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驴友阁首页 >> 办公室风水 >> 风水禁忌 >> 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
太公在此百无禁忌书法

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
  姜太公在此百无5334禁忌传说:姜子牙是元始天尊的小徒弟!奉师命辅佐周文王!武王讨伐商纣王、其间阐教之元始天尊。截教通天教主。西方教接引道人三位教主共立了封神榜。伐纣成功后,姜子牙奉命封众神、等分完众神、姜子牙发现位置都已满,自己反而没有地方可封。   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   姜1352太公在此百无禁忌记载   旧唐书《礼乐志》载“太公六韬”云:武王伐纣?雪深丈余、有五车二马无纵迹,诣营求谒,武王怪而问之、太公对曰:此必五之神!来受事耳、遂以名召入。各7937以其职命焉,案五车二马。仍四海之神,与祝融。句芒、颛顼及河伯!风伯,雨师也!   《史记》载:“八神将!太公以来作之!今凡人家门上多贴“姜太公在此、诸神回避”、   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传说[,
"百无禁忌"书法可以挂房间吗?
  最好不要,因为家里房间应该挂一些修身养性的!或者是名人诗词书法、。
姜太公在此 百无禁忌
  姜太公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别号飞熊、商朝末年人、其先祖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从其封姓,故以吕为氏。出生地主要有东海说和河内说,《孟子》的《离娄上》和《尽心上》两章都提到姜子牙“居东海之滨”、《吕氏春秋·首时》也说!“太公望!东夷之士也”、《史记·齐太公世家》也说他是“东海上人”,但这些说法都很笼统含糊,晋代张华《博物志》说得较为明确:“海曲城有东吕乡东吕里?太5842公望所出也”。《水经注·齐乘》也说、4924“莒州东百六十里有东吕乡,棘津在琅邪海曲?太公望所出”?姜子牙后辅佐了西周王,当了丞相。称“太公望”!俗称太公。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为“太师”(武官名),被尊为“师2200尚父”,姜子牙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纣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纣兵大败。纣王登台自焚而死。从此商亡周立。,
双鱼座 书法字体
  字体本身和性格无关。应该是每个人写的字能侧面反应一个人的性格。练字一般从楷书练起,逐步进入行书或其它书体?建议开始买一本自己喜欢的字帖认真练习就好,推荐庞中6780华或卢中南的都可?主要是自己要喜欢才有兴趣。!
梦见自己结婚,在此说破
   我也梦见筹备婚礼结婚,在此说破,大吉大利,家人健康平安快乐,自己健健康康。万事如意、大吉大利、朋友亲戚风调雨顺!一切平安、、
书法的字体有那些?特点是什么啊?
  苏轼的书法重在写“意”。走自己的路!“苏门四学士”之一黄庭坚谓“其书姿媚……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至于笔圆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自当推为第一”,气韵,可以说是他的书法最大特点。明董其昌更盛赞他“全用正锋、是坡公之兰亭也”、故世称苏的书法之美乃“妙在藏锋”!0576“淳古道劲”,“体度庄安。气象雍裕”。“藏巧于拙”、是“气势欹倾而神气横溢”的大家风度!而他的书论寓意之说则更加精辟!既为当世直视,又为后世楷模!   苏轼因元祜党人案受牵连,不仅《宣和书谱》等对他没有记载、而且书法作品也4143被大量毁去!世传苏轼书法真迹有近30件!早中期作品以《治平帖》为最!帖后有明文徵明跋、考为其30余岁所作、至中期。名作较多、如楷书《前赤壁赋》和《祭黄几道文》、行书《杜甫桤木诗》,《黄州寒食诗》和《新岁展庆,人来得书二帖》等都是中期的代表作。苏轼的楷书极少?从《前赤壁赋》和《祭黄几道文》二作可以看出!书作与严谨的唐楷大相径庭。不仅字形多欹侧而向左倾斜!且笔法自然不拘!多带行书意!有人说他的书法,腕著而笔卧,故左秀而右枯。黄庭坚为之辩白!说这是以“翰林侍书之绳墨尺度”来看待苏书、也就是说!0687苏轼并不强调书法的严谨法度,即便楷书也是如此!从墨迹上看。苏书并非“卧笔”。9476不过是执笔稍偏下、依然运笔中锋,故有笔5945圆韵胜之姿、他的行书、更是随行大小。肉丰骨劲。拙中藏巧!兼有颜真卿,杨凝4645式二家长处! 书法史上论及宋代书法,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他们四人被认为是宋代书法风格的典型代表。“宋四家”中。前三家分别指苏轼(东坡)、黄庭坚(涪翁)和米芾(襄阳漫士)、从书法风0919格上看?苏武丰腴跌宕。天真烂漫。黄1075庭坚纵横拗崛?昂藏郁拔,米芾俊迈豪放!沉着痛快。他们都善学古人又富于创新精神。7632书风自成一格。时人推崇备至、列于四家!向无异议,唯独列于四家之末的“蔡”!究竟指谁!却历来就有争议!   一般认为所谓蔡是指蔡襄(君漠)。他的书法取法晋唐、讲究古意与法度!其正楷端庄沉着。行书淳淡婉美!草书参用飞白法,谓之“散草”。自成一体,非常精妙、宏仁宗尤爱其书、曾“制元舅陇西王碑文、命书之”。又“令书温成后父碑”(《宋史·蔡襄传》),蔡襄的书法艺术也为当时文人所重视。黄庭坚曾说:“苏子美!蔡君漠皆翰墨之豪杰、”(《山谷文集》)欧阳修说:“君漠独步当世,然谦让不肯主盟!”(《欧阳文忠公集》)苏武在《东坡题跋》中指出:“独蔡9973君谟天资既高、积学深至,心手相应。变态无穷,遂为本朝第一!”既然是“本朝第一”、既然其书法已可“主盟”。那么。列于四家应是当之无愧的,然而!明清以来、又有另一种说法一认为从四家的排列次序及书风的时代特色来说,“蔡”原5163本是指蔡京!只是后人厌恶其为人!才以蔡襄取代了他、明书画鉴赏家张丑在《清河书画舫》中说:“宋人书例称苏!黄,米。蔡者、渭京也、后人恶其为人,乃厅去之而进君漠书耳,君谟在苏,黄前。不应列元章后!其为京无疑矣、京笔法姿媚。非君漠可比也。”明代孙镀也说!“宋四大家其蔡是蔡京,今易以君漠!则前后辈倒置……”(《书画跋跋》)安世凤《墨林快事》进而替蔡京书名被掩抱不平?说。蔡卞胜于蔡京,蔡京又胜于蔡襄、“今知有禁而不知有他蔡,名之有幸不幸若此”,清杭世骏《订讹类编续编》也将“苏黄米蔡非蔡襄”,作为“人讹”的一个事例,可见,明清时“蔡京说”曾有0776很大影响、 平心而论。“蔡京说”的提出确有一定的道理!蔡京的书法艺术有姿媚豪健!9216痛快沉着的特点,与保待着较多“古法”的蔡襄相比、蔡京的书法似乎更富有新意,也更能体现宋代“尚意”的书法美学情趣。因而在当时已享有盛誉!朝野上庶学其书者甚多。元陶家仪《书史会要》曾引当时评论者的话说?“其字严而不拘,逸而不外规矩!正书如冠剑大人。议于庙堂之上。行书如贵4529胄公子,意气赫奕、光彩射人、大字冠绝占今,鲜有俦匹。”甚能反映蔡京当时在书法艺术上的地位,其二,蔡襄的书法在北宋前期被推为“本朝第一”!但自北宋中期宋代书法新风6842貌形成后!人们对蔡襄书法渐有微词。苏东坡在《东坡题跋》中。就多次提到“近岁论君漠书者。颇有异论’”,“仆以君漠为当世第一。而论者或不然”,虽然苏轼始终坚持蔡襄为第一的看法、但至少在北宋中后期,人们对蔡襄的评价已不那么一致了。其三。从排列次序看、苏!黄!米三家的排列4140有明显的年辈次序!蔡襄是仁宗时人、年辈最高、列于哲宗。徽宗时的米8605芾之后!确有些疑问! 对此!坚持“蔡襄说”者提出反驳!认为“宋四家”之说!虽然迄今未见于宋人文献,但南宋遗民,元朝人王存!已明确提出过“四家”之说。他在《跋蔡襄洮河石砚铭》墨迹中称蔡襄书法“笔力疏纵、自为一体。当时位置为四家!窃尝评之、东坡浑灏流转神色最壮,涪翁瘦硬通神。4073襄阳纵横变化,然皆须从放笔为佳!若君漠作,以视1920拘牵绳尺者。虽亦自纵!而以视三家。则中正不倚矣”!可见王存不仅指出当时有四家之说,而且四家明确无误是苏、黄。米!蔡,此外。在书法史上,蔡襄的书法成就9922以全面著称,楷。行,草书皆独树一帜!且又有屏弃帖学!振兴书风的贡献!因此、从总体上看、其成就显然是超过蔡京的,至于排列次序。近人张伯驹曾在《宋四家书》一文中指出?“按次序应是蔡!苏,米、黄!普追读为苏,黄!米、蔡、以阴阳平上去顺日!遂成习惯”。说明这一排列仅为读音上的顺口而形成,与四大家的年辈高下并无关系! 看来,“蔡京说”并非无稽之谈!而“蔡襄说”也有理有据!由于蔡京身为“六贼”之一,人们从感情上实难接受他!于是人们多倾向于蔡襄说、不过、这一问题的最后定论、似乎应有待于宋代文献的确证! 蔡京的字不是写得也很好吗 蔡襄、1012年生、1067年逝世。北宋书法家。字君谟。其祖先本4194光州人,后居兴化仙游(今属福建)、迁莆田、官至端明殿学士!知杭州。谥忠惠,善书、工正,行、草书,也善章草、书学虞世南,颜真卿。并取法晋人。正楷端重沉着!行书温淳婉媚、草书参用飞白法。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东坡题跋》称“‘蔡君谟独步当世’、此为至论,君谟行书第一!小楷第二!草书第三!就其所长而求其所短、大字为小疏也、天资既高,辅以笃学,其独步当世宜哉?”米芾《7293海岳名言》评其书“如少年女子。体态娇娆、行步缓慢,多饰铅华!”传世墨迹有《谢赐御书诗》和书札。诗稿等!碑刻有《万安桥记》。《昼锦堂记》等、著有《茶录》!《荔枝谱》,及后人所辑《蔡忠惠公集》等,《谢赐御书诗》!亦称《自书谢表并诗》,《进诗帖》!是蔡襄所书的楷书墨迹,帖内所记的内容大致是皇上钦赐蔡襄“君谟”二字。蔡襄感激万分,作诗以进献皇帝表示谢恩,纸本!楷书!一轴表文。并书古诗一首、凡38行。每行字数不一、共320字!纵24.8厘米!横107.9厘米!8144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式古堂书画汇考》,《墨缘汇观3671》著录,此帖的楷书是蔡襄的精心之作。由于他0581天资极高?博学精鉴。为人正直,一丝不苟、因此楷法正谨!笔笔精心。处处精丽,力追平和蕴藉的风格。明顾复《平生壮观》:“白纸正书、无板实之恨。容夷婉畅、此公第一楷书也!” 蔡襄的书法,是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列在一起的“四大家”之一!元朝人王芒《跋蔡襄氵兆河石砚铭》!比较四家之长!对蔡襄书法评价颇高!“笔力疏纵。自为一体,当时位置为四家,窃尝评之!东越浑灏流传神色最壮、涪翁瘦硬通神。襄1029阳纵横变化?然皆须从笔佳。   若君谟作。以视拘牵绳尺者,虽亦自以。而以视之家!则中正不倚矣”。    蔡襄(1012——1007)、字君谟!福建兴化仙游人,曾为西京留守推官。累官知谏院!直史馆,兼修起居住。曾和端明殿学士移守杭州,    在宋四大家中!蔡7202襄年龄最大。资历最老。因而深受同时代人赞誉和尊重,《宋史·蔡襄传》说:“襄工於书、为当时第一。仁宗尤爱之,制《元舅陇西王碑》文!命书之”,四大家中的苏轼。认为“蔡君谟为近世第一”?“独蔡君谟天资既高。积学深至!心乎相应!变态无穷,遂为本朝第一”,(《豫章黄先生文集》卷廾九,)黄庭坚也认为“苏子美。蔡君谟皆翰墨之豪杰也”。   蔡襄真。行。草,隶皆能入妙品!但诸种书体中其水平还是有层次的?后人评价他的书法“行书最胜,小楷次之,草书又次之。大字又次之!分隶小劣、又尝出意作飞白。自云有翔龙舞凤之势!识者不以为过”!(《东坡题坡》卷四。)他的书法!谨守晋唐法度,有古意!讲功力。宋微宗说3389他“包藏法度!停蓄锋锐,宋之鲁公也”。(《衍行》。)元人虞庥更认为他是宋代能守古法的最后一人:“大抵宋人书、自蔡君谟以上犹有前代意、其后坡,谷出。遂风靡从之,而魏晋之法尽矣”,(《道园集古录》,)    蔡襄的行书变化多端!他的行书作品《自书诗》十一首!字体径寸。姿态翩翮,始则行中带楷!继则变为行草。最后挥洒自如、成了小草!整卷虽有变化!但风格却是浑然天成!潇洒俊美。风神妍媚、颇具《兰亭》之风!    蔡襄的草书受唐朝虞世南影响很深、结体清劲秀长!作品《入春帖》。用笔1415抑扬顿挫!流畅圆转,有翔龙舞凤之势,    楷书方面!蔡襄大,中、小楷皆备。他的大楷受颜真卿柳公权等影响较深,字体端庄遒劲!宏壮雄伟,《昼锦堂记》是由欧阳修撰文。蔡襄书的楷书碑刻!此碑字体方整古雅!用笔遒劲!其法出入于颜、柳之间!宋人董说“蔡君谟妙得古人书法。其书《昼锦堂记》、每字作一纸、择其不失法度者、裁截布列成碑型、时谓‘百衲碑本、故宜胜人也”!宋代书法家一般不长于大楷碑板、而蔡襄却独擅于此!故难能可贵!《昼锦堂记》也成为宋碑之翘楚!另一作品《万安桥记》也是大字碑刻。每字径五寸、字体恢宏壮阔?气势磅礴开宕、蔡襄的中楷作品《谢赐御书诗》,法度严密、不激不厉、神采端严。其用笔稳健凝重!确有晋唐遗韵。明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评价说:“蔡君谟此诗学韩昌黎《石鼓歌》、书学欧阳率更《化度寺碑》及徐季海《三藏   和尚碑》、古人书法无一笔无来处。不独君谟也”!小楷是蔡襄用力最深!也最为得意的书体!其代表作《茶录》为平生最为得意之书作,据《甫田集·龙茶录7832考》说。其文始作于皇之年,治平元年定正重书。因此在明时传有数本!欧阳修评说此书:“善为书者以真楷为难,而真楷又以小字为难、……君谟小字新出而传者二?《集古录目序》横逸飘发。而《茶录4110》劲实端严 !为体虽殊!而各极其妙!盖学之至者!意之所到。必造其精”。后人对这件作品也给予极高评价。认为很有晋唐人风规:意境类王羲之《乐毅论》,《黄庭经》!虞世南《破邪论》,结体似颜真卿,可与小字《麻姑山仙坛记》并2761传千古。    由此可知!蔡襄书法谨守晋唐法度!古风独存!卓为大家!但不足之处也较明显。这就是太过拘于成法,很少创新!缺乏个性!在宋四大家中、尽7420管资历最老?也很受苏,黄。米诸家推崇,但总体上缺少是其他三家端庄。雅致清新和具有独创性的艺术魅力,不过!蔡襄作为宋代前期的书法家代表!远承晋风、近接唐绪。振宋初书法衰颓之风、启两宋9773书法豪迈清峻之潮!其在宋代书法史上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   回答人的补充 2009-11-27 23:55   书法!又称“中国书法”,另分为“软笔书法”和“硬笔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古往今来。中国汉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开始以图画记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了当今的文字!又因祖先发明了用毛笔书写,便产生了书法,古往今来、均以毛笔书写汉字为主!至于其他书写形式。如硬笔。指书等、其书写规律与毛笔书写规律相比。并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基于索本求源(指甲骨文之后)、这里重点介绍毛笔8006书写汉字的规律、只要我们对书法有了“狭义”的理解、那么对领会“广义的书法”也会大有裨益、   从狭义讲,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8415法和规律!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分布!行次、章法)等内容。例如。执笔指实掌虚、五指齐力、运笔中锋铺毫、点画意到笔随!润峭相同。结构以字立形?相安呼应,分布错综复杂,疏密得宜、虚实相生。全章贯气。款识字古款今!字大款小!宁高勿低等。   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1726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书法己不仅仅限于使用毛笔和书写汉字!其内涵己大大增加!例如、从使用工具上讲!仅笔这一项就五花八门,毛笔、硬笔!电脑仪器,喷枪烙具。日常工具等种类繁多。颜料也不单是使用黑墨块,墨汁。粘合剂,化学剂。喷漆釉彩等五彩缤纷,无奇不有!过去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其涵义也大有扩展!品种之多!不胜枚举、从执笔方式上看!5755有的用手执笔,有的用0665脚执笔。就是用其他器官执笔的也不乏其人,甚至有的人写字根本就不用笔!如“指9274书”“挤漏书”等。从书写文种上说。并非汉字一种、有的少数民族文字也登上了书法艺坛!蒙文就是一例!从书体和章法上看!除了正宗的传统书派以外、在我国又出现了曲直(线)相同!动静结合的“意向”派!即所谓现代书法!它是在传统书法基础上。加以创新!突出"变"字!融诗书画为一体。力求形式和内容统一?使作品成为“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佳作,在日本不少书家4247摒弃文字的语言性。树立文字的“形象性”,出现0843了“墨象”派!以用1212笔的轻重和徐疾?笔锋的开合及落笔位置的变化等,写出各种形象的文字。这一书派,虽突出“意象”,其5362字赏之也新颖?但汉字并非都是“形象”字。因此步履艰难,发展受7743到限制、所有这些(当然不仅是这些)。可以看出书法和其他事物一样、也是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着,这一点必须引起书法界人士的高度重视。   欧阳询~   欧阳询(557一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隋时官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阳率更”,与同代另三位(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9540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2204欧体”、 [编辑本段]欧体笔法口诀《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1、 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 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如:宇、宙。定   2, 地9154载者有画皆托于其上 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如:至!孟。圣   3。 让左0804者左昂右低 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如:部、幼,即   4! 让右者右伸左缩 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如:绩。议。读   5。 横担者中画宜长 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   6, 直卓者中竖宜正 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4319正直不歪!如:甲。平,干,午   7, 勾拿法其身不宜曲短 以横折钩为主笔!且被包围部分笔画较多的字,横折钩宜长直而挺?折角正方。如:葡。萄,蜀!葛   8。 勾衂法、不可直长其势 以横折钩为主笔。且被包围部5622分笔画较少的字、横折钩宜稍短而右 倾。折角内收,如:句,匀。勿   9, 画短撇长 横短撇长!如:左、在!尤!龙   10、画长撇短 横长撇短!如:右。有。灰   11、画短直长 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延伸、如:木。本、朱   12。画长直短。撇捺宜缩 横画长竖画短的字、撇捺应缩短为相背的点。两相呼应。如:乐、集   13。横长直短 在一个字中,横1994长则竖宜短,横长而细挺、竖短而粗健,如:十,上,下、士   14。横短直长 在一个字中、横短则竖宜长,横短略粗!竖垂直下挺。如:才。斗!丰、井   15!上下有画,须上短而下长 上下有横画的字,9495应上短而下长!如:丕,正。亚   16!左右有直,须左收而右展 左右有竖画的字!左边应收而右边伸展。如:目、自。因,固   17,左撇右直、须左缩而右垂 左为撇画右为竖画的字,应左撇短右竖长。如:川。升,邦   18、左直右撇,左敛而右放 左为竖画右为撇画的字,左竖应收缩上靠而右撇应放展!如:伊,侈!修   19、点复者。宜偃仰向背以求变 有几点的字!1235各点方向要不同,使其有所变化。如:亦、赤,然   20。画重者,宜鳞羽参差以化极 8019有数横或者数竖画的字。各横长5950短要不同、使其不显得呆板,如:三。冉   21!两平者、左右宜均 由两个相等部分组成的字。左右要均匀、如:颜。顾 ,騵   22、三合者、中间务正 由三部分组成的字,中间务正!如:御。谢。树   23,两段者。上下平分中微加饶减 由上下两部分构成的字,上下两部分各占一半,中间稍加变化!需,留   24!三联者。头尾伸缩间仍要停匀 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的字!头和尾伸缩要得当,突出主笔、协调统一、如:章!意、素、累   25。左边小者宜齐上 左偏旁小的字,左边笔画要与右边笔5296画的上边取齐。如:吸,呼。峰、峻   26!右边小者齐其下 右偏旁小的字、右边笔画应靠下或与左边下部齐平,如和。知、细   27、外四叠者,体格必整方 在字的四周出现相同的笔画!应排列整齐、大小相当!形成包围、如:嚣!器   28、内四叠者、布置匀密 内为四叠的字!布置要均匀!紧密。如:爽,齿   29,斜勒者!不宜平平则失势 斜勒笔画不要写平!写平了则没有气势、如:七。也 ! 乜、此   30,平勒者、不宜倚倚则无仪 平勒画若写斜了则不端正,如:云!去。且!旦   31!纵捺之字,必要攒头收尾 有斜捺的字,要藏锋入笔,回锋收笔,如:丈,尺!史!又   32、纵戈之法。最忌力弱身弯 纵戈之字!最忌无力而又弯曲,如:武。成,或   33!横戈不厌曲 有卧1373钩的字?其卧钩要弯曲圆润!切忌细长直挺,如:恩。息!必、志   34。伸勾贵抱持 有竖弯钩且呈下包上的字,其竖弯钩要尽量3684向右伸展、以便包住被包围的部分,如:勉、旭,抛   35,承上之人。正中为贵 承上之“人”字,应恰在正中、天、父,外、文   36!呈勾之势!退退缩斯宜 左右结构的字中,竖弯钩居左时,应缩小让右、如:鸠,辉   37,马齿法其拏7657钩之锋注射四点之半,马齿的钩锋,应对着四点之中!有横四点的字、横点的折钩的钩尖应指向二。三点之间、如:鸟。马   38。上平之字、宜齐首 上边为平画的字、其顶应相齐!如:师、明、既。野。   39、下平之字!宜齐足 笔画靠下的字。应与底对齐,如:朝,故,辰   40。重捺者,须有缩有伸 有几个捺画的字、应有缩有伸、如:谈,茶。黍   41。叠趯者!当或挑或驻 有几个钩提的字,有的要挑起钩,5701有的要藏笔锋!如:禁!林。森   42、上下钩趯者。下钩明而上钩暗 上下有钩提的字!下钩明显而上钩要隐藏、如:哥。柔   43,俯仰钩挑者。俯钩缩而仰钩伸 有俯钩和仰钩的字!俯钩要收!仰钩要放!如,冠、寇!宅   44,上占地步者、听其上宽 以上部为主的字!应让上边宽、如:普。皆,齐   45、下占地步者!任其下阔 以7192下部为主的字,下部应宽、如:表,禹   46!右占者、右不妨独丰 以右部为主的字。右部可丰满些、施。腾!靖   47!左占者、左无嫌偏大 以左部为主的字。左部应大些!如:敬。敛,刘   48,左右占者,中宜逊 以左右为主的字,中间宜小,如。弼、辩!衍。仰   49。中间占者!中独雄 以中间为主的字。中部应大。如:掷!番、   50,上下占者中小 以上下为主的字,中间应小。如:莺!寡   51,纵腕宜典劲 背抛钩的书写要弯中带曲。圆润有力!如:风。飞!气   52!横腕贵圆隽 竖弯钩的书写要求竖直钩圆!应圆润俊秀,如:先!见。元、毛   53、纵撇恶鼠尾 竖撇最忌象老鼠的尾巴,要避免末端细而无力!如!庭。居!底   54,联撇恶排牙 有并排几个撇的字!不要写成象一排牙齿、要有大小变化。如:友、及、反。皮   55!三撇法、以下撇首、顶上撇之腹 连着三撇的字。下撇应依次顶着上撇的中间,如、修,参!须,形   56!三点法、一下点提锋6183与上点驻笔相应 三点的写法,第三点的出锋应与首点的结尾相对应,如:治。洪。流!海   57、卜字直勿偏。与上截中部8096相对 卜字要写正不要偏!与上截的中间相对。如:是。足、走   58,土字直勿偏、与下截左紧正对 老字头中竖是字的中心。土字要写正不要偏、与下截左边的竖画要对正、如:者、老,考   59!错综者。贵迎浪穿插而恶纷纭 结构错综复杂的字!要穿插对应退让,但不能乱!如:繁,馨   60、缜密者。宜布置安排而嫌挤杂 结构紧密的字。布置要得当!不要显得拥0280挤杂乱,如:继、缠   61。当悬针而垂露。则无韵 8668当悬针的笔画若成垂露(结尾如露珠、圆形)、则不美观。如:车、申,中。巾   62!当垂露而悬针,则无力 当垂露的若悬针。则显得无力、如:卓、单   63、体虽宜斜!而字心必正 倾斜型体的字要找准折画和撇画的中心位置!体虽是斜的、但字心要正,如:易,乃、母,力、   64!形本自正!而骨力必坚 字体本是正的。要写得有骨力,如:正!主、本!王   65。字本瘦者。其形勿短 字本来就瘦的、字形不要写得太短。如:身!目、耳。贝、   66、字本矮者!用笔宜肥 字本来就矮的、就写9997得粗壮些?如:白、工。日,四   67。盖下之法、撇捺宜均 盖下(指人)的写法要使撇和0483捺匀称?如:会、合,金、命、   68,趁下之势。左右相称 撇捺居中下俯的字,其捺脚双2051脚齐平,左右对称、如:琴、吝!各!谷   69。虽宜肥。1960而勿肿 虽宜肥的字。但不要7858显得臃肿,如:土。山,公!止   70、虽宜瘦而3661勿臞 笔画较少,形体较长的字。笔画要适当加粗!切忌细长无力。如:了,寸!才,卜   71!疏而丰之 笔画少的字!就写的丰满些,如:上。下,千、小   72,密者4328匀之 笔画繁多的字、笔画间要2603相互迎让!布白均匀,如:赢、鼎   73!堆叠者、消纳之 三角同型的字。在笔画的运用上要有变化?既不拥挤、也不松散,如:晶。磊!森   74、积累者。清晰之 由下而上堆积起来的字,笔画要合理安排。伸缩有度。繁而不乱。如:糜,零、靡   75,下画宜微长!以承右竖之末 下面的横画,应该稍微长点。以与右竖的末尾相接,如:口!日。田。   76,末钩宜微拖似有带下之势 末笔为竖钩的字!竖钩的钩锋稍像左平出,象有萦带下字之势!如:丁、宇,亭 77,之迭中字,宜于上略大而下小 走之上的字、应上略大而下稍小!且紧靠左下!如:远,还!逮   78。画长撇短者!右不宜用捺 横长撇短的字、右边不宜用捺而用反捺(长点)!如:矢!契 !莫   79。左竖不嫌短。右竖不嫌长 在一个字中,左竖短、则右竖不宜长!如:作!仰。冲!行   80!左竖不嫌。长右竖不嫌短 左竖不嫌长、右竖不嫌短,如:臣。巨。佳   81,宝盖之勾。如鸟之视胸乃妙 宝盖的钩,要写得象鸟低头看自己的胸部一样才好。如:官!空,宰,   82,排摹之画,如工之镂物乃佳 纂集排列的笔画要象精工雕刻的那样才叫精美,如:赫,鹧,鬻(yu)   83,从卩之字。准此 带单耳旁的字、横折钩宜短,长竖应为垂露。直挺向下。如:印!叩,却   84,从邑之字准此 带右耳旁的字、弯钩稍大,长竖应为悬针。直挺下垂、如:郊!郑!邻   85。从埠之字准此 带左耳旁的字。弯钩稍小、长竖应为垂露!直挺向下、 如:阪、陔   86、从葵之字准此 2696带登字头的字,撇伸捺展。两脚齐平!舒展盖下。如:登!凳   87、8755从祭之字准此 带祭字头的字,撇直捺伸、左低右略高,宽展盖下。如:祭,蔡,察   88!从众之字准此 带乑字底的字,上为短撇!中位垂露竖,如:聚   89、从豕之字准此 从豕的字,以此为标准、如:家、象,豪   90,单人旁字准此 从单人旁的字。以此为标准。如:仁!仪,俯。休   91、双人旁准此 从“彳”的字。以此为标准!如:徐。循,行!很   92!带竖弯钩字准此 带竖弯钩的字,以此为标准、如:乳。乱!色、包 [编辑本段]欧体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唐代碑刻、公元632年镌立于麟游(今属陕西)。魏徵撰文、欧阳询正书、   记述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醴泉之事、笔法刚劲婉润,兼有隶意!是欧阳询晚年经意之作、历来为学书者推崇?!
百无禁忌拼音
  成语名称 百无禁忌   汉语拼音 bǎi wú jìn jì   成语释义 百:所有的!不论什么!禁忌:忌讳。什么都不忌讳,   成语出处 清·范寅《越谚·名物·风俗》“百无禁忌!诸邪回避!”   使用例句 则知太公封神,古有此说!今人于门户每书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亦非无所本矣,   ★鲁迅《小说旧闻钞·封神传衍义》,
女子结婚大利月百无禁忌吗
  各地习俗不同吧、我们7132这结婚三天。
名言名句-书法 书画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3430: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9183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6323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3797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8145和他达到同一水平,2541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6967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9955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1129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5913(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9269守信用,7135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3541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3899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0078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0918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 ——《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8601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1.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32.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4363人少而沾沾自喜。)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4.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39.千7972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41.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 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0844明智的行为、)   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8965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4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4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译:努力学7064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4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4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4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   (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5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51.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林逋《省心录》   (译:1817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5440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52.学不可以已。 ——0693《荀子》   (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5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论语》   (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4123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5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   (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5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7724杜甫   (译:读书读得多。2135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9144助一样,)   5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57.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三国志》   (译:1309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58.学7995而不化。非学也、 ——杨万里   (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8551能称为学习?)   59.好学而不贰, ——《左传》   (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60.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8682  61.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尚书》   (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62。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   (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63。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葛洪   (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64.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黄睎   (译:学3819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6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    (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66.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陆九渊   (译:做任何事情,开始一定要认真地做好!如果做差了9801一丝一毫,结果会发现相差很远!)   6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陶渊明   (译: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一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要珍惜时光啊。)   6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译:文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可表达不适当!那么欣赏的人就3033不会很多!难以传播千古,)   69.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顾炎武   (译: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7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6911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7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72。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省世格言》   (译:飞得慢的鸟儿提1644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7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4790文》   (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7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   (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7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7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7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78.位卑未敢忘国、 ——陆游《病起书怀》   (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7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8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  9704 81.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82.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8379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83.一寸山河一寸金! ——金.左企弓语   (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84.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武则天   (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8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   (译: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当作回家一样?)   8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    (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9320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8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   (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0774要当英雄、)   88.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晏子春秋》   (译: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7913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   89.读书本意在元元? ——宋.陆游)   (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90.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宋.文天祥   (译: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   9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   (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92.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   (译: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死都不会变、)   93.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94.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汉.陈蕃语   (译: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9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译:君子之间的交往。6637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9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97.见侮8131而不斗?辱也、 ——《公孙龙子》   (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98.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   (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99.人固有一死。死或8786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司马迁   (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0496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10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8194增广贤文》   (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招财进宝的书法怎么写
  *   [招财进宝]几个字 8395  *   毛笔书法写法范例,   *   如图所书:   *   。





服务保障

Copyright © 2005-2024 ,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驴友阁,并保留所有权利