、使土气   受损.   2 五行相侮:侮,即欺凌.某行对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反侮)   相乘 相侮   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1)太过:某行过强,反向克制原来克它的行.   如木反侮金.   2)不及:某行过弱,受所胜行的反克.   如土侮木.   《六节藏象论》: 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   薄之也.   《五运行大论》: 气有馀,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   胜,轻而侮之.   以火为例   乘所胜:火气太过,过分克金.   侮所不胜: 火气太过, 反过来侮克己之水.   所不胜乘之: 火气不及,则水来乘火.   己所胜轻而侮之:火气不及, 金要反过来侮火.   所生受病:火气不及,受火所生的土也要发生病变.   凡由太过,不及引起的对"己所胜"的过度克制,称为"胜气".   《至真要大论》: 有胜之气,其必来复也".即胜气必然招致一种相反的力量,将其压抑下   去,称为"复气".   《   五常政大论》:不恒其德, 则所胜来复,政恒其理,则所胜同化.   德,指五行正常的功能属性. 五行中如出现太过而乘袭己所胜者,胜己者必来报复,使之平复.当太过之气恢复正常,所胜者与被胜者就会协调而同化.   《气交变大论》: 胜负盛衰不能相多也,往来小大不能相过也,用之升降不能相无也,各从   其动而复之耳.   《五常政大论》: 微者复微, 甚者复甚,气之常也.   即报复的轻重,由过度克伐的大小而定.胜气重, 复气也重;胜气轻,复气也轻,这是五行运动的一条法则.气交变大论云:五运之政,犹权衡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化者应之,变者复之.此生长化成收藏之理,气之常也.胜复调节的意义是恢复平衡.   火气太过!过分克金,则金气偏衰不能制木,引起木气偏胜而加剧克土!土气受制则减弱克水之力!於是水便旺盛,将太过的火气克伐下去。使恢复正常.   火气不足。将受到水的过分克制.但7847火衰不能制金,引起金气偏盛. 金气盛则加强制木、使木衰无以制土!从而引发土气胜以制水.水衰则制火力量减弱、使不足的火气得以恢复.   五行包括两套自行调节机制,一为正常的相生相胜,一为反常的胜之与复.    3 五行母子相及:即连累   母病及子:   如水不足,无力生木,则木 乾枯.结果水竭木枯,母子俱衰.   子病及母:   如火太旺,导致木不足;木 不足则生火无力,火势亦衰 .结果是子耗母太过,母子皆不   足.   1,相生关系传变:   母病及子(水不涵木)   子病犯母(即子盗母气,如心火旺导致肝火旺).   五行生克引起的病变   1,相生关系传变:   1)母病及子(水不涵木).   2)子病犯母(即子盗母气!如心火旺导致肝火旺).   2!乘侮关系传变:   1)相乘传变––相克太过,如木亢乘土.   2)相侮传变––反克为害、如木火刑金.   三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 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1 说明生理功能:   肝:疏通气血,调畅情志(木性生长,升发,喜条达).   心:心阳温煦,血得热则行(火性温热).   脾:运化水谷,化生精微,气血生化之源(土生万物).   肺:肃降(金性清肃收敛).   肾:藏精,主水(水性滋润,下行,闭藏).   五脏   肝 东方 风 木 酸 筋 目   心 南方 热 火 苦 脉 舌   脾 中央 湿 土 甘 肉 口   肺 西方 燥 金 辛 皮毛 鼻   肾 北方 寒 水 咸 骨 耳   2 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1)相生:木生火: 肝藏血以济心.   火生土: 心阳温煦脾土以助运化.   土生金: 脾气散精,上归於肺.   金生水: 肺气清肃下行,通调水   道以助肾水.   水生木:肾藏精以滋养肝血.   2)相克:木克土:肝木条达则疏泄脾的壅滞.   火克金:心火温煦有助肺气宣发.   土克水:脾运水湿可助防肾水泛滥.   金克木:肺气清肃下行可抑肝气过度升发.   水克火:肾水滋润以制约心火.   相生 + 相克 = 制化   (二) 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1 相生关系的传变:   1)母病及子:   肾病及肝,水不涵木--肾水不足,不能涵养肝木,形成肝肾阴虚,肝阳上亢.   2)子病及母:   心血不足,累及肝血亏--心肝血虚.   心火旺盛,引动肝火--心肝火旺.   2 相克关系的传变:   1) 相乘:(1)一脏过盛,过分克伐被克之脏.如木旺乘土,即肝气过旺,影响脾的运化.   (2)一脏过弱,不能耐受克制,因而出现克伐太过,如土虚木乘.   2)相侮:   (1)太过:暴怒而致肝火亢盛,对肺反向克制--木火刑金.   (2)不及:脾土虚衰,不能制约肾水,出现全身浮肿--土虚水侮.   母病及子,病情较轻;   子病及母,病情较重.   相乘传变,病情较重;   相侮传变,病情较轻.   (三)用於疾病的诊断   1 指导四诊:   面青,喜酸,脉弦----肝病.   面赤,口苦,脉洪数----心火亢盛.   脾虚病人的面色青, 为木乘土.   心病病人的面色黑, 为水乘火.   2 推断病情   1)主色(五脏本色)胜客色(应时之色),病为逆.   客色胜主色,病为顺.   2) 色脉相符为顺,色脉不相符为逆.   (四)用於疾病的治疗   1 指导脏腑用药   青色,酸味的药入肝,如山茱萸味酸入肝,补肝.   赤色,苦味的药入心,如朱砂色赤入心,镇心安神;黄连味苦入心,泻心火.   黄色,甜味的药入脾,如白术色黄味甘,补脾气.   白色,辛味的药入肺,如石膏色白味辛,清肺热.   黑色,咸味的药入肾,如生地色黑,滋养肾阴.   2 控制疾病传变:   见肝之病,知当传脾,当先实脾.   3 确定治则,治法:   1)根据相生规律   (1)确定治则:   补母:如肝阴不足可补肾.   泻子:如肝火盛可泻心火.   (2) 确定治法:   如滋水涵木--滋肾阴以养肝阴.   益火补土--温肾阳以补脾阳.   培土生金--通过健脾来补肺气   金水相生--补肺(或肾)阴以滋肾阴(或肺).   2)根据相克规律   (1)确定治则:   抑强:用於太过引起的相乘和相侮.如   木旺乘土:治宜疏肝.   土壅木郁(土气太过侮木):治宜运脾.   扶弱:用於不及引起的相乘和相侮.   土虚木乘(贼):脾胃太虚,引起肝脾不和.   土虚水侮:脾胃太虚,引起肾水反克.   (2)确定治法:   抑木平土:即疏肝健脾,用於木旺乘土或土虚木乘.   培土制水:用於脾虚不运,水湿泛滥的水肿胀满.   佐金平木:用於肺虚无力制肝而肝旺者.   泻南补北:即泻心火,补肾水.用於肾阴不足,心火偏旺.   精神疗法:   怒伤肝,悲(肺金)胜怒;   喜伤心,恐(肾水)胜喜;   思伤脾,怒(肝木)胜思;   忧伤肺,喜(心火)胜忧;   恐伤肾,思(脾土)胜恐.   参考资料:[,
五脏,六腑指的是什么所对应的五行是?
  五脏六腑到底是什么呢。中医的五脏是指心!肝工脾!肺,肾。六腑是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五脏主要是贮藏精气!六腑壬要是消化食物!吸取其精华,排除其糟粕,!
六腑 对应那五行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五脏 肝 心 脾 肺 肾六腑 胆 心包、小肠 胃 大肠 膀胱   在体 筋 脉(血管) 肉 毛发 骨(髓),
中医基础理论的五行感想怎么写
  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传统文化历来在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医在中国传统科学中是既有理论又有技术的典型代表。它既治病又保健的奇特医疗效果为世人所瞩目,中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立下2919了丰功伟绩!但是、由于中医理论的建立与中国传统哲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易经》、“道”学中的“气”, “阴阳”等概念深深影响着它!如前所述,中医理论的一些论述至今仍令国人难以理解!当然更不用说不懂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国人了,中医“术”的个人经验传承!运动观指导思想和中医对人体解剖知识的缺乏,增添了中医先驱在理论建立中的困难。玄想和猜测也多见于中医理论!这无疑影响了人们对中医科学性的认识,研究中医理论!尤其是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将中医纳入现代科学文明,是消解这一认识障碍的重要保证,   中医的发展、除中医科学性的现代论证之外。深层次还存在中西医从业人员生存竞争问题!中医科学性认识问题1107不解决!对方会利9627用中医“不科学”进行打压?这样!即使中医疗效再好、病员也会在 “不科学”的反对声中逐渐萎缩!没有病员,何谈发展。何谈走向世界、生存竞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法则,谁也无法违抗,加强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研究,提高中医从业人员的现代科学意识,在中医辨证论治的过程中!多向病员解释中医治病的现代科学依据。将能使中医被现代更多的人所接受、西方人相信科学!中医的科学性解决了!中医在国外的生存0975基础也就坚实了、一有科学。二有疗效!生存竞争中的反对者也就无能为力了。加强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研究、是中医自身生存发展的必要、   在中医医疗理论中!思维的能动性受到了特别的青睐?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研究!将力图8685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和哲学前沿研究成果!包括自然观、科学哲学,物理学、生物学,医学。思维科学及系统论等等、充分论证思维的物质性。思维作为一种场物质除可在体内作为神经电流传播之外。还可以在空间直接传播!它既为气功医疗铺就科学大道!也为骗子和封建迷信愚弄百姓?骗取钱9236财设置不可逾越的障碍。思维物质3472本质的揭示。将为人类生产力的再4484次解放铺平道路。   人们常说东方人习惯于宏观整体思维方式!西方人习惯于微观实证思维方式,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表明。在科学的进步中。西方人的“务实”比东方人的“务虚”有更多的优越性,当然也有人说,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不是比西方人落后,而是与科学发展的时代不配套?中国人的宏观整体性思维方式!很可能在21世纪的科学发展中有大的作为,   其实、“务实”也好!“务虚”也好、“作为”也好、“无为”也好、它们在过去科学发展中的作用已成为历史。历史自有公论?我们的眼光应放在时代的进步上、21世纪是东西方两种思维方式融合的时代。用惯了微观实证和还原论思维方法的西方人、今天主动提出21世纪科学的发展需要向东方人的宏观整体系统思维方式回归,那么用惯了宏观整体系统思维方式的1321中国人?当然也应在微观实证及还原论思维方式上补补课?充分了解西方的物质结构学说、人体结构学说!将微观实证与宏观整体思维方式整合起来!21世纪的科学将会是两种思维方式交汇结出的丰硕成果、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研究,将以自己的丰硕成果,实践这一预言、如果把阴阳与五行的结合,看作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成熟的第一个里程碑?那么、西方结构观和东方运动观的结合以及东方宏观整体思维方式和西方微观实证思维方式的融合。将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成熟的第二个里程碑、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研究将是这一里程碑下的奠基石、   总之,西方科学在近代的迅猛发展!不能表明在未来仍能独领风骚。在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研究中、我们既不能厚此薄彼、也不能妄自尊大、应理性地审视自我。学习西方之长,克服东方之短、摒弃西方之短,弘扬东方之长、在东西方文化合流中占领新的科学桥头堡、建立新中医学或系统医学、让中医走向世界!是我们从事本研究的根本目的、诚然,它对弘扬中华文化!提升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研究必须有科学的研究方法,首先必须深入研究中医自身的理论基础,中医有数千年的发展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与其他学科相比中医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临床经验也极为丰富,深入研究中医基础理论。学习中医临床经验!是研究中医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的前提和首要条件,《黄帝内经》。《伤寒论》!《本草纲目》……应是必读之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完全弄懂弄通了中医理论的实质、才有可能去寻求其与现代自然科学,尤其是西医的联系与区别!其二,必须深入研究并掌握人体自身的解剖学结构和现代生理学!从现代生理学和现代医学的视角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救治的基本原理,将其与中医辨1656证论治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出相同和差异,从本质上寻找它们的内在联系,其三,要十分关注近百年来。尤其是近50年来中西医结合的前沿研究成果、了解研究先驱们的成功与失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有站在前人的肩上才能看得更高更远,保证自己的研究不走弯路。取得比前人更大更好的成果!其四!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研究中一定要将研究所得的结论和预言到医疗实践3501和科学研究中去加以验证,切不可空中楼阁。夸夸其谈。其五。研究队伍、中西医从医人员和研究2495人员的结合是基础!但应注意吸收自然科学工作者,尤其是理论物理学家和科学哲学家的参与!他们的加盟将会大大扩展研究视角和思路、弥补业内人员所受的专业知识的局限和禁锢、   总之。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研2852究必须切实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为西用、中西合璧!广纳百川、众采百家之长、。
如何理解中医五脏与五行的关系
  如何理解五行与五脏的关系 稍有医学知识的人都应该知道?人体内部各个器官都是有关联的,比如胆囊是9325由肝脏包裹起来的!胃脏和十二指肠也是连在一起。不过。一些在人体结构中相去甚远的器官!比如眼睛和肝脏,肺脏和皮肤5562还有大肠。它们之间有关联吗! 1899从西医的角度来看、答案是否定的,这个体系很少把人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肺脏就是肺脏,皮肤就是皮肤!大肠和1427前两者也不挨着?因为三者从解剖学上看!其关联0471程度并不高。肺脏属于呼吸系统,5004大肠属于消化系统?皮肤则自成一个系统,如果用西医的方法来看,与其关注肺脏和大肠的关联,倒不如去研究大肠和小肠的联系! 但是,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情7114况却并非如此!我们小时候就应该听说过:“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心开窍于舌。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等等说法!不光是五脏对应五官!实际上!在中医中。8892类似的说法还有很多?3888比如:“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等等、 那么,在这个例子中、中医的说法对吗。我们不妨先看看生物学方面的一些结论!很多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动物。皮肤!大肠都是呼吸器官、在鱼类中!我们常吃到的黄鳝!其鱼类共有的呼吸器官腮已经高度退化,它7300们主要利用皮肤和喉部来呼吸、还有!甲鱼和乌龟。在水中是利用泄殖腔(也可以称之为直肠)来呼吸!在两栖类动物中,蝾螈、青蛙的皮肤都是呼吸器官, 大家不要觉得这些动物离我们很远,实际上、我们每个人还是胎儿的时候、在子宫内都要完成一部从低等动物进化到高等动物的全部历程、在某个阶段、胎儿就像是一条鱼!有腮裂。还有尾巴!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确实如此。大家有兴趣可以去北京自然博物馆看看胎儿的发育标本。 通过上面的例子不难看出。肺脏!皮肤!大肠,在我们还是胎儿的时候?就建立了某种神秘的联系, 同样的例子还有、比如中医说“汗为心之液”。“心开窍于舌”!从表象上来看,汗水和4977心脏似乎没有任何关系、它是由皮肤上的汗腺分泌的,舌属于消化道的一部分、和属于循环系统的心脏也不挨着!但是、看看家里养的狗!它皮肤上没有汗腺。散热要靠舌头。难道这仅仅是巧合,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尽管生物学和医学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人体实在过于复杂和玄妙、我们还不能为每一条中医理论找到足够的生物学和医学证据、 当然。不能拿到足够多的证据、不等于我们就彻底放弃、如果无视一些客观事实!一味等着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来解决问题,无疑将会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我们现在、完全可以先怀着谦虚的心态来学习和了解中医的五脏学说。在掌握了一些基4328本规律?我们或许可以从养肝的角度来防治近视和白内障!或者用养肾的方式来防治耳聋! 考虑到篇幅的缘故,我们不大可能一次就把中医五脏理论给说清楚。没关系。先易后难、一步步深入、在接下来的稿件中、我们就谈谈五脏和五官的对应关系!以及其中的哲学道理! 肝开窍于目哲学联想 先看看《黄帝内经》对于肝(不要简单对应肝脏!中医讲究的是系统,不是局部器官)的阐述。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 “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生风。酸伤筋、辛胜酸!”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这些都是动物形成之前存在的演化过程、地球一经形成。方位就确定了、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风由东方而生,也是可以理解的,风生木、好比春风使万物复苏!酸味只能9338是草木的味道。酸生肝、就是说,草木的中酸味决定1325了肝的产生!或者说。肝的产生是由于草木中的酸性决定的、作为人体这样的生命体!肝是必然存在的, 肝被喻为体内的化学工厂,分解有害成份和大分......余下全文>>。
中医里心脏在五行中属什么
  属火!主神明,   来自UC浏览器。
中医将面板归结到五行的哪个方面呢
肝为木、开窍于眼。主筋。心为火,开窍于舌、主脉!脾丁土,开窍于口、主肉、肺为金!开窍于鼻,主皮毛、肾为水。开窍于耳!主骨。 ,
中医与五行阴阳,周易八卦有关系吗,如果有算是什么关系?
 3530 关系大了!药王孙思邈说过不懂易的人。没有资格谈中医!张仲景的六经辩治就是根据内经结合八卦的思想提出来的,还有伤寒和金匮中的经方都是以八卦取数法来定位药物的种类和用量.....   中医三条主线:   1. 1 2 5 10 即太极-阴阳-五行-十天干   2. 1 2 3 6 12 24 即太极-阴阳-天地人-六经-十二地支   3. 1 2 4 8 64 即太极-阴阳-四相-八卦-64卦   三者互相联系?   最近才发现原来中医是物理医学、算数医学!这几个特2757定数字很玄妙?、
中医按摩在五行属什么行业
  木行啊、   我是这样认为的:按摩的基本作用是舒筋活血、通过外在做功(按摩)带动或调节(纠正)机体变化、达到好转和痊愈!这不就是“生发”吗,所以我认为是木行、   我的个人理解、不知对你可有启发。,
中医五行的分形的五行
   自相似五行分形元五行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中医学运用了五行类比联系的方法!根据脏腑组织的性能和特点。将人体的4921组织结构分属于五行系统。从而形成了以五脏(肝!心。脾。肺!肾)为中心!配合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主持五体(筋。脉。肉,皮毛、骨),开窍于五官(目。舌、口。鼻、耳),外荣于体表(爪。面,唇、毛!发)等的脏腑组织结构系统!为脏象学说的系统化奠定了基础,此外、中医学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运用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方法。将自然界的有关事物或现象也进行了归属,并与人体脏腑组织结构的五行属性联系起来!如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等与自然界的五方、五季,五味7554等相联系、这样就把人体与自然环境统一起来?反映了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相互收受通应关系。例如春应于东方。风气主令!故气候温和、阳气生发!万物滋生!人体之肝气与之相应、故肝气旺于春。 脏腑病变的相互影响和传递。谓之传变。即本脏之病可以传至他脏。他脏之病亦可以传于本脏!从五行规律来说,则病理上的传变主要体现于五行相生的母子关系及五行相克的乘侮关系!(l)相生关系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两种情况:母病及子!又称母虚累子!系病5888变从母脏传来,并依据相生方向传于属子的脏器、临床多先见母脏病候,继则又见子脏病候。如水不涵木证!即肾阴亏虚。不能滋养肝阴!阴不制阳。以致肝阳虚亢。0476临床可见腰膝酸软,耳鸣遗精、眩晕。健忘!失眠!急躁易怒,咽干口燥,五心烦热。颧红盗汗等症!子病犯母、又称子盗母气,系病变从子脏传来侵及属母的脏器,临床多见先有子脏病候!继则又见母脏病候。如心肝火旺证,即心火亢盛而致肝火上炎,可见心烦失眠,或狂躁谵语、口舌生疮、舌尖红赤疼痛。又兼见烦躁易怒,头痛眩晕!面红目赤等症、(2)相克关系传变包括相乘传变和相侮传变两种情况:相乘传变!即6950相克太过而致疾病传变、如木亢乘土,即肝脾不和证或肝胃不和证,临床多见肝气横逆。侵及脾胃,导致消化吸收功能紊乱!多先8422见肝病证候。继则又见脾气虚弱或胃失和降证候,如肝气横逆、可见烦躁易怒、胸闷胁痛,眩晕头痛等证!横逆犯胃则继见恶心、嗳气。吞酸、呕吐等症!横逆犯脾则继见纳呆?厌食。脘腹胀满、大便溏泄或不调等脾虚失运病证。相侮传变!即反克为病。如木火刑金、3968即肝火犯肺之证。临床多见心肝火旺。肝火亢逆。上犯肺金!灼伤肺9271津或肺络!一般先见胸胁疼痛,口苦!烦躁易怒。脉弦数等肝3601火亢盛之症!继则又1252见咳嗽,甚则咳血。或痰中带血等肺失清肃之候,由于肝6543病在前,肺病在后。病变由被克脏传来!故属相侮规1038律传变?应当指出。所谓五行母子或乘侮关系之传变,在临床上并不是必定要发生的、此种传变发生与否。还与脏气虚实。病邪性质、以及护理治疗等多方面因素或条件有关。一般来讲、脏气虚则传、脏气不虚则不传或难以传变!对此应灵活看待。不能机械理解! 中医学根据五行之特性、用以说明五脏的某些生理特性和功能作用,如木性可曲可直、条顺而畅达。肝属木、故肝喜条达而恶抑郁。并有疏泄之功能、火性温热而炎上!心属火、故心阳有温煦之功能,心火易于上炎。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之特性。脾属土。故脾有消化水谷!运输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功能!又为气血生化之源,金性清肃收敛、肺属金,故肺具有清宣肃降之功能。水性润下!有下行、闭藏之性、肾属水。故肾主水液代谢之蒸化排泄。并有藏精功能!中医学认为五脏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着的、五脏是人体生理活动的中心!五脏之间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完成整体的7415生理活动!五脏配属五行!不仅阐明了五脏的某4270些功能特点,而且认为五脏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和相互制约的联系、并由此说明五脏之每一脏都与其它四脏发生着关系!5896从而概括出五脏的整体联系!试从相克和相生两方面来进行叙述如下:3458脏腑之间的相互资生联系,如肾能藏精。肝能藏血!肾精可以化生肝血!此即肾水滋养肝木、即水生木,肝藏血!心主血脉,肝之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功能正常、则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发挥,此即肝木上济心火。即木生火!心主血脉、又主神志、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又主统血。心之阳热可以温运脾阳、心主血脉功能正常?血能荣脾!脾才能发挥主运化。生血。统血之功能!此即心火温运脾土、即火生土、脾能转输精微,益气以充肺!从而维持肺主气之功能!并使之宣肃正常,此为脾气生养肺气,即土生金。肺主气。职司清肃、肾主藏精纳气、肺气肃降则有助于肾精之闭藏和气之摄纳,肺气肃降,水道通调,又能促进肾主水功能的发挥、此即肺金滋养肾水。即金生水、可以看出。五脏之间相互资生的关系!即是运用五行相生的理论来阐明的、脏腑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如肺气肃降!气机调畅、可以抑制肝气之上逆和肝阳之上亢!此即金克木、肝气的条达、可以疏泄脾湿之壅滞、此即木克土,脾气运化、可以调节肾主水功能,以防止水湿湿之泛滥,此即土克水,肾水的滋润、上济于心。以0412制约心火的亢炎,此即水克火,心之阳热、可以制约肺气的清肃太过!此即火克金。亦可看出。五脏之间在生理功能上的相互制约、亦是运用五行相克理论来阐明的、总之。五脏之间的生克关系。说明每一个脏在功能上8517均有他脏资助?因而本脏不至于虚损、又能制约其它脏,因而使它脏不致过亢!若本脏之气过盛,则有他脏之气制约之!而本脏之气虚损、则又有他3310脏之气以滋养之?可见,通过这种生克关系。即把脏腑紧密地联结成一个整体?从而维持了人体内环境的协调统一,此外,关于人体与外界环境?如四时。五气。以及饮食五味的关系。中医学亦是用五行之规律来加以说明的。在此3523不一一列举说明, 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部脏腑有病可以反映于机体的体表!从色泽、声音!形态。口味,脉象。舌苔等多方面反映出来!由于对五脏与五色!五音、五2196味等都以五行进行分类归属!作了一定的联系。形成五脏系统的层次结构,所以为疾病的诊断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在临2472床诊断上,我们即可以综合四诊材料!根据五行所属及其生克乘侮规律来推断病情、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两胁胀痛、脉弦,即可诊为肝病!面见赤色、口味苦。舌尖红或糜烂、脉洪或数、则可诊1469为心火亢盛?而脾虚病人。面色见青!口泛酸水。则可诊为肝木乘土,即肝脾不和之证!一般来说!中医诊9655病很重视色诊和脉诊的结合应用,且能在客观上大致反映出疾病的状况,但是。欲从色脉来判断病情的发展趋势,则主要是运用五行的生克关系。如《医宗金鉴·四诊心法》指出:色脉相合,已见其色!不得其脉!得克则死。得生则生、即色脉相符!为病情发展正常。脉克色为逆、脉生色为顺,如肝病,色青而见弦脉!是0294为色脉相符!如不见5316弦脉而反见浮脉(肺脉)?则属相克之脉!即脉克色(金克木)为逆,若得沉脉(肾脉),即脉生色(水生木),则为顺、此种判断预后的生克关系,在临床上虽然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能机械地套用、。





服务保障

Copyright © 2005-2024 ,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驴友阁,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